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文献
㈠ 德江县扶阳古城遗址的文献记载
据史料记载:扶阳县建于隋朝仁寿四年(公元年),初属庸州、后属思州,唐宋属费州,废于宋代。
《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三页载:“扶阳在扶水之北。”
《元和郡县图志》载:“扶阳县,中下。东南至州(费州)八十五里。武德置,属思州,贞观四年属费州。”
《旧唐书》载:“扶阳。隋仁寿四年庸州刺史奏置,以扶阳水为名。”
《新唐书》载:“费州涪川郡,下。贞观四年析思州之涪川、扶阳,开南蛮置。土贡:蜡。户四百二十九,口二千六百九。县四:涪川,(中下。武德四年析务川置。贞观四年以黔州之相永、万资隶费州,十一年省。)扶阳,(中下。)多田,(中下。武德四年置,隶思州,贞观元年隶务州,八年来属。)城乐。(中下。武德四年招慰生獠置,隶思州,贞观元年隶务州,八年来属。)”
嘉靖《思南府志》载:“废扶阳县。 《元志》云,在府西北八十里。隋于扶水之北置县,属庸州。唐属费州,宋废。”
《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载:“扶阳县,隋置,唐初因之,后废。故治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八十五里”。
此外, 《旧五代史》 、 《太平寰宇记》 、《舆地纪胜》 、 《武经总要》 、 《读史方舆纪要》 、 《贵州通志》 、 《贵州古代史》等史籍均有扶阳县的记载。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扶阳县城距离东南方的“州”城八十五里,(该“州城”指思州呢还是费州?)扶阳县在历史上隶属于思州只有短暂几年时间,自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至宋废一直隶属于费州。李吉甫所指“州”应为费州无疑。费州城址在今德江县潮砥镇官宅村(见德江县志)。“东南至州八十五里”,即扶阳县城在费州城的西北方八十五里。按费州城西北方官路八十五唐里(1唐里等于180丈,1丈合今制307厘米)测算,该城址在今煎茶镇到合兴乡一带。嘉靖《思南府志》说扶阳县城位于思南府城的的西北方,相距八十里。按思南府城西北方官路八十明里(明代1里为180丈,1丈合今制326厘米)测算,该城址在今合兴乡一带。
德江扶阳古城遗址
查看《中国古代地图集》 ,扶阳县城的图标位置,处于今煎茶镇至合兴乡一带。
以上史料指出了扶阳城址所在的大体范围,那么,城址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
《旧唐书》说扶阳县城“以扶阳水为名”, 《通典》和嘉靖《思南府志》明确指出扶阳县城在“扶水北”.“扶水之北”。只要在煎茶镇至合兴乡一带先找到名“扶阳水”或“扶水”的河流,再从“扶水”的北面去找寻遗址,答案就会找到。
遍察煎茶镇至合兴乡地境,只有合兴乡朝阳村有一河流旧称“扶水河”,亦名“浮水河”,在河流北面一个名叫中寨的村寨,正好有一座古城遗址。据当地老人传说,古城遗址旧称“扶王城”,或称“浮王城”“福王城”。这些称谓也与“扶阳”谐音暗合。由此看来,合兴乡朝阳村中寨的古城遗址当是扶阳城址无疑了。
㈡ 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 饶典 这个文献
陶寺
㈢ 研究历史时期是文献记载更好还是遗址更好
应该还是文献记载更好,文献记载能够建构出一个体系。
㈣ 关于遗址保护规划的外文学术期刊文献!!
㈤ 大溪文化的红花套遗址证实了哪个文献
1973年在大溪文化的红花套遗址发现了两处保存较好的地臼。这一考古发现,证实了《周易·系辟下》关于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的记载。
㈥ 关于西域古国的文献资料
中国史籍中最早关于楼兰王国的具体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根据记载,我们知道楼兰是一个西域小国,建国于盐泽边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这里的“盐泽”,指的是罗布泊。到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汉书》时,楼兰王国有1570户人家,共14100口人,国都名“打泥”。《汉书》进一步介绍了楼兰的生态环境:“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桐(胡杨)、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部善,并请求朝廷驻军伊循。昭帝便在伊循城置都尉,行屯田。从此楼兰便成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东汉时,楼兰在丝绸之路上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东汉政府在楼兰大规模屯田,开发楼兰。此后直至魏晋累几百年之久,楼兰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再后来,楼兰便很少见于史载,逐渐地神秘消失了。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位于亚洲北部,一向寂寞荒凉、杳无人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不时地闪现出西方冒险家的匆匆身影。使得这片广袤数万里、一直湮没无闻的区域,一时间为世人所瞩目。沉寂在沙海之中千百年前的古代绿洲遗址,逐渐被这些探险者所发现,一队队行色匆匆的驼队,打破了沉寂千年的大漠。
楼兰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丈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径89°55′22″,北纬40°29′55″″,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东距罗布泊北岸28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楼兰佛塔和“三间房”成为楼兰遗址的标志,古城遗址包括城区面积10.8万平方米和东郊墓地MA、HB、周围寺院民居遗址及楼兰贵族墓。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维吾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到了唐代,“楼兰”就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
楼兰王国的历史还远不是一个楼兰古城所能揭开的。根据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阳墓地和小河 5号墓地出土的干尸,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楼兰地区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其后的2000多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痕迹,史书中也没有半点墨迹。汉一晋时期,楼兰地区出现了蒙古人。这时的楼兰演绎出农业文明,并以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传递着东西方文明。而在晋代之后的1500年,楼兰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00年前,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看见了楼兰残破的城墙和佛塔。
有的学者认为:斯文·赫定发现的这个楼兰古城既不是早期楼兰王国的都城,更不是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后的国都(扌于)泥城,因为楼兰古城碳 14测定的年代不早于东汉。斯坦因在黄文弼发现的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编号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称其“方城”,位于罗布泊北岸之西,铁板河末流的河网地带,“方城”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认为这是早期的楼兰都城。
当时的楼兰王国还是罗布泊附近一个半耕半牧的弱小国家,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由于楼兰王安归与匈奴勾结,不断地在丝绸之路上劫杀汉使,汉朝大将军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杀安归。傅介子带着刺客来到楼兰,假称要赏赐安归金币。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左右王公贵族见状纷纷逃散。傅介子立即召告楼兰国民:“安归王对汉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来杀掉他,现在汉朝的部队已赶到,改立在长安纳为人质的安归的弟弟尉屠焉为新国王。”傅介子斩下安归的首级,派快马送回长安,悬于长安未央宫北门下示众。
平定楼兰之乱后,汉昭帝即诏立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行别时尉屠焉对汉昭帝说:“我长期在长安居住,现在回去当国王,孤身一人,恐难服众。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后恐被其仇杀。楼兰国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块富饶美丽的绿洲,天子可派一名将领率部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也使臣有所依靠。”于是汉朝即派一名司马,带兵40人随尉屠焉一起回西域。尉屠焉继位后,于公元前77年将国都从罗布泊北岸的楼兰故都(方城)迁到(扌于)泥城(今若羌县城),汉朝在(扌于)泥城以东的伊循城(36团米兰遗址)也设立了伊循都尉。此后楼兰故都没有再发展,估计只有原王室贵族仍居住在这里,从2003年楼兰贵族墓的发掘,也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时期,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任西域都护,派手下索励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罗布泊屯田造房,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等国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坝,引水开荒,积粟百万。由于孔雀河被拦,导至下游楼兰故都水源断绝而废弃。屯田士卒在罗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渐形成了今天可看见的有“三间房”的楼兰古城,并将此发展成为西域长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墓室中的壁画。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专家否定了这是楼兰“王陵”的说法,推测其为3世纪前后“城内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 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楼兰文明消亡的启示
塔里木河下游科考队在探寻古楼兰如何消亡之谜时,深切地感受到了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专家分析发现,水源和树木是罗布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并曾有水土滋养中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尽管更多学者指责楼兰人不加控制的砍伐了树木,毁掉了自己的生存根基,但科考队通过本世纪初发现的珐栌文和竹简等文献资料了解到,世界上最早的保护森林的法律正出自于这里。
从法令的严厉程度不难看出,保护已是刻不容缓,树木与水源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了绿色的依托,绿洲变沙漠就是指日可待了。
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狭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成败兴衰之间的落差只能给后人留下未尽的思考,凭吊远去的文明。
㈦ 二里头遗址的文献记载
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 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众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本着严谨的角度来看,夏朝以及其都城确实还未发现能证明自身的系统文字。但根据二里头遗址范围以及都城规模来看,其所在地区为上古三代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地区,其代表的王朝,若不是史书记载的夏朝,那是其他王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㈧ 如何在历史研究中有效的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
历史文献(史部文献)是文献的一部分。是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字资料、言论资料、实物资料。我们一般把历史研究中能运用的资料称作“史料”,而史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文字史料,如二十五史、甲骨文等。
<2>实物史料,象古迹遗址,古器物等。
<3>口传史料,象民间流传的英雄史诗、历史传说等。
面对如此浩繁的资料,人们已不在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其多了,而称之为“资料爆炸”或“知识爆炸”或“文献的海洋”。面对这一汪洋大海,你要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或者不善检索是绝然不行的。所以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史学检索意识:
①对历史学科要有学习乃至研究的兴趣,否则其它就根本谈不上。此点不必多论。
②在合适的时期初步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检索、搜集资料,并不断感到研究的进展,保持旺盛的兴趣。否则什么都收集,什么都不精不深,慢慢就会劳而无功,进而不果而终。
③要经常密切注意学术动态。平时注意积累,隔一段时间要翻看一下史学刊物,特别是动态刊物,掌握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也免于积的过多。翻检费时费力,而使兴趣下降。
④要养成逛书店的习惯,通过逛书店了解史学著作情况,虽不一定都卖,但翻翻看看,也有益于了解动态。特别是关于史学书目,史学索引,史学动态之书,如有财力,最好买一些,个人用起来方便。
⑤上网浏览和检索。
检索工具类型:
1、书目,也称目录,它是将一批相关的图书进行著录并加以系统编排的一种揭示和报道文献的工具。它们揭示的文献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卷册、版本、价格及文献所属学科源流等。
2、索引,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单元知识,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类型。它的异称很多,有的叫“通检”,如顾颉刚的《尚书通检》;有的叫“检目”、有的叫“韵编”,这是中国式的叫法;还有两种外文译音叫法,一叫“引得”,是从英文“index”音译而来,,二是借用了日文汉字“索引”(读さくいん),为现在的通行叫法。
3、文摘,对文献情报的高度浓缩,它是把很多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摘录,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法或主题法编排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文献检索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分析检索命题
二、选择检索方法和检索工具
(一)追溯法 :以你已经掌握到的某种文献的作者在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
(二)常用法:指的是利用专门的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
(三)分段法,也称循环法:这是追溯法与常用法的综合,就是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得一批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并且可以分期、分段地交替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三、确实检索途径和检索标识
中文检索工具的排检方式大体有两大类
一类按汉字字顺排列,通常称为字顺法,包托形序法、号码法和音序法三种。
另一类是按内容编排,称标题法,包括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和地序法。
㈨ 有关中国宫殿的文献
中国的宫殿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这个艺术风格是什么呢?简单说来,仍是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中国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所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魂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正和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可行"。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的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对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狂迷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的基本特性征。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理性)。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像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之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颠,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这种本质上是时间进程的流动美,在个体建筑物的空间形式上,也同样表现出来,这方面又显示出线的艺术特征,因为它是通过线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屋顶形状和装饰,占有重要地位,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汉以后),使这个本应是异常沉重的往下压的大帽,反而随着线的曲折,显示向上挺举的飞动轻快,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而不同于欧洲或伊斯兰以及印度建筑。就是由印度传来的宗教性质的宝塔,正如同传来的雕塑壁画一样,也终于中国化了。它不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而繁复重累,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一级的异常明朗的数学整数式的节奏美。这使它便大不同于例如吴哥寺那种繁复堆积的美。如果拿相距不远的西安大小雁塔来比,就可以发现,大雁塔更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式的宝塔的美。那节奏异常单纯而分明的层次,那每个层次之间的疏朗的、明显的差异比例,与小雁塔各层次之间的差距小而近,上下浑如一体,不大相同。后者尽管也中国化了,但比较起来,恐怕更接近于异域的原本情调吧。同样,如果拿一九六八年在北京发现的元代城门和人们熟悉的明代城门来比,这种民族建筑的艺术特征也很明显。元代城门以其厚度薄而倾斜度略大的形象,便自然具有某种异国风味,例如它似乎有点近于伊斯兰的城门。明代城门和城墙(特别像南京城的城墙)则相反,它厚实直立而更显雄浑。尽管这些都已是后代的发展,但基本线索仍要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也由于是世间生活的宫殿建筑,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论语》中有"山节藻 ","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斗拱、飞檐的讲究,门、窗形式的自由和多样,鲜艳色彩的极力追求,"金铺玉户"、"重轩镂槛"、"雕梁画栋",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中国宫殿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
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
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
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
水平。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的宫
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轴线后端为殿
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闭的后室,屋顶可能是
四阿重屋(即庑殿重檐)。整个院落建筑在夯土地基上。
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
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布局方式。
河南郑州、湖北黄陂盘龙城和河南安阳殷墟有商代
中期和晚期宫殿遗址。盘龙城的朝、寝已可能分别设置
在前后相续的2座建筑中,陕西岐山西周宫殿遗址,是一
座完整的两进四合院,沿中轴线设置了屏(照壁)、门
屋、前堂和后室,左右廊庑围合。据记载,东周的宫殿
布局是在宫外立双阙,有5重大门及外朝、治朝和内朝3
座大殿。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燕国下都和赵国邯郸
都是在中轴线上串连的一些高台上建筑宫殿。秦国宫殿
在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南沿,1号宫殿遗址居中,依塬作
基筑台,台上构屋,经复原是二元式的阙形(见咸阳1号
宫殿)。秦始皇还在咸阳仿建六国宫殿,又在渭河以南
建阿房宫,规模十分巨大。西汉长安主要有未央、长乐、
建章诸宫,以未央宫为朝会宫殿,诸宫各有宫墙,主要
宫门处建双阙,中轴一线布局规整对称,其他地方比较
自由地布置园林池沼和次要建筑,它们的规模都很宏大。
汉洛阳(北魏)城内有南北两宫。秦汉的离宫苑囿也很
多,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1次高潮。曹魏邺城宫殿集中在
城内北部,朝会正宫居中,东为寝居的东宫,西为铜雀
苑。但当时一般宫殿布局多取南北纵深的方式,大致是
在宫城内设前朝、后寝,宫城北常有苑囿。如南朝建康、
魏晋和北魏洛阳都是这样。这个时期宫内的朝会部分还
流行过3座大殿呈品字形布局的方式。唐长安有3座宫殿,
即西内、东内和南内。西内以太极宫为朝会大宫,以凹
字形平面的宫阙为正门(承天门),内有太极殿,两仪
殿两重殿庭,即唐代的大朝、常朝和日朝,相当于周制
的天子三朝。两仪殿以后还有甘露殿院庭。中轴线左右
各有对称布置的一串院庭,安置宫内衙署,形成一片井
然有序的大面积组群。此外,宫内还有其他殿亭馆阁共
36所。太极宫东连东宫,西连掖庭宫,分居太子和后妃。
东内即大明宫,在长安城外东北,大部面积已经发掘或
探测。朝会部分与太极宫相似,在丹凤门内顺置含元、
宣政和紫宸3座大殿为三朝,左右也各一路。含元殿及左
右两阁合成凹字形平面宫阙,气势辉煌。大明宫后面是
太液池园林区,沿湖有许多游观建筑,其中有的是楼阁,
规模极大,它和含元殿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盛期建筑艺术
最高水平的代表。南内兴庆宫较小,是离宫,宫内有占
地甚大的湖面。唐东都洛阳宫殿也是在凹字形平面宫阙
的后面布置两组殿庭,合成三朝,左右也各有一路。武
则天时在这里建筑两座高楼代替原来的两组殿庭,前为
明堂,下方上圆共3层,后为天堂5层,规模空前。隋唐
时期在两京之间及其他地方还建造了许多离宫,形成了
中国宫殿建设的第 2次高潮。北宋汴梁(今河南省开封
市)和南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宫殿都是就旧时州
衙改建,规模气势已大不如唐。但汴梁由内城正门到宫
前正门之间所建的丁字形宫前广场则是北宋的卓越创造。
在凹字形宫阙宣德门内前后建大庆、紫宸两组殿庭,也
是三朝串连,左右也各一路。寝宫则在此区以外。在常
朝、日朝之间隔以通向宫城东西门的横街。此外,宋宫
各殿还常采用工字形平面,这些对金元直至明清的宫殿
都有很大影响。金中都宫殿大都仿自汴梁,据载宫内正
中为皇帝正殿,后为皇后正位,仍是前朝后寝的概念。
元大都宫殿仿自金中都,也是前朝后寝。元代后期可能
在后寝以北至宫城北门之间建造了御花园。元大都的宫
前广场自宫城正门穿过皇城正门直达都城正门,串连两
座,其丁字形广场移至皇城以外,加强了气势。明北京
宫城称紫禁城,都城南墙和宫城南墙都在元大都的基础
上南移,但前者南移较多,所以加长了宫前的长度,在
宫城正门午门和皇城正门承天门之间增加1座端门,宫前
广场串连为三,气势更大。宫内布局为前朝三大殿、后
寝三大宫和御花园,朝寝均各由3殿组成,都坐落在工字
形石台上,仍存有宋金工字殿的遗意。宫城横轴前移至
前朝之前,使中轴线上的气势更为贯通。中轴左右前部
是文华、武英两殿,后部是东西六宫和外六宫,它们是
中轴的衬托。宫城以北的景山也是明代的创造,清代乾
隆时在山上建五亭,恰当地起到收束轴线的作用。明宫
为清代所沿用,同时又在北京和承德建造了许多离宫。
明末时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沈阳建造过一组宫殿,具
有地方的和女真族的特色。除清代的离宫以外,北京和
沈阳宫殿是现仅存的两组宫殿(见北京宫殿、沈阳宫殿)。
明清时期是中国宫殿建设的第3次高潮。
唐代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的金代宫阙(摹本)
由北京紫禁城内望景山
沈阳故宫凤凰楼
中国宫殿传承有序,各代都有所增益。其总的设计
思想都在于强调秩序和逻辑,以渲染皇权意识,具有鲜
明的民族的和时代的特色。
㈩ 十三行遗址的学术书目
(依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林嘉伟,1995,十三行遗址出土凹石研究。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硕士论文。
刘斌雄,1963,台北八里坌史前遗址之发掘。台北文献:52-64。
Liu, Pin-hsiung. 1963. Excavations and Discaveries at Tapenkeng and Other Prehistoric Sites of Pali District. Asian Perspective 7, no. 1/2: 214~223. 邱敏勇,2002,家猪或野猪﹖:再论十三行遗址出土猪的畜养和狩猎。古今论衡:24-36。
卲庆旺,2004,趋向科学的造形:从考古出土头颅再现古十三行人的面貌为例证。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硕士论文。
翁佳音,1998,论十三行遗址的主人:荷兰时代的十三行番社。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季刊:14-26。
杨君实,1961,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及大坌坑两史前遗址调查报告。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45-70。
臧振华,2001,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台北县:台北县立十三行博物馆。
臧振华、刘益昌,2001,十三行遗址:抢救与初步研究。台北县: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臧振华、刘益昌、邵庆旺、Pietrusewsky, Michael,2001,十三行人面貌复原工作过程。北县文化:23-28。
臧振华、刘益昌、涂勤慧、Pietrusewsky, Michael,2001,十三行遗址出土人骨初步报告。北县文化:18-22。
张菁芳,1992,十三行遗址出土人骨之形态学与病理学分析及其比较研究。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研究所硕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