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越窑遗址
① 慈溪市有哪些风景名胜
慈溪著名景点有:
1、杜湖
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
2、白洋湖
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3、五磊山风景区
五磊山风景区环境清幽,风光宜人,古树名树众多,主峰海拔424米,并有内外五峰环聚,有小“庐山”之称。景区集山水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既有自然天成的山林野趣,又有古朴幽美的名胜古迹。
4、五磊寺
五磊寺是慈溪境内最为著名的寺庙,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景点,如:杜白二湖区、上林湖越窑遗址 、五磊寺、铐栳山 、虞氏旧宅、达蓬山等。
② 慈溪景点有哪些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慈溪著名景点有:
1、杜湖
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
2、白洋湖
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3、五磊山风景区
五磊山风景区环境清幽,风光宜人,古树名树众多,主峰海拔424米,并有内外五峰环聚,有小“庐山”之称。景区集山水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既有自然天成的山林野趣,又有古朴幽美的名胜古迹。
4、五磊寺
五磊寺是慈溪境内最为著名的寺庙,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景点,如:杜白二湖区、上林湖越窑遗址 、五磊寺、铐栳山 、虞氏旧宅、达蓬山等。
③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窑址简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
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心、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窑场密布。烧制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东汉至宋代瓷窑址 。 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窑激增,制瓷工艺显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代晚期,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件装在匣钵内烧成,不再相互叠压和受烟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洁,色泽一致。瓷器胎质细腻,并且把各种生活用瓷做成花、叶、瓜果的形式,出现了敞口碗、莲花碗、海棠式碗、荷叶形碗、盘,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颖活泼,轻盈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淡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纹饰除划纹、印花外,还在婴、钵、香炉等大件瓷器上,采用釉下彩绘工艺,绘以褐色的云纹和莲瓣纹等,使器物更加庄重华丽,同时在一部
分宫廷用瓷和贡瓷中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上林湖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1980年在调查上林湖张家棣窑址时,发现1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2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业仍处在兴旺发达阶段。瓷器制作精细,品种丰富,碗、盘、盏托、注子、盖盒、罐、钵、香熏等等胎骨细薄,式样优美,并运用刻、划、镂、雕和堆塑等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划相对飞舞的蝴蝶,首尾相随的鹦鹉或鸳鸯,或者刻饰婴儿图;在碗、盘等饮食器皿中,刻划神龙或游鱼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种逐渐减少,装饰简朴,制作逐渐粗糙,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终于停烧。
④ 慈溪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这儿有一个简介(希望对你的写作有帮助,(*^__^*) ~)
慈溪历史悠久,因“内母慈子孝”传容说而得名,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地区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
还有名胜古迹,杜白二湖区(杜湖和白洋湖) 上林湖越窑遗址 五磊寺 栲栳山
⑤ 慈溪的名胜古迹
>>杜白二湖区
如果说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慈溪人对杜白二湖情有独钟,称为三北大地两颗熠熠闪辉的明珠。
杜湖与白洋湖,其实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如果沿着白洋湖往西而行,就会发现原来上林湖同杜白两湖相距也不过隔了几道山峦,真是湖光灵气,遥相呼应。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沿着湖堤西行,湖的南边是连绵的群山,北边是十里长堤,树木葱茏,山峰掩映,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阴霾密布的天气,则一扫平常的美丽景致,那阴阴的山风,滚滚浊浪,令人不寒而栗。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实在为杜湖添色不少。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于两汉期间的白洋湖,与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积才1700亩,但三面环山,狭长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闺秀,那么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农家姑娘,清秀而恬静,令人赏心悦目,不忍离去。
白洋湖: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距吴锦堂墓的不远处,便是修复一新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中国瓷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国名的英文缩写China一词的原意就是瓷器,可见中国瓷文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大约在东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至东汉时期完成了向青瓷的过渡,开创了人类生产瓷器的历史。而这个举世瞩目的演进,就是在上林湖窑区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窑青瓷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且历经唐、五代、北宋六百余年,长盛不衰。
陈列室中精美绝伦的青瓷器,无论从造型、纹饰、釉色、胎质、品种、数量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各大窑系。历代文人常常将上林湖越窑莹碧润泽的色彩、如冰似玉的晶莹胎质、千姿百态的器皿造型、极富想象力的纹饰,作为入诗上画的题材争相吟咏。
展室墙上的地图告诉我们,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器,当时不仅上贡皇室,内销各地,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日本、朝鲜、印度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上林湖越窑青瓷器。它们被收藏在各国博物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五磊寺
慈溪境内有不少灵山古刹,其中当推五磊寺最为著名,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
五磊寺名胜古迹较多,寺门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从东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后又经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
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为五磊寺的香木,为后世传人所栽。离寺不远的山坡上,有参天古树数株,有些树龄难以估计,需几人才能合抱。寺内以樟树居多,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与五磊寺的金黄建筑交相辉映。各种经幢阁楼美不胜收,殿堂亭榭尽浮佳气。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五磊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丽章佳句,五磊寺在杜湖边的石湫头设有下院,专供上下山者小憩。到20世纪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在此驻足,创设“南山律学院”,后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还是因此成了宁波一带天台宗的发源地,可见影响之深远。
>>铐栳山
又名仙居山,它以漫山翠盖,奇石瀑布而箸称。铐栳山上的植被,以松、竹、桐为主,在炎热的夏季步入这幽幽林道,只觉丝丝清凉。到了山顶,茶树万丛,清香阵阵袭来。
拷栳山有东西两逢,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拷栳溪水随岭迂回流泻,两股源流在上方瀑布岭汇合,冲出涯口奔腾而下,一路上跳跃着银白色水花,遇峭壁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瀑布。西湾米筛潭瀑布最富有特色,在汛期,瀑布如烟如雾,瀑声如雷似鼓。
沿着陡坡上去,迎面凌空跨溪的石桥叫汀步桥,溪上溜滑的那个石梁叫泥鳅。站在这石桥上极目四周,都是佳景,南面为念步石阶,西面是岩山,北望西湾,一片葱笼。
站在这岗顶上,我们再看,东峰上有仙居寺遗址,西峰上有清波院遗迹。
它们都是魏晋遗迹。这里还有莫子纯读书处和宋代摩涯石刻等。
>>虞氏旧宅
慈溪虞氏旧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氏旧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系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私宅,通面阔59米,通进深94米,共由五进房屋组成。
前部分三进,建成于1919年,由照壁、台门、厅堂、第三进及厢房组成。正厅中原挂有“天叙堂”匾,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后成为虞氏旧宅的代称。后部分由主楼、后楼两进西式建筑组成,建成于1929年,是整个建筑的主体和精华所在。
虞氏旧宅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不同风格的建筑都呈左右对称结构,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主体突出,过渡自然,具有很强的整体感。主楼融中国传统建筑和多种外来建筑风格于一体,于高墙深院内营造了一个相当精致和谐的环境,同时在外观上以灰墙青瓦,尽量与周围民居相协调,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虞氏旧宅的建筑施工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虞氏旧宅建筑无论石作、砖雕、木雕、梁架还是混凝土,都用料讲究,精工细作。特别是主楼的混凝土结构和装饰,70多年过去了,至今很少见到开裂、酥化、脱落现象,马赛克地面和墙面瓷砖至今完好如初,色彩鲜艳。混凝土檐口线条棱角分明,廊柱柱身、围墙上部等处的混凝土塑成的毛莨叶、卷草纹、垂幔等装饰工整饱满,其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虞氏旧宅的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虞氏旧宅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装饰,梁、枋、雀替、门楣、连楹、柱子、围墙、楼梯、墙头、地面上,触目皆是,或富丽堂皇,或精致秀丽,均具有相当的艺术特色。
虞氏旧宅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达蓬山
“巍巍达蓬,跨海之东,古留佛迹,今逢慧公。自来十载,若志潜踪。达摩面壁,仿佛宇风。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挥花落,入定云封。佛迹维异,师行维崇,余聆其铎,语语透宗。虎溪相过,敢附陶翁。”这摩崖石刻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回肠荡胸。
达蓬山位于慈溪市田央乡境内,海拔422公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第五次出巡。也许是前四次出巡没有到达蓬莱仙境的缘故,这第五次他便不再从沿海进发,而是“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最后来到达蓬山。相传在秦始皇没有到来之前, 达蓬山的原名叫香山,因山上多香草而得名。达蓬山的北面,亦即329国道线以北大片土地,当时还是潮汐涨落的海涂。秦始皇到了以后,就命方士徐福在山头巨石上设坛祈祷,这便是有名的“千人坛”。祭祀之后,秦始皇便命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 渡海东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以,在延
⑥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相关历史
东汉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简朴。东汉常见器物罍、罐、壶、洗、钵、碗等,釉呈青灰、青绿或褐色。后一段主产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因装烧采用叠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业繁荣。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赞颂贡窑青瓷。
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开辟了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现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古港口、古越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1942年考古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叹称:古名窑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见,只空存此一名词,令后人羡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湖是中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位于慈溪浒山街道东南10公里处。
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悠久,可溯东汉晚期,经两晋、隋唐直至北宋,有千余年之久,从未间断。
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唐宋以来,通过明州(宁波)港,远销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国,都有越窑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遗物出土,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荡漾,湖的四周山势峻峭、果木丰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传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极其幽静,小径蜿蜒,溪流淙淙,鸟声啁啾,宛转从容。丰水时节,瀑布飞泻,犹如白练腾舞。
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杨梅沉甸甸地压枝头,满山红艳艳,诱得游人垂涎欲滴。
潋滟的湖光山色与飞禽走兽相映成趣、谐为佳景时,曾使无数游客融入其中,成为画中之人。
⑦ 慈溪市博物馆的历史悠久
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南部沿山一带繁衍生息,同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搏专斗,属 横河童家岙遗址就是这一时期慈溪先祖的生活遗存, 属河姆渡文化。商周时期,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南部山区平原,稻作文化与海洋文化均已相当发达。这一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越窑青瓷的滥觞。
慈溪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其制瓷历史自东汉至南宋初,长达千年。在晚唐五代至北宋初的近两个世纪里,上林湖及其周围地区瓷窑林立,产品质量独步天下,一直被作为供奉的上品。至今全市范围内共遗存有近200处青瓷窑址。
自唐宋开始,慈溪人民开始经营盐业,围筑海塘,开发滩涂,种植棉花,大沽塘(今杭甬公路)以北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⑧ 急求慈溪发展史
短短三年间,慈溪市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从无到有,一下子有11个品牌获此殊荣,应该说是慈溪经济多年良性发展的厚积薄发。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慈溪“品牌强市”和“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慈溪的经济转型已步入良性的快速发展阶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慈溪经济能够发展到如今品牌的强劲势头,用慈溪市主要领导的话说,“这得益于规模庞大的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慈溪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依托大规模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慈溪,全市登记注册的工业制造企业有3.5万多家,其中民营企业占99.9%以上。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慈溪蓬勃发展,活力不断,跟慈溪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在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中,慈溪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的移民文化、围垦文化和青瓷文化。
围海造田的历史,锤炼出慈溪人与大自然斗争、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移民文化所拥有的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秉性。而作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和著名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青瓷文化又赋予慈溪人能商善贾、精明务实的灵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慈溪人抓住机遇,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独树一帜。
慈溪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下辖的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有自己在国内外别具一格的特色产业。如:附海镇的小家电产业、横河镇的轴承产业、观海卫的欧式插座产业、周巷的饮水机产业、天元镇的仿古家具生产基地等。
正是因为抱定一个产业,哪怕最小、最边缘的产品,也要把它做成规模最大的决心,成就了今天的慈溪,一举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中心。同时,也使慈溪经济由块状的产业制造基地,最终发展成为以大规模企业为龙头的品牌大市。
如今,慈溪在国内已成为响当当的“家电之都”、“轴承王国”、“轻纺基地”,更可喜的是,慈溪的民营企业大多已经走向国际市场。这给慈溪经济发展带井巨大的发展空间。据慈溪市有关部门统计,最近几年,品牌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至去年底,全市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已达125家,有12家民营企业跨入中国最大的500家民营企业行列。
慈溪市的主要领导向记者坦承:“慈溪的企业品牌建设经历了从无牌、贴牌到有牌,再从有牌变名牌的发展过程,形成以企业品牌创新为主体,政府及部门全力推动的局面。”
进入2003年后,慈溪经济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压力,这也促使当时的政府部门开始重新审视长期以来规模扩张、低成本驱动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涨后,这种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慈溪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慈溪市及时作出实施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决策,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和名牌产品的规模发展,在市场的调节下,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带动慈溪块状产业结构、企业的重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同时,“品牌强市”和“质量兴市”的战略决策,也有力地推动了慈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全国县域经济转型提升的一个典范。迄今为止,慈溪有189个产品获名牌称号,其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5个,浙江名牌产品32个;注册商标8100多家,其中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6件,浙江省著名商标29件。境外注册商标总量达600余件,其中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品牌出口商品2个,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6个。国家免检产品14个。
品牌的打响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慈溪的三A、方太、先锋等一批名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名牌企业的成长也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城市形象得以提升。2005年,慈溪共实现生产总值375亿元,工业增加值230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14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5.8%。
为进一步鼓励支持企业创品牌、争名牌,建设品牌强市,打造“品牌慈溪”,全面提升慈溪整体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该市又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制定和细化了详尽的工作步骤。
第一、实施品牌战略,主要包括企业商标创牌和产品创牌。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推动企业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趋势;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振兴,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特色制造业基地、都市创汇农业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设,引领大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第二、激发企业创牌积极性。立足于企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创牌意义,把品牌战略纳入企业经营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运用品牌延伸、核心技术、商标、资本运营、OEM、全球化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品牌,提高质量,增创优势,以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创牌激励机制。被评为国家级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免检或免验产品的企业,以及被评为省级品牌或著名商标、宁波市和市本级名牌产品或知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重奖。
第三、成立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由工商、质监、经济发展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实施品牌战略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订全市产品创牌和商标创牌的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创牌工作,组织认定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并指导和协调全市创牌工作;组织认定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并指导和协调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的后续管理和保护工作;组织确认并推荐宁波市以上名牌产品和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名单;制订并落实品牌扶持的政策措施。
同时组织开展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评审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慈溪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和《慈溪市知名商标管理办法》。通过开展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评审,壮大企业品牌创建队伍,培育慈溪市品牌后备库,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宁波市级及本市级品牌为对象的四级品牌梯度培育体系。
第四、建立和形成条块结合,密切协作、合力推动的实施品牌战略服务机制。发挥各地、各部门优势,加强对企业创牌的指导和服务。市经济发展局、外经贸局、农业局等主管部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在创行业品牌、出口品牌、农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科技产品创牌等方面加强规划和指导,各项专项资金分配向创牌企业倾斜。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对企业创牌工作的业务辅导,积极做好企业品牌评审、认定及推荐工作,加强对企业创牌的支持和配合。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施,制定本地创牌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各地所获得本市级以上品牌成果,纳入各地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内容。市政府根据年度创牌成果,实施创牌经费补助政策。
第五、积极打造行业品牌和城市品牌。引进国内外优势品牌落户慈溪,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进行合作生产,多渠道提升“慈溪制造”水平,发挥慈溪块状经济优势,积极推进企业集群、产品集群升格为名牌集群,用名牌名品托起名企业,用名品名牌展示名区域,扩大慈溪“家电之都”、“轴承王国”、“轻纺基地”等地方产业群知名度。依托企业创牌,着力打造慈溪城市品牌,凡慈溪本市级以上品牌企业,在媒体、国际和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及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宣传企业品牌的同时,宣传慈溪城市形象的,经认定后给予一定奖励。
慈溪市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慈溪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期。由于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在即,将使慈溪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城市的黄金枢纽,并融入沪杭甬经济的金三角的2小时交通圈,慈溪的空间区位和外部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区位和交通优势的凸显,加上杭州湾新区的高速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发达的慈溪,已具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为实施品牌强市和质量兴市战略添砖加瓦。
慈溪近期的发展目标是:到2007年,培育发展的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各达到100件,新增宁波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分别为60件、50件,新增浙江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各20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为4件、2件,形成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到2010年,发展慈溪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各达到200件,新增宁波市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分别为120件、100件,新增浙江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各为40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分别为6件和4件,力争使慈溪拥有的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数量和总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以一大批企业品牌为支撑,打造若干个与“四大基地”建设相适应、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和地方产业群品牌,提升“慈溪制造”整体水平。
相关链接
杭州湾新区轮廓初现
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给浙江慈溪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契机。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杭州湾新区,目前轮廓初现:总投资28亿元的核心区域“五横七纵”高等级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振邦化纤、吉利汽车、欧洲工业园等176家企业到新区落户,总投资达300亿元。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滨海新城——杭州湾新区,逐渐显现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
杭州湾新区位于慈溪市北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6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中心城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
慈溪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新区作为接轨上海、迎接“大桥经济”的历史机遇和重要举措,利用慈溪产业配套完善、加工能力强以及杭州湾大桥建设带来的交通便捷等优势,直接引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优质资源。新区规划面积为14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整个区域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大工业开发的要求。新区分成三大功能区块:中部65平方公里区块为工业聚集区,重点发展家电、化纤、精密仪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行业。并坚持发展园中园,区内初步形成五金、家电、轻纺、渔具、电子和欧洲工业园等六大特色工业园区;东部40平方公里区块为新区经济、文化、行政、商住、休闲等综合配套功能;西部38平方公里区块则沿杭州湾大桥通道向两侧拓展,建设休闲、娱乐、旅游区。根据慈溪市“十一五”规划和远景规划,杭州湾新区将建成一座聚集几十万人口的生态型现代化工业新城,成为宁波市的北部经济中心。
根据杭州湾新区的远景规划,经过数年建设,新区将成为慈溪乃至宁波市利用外资的主战场、吸引工业的积聚地、对外展示的新窗口、新型体制的试验地、吸引人才的新高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的杭州湾新区,必将以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投资环境、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世人关注的目光。
慈溪出口加工区投入运行
2006年11月2日,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正式通过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小组的验收。
出口加工区是具有进料保税、入区退税、快捷通关等政策优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促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引进、推动进出口增长、带动国内原辅料出口、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慈溪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是浙江省内继宁波、杭州、嘉兴出口加工区成立后的第4个出口加工区,也是宁波市的第2个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位于宁波北部经济中心圈内,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岸,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它的封关运作必将提升慈溪及宁波在国内的经济地位,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杭州湾南翼地区产业升级。此次出口加工区验收封关运作面积为0.7平方公里,目前已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意落户加工区。
良好用工环境促经济发展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南岸落足地——浙江省慈溪市,近年来以家电制造业为龙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迅速崛起,成为与山东青岛、广东顺德三足鼎立的“中国家电城”。在2005年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慈溪市以第7名的位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十强,是浙江省四强县市之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规范的用工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此就业。据统计,这个常住人口超百万的新兴城市,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达60多万人,每年还以数万人的规模递增。
在慈溪经济发展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的注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给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带来新的内容,特别是这一庞大的群体,对用水、住房及其他各种公共资源的需求比较大,给区域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慈溪市主要领导表示,我们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的过程。一开始是将他们看作外来人,以管理为主,服务工作做得不够。后来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融入慈溪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之中,必须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服务,积极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生存环境,努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正是认识上的改变,推动了慈溪用工环境的改变。打造“平安慈溪”成为慈溪社会的主旋律。根据该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慈溪提出了“新慈溪人”的概念,坚持“人格平等、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的服务原则,按照“政治上被信任,经济上能平等,社会上受尊重,文化上能共享”的要求,积极消除政策壁垒,早在几年前就全面取消了对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并提供了免费的公共职介服务。同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政府出钱买单,为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新慈溪人逐渐融入到慈溪主流社会之中。
“十一五”划定四大功能区慈溪是杭州湾地区新兴的中等城市之一,在区域城镇体系中是宁波大都市的发展重点。总体规划将慈溪市确定为长江三角洲南翼工商名城、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城市。随着杭州湾大通道的打通,慈溪将会成为连接上海和宁波的节点与枢纽。从规划发展看,沪、杭、甬对慈溪的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同时慈溪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也会加大,必将带动城市传统产业升级与城市开放度的增强。目前,慈溪在建成区内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用地功能进一步优化,更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慈溪的“十一五”总体规划首次把市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形上。此举增强了总体规划的空间约束和指导功能,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片区布局合理、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慈溪推进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宁波市区北部中心城市定位出发,以大城市发展为理念,突破传统行政区划概念,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明确提出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中心带动、片区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和“中心城区--片区重点镇--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新型城镇体系。一个中心:即中心城区,包括浒山、宗汉、坎墩三个街道及横河等周边镇部分,是现代商贸金融区、行政文教区和创业宜居区;四个片区:即杭州湾片区、慈东片区、周巷片区、观海卫片区。区域空间格局从原有的“一体两翼”向“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有效引导要素流向,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人口适当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将市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科学界定产业空间布局、居民区空间布局以及各功能区空间布局。同时,注重将主体功能区与“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空间加以有机融合,将中心城区定位于优化开发区域,四个片区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
在读书的时候偶然了解到慈溪这个城市,觉得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好快哦。每当在网上,报纸会特别关注慈溪的一些相关信息。可能对慈溪有特别的好感吧,在读书时期,竟有种强烈的愿望去慈溪那儿工作,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竟跑到慈溪去,不过我最终没有去慈溪这个城市工作,可能自己不敢去外面一个人生活,呵呵,胆子是不是很小哦, 慈溪地处东海之滨,东邻宁波,西近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位于建设中的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南岸,是一个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中的新兴城市,属规划中的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城市。慈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始称慈溪。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2万人,下辖17个镇、3个街道,308个行政村。1988年10月撤县设市。市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近代工商巨子虞洽卿旧宅,以及浙东名刹五磊讲寺、秦代徐福东渡达蓬山遗址等。 慈溪是一个典型的围垦城市,境内“二山一水七分田”,平原大部由海涂围筑而成,有“唐涂宋地”之称。慈溪又是一个移民城市,往上追溯,慈溪人都是随着围涂,由外地迁入的。慈溪还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是陶瓷输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境内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独特的历史,孕育了鲜明的“围垦、移民、青瓷”三大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哺育了慈溪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兼容并蓄、勇于开拓,精于细作、能商善贾”的品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勇于开拓的慈溪人民以千家万户的个私经济、社队企业起家,把一个以产棉为主的农业县,建设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5663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同口径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623元和9564元(恩格尔系数37.9%)。以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出1/600的财政收入、1/500的生产总值、1/400的进出口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在第六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居全国第5位,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14位。在200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12位。 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8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31家,其中年销售超亿元企业156家),形成了五金机械、电子电器、塑料化纤、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金属冶炼等30多个行业、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2006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以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为重点的“一区四城十七园”加速推进,家电、轴承、轻纺、欧式插座等特色块状经济集聚优势日益凸现,特别是迅速崛起的家电行业,目前已与北青岛、南顺德形成国内家电行业的三足鼎立之势。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47.8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自营出口额4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8家,合同利用外资7.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 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2%和11.6%。全市现有自营出口实绩企业900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81家,超五千万美元企业10家,超亿美元的企业3家,出口产品达海关HS编码的20类75章(其中机电产品29.8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3.7%),产品销往193个国家和地区。自营出口额和增幅均居全省各县(市)前茅 慈溪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管理措施都走在浙江省的前列,这些方法对浙江省的很多县市有借鉴。比如说对外来人员的级别管辖,以级挑选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从面打破了农村管理人员年龄大,知识面低的局面,我觉得这些方法无不走在浙江省的前列,同时我也觉得这些方法对很多地方有值得借鉴的意味。 作为全省唯一的居住证改革试点县(市)区,日前,慈溪外来人员的居住证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据悉,根据总的改革框架,将取消原先的统一登记发放的暂住证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按外来员工在慈溪居住年限和技术专长分类,发放临时居住证、居住证和技术员工居住证并给予相应的政策福利待遇。 慈溪现有73万外来人员,且每年来慈人员以10%的速度增长,为破解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带来的管理难题,让外来人员更好地安居乐业,前阶段浙江省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在慈溪专门进行了调研,并确定总的居住证改革试点方案。从省发改委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上获悉,发放新证件分为临时居住证、居住证、技术员工居住证三类,临时居住证发放对象是年满16周岁,来务工地居住30日以上,必须依法办理;居住证和技术员工居住证则是非本地籍居住人员根据条件自愿申领、有关部门审核后发放的证件,其中技术员工居住证还需进行公示。办理居住证的对象是取得临时居住证1年以上,有相对固定的住所和职业,且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技术员工居住证的申领条件为取得居住证两年以上,具有高级工以上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有突出劳动贡献和政治荣誉者可直接申请,如获得操作能手、劳动模范称号、拥有技术创新成果,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 据悉,持有居住证、技术员工居住证人员在原户籍所在地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宅基地、兵役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在务工地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障、计划生育、住房政策、子女就读、政治待遇等相关政策福利待遇。 慈溪发改局一位同志介绍,改革总的方向是为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优质劳动力资源,创造一个“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目前,慈溪市正对全市的外来人员进行调查摸底,从10月份开始,将陆续对各类人员发放相应的证件,并落实相应的政策福利待遇。 据了解,今年慈溪市报名竞聘“村官”的2450人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0%以上,浙江大学等全国一流重点大学毕业生13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人。 昨日,有关部门对竞聘者组织了一场笔试,考查内容主要为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公文写作,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等。在以后的几天里,竞聘者还必须通过资格复审,然后再接受面试。最终过关的73人,才有资格获得村、社区的工作岗位。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场面,慈溪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余建孟不胜感慨。他说,为解决原有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的问题,2001年慈溪市首次从大中专毕业生中竞选“村官”,当时报名的包括中专生在内也不过100人。今年门槛明显提高,竞聘对象已限定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想不到竟有这么多人前来应聘。 “村官”岗位为何如此受欢迎?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双赢选择
⑨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介绍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在今浙江慈溪县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县),为内越窑青瓷主要容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到南宋时停烧。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⑩ 慈溪有什么名胜古迹 百度知道
>>杜白二湖区
如果说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慈溪人对杜白二湖情有独钟,称为三北大地两颗熠熠闪辉的明珠。
杜湖与白洋湖,其实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如果沿着白洋湖往西而行,就会发现原来上林湖同杜白两湖相距也不过隔了几道山峦,真是湖光灵气,遥相呼应。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沿着湖堤西行,湖的南边是连绵的群山,北边是十里长堤,树木葱茏,山峰掩映,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阴霾密布的天气,则一扫平常的美丽景致,那阴阴的山风,滚滚浊浪,令人不寒而栗。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实在为杜湖添色不少。
杜湖的西面便是形成于两汉期间的白洋湖,与杜湖不同的是,其面积才1700亩,但三面环山,狭长回迂,如果把杜湖比作大家闺秀,那么白洋湖倒象位落落大方的农家姑娘,清秀而恬静,令人赏心悦目,不忍离去。
白洋湖:其实白洋湖的诱人之处,主要还在于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湖西山麓规模宏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中共慈溪县委组织部长郑侠虎、宁绍台农协特派员沈邦祺及沈一飞等近百名烈士。与烈士陵园隔湖相望的,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侨商吴锦堂先生墓,坐北朝南,正南刻有吴公小传及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从中可以得见先生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
距吴锦堂墓的不远处,便是修复一新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中国瓷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国名的英文缩写China一词的原意就是瓷器,可见中国瓷文化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大约在东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至东汉时期完成了向青瓷的过渡,开创了人类生产瓷器的历史。而这个举世瞩目的演进,就是在上林湖窑区完成的。唐代,上林湖越窑青瓷生产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最精美的青瓷产地,且历经唐、五代、北宋六百余年,长盛不衰。
陈列室中精美绝伦的青瓷器,无论从造型、纹饰、釉色、胎质、品种、数量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各大窑系。历代文人常常将上林湖越窑莹碧润泽的色彩、如冰似玉的晶莹胎质、千姿百态的器皿造型、极富想象力的纹饰,作为入诗上画的题材争相吟咏。
展室墙上的地图告诉我们,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器,当时不仅上贡皇室,内销各地,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日本、朝鲜、印度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上林湖越窑青瓷器。它们被收藏在各国博物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五磊寺
慈溪境内有不少灵山古刹,其中当推五磊寺最为著名,她位于杜湖东侧,和金仙寺上下对应。一面是烟波浩淼的湖面,一面是高耸挺拔的山峦,浓重的佛教文化为这里的景点罩上了一层祥和的气氛,五磊寺有浙东第一古寺之称。
五磊寺名胜古迹较多,寺门前有一水池,取名“真明池”,碧水从东面的象眼冢汩汩流出,注入真明池后又经小渠流到月亮湖,常年不枯竭。
池水清洌甜爽。池旁有赤松五棵,作为五磊寺的香木,为后世传人所栽。离寺不远的山坡上,有参天古树数株,有些树龄难以估计,需几人才能合抱。寺内以樟树居多,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与五磊寺的金黄建筑交相辉映。各种经幢阁楼美不胜收,殿堂亭榭尽浮佳气。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五磊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丽章佳句,五磊寺在杜湖边的石湫头设有下院,专供上下山者小憩。到20世纪30年代初,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曾在此驻足,创设“南山律学院”,后因分歧未果。但五磊寺还是因此成了宁波一带天台宗的发源地,可见影响之深远。
>>铐栳山
又名仙居山,它以漫山翠盖,奇石瀑布而箸称。铐栳山上的植被,以松、竹、桐为主,在炎热的夏季步入这幽幽林道,只觉丝丝清凉。到了山顶,茶树万丛,清香阵阵袭来。
拷栳山有东西两逢,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拷栳溪水随岭迂回流泻,两股源流在上方瀑布岭汇合,冲出涯口奔腾而下,一路上跳跃着银白色水花,遇峭壁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瀑布。西湾米筛潭瀑布最富有特色,在汛期,瀑布如烟如雾,瀑声如雷似鼓。
沿着陡坡上去,迎面凌空跨溪的石桥叫汀步桥,溪上溜滑的那个石梁叫泥鳅。站在这石桥上极目四周,都是佳景,南面为念步石阶,西面是岩山,北望西湾,一片葱笼。
站在这岗顶上,我们再看,东峰上有仙居寺遗址,西峰上有清波院遗迹。
它们都是魏晋遗迹。这里还有莫子纯读书处和宋代摩涯石刻等。
>>虞氏旧宅
慈溪虞氏旧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氏旧宅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系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私宅,通面阔59米,通进深94米,共由五进房屋组成。
前部分三进,建成于1919年,由照壁、台门、厅堂、第三进及厢房组成。正厅中原挂有“天叙堂”匾,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后成为虞氏旧宅的代称。后部分由主楼、后楼两进西式建筑组成,建成于1929年,是整个建筑的主体和精华所在。
虞氏旧宅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
不同风格的建筑都呈左右对称结构,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主体突出,过渡自然,具有很强的整体感。主楼融中国传统建筑和多种外来建筑风格于一体,于高墙深院内营造了一个相当精致和谐的环境,同时在外观上以灰墙青瓦,尽量与周围民居相协调,体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虞氏旧宅的建筑施工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
虞氏旧宅建筑无论石作、砖雕、木雕、梁架还是混凝土,都用料讲究,精工细作。特别是主楼的混凝土结构和装饰,70多年过去了,至今很少见到开裂、酥化、脱落现象,马赛克地面和墙面瓷砖至今完好如初,色彩鲜艳。混凝土檐口线条棱角分明,廊柱柱身、围墙上部等处的混凝土塑成的毛莨叶、卷草纹、垂幔等装饰工整饱满,其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虞氏旧宅的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虞氏旧宅随处可见各种类型的装饰,梁、枋、雀替、门楣、连楹、柱子、围墙、楼梯、墙头、地面上,触目皆是,或富丽堂皇,或精致秀丽,均具有相当的艺术特色。
虞氏旧宅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达蓬山
“巍巍达蓬,跨海之东,古留佛迹,今逢慧公。自来十载,若志潜踪。达摩面壁,仿佛宇风。乃辟石洞,乃肇大雄。梵音振起,海音聿通。指挥花落,入定云封。佛迹维异,师行维崇,余聆其铎,语语透宗。虎溪相过,敢附陶翁。”这摩崖石刻诗,气势磅礴,读来令人回肠荡胸。
达蓬山位于慈溪市田央乡境内,海拔422公尺,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第五次出巡。也许是前四次出巡没有到达蓬莱仙境的缘故,这第五次他便不再从沿海进发,而是“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最后来到达蓬山。相传在秦始皇没有到来之前,达蓬山的原名叫香山,因山上多香草而得名。达蓬山的北面,亦即329国道线以北大片土地,当时还是潮汐涨落的海涂。秦始皇到了以后,就命方士徐福在山头巨石上设坛祈祷,这便是有名的“千人坛”。祭祀之后,秦始皇便命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 渡海东去,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所以,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