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王遗址
『壹』 古滇王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吗
不清楚。
两千多年前,云南抚仙湖畔有一个古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回“滇国”。滇国(前答278年——115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遗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根据考古发现,今抚仙湖畔石寨山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为贵族墓地,今金莲山为平民墓地。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在这一片三角区域内,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让后人震惊的青铜文明,也有过男耕女织、渔歌唱晚的幸福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毁灭了金莲山附近的集镇,而整个古滇国,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滚滚长河。
『贰』 云南有哪些文物遗址
主要景区
石林 丽江玉龙雪山
丽江古城 泸沽湖 苍山洱海 三江并流 香格里拉 玉龙雪山 西双版纳 腾冲地热火山 昭通西部大峡谷温泉生态园景区 龙云故居
世界遗产(3个)
丽江古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 三江并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3年) 石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2008年)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
路南石林、滇池、九乡、大理、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丘北普者黑、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建水、西双版纳、泸西阿庐古洞。文化、工艺之最
最著名的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 中国创建最早的青铜器博物馆——江川青铜器博物馆 中国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 中国最大的乡级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最独特的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东巴文 最古老的音乐——纳西古乐 中国最大的玉佛——保山玉卧佛 木雕艺术最高的珍品——通海小新村隔子门 中国最怪的村——蜂岩洞村人文景观之最
自然环境与人文艺术结合最好的景观——西山龙门 最有名的长联——大观楼长联 罗汉最多的寺——筇竹寺 中国最大的铜铸殿——金殿 最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大理古城 中国最科学的古城建筑群分布——丽江古城 中国最高的偶数古塔——大理千寻塔 最奇特的塔——树包塔塔包树 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秀山公园 自然环境与人文艺术结合最好的景观——西山龙门 最有名的长联——大观楼长联 罗汉最多的寺——筇竹寺 中国最大的铜铸殿——金殿 最有民族特色的城市——大理古城 中国最科学的古城建筑群分布——丽江古城 中国最高的偶数古塔——大理千寻塔 最奇特的塔——树包塔塔包树 中国对联最多的公园——玉溪通海秀山公园 最具宫殿建筑特色的公园——狮山公园 最早的石窟——石钟山石窟 最有名的南传佛教建筑塔——曼飞龙佛塔 最有名的楼——五凤楼 最有名的亭——景真八角亭 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噶丹松赞林寺 最大的孔庙——建水孔庙 最大的道教胜地——巍宝山 最有名的佛教名山——鸡足山 最古老的崖画——沧源崖画 最大的浮雕——《爨史》浮雕 最古老的兰花著作——《南中幽芳录》
化石之最
中国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元谋人之齿 世界上最早的动物化石——澄江软体动物化石群 中国最古老的猿化石——禄丰腊玛古猿化石 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禄丰 中国最早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头甲鱼化石
金属文物之最
云南隶属中央最早的物证——滇王之印 最古老的锡器——镂孔锡饰 世界最古老的铜鼓——万家坝铜鼓 中国最大的铁柱——南诏铁柱 最大的铜钟——金殿铜钟 最大的孔子铜像——石羊文庙孔子铜像 最大的铜像——国寺铜佛像 中国最早的铜棺——石头山铜棺 世界最大最重的古币——嘉靖通宝
碑碣文物之最
最早的碑刻——《爨龙颜碑》 最著名的碑碣——南诏德化碑 最古老的石碑昭通——孟孝踞碑
『叁』 谁知道滇国的遗址啊
滇国的疆域主要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在云南滇池东岸石寨山发现了古滇王城遗址,出土了滇王金印,证实了滇国的遗址
『肆』 介绍古滇国的青铜文化
云南玉溪的古滇国青铜文化,玉溪地区青铜器分布广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发现青铜器的地点遍及云南省玉溪市江川、澄江、华宁、云南玉溪、通海、元江等县区,新平、峨山也发现零星青铜器。
规模较大的云南玉溪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位于江川县旧县城南约3公里早街村旁多依山支脉的小山岗上,高100余米,1966年11月,早街生产队社员在此山西南坡修梯田,发现了一些青铜器和玉石等物,当时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文化馆约请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收集到一些出土器物,经分析研究,确认此地有古墓群。后报请上级同意,于1972年正式发掘,共发掘古墓27座,出土文物1300余件。古墓群的时代分早晚两期,早期的第21号墓经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约2.500年,上限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下限到西汉中期。晚期墓上限在西汉中期,其中有出土较多的铁铜合制器物、铁器和典型的中原文物,其年代下限可晚至东汉时期。出土文物按质分有青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竹木器和玛瑙等,其中青铜器有1000余件,其种类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和装饰品等。兵器有戈、矛、钺、戚、啄、斧、剑、镞、弩机、狼牙棒、盔甲等。生产工具有锄、削、凿、鱼钩、纺织工具等。生活用具有壶、尊、罐、勺、釜、甑、斗、碗、洗、伞盖、枕、案、储贝器、镜、带钩等。其中牛虎铜案是·件稀有的古代艺术珍品。铜镜、带钩等典型中原文物的出现,说明云南玉溪江川李家山铜器已受中原文化影响。第21号墓出土的一把铜柄剑,从剑柄的色彩判断,当地铸造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发现和掌握的资料,属滇文化的青铜墓葬云南玉溪市内还有澄江木官山、红塔区平滩、宋官等古墓群。云南玉溪元江县收集到的出土文物约200余件,主要是青铜器,有少数陶片、石器。青铜器主要是兵器和生产工具,有矛、斧、钺、剑、镞、凿、锄等。有些兵器上铸有几何图形和圆锥人头立体像,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华宁斗姆阁古墓群,农民挖墙基出土10余件青铜器,主要属滇文化,其中l件刃上有血槽的矛,与元江出土的矛相同。
1990年和1991年先后两次分别对云南玉溪市刺桐关和梅园古墓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青铜器、铁器、银器及陶器。
1991年5月,早街村民在李家山钻槽采矿,新的墓葬及随葬品被暴露,经云南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调查,确认为青铜时代墓葬。1991年12月-1992年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玉溪地区文物管理所及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李家山古墓群进行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在11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墓葬58座,出土铜、铁、金、玉等随葬品(编号)2066件。出土文物中除大部分器物种类与第一次发掘相似外,尚有大量器物为滇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之首见。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于1993年选送部分精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1994年春,为配合中日文化交流,又在李家山发掘了一座墓葬,出土青铜器、铁器计100余件。
云南玉溪李家山古墓群为典型的“滇式”墓葬,年代为战国至东汉初期。两次发掘清理的85座墓葬全部为竖穴土坑,分为贵族墓和平民墓。墓内人骨大多已朽,从墓中残存的零星骨骼看,当为仰身直肢葬。大部分为单人葬,仅少数为二人合葬。根据判断,当地铸造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发现和掌握的资料,属滇文化的青铜墓葬云南玉溪市内还有澄江木官山、红塔区平滩、宋官等古墓群。元江县收集到的出土文物约200余件,主要是青铜器,有少数陶片、石器。青铜器主要是兵器和生产工具,有矛、斧、钺、剑、镞、凿、锄等。有些兵器上铸有几何图形和圆锥人头立体像,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华宁斗姆阁古墓群,农民挖墙基出土10余件青铜器,主要属滇文化,其中l件刃上有血槽的矛,与元江出土的矛相同。
1990年和1991年先后两次分别对云南玉溪市刺桐关和梅园古墓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青铜器、铁器、银器及陶器。
1991年5月,早街村民在李家山钻槽采矿,新的墓葬及随葬品被暴露,经云南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调查,确认为青铜时代墓葬。1991年12月-1992年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云南玉溪地区文物管理所及江川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李家山古墓群进行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在11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墓葬58座,出土铜、铁、金、玉等随葬品(编号)2066件。出土文物中除大部分器物种类与第一次发掘相似外,尚有大量器物为滇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之首见。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于1993年选送部分精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1994年春,为配合中日文化交流,又在李家山发掘了一座墓葬,出土青铜器、铁器计100余件。
李家山古墓群为典型的“滇式”墓葬,年代为战国至东汉初期。两次发掘清理的85座墓葬全部为竖穴土坑,分为贵族墓和平民墓。墓内人骨大多已朽,从墓中残存的零星骨骼看,当为仰身直肢葬。大部分为单人葬,仅少数为二人合葬。根据随葬品组合情况,男性墓随葬品多以礼仪器、兵器、生产工具及扣饰等为主,女性墓则以金铜钏、贮贝器、纺织工具及针线筒等为主。贵族墓区有大型墓葬6座,最大的墓葬墓口长6.8米,宽5.6米,深6米。墓中随葬品有执伞铜俑、编钟、铜鼓、贮贝器及金腰带、金剑鞘等数量较多的金器、玛瑙、玉器,可判断为滇王族墓葬。从人物形象和活动场面来看,“滇族”男子多手执兵器和生产工具,以从事战争、狩猎、农耕为主,而女子多以纺织、养殖为主。这种因性别不同而形成的社会分工,反映在随葬品上的区别,在古代墓葬制度上是习见的。
云南玉溪李家山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兵器、乐器、礼仪器、生产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马饰等。器物质地有青铜、铁、金、银、玉、石、木、漆等,其中绝大多数为青铜器。兵器有矛、戈、剑、斧、钺、戚、镞、啄、弩机、盔甲,剑鞘、狼牙棒等共计680余件。其中一吊人矛,刃部尾端两侧各悬吊一发型为椎髻的裸体男子,双手反缚,身体弯曲,头部下垂,似作痛苦呻吟状,为滇族中受刑的奴隶或战俘,形象生动感人。另有一手持剑形戈,右手反握剑柄作戈援,器表镀锡,光亮而锋利,造型奇特,为兵器中罕见之珍品;再如兽纹臂甲,呈圆筒状,上粗下细,背面有开口,口沿处有对称的两排穿孔,便于紧束。甲面精美、细致的线刻花纹,为豹、虎、熊、鹿、猪、鸡、鱼、虾、蜈蚣、蜜蜂、甲虫等动物和昆虫图像,线条流畅、活泼,形象生动、逼真。生产工具有锄、削、凿、铲、’鱼钩、镂孔器等。其中镂孔铜锄和蛇形柄镂孔器(用途不详)为一般生产工具中少见。纺织工具有卷经杆、刷形器、弓形器、钺形器、工字形器、打纬刀、纺锤、针线盒、针线筒、绕线板、锥、纺轮等。生活用品有壶、杯、罐、勺、尊、釜、甑、碗、洗、枕、案、镜、盒、镳斗、伞盖、带钩、贮贝器等。乐器有编钟、铜鼓、葫芦笙。礼仪器有执伞俑、杖头以及其他仿动物造型的兵器。装饰品有圆形扣饰、长方形扣饰、房屋形扣饰、动物浮雕扣饰、玛瑙扣饰、宽边玉镯、铜孔雀、鎏金牛头、金腰带、金板指、杯形金饰、兽形金饰、金项链、金手镯、铜镜、钏等。马饰有辔、铃、策、泡、节约、马衔、一通筒、三通筒、铜片等。李家山墓葬出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牛虎铜案,为滇青铜文化的杰作。铜案为一虎二牛组成,案主体为一立牛,四蹄作案足,前后腿间有横梁相连,椭圆形盘口状牛背为案面;大牛腹下横立一小牛,立于大牛前后腿的横梁上;尾端一虎四爪抓住大牛后胯部,虎口紧咬大牛之尾。大牛颈部粗壮,肌肉丰满有力,神态安静稳重,虎则撕咬攀抓。静与动兼之,轻与重平衡,喻示自然界生命抗争与力量的较量。由于造型奇特、工艺精湛,被誉为稀世珍宝。
贮贝器中有一虎牛鹿贮贝器,通体呈圆筒状,腰部微束,下有三足。足为踞坐人形,头部及双手上托器身;腰部有阴刻花纹,一组为衔蛇孔雀六只,另一组四人,分别牵牛、赶牛、持斧,还有鹿、牛及绳纹图案;器盖为圆盘形,顶端中央铸有一大牛,体态健壮有力;四周有一虎三鹿环立,虎环绕尾随三鹿作欲噬状;大牛头部直逼虎身,睁目视虎,作驱赶威慑状。贮贝器中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是祭祀播种贮贝器。器物主体呈铜鼓形,四耳三足。胴下和腰部饰竞渡和舞蹈“羽人”;盖上铸有35人:有端坐肩舆中的女性贵族(通体鎏金),有抬肩舆、开道、执伞、跟随的男女仆人,有播种的农夫(妇),有趁祭祀场所进行交易活动的商贩,头顶薪束者,手捧罐坛者,挟挎篮筐者,展示布帛者,或站或行,或蹲或坐,装饰和形态各异,形象生动传神。盖中央一圆孔,插立一高大铜柱,显然是滇人祭祀活动的场面。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杀人祭祀贮贝器上血腥恐怖的场面相比较,西汉后期,由于中原汉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滇人祭祀活动也变得比较祥和文明了。
五牛线盒,战国时期,高31.2厘米、盖径18厘米,云南省博物馆藏。器身上段为圆形,下端微收束,至底部成圆角方形,平底。底部有四扁平足。器盖饰蛇纹及竹节纹,顶部铸立牛五头,牛腹上有云纹和编织纹。出土时盒内装有残丝线。执伞男俑,西汉时期,高61.5厘米,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俑跪坐于铜鼓上,头顶挽高髻,耳佩环(环已失),颈戴串珠链。衣袖及肘,右肩挎宽带系剑于左胯,背披毡,后腰突出,外扎腰带,腹前戴圆形扣饰,臂上戴铜钏,跣足。双手执伞,伞已脱落。
祭祀扣饰,战国时期,高6厘米、宽12厘米,云南省博物馆藏。画面之右侧立一柱,上粗下细,顶端有两层圆台。柱上缚一牛,角倒悬一幼童,一人紧拉系牛颈及前腿之绳绕于柱,一人被牛踩倒在地作仰面呻吟状,一人拉住牛颈之绳,另一人双手挽牛尾。其下有二蛇盘绕,一蛇咬住缚牛之绳,另一蛇头上蹲一蛙。背面有矩形扣。
喂牛扣饰,西汉时期,长11.5厘米,高7.9厘米,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一人一牛立于一条蛇上,人戴拖耳帽,著无领大衣,腹前挂圆形扣饰,跣足。牛肩、背部平实,绳系于牛角根部。喂牛人右手持绳,左手喂牛食物,牛伸舌舔食。背有矩形扣。
云南玉溪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和制作工艺,崇尚自然和个性,粗犷奔放,富有想象力。在制造这些青铜器时,对铜、锡合金已掌握了适当的比例,并且知道因器物用途不同而改变配方。
『伍』 云南有哪些名胜古迹
1、石寨山古墓群,石寨山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是内战国(公元前475年容-公元前221)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
2、曹溪寺,位于安宁温泉西侧1千米,地处龙山东麓。寺南有珍珠泉,北接“三潮圣水”,坐西向东,俯瞰螳螂川,与“天下第一汤”遥遥相望。曹溪寺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寺内建筑现存大雄宝殿、后殿、钟鼓楼等。
3、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高12米,宽18米,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4、五尺道遗迹,五尺道是秦汉时开辟的一条由今四川进人云南的官道,后来五尺道遗迹是了解和研究云南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古代交通的宝贵资料,也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5、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7.5千米滇黔交界的山脊上,又称界关。老黑山南北纵贯100余千米,山势陡险,惟胜境关山势较低,而且有一条驿道通向贵州,所以这里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
『陆』 求助有谁知道昆明随便某个地方的的详细的近代史
1.云南昆明邑人在翠湖东畔建钱沣祠堂,俗称“草公馆”,后废。光绪二十年(1894),云南昆明名士陈荣昌以俸银2000两倡修钱公祠,每年四月初一钱沣生日,集祠致祭。
2.据载,云南昆明忠爱坊始建于元代,较金、马二坊早百年。原建于城中,明初洪武年间,镇守云南之黔国公沐英筑砖城,方移至南门外今址。此坊之立,原为纪念元代赛典赤抚滇之功,坊名“忠爱”,谓其“忠”于君而“爱”于民也。
3.闻一多在云南昆明殉难处碑,闻一多先生殉难处,在云南昆明市区钱局街西仓坡,原云南西南联大宿舍大门附近。今立柱碑一方,上书“闻一多烈士殉难处”,周围石栏铁链,植有花木,肃穆庄重。
4.兰茂故后,乡人立墓建祠,以为祭祀。祠在云南嵩明县杨林镇南街尽头,距嵩明县城14公里,距昆明市区57公里。现为兰茂纪念馆,包括兰芷庵(兰茂号)先贤祠堂和兰茂墓,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坐落在昆明市中心胜利堂前,碑前正中,镌刻邓小平所题8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金字行楷,清秀雄逸。碑后题日: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云南,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6.云南昆明胜利堂,胜利堂全称人民胜利堂,在云南昆明市中心,光华街中段北侧,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之间,占地约10000平方米。云南昆明胜利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传统宫殿式建筑,琉璃大屋顶,飞檐凌空,结构严谨,厅堂典雅,民族风格浓郁,近年来数次修葺,更加气宇轩昂,庄严壮观,为云南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
7.云南昆明法华寺石窟,法华寺石窟在昆明安宁市区以东5公里,距云南昆明市区约28公里,位于小桃花村东洛阳山(又称青龙山或鸡岭)中,其地原有法华寺,按清<安宁州志>,法华寺建于唐代,而清<云南通志>又载法华寺为“宋大理段氏建”,二说不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法华寺后毁于清咸丰七年(1857),后稍得修复,再毁于20世纪60年代,今唯有遗址而已。寺址周围有红砂石崖,峭壁如削,上凿洞窟24个,其中有宋大理时石刻佛像群雕,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云南昆明王仁求碑,王仁求碑即<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王仁求碑为其俗称。此碑在云南昆明安宁市鸣矣河乡葱蒙卧山东,距昆明市区52公里。碑立于唐武则天时周圣历元年(698),为昆明地区仅存之唐碑,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云南昆明晋宁石将军摩崖石刻,晋宁石将军摩刻,在云南昆明晋宁石将军山崖之上,在晋城西南5公里处,距云南昆明45公里,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云南昆明马哈只碑,马哈只为郑和之父的尊称,马哈只墓和马哈只碑今存云南昆明晋宁月山之郑和公园,现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云南昆明石鼻里水利碑,石鼻里水利碑,初发现于昆明西郊车家壁,车家壁明代称石鼻里,此碑因地得名,碑存马街小学。此碑为明代云南昆明知县胡崧所立,时在万历元年(1573)。碑高1.6米,宽0.6米,计20行,每行68字,正文字千余,正楷,无碑额,碑末有题名9行,列控告人姓名。
12.云南昆明王德三、吴澄烈士墓,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墓地在昆明市北郊黑龙潭东南山坡之上。三墓皆为拱顶圆堡形石墓,背西向东,中为王德三烈士之墓,两侧稍后为吴澄、马登云烈士之墓。前立墨石金字墓碑,四围护栏,雪松翠柏,环境清幽,庄严肃穆。墓旁有石碑,刻有烈士生前事迹。20世纪50年代初,三烈士墓迁葬于黑龙潭北面山坡,1983年12月,再迁此地安葬,并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云南昆明护国起义纪念标与蔡锷,护国起义纪念标坐落于云南昆明市区护国路与东风西路、南屏街交叉路口之护国广场上。广场为半圆形,纪念标雄踞正中,其为铜制,高9米,锥形三面体,上刻“护国运动纪念”六字楷书。纪念标立于方形白色花岗岩碑座之上,碑座高5米,边长2米,四角又有方形青石岩座,高2米,边长0.5米,上部雕刻半圆球4个,代表四亿中国人民,一致护国讨袁。
14.云南昆明石寨山古墓遗址,昆明晋宁石寨山古墓群位于滇池东岸,在晋宁县晋城西南约5公里,其远望形似鲸鱼,又称鲸鱼山。
15.云南石寨山出土之古铜器,昆明晋宁石寨山出土之古铜器数千件,其中铜鼓价值非常。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共收藏铜鼓1400多面,云南就有200多面,而晋宁石寨山,就是出土铜鼓最多之地。鼓上铜像,或铸或镌刻,虽有锈损,仍历历在目,是为战国末期到西汉末庄跻所建“滇国”文物,迄今已有二千年之久,堪称滇文化宝库。其出土之后,多保存于位于云南昆明东风西路之云南省博物馆。
16.云南昆明甫头村古墓遗址,甫头村古墓遗址在昆明东郊羊甫头村,位于滇池东岸一椭圆形山丘上,山高约30米,当地人称“祭祀台”,距云南昆明市区约14公里。
从1998年至1999年,在“祭祀台”发掘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墓葬500余处,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云南昆明东郊羊甫头村出土文物6000:余件,多为西汉文物,有青铜铸造之工具、农具、兵器、乐器、车马具、贮贝器、纺织工具及生活用具等,其中有不少新器种、新器型,填补了滇中青铜文化的缺环。此外还出土竹编物、漆木器、玉石器、金银器和大量纺织品残片等,其中漆陶器、竹编物及漆木器均为滇中首次发现。
17.云南石林贪官遗臭碑,路南贪官碑立于今云南石林县文化馆内,全称为“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为中国第一块“贪官碑”。
18.镇水铜犴和云南昆明盘龙江,镇水铜犴(金牛)在昆明市区护国桥北,盘龙江东畔。此处有安澜亭,铜犴卧于其中,长2.3米,昂首向天,额前正中,翘起一独角。云南昆明铜犴原在一古寺中,寺因犴得名,称金牛寺,寺前小街亦因牛得名金牛街。犴为二十八宿之一,司水事,古人铸其于江边,以求镇水。昆明民间亦有“铜牛镇水”传说,旧时盘龙江水患频仍,俗称“发大水”,铸犴置此,意在镇服水患,祈国泰民安。云南昆明铜犴原铸之年不可考,清咸丰七年(1857)毁,同治三年(1864)重铸,状若水牛,胸腹中空,现被列为云南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云南昆明禄劝彝、汉文摩崖石刻,昆明禄劝彝、汉文摩崖在县城西北法明村掌鸠河边,距云南昆明禄劝县城约10公里。此处有峭壁数丈,上有石刻多处,俗称“錾字崖”或“钻字崖”,其中三方,记载云南武定最大的彝族世袭土司凤氏家族之盛衰,颇具历史价值,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云南西南联大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置于券顶碑亭内,高3米,宽1米,1946年5月4日立,由中国文学系教授闻一多篆额,碑文记联大创办始末,论联大之可纪念者,并爰就联大校歌辞勒为碑铭。碑阴镌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共列834名投笔从戎者名单,“庶垂令闻及于久远”,题名为联大校志委员会纂列、中国文学系教授唐兰篆额,数学系教授刘晋年书丹。1983年,联大纪念碑被列为云南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柒』 古滇王国的介绍
两千多年前,云南抚仙湖畔有一个古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回国”。滇国(前278年—答—115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滇人部落,历史学家惯称为滇族。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遗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根据考古发现,今抚仙湖畔石寨山为王室墓地,今李家山为贵族墓地,今金莲山为平民墓地。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在这一片三角区域内,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让后人震惊的青铜文明,也有过男耕女织、渔歌唱晚的幸福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毁灭了金莲山附近的集镇,而整个古滇国,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接受中原文明,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滚滚长河。
『捌』 中国近代史上与昆明有关的历史遗址有些什么
1,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
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位于昆明市中心原朱德旧居“洁园”,2015年,云南省启动修缮工作,把朱德旧居建成发扬和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抗战胜利纪念堂
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光华街北。原清代云贵总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云瑞中学旧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计划建为云瑞公园内纪念龙云(字志舟)功绩的志舟堂。
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老城北门街。旧址内有闻一多篆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冯友兰撰碑文,详载日本帝国主义自清光绪年甲午(1894年)以来,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入侵,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迫于形势南迁至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文、法、商、师范等学院。
4,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
5,闻一多在云南昆明殉难处碑
闻一多在云南昆明殉难处碑,在云南昆明市区钱局街西仓坡,原云南西南联大宿舍大门附近。今立柱碑一方,上书“闻一多烈士殉难处”,周围石栏铁链,植有花木,肃穆庄重。
『玖』 云南历史有过几个政治中心
1.滇国。公元前227年,楚国大将庄蹻,(一称庄銹)进入云南地区,建立滇国。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唯楚苗裔尚有滇王。直到100多年以后,汉武帝派兵占领了云南地区。
2.夜郎。据史记记载,西南地区有一个夜郎国。很多迹象表明,可乐遗址曾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夜郎也是汉武帝时期被收服的。汉成帝时曾经反叛,被灭国。
3.爨氏政权。爨氏,周代为灶官,后人以官为姓。在东汉末年逐渐迁徙到云南中部一带。由于三国分立、随后五胡乱华,中原一带战火纷飞。爨氏则独立于中原之外,统治云南达400多年。后为南诏所灭。其中最知名的当属“阿诗玛”
4.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哀牢夷人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蒙越、越析、浪穹、漾备、越澹),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封为云南王。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贞元四年(788年),吐蕃册封日东王。五年,复归唐。十年,请改国号南诏。太和三年(829年),复叛唐。大中十三年(839年),僭称帝国,号大礼。
5.大长和国。南诏立国160年后,被权臣郑买嗣,趁着国内混乱之际篡位,改国号大长和。
6.后唐、后晋时期,又有权臣杨干贞等先后篡位,建立大天兴、大义宁。
7.大理国。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攻灭大义宁,占领云南地区,在羊苴咩城(大理)建都,国号: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