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唐遗址
Ⅰ 唐朝遗址最多的地方
唐朝遗址抄最多的地方是袭今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经国务院批复,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全市下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862.75万,其中城镇人口626.44万。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Ⅱ 关于唐长安遗址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堪称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
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36.7公里。城墙宽12米左右,高5米多,全部用夯土版筑,城门处的墙段还砌有砖壁。目前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
长安城(外郭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明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夏门和安化门;东面正中为春明门,南北分别为延兴门和通化门;西面正中为金光门,南
北分别为延平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宫城北墙和大明宫南墙重合,西段中为景耀门,东西分别为芳林门和光化门。除正门明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
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据实测,明德门址东西广55.5米,南北长17.5米,每个门道宽5米。特别是明德们内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宽达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门的大街宽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间,而顺城街宽20米到25米。明德门原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唐末被朱全忠焚毁。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8.6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南面正中开承天门(隋称广阳门),东西
分别是延喜门和安福门,北墙中部开玄武门。宫城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隋称大兴宫),称作“大内”,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
员的住处。今天西安城内西五台和北城外自强西路北侧铁路中学内的土岗则是为数不多的大兴宫城遗址。
皇城亦为长方形,位于宫城以南,其东西与宫城等长,南北宽1843米,周长9.2公里。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其余三面辟有五门:南面
三门,中为朱雀门,两侧为安上门和含光门;东西面各一,分别为景风门和顺义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向南经朱雀大街与外郭城的明德门相通,向北与宫城
的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5条,道路之间分布着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
宫殿
唐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隋称大兴宫)、大明宫和兴庆宫,
称为“三大内”。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
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后寝的主殿是两仪
殿(隋称中华殿),周边有万春殿、千秋殿、甘露殿、神龙殿、安仁殿等殿堂。苑囿位于宫殿最后部,有亭台池沼等,其北的宫墙上有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此。由于太极宫是隋文帝所建,所以装饰等都较为简朴。唐高宗继位后,认为这里比较潮湿,于是搬到了大明宫居住。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后部以太液池为中心组成内庭,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楼阁。整座大明宫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三大内”中最大的一座。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同时还附外郭墙建造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至芙蓉园的夹城,方便宫内人员来往潜行。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在此居住,盛唐后地位降低,成为安置太上皇和太后的场所。
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75米,周长4.6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规模在“三大内”中最小。宫墙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偏
北处。宫内以园林为主,且不按中轴对称布局,因此具有离宫的性质。其南部主要是龙池,周边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亭台楼阁。北部有兴庆殿、南
薰殿、长庆殿、大同殿等一组宫殿。唐末兴庆宫毁于战火,1958年遗址改造为公园,并兴建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等。
外郭
外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8条,东西向大街14条。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称“里”)。各坊面积不一,南北长在500-838米之间,东西宽在550-1125米之间。每座坊的四
周都筑有围墙,大坊一般开四门,内设十字街,小坊则开东西二门,设一横街,街宽都在15米左右。根据考古发掘了解,十字街将一坊分为四区,在每一区内都还
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个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观等。各坊均采取封闭式管理,坊门有卫兵把守,晚间会实行宵禁,其中著名的里坊有亲城坊。
长安城中遍布着佛寺和道观,总持寺、庄严寺、兴善寺、玄都观等都占据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青龙寺等也都拥有大片地皮。考古过程中还发现了城内的许多隋唐窑藏,其中何家村(兴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银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唐代金银器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内有东市(隋称都会市)、西市(隋称利人市)两座市场,各占两坊之地。两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长约1025米,东西宽约927米。市场有
围墙,开八扇门,内有井字形街道和沿墙街道,将市内分为9区。每个区都四面临街,店铺沿街而设,有饮食店、珠宝店和手工业作坊等。长安城的商业大都集中在
这两座市场,其它各坊内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设施。
长安城内主要有四条沟渠,名龙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别从东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环境用水。前三渠开凿于隋初开皇三年(583年),漕渠开凿于唐天宝元年(742年)。
Ⅲ 唐户遗址的介绍
唐户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西部和内南部,地处容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汇流处的夹角台地上。潩水河从遗址东部自北向南、九龙河从遗址西部自西北向东南环绕流过,在遗址南部约1公里处交汇后继续东南流,注入颍河。遗址东、西、南三面环水,地势北高南低,台地高出河床7-12米,海拔高度123-126米。唐户遗址面积约140余万平方米,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860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唐户遗址所在地历代相传称该地为“黄帝口”,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户遗址文化遗存堆积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
Ⅳ 唐户遗址的遗址意义
唐户遗址文化堆积丰富,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至今,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通过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使我们对唐户遗址的认识更进一步。1、裴李岗文化发现后,经过在河南省范围内的调查,目前已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160余处。这类遗址多分布在山前洪积扇区或浅山区的河旁阶地上,聚落面积均较小。唐户遗址经调查、勘探,确认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遗址。 2、唐户遗址发现裴李岗文化时期房址65座,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房址最多的一处遗址。从平面布局分析,第四和第五区居址的布局形式已具有环壕防御性质和凝聚式向心布局的特征。第四居址共发现房址23座,主要分布于Ⅲ区东北部濠沟(G11)内侧阶地上。经勘探和发掘初步认定该沟呈东南-西北向,向西呈环状与九龙河相接,为一条自然濠沟。跨发掘区Ⅱ、Ⅲ、Ⅳ区,已知长度300余米,宽约10—20米,最宽处达40米,深约2—4米,该组房址在选址方面有意识将居住基址定在沟旁阶地上,房屋依沟的自然走向布局,一方面便于生活用水、排水及废弃物的处置,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防御野兽侵扰的屏障作用。第五区房址基本呈西北-东南向布局,分为南、北两组。北边一组共有房址18座,以面积最大、方向呈南北向的F46为中心,其外围的F39、F40、F45、F47、F50等5座房址门向基本朝向F46,此外,F35、F36、F37、F38、F41门向基本向南,呈环状分布于F46的前方,具有内向凝聚式布局和前排防卫的性质。南面一组共有房址16座, 该组房址以门向朝南的F42面积最大,周围的F24、F26、F27、F29、F34、F43等房址的门向朝向F42,也具有以F42为中心内向布局特征。从考古发掘来看,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聚落布局为典型的内向凝聚式布局,聚落以广场为中心,房址分布在广场周边,门向均朝向广场,这种布局方式和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布局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认为,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聚落中出现的内向凝聚式布局为仰韶时代半坡、姜寨等遗址的内向凝聚式布局找到了源头。3、G12呈西北-东南向环绕于IV区居住基址的外围。揭露长度约35米,沟残宽约0.30—0.45米,残深0.40—0.50米。在T0512东北部,有一处宽约0.80米的间隔,当是居址出入外部的通道。我们推测该沟内可能立有篱笆栅栏,应为居住基址外围的防护设施。 G13 由三条支流由依地势由北向南延伸,汇流后向西南地势低洼处流出,虽然与灰坑之间存在打破现象,但其流经区域均从房址外围穿过,推测应为居住基址内的排水系统。排水沟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懂得利用自然地势来建造排水设施,保持居住区的干爽。反映了当时人们先进的建筑构思。5、在F26、F39等房屋中发现有加工石器的迹象,这些房址地面均不平整,在地面上发现有呈扇面分布的碎小石片,特别是F39内发现的一件细石器石核,具有明显的打击痕迹,说明这些房屋不仅具备居住功能,而且已经作为生产工具的加工场所。 6、从目前对唐户遗址的调查看,在遗址东部的潩水河东岸、南部九龙河河岸断崖地层内,发现旧石器及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4处。特别是潩水河东岸旧石器地点,是一处大型石器加工场所,出土有丰富的石制品,主要有石英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等。这4处旧时器地点的发现,说明至少在晚更新世,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唐户遗址旧石器地点及裴李岗文化层石核、石片等遗物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过渡提供了新材料。唐户遗址裴李岗文化时期大面积居住基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郑州地区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居住基址分区、分片布局,从社会学角度为探讨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家庭组织的出现提供了重要资料。这对深入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家庭、社会组织及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分期等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
Ⅳ 最近你市发现了一处唐文化遗址。是否应当被开发人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赞成开发的人认为:应开发利用以
Recently, citizens in our city have had held a heated a debate on whether we should explore the cultural relics, which was discovered in our city.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They think the cultural relic is worth exploring, which will make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the great history. What’s more, this cultural relic site can attract more visitors to our city, which will improve our tourism. However, others hold an opposite opinion, thinking that we should keep it as it is and protect it properly. Only in this way can it not be destroyed by peopl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we should ask the experts for advice to find a better way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cultural relic. Ⅵ 河南省泌阳县有哪些名盛古迹 泌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历史传说遗址俯拾皆是。通过近几年的强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泌阳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三山两园两水一圣地”的旅游格局。三山,即:铜山、盘古山、白云山。铜山以其秀、怪、奇、险而闻名,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山势雄伟,云雾缭绕,奇花异草郁郁葱葱,自然繁殖野生动物30多种,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每年三月三庙会,陕西、湖北、安徽等地前来寻根拜祖的人数多达 数十万人。“两园”即白云山森林公园和铜山湖森林公园,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两水”即铜山湖、板桥水库,铜山湖水面1.3万亩,湖中有岛,岛湖相连,天水一色,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一圣地”,即焦竹园革命纪念地,是鄂豫边省委最早所在地。此外,还有北魏石窟、楚国长城、南朝齐梁时期无神论者范缜故里等闻名遐迩。特别是近期发现的马谷田镇下河湾古冶铁遗址,是集采、冶、铸于一体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官营冶铁遗址,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Ⅶ 请问目前有哪些已被开发且可以参观的唐朝遗址
西安大明宫,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已向公众开放参观!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被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Ⅷ 唐朝遗址在如今哪地
唐长安城 Ⅸ 翻译:最近我市发现一处唐代文化遗址。一些人认为应该开发利用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 A site of Tang Dynasty culture was found in our city recently. 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we could explore it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to travel; some thought that the site should be kept in it original appeance, and well protected to avoid the destructive influences of man . Ⅹ 盛世皇都的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规划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遗址,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建于605年,一直沿用至北宋末年,历时500多年。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城见证了我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东亚各国。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西苑、离宫等8部分组成,占地47平方千米。 隋唐洛阳城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都城,但它的轴线建筑,却是世界历史上最恢宏的建筑群。自定鼎门至龙光门,南北长7000米,相继建有天枢、明堂、天堂、贞观殿、玄武门、曜仪门、圆璧门等10多座规模宏大的建筑。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郭城的正门。据史料记载,它正式启用于606年,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帝王。 定鼎门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 定鼎门与皇城正门端门之间为定鼎门大街,这是隋唐洛阳城中最为重要的街道,其宽度116米。 外郭城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稍呈弧形。东西两墙下面发现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外郭城有8个城门,西墙无门。南墙3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隋建国门即唐定鼎门、隋白虎门即唐厚载门。东墙3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隋建阳门即唐建春门、隋上春门即唐上东门。北墙2门,东为隋喜宁门即唐安喜门,西为徽安门。 南墙3门和建春门等都是一门三道,城内街道横竖相交,形成棋盘式的布局。 在洛河以南有南北竖街12条,东西横街6条;洛河以北有南北竖街4条,东西横街3条。其中最著名的是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天津街或天街,是南北主干道,现存长约3000米。 城内街道组成里坊,据《唐六典》及《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钻探的实际情况可知,总数为109坊3市,即洛河南为81坊2市,洛河北为28坊1市。已勘查出洛河南的55个坊和洛河以北的9个坊,其余各坊市为今城所压或被洛河冲毁。 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中为夯筑,内外砌砖。南墙正中的唐应天门即隋则天门、东边的唐明德门即隋兴教门、西边的唐长乐门即隋光政门和北墙的玄武门、西墙的嘉豫门。 在宫城中轴线上,发现多处大片夯土殿址,西部有多处长方形基址和一处石砌圆形基址。应天门内右侧发现了为营建宫室而设置的窑场,存有大批注明官、匠或官工的印字砖瓦。 宫城东南侧自成一城,有东宫以及北部的陶光园、中部偏北的徽猷殿、西北部的九州池,特别重要的是宫城内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 688年,武则天命拆毁乾元殿造明堂。有上下三层,中有巨木十围,上下贯通,号万象神宫。明堂相当壮观华丽,在圆形屋顶上,有展翅欲飞、饰以黄金的凤凰雕塑;中层的圆盖则盘有九龙。 在夯土殿基正中,有由4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础。柱础外圈直径4.17米,内圈直径3.87米,这就进一步看清了宫城内宫殿的布局,确立了宫城、皇城内建筑的准确标志。 在明堂的北面,武则天又命造了一座天堂。天堂主要用来安放一尊大佛。史料记载,天堂共五层,它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层就可以俯视明堂全景。经调查,天堂中心柱础保存完好。 皇城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 由于洛河北移,皇城东南部被冲毁,南墙仅存西段,皇城内发掘了隋代的子罗仓。其他许多小城和曜仪城在宫城之北,为狭长形,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20米。 曜仪城以北是圆壁城,圆壁城的北墙即外郭城北墙西段。这两座小城的断续城垣以及两城中部相通之门道和圆壁城北墙正中的龙光门。 在皇城东侧发现有东城,城址为纵长方形,在宫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外,还有面积较小的东西隔城。 诸小城中最重要的是东城北面的含嘉仓城。城平面为长方形,有城门4座,即仓东门、中门圆壁门、北门德猷门、南门含嘉门。德猷门为单门道,门道留有车辙。 东北部和南半部有粮窖287座,东西成排,南北成行。其中9座出有铭砖,有唐代“调露”、“长寿”、“天授万岁通天”、“圣历”等年号,记载着粮窖在仓城中的方位,储粮的品种、数量,粮食来源、入窖年月、运输和管理人员的官职和姓名。195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隋唐洛阳城进行勘查;1959年调查了宫城、皇城及周围诸小城的平面布局,确定一些门址的位置,并发掘了皇城南墙的右掖门。 1960年至1965年,继续调查了街道、里坊及市场的位置,同时发掘了宫城。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内发现或发掘了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明堂、天堂等重要遗址。 1969年,河南省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联合调查、钻探和发掘了含嘉仓城;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市博物馆和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又多次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内进行发掘。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