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遗址复原
A. 辽上京遗址的建筑规模如何
辽上京遗址南部来城墙底宽至少有32米,源地表以上高度为10米多。墙体结构为内外3层的版筑结构,特别表现为底部土层薄而密集,越往高处土层越厚,最厚处可达20米左右。由于城体保存尚好,清晰可见筑墙时夯窝的痕迹,每平方米有270多个,十分坚固。辽上京平面略呈日字形,周长约6.4千米,城墙均用黄土夯土版筑,残高5至9米。
B. 漠北第一古都的辽上京的建筑是怎样的
辽上京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为我国辽代都城遗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扩建,938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4年。
辽上京遗址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大遗址之一。辽上京遗址的发现,为系统地研究辽代城市建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将上京改为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上京逐渐废弃。
辽上京遗址南部城墙底宽至少有32米,地表以上高度为10米多。墙体结构为内外3层的版筑结构,特别表现为底部土层薄而密集,越往高处土层越厚,最厚处可达20米左右。由于城体保存尚好,清晰可见筑墙时夯窝的痕迹,每平方米有270多个,十分坚固。
辽上京平面略呈日字形,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用黄土夯土版筑,残高5至9米。京城由皇城和汉城组成,两城建筑与布局是辽“以国制治旗但,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皇城位于京城北部,是契丹皇族、贵族的宫殿和衙署所在地,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3墙都呈直线,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0米,东、西、北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
西墙内的山冈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
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000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4米的台基上。
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
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东、南、西3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原有6座城门。
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仅余靠近皇城南门的小片地区。
城址附近现存砖塔两座。
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塔身第一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
另一座位于城址北,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
辽上京遗物中最精美的当属一个保存较好的石经幢座和半块仰莲雕花石座。
另外,辽上京遗址还发现了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体的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C. 辽上京遗址的京城是怎么组成的,又是如何布局的
京城由皇城和汉城组成,两城建筑与布局是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皇城位于京城北部,是契丹皇族、贵族宫殿和衙署所在地,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3墙都呈直线,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千米,东、西、北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西墙内的山冈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千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4米的台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D. 有关于辽上京的一切资料
辽代上京,为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三年(918)开始兴筑,初名皇都,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938)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为辽代五京之首。 城墙遗址
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城墙低矮,城内遗迹大部被白音戈洛河冲毁。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反映了契丹统治者对被统治民族的防范,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 据文献记载,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史载,上京为辽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水草便畜牧。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今敖汉旗东部)称帝建辽,918年命礼部尚书康默记充当版筑使建都城,仅百日便初具规模,名曰皇都。辽太祖死后,太宗即位继续营建皇都。938年,太宗改皇都为上京并设临潢府。上京城分南北二城,北名皇城,为皇族居所;南名汉城,为汉族人居所。两城相连呈“日”字形。两城建筑与布局是辽“以国制治旗但,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辽上京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4年。1120年金兵攻占上京。金时将上京改为北京临潢路,至元代上京逐渐废弃。皇城内现存石刻观音、龟形碑座各一具,附属建筑有南北二塔。现皇城内仍遗存皇城残墙、雕花柱础、石刻观音像及大量珍贵的地下文物等。
E. 辽上京遗址发现的铜钱和泥塑人有什么意义
辽上京遗址发现的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F. 辽上京遗址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辽上京遗址南部城墙底宽至少有32米,地表以上高度为10米多。墙体结构为内外3层的版筑结构,特别表现为底部土层薄而密集,越往高处土层越厚,最厚处可达20米左右。由于城体保存尚好,清晰可见筑墙时夯窝的痕迹,每平方米有270多个,十分坚固。辽上京平面略呈日字形,周长约6.4千米,城墙均用黄土夯土版筑,残高5至9米。京城由皇城和汉城组成,两城建筑与布局是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皇城位于京城北部,是契丹皇族、贵族宫殿和衙署所在地,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3墙都呈直线,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千米,东、西、北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西墙内的山冈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千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4米的台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东、南、西3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原有6座城门。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仅余靠近皇城南门的小片地区。城址附近现存砖塔两座。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
塔身第一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
另一座位于城址北,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辽上京遗物中最精美的当属一个保存较好的石经幢座和半块仰莲雕花石座。另外,辽上京遗址还发现了近万枚北宋铜钱和数十个泥塑人面像。这些泥塑人面像雕塑十分精美,是一批珍贵的艺术精品,代表了辽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G. 辽上京遗址是什么时间开始进行的勘查和发掘
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辽上京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2001年辽上京遗址的保护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文物重点保护项目。2002年,辽上京遗址经过几个月的发掘,皇城南半部分城墙地表以上结构基本清晰。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上京进行考古发掘并获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