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山遗址
『壹』 姜女石遗址的遗迹与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人民中广为传颂。所以在中国各地出现许多有关孟姜女的“遗迹”,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被误认为是秦长城实为明长城东段的山海关和辽宁省绥中县一带。
姜女庙就是依据这一故事为纪念孟姜女而修的“贞女庙”。它位于绥中县西南前所西二十五里。山海关东十三里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上。此庙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清代重修。
姜女庙由山门、正殿、后殿和振衣亭等建筑组成。山门前,有一百零八磴石阶直达庙内。庙院的左侧,有钟楼一座,内悬古钟一口。右侧是正、后二殿。正殿三间,中置孟姜女彩绘塑像一尊,她身着蓝衣素服,面带愁容凝视着大海;两侧各塑一个彩绘童子像,一个捧着包袱,一个提着雨伞。这组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孟姜女千里寻夫的神态。
塑像后的墙壁上,绘有“姜坟雁阵”彩色壁画。塑像两侧悬一副据说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样写的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右铭贞。”
考察历史,说这副对联是文天祥为姜女庙写的,根据不足,因为在北宋或南宋时期,绥中一带早成了辽、金的辖地,文天祥作为南宋人是不可能来此题写楹联的,所以过去有据此断定该庙建于宋代是靠不住的。在殿内悬有“万古流芳”匾和清代乾隆皇帝亲笔题的《姜女祠》等诗。东面墙壁上,嵌有从山海关东门城楼上临摹下来的明代萧显所写:“天下第一关”门额的石刻。西面墙壁上,嵌有历代游人所作诗文的刻石。正殿门外的廊柱上,挂有一副耐人玩味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就字面看,很不好理解,也无法读下去,但由于我国文字有一字多音的现象,这副对联是采用谐音编出来的,如果把多音谐字注出来就很容易解开了: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正殿后,是附设的天后殿。天后殿后面有两块巨石,南面的一块上刻着“望夫石”三字。两石之间有不少小坑,传说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留下的脚印。石后有振衣亭和小石台,传说这是孟姜女登石望夫前更衣和梳洗打扮的地方。
李养和有一首游姜女祠的诗,是这样写的:
“镜破鸾孤不再圆,空传遗像海楼边,
波涛尚泻崩城泪,眉黛犹颦去国年。
千里寻夫悲雨雪,片云和血染山川,
芳魂寂寞归何处,烟树苍茫水拍天。”
登上望夫石,遥望大海和起伏于燕山之巅的长城,景色十分秀美壮观。在姜女庙东南八华里的海中,有四块礁石突出于海面之上,高的似墓前的石碑,低的好似坟冢。传说这就是孟姜女的墓,称为“姜女坟”或“姜女石”。由于孟姜女的故事尚属虚构,当然海里突起的几块礁石的“姜女坟”自然也就是假的了。但由于这几块处在海中的陡峭礁石,平时人迹罕到,所以就成了海岛的乐园。成群的海燕,从大海上飞来,在这里盘旋栖息,景色独特而优美,称之为“姜坟雁阵”,是渝关八景之一,这样就更增加了“姜女坟”的神秘色彩。王朴的一首姜女坟诗,写出这样一种意境:
“烟波何处吊贞魂,一阵寒声下墓门,
秋影翩翩凉有迹,天光上下碧无痕。三湘归梦霜初冷,千载悲风浪更吞,
忽共征帆飞欲尽,汀沙浩渺月无痕。”
这一带名胜古迹很多。前卫,原是辽代的来州,金代的瑞州,明代的前屯卫,至今城址犹存,尤其是城南部的辽代歪塔更是有名,塔身早已倾斜,看去极为危险,但却历时既久而不倒,成为一个奇迹。还有妙峰山辽代双塔、前所所城,特别是新近发现的黑山头秦汉遗址,规模很大,是一痤少见的古代建筑遗存,已引起国内考古学界的注意。
渤海岸边风光秀丽,止锚湾以东十华里的硬沙底浅海滩,可辟为理想的海滨浴场。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离山海关很近,与秦皇岛、山海关、悬阳洞、老龙头、角山长城等著名风景区联成一片;是辽宁省境内以古长城、海滨浴场为中心的天然旅游胜地,现正在开发中。
『贰』 龙口市有哪些古都遗址
龙口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个:
1、丁氏故宅(又名丁氏庄园)
丁氏故宅位于山东龙口市黄城西大街,是清乾隆年间“丁百万”家族遗留下来的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胶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示了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丁氏故宅占地3.106公顷,建筑面积8042平方米。丁氏故宅是目前中国规模宏大、举世闻名、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1985年8月被龙口市政府定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归城故城
归城故城址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国都城。位于龙口市城东南6.5公里处,坐落于县境最高山峰——莱山之间,莱阴河自南向北穿过故城,汇黄水河向西北汇入渤海。城址藩范围内包括归城姜家、和平、北山、大于家、董家、东迟家、南埠、曹家(含小刘家)八个自然村。这里是丘陵中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在农业生产与建筑破土过程中发现过很多古代遗迹和遗物,从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分析上看,这里应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国都城。
『叁』 中国各地古墓遗址
4.1 古文化遗址4.1.1 窑铺岗窑址名称:窑铺岗窑址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唐类型:古文化遗址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简介:窑铺岗窑址位于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据当地群众反映,当地古代异常繁荣,一说叫锦溪镇,又说叫兴安镇,只是在黄巢起兵后,因战乱而萧条衰败,这一带有古窑址二十一处。李家村旁的丘地上发现的呈龙窑型,发现大量碎碗片与次品碗。同时还发现残破小高颈青瓷罐一只,园口鼓腹四系罐一只,残破窑具等。秞不及底,呈蟹壳青色,碗中都有五个支点的痕迹。经省文博专家鉴定为晚唐瓷窑。4.1.2 霄冲山遗址名称:霄冲山遗址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2004年12月27日时代:商周类型:古文化遗址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简介:霄冲山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面积约50多亩,山上栽满了梨树等果树,霄冲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塘。在霄冲山发现了许多陶片,有篮纹、方格纹、绳纹、曲折纹等,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4.1.3 象山书院名 称:象山书院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南宋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第一中学简 介:象山书院旧址在上清镇东十里许的应天山。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淳熙中(1174—1189)彭世昌与侍郎张运之侄伯强行已等开山结庐,延青田陆子讲学,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斋日: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绍定五年(1232),江东提刑袁广微以山间不近通道,改建三峰山下之徐岩,具以本未上于朝,有诏赐额“象山书院”。此后,三峰山下的象山书院多次进行修建,并在城内梅花墩和挂榜山建过象山书院,至清末,又在三峰下进行了重新修建,其规制为:讲堂五间、文昌官三间,山长居所三间,学员居所三栋15间,象山祠一座10间,文峰塔一座,藏室一座在山岩。现应天山象山书院房舍已荡然无存,遗址难辨。三峰山下的石壁上尚存镌刻的“象山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每字一米见方,山下仅存山岩藏室一座。解放以后。三峰山下象山书院的旧址上已改建为贵溪第一中学。4.1.4路水坑古城墙名 称:路水坑古城墙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清代类 别: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简 介:路水坑古城墙位于本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的深山密林中。有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沿着小溪曲径通达。路水坑古城墙用大块鹅卵石铺成,坚固结实。长59米,高4米,厚:顶部1米,底部1.5米,中段有一门,高2米,阔1.5米,上端为拱形,如城门。由于城墙修筑在两座高山的陡壁悬崖之间,有一人防守,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墙里50米处有屋基一处,包括围墙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似为防守人员居住,再进去3华里,有残存屋基10多处。《贵溪县志》无路水坑石城墙记载,在对当地群众进行调查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唐王躲番处;二是躲“两兵”(外国侵略者)而修筑的,据此,路水坑古城墙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或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年)而筑,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为防止外国侵略者而筑。4.1.5 皮子岭商代遗址名 称:皮子岭商代遗址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商代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简 介:遗址位于本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一带。东西走向,宽约2华里,长5公里,这里属丘陵地带,坡缓,向阳,近信江河。由于雨水冲刷,1979年1月,毛炉大队护林员阮从光发现了暴露地面的石器,后经文物人员考察,在这五平方公里的地带,共获取石予8件,石镞30件,石刀6件,穿孔石刀9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锛2件,在这67件文物中,除6件石镞完好无损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这些石器磨制精细,经考察属商代遗址,由此可以推知认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带劳动、守猎、繁衍、生息。该遗址于一九八六年四月,被贵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2 古墓葬4.2.1江汝壁墓名 称:江汝壁墓级 别:贵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4年4月时 代:明代类 型:古墓葬地 址:贵溪市金屯镇南坂村简 介:江汝壁墓座落在本市金屯镇南坂村委会螃蟹形村西约50米的一座山丘上。据《贵溪县志·人物》记载:“江汝壁,字懋谷,号贞斋,正德辛已进士,延试二甲一名世宗朝,历官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纂修玉碟,讲述太极图,继充日讲官……,官至詹事府少詹,致仕十有余年而卒。有《碧洋集》行世。”江汝壁墓建在圆形山包的中央,东南向,两旁有弧形山岭,呈螃蟹形。墓外形宏伟,中间有石阶通山下,宽5米(现已无存)。两旁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上述石雕虽历经风雨,但保存完好。此墓于1985年被盗。另该墓原有“江汝壁之墓”石碑一块和石香炉一座,也无存。4.2.2 明代夏鼎碑名 称:明代夏鼎碑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八十年代时 代 :明嘉靖十八年(1535年)十二月十五日类 型 :古墓葬地 址 :龙虎山上清镇桂洲村东首简 介:墓碑坐落在上清镇东首。碑为汉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头高0.5米。碑头有4龙戏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 饶国公吴全节墓名称:饶国公吴全节墓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元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南面简介:饶国公吴全节墓位于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村南面。据《县志》载,宗师吴全节乃元代寿杨村人,博古通今,元成宗时授“法教嗣师”,元顺帝时,赠饶国公爵上卿,死后葬十二都山田村,现仅存石人四具(三具无头),石马两樽,墓早年被盗,仅留墓坑一个。4.2.4 大窝象形山明墓群名称:大窝象形山明墓群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明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简介:大窝象形山明墓群位于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处,此山原是璜塘姜家村祖坟地,墓群葬于山腰,共有四座墓。第一座为姜明所夫妇合葬墓;第二座为姜石谷夫妇合葬墓;第三座为姜文峰之墓,墓碑刻有“明中宪大夫”;第四座是姜云木夫妇合葬,墓碑上刻有“明中顺大夫”。四墓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墓场两侧竖有两层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姜文峰即姜桂,系明弘治进士,曾任知县、知府,至浙江左布政。
『肆』 求姜国遗址位置
姜国——史说不抄详。一为春秋袭战国时期的小国,和杨国为邻国(在今山西拱洞附近);
二疑为焉耆国(其为夏族后人迁徙西域所建之国,其族以"龙"为姓),
三疑为江国,江,又作、鸿、邛、邛,音鸿,为楚国灭(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据史载,春秋时期,有大小诸侯国一百多个。争霸期间,齐桓并三十五国;晋献并十七国,降三十八国;楚庄并二十六国;秦穆灭二十国;等等。直至战国初期,大小国家只余二十来个(即战国七雄、卫国、中山国、宋国、鲁国等)。
『伍』 河北的秦皇岛内有哪些历史遗迹遵化县、易县、满县呢/
秦皇岛有山海关,王家大院等,易县有清西陵。紫荆关,易水河,燕下都遗址等,满城有中山汉王墓
『陆』 中国五大文化遗址至今时间
(一)彦沟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在彦沟村小河西的台地上。197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文化层不十分明显,范围面积亦不清楚。陶片为橙色陶、灰褐陶和灰陶等,内涵属龙山文化遗存。1985年修彦沟水库时发现陶罐大的如水桶,还有不少小陶罐。
(二)界牌沟仰韶文化遗址
遗址在界牌沟东坪地。发现有石杵、石斧、橙色陶片和灰褐陶片。
(三)泉沟遗址
(四)塔罗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在塔罗村永昌河北岸的台地上。因平整土地,地貌变化很大,范围亦不甚清楚,地表仅见部分草拌泥红烧土块和部分陶片,还有石斧一类生产工具,其内涵属龙山文化遗存。
(五)大汶口文化遗址
大汶口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南部,大汶河北岸,距东岳泰山60华里,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大汶口属自古有名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地下资源丰富,104国道、京沪铁路穿境而过,处于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大汶口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文化遗址;有县级以上文物景点3处(明石桥、清山西会馆、文姜城遗址);有远近闻名的自然景观汶河古渡口、文亭山等多处。
『柒』 吉林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哪些
1.孔府 山东济宁曲阜
2.泰山 山东泰安泰山
3.蓬莱阁 山东烟台蓬莱
4.趵突泉公园 山东济南历城
5.崂山 山东青岛崂山
6.青岛海滨 山东 青岛 市北
蓬莱:蓬莱阁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孔府:曲阜孔庙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阳等地都有孔庙。
名人:姜尚
孔子 晏婴
孟子 庄子 荀子 诸葛亮 王羲之 王献之 颜真卿 李清照 辛弃疾 戚继光
王尽美 张海迪 秦琼
人物介绍:王粲(177 - 217)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少年便负才名,深得著名诗人蔡邕的赏识。17岁因避战乱,到荆州依附刘表,历15年未受重用。刘表死,归依曹操,被任命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转迁军谋祭酒,官至魏国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随军征吴,翌年于途中病故。
『捌』 临潼姜塞遗址有什么特点
临潼姜塞遗址约5.5万平方米,居住区中心为大广场,周围地势稍高,分布着一群群建筑群,每版组建权筑群又以一大型房屋为主,所有房屋门朝广场。居住区周围挖有深、宽各2米的壕沟,留有通道。村落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玖』 怀远县姜家历史
怀远建县于公元
1291
年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
,
取
“怀
念远方,不忘收复中原之意”为名。位于安徽省北部,蚌
埠市西部,淮河中游,淮北平原的南缘。距安徽省省会合
肥
119
公里,距蚌埠市
23
公里。分别与
6
个地市
9
个县
区接壤。东界蚌埠市淮上区、禹会区、固镇县、滁州市凤
阳县,西与亳州市蒙城县接壤,南界淮南市大通区、潘集
区,北与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
埇
桥区毗邻。地处北纬
32
º
43
′
--33
º
18
′,东经
116
º
43
′
--117
º
19
′。区域面
积
240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83
万亩。总人口
127.2
万
人,其中农业人口
114.1
万人,现有
19
个乡镇,其中
10
个镇,
9
个乡,
365
个村委会。乡镇平均人口
6.6
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地涡北新城区。
怀远历史悠久,相传四千多年前,这里为涂山氏族聚
居之地,时称涂山氏国。相传大禹治水到此,于涂山南麓
大会天下诸侯,
取涂山氏女为妻,
留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美好传说。
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东有蚌怀公路与京沪铁路相接,
2
南有蚌淮公路和淮南铁路相接。
界阜、
蚌宁高速公路、
307
省道横穿东西,合徐高速公路、
206
国道、
225
省道纵贯
南北。淮河、涡河、茨淮新河等河流长年通航,形成了里
外通畅、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网络。
县境依山傍水,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众多。
一、古遗址
1
、双崮堆:
位于县城北,
今五岔镇普渡村南
300
米,
宿怀公路东侧,南北长
130
米,东西宽
150
米,高
4
米,
以遗址有两个崮堆得名。
根据标本和文化堆积层分析,
崮
堆遗址为新石器早期遗址。
2
、禹会遗址:
亦称禹墟,位于县城东南
8
公里淮河
东岸。南北长
1000
米,东西宽
200
米,经省考古所鉴定
属新石器文化遗址。
3
、
唐崮堆遗址:
位于县城西南
30
公里唐集镇唐集村
西
200
米。呈正方形,
150
米见方,高
3
米。经省考古所
鉴定为商周时代文化遗址。
4
、果园寺:
位于县城西北
25
公里,今淝河乡中南村
南淝河之中,四周环水,为一土岛,呈椭圆形,南北长
60
米,东西宽
40
米,高出水面
7
米。唐代曾在此建有果
3
园寺,故名果园寺遗址。经鉴定,上层为商周时代文化遗
址,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古建筑
一
庙宇寺院
1
、禹王宫:
位于县城东南,淮河东岸的涂山之巅,
何年始建,无考。庙内主要建筑有禹王殿和启母殿,禹王
殿的正面是泥胎彩绘的大禹塑像,身着黄服,头戴冕旒。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1982
年重按原样修复。
1985
年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启王庙
:位于荆山之巅,建于何年无考。民国二
十七年(
1938
年)为日军所毁,现又修复。
3
、三皇庙:
又名先医庙。位于荆山北麓白乳泉黄土
岗顶。
始建于宋代。
是古代祭祀医神之庙。
庙内塑有伏羲、
神农、轩辕的泥胎塑像,故名“三皇庙”
。建国后,神像
被毁,
1985
年开始重新修建。
4
、大圣寺:
亦名功德林。位于白乳泉东首
100
米处。
始建于宋雍熙元年
(
984
年)
,
元朝废弃。
明洪武五年
(
1372
年)重建。是古人祭祀国泰年丰之地。现权存院廓。
5
、关帝庙:
位于荆山北麓(现怀远一中院内)
。明嘉
『拾』 关于宁夏的一些古迹遗址
1、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而今,这里四季泾水涌动,潺潺生辉。春来野桃花遍野满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远映,伴以高架桥涵,火车出入,天堑通途,也是游人观览的去处。
最佳时间: 全年
交通指南: 铁路交通:包兰铁路穿越宁夏境内,与全国各大铁路干线相通直达沿海各口岸,宝中电气化铁路南北贯穿固原境风165公里,连通了京包,陇海两大干线,货物可经欧亚大陆桥的陇海-兰新线抵达中亚和欧洲。 公路交通:固原地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西安-兰州,兰州-宜川,平凉-银川国道公路 纵横穿越固原。
秦、汉王朝与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长期对峙,时有战争。秦惠文王时,拔义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时,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就是固原城北战国秦长城。
2、秦长城
这条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起自甘肃省临洮县的洮河谷地,途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县,顺葫芦河东岸经北峡口从闫庙进入宁夏西吉县,经黄家岔、玉桥、张结子、好水川口,单民、兴隆镇、谢家东坡、王家湾、韩家堡至将台,在将台以90度的角度转折向东,顺马莲河河谷至马莲水庙出西吉而进入固原县的张易乡,至黄堡东,转折为东北方向,进入红庄乡政府。长城过红庄后进入滴滴沟,出滴滴沟山口后至孙家庄、白家湾,在这里又转折向东,经过吴庄、闫家庄,至明庄西北,便分为两道,形成"内城"和"外城"之分。
内城从明庄过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顺向小丘陵上,经郭庄、十里铺过清水河后至沙窝。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弓背状,经乔洼过清水河,过河后再折向东南至沙窝与内城合二为一。内城与外城遗迹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内城城墩城墙高大、宽厚、完整,城线笔直如划,气势雄伟巍峨。全线约8公里长的内城遗迹保存较完好,除现代公路及少数后期冲沟穿破外,全线基本上不曾中断,每200至230米便有一个城墩。外城已残毁不堪,大部分夷为平地,残留的城墩多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墙。
长城过沙窝后爬上程儿山,经阳洼以南、中庄乔家沟,上黄水庙、王家崾岘、黄家庄而出固原县进入彭阳县川口乡的黄湾以北、彭阳乡的姜洼、丰台、阳洼、崾岘前洼、陡坡子、李岔、城阳乡的瑶湾、白岔、乔渠、长城白马庙、祁家庄、张沟圈、小庄、施坪,从刘家堡子出彭阳县,又进入甘肃省镇原县的孟家塬。在祁家庄和小庄之间的转弯处,有一节多出长城主线1公里而伸向正南张沟圈村的长城。说明在长城施工之前,曾经有过系统而精心的地理位置勘察,施工中有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但施工时由于政区的分工,两个政区之间并末完全同步施工所致,因此,长城在此处又向东北成90度的转向。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经过西吉、固原、彭阳3县,全长约174公里。
3、 唐制胜关
唐制胜关(安化县城)遗址位于县城西2公里,永丰村南侧。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历来为兵家重地。地处六盘山东麓的瓦亭萧关,千百年来更是刀光剑影,烽火狼烟,留下了许多历史纪实和遗迹。 唐朝为防御吐蕃攻袭在原州先后设置“原州七关”:木峡关、石峡关、石门关、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七关中泾源境内就有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四关。唐朝军队和吐蕃在争夺这些重要关隘时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争夺异常激烈。制胜关(旧称大震门),为原州七关之一,控制陇西一带,管领沿坡小寨25处。宋乾德二年(964年)废关,改置安化县城。遗址呈方形,边长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开东西二门,东门有瓮城长49米、宽38米。城址现已开垦为农田,田间常露有汉代绳纹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开元通宝”等铜币。
编辑本段交通
唐制胜关交通 在泾源县城西1.9公里处,香水河北岸,可在当地包车或自驾车前往。
4、 古城
古城位于宁夏朝那县城西16公里处的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远,故名古城,为秦汉朝那县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这里三面环山,峰峦叠嶂,为通往古长安的要冲。 朝那古城地势平坦,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朝那城墙残高1-13米不等,基宽14米,夯土层14~20米。朝那城依东西南北开四门,今彭固公路穿东西城门而过。沿朝那城墙外四周辟有深3米、宽20米的护城壕堑,至今犹存。
5、西安州古城,位于海原县西南20公里处,背靠天都山,前临销黄川,古城大体完好,应该是固原境内保存较完好、较大的古城址之一。城址为长方形,边长近千米,每边有19个等距离的马面,每50米一个。马面,是宋代筑城的标志。
6、固原城,地外宁夏南部山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内城的缘起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而得以沿袭且发展起来的城就是现在的固原古城,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