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巨石遗址
Ⅰ 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岩壁上的石头标记是谁留下的
在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820英尺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或三足烛台形状的图案。三叉戟的每一股约有13英尺宽,而且是用含有像花岗岩一样硬的雪白磷光性石块雕成的,因此,如果不是现在被沙土所覆盖,它将发出耀眼的光芒。是什么热情驱使古代人建造这么巨大的石头标记呢?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毕斯柯湾岩壁上的三叉戟是指示船只航行的陆标。但大多数考古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指出,绘制在这个海湾中的这幅三叉戟图案,不能使所有角度上航行的船只都能看到它;况且,在遥远的古代,是否有远洋航行这回事都值得怀疑。如果有些航行必须要用航标来指示的话,古印加人为什么不利用两座岛屿?这两座岛屿就在三叉戟的中股延伸线的同一海面上;他们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不管船只从哪一个方向驶向海湾,从很远的地方就可看到这些岛屿。但如果用三叉戟当航标,从北方或南方来的海员却不能看到它。而最主要的一点,绘制三叉戟的人,是使它的方向朝天的。另外一点也值得注意,在三叉戟座落的地方,除了一片沙滩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吸引海员。而且,就是在史前时代,那里的水中也是礁石磷峋,根本就不适于船只停泊。因此,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座在古时候光芒耀眼的三叉朝图案,一定是作为某些会“飞”的人的航空标志而设置的。
考古学家的推测,如果三叉戟确是航空标志,那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周围一定还有另外一些东西。果然,20世纪30年代,在距三叉戟图案100英里外的纳斯卡荒原上,考古学家又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遍布从巴尔帕的北边至纳斯卡南边的37英里狭长地带。它们是一些几何图案、动物雕绘,以及排列整齐的石块;很像一座飞机场的平面图。
如果乘飞机在这个荒原的上空飞行,人们可以发现许多闪闪发光的巨大线条。它们伸展几英里,有时平行,有时交错,有时构成巨大的不等边四边形。此外,还能看到一些巨形动物的轮廓。它们都是用明亮的石块镶嵌出来的。其中有极长的鳄鱼,卷尾的猴子……还有一些地球上从未见过的异禽怪兽。
是谁制作了这些图案?为什么把它们绘得如此巨大?而且只能从一个很高的角度——例如在飞机上——才能获得塑图案的全貌呢?这些问题引起了文学家们的兴趣。
据当地的传说,在过去的某一个时期,一群不知来历的智慧生命,登陆在今天纳斯卡城近郊的一块无人居住的荒原上,并为他们的宇宙飞船在那里开辟了一座临时机场,设置了一些着陆标记。这之后,不断地有他们的飞船在这里着陆和起飞。这群宇宙来客在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后,又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行星上去了。当时的印加部落,曾亲眼目睹了这些宇宙人的工作,并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考古学家们对这个神话般的传说深信不疑,他们并且推测:如果纳斯卡荒原是登陆点,毕斯柯湾上的三叉戟是登陆指标,那么,在纳斯卡的南边也应有一些指标才对。
果然,在距纳斯卡250英里的玻利维亚英伦道镇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许多巨大的指标。在智利的安陶法格斯塔省的山区及沙漠中,也陆续找到了这样的东西。在许多地方,有直角形、箭矢状和扶梯状的图形,到处都可看到。甚至可以看到整个山坡上绘着很少雕饰的长方形图案,在同一平面上的整个区域内,峭壁上陈列着光芒四射的圆周和棋舟形状的椭圆形图案。而在人迹罕见的泰拉帕卡尔沙漠的山坡上,有一幅很大的机器人图案。这幅机器人图案约有330英尺高。它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很像棋盘,两腿直条条,纤细的脖子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头颅,上面有12根一样长的天线般的东西竖立着。从臂部到大腿间,有像超音速战斗机那种粗短翅膀般三角鳍连接在身体的两边。这幅图案距纳斯卡荒原大约500英里。
至此,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图案与宇宙来客有关,是一些很值得研究的古代遗址。不过,这些石头标记到底是谁留下的?考古学家仍要接受很大的挑战。
Ⅱ 纳斯卡文化(秘鲁南部沿海)遗址出土了哪些考古文物和图案
公元前1000年的纳斯卡文化(秘鲁南部沿海)遗址中,出土了很多涂有釉的彩陶,有各种提内梁壶和敞口碗,着色均容以红为底色。画图中多是兰鸟兽、草林、怪神,还有些头像,一共用了11种色彩。在皮斯科海岸,有一大片地表图案,形似烛台,其沟长200米、宽2米、深0.6米;在利马(以南400公里)一块荒凉的高地上,画有很多规则的地表图形:有长方形、三角形、星形、平形四边形等,还有类似植物和动物的图案(据推测,这些图形,可能和天文有关)。
Ⅲ 中国有巨石文明的遗迹吗
作者:紫紫紫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184450/answer/535680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巨石文明:
巨石文明以一些粗石巨柱或条状块石组成的石结构建筑为标志的一种史前文化,从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时间多分布在5000到6000多年左右。从类型、形状、功能等可分为墓石石棚(Dolmen)、列石(Alignment)、石圈(Cromlechs)、石座(StonSeats)、金字塔形建筑(PyramidalStructures)、石台(StonTerraces)、独石(Menhir)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东地区是巨石文化的起源地,在中东地区除了零散的巨石文化现象分布,如在底格里斯河岸发现的“胜利石柱”和方锥体大石碑外,更是表现出了用巨石作材料进行大规模精美建筑,典型的比如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和埃及的大金字塔。而在欧洲西部,最为常见的巨石建筑是石墓、石阵等。
二、巨石文明的传播:
巨石文化起源中东,我个人认为传播的路线分东西两条路线(非洲我也不清楚哎。)分别是中东-中亚-东北亚/东南亚-美洲;中东-地中海-欧洲/大西洋-英国-北欧
1、中东-中亚-东北亚/东南亚-美洲
(1)、东部路线以中东为中心,向东北方面传播到中亚和东北亚,然后再传播到美洲。向东南方向传到南亚和东南亚。
在中亚地区,巨石文化主要以巨大的石圈、列石、鹿石等为代表,遗迹基本上集中分布于咸海东岸高地到西伯利亚及蒙古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如在中亚一些国家曾发现了类似纳斯卡线('Nazca Lines')遗迹的巨石阵(纳斯卡线最早发现于南美国家秘鲁)。而在蒙古和我过东北也都发现过以石鹿、石棚为主的遗迹。
叙利亚、约旦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广袤沙漠中的纳斯卡线。(距今2000年以前)叙利亚、约旦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广袤沙漠中的纳斯卡线。(距今2000年以前)
===========
新疆富蕴县恰尔格尔鹿石(公元前10到前6世纪的青铜时代)新疆富蕴县恰尔格尔鹿石(公元前10到前6世纪的青铜时代)
===========
(2)、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乃至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以及南亚的印度都发现过不同形式的大石遗迹,主要是以石棚、石圈等建筑为主,作用多为墓葬祭祀。
2、中东-地中海-欧洲/大西洋-英国-北欧
(3)、西部路线主要是从中亚到土耳其经地中海到达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再经伊比利亚半岛到达英国和北欧,主要为海路传播。形式多为石棚、石阵等。如土耳其哥贝克力山丘石阵(Gobekli Tepe),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的卡纳克石林(法语:Alignements de Carnac)、英国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stonehenge)等。
卡纳克石林(法语:Alignements de Carnac,距今约为3300年左右)卡纳克石林(法语:Alignements de Carnac,距今约为3300年左右)
===========
土耳其哥贝克力山丘石阵(Gobekli Tepe,科学家经碳14鉴定距今至少1万2000年)土耳其哥贝克力山丘石阵(Gobekli Tepe,科学家经碳14鉴定距今至少1万2000年)
===========
英国巨石阵(stonehenge,距今约4300年。)英国巨石阵(stonehenge,距今约4300年。)
3、美洲及海洋
巨石建筑在美洲大量存在,主要分布在北美以及南美的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等国,在太平洋的一些小岛屿上也有分布。多是史前以及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的遗留物,主要以石像、石阵、金字塔形建筑主。
墨西哥塔巴斯科石头雕像x16(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400年)墨西哥塔巴斯科石头雕像x16(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400年)
===========
墨西哥大学城以南的玛雅库库尔坎金字塔(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墨西哥大学城以南的玛雅库库尔坎金字塔(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秘鲁的印加萨克萨伊瓦曼遗址(建于公元1400年左右)秘鲁的印加萨克萨伊瓦曼遗址(建于公元1400年左右)
===========
三、中国的巨石文明以及和世界各遗迹对比
中国也是有巨石文明遗迹的!不过大部分都保护不利,(比如安徽凌家滩巨石阵。。尤其在中原地区的,偏远地区好的多。)遗迹与中亚、西亚地区的大石文化比较接近,多属墓葬类和宗教祭祀类的建筑物。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东北、新疆、西藏、以及西南偏远地区,类型多为石墓石棚、石人石像、鹿石、列石石阵等。
1、石棚or石墓
(1)、石棚:国内一说是宗教祭祀建筑物,一说是石坟墓。在国外,德国人称之为“巨人之墓”、比利时人称之为“恶魔之石”、葡萄牙人把它叫做“摩尔人之家”、法国人称之为“仙人之家”和“商人之桌”、埃及人称之“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语,原意是“石凳”)。国外多用英文Dolmen来表达,意为石头架成的史前墓石牌坊,有点类似我国帝王陵墓神道前的一些建筑。
(2)、分布:在我国多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四川、西藏等地,其中以辽东半岛南部巨石石棚发现为最多。在世界上欧洲、北非、中东、亚洲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呃,我大英腐国尤其多。
(3)、分布年代:各个年代的都有,多集中在公元前4500到3700年之间。
辽宁盖州石棚。辽宁盖州石棚。
辽宁鞍山海城析木城石棚辽宁鞍山海城析木城石棚
湖南永州石棚(据说距今二万余年=.=)湖南永州石棚(据说距今二万余年=.=)
2、鹿石
(1)、鹿石:一般指表面雕刻有以鹿为主的动物形象和武器工具形象的拟人化石柱,因雕刻的大多数形象是鹿,所以也称之为鹿石。
(2)、分布:在我国多分布在新疆地区及内蒙古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蒙古份分布最密集,与蒙古接壤的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以及图瓦和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俄罗斯东欧部分以及西到德国易北河流域也零星分布极少量。
(3)、分布时间:最早可以上溯至3000年以前。
新疆的鹿石。新疆的鹿石。
===========
3、石人or石像
(1)、石人:是以石材为主雕刻的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像。
(2)、分布:我国多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目前已发现200余尊。在世界范围,石人or石像广泛分布在欧洲、中亚及美洲以及太平洋小岛。
新疆阿尔泰草原石人(新疆发现的200多尊石人,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准噶尔西部山地的博尔塔拉州等10个地州市境内。)
复活节岛石像复活节岛石像
===========
四、总结:
通过以上了解,巨石遗迹的种类丰富,虽然在形状、功能、性质等方面可能应各不相同,但在总体特征上,欧亚地区的巨石文明还是有不少相同点的。比如都处于多山多石头的地方,有充足的原料。比如大部分作用相同,如用于宗教祭祀的图腾,又或者是为死者建造含有纪念意义的象征物等。(2013年8月,考古学家研究显示英国史前巨石阵挖掘发现至少63具人类尸骨,推测最初这里曾是一个墓地,大约100年之后才开始建造巨石阵。)正是由于这两种最基本的相同因素,巨石遗迹在世界不同的地区都有一定的分布,从而形成了在建筑形式上具有抽象美的“巨石文化”。
===========
下面有知友问这个是怎么开凿的,仅以两个为例:
1、复活节岛石像
有科学家论证是用橇棒、绳索把躺在山坡上的石像搬到大雪撬上,在路上铺上茅草芦苇,再用人拉、棍撬一点一点移动前进的。但也有科学家验证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层凝灰岩甚至是浮石,岩石的比重达到1.7克/立方厘米,而大部分岩石的比重都小于1.4克/厘米3。复活节岛的大部分雕像高度为3-5米,10-12米的雕像并不多,只有30-40尊,它们的重量至多也不过10多吨,大部分雕像的重量还不到5吨。所以还有美国研究团队提出了另一种说法,认为石像是“走”到海边的。
2、英国巨石阵
有关报道,1998年夏天,英国考古学家朱利安,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考察,决定用最古老的建筑方法重新运送和竖立一块长8米,重40吨的复制巨石。运送的具体方法是把滚木放在一段木轨上,并在轨上涂上了油脂。而竖立方法是他们先挖了一个2.4米深的土坑,并将巨石的中心放在土坑边缘的上方,然后采用了一个A字形支架,用将近80人才轻易地树起了第一块巨石,并又用同样的方法立起了第二块巨石。
Ⅳ 秘鲁“鹰岩”巨石建筑是谁建造的呢
秘鲁“鹰岩”上的史前巨石建筑,似乎就是一个奇迹。它位于前印加内帝国库斯科要塞边界附近容3500米至3800米处。鹰岩上的巨石石圈像是日历,或许是一座面目全非的巨型建筑遗址。这里到处是巨石,这些巨石像是一种拼图游戏中的方块,每一块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拼接天衣无缝,十分完美。
其中有块相当于现代人4层楼房高度的巨石,从下至上,每一层都经过人工雕琢,仔细加工,十分光滑平整,但跨度差不多是平常台阶的两倍以上,还有一些类似于座椅的巨型建筑,比日常生活的座椅也要大得多。
那么,这种规模的巨石,是如何雕琢出来的。考古学家认为,原始时代这里可能有过精巧的要塞设施,它也可能是史前建筑体系的一部分。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些建筑可能是后来重建的。
秘鲁鹰岩巨石
Ⅳ 秘鲁的巨石建筑是谁建造的
秘鲁是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地,1532年,西班牙人征服了秘鲁。西班牙的征服者的到来,使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财宝被洗劫一空,还把他们的信仰和“图腾崇拜”彻底除掉。然而,宗教和文化传统以及那些远古时代的巨石建筑是无法依靠武力征服的。
秘鲁“鹰岩”上的史前巨石建筑,似乎就是一个奇迹。它位于前印加帝国库斯科要塞边界附近3500~3800米处。鹰岩上的巨石石圈像是日历,或许是一座面目全非的巨型建筑遗址。进入石圈,人们一不留意,便陷入“迷宫”之中。当人们爬到高处,就会发现,这里到处是巨石,这些巨石像是一种拼图游戏中的方块,每一块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其拼接天衣无缝,十分完美。有些巨石的规模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有块相当于现代人四层楼房高度的巨石,从下到上,每一层都经过人工雕凿,仔细加工,十分光滑平整,但跨度差不多是平常台阶的两倍以上,还有一些类似于座椅的巨型建筑,比日常生活的座椅也要大得多。
那么,这种规模的巨石,是如何雕凿出来的呢?考古学家认为,原始时代这里可能有过精巧的要塞设施,它也可能是史前建筑体系的一部分。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些建筑可能是后来重建的。废墟的下面有很多60米到80米深的岩洞。部分受到了破坏或雕琢,但岩洞的顶部和墙壁都得以完整地留存下来,岩洞墙壁的边缘是直角的,30厘米宽的花岗石边框按顺序、非常整齐划一地重叠着,岩洞里还有一条通道和一个小屋。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巨石建筑是谁建造的?当地人认为,它的建造者是古印加时代的巨人。从这些建筑的巨大规模来看,其主人似乎确应远比平常人高大。但神话毕竟不真实,在当地也没有发现过巨人的遗骸或使用的工具。如果说是巨人所造,这些巨人为什么不留下任何资料呢?如说不是巨人,这些巨石建筑的规模为什么要这么大?让我们的视野和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巨大的史前工程上吧!
Ⅵ 印加人的“巨石文化”是怎么回事
1911年,美国的考古学家海勒姆教授,在秘鲁库斯科以北120千米处的高山上,发现了一座被人们遗忘了300多年的神秘古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位于海拔2450米的丛山之巅,据考证,此城建于15世纪,是南美洲西部的印加帝国第八代国王帕查库蒂·尤潘基统治时期(1438~1463或1471年)的历史遗迹。数百年来,历经山洪暴雨和雷击地震的摧残,这座山城中的多数建筑已经倒塌,但仍有216间石屋至今仍完好无损。尤其是这座山城中用花岗岩巨石砌成的墙垣,更是巍然屹立。建造这道墙垣的石块,体积大小几乎相等,层层叠加,不施泥灰抹缝,却坚固无比。在简单的金石工具的时代,印加人的石砌技术能达到如此精湛的程度,既让人感到无比惊奇,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马丘比丘梯田遗址在印加人留下的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以巨石为材料的建筑艺术,其规模之宏大,技艺之高超,常常显示出超越当时的工艺水平。考古学家和史学家把这些巨石建筑说成巨石文化,该文化中首先应该介绍的是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这座城市的主要建筑全部由精工凿平的巨石砌造,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衔接,但至今却连剃须刀片都插不进去。
在库斯科城四周的山岭上有很多古堡,其中城北的萨克萨瓦曼古堡有三道石墙围护,每一道石墙高18米,长540米以上。每块巨石长8米,宽4.2米,厚3.6米,体积约121立方米,重量达200吨。在500多年前的美洲,既没有钢铁工具,又没有开山炸药、车轮技术,印加人怎么能开采出如此巨大的石料呢?又怎么能运到目的地呢?这些疑问都让人困惑不解。
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考察认为,印加人的叠石建筑艺术,是从以前各个时代的巨石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在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各地优秀的工匠集中到库斯科,从而为巨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在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中,又总是出动上万人做工,这就使得滚木运石的方法得以实行。
法国著名学者、美洲史专家波尔·里维等人通过考证指出,印加人虽然还不知道怎样冶炼钢铁,但他们却能够利用铜、锡、金、银的不同比例,配制成多种合金,并熟练地掌握了锻造、加工和成型蜡模浇铸等工艺技术。特别是他们使用含锡量不同(3%~14%)的青铜合金,再经过高温锻炼,就可以造出坚硬如铁的斧、凿、钎、锤等破石工具,这样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巨石开采。
对于印加人加工巨石的方法,秘鲁的专家们获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们在对库斯科附近的一个采石坑进行考察时,发现里边有许多植物的枝叶残迹。据当地传说,有一种啄木鸟,常常用嘴衔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在岩壁上钻孔筑巢。照此推测,这种植物具有软化石头表面、降低岩石硬度的奇妙功能。印加人掌握了用这种植物软化岩石的方法,然后再利用金石工具,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中长石、玄武岩、闪绿石进行加工,凿成各种形状,刻成各种浮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巨石文化的秘密就基本揭开了。可惜的是,以上解释只不过是专家们的推测,还需要加以证实。
Ⅶ 秘鲁古代无缝石墙是如何建造的
今天的秘鲁境内,曾是古印加帝国帝都的库斯科城中,已经不存在任何完整的古建筑,而在城外却保存着一些雄伟的卫城遗址。
库斯科四面的制高点建有4座用以守卫都城的卫城。现在留存较为完整的是库斯科城西北郊3千米、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的萨克塞华曼城。“萨克塞华曼”的含义是“山鹰”。它依山而筑,占地4平方千米。从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守卫着城堡,这些围墙用30多万块深褐色巨石构筑而成,他们原高在18米左右,最里层的石墙周长360米,最外层的石墙长540米,城墙上遍布坚固的堡垒、?望台。1950年,库斯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颓然倒塌,而山鹰城堡却依旧雄视四方。
这些巨大的石块引起人们的惊叹和困惑――当初的建造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轻易地切割、运输、倒置并准确地放置到它们各自的位置上的呢?
地理环境
萨克塞华曼位于秘鲁库斯科以西约两公里,当地只有两个明显区分的季节:11月至3月为雨季,平均气温为摄氏12度;4月至10月为旱季,晚天寒冷,白天的平均气温为摄氏9度。与库斯科市的交通,车行约十分钟到达,步行约二十五分钟到达。
兴修沿革
开始兴修萨克塞华曼堡垒的印加王帕查库特克
萨克塞华曼原是古代阿亚尔马卡人(Ayarmaca)的集落,除了一些并不显眼的建筑外,周围还遍布沼泽及灯心草。到印加王帕查库特克击退昌卡人(Chancas)后,便开始在此处修筑碉堡,以贮存武器、衣物、珠宝、金、银等物件。
到帕查库特克之子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动用了大批劳动人力,致力兴建萨克塞曼华。另外,秘鲁史家Mara Rostworowski de Diez Canseco指出,萨克塞华曼正正是图帕克印卡尤潘基时开始兴建,并由后继的君主继续进行工程。如瓦伊纳卡帕克时,就在北部增建堡垒,以庆祝自己取得的军事胜利。
修筑规模施工情况
整个萨克塞曼华工程约兴修于帕查库特克(约1438年至1471年)、图帕克印卡尤潘基(约1471年至1493年)及瓦伊纳卡帕克(约1493年至1527年)三代君主时,估计动用了二万人(另有说法用动用了三万人):约四千人负责在矿石场切割出大型石块砖块,最大块的高约5米;六千人负责用滚筒将砖?拖到施工场地,最重的可逾300吨;施工地点跟矿石场距离约20公里(据《印卡王室述评》所说,石料的最近来源是穆伊纳,克丘亚语为Muina);另外一万人再将之装嵌到适当位置。
精密的装嵌技巧
在16世纪,西班牙人看到萨克塞华曼堡垒时,由于巨石与巨石之间几乎是天衣无缝,便不得不对印加人的装嵌技术大感诧异。神父庞塞德阿科斯塔(Jos de Acosta)形容了巨石装嵌的情形:“这些工程规模非常之大,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不使用灰浆,也没有铁制或钢制工具来切割和打磨石料,更没有机械和工具来远载石料。尽管如此,石料却打磨得如此平整精细,许多地方连石块之间的接缝也看不出来。??而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我讲的这道墙上的石块虽然切割的很不规则,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堆砌时也没有使用灰浆,但相互之间接合得非常严密,真可谓天衣无缝。在完成这项工程时必然动用了大量人力,而且极为辛苦,因为多数石块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平坦光滑,要使一块巨石同另一块严丝合缝地紧密相接,非经多次试验调整不可。”
实际用途
据学者Mara Rostworowski de Diez Canseco的考证,萨克塞华曼堡垒,实质上并没有作为军事要塞的用途。理由在于,它兴修于印加帝国崛起扩张的时期,国都库斯科并无受袭之虞。即使昌卡人(Chancas)曾进攻库斯科及被击退(发生于帕查库特克即位之前),亦与堡垒无关,因为当时尚未修筑。
所以,萨克塞华曼堡垒或许用以纪念印加帝国的军事胜利,以及在某些仪式中进行模拟战争。如图帕克印卡尤潘基有一次战胜凯旋,印加人在萨克塞华曼举行模拟战争的仪式,王子瓦伊纳卡帕克亦参与扮演,以供统治贵族及平民观赏。
现况:印加没落后的残破
印加帝国被西班牙征服后,萨克塞华曼的巨型石砖被移去,用于其他建设,尤其在1940年代,由于当地政府鼓励进行新建设,对萨克塞华曼造成甚为严重的破坏。到目前,只能看到原址的五分之一。
重现古代庆典及观光旅游
现时,当地人会按照印加帝国的传统习俗,重现古时节日庆典的盛况。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每年6月24日举行的“因蒂拉伊米”(或称“因蒂普拉伊米”)庆典,以重现昔日印加人祭祀太阳神的情形。另外,还会举行称为“瓦拉库”(Huaracu)的成人礼。此项典礼原是古代印加王考察王子的典礼,现时则由库斯科的中小学生参与表演。
此外,库斯科有不少旅游社提供萨克塞华曼遗址的旅游团服务。
Ⅷ 秘鲁的库斯科帝国古是怎样的
去秘鲁旅游,库斯科必到,这是一个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高原盆地、原古印加帝国的古都,海拔3410米,四周皆崇山峻岭,秘鲁人称它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
库斯科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传说远古时代,古代印第安人在这里披荆斩棘,缔造家园,感动了太阳神,赠给他们一柄金斧。
公元1200年前后,国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亲太阳神的指示,从的的喀喀湖迁都这里,建成雄伟华丽的库斯科城,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印加帝国(印加意为“太阳的子孙”),创造了印加文化,成为南美大陆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将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又经几次地震和200多年的拉锯战,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
后西班牙殖民者又修建了大批屋舍,两种建筑风格融合,被誉为西班牙一印加的独特建筑方式。中心是武装部队广场,正中耸立着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
几条狭窄的石铺街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街道两旁仍矗立着用土坯建造的尖顶茅屋,其中许多石头房基还是古印加帝国的遗物。广场东北,有五间大厅的太阳庙建于高耸的金字塔顶。
还有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广场东南,有对峙的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的墙壁遗迹。广场西南方,有一较小的欢庆广场,印加人昔称为“库西帕塔”,是欢庆帝国 ** 凯旋的场所。
两个广场附近有考古博物馆。展出印加帝国时期遗留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距库斯科城1.5公里的300米高处,有世界闻名的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
以古堡为起点,印加人修筑了漫长的古道,全长二三千公里,是秘鲁古代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从古堡东行可至肯科遗迹。据考证,这里是古墓地和宗教祭祀中心,留有神庙和圆形斗技场的遗迹。
场中央有一巨石雕凿的祭台,距城9公里处的塔姆博马柴有温泉和瀑布。建议在库斯科住下,细细游看,高原古城历史文化含金量高,民风朴素,吃住费用不贵。
中心广场东北侧是一组以大教堂为中心的教堂群,左右分别为耶稣玛丽亚教堂和艾尔特诺夫教堂,广场东侧则是耶稣会教堂。大教堂始建于1550年,是西班牙人在Inca
Viracocha宫殿基址之上。
融合了西班牙式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与印第安人石雕艺术,花了近一世纪的时间才建造完成。左侧钟楼的玛丽亚安哥拉大钟,是南美洲最大的教堂大钟,其洪亮的钟声连40千米以外都能听见。
从中心广场旁边的曼塔斯大街朝西南方走,不远便可到达拉摩赛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外,还收藏有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走访库斯科城,从位于美洲虎腹部的印加中心广场开始。帝国时代,这里是举行宗教祭典与军事典礼的中心广场,西班牙殖民时期更建成包含喷泉和大教堂的城市广场,所有的道路、建筑、商家都以此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开来。
因而发展成观光集散地,大部分游客都喜欢在餐馆露台上进餐,或是于广场上闲坐,这时触眼所见,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印地安妇女、贩卖明信片和擦皮鞋的当地小童,不断地穿梭在一群群外国游客中间,好不忙碌。
而夜晚的中心广场,一片灯海,一群群人席地而坐,分不清是游客还是当地人,或者乘凉,或者只是闲话家常。全是库斯科特有的风情写照。库斯科市中心除了红瓦石墙的教堂、民居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充满历史韵味的印加石墙。
其中两侧分立祭妇楼和耶稣会教堂的洛莱托街,是目前库斯科最长的一段古印加石墙,在巨石夹道的小巷中前行,两侧打磨光滑的花岗石,令人不由得伸手抚触。在感叹前人的匠心巧作之时,会奇怪石墙最底层皆以小石块为底。
而上面的方石却逐渐往内斜堆叠,原来这样可以减缓地震所造成的危害。穿过洛莱托街,来到建造在印加考利坎恰基石上的圣多明哥修道院。考利坎恰在凯恰印第安语中意为“黄金庭院”。
是一座由太阳神庙、月亮神庙、彩虹神庙和星神庙所组成的神庙群,规模相当庞大,是印加时代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据说这个神庙群中的石墙,原本覆盖着700多块、每块重达2000克的黄金板。
太阳神庙的主祭坛上也以黄金铸造的巨型太阳为装饰,每当阳光照射进来,黄金便会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将太阳神庙烘托得既神圣又神秘,而另一座月亮神庙则由大量的白银所覆盖。
但是当西班牙人入侵库斯科之后,不但搜刮了“黄金庭院”中的全部金银饰品,更以此为基址修筑成圣多明哥修道院,只剩下回廊下的印加石墙,寄予人们无限的想象。
距库斯科市约33千米的匹萨克,是一座典型的安地斯村庄,它以周末的热闹集市而闻名。从村内的中心广场上举目远眺,村边山顶上的石头遗址虽然相距甚远,却清晰可见。
沿着村中的山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艰苦攀爬,匹萨克石造建筑群近在眼前,上上下下地游览遗址中的太阳神庙、祭典泉池、水渠和月亮神庙,其平整光滑且大小相仿的石块像拼图般嵌合紧密,令人不禁为之赞叹。
据说这里曾是印加皇室的浴场,且不断从山壁中涌出的清冽泉水,具有养颜美容的效果,游人纷纷掬水洗脸,甚或喝上一口,相当有趣,巨石街是库斯科城中另一条因印加石墙而出名的街道。
这里保留着一段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的石墙遗址。与洛莱托街的石墙不同,巨石街的石墙全部由体积巨大的石块堆砌,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块有12个角的巨石,天衣无缝地和其他巨石镶嵌在一起。
充分表现出印加人精湛的石材技艺,至于“十二角石”传说可能是印加时代的月份牌,12个角分别代表了一年12个月。沿巨石街往上便可到达远近闻名的圣波拉斯教堂。
从库斯科沿着崎岖难行的石道直奔山顶,就到了著名的萨克希沃玛城塞。放眼望去,一堵巨石砌成的三重“z”字形石墙就矗立在眼前,由一块块数人高的石头堆叠出的墙体,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萨克希沃玛城塞是印加帝国美洲虎都城格局的头部所在,遗址上有一座象征虎眼的石塔,现存圆圈基址,而三排“z”字形石墙就像是美洲虎的牙齿。
根据考古学家考证,“z”字形外墙在防御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敌军在接近城墙时陷入死角,腹背受敌,防御功能远远胜于普通城墙。奥林太坦玻位于圣谷西端缓坡的尽头,是印加帝国防御北部亚玛森部落的战略要地。
令人觉得惊讶的是,这里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古印加城市格局,街道和几百年前的印加时代几乎相差无几,整个城市由空中看是典型的不规则四边形布局,中心广场是城市的核心,所有的街道由此开始渐渐伸向远处的山坡,而印加人称为坎恰的民居,在今天的城中依然随处可见。
Ⅸ 秘鲁利马南部的石头标记是谁留的
秘鲁利马南部的毕斯柯湾,有一个人工建造的高820英尺的红色岩壁,岩壁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三叉戟或三足烛台形状的图案。三叉戟的每一股约有13英尺宽,而且是用含有像花岗岩一样硬的雪白磷光性石块雕成的,因此,如果不是现在被沙土所覆盖,它将发出耀眼的光芒。是什么热情驱使古代人建造这么巨大的石头标记呢?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毕斯柯湾岩壁上的三叉戟是指示船只航行的陆标。但大多数考古学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指出,绘制在这个海湾中的这幅三叉戟图案,不能使所有角度上航行的船只都能看到它;况且,在遥远的古代,是否有远洋航行这回事都值得怀疑。如果有些航行必须要用航标来指示的话,古印加人为什么不利用两座岛屿?这两座岛屿就在三叉戟的中股延伸线的同一海面上;他们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不管船只从哪一个方向驶向海湾,从很远的地方就可看到这些岛屿。但如果用三叉戟当航标,从北方或南方来的海员却不能看到它。而最主要的一点,绘制三叉戟的人,是使它的方向朝天的。另外一点也值得注意,在三叉戟座落的地方,除了一片沙滩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吸引海员。而且,就是在史前时代,那里的水中也是礁石磷峋,根本就不适于船只停泊。因此,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座在古时候光芒耀眼的三叉朝图案,一定是作为某些会“飞”的人的航空标志而设置的。
考古学家的推测,如果三叉戟确是航空标志,那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在它的周围一定还有另外一些东西。果然,20世纪30年代,在距三叉戟图案100英里外的纳斯卡荒原上,考古学家又发现了许多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遍布从巴尔帕的北边至纳斯卡南边的37英里狭长地带。它们是一些几何图案、动物雕绘,以及排列整齐的石块;很像一座飞机场的平面图。
如果乘飞机在这个荒原的上空飞行,人们可以发现许多闪闪发光的巨大线条。它们伸展几英里,有时平行,有时交错,有时构成巨大的不等边四边形。此外,还能看到一些巨形动物的轮廓。它们都是用明亮的石块镶嵌出来的。其中有极长的鳄鱼,卷尾的猴子……还有一些地球上从未见过的异禽怪兽。
是谁制作了这些图案?为什么把它们绘得如此巨大?而且只能从一个很高的角度——例如在飞机上——才能获得塑图案的全貌呢?这些问题引起了文学家们的兴趣。
据当地的传说,在过去的某一个时期,一群不知来历的智慧生命,登陆在今天纳斯卡城近郊的一块无人居住的荒原上,并为他们的宇宙飞船在那里开辟了一座临时机场,设置了一些着陆标记。这之后,不断地有他们的飞船在这里着陆和起飞。这群宇宙来客在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后,又离开地球回到自己的行星上去了。当时的印加部落,曾亲眼目睹了这些宇宙人的工作,并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考古学家们对这个神话般的传说深信不疑,他们并且推测:如果纳斯卡荒原是登陆点,毕斯柯湾上的三叉戟是登陆指标,那么,在纳斯卡的南边也应有一些指标才对。
果然,在距纳斯卡250英里的玻利维亚英伦道镇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许多巨大的指标。在智利的安陶法格斯塔省的山区及沙漠中,也陆续找到了这样的东西。在许多地方,有直角形、箭矢状和扶梯状的图形,到处都可看到。甚至可以看到整个山坡上绘着很少雕饰的长方形图案,在同一平面上的整个区域内,峭壁上陈列着光芒四射的圆周和棋舟形状的椭圆形图案。而在人迹罕见的泰拉帕卡尔沙漠的山坡上,有一幅很大的机器人图案。这幅机器人图案约有330英尺高。它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很像棋盘,两腿直条条,纤细的脖子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头颅,上面有12根一样长的天线般的东西竖立着。从臂部到大腿间,有像超音速战斗机那种粗短翅膀般三角鳍连接在身体的两边。这幅图案距纳斯卡荒原大约500英里。
至此,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图案与宇宙来客有关,是一些很值得研究的古代遗址。不过,这些石头标记到底是谁留下的?考古学家仍要接受很大的挑战。
Ⅹ 秘鲁出土的1500年前的石头上刻画了什么样的内容
石头这种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比较珍贵具有收藏意义的石头就是黄金和钻石之类的珠宝了,而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宇宙探索的深入,一些含有稀缺元素的陨石也也变得价格不菲了,陨石的价格从一克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科学家们,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这些石头上哪一副图案被证实存在,人们都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