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安肃县遗址

安肃县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19 17:13:26

Ⅰ 我就是传说中的解答帝,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详细内容:古老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什么?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还是华夏族悠久的历史活动? 中华民族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历史。《炎帝黄帝的传说》特别强调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正是由于他们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吃穿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将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才使中华民族生存和繁衍下来。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徐水“釜 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称锅顶山,位于徐水县城西北22.5公里处。西、北、南三面山势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遗迹众多,有轩辕黄帝庙基址、围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籁,残垣逶迤,三块残损的古碑兀立山顶,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年龄和来历;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传为黄帝台,黄帝台旁即黄帝泉。
釜山下有四个村庄都以釜山为名,分别为南釜山、北釜山、东釜山、西釜山。釜山乡人口近万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徐水旧称安肃,据清《安肃县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明修,民国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记” )载,轩辕黄帝曾巡方问俗,诛蚩尤于涿鹿之野,登釜山会诸侯,合符示信于徐水;《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另据《通鉴纂要》注:釜山在安肃县(《炎黄汇典•方志卷》);又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徐水县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多达46处,且在时代上没有大的缺环。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釜山周边发现了一批上古文化遗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资料》均对此进行收录,并由县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档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东约10公里处的南庄头村北,发现了一处上古文化遗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认定该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处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北方旧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
在釜山周边发现的文村、金家坟、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
釜山周围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红顶钵,证明黄帝时期的制陶工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养蚕制衣、文字、音乐、律历、舟车等发明一旦在此得到证实,釜山及周边地区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地理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徐水,经安新、霸州东流至天津北部汇入渤海。“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的遗迹。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釜山合符”,应该是一种黄河文化现象。
关于釜山合符,釜山及周边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原徐水县政协副主席靳凤云编著的《揽胜徐水景更奇》收录了有关釜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徐水乡贤、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杨忠林先生曾收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撰成《釜阳及周边逸闻录》一书,其中很大篇幅皆与炎帝、黄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领有关。
“豆棚瓜架雨如丝。”人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古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传说,黄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经过阪泉之战征服炎帝,并在釜山西侧北合村与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边尚有北合台遗迹;后又通过涿鹿之战擒杀蚩尤,收编了蚩尤残部,釜山东南有一红土山相传为“蚩尤冢”。
结论
对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谓“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大量资料证实,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边地区是黄帝及其后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釜山合符为中华统一和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古黄河文化现象。合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雏形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8年5月29—30日,“黄河•釜山历史文化座谈会”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团召开。中国考古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全国著名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室主任张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专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座谈。
北京大学李伯谦、原思训教授为釜山文化研究会题词:
探索历史之迷,宏扬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李伯谦
宏扬釜山历史文化遗产。 ——原思训
编辑本段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蚩尤与黄帝之战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周代《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

Ⅱ 合符釜山究竟在哪里

釜山究竟在那里?
《辞海》中由关于釜山的记载:釜山:1、古山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合符釜山,正义引《括地志》在妫州怀柔县北三里,约在今河北怀来东,(即今天的涿鹿)一说在今徐水西。按县志记载,保岱汉代为潘县治,南北朝时为怀戎县,唐中期怀戎县治移到怀来旧城,唐《括地志》所述怀戎县北三里正是今保岱北、窑子头一带无疑与徐水无关。
涿鹿的黄帝泉、阪泉、蚩尤泉和桥山、涿鹿山、釜山以及黄帝坟、蚩尤坟是绝无仅有的。黄帝泉位于矾山镇黄帝城下,又名张公泉、黑龙池,对此《水经注》《怀来县志》《保安州志》、《涿鹿县志》等史书均有记载。阪泉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上七旗村,20世纪80年代泉水入注,后因下游打井断流,阪泉之野就是此地。蚩尤泉位于矾山镇龙王塘蚩尤三寨之下,现今泉水旺盛。桥山位于涿鹿县城东南四十里处,里虎沟与赵庄村交界处,正是“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涿鹿山在今县境内,战国之前称独鹿或浊鹿,是涿水之源,涿鹿以山得名,以水为美。釜山位于保岱镇保岱村北三华里处,即窑子头后山上,形似覆釜,也就是倒扣的锅,《括地志》载,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括地志又载,潘,今妫水城是也,”唐朝中期迁到怀来县旧城,即今官厅水库卧牛山,对此《中国历史地图集》有明确标注。涿鹿的三泉、三山、三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对黄帝、蚩尤、炎帝三祖争战统一合符有着密切关联。《中国地名大辞典》一书也把釜山标注在涿鹿县境内。

Ⅲ 清朝时期 宜隶安肃 现在是什么地方

安肃:州名。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静戎军为安肃军。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辖专境相当今徐水属县东部。金天会时改为徐州,天德时又改为安肃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北宋在此置榷场,与辽贸易。②旧县名。宋宣和七年(1125年)改安肃军置。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其后复置军,为安肃军治所,金又为安肃州治所。元废入安肃州,明洪武初复降安肃州为县。1914年改名徐水。

Ⅳ 在黄帝时期,一共发明了哪些物品,它们的发明故事请一一简述(10——25字左右)。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徐水“釜 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称锅顶山,位于徐水县城西北22.5公里处。西、北、南三面山势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遗迹众多,有轩辕黄帝庙基址、围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籁,残垣逶迤,三块残损的古碑兀立山顶,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年龄和来历;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传为黄帝台,黄帝台旁即黄帝泉。
釜山下有四个村庄都以釜山为名,分别为南釜山、北釜山、东釜山、西釜山。釜山乡人口近万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徐水旧称安肃,据清《安肃县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明修,民国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记” )载,轩辕黄帝曾巡方问俗,诛蚩尤于涿鹿之野,登釜山会诸侯,合符示信于徐水;《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另据《通鉴纂要》注:釜山在安肃县(《炎黄汇典•方志卷》);又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徐水县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多达46处,且在时代上没有大的缺环。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釜山周边发现了一批上古文化遗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资料》均对此进行收录,并由县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档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东约10公里处的南庄头村北,发现了一处上古文化遗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认定该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处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北方旧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
在釜山周边发现的文村、金家坟、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
釜山周围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红顶钵,证明黄帝时期的制陶工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养蚕制衣、文字、音乐、律历、舟车等发明一旦在此得到证实,釜山及周边地区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地理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徐水,经安新、霸州东流至天津北部汇入渤海。“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的遗迹。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釜山合符”,应该是一种黄河文化现象。
关于釜山合符,釜山及周边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原徐水县政协副主席靳凤云编著的《揽胜徐水景更奇》收录了有关釜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徐水乡贤、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杨忠林先生曾收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撰成《釜阳及周边逸闻录》一书,其中很大篇幅皆与炎帝、黄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领有关。
“豆棚瓜架雨如丝。”人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古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传说,黄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经过阪泉之战征服炎帝,并在釜山西侧北合村与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边尚有北合台遗迹;后又通过涿鹿之战擒杀蚩尤,收编了蚩尤残部,釜山东南有一红土山相传为“蚩尤冢”。
结论
对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谓“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大量资料证实,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边地区是黄帝及其后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釜山合符为中华统一和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古黄河文化现象。合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雏形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8年5月29—30日,“黄河•釜山历史文化座谈会”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团召开。中国考古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全国著名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室主任张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专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座谈。
北京大学李伯谦、原思训教授为釜山文化研究会题词:
探索历史之迷,宏扬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李伯谦
宏扬釜山历史文化遗产。 ——原思训
编辑本段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蚩尤与黄帝之战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周代《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

Ⅳ 肃县是那个省

宿州,隶属于安徽抄省,简称“袭蕲”,别称蕲城、宿城。是“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蚌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成员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介于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之间,总面积9787平方千米。
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2-3] ,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周朝时期始建蕲邑,隋唐年间,因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段开通,置宿州,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宿州号称云都,拥有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CG动画集群渲染基地,中国5大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之一。

Ⅵ 炎黄帝时期经常提到的釜山城是今天的韩国釜山么

不是! 一、河北涿鹿“釜山”考
2007年11月21—22日,考察组赴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考察。当地早在十几年前就成立了“涿鹿炎黄蚩三祖文化研究会”,并开发了文化旅游资源。据其论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合符釜山”的釜山,位于矾山镇窑子头村北三里处。
考察组找到窑子头村,村北并无山,只有些极不规则的土层土包,属低矮连绵的丘陵地带。当地村民对“釜山”亦茫无所知,称“从来没听说过什么釜山”。再三询问解释,仍对“釜山”毫无概念。
这是涿鹿矾山镇窑子头村“釜山”的宣传图片。窑子头村周边土层极厚,高处土层清晰可见,并无山形。
这是保岱乡2005年立的历史沿革碑志,言此地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且为黄帝第九世孙虞舜出生地,但无一字提及釜山。
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与发现”栏目制作了《发现黄帝城》的节目,其中对釜山的说辞亦自相矛盾,耐人寻味。
二、山西高平“釜山”考
2007年12月20日—21日,考察组考察了山西高平的釜山。釜山在山西高平的说法,主要见于网络传播。在高平宾馆,考察组随机访谈了三个当地人,回答是一致的:“这里倒是有个釜山村,但是没听说有个釜山。”随后,考察组辗转找到了传说中的“釜山村”。
这是个只有大约300户人家的村庄。考察组首先对村里小卖店的老板娘做了个访谈。老板娘说,这里没有釜山,不知道为什么叫釜山村。
在釜山村,考察组特意采访了一个70多岁的村民,老人说:“这里有牛山、米山,就是没有釜山。”几个过路的村民围上来参与这个话题,同样印证了这里没有釜山。
三、河北涞水“釜山”考
2008年2月22日,在原涞水县文化局局长刘阜先生的陪同下,考察组考察了涞水的釜山。涞水釜山位于县城西北约15公里处的娄村满族自治乡,与伶(灵)山相连。
相传黄帝在此发明了舟车,伶伦在此制乐器作五律制十二钟,至今这里尚存嫘祖洞、黄帝藏兵洞、伶泉(俗称灵泉)、伶祠、伶伦调音的乐坪等传说遗址,且在《保定府志》、《涿州志》均有记载。涞水有一项蜚声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高洛音乐会。涞水高乐,传说是伶伦创制的黄帝家庙的祭祖音乐。“涞”水之“涞”,在《说文解字》中就有“祭祀”的意思。这种古老深奥的音乐曲目,在涞水、易县、徐水等县的民间一直顽强地传承着。有趣的是,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图”中,汇入古黄河的古涞水(今拒马河)旧称“伦水”,此地似与伶伦有着极深的渊源。
涞水釜山,形如覆釜,山下娄村,原是个古老的村庄,因釜山仅见于近代县志,推测娄村之名早于釜山之名;又因邻近古黄河,舟车的发明及伶伦始创音乐发源于此的说法,有着不可忽略的历史地理依据。
在山脚,考察组对刘阜先生做了简短的采访——
(刘阜:涞水的古县志上记载,黄帝战蚩尤的时候,黄帝曾经藏兵于釜山,更多的是黄帝的一个负责祭祀的大臣,也就是咱们华夏的音乐始祖伶伦,他经常活动的地方。在这个山的北边有一个三层崖半坡上,据传说是伶伦当年铸钟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还有好多冶炼的金属废渣。釜山顶上曾经出土过一个古陶器,陶器上面有一个文字,目前没人能认识它。)
四、河南灵宝“釜山”考
听说河南灵宝有个荆山,也叫“釜山”,考察组查不到文史资料,为严谨起见,于2008年3月15日—17日,赴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一探究竟。
传为釜山的地方,实际上叫作荆山。考察组辗转来到灵宝县阳平镇,找到了荆山脚下的荆山村。荆山由数座小山包起伏相连,有的山包也确似覆釜。但是考察组访问了多位荆山村村民,包括耄耋老者,当地人均闻所未闻釜山之称,只知道此山此地世代称“荆山”,有“黄帝铸鼎原”遗迹和传说。
铸鼎原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黄帝铸鼎铭功升天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当地政府和民间都以庙会形式举行祭祀盛典,伴以鼓乐歌舞,热闹非凡。3月16日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九,一行人躬逢其盛。
灵宝釜山之说,仅见于传闻。
五、河北徐水“釜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称锅顶山,位于徐水县城西北22.5公里处。西、北、南三面山势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遗迹众多,有轩辕黄帝庙基址、围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籁,残垣逶迤,三块残损的古碑兀立山顶,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年龄和来历;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传为黄帝台,黄帝台旁即黄帝泉。
釜山下有四个村庄都以釜山为名,分别为南釜山、北釜山、东釜山、西釜山。釜山乡人口近万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史料参证】徐水旧称安肃,据清《安肃县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明修,民国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记” )载,轩辕黄帝曾巡方问俗,诛蚩尤于涿鹿之野,登釜山会诸侯,合符示信于徐水;《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另据《通鉴纂要》注:釜山在安肃县(《炎黄汇典•方志卷》);又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考古发现】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徐水县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多达46处,且在时代上没有大的缺环。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釜山周边发现了一批上古文化遗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资料》均对此进行收录,并由县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档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东约10公里处的南庄头村北,发现了一处上古文化遗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认定该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处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北方旧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
在釜山周边发现的文村、金家坟、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
2008年2月23日,考察组到徐水县文管所,在于宝全所长的引导下参观了文物展室。据于所长介绍,文管所收集的各类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家畜、陶瓷、粮食起源这三大课题的重要依据,标志着黄帝时代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型。展室里,考察组见到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陶釜、陶盆、陶钵,以及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种三足陶鬲、陶甗等器具。这些器物展示出了一个从炎黄时代直至夏商周、春秋战国长达数千年的演进过程。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釜。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红顶钵。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南釜山汉墓时,出土了一批画像石刻。这批画像石刻完全以珍禽异兽为题材,有当时极受崇拜的四种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有汉画中罕见的凤凰、毕方、鸟头兽,飞狐等。其中的毕方之鸟是黄帝的神游侍者,青龙和现在的“中国龙”尚有很大差别,但它展示的独特形象已经包含了中华文明中无数奇妙的华彩。
这是根据于所长提供的文物普查资料档案拍摄的釜山周边的汉代墓葬。
2006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所穿越的南、北釜山墓地进行了发掘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南、北釜山墓地位于徐水县东釜山乡,此次发掘的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南釜山(Ⅰ区)37座,小西庄(II区)10座。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等共500余件,年代跨越汉、唐、宋辽、明清四个主要时期。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当地的繁华富庶,也足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釜山周边已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釜山之名已经确切存在。
这是展室内收藏的部分精品。
釜山周围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红顶钵,证明黄帝时期的制陶工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养蚕制衣、文字、音乐、律历、舟车等发明一旦在此得到证实,釜山及周边地区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地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神州。”黄河,美丽古老的母亲河,它以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著称于世,也以频频改道、洪流泛滥的变迁史融入一个民族的深沉记忆。
据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3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上万年的黄河文明史上,逐水草而居的中华初祖,曾在大河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现象。一代代历史地理学者苦苦追索,史书中最早记载的黄河故道究竟在哪里?
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徐水,经安新、霸州东流至天津北部汇入渤海。“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的遗迹。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
“釜山合符”,应该是一种黄河文化现象。
【民俗传说】关于釜山合符,釜山及周边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原徐水县政协副主席靳凤云编著的《揽胜徐水景更奇》收录了有关釜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徐水乡贤、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杨忠林先生曾收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撰成《釜阳及周边逸闻录》一书,其中很大篇幅皆与炎帝、黄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领有关。
“豆棚瓜架雨如丝。”人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古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传说,黄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经过涿鹿之战征服炎帝,并在釜山西侧北合村与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边尚有北合台遗迹;后又通过阪泉之战擒杀蚩尤,收编了蚩尤残部,釜山东南有一红土山相传为“蚩尤冢”。
梁代任昉《述异记》记录了南北朝时代华北汉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况:“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盖其遗制也。”蚩尤戏当地人也叫“五神捉蚩鬼”。
2008年2月5日、2月17日,考察组在杨老带领下,两赴釜山考察。杨老一一指认解说了釜山山脚下炎黄握手言和的北合台遗迹及传说,山腰传为嫘祖的蚕姑奶奶庙及传说,山顶以及山顶附近的黄帝合符台、轩辕黄帝庙、黄帝崖、黄帝洞、黄帝泉、轩辕坟等遗迹及历代传说。
(杨忠林:这是蚕姑奶奶庙。蚕姑是谁呢?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她发明了养蚕。她是谁呢?这边有一个狼牙山,古代叫西陵山,她是西陵之女。她是第二个女儿,她们有姐儿仨,老大叫眼光奶奶,蚕姑发明养蚕,是老二。西边那个神像叫菜姑奶奶,这姐儿仨都受当地周围几个县的崇拜。
这是黄帝和他的正妃嫘祖住的地方,这个叫黄帝屋。
这个是轩辕庙。这条道对的是正门,庙门已经坍塌了。
孙:你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吗?
杨:我小的时候就这样,但是我爷爷杨老财活着的时候不是这样。他活着的话有145岁了。他小的时候,每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都上去祭奠,他说他来的时候这些庙还全呢。
孙:涿鹿县说他们那儿有个釜山你知道吗?中央电视台都播了。
杨:我看中央10频道,连续5集,我都看完了。那个地方叫窑子头,他那里就是一个小土山,土山不为山,土山古代叫丘陵,有石头才叫山呢,他那里没有石头。
结论
对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谓“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大量资料证实,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边地区是黄帝及其后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釜山合符为中华统一和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古黄河文化现象。合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雏形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提示
“能知古始,是为道纪。”留给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还有许多疑问。比如——
一、为什么黄帝和炎帝会在徐水釜山合符?
二、釜山周边分布的众多仰韶文化遗址说明了什么?
三、古黄河北岸的南庄头人遗址中曾发现有鸡、猪的骨骸,如果一万年前的南庄头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这意味着什么?
四、为什么古黄河会在徐水境内转弯?
五、为什么河北地区分布有如此繁多的三皇五帝的遗迹和记载,仅徐水县内就有两座三皇庙,还有舜帝庙、大禹庙、帝尧庙等?
六、釜山山腰有蚕姑奶奶庙,易县有蚕姑坨,《史记》载,黄帝娶
西陵之女,而易县狼牙山山麓古称西陵,蚕姑奶奶是否可认定为黄帝正妃嫘祖?
七、釜山旁边有大、小牟山,有蚩尤冢的传说,这意味着什么?
八、为什么釜山山洞有崖刻,漫山遍野的石头上布满了刻痕?
九、釜山山顶的轩辕黄帝庙为什么改成了圣母行宫庙?即便是圣母,那究竟是哪一位圣母?
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河北满城有桥山,黄帝是否葬在满城的桥山?众所周知,陕西黄陵因桥山之名而成陵,地方志书记述黄陵乃黄帝衣冠冢,而且从唐代开始建庙、宋代开始植柏兴建而成。有史以来,全国各地有多处黄帝陵、炎帝陵、蚩尤冢,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考其源流,大都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望文生义,因义成史,因史成名,因名得利。
十一、涿鹿、阪泉大战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清末民初历史学
家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指涿鹿乃直隶之涿州,徐水境内亦传有古称阪泉、涿鹿的地方,指称涿鹿源于砦鹿,乃是荤粥部族的聚居地,能否进一步论证?
十二、合符之符究竟是兵符还是部落图腾?釜山合符与龙图腾的形成有没有关系?
十三、为什么合符之后大约千年之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十四、釜山合符文化,对我们现在的普世文明有什么现实意义?
2008年5月29—30日,“黄河•釜山历史文化座谈会”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团召开。中国考古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全国著名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室主任张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专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指出,釜山遗址应该妥为保护,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停止对釜山山体的破坏,这是对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另外,釜山及周边有关黄帝的遗迹传说、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颇多,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釜山山体一旦消失,物质或非物质遗产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提示,如能在釜山遗址发掘出古人遗存,可到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实验室进行C14测定。保定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候璐建议,釜山及周边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地下文物丰富,要牢牢把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良机,深入研究。而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釜山保护起来。
5月30日,在徐水县文管所所长于宝全和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的陪同下,年逾古稀的李伯谦、张玉范教授一行到釜山实地考察。李伯谦、张玉范教授对釜山遗址兴趣颇浓,逐一考察了轩辕黄帝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围墙、古井、古碑等遗迹。在详细考察了釜山遗迹中的三道围墙后,李伯谦教授指出,这种工程就地取材,为古代传统的干打垒式建筑风格。从宽大的墙基和部分墙体看,属于古代战争中的防御体系,纯用山石垒砌,而山石已没有尖利棱角,坍塌残缺程度较为严重,可见建造年代甚为久远;在釜山山顶,李伯谦教授仔细考察了三块残缺剥蚀的石碑,从石料使用和损毁程度看,立石年代不一,时间跨越大。经考证,确定最晚的一通古碑为乾隆十三年所立。
站在山顶庙基上,李伯谦教授感慨地说:“釜山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遗迹,非常罕见,极具保护价值。但目前釜山整个山体已遭到严重破坏,令人惋惜,建议政府尽快依法保护釜山。”张玉范教授表示,北大馆藏丰富,古籍齐全,将提供更多相关的资料信息,全力支持釜山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
釜山文化研究会:探索历史之迷,宏扬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李伯谦
宏扬釜山历史文化遗产。 ——原思训

Ⅶ 保定市各个县名字的由来

徐水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1990年人口53.32万。汉族为主,有回、满、壮、锡伯、瑶、苗、朝鲜、蒙古、藏等21个少数民族。面积735.8平方千米。西汉置北新成县。北魏称新城县,后又改称新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名遂城县。宋初置广信、安肃二军,宣和七年(1125)改安肃县。金天会七年(1129)广信军立为遂州,安肃县立为徐州。元至元二年(1265)遂州并入安肃州,后又复置遂州。明洪武元年(1368)遂州降为遂城县,二年安肃州改为安肃县,八年遂城县并入安肃县。1914年改名徐水县。1958年容城、安新两县及定兴县部分地区并入。1960年12月恢复安新县。1961、1962年定兴、容城恢复原建制。矿产有板岩、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八厘石、硅石等。土特产主要有“刘伶醉”酒、大白菜等。
易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偏西北部。1990年人口15.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汉族为主,有满、回、蒙古、壮、朝鲜、水、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共2.77万人。面积2534平方千米,耕地4.28万公顷。
隋开皇元年(581)置易州,因境内易水得名,十六年设易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设五迥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涞水县并入。辽复析置。金大定六年(1166)析置定兴县 。元初省县入州,至元三年(1266)复置。明洪武初入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直隶州。1913年2月易州降为易县。1940年7月析置龙华县。1942年2月与定兴、涞水组成定易涞联合县。1946年4月12日恢复原建制龙华,定易涞县撤销。1958年10月兴县和涞水县镇场、白涧、大河南三镇并入 。1961年5月恢复定兴县。1962年1月恢复涞水县。
金属矿有金、铁等,非金属矿有磷、膨润土、石灰石、煤、花岗石、石棉、蛭石等。药用动物有蝉蜕、全蝎、五灵脂等。药用植物有苦参、沙参、黄芩、知母、丹参、枣仁、柴胡等。土特产主要有京西大烟叶、易县水砚、易县豆腐干、易县大柿子。
名胜古迹主要有易州景区、紫荆关景区、清西陵景区、狼牙山景区、洪崖山景区。
满城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1990年人口40.32万。
汉族为主,有回、蒙古、满、藏、壮、彝、苗、侗、瑶等19个少数民族。面积718平方千米。西汉置北平县 。东魏兴和二年 (540)析北平县西北境置永乐县。北齐北平县并入永乐县。唐天宝元年 ( 742 )永乐县更名满城县。宋省入保塞县。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复置满城县。矿产有石灰石、粘土、大理石、石板矿等。野生动物有獾、鼬、兔、鹰、鹞、猫头鹰、蛇、蝎等。野生植物有酸枣、荆条等。土特产主要有雪桃、磨盘柿子、草莓。名胜古迹主要有陵山汉墓、元蔡国公墓、曹仙洞、龙门湖、抱阳山。

Ⅷ 韩国釜山.

釜山是个沿海城市,风比较大,和青岛有点相似~气候也差不多和青岛相似。去版釜山上学最重要的是切忌不要权学习釜山人的方言~

电脑方面,从国内带笔记本过去就挺好的~你刚去,买电脑什么的也不是很方便~

女生,多带点卫生巾吧,韩国很贵的~呵呵~

如果你是个喜欢败家的女孩,衣服带几件喜欢的就可以,女孩都喜欢买衣服,去釜山再买吧~逛街的地方很多~

至于消费水平,看个人怎么花了,我在韩国上学的时候一个月差不多30-50万~我算比较能花的了,买了无数的化妆品,衣服~还是建议你节约点花,控制在20-30万吧~

还有,要问清楚学校的宿舍给不给提供被,枕头什么的~

韩国没有话梅,牛肉干~如果喜欢吃这些的话,可以带点,但是牛肉干属于不允许带的,能不能带过去,看你的运气了~ 肉类都属于禁止携带的,他们会随机抽查,你可以在你的每个行李包里都放一点,我就不信你的每个包都被查到~

巧克力韩国很多,和中国的都差不多,不要在中国带了,很重~

我现在想到的就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去韩国好好学习,别老玩~呵呵~

Ⅸ 谁知道河北定兴姚村的历史

一百多年前.定兴县姚村镇,镇上有一座佛祖庙,当时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庙会,商贩云集,周边数十里村民大都去赶庙会。 大清光绪四年(1878年)天主教在全国得到空前发展,本土教和洋教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当时清政府偏袒洋教,压制本土教民,所以,国民仇视洋人和洋教。光绪四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大火烧毁定兴姚村庙。同日,安肃县境内的釜山顶庙宇群及白岭的白衣观同时被焚毁。 1902 年率先开办的北洋行营将弁学堂 , 教程只以一般的步兵操典为主 ,兼学简单的步兵作战业务 , 后来 , 由于延聘 洋人教官及留洋归来军官的传播与讲解 , 才明了国外的军队早已俱备了测绘、参谋、经理、马医、军医、军械、工兵、辎重、师范、 电信等全方位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武装力 量。而当时的清兵仍着长袍甩着碍事的大辫子 , 正洋洋自得的陶醉于步枪替代大刀长矛之中。唯天子脚下的直隶 , 近水楼台 , 兴办了三所陆军小学堂。这就是利用保定东关驻军兵营建的东关陆军小学堂 ( 也称小武备 ) 、定兴县姚村陆军小学堂、北京王府井帅府园京师陆军小学堂 ( 后三所陆军小学统一合并到定兴姚村直隶陆军小学堂 ) 。 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清末 , 各省有一所陆军小学(当时 直隶省的陆军小学设在定兴县姚村 ), 其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地驻防旗人子弟中选送 , 其次由每县的高等小学中选送一名体质与学业兼优的汉族学生 , 他们的年龄在十四、五岁间 , 都享受公费待遇。陆军小学毕业后 , 其优秀者升入陆军中学。当时全国有四所陆军中学 , 第一陆军中学在北京清河镇 , 第二陆军中学在南 京 , 第三陆军中学在武昌 , 第四陆军中学在西安。陆军中学毕业后 , 编成 " 入伍生队 ", 先在保定军校的分校过半年军队生活 , 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 , 加以考核 , 合格者才能升入陆军军官学校。因此 , 军校学生的素质较为齐整。 姚村幼年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在定兴县姚村成立,学舍为清季行宫,以郑汝成为总办,归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督办冯国璋兼管。是年八月在保定招考年龄在15岁以上18岁以下学生100人,依各人志愿分别学习英、法两国文字,3年毕业。光绪三十年七月选派华世中、何子奇二人赴日留学。八月招考第二班学生100人人学。光绪三十一年招考第三班学生100人入学。光绪三十二年五月由英文一班选派沈瓒、李锐两人赴英留学。调郑汝成为保定速成武备学堂总办,以冯祖培继任总办,改幼年武备学堂为姚村陆军小学堂。九月由第一班选派14人赴日留学,十二月又由法文二班选派李广林等15人赴法留学。第一班3年期满应毕业,因陆军中学堂尚未成立,且一、二两班除历年派往各国留学者外,人数已不多,乃选出一部分为师范生,余则拨入保定速成三期分科学习。以后每年秋季招新生一班,直至民国成立后始停办。 保定陆军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以廖宇春为总办,招考办法与姚村幼年学堂同。所习外文为德、日两国文字,每年招新生一班,3年毕业,升陆军中学。光绪三十二年,将速成武备学堂洋文班归并于内。但因年龄关系,且多数派遣留学,所余人数不多,乃择其中学术优良的一、二十人与姚村幼年武备学堂选出来的师范生合并归为师范班,一年毕业,以备派往各省陆军小学充教习,余归速成武备学堂三期分科学习。 京师陆军小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主要是为八旗子弟所设,但也兼收顺天府属24县的汉族学生,每班一百数十人,总办为金绍曾,一切办法,与保定、姚村两小学同。 姚村汉墓 时 代: 汉 地 址:定兴县姚村乡 姚村汉墓位于定兴县姚村乡姚村西约l00米,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l988年4月村民使土时发现墓区,发掘出土陶片,经修复后计有灯、盏、盆、豆、漏、碗、仓、酒壶、牌楼、瓶、灶、男俑等10余件。1997年村民在挖土时墓区暴露,经市文保所清理发掘汉墓5座,清理部分车马饰件和画像石门一对、铜镜一面、陶仓一个。 1987年8月,该汉墓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500平方米,保护区长50米,宽10米。 杨六郎饮马池故址 时 代: 宋 地 址:定兴县姚村乡 杨六郎饮马池故址位于定兴县城西南25公里的姚村乡。 传说杨六郎出师作战时,此处为往返必经要道,故修“饮马池”。1986年曾在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的地方开方探测,发现部分砖池,深挖3米尚不见底。 1987年8月,该故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200平方米。 辛木遗址 辛木遗址位于定兴县城西35公里处的姚村乡辛木村西北。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采集陶片有高领分裆锥足鬲、敛口三足瓮、豆、盆,另出土石镰、石斧等石器。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部分泥质陶,以灰色为多,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玄纹、划纹等。为先商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 1987年8月,该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 姜子良(公元1903~1984),徐水县戊己台村人。生于世医之家。幼学《本草》、《汤头歌》等中医知识,苦读《医宗金鉴》,《伤寒病杂记》、《黄帝内经》等古医学经典著作。民国22年(公元1933),始坐堂行医,精研医术,医技日臻,诊治农村常见的妇科杂病经验丰富。后应聘到定兴县姚村坐堂行医,求医者络绎不绝。民国26年(公元1937)侵华日军占领定兴,姜拒绝为日本人和投降日军的土匪头子赵玉昆出诊,推病辞聘,隐居家中。此间,由本村安勤(中共地下党员)介绍,多次赴边区政府为干部战士医病,冒生命危险到根据地陈庄村出诊,后被迫潜往保定。 1956年,姜子良调入徐水县医院创建中医科并任副主任,临床间自拟十余个处方,其中滋阴降火汤,主治心悸、不寐、健忘等心系病症。其经验认为:心系病不是单纯心阴虚、心血虚、心火亢所致,是虚实兼有,当属阴虚木燥,故以生龙齿、住朱木神、远志肉、 菖蒲为主味,随症加减,疗效极佳。姜子良曾主办“西学中”课程,深入浅出,因人施教,不少从师者成为中医骨干。1970年退休后,致力于乡村中医技术培训。1984年4月23日去世,一生从医近50年。 2008-11-29 06:33 回复 荒芜的华丽 18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9楼 辛木墓群 时 代: 汉 地 址:定兴县姚村乡 辛木墓群位于定兴县西南34.1公里处的姚村乡辛木村西南l000米。 该墓群在一台地上,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主墓封土高2.3米,底直径3米。由主墓向东北延伸,共有墓冢108个,从出土陶片来看大部分为汉代砖瓦,间有明代器物。 1987年8月,该墓群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约7000平方米。 姚村古镇 ;素有三山,五井,七十二孤钉,一百单八槐,姚村慈禧行宫和幼年武备学堂 等百年历史而闻名,近代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将一一讲述。 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学录 唐 澍〈〉〈〉〈〉22〈〉直隶易县南贾庄〈〉直隶定兴县姚村万昌号南贾庄 易满战役是一防守反击战;姚村战斗为村落攻击;保北战役两胜均为攻城;进击大清河北用的是围城打援;徐水、清风店战役再用围城打援战术,不同的是上次搞砸了,这回打出了精彩正果。石门攻坚是典型的攻城战;而最后结局这场涞水战役,共军使的是围魏救赵打法,动机是帮助破路遇险的4纵安全退场。七仗中的前四场是晋野和傅家军对战失利后初进冀西时与“国军”嫡系的再次较量(原在怀来顶过牛),战事规模不大,我们略加叙说。头场易满战役,实际上称为三保易县更合适。这是聂指为将几次零散战斗概括上报军委而巧立之战役名目(二野那篇说过陈赓亦是此中好手)。此战中国军94、53二军三犯易县。第一回合3纵7、8旅,地方级的独1、4、7、8旅共六支在野战防御后进行反击,予94军121师361团以歼灭性打击,杀翻对方三

Ⅹ 黄帝“合符釜山”到底在哪里

《魏书》记,“釜山在潘城西北三里”。《唐书》记,“釜山在妫州(原治在怀戎回县城,其址在今保岱答)城北三里”,二者基本一致。笔者陪同多名资深学者考察了釜山的确切位置,认为距保岱村三里有窑子头村后有一山形似覆釜,(倒扣之锅)此即釜山。山上确如所记有数座殿堂庙宇遗址,从采集和试掘的文物推断当为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由此可见,釜山位于涿鹿应无异议。

黄帝经过阪泉、涿鹿两战皆捷之后,势力大增,声威远播四方。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作为盟主,“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整个部落联盟出现了兵祸息、“万国和”的局面。我们认为“合符釜山”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它建构了中华一统的雏形。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