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遗址
⑴ 河北省有什么名人故事的遗迹
1. 黄帝,我们现在知道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总称.史传黄帝部落由甘肃的姬水迁入今河北省中北部.并与当时来自山东的赤尤部落和河南的炎帝部落,在河北大地上(涿鹿、坂泉等地)上演了奠定中华民族的一系列战争,最终三部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从甘肃迁入河北并完成一系列战争并最终融合,决不是一个很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过程,很可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则从甘肃迁入河北到一系列战争的完成,可能已经在河北大地上繁衍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照现在的观点,完成这一系列伟大战争的黄帝(部落联盟)是河北人。
2. 尧,三皇五帝之一,史传是河北人。
3. 商王朝发迹于河北、山东东北部和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其中河北邢台是商古都之一.则商王朝开国者,不可排除不是河北人.
4. 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卢龙)人.
5.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6. 赵奢,战国名将,战国中后期整兵团歼灭秦军之第一人.
7.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慷慨重义,以勇气闻于诸侯.
8. 乐毅,赵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人,战国名将,领五国之兵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9. 蔺相如,战国名相,英勇大义,智慧宏达,千古佳谈.
10. 荀子, 今邯郸一带人,诸子百家之一.
11. 公孙龙, 战国时哲学家,名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12. 毛遂,战国名士,“毛遂自荐”从此成中华美谈.
13. 高渐离,战国侠士.
14. 赵陀,河北正定人,越南开国始皇帝,至今越南将其列为人文始祖.
15. 孟姜女,中华烈女,千古流传.
16. 徐福,据传为日本天皇老祖,秦时齐人徐福(沧州战国时属齐,安阳内黄战国时属赵)率三千河北儿女东渡日本,至今河北有千童县,每年有大批日本人来千童县祭祖,(可怜那群东渡的河北儿女,或许是因日本的水土起了突变,留下后来的一批孽种)河北人看了哭笑不得.
17. 董仲书,汉初大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功罪千秋评说.
18. 赵飞燕,环肥燕瘦.
19. 东汉名臣群,刘秀起兵于河北,当时一大批河北名臣,记不清了,有兴趣者翻书看去.
20. 祖冲之,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21. 郦道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22. 扁鹊,中华名医.
23. 李春,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学家.
24. 张角,汉末农民起义领袖.
25. 刘备,河北涿州人,蜀汉皇帝.
26. 张飞,河北涿州人,三国名将.
27. 赵云,河北正定人,三国名将.
28. 张颌,河北河间人,三国名将.
29. 程普,三国名将.
30. 祖狄,东晋北伐名将,中华英雄,从此“闻鸡起舞”,志士不忘.
31. 冉闵,汉家男儿,中华英雄.
32. 高昂,汉家男儿,中华英雄.
33. 李渊,唐开国皇帝,甘肃成纪人,其祖乃赵国赵郡(河北赵县)人.
34. 窦建德, 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李家统一中国的最大挑战者,当时是鹿死谁手未可知.
35. 刘黑闼,隋末河北义军首领.
36. 花木兰,拓拔魏河北人,中华女豪杰,千古美名传.
37. 魏征,唐初名相,中华铁胆直臣.
38. 卢照龄,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39. 高适,著名边塞诗人.
40. 卢纶,著名边塞诗人.
41.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42. 安禄山,燕赵胡人.
43. 史思明,燕赵胡人.
44. 河朔四镇,读读唐史,强!
45.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46. 五代燕赵英雄群,太多了,我也记不清,有兴趣翻翻书去.
47. 柴荣,河北邢台人,北周开国皇帝.
48. 赵匡胤,河北涿州人,宋朝开国黄帝.
49. 赵普,宋朝开国名臣.
50.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栾城县,苏辙有《栾城集》,以念其祖.
51. 穆桂英,北宋女将.
52. 卢俊义,河北大名县人.
53. 燕青,河北大名县人.
54. 柴进,河北沧州人.
55. 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杀人逃入阳谷县.
56. 丘处机,宋末元初道学家.
57. 关汉卿,河北保定安国人,元曲大家.
58. 纪晓岚,河北沧州人,清名臣,《四库全书》主编.
59. 张之洞,河北南皮人,洋务运动重臣.
60. 刘春霖,中国最后一个文状元.
61. 河北武状元群,看看清二百多年来的武状元名单,河北一省约占四分之一,其它各省望尘莫及.啥叫尚武之乡!
62. 曹雪芹,汉籍旗人,祖籍河北,文学大家.
63. 霍元甲,天津静海县人,燕赵侠士,民族英雄.如果天津人不是河北人,至少是燕赵人,如果连燕赵人也不是,则霍元甲不是天津人.(静海本属沧州,建国后才划入天津,且静海讲沧州话,不是大家熟悉的天津话.)
64. 赵三多,河北衡水人,义和团领袖,首先在山东率领义和团起义.
65. 大刀王五,河北保定人,燕赵豪杰,京城侠士.
66. 燕子李三,河北沧州人,侠义大盗,名震中华.
67.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
68. 张作霖,东北王,辽宁海城人,祖籍河北.
69. 张勋,大军阀,鞭子军首领,长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70. 王士珍,北洋三杰之龙,河北正定人.
71. 冯国章,北洋三杰之狗,河北河间人.
72. 冯玉祥,祖籍安徽,生长于河北保定,保定土话保持一生.
73. 佟麟阁,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
74. 张爱龄,祖籍河北丰润,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评说.
75. 郭小川, 现代诗人。河北丰宁县人
76. 狼牙山五壮士,河北保定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77. 董存瑞, 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78. 马本斋,河北沧州人, 回民,中华抗//日英雄.
79. 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
80. 小兵张嘎,少年抗//日英雄.
关汉卿,河北安国人,元朝著名剧作家,写出了《窦娥冤》等名作。
祖冲之,河北涞水人,南北朝时著名数学家,是世界上首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曹雪芹,河北丰润人,清代文学家,著有《红楼梦》。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我国现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董存瑞,河北怀来人,解放战争中战斗英雄,革命烈士,舍身炸碉堡,用生命为解放隆化铺平道路。
河北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为清代皇室的“郊游”场所,河北省东北部的承德是我国最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中国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清代皇家游猎的场所——木兰围场。河北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名列全国第三位,著名的还有邯郸赵王城遗址、涉县娲皇宫、响堂山石窟,衡水景州塔(景县舍利塔)、北齐高氏墓群,保定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清西陵、满城汉墓、定州塔,唐山清东陵、沧州铁狮子、赵州桥、正定隆兴寺、邢台大开元寺、邢台唐帝陵、邢台殷商遗址、内邱扁鹊庙、沙河宋璟碑、崆山白云洞、天河山、邢台峡谷群、南和白雀庵等。在悠悠历史古迹的背后,河北省也不乏拥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北戴河、秦皇岛南戴河和唐山沿海的天然海滨风光,优美旖旎的邢台南太行自然风光,辽阔壮美的坝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涞水野三坡,险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种景致相映相成,为“燕赵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部分地区古属冀州,故简称冀。
赵邯郸故城 在邯郸市。历经8王,共158年,邯郸一直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12万平方米。遗址北临渚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
丛台 在邯郸市内。相传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在位)为阅兵与歌舞而建。原名武灵台,登台纵览古城,楼阁园林,湖光山色,尽收眼帘。台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诸榭,以战国时燕将乐毅号望诸君命名。台北有七贤祠,内有燕赵名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的塑像。现丛台已扩建为丛台公园。
学步桥 在邯郸市内,南北横跨沁河之上。据文献记载,原为木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成石拱桥。全长35米,宽8.3米,通高4米。桥名出典于《庄子·秋水》篇,谓春秋战国时期邯郸人步履优美,燕国寿陵的少年前往学步,不但没有学会赵国的步法,反而连自已固有的步法也忘记了,弄得不会走路,只好爬了回去。
左权墓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南艾铺十字岭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安葬在涉县石门村。1950年10月21日移葬邯郸。
响堂寺石窟*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分南北两窟。窟内石雕精美,闻名遐迩。和村东石窟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王朝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邺都(今临漳县),一是晋阳(今太原市)。响堂地处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北齐文宣帝高洋于此营造宫苑,凿窟建寺。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是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在石家庄市的就有赵县的赵州桥、正定的大佛寺、平山的中山国遗址、藁城的台西商遗址、新乐的伏羲台、元氏的封龙山、开发岭南的赵坨先人墓。 以上是在石家庄市的文化古迹。关于名胜, 在石家庄市境内的有全国四大悬空寺之一的苍岩山桥楼殿、全国三大地貌之一的嶂石岩地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嶂石岩回音壁。还有石家庄是赵云的故里、魏征的故里、苏轼的祖籍所在地。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⑵ 邓卅市文化遗址都有哪些
1.八里岗遗址
位于城郊乡白庄村八里岗组,湍河南岸,目前探明遗址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至铜石并用时代以及,约为仰韶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期间,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太子岗遗迹
位于市区东北25公里穰东镇东南500米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至龙山文化期间遗址,因南北朝时期南朝陈皇帝陈后主(就是写辞赋出名那个)而得名,遗址在岗上,高出地面1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
3.吾离冢
位于市区东南八里王煤气站附近,为邓侯吾离的墓,距今2600多年,号称“邓州第一冢”,也是全球邓姓公认的始祖。
4.魏冉冢
位于大东门外,有名“穰侯冢”。该墓呈丘状,高约5米,周长42米,此墓是否为战国时期秦丞相魏冉之墓,存疑。
5.房山秦汉墓群
位于市区东南11公里处,腰店乡房山村北侧,墓群共有战国到汉代墓葬200余座。
6.石华表
位于老一小校内,立于泮池桥头,属于西汉早期,故此又称“汉华表”,碑文可见。门口的金元碑暂无资料。
7.六门堤遗址
位于铁西岔股路以西韩凹村北,应该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外婆家是韩凹的,我小时经常去韩凹玩,后来大兴抽沙时,河堤被破坏的不像样子了。
8.涅阳城遗址
位于穰东镇西北1500米处的张砦村,遗址已经难以辨认,出土有大量的汉代文物。
9.冠军城遗址
位于张村镇冠军村附近,面积20万平方米,属于汉代遗址,就是汉武帝封霍去病冠军侯的封邑,出土的石华表现在放在老一小。
10.霍去病墓
位于张村镇冠军村以西的中学操场上,属于霍去病的衣冠冢,由于墓比较大,后来人们不停来拉土建房,目前,墓已不可辨认。
11.长冢店汉画像石墓
位于文渠长冢店村以北,73年5月发掘的,属于东汉中期的石墓,墓室内雕刻的画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2.岑彭墓
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安众村以北,属于汉光武帝时期,被封为征南将军,后被刺杀。
13.杜茂墓
位于文渠孔楼村小龙庙东南100米处,也是汉光武帝时期的大将,主要是抗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广武侯。
14.贾复墓
位于市区西北张村镇路庄村下洼西南,东汉刘秀时期的破虏将军,封胶东侯,墓已不存,被群众拉土给平了,曾在此墓发现砖券门,但没有发掘,马上封存了。
15.南北朝时期彩色画像砖墓
位于张村镇许庄村西南,于1957年兴修水利工程时被发现,1958年发掘,墓室构造复杂,富丽堂皇,尤其是券门的壁画飞天图,在文化节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后来出了一本2块钱的书叫《邓县彩色画像砖墓》,现在有些专业网站上还有卖的。
16.宋代小长城遗址
位于杏山山区,是南宋时期的战防设施,宋将孟珙屯兵于此,抗击金国。在杀了岳飞,宋金议和时候,以邓州南、西各四十里为界,作为宋金边界。
17.贾黯墓
位于张村镇冠军村西北侧,庆历六年时高中进士及第第一名,和老范是同时代人,两人应该喝过,老范还送他两个字“不欺”。
18.东顶祖师殿
位于沟林镇贺营村,始建于宋代,明之后毁于战乱,1994年重修。
19.大金邓州创建宣圣庙碑
位于城区老一小门口,碑文大部分可辨,原为邓州宣圣庙内存放,该庙位于百花洲附近,后战乱被毁。
20.大元重修宣圣庙碑
位于老一小大门,碑文大部分可辨。
21.文庙石牌坊
位于城区老一小,牌坊是在1988年5月发现的,创建于1582年。
22.铁铉墓
位于龙堰乡阎营村,铁铉是明初时期的兵部尚书,死于朱棣争位,他倾向于朱允炆一方,被朱棣杀害于南京,邓州的铁铉墓是其衣冠冢。
23.邓州砖城墙
解放后被毁,至今踪迹全无。
24.邓州土城墙
1499年由知州吴大有组织修筑,民间传说为张果老修筑,解放后因为群众大量取土,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发展,土城墙遭到了严重破坏。
25.清真西寺
位于小西关,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伊·斯#兰@教的礼拜场所。保存基本完好。
26.清真南寺
位于三贤路,大约始建于明朝。
27.白塔
位于夏集乡白塔王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为圆形五级密檐式砖结构,高10米,外壁粉刷为白色,故称白塔。为纪念王姓自山西洪桐县迁来而建。
28.望乡台
位于原来的市委招待所院内,建于明代,长16米,高5.1米,原来上面有三间房,后被拆除。该台寓意为人死之后登台望别故乡,然后再赴四川丰都。
29.李升墓
位于市区西南部,李贤之父,也就是李阁老他爸,死于1466年,墓地按照明制一品规格,封土已不存。
30.李贤墓
位于市区西南,也就是俗称的“阁老坟”,明成化天顺年间内阁首辅李贤之墓。
31.张巡故里碑
位于市区东北部前李湾村北侧,是明万历年间知州赵沛为纪念唐代邓国公张巡所修建。
32.大丁祠堂
位于市区河北裴营乡带大丁营村,明嘉靖年间始建,后经四次扩建,为丁氏家族祭祀其祖先的场所,现仅存拜亭一座,房屋三间。
33. 汲滩陕山会馆
位于汲滩镇中学校园内,建于清代。由于汲滩以前是邓州的水路中心,有“小汉口”的称号,货物集散之地,陕西和山西的商贾看中此地,合资建馆,方便商会协调。
34.彭而述墓群
位于彭桥镇彭桥街,是清代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的家族墓地,现存石碑十通,墓志两方等。
35.进士陵园
位于桑庄乡尹集村,属清代所建,由于当地高氏家族出了五代进士,一代举人,其后裔建陵园以示纪念。
36.花洲书院
位于城区东南,这个都太熟了,知名度也非常高,不再复述。
⑶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哪里
四川成都。
文翁兴学,西汉最早兴办地方官学之举。文翁自景帝末为蜀郡(今四版川)太守。及武帝设五权经博士,因感蜀地偏僻,有蛮夷风,欲激励后进,乃从郡县小吏中,选拔张叔等开明有才者十余人,派遣至京师,受业于博士,或学习律令。
减省太守府私人用度,购置土产馈赠博士。数年后,蜀生学成还归,皆予重用,并向朝廷荐举,有官至郡守、刺史者。又兴建官学于成都市中,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属县子弟。学生均免除徭役。
(3)高氏遗址扩展阅读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郡太守文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
二百多年后东汉安帝时的一场火灾,石室连同成都城一起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公元194年才由蜀守高氏予以修复。同年,发生了著名的“州夺郡学”事件,石室被辟为益州州学。
⑷ 集安市高句丽遗址具体描述
呃~~~~
高句丽的遗址其实都很小,而且门票挺贵的
开放景点有:将军坟,好太王碑,太王陵,禹山贵族墓地(我们当地叫五盔坟),丸都山城(旁边是洞沟古墓群山城墓区)
网上比我自己说的好,所以就找了几个能说明白的短文
将军坟最有名: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东北约4公里的龙山脚下,因其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推算为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整座陵墓呈方坛阶梯式,高13.1米。墓顶面积270平方米,墓底面积997平方米,全部用精琢的花岗岩砌成。坟阶七层,每层由石条铺砌而成,每块条石重达几吨。第五阶有通往墓室的通道,盖棺石板重50多吨,每面三个护坟石各重10余吨,其势宏伟壮观。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闲道,可通墓室。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在坟的顶端,四边的石条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链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将军坟后面原有两至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现仅存一座,建筑样式与主墓相同,规模则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据考证,将军坟应是一座高句丽王陵,当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建筑。高句丽王朝始建于公元前37年,到这时已传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长寿王。好太王已有陵墓。将军坟距好太王陵不远,且墓道朝向太王陵。国内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此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叫的,一直流传至今。昔有《别金相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干秋,坟外年年江水流。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
好太王碑:
集安市区城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通沟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外形宏伟的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这就是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陵墓。陵东北200米处,有一座高大、端庄、通体黝黑的石碑,这便是被誉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
据史料记载,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迄今已有1590年的历史。它是用一块完整巨大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凿而成。碑高6.39米,四面幅宽不等,在1.34至2米之间。碑体重约37吨,碑身略呈方柱形,无碑额。整座石碑未借助任何外力,直接矗立在一块不规则的花岗岩石板上。
“好太王”名谈德,于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39岁死亡,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专家研究表明,好太王在位的22年间是高句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发展时期,他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东讨西征,占辽东、驱倭寇,侵汉江、降扶余,使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
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其父的功业而树立的。碑的四面刻有碑文,为汉字隶书,方严厚重。四面碑文竖行共44行,行间以界格,每行41个字,原有文字1775字。上千年的岁月磨蚀,以及晚清、民国时火焚除苔和不当拓字,使碑体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可识之字目前仅为1600字左右。碑文文意大体明了,惟断句、考证所涉及历史、考古诸多问题争议不少,中外学者因此著书立说,各陈己见。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于集安市区2.5公里处,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是我国地方民主政权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为世界古代城史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丸都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东、西、北三面城垣所在山脊最高海拔676米,外临陡峭的绝壁,内抱较为平缓的坡地,北高南低,形如簸萁状,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周长为6395米,目前,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高处可达4-5米,由20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结构严谨。石材一般长40—90厘米,宽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上部筑有1米高左右的女墙,女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城门6处,南侧谷口处有一处瓮门,东北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南墙西部有一处城门址,西城墙上至今未发现门址。山城内有泉水两处,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东山脚下。在南城门汇于一处,经瓮门下涵洞注入通沟河。城内有地面遗址3处,蓄水池1处,墓葬37座。宫殿遗址在东侧山坡下,南北长96.5米,东西宽80米,进深作三层阶地,每层阶地设排列有序的础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红色瓦砾。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是高句丽民族建筑才华、筑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丽在丸都山城营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中世纪都城建筑的杰出范例。
太王陵:
太王陵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391年。是现存高句丽王陵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
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早年被盗,几经兵燹战乱,阶坛倾颓。光绪年间,墓上出土大量的莲花纹瓦当和文字砖。砖的侧面有模压阳文“愿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罗振玉先生著《好大王陵砖跋》收入《唐风楼金石文字跋尾》一书(1908年)。池内宏著《通沟》中著录及照片。I984年,集安市博物馆清理太王陵环境时,出土一批莲花坟瓦当和文字砖。
根据墓上出土多件□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文字砖,以及莲花瓦当的年代,陵墓的建造年代,断定此墓为好太王的陵墓。墓东北200米为好太王碑。
好太王名安,亦称谈德,公元391年即位,公元412年弃世,在位22年。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重要发展时期,好太王碑记载:□恩泽洽于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扫除不佞,庶宁其业,国富民殷,五谷丰熟。口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开拓疆土,是高句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好太王陵的方坛构筑前曾下挖80厘米的基槽,奠基90厘米,由于一千六百多年的地层变化,方坛基部变动较大,边长66米左右,近于正方形,残高14.8米,方向近于正西(263度-265度)。
经过调查清理发现,太王陵的内外结构与将军坟略有不同,太王陵目前可见16级阶梯,第一级阶坛由5重修琢工整的石条垒砌,顶部修筑墓室,东西2.95米,南北3.25米,藻井上部石条稍内收,盖顶石系一整块长园形石板头长径8.4米,短径5米,厚0.8米,墓室高3米,墓道长5.3米,宽1.85米。
墓室内置一座两坡水硬山式石椁,经修复,石椁长2.4米,宽2.7米,高2.05米。石椁内并排两座石棺床,长2.2米、宽1.2米,中间无空隙,四周边缘突起。石椁用沉积页岩精磨而成,呈绿、兰、紫三色,各部由榫卯结构结合,西侧椁山墙开门,两扇石门,通向墓道墓门。
好太王陵是高句丽王陵丧葬制度的综合载体,在考证王陵的史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对于研究高句丽王陵结构、丧葬制度,建筑理念等信息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了解好太王统治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盔坟五号墓(这个墓区只有这个壁画墓开放):
五盔坟五号墓为石室壁画墓。覆斗形封丘,周长120米,高5米。
抗日战争时期,此墓曾被掘开。日本学者有著录,称之为“通沟17号墓”或“四叶冢”。1962年春,吉林省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清理。
五号墓的墓室低于地平面3~4米,由墓道、甬道、墓室构成。方向158度(东南)。
墓室由修琢工整的石条砌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4.37米,南北3.56米。四壁高2.18米。梁枋以上作两重抹角叠涩藻井,上覆盖顶石,墓室举高3.94米。
墓室内置三座石棺床,东西并列,中间为一整块花岗岩石材修凿而成,两边石棺床紧靠东西两壁,各由一大一小两块石材构成。
墓室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两壁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直接绘在平整的石壁上。先以纤细的墨线或红线起稿,然后设色,有红、褐、绿、黄、白、粉红等颜色,最后以浓重的墨线勾勒定稿。颜色均为矿物颜料,以动植物胶调合而成。至今仍很鲜艳。
甬道两壁各绘一力士,面向墓室,手持弓箭和綮戟,足踏莲台,护卫墓室及主人棺椁。
南壁被甬道分为两部分,各绘一朱雀,红胜如火,展翅修尾,相对而立于莲台之上。
北壁玄武,一条大蛇缠在一只大龟上,两首相对。蛇身有黄、绿及红褐色格纹,龟背为红褐色,无甲纹。
东壁青龙,南向腾飞,龙身为黄、绿、红褐色,以黑色斜方格勾勒鳞纹,四肢饰白羽。墓室壁画中共有龙39条,形体、颜色大体相同。
西壁白虎,身着白色,墨线勾出虎皮纹,亦南向作飞扑姿势,与青龙相对称。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并称四神,亦称四灵。是远古时潮,人们对天上28颗星宿构成四组图象的称谓。战国至秦汉墓葬及建筑中常有四种形象的砖、石、瓦当等。人们以为是上天为正四方而派出的神灵。因此有南朱雀、北玄武、东苍龙、西白虎之说。
藻井部分以神仙、羽人、飞天、伎乐仙人为主。最典型的是第一重抹角石的四幅画。从东北角开始,为伏羲女娲,皆人首龙身,一为男相,手捧日轮;一为女相,手捧月轮。是人类起源传说中的始祖。东南角为一牛首人,手执禾穗在前。据文献记载,神农氏牛首人身,教人以五谷。后随一羽人,手持火把,或为燧人氏,教人用火。南方正中一人扶车轮,手持槌子敲打,旁边一人在树下锻铁,同为传说中人物,应该是造车的羲仲父子形象。西北角绘一乘龙仙人,头戴平天冠,衣着袍服,后面有一人乘飞廉,手持灬ξ
⑸ 北齐邺城在什么地方
邺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魏时曹操也曾以此为北方政治中心。邺本有二城。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位于漳水之北,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铜雀、金凤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距县城约18公里}。南城兴建於东魏初年,在今漳水之南,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河南安阳县境内。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邺,业之居住地之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六朝古都邺城将重浮地面 千年前为战火所毁
香港《大公报》报道,该报记者近日从河北临漳县文物保管所获悉,名列内地“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邺城遗址展示工程已全面启动,国家将投入二点三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发掘和展示邺城遗址。在整个工程规划完成后,这座现时被埋没农田底下的古代都城将重新浮现地面,在人们面前展现其原貌。
邺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先后成为曹魏、冉魏、前燕、北魏、东魏、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是当时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建安文学就诞生在这里。邺城于北周末年毁于战火,遗址现大部分被漳河淹没,地表上仅存一些残缺不全的城垣遗址及高出地面的金凤残台和铜雀台的东南角。
目前,邺城遗址大部分被埋于村庄和农田下,是内地唯一未被现代大城市压住的都城遗址。遗址展示工程规划共分三期十五年进行,近期遗址内道路系统基本成型,中期遗址城市格局逐渐清晰,远期规划完成后,邺城遗址的都城风貌将完整地展示出来。工程开始后,遗址上的十五个村庄,二万三千多人将陆续被迁走。
据邺城文物保管所所长王福生介绍,邺城遗址将获得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地面遗存以现场原状展示,地下遗址发掘后回填按原状在地面上模拟展示,并建成博物馆、数据馆,进行相关文物数据的陈列展示,将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研究基地。
邺城是中国第一个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建设的都城,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上承秦汉,后启隋唐,后代都城的规划都以此为例。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深远影响。日本的中国都城调查团曾多次前往邺城进行调研,他们推断,日本最早的都城难波宫的建筑并非受了洛阳古都的影响,而是受了邺城古都的影响。
消失在地下的"六朝古都"
古“邺城”的历史背影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无数具有坐标意义的古城,而位于邯郸临漳县境内的古邺城遗址便具有这种意义。
邺城始建于公元前685年,毁于公元580年,先后6次成为国都,曾经有着无边的繁华与热闹,遗憾的是这座“六朝古都”未能幸存至今。
远远望去,这曾经记载过人类文明进程的邺城遗址,现如今大部分已深埋于漫漫黄土之中。而闻名古今的金虎台和铜雀台的遗迹夯土层依然屹立着,似乎还在诉说着历史云烟。回望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似乎又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西门豹治漳河于此,铜雀台的风流传说于此,曹操雄霸天下的故事发生于此……
战国初期魏文侯时,漳河边的邺城百姓怕河水淹没家园,在河伯要娶亲的谎言欺骗下,每年都被迫出钱,将被选定的女子投入漳河。后来,西门豹戳穿河伯娶亲的鬼把戏,凿渠十二条,引漳河之水灌溉民田,百姓安居乐业。
闻名的“铜雀台”也在邺城遗址。其实,关于铜雀台的意义,人们似乎对其建筑与功用并不太感兴趣,倒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才是人们最难忘却的记忆。文人墨客们似乎从来不愿意错过英雄美人的故事演绎,于是铜雀台上杜撰大乔小乔春深被锁的描写更吸引听故事的人。于是,三国时周郎的命运变得多情而无奈,而曹操的形象却从未博得听众的称赞,是指责与批判伴随着枭雄的名声走到现在。
据史书记载,建安15年,曹操为巩固统治地位,大兴土木营建邺都,兴建了铜雀台。后相继建造了金虎台(后赵时因避建武帝石虎讳改名为“金凤台”)和冰井台,史称“铜雀三台”。“三台”建在邺城西城墙北,金凤台在南、冰井台在北、铜雀台居中,由南到北一字排开。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金凤台和冰井台分别高八丈。金凤台上有屋190间。冰井台上有屋140间,内有三座冰室,每室内有井数眼,深15丈。传说中“三台”曾建桥,无水为何建桥呢?有一说认为这是军事需要。据说,“三台”相距六十步,上建有两座浮桥相连,假如一台被攻占,浮桥可被废除,而使其他两台独立。然而,这么长的两座浮桥是如何悬空而架的,至今还是个历史之谜。但是却因此产生了一种说法,认为由这两座浮桥谐音而演绎出“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和故事流传民间。
铜雀台无疑是一座军事要地,但是它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仿佛是一处享乐之所。那时,一代枭雄曹孟德常常在此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宴。
传说中,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就诞生于此,当年曹操重金赎回被南匈奴掠走的著名女诗人,这位才女不负众望,在铜雀台上即兴演奏出这首至今流传的名曲。还有,陈思王曹植“援笔立就”的那篇登台赋,文字旷远清丽。
邺城西依太行,北临漳河,为兵家必争之地,邺城也因战争,在营建与破坏中轮回。邺城遗址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组成,称邺北城和邺南城,今漳河横贯其间。
建安九年,曹操平袁绍,营建邺城,后定为王都。魏文帝曹丕称帝后移都洛阳,仍以邺城为五都之一,此即邺北城。其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均建都于此。北朝后期东魏天平元年由洛阳迁都邺城,天平二年起用4年时间兴建邺南城,是为东魏北齐的都城。邺北城仍继续使用。在北齐高氏都邺27年后,大象二年被北周所灭,城市被焚。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一代名都成为废墟,多少文人墨客至此触景生情,感伤万千。
⑹ 温州有哪些古老的建筑
温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
瑞安市城关镇道院前街
清
蒲壮所城
苍南县蒲城
明至清
浙南石棚墓群
瑞安市篁屿乡石村棋盘山石棚墓
商、周
平阳县钱仓镇垂杨村龙山头石棚墓
苍南县钱库镇桐桥村桐桥石棚墓群
刘基庙、墓
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华盖山南麓、西陵村坟前山
明、清
永昌堡
龙湾区永中镇新城村
明代
南阁牌楼群
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
明、清
四连碓造纸作坊
瓯海区泽雅镇石桥村
明代
高氏家族墓地
乐清市北白象镇高岙村
明代
仕水矴步
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
清代
利济医学堂旧址
瑞安市城关镇公园路4号
1885~1902年
圣井山石殿
瑞安市大南乡圣井山山巅
明至清
顺溪古建筑群
平阳县顺溪
清
赤溪五洞桥
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
宋
芙蓉村古建筑群
永嘉县岩头
明至清
泰顺廊桥
泰顺县
清代
曹湾山遗址
鹿城区上戌乡渡头村
新石器时代
国安寺塔
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五峰山下
宋
观音寺石塔
瑞安市安阳街道办事处周湖村万松山南麓
宋
护法寺桥和塔
苍南县望里镇护法寺村望洲山山坳
宋
乐清东塔
乐清市乐成镇东侧东塔山之颠
宋
八卦桥和河西桥
瑞安市陶山镇陶峰村、花园村
宋
栖真寺五佛塔
平阳县敖江镇罗垟村罗垟山栖真寺前
宋
真如寺石塔
乐清市磐石镇重石村真如寺前
宋
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
永嘉县岩头镇上村、花坦乡花三村
明
楠溪江宗祠建筑群
永嘉县碧连镇、花坦乡、潘坑乡
明至清
五尺乡、东皋乡、渠口乡、大若岩镇
玉岩包氏宗祠
泰顺县泗溪镇玉岩村
明至清
雪溪胡氏大院
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石门楼
清
泰顺土楼
罗阳镇、三魁镇、仕阳镇
清至民国
万排乡、东溪乡等乡镇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永嘉县五尺乡五尺村
1930年
⑺ 黎黄陂路的历史
黎黄陂路 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的一条街道,以辛亥起义领导人黎元洪名字命名,东南到沿江大道,西北到中山大道,长604米,与两侧的兰陵路等平行。中间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
黎黄陂路所在地域于1897年划入汉口俄租界。1900年租界当局修筑此路。在1925年以前原名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属汉口俄租界,从沿江大道(原河街)到中山大道(原亚历山大街)。交汇道路有洞庭街(原鄂哈街)、鄱阳街(原开泰街)、胜利街(原玛琳街)。
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命名为黎黄陂路。
今天,黎黄陂路两侧仍保留了大约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包括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中华基督教信义大楼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俄租界工部局旧址、高氏医院旧址、基督教青年会、顺丰洋行、邦可花园、惠罗公司、巴公房子、首善堂和万国医院旧址等。
1997年,江岸区政府建设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进行纪念。这是一条背街小路,没有中山大道的车水马龙,没有江汉路的商业繁华,走在这条马路上,依然可见的是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建筑、房屋,只是它们比起前面那些街面的建筑来就矮小秀气了许多,但也更加的宁静平和,贴近了市民许多。刚刚种下的枇杷树在曾是俄国巡捕房(1902年)的门口,迎风微颤,一幅不识旧时时光的年少模样;那被盆花和青藤掩映的一幢错落有致的红色房屋,谁又能知道曾经是日伪政府的放道局的所在呢?你仔细看,从一栋办公楼前斑驳的墙上,竟可以发现隐约可识的“YOUNGMAN~S CHRISTION AS-SOCIATION”(美国海军青年会)的字样!当夕阳西下,暮色渐起,骑着单车回家的人们匆匆从1918年建的俄国皇亲巴提耶夫兄弟的别墅旁驶过,这时你不会再为这座城市的世俗气而厌弃,一股回家的暖意会随着暮色蕴藉上心头。
⑻ 南京地区最早的人类遗址情况
出土距今35万年的南京猿人头骨化石和一大批动物化石,这是在南京地区发现专 该项考古被评为属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九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南京人化石地点》考古报告被评为"第二届夏鼐考古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二届文博学术论著奖"特别奖。
南京象山等地一批六朝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六朝家族,特别是王氏、谢氏、李氏、高氏家族的墓葬规制与习俗的珍贵资料,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高淳薛城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批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其中彩陶、玉器极为珍贵,是继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后,南京又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奖。
此外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集中在南京地区的史前考古、六朝考古、明代考古等方面,收获丰硕。汤泉牛头岗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六朝建康城遗迹考古、六朝帝王陵寝考古调查、明故宫遗址考古调查、明代龙江船厂遗址考古调查,都是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
⑼ 高句丽遗址的相关说明
王氏高丽与高句丽的区别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在我国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出现的名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另一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名为“高丽”。为将其区分,学界一般以“高氏高丽 ”称呼前者,因为其统治者姓高;以“王氏高丽”称呼后者,因为其统治者姓王。因为两个政权都名为高丽,后人或以为二者有前后相继的关系,或将其混为一体,致使人们对高句丽历史的认识产生极度混乱,而实际上二者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主要体现在:
一、两个政权立国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
高氏高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未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后,因其不遵从隋唐两朝诏令,不断扩张,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结果导致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氏高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氏高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些辖境为我国历史上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些划归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新罗,一些仍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中国内地,后和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其王族后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氏高丽最终消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而王氏高丽立国于高氏高丽灭亡250多年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其疆土发展为现在的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韩国,人民发展为现在的朝鲜族和韩族。
二、统辖区域不同
高氏高丽初立国于我国境内的鸭绿江支流浑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后扩展到鸭绿江以东以南地区和图们江附近,统治中心最初在今辽宁桓仁县,后迁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迁至平壤。高氏高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达到极盛,最强盛时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东至日本海,西以辽河为界,北达今吉林省珲春市一带,南到北汉江以北。据《高丽史·地理志》载,王氏高丽在建国110年后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龙兴江一线,其北是我国历史上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的辖境,渤海灭亡后是我国的边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动地域。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辖境基本上是继承了新罗的疆域,其北部地区虽然有一部分与高氏高丽的辖境重合,但在高氏高丽灭亡初期即已经归新罗所有。由此看,王氏高丽统辖的区域并非高氏高丽的旧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丽占据平壤以北是后来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岛鸭绿江以东和图们江以南地区则是14世纪末叶,但此时王氏高丽已经为李朝取代,因而在统治区域上两个高丽也难以构成继承关系。
三、辖境内民族构成不同
高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人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本即是新罗国民所建政权,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氏高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氏旧”的。这些源于半岛南部的民族成员,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丽非高氏高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氏高丽的后裔
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不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丽的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证王氏不是高氏的后裔。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王氏高丽都难以和高氏高丽构成继承关系。
1. 高句丽民族是古代东北地区夫余人所建立的。其领土主要部分处于汉朝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国都为纥升骨。
2. 高句丽历史上,对中国时叛时附。高句丽帝国的扩张大致上始于大武神王高无恤时代,也就是王莽窜汉时代。王莽贬高句丽为下句丽,从此引发了战火。高句丽连战得手,击败新莽政权,占有乐浪。并吞并了周围的小国,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后光武帝刘秀击败高句丽,收复乐浪,以朝鲜半岛上清川江为界,以北归东汉,以南归高句丽。后来,高句丽趁五胡乱华时期大举入侵,名义上尊奉北方政权,但暗中掠夺土地,到南北朝末,不仅占有了辽东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政权,迫使其臣服。
3. 隋统一后,为收复辽东四郡地方,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隋炀帝失败引发国内的叛乱。隋亡后,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复四郡,终于在公元668年灭亡高句丽,高句丽人大部分被唐军俘虏后带入内地,分布在河北山东地区,一部分逃入百济,新罗。百济,据说是高句丽贵族所建立的国家,后来唐也灭亡了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
4. 在高句丽灭亡后250年,新罗人的大将王建弑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丽政权。之所以叫高丽,是新罗曾经臣服于高句丽,自居为高句丽继承者。但是,新罗人是朝鲜半岛上的三韩人(马韩、弁韩、辰韩)的后裔,与夫余人的高句丽没有血缘关系,有高句丽人融入其中,不等于就是高句丽人。王氏高丽为李氏高丽取代,李氏高丽臣服于中国,自称“中国孝子”(朝鲜《宣祖本纪》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韩合并,李氏高丽灭亡。李氏高丽是南北朝鲜的前身。无论王氏高丽还是李氏高丽,领土都不出朝鲜半岛。
5. 朝鲜人自己以前也不认为是高句丽后裔。建立王氏高丽的王建在临终前的“十训录”中称自己建国“赖三韩山川庇佑”,可见自认为是三韩后裔,不是高句丽人。在文化传承上,王氏高丽直到今日朝鲜族继承了高句丽很多,但日本继承中国文化也很多,不能说中国历史就是日本历史。
6. 人们之所以将王氏高丽错误地看作是高句丽的继承者,和我国的史书记载有一定关系。我国古代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高句丽又称为“高氏高丽”。宋代以前,史书对高句丽的历史定位是准确的,由于战乱导致的文献失散及王氏高丽的误导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后史书的记载开始出现了混乱,乃至明显的错误。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将高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宋史》则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语的始作俑者。这三部史书的记载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几部史书。《明史》则较前几史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为对明王朝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仅承袭了上述错误,而且为李氏朝鲜政权的沿革作出了一个完整但是错误的交代,将属于中国历史的箕子朝鲜、卫氏朝鲜、汉四郡、高句丽都纳入到了朝鲜史中。其结果不仅“高丽”这一我国古代边疆民族使用的称号,为源出于三韩的新罗的继承者王氏政权冒名顶替,而且作为王氏政权继承者的李朝,又将箕子朝鲜所用的“朝鲜”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因此,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汉代兴起于朝鲜半岛的马韩、辰韩、弁韩发展为新罗、百济;百济为唐朝灭亡,新罗又为王氏高丽取代;后来李氏朝鲜取代王氏高丽,最终发展为近代韩国与现在的朝鲜半岛南北朝。这些政权的疆域从来就没有超出过朝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
王氏高丽对高句丽历史的歪曲
高丽王朝自称继承高句丽,自《旧五代史》开始,历代正史却将不分高氏高句丽与王氏高丽王朝,并承认两者有继承关系。关于中国史书不辨两个高丽的原因,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3宋元丰五年(1082)二月己巳条可以看出:“史馆修撰曾巩言:‘窃考旧史,高句骊自朱蒙得纥升骨城居焉,号曰高句骊,因以高为氏,历汉至唐,高宗时其王高藏失国内徙。圣历中,藏子德武安东都督,其后稍自为国。元和之末尝献乐工,自此不复见于中国。五代同光、天成之际,高丽王高氏复来贡而失其名。长兴三年乃称权知国事王建遣使奉贡,因以建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诵,诵弟询,相继而立。盖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传二十一君而失国。其后,复自为国,而名及世次兴废之本末,与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丽21王的谱系清晰可考,但高句丽灭亡之后几百年,怎么会出现一个王建的高丽来,史馆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丽向宋朝奉上了一个将王氏高丽和高句丽连接起来的“高丽世次”,公式继承高句丽社稷。中国各政权从此不辨两个高丽,承认高氏高句丽与王氏高丽王朝有继承关系。
《资治通鉴》卷201中记载了唐高宗对高句丽的看法,他认为高句丽百姓也是他的百姓,这表明唐对高句丽所属的态度:“戊寅,上幸九成宫。夏,四月,丙辰,彗星见于五车。上避正殿,减常膳,撤乐。许敬宗等奏请复常,曰:“彗见东北,高丽将灭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谪见于天,岂可归咎小夷!且高丽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许。戊辰,彗星见。”
中国史书高丽混淆追源
王氏高丽立国于918年,1392年为李氏朝鲜取代,时跨我国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丽传》或《朝鲜传》,并都将高氏高丽的历史略述于前,从而形成了王氏高丽为高氏高丽继承者的错误认识。
综观这些史书的记载,《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将高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宋史》则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语的始作俑者。这三部史书的记载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几部史书。
《旧五代史.高丽传》,北宋薛居正撰著,全文如下:
【高丽,本扶余之别种。其国都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四千余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号大对卢,比一品,总知国事,三年一代,若称职者不拘年限;对卢已下官总十二级。外置州县六十余,大城置傉萨一人,比都督;小城置道使一人,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曹掌事。其王以白罗为冠,白皮小带,咸以金饰。唐贞观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总章初,高宗命李绩率军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为郡县。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贡。周显德六年,高丽遣使贡紫白水晶二千颗。】
《新五代史.高丽传》,北宋欧阳修撰著,全文如下:
【高丽,本扶余人之别种也。其国地、君世见于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号略可晓其义。当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广评侍郎韩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来,而其国王姓名,史失不纪。至长兴三年,权知国事王建遣使者来,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封高丽国王。建,高丽大族也。开运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终五代常来朝贡,其立也必请命中国,中国常优答之。其地产铜、银,周世宗时,遣尚书水部员外郎韩彦卿以帛数千匹市铜于高丽以铸铁。六年,昭遣使者贡黄铜五万斤。高丽俗知文字,喜读书,昭进《别叙孝经》一卷、《越王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一卷。《别叙》,叙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迹;《越王新义》,以“越王”为问目,若今“正义”;《皇灵》,述延年辟谷;《雌图》,载日食、星变。皆不经之说。】
《宋史》为元人脱脱等撰写,书中为王氏高丽传单列一卷,其内容为:
【高丽,本曰高句丽。禹别九州,属冀州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之玄菟郡也。在辽东,盖夫余之别种,以平壤为国邑。汉魏以来,常通职贡,也累为边寇。隋炀帝再举兵,唐太宗亲驾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勣征之,遂拨其城,分其地为郡县。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为君长。后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职贡。长兴中,权知国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贡......】
后记述的是王氏高丽和宋朝交往的史实。
《辽史》和《金史》也为元人脱脱等撰写,自然是沿用了《宋史》的有关记载不需一一引述。
《元史》,明宋濂、王韦等撰,也为王氏高丽单列一传,其开头为:
【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度辽水接营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而平壤在其东南,因恃以为险。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垂拱以来,子孙复封其地,后稍能自立。至五代时,代主其国迁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焘凡二十七王,历四百余年未始易姓.......】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此时李氏朝鲜已经取代了王氏高丽,故,《明史》所立传为《朝鲜传》,其开头为:
【朝鲜,箕子所封国也。汉以前曰朝鲜。始为燕人卫满所据,汉武帝平之,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汉末,有扶余人高氏据其地,改国号曰高丽,又曰高句丽,居平壤,即乐浪也。已,为唐所破,东徙。后唐时,王建代高氏,兼并新罗、百济地,徙居松岳,曰东京,而以平壤为西京。其国北邻契丹,西则女直,南曰日本,元至元中,西京内属,置东宁路总管府,尽慈岭为界。明兴,王高丽者王颛。太祖即位之元年遣使赐玺书。二年送还其国流人。颛表贺,贡方物,且请封。帝遣符玺郎偰斯赍诏及金印诰文封颛为高丽国王,赐历及锦绮......(洪武二十五年)冬,成桂闻皇太子薨,遣使表慰,并请更国号。帝命仍古号曰朝鲜。】
从上述这些史书的记载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旧五代史》将高氏高丽和王氏高丽混杂在一起仅仅是之后各史误记的开端。如果说新旧五代旧对两个高丽关系的记载还不很明确,中间还缺乏有效的连接,那么《宋史》用“长兴中,权知国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王句话就将二者紧密的联系在起。
《元史.高丽传》从内容上看不仅是承袭了《宋史》的错误,而且将箕子朝鲜的史实也引入了《高丽传》。
《明史》则较前几史有了更大的发展,为对明王朝册封李成桂为朝鲜国王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仅承袭了上述错误,而且为李氏朝鲜政权的沿革情况做出了一个完整,但是错误的交代:
箕子朝鲜---->卫氏朝鲜------>汉四郡------->高句丽------->东徒复国--------->王氏高丽---------->李成桂改号前的朝鲜--------->李氏朝鲜
更为错误的是,为了使记载更加圆满,将唐王朝灭亡高句丽时对高句丽人的“
西徒”即迁入内地,变成了“东徒”(《明史》以前的史籍虽有‘东迁’说,但是指王都‘东迁’平壤),以使后述的“王建代高氏,兼并新罗、百济地”合理化。
如此,不仅王氏高丽变成了高句丽的继承者,而高句丽也成了箕子朝鲜的继承者,更有甚者,李成桂在篡夺了王氏高丽政权后将国号改为朝鲜则成为了是对箕子朝鲜的继承。
就这样,不仅“高丽”这一我国古代边疆民族使用的称号为源出于三韩的新罗的继承者王氏高丽政权袭用,而且作为王氏高丽政权继承者的李朝又将箕子朝鲜所用的“朝鲜”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由此也带来了今人在认识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地方政权沿革状况方面出现了许多错误的看法。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指出古人的不足并不是指责古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澄清史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实际上王建是夺的弓裔之位,而其一生最大的敌人是甄萱。这两支势力都是直接从新罗分裂出来的。根据三国史记的记载,弓裔本为新罗王子。
弓裔所建之国,称为‘泰封’,甄萱所建之国称为‘后百济’(该政权实际上是纯粹是都是新罗人),王建夺弓裔之位后建立高丽。朝鲜半岛出现了,原新罗(已经衰败)以及(王氏)高丽和后百济三只势力。
但是这三支势力全部都是出自新罗。与两百多年前的百济和高句丽已没有多大关系。
仔细看以下内容就可知,甄萱实际上是新罗人。弓裔的身份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其实公元十世纪上的半岛三国,全部都是新罗和从新罗分裂出的势力。和两百多年前的三国没有可比性。
《三国史记.甄萱传》
甄萱,尙州加恩县人也。本姓李,後以甄为氏。父阿慈介,以农自活。後起家为将军。初,萱生孺褓时,父耕于野,母饷之,以儿置于林下,虎来乳之。鄕党闻者异焉。及壮,体貌雄奇,志气倜傥不凡,从军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敌,其勇气恒为士卒先。以劳为裨将。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罗眞圣王在位六年。嬖竖在侧,窃弄政柄,纲纪紊弛,加之以饥馑,百姓流移,群盗蜂起。於是萱窃有觎心,啸聚徒侣,行击京西南州县。所至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五千人,遂袭武珍州,自王。
犹不敢公然称王,自署为新罗西面都统指挥兵马制置持节都督全武公等州军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汉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是时,北原贼良吉雄强。弓裔自投为麾下,萱闻之,遥授良吉职为裨将。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劳,萱喜得人心,谓左右曰:“吾原三国之始,马韩先起,後赫世勃兴,故辰、卞从之而兴。於是百济开国金马山,六百馀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罗之请,遣将军苏定方,以船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庾信卷土,历黄山至泗比,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义慈宿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