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下党游记

下党游记

发布时间: 2021-02-21 15:25:15

㈠ 寻一篇游记,500字左右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

褒禅山亦谓之华(读二声)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赏析一:《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仰慕孔孟,立志高远。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就是探寻险远之处的奇伟瑰怪吗?当然,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王安石有这个志向,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要经世致用,这个愿望在他上奏仁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文章里讲得清清楚楚。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从政治改革的角度讲,这个“力”是德、才、学、识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这里的“物以相之”指什么?作者王安石是有深意的。王安石在做地方官时是就开始推行“青苗法”,效果很好。初试改革,他信心十足。然而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阻挠。改革如果没有最高权利──皇帝的·评论·赏析语文人生 ·支持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怀疑者、攻击者纷纷而至的时候,关键就看皇帝的态度了。王安石对此十分清醒,他希望皇帝能支持他。当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并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或者说,宋仁宗根本就不想支持他变法改革。年仅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想有所作为,他重用王安石。于是,王安石上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论述了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的种种弊病,指出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熙宁变法”。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继位,大权落在太后高氏手中。高太后对变法早就不满了,她执政后,起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于是变法失败。相之之“物”,还包括一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王安石非常重视人才,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才决定论者”。他笃信“有治人,无治法”。要想振兴宋朝,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忠心,又有能力,可以胜任朝廷重托的各级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八字纲领。但由于宋神宗求成心切,熙宁变法在缺少一支精干的官员队伍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了。由此看来,“物以相之”是何等的重要啊!林纾评析《游褒禅山记》时说道:“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于人可讥’,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行者之不力。……按至和为仁宗年号,公实未相,新法亦为萌芽,吾言似少近穿凿锻炼。不知言者心声,公之宿志如此,则异日之设施亦正如此。”林纾的此番分析可谓“此言得之”。令读者费解的是,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呢?是否对上段议论有所冲淡呢?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后人评价此文说:“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大家王文公文钞》卷八)“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唐宋文醇》卷五十八李光地语)“用笔最折。”(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这些论述都道出了本文的深层含义,可谓王安石的“知音”。
赏析二: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本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赏析三:《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逐渐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怪,不同凡响的成就.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借残碑议治学,以小喻大,首尾贯通;不仅加深了文章议论的深度,更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章法和奇妙的构思.
这篇游记语言凝炼且富有逻辑性,准确而概括地表达了文章曲折深奥的哲理

㈡ 延安的游记作文,要2500字!

在寒假期间我和我的妈妈一起去了延安,参观了革命前辈们的旧居以及抗战革命简史展览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彭德怀等曾经在这些地方居住过。王家坪、杨家岭、枣园,这些地方都是背靠大山,被树林所包围着的,很隐秘。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四公里处,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去王家坪的时候我参观了防空洞,洞很长只有一个出口,一直上去是一个放哨口,隔壁就是毛主席的旧居了,我听导游说毛主席一直住在背靠大山的地方。在旧居中我看到了毛主席曾经使用的桌子、椅子、床和柜子,还有主席写的文章及看过的书。窑洞的窗子上的图案都是五角星的。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七年三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其间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例如:毛主席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周恩来由杨家岭驻地出发,前往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乘骑受惊,他摔倒在石岩上,右臂骨折,因当时医治条件较差,导致终生残疾,右臂只能弯曲六十度等事情。
枣园这个名字是因枣树多而得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三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园中千余株梨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春花下荫,秋实冬银,十分漂亮。在枣园中有会堂,铜像和主席自己耕种的一块田等等。
抗战革命简史展览馆有藏文物有三点五万多件,历史照片五千五百多张,图书资料一点二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一千七百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一百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为该馆的独藏。怀安诗社的诗画原稿,也是珍贵的藏品。
毛主席曾经在这些艰苦的地方生活,用着陈旧的东西与先进的武器斗争着,跨过了一道道难砍,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抛不弃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跟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㈢ 寻访红色足迹,弘扬革命传统参观游记作文1000字,谢了

今天是党的九十岁生日,没有料到,九十年前的一道曙光将闪耀苍穹;谁也没有料到,九十年前的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谁也没有料到,九十年前的一声枪响竟开革命新章。是的,当时的人们都没有料到。但九十载的流光,风雨兼程,沧桑巨变,无疑见证了一个政党的成长和发展!无所谓黑暗,无所谓心酸,中国人民从不畏惧强权。“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黎明前的黑暗,振奋人心的歌曲,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人挥动着镰刀和锄头,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抗争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轮崭新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曲折蜿蜒的探索,起点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们,用满腔的热血与坚定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引导着人们不断向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照耀了饱经沧桑的大地,觉醒的民族在鲜艳的党旗下,人们肩并着肩,心连着心,紧紧凝聚,用信念筑就了一道钢铁长城,用鲜血和生命绘成理想蓝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秋收起义的枪声,伴随着领袖的挥毫泼墨,演奏出一曲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歌!

湘江血战的情形还依稀可现,泸定桥上的英姿仿佛历历在目,饥寒交迫的士兵们横跨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这无疑是人类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历经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获胜利,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没有了!我们不会忘记,卢沟桥上的烽火,南京城里的白骨;我们更不会忘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平型关百团大战来之不易胜利。我们不会忘记,是谁不讲信义撕毁了战后和平协定,又是谁不顾人民反对执意发动了内战;我们更不会忘记,那个以天下苍生为念毅然赴渝谈判的人,那个在北京天-安-门前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人!是党,是党带领我们走上了这条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道路,虽然荆棘重生杂草满布,始终步履坚定,不断向前。从来没有一个政党,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把为人民谋利益看得比天高,比地厚!马克思主义的一次次中国化,带来了华夏民族翻天覆地的变化。“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人民服务”的账本上,“实事求是”地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科学发展观”的神笔,描绘了一幅“以人为本”的宏伟蓝图。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喜悦,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开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照耀下,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春天的故事越唱越响,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三个代表”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科学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三峡大坝的涛声中,在神舟飞船的航舱里,收获的是科学技术的优美旋律;在机声隆隆的工厂里,在红蓝闪烁的屏幕上,展示的是现代化建设的蓬勃生机;在广袤的田野,在一望无垠的山岗,描绘的是农村脱贫致富的甜蜜画卷;在书声琅琅的课室,在与时俱进的大学,书写的是坚定不移紧跟党走的信念!曾经,以丝绸之路和四大发明闻名于世的祖国国;如今,乘坐“科学发展”的“和-谐号”驶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九十年的蹒跚前行,九十年的风雨兼程,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火红的事业歌唱;九十年的辛勤浇灌,九十年的沧海桑田,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沉甸甸的事业喝彩!党旗飘飘,今天我们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深情讴歌党的辉煌历程,表达对党的无尽忠诚和拥护。值此党的九十华诞之际,让我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大声喊出:“亲爱的党,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时刻接受您的检阅!曾经一度的想知道党究竟是什么。党——对我来说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在她的光辉下我觉得满足、幸福、充满希望。我多么想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开始踏上了寻找党的足迹的旅途。我曾幻想她一定拥有一双羽翼,护佑着中华十三亿的儿女;她一定拥有光环,照亮前面的路;她一定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蔼可亲。曾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段不为人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艰苦青涩的时光。年轻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出那段苦日子,甚至有时候还认为是天方夜谭。玉米、红薯是早中晚饭的主打歌,饮料则是玉米粥,多种做法的大白菜,可是却没有什么油,连盐都放得很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吃得反胃也还是这些。我突然想起军训回来,我曾抱怨,军训的饭菜比猪食还难吃,天天都是那些。但是却没有想到,早饭里天天有煮鸡蛋,午饭里天天有原来一年才吃几次的馒头晚饭里天天是解暑的绿豆粥埃我们的餐桌上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佳肴,我们的衣柜里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衣装,我们的书包里多了许多那是没有的书本,我们的脑海里多了许

㈣ 九一八参观游记作文500字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让我们不忘过去,铭记国耻的博物馆。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纪录东北人民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下,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侵略、反奴役、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历史。“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人民遭受十四年奴役之苦的悲惨历史,告诫国民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教育人民“勿望国耻,振兴中华”。

1931年9月18日,是中国最耻辱的一天。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着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了重温历史,我们今天观看的“九一八事件事迹”,让我感触很深。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顶山的居民被无原无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队的残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的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十四年,终于结束了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结束了这些可怕的生活。

纪念馆介绍了“九一八”纪念馆收集的资料图片。一幅幅图片让人看了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有一幅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害中国人民。还有一幅是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并把人头挂在电线杆上示众。看着这些图片,我的心在流血,在颤抖。通过资料解说,我还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很早就有侵吞中国的野心,他们制造许多伪证,说中国侵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向中国挑衅,无能的清政府竟签定了丧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还不罢休,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攻北大营。国民党军队7000余人听从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惨遭失败,只用了20天左右时间,华北沦陷,日本人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长白山上焚烧的尸骨、713部队遗留下来的实验室,都是不可抹去的历史罪证。他们毁我家园、辱我民族,掠夺去的是大批奇珍异宝留下的却是死尸遍地、血迹斑斑。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九一八”事件让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设出强大的、富绕的国家才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这部影片更赋予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㈤ 寻一篇以“XX游记”为题的作文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3、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4、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我亲眼看到两三个
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
候,因为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
有人甚至要跌两三次。听说在我来到这地方一两年之前,佛利姆奈浦就因此差点儿
跌死,要不是皇帝的一块座垫恰好在地上减轻了他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是肯定折
断了。

1.”这种游戏”是指什麽游戏?

2.这一段话强调了哪两个内容?

3.这种游戏发生在能够国家?做这种游戏有什麽用途呢
4、《格列佛游记》用“————”“————”(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色彩的色彩。
填空
5、格列佛在_________遇到了可怕的风暴。(顺达列岛/苏门答腊岛)
6、格列佛吃了含催眠药的食物,昏睡后被运到了首都_________城市。 (密而登都)
7、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__________ 答:(不来夫斯古帝国)
8、简答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
9、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_______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 (印度)
10、格列佛应“好望号”船长__________邀请在一次出航。 (威廉•罗宾逊)
11、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 (英国、荷兰等)
12、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 (借助磁石)
13、飞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几种。 (两种 一种温柔 一种严厉)
14、在“飞岛”上国王陛下巡视这个国家第二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林达洛因)
15、离开飞岛后他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请简答
(命题和证明都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在一块饼干上,然后让学生空腹吞下饼干。)
16、 “慧骃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________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
17、《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慧骃国)(国名)
18、格列佛先后主要到了那几个国家(按顺序写)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19、格列佛以(随船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20、《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37、在慧骃国谁帮格列佛干重活和保护作者? (栗色小马)
38、在佛格佛主人的家里,主人的九岁的女儿给格列佛起了一个什么名字?(格里尔特里格)
39、在飞岛是一个直径为五十码的峡谷,天文学家可以从那里下去,进入到哪里?(天文学家之洞)
40、格列佛在飞岛国因什么而受到轻视?(因为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作者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
41、在慧骃国,侍从们帮助下,格列佛建造了一艘独木舟,冒险出海,抵达到哪里并希望在那里安居?(新荷兰)
42、在新荷兰,一个当地人用箭射伤了格列佛,他被武力挟持到什么地方?(一艘葡萄牙船上)
43、格列佛最初被押解到小人国首都王宫时,按照国王的命令交出了一些物品,其它的都还给了格列佛,而有三种被运到了国王的库房中。请说出两种运到库房中的物品?(短剑或腰刀;手枪;弹药袋或弹药包)
44、是什么原因使格列佛误入小人国的?(格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
45、在巨人国里,居民身高 米、麦子也有 米。(18、十多米)
46、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 划分阵营。两派是 党、 党。(鞋跟高低、高跟党、低跟党)
47、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 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人兽)
48、格列佛在大人国的语言是 教的。(农夫的女儿葛兰达克利赤)
49、在飞岛国中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 、 。(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0 15:13 50、《格列弗游记》共四部题目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利立浦特游记》、第二部《布罗卜奈格游记》、第三部《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第四部《慧骃国游记》)
51、《格列弗游记》的讽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或挖苦,即是当日的英国,也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 。 (“现代社会”)
52、格列弗历险的第一地是 。在那里他一只手能拖动整支海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一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那里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无数绳索,九百负担起重、搬运任务的“大汉”,一万五千匹“高大”御马等等。在如此这般的一个微缩国度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免显得渺小委琐。党派之争以鞋熙高低划分阵营, 与 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的国家不但想战胜并奴役对方,还要争论吃鸡蛋应敲哪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原则”问题。
(小人国;“高跟党”;“低跟党”)
53、小说第二卷里更足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英国。格列弗长篇大论地向 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他们的眼光看,英国是利力浦特般的蕞尔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 ”所产生的恶果。
(“布罗丁鲁那克”,即巨人国;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阴险和野心)
54、这部小说不但抨击社会现状,还有意识地模仿了语言和文本。格列弗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 ”的“ ”,“脚踏实地,头顶太阳”,等等。但是,无处不在的格列弗眼光,提醒着我们那位国君不过身高十几厘米。“言”与“实”的差距使人捧腹不止。
(“举世拥戴”;“万王之王”)
55、在第四卷里,简明了的文风虽然依旧,但被描述的已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 (耶胡 yahoo)

㈥ 游五凤古镇作文6写一篇游五凤溪的游记50

古镇建于何时?因何以“凤”冠名?正史、野史说辞多多,但不管是地貌使然说,还是康熙设镇说,是道台赐名说,还是公主流连说,皆言凤镇史逾千载,名传百代。
至于源起之说,竟呈多端,足见古镇渊源不俗,更显其神秘莫测。究竟何说为善,确乎无需考证,作为山民传人,只要知晓:五凤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的地方,就足以引为自豪了。
置身五凤溪古镇,会让你觉得身处“凤”地,与“凤”为伍。这里的街名、建筑、浮雕图案等等,无不与“凤”沾边,以“凤”为荣,可以这样说:“凤”是五凤溪古镇的标志,“凤”是五凤溪古镇的吉祥物,“凤”是五凤溪古镇的图腾。
古镇名叫五凤镇,其中的五条主要街道也用五只凤的名字命名:金凤街、玉凤街、青凤街、白凤街、小凤街。以前五凤镇和五凤乡是两个并列的乡镇级行政单位,后来撤区并乡建镇实行镇辖村后乡镇合一统称为五凤镇,再后,十五个行政村和街道调整为八个村和两个社区,其中有五个村也分别叫金凤村、玉凤村、青凤村、白凤村、小凤村,其中有个社区叫五凤溪社区。
古镇上的建筑也多以“凤”命名。来凤楼,位于小凤街中段,是古镇民居的典型代表之一,保存极为完好。此楼有两副对联,其一:楼空斯人去;时济金凤来。其二:寻幽访旧巷;觅凤登斯楼。安凤桥,跨五凤溪连接金凤街和青凤街,清同治年间修建,取“平安五凤”之意,为木石合建之风雨廊桥。后因年久失修,木质趋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拆除,在原址上修一水泥路面之石桥。凤凰雅舍,五凤镇九年制学校新建之男女学生公寓,拟以此名名之。
古镇上的照壁、浮雕、图画等,更是以“凤”为主。
五凤腾飞,这是个大型长方形照壁,位于小凤街进场口处。壁顶为金黄琉璃瓦,壁面为浮雕。内容较为丰富,主体为五位衣袂飘飘的仙女齐头向五只凤凰环绕的太阳飞去,左边雕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和沱江之水,它们诠释了“五仙化凤”“九龙护五凤”的传说。上边雕刻有仙鹤祥云,右边雕刻有古镇的一些景点:字塔、风雨廊桥、关圣宫、火神庙、梯梯街等。
五凤朝阳,这是个圆形浮雕,位于玉凤街中段出口到市场坝处,俗称盐巷子。五只凤凰头朝太阳,均匀排列在太阳周围,每只凤凰颈、身子、尾呈“S”形,凤翅展开,凤尾舒展飘逸。这也是五凤溪古镇的标志性图案。
龙凤呈祥,此方形浮雕位于小凤街中段。龙在上,张牙舞爪君临天下,凤在下,张翅摆尾曲意逢迎。龙头凤头相向,作唱和缠绵状,四周祥云朵朵。
百鸟朝凤,此副刻画位于下铁路进场口处,为一不规则图形。凤凰兮高高在上,趾高气扬,鸟瞰天下;百鸟兮环而绕之,趋之若骛,作欢悦状。
古镇的各行各业的店铺,有些也是以“凤”命名的;古镇许多女孩子,也是以“凤”为名的,有人说:五凤溪出美女。大概也是沾了“凤”的灵气吧!愿我的父老乡亲多沾一点“凤”灵气吧!

㈦ 关于革命根据地的游记作文400字

延安,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延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也是全国亿万人民向往的地方。四月九日,我们要去熟悉的延安参观学习。可这次去延安却与往常去延安的心情有着天壤之别。
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穿着校服来到学校,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同学们的笑声,一张张兴奋的笑脸像早春的桃花
六点钟,我们准时出发了,车队浩浩荡荡开出校门,尤如一条长龙,这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去把延安精神追寻。
到了延安,我们先来到了革命纪念馆。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那高大、雄伟的铜像。面对伟人的铜像,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同学们怀着对伟人的崇敬和爱戴,举行了庄严的纪念仪式:出旗、献花篮、诗朗颂、宣誓。接着,我们参观革命纪念馆,走进大厅,最醒目的就是那红色的地板,代表“血”的颜色;天花板上有十三枚五角星,代表中国革命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历程。随着人群,我们来到里面,一进门就是中共中央在陕北十三年活动路线示意图,旁边是陈列在玻璃框中的旧书籍、大刀、红军穿过的鞋、戴过的帽子等等,看到这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红军展转陕北时敌人围追堵截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革命先烈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
参观完革命纪念馆,我们又去了四·八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烈士敬献了花圈,我们班同学向烈士庄严献词,全体同学宣誓: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接下来,我们分别在枣园和杨家岭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伟人的旧居。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的心头沉甸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争年代那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场面,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煤油灯下辛勤工作等一幅幅画面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不能愧对那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长大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车队载着我们出发了,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语,驶向学校,驶向家园,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㈧ 一篇西安游记

其实描写西安游记的文章很多,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描写西安游记的文章,感觉写的不错,转录在下面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西安游记
刚下火车就大吃一惊。导游介绍西安的第一句话竟是:“没有到过西安就不算到过中国!”不禁哑然,我竟做了十八年的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再看周围,稍感安慰,同一团中有数位五十多岁的团友,他们竟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假”中国人。话虽有些不妥,但西安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尽在其中。
西安人很喜欢叫这座城市为“古都”,抑或直接呼其古名——长安。更有甚者要求国家更改城市名称,叫“长安”或“西京”。我想,这就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内涵,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沉淀。尽管有高楼大厦、有高速公路、有商业中心,但西安保留着全国最完整的古城墙,为了保护地下文物,他们甚至放弃建设地铁。这种对文化传承的坚持在过于重视经济建设的今天尤为宝贵。
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继而,我发现了她的坚持。
第一站是西岳华山,初中时就读过“山河表里潼关路”的诗句,华山之险,历来称颂。在周围黄土高原的大背景下,华山的岩石变得十分突出。黄土的中心竟是一座石垒的高山,怎能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凭借索道,我们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北峰。但相比于其余的东、南、西、中四峰,北峰不过是半山腰上的一个平台。也许是古人知道华山难爬,所以称此为北峰,聊感安慰而已。抬头望去,海拔2187米的南峰高高在上,刚刚还埋怨这来回110元的索道费太贵,现在才发觉值得,否则爬死也到不了山顶。
没有爬到顶端,我便打起了退堂鼓。第一站就遇到了本次旅游的第一大遗憾——没有征服华山。但是,看过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险峻,相信不虚此行。
如果要评一个“最名不符实奖”,我想西安将有两样东西入选。一是羊肉泡馍。来西安前总认为它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象征,一见之后,不过是将羊肉汤浇在碎面饼之上,遂大失所望。另一个便是钟楼。初到西安,问当地人何处最好玩时,十有八九都推荐了钟楼、鼓楼。它的地位就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世界之于上海。记得当时有人到上海来玩,总会被问“大世界去白相过吗?”去过,那很好。没去过,哎呀,你怎么大世界也不去?可惜啊。于是,我对钟楼、鼓楼也充满期待。
钟楼位于西安市的正中心,周围车水马龙,因此钟楼就好象车流中的一座孤岛,需要由地道才能抵达。沿着地道走了一大圈,方找到钟楼的入口。拾级而上,才发现那不过是一个二十多米高的平台。所谓“一览”西安市区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说“鸟瞰”了。匆匆游览一圈便走了下来,心中还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买钟楼、鼓楼的套票。第二天,从买套票的团友之抱怨声中,我更觉庆幸,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了。
到中国就一定要来西安。
来西安又怎能不去看兵马俑?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馆展出了数座由陕西空运来的兵马俑。那时也没觉得如何,不过是几个泥人罢了。然而,当真正站在兵马俑博物馆的一号坑前时,成百上千的“泥人”所构筑起的气势丝毫不逊于千军万马。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抗拒的气势。人们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能感动世上几乎所有的人,兵马俑有何尝不是如此?
在兵马俑博物馆内参观了一圈,已觉双脚无力,心想秦始皇也够猛的,光陪葬的军队就怎么多。然而,当看到几十平方米的秦陵复原模型角上一小块标着“兵马俑遗迹”的模型时,我真有些惊呆了。我已经找不出词语来形容秦始皇以及这座偌大的陵墓,剩下的只有可惜与愤怒——为这座陵园的荡然无存而可惜,为项羽当年的暴行而愤怒。
如今仅存的只有秦始皇的墓地,一座兀然孤立的土丘。据说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而没有进行发掘。因此我们只看到了根据《史记》记载复原的墓内情形。豪华、奢侈等词已不能描绘其中的装饰,我也只能再次发出一阵阵惊叹。看过模型,却已再无气力爬上那座土丘(昨日华山之行已消耗了太多的体力)。于是有了此次西安之行的第二大遗憾——没有将秦始皇踩在脚下。
旅游途中,听到了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翻身要靠共产党。下联:发财不忘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老杨”即是1974年发现兵马俑的四位姓杨的当地农民。巨大的陵园因项羽而付之一炬,堆砌如山的珍宝只有一小部分仍伴秦始皇长眠地下,另一大部分却似乎鬼使神差地到了当地人民手中。因为旅游业,秦陵、兵马俑所在的临潼区已成为西安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这,是可笑,抑或是可悲?
曾有一种说法:看近几年的中国要去广东,看近几十年的中国要去上海,看近几百年的中国要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则要去西安。似乎一个“古”字足以成为西安的定语。
但是,我为西安鸣冤,因为西安有华清池。且不说当年蒋介石“督战”时住的五间厅,单是骊山山腰上的一座小亭就足以见证中国的五十多年历史。自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它的名字历经“总统蒙难亭”、“捉蒋亭”、“兵谏亭”的变化,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如最后的“兵谏亭”是近几年为缓和海峡两岸矛盾所改的。历史总是由小处折射,由此可见一斑。

㈨ 渣滓洞游记一篇

前往渣滓洞,是久仰其名。受《红岩》等小说的影响,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而沉重的心情走进了渣滓洞。
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迷津无边,回头是岸”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据导游介绍,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滓多而得名。渣滓洞三面环山,一面邻沟,地形隐蔽,四周布满了电网,戒备相当的森严。渣滓洞监狱的墙壁统统为黑灰色,看上去不寒而栗。据说,当年曾经有两名学生在山上游玩误入此地,被军统特务抓住后关在里边,直到与里边关押的共产党人一起被杀害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
我从不知道渣滓洞竟然是这样!我对它唯一的了解不过是:1949年11月27日,特务对在押人员进行集体屠杀并焚烧男牢,180余人遇难,15人脱险……
游览过程中,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刑讯室:老虎凳、狼牙棒、竹签子、鞭刑柱……这些闻所未闻的刑具如今都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特别是竹签子,我想象着它插入指甲缝的痛楚,不禁浑身发寒,以致头涔涔而汗潸潸了。
为何会有如此折磨人意志,摧残人身心的刑具存在?为何会有如此不把人当人看的人存在?那段历史还掩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还有多少血与泪?
我想,当人为了某个目的而丧心病狂的时候,道德与良知不过成了空摆设。在青天白日旗的遮蔽下,为了达成目的,这些人可以不择手段。然而,革命者的意志却胜过了一切痛楚!他们咬紧牙关,只为赢得民主与自由!

热铁烙在胸脯上,
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
用凉水来灌鼻孔,
用电流通过全身……
人底意志呀,
在地狱的毒火里熬炼——
像金子一般的亮!
像金子一般的坚!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黑牢诗篇〉
回来的路上,偶然看见,几个女孩说笑着,在拷打江姐的刑具前互相捆绑照相,仿佛那是种荣耀。很有趣么?很好玩吧?
我的心越发沉重,背心也越发冷了。
革命者的努力究竟得到了什么?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