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古遗址
① 古代有罗国吗
罗国是夏商时代芈部落穴熊的一个分支,和荆楚同祖。大约在殷高宗武丁时,芈族系诸部落遭到殷的征伐,罗便随楚由罗山(河南罗山县)迁避到甘肃正宁县。以后又被周王朝压迫,随楚国迁于湖北房县和宜城。到了春秋初期,被楚所灭,将其遗民迁于枝江,后来又被迁至湖南汩罗。可是,这个商、周时期的古国,在古代史料中却寥寥无几,是值得深入探讨和考证的。
????罗子国的起源和立国
????罗,是祝融氏吴回之后,也是荆楚的一个先祖 芈姓首领穴熊的支裔,所以也姓熊,与楚国之后改姓熊,属于同姓同祖。秦嘉谟所补辑的《世本》云:“罗氏,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国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注:“案《秘笈新书》引《姓纂》,以罗为祝融氏。”《姓苑》也说是“祝融氏之后”。《姓氏急就篇》则就“罗氏,颛顼后。”《通志·氏族略》:“罗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本来祝融是颛顼之后,更说明罗系颛顼系祝融氏吴回的后裔,和荆楚同一祖系。
????至于罗系熊姓,据《左传·桓公十二年》杜预注:“罗,熊姓国。”疏:“《正义》曰:‘罗,熊姓,’《世本》文也。”《世说新语·方正》注引《罗府君别传》曰:“罗,楚熊姓之后,启土罗国,遂氏姓焉。是则熊姓又似出芈姓也。”张澍注《世本》说:“盖楚君皆以熊为号,疑熊姓,楚所分也。顾亭林以罗为芈姓,非是。”罗泌《路史·国名纪丙》也说:“罗,熊姓罗君也。”又《后纪八》云:“罗,熊析也。”又云:“濮、罗、归、越、夤、滇、麇、麋、芈 蛮,皆 芈分也。”《路史》明确地指出罗本姓熊,是芈姓的分支。可见罗为熊姓,系荆楚的分支,荆楚的先祖季连,始姓芈,系祝融吴回之孙。季连的孙子叫穴熊,以后成为荆楚国君熊姓的来源。据此,说罗是颛顼之裔,或祝融之裔,或楚之分支,都没有矛盾,却只能说是和荆楚同一祖系。至于说罗是芈姓也好,熊姓也好,原也一致,因熊姓来源于芈姓,并无任何抵牾之处。
????至于罗字的名义,最早出现于甲骨文的,有《续甲骨文编录》六三七作“ ”,《续甲骨文编》七四三作“ ”,又四二一八作“ ”,《殷契粹编》一一O七作“ ”,就象拿着鸟罟捕鸟之状.”,《尔雅》云“鸟罟,谓之罗。”注:“谓罗络之。”疏:“罗,鸟飞张网以罗之。”《诗·王风·兔爰》云:“雉离于罗。”传:“鸟网为罗。”《礼记·月令·季春》:“田猎置罘,罗罔毕翳。”注:“罗罟曰罗罔。”杜甫《遗兴》诗:“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罗就是张罗以捕鸟的罗网。
????究竟罗网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据张澍粹集补注的《世本》云:“句芒作罗。宋衷注:句芒,伏羲臣。”《说文解字》:“罗,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古者芒氏初作罗。”可见华夏族在很古的时候,就已发明罗来捕鸟,创造了狩猎的一种工具。如内蒙古东部的虎尔哈部,据《御制增订清文鉴》卷二十二载,“虎尔哈”,意为“大围网”,是用以打鸟雀。则古老部落以此为生者便毫不奇怪了。
????以后,善于制造罗网,并用来罗捕飞鸟的部落,便称为罗。这个罗部落是则荆楚的祖先穴熊分支出来的。大概当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三十五里)的时候,罗便活动于熊山南二百八十里的罗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载:“罗山,大(罗山)县南十里,峰峦环抱,隋因以名县,亦谓之龙山,又名小罗山。县南百里又有大罗山。”《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八载:“隋县治在此山下,因以名县。”唐武德四年又建为罗州。我认为罗山县的命名,并非小罗山的“峰峦环抱”,而大罗山就没有这种说法,应是《路史·国名纪丙》所说的:“罗,熊姓罗君也。”注“故信阳有罗山。”指出罗最早在罗山,罗山即因罗曾活动于这一带地方而命名的,今为河南罗山县。《左传·昭公五年》:“楚子以馹至于罗汭”。又云:吴败楚于鹊岸,楚子济于罗汭,次于莱山。俞正燮《癸已类稿》卷二《棫林、罗汭、莱山义》称:“《河南志》谓罗汭在罗山(县),莱山在光山(县)。……当以《河南志》为是。”也认为罗山是古罗汭,说明为古罗人之地。所谓罗汭即罗山之东的竹竿河,古名谷水,发源于大别山脉的掘山,北流入淮水。大小罗山正位于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捕鸟最优越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解放以前,仍是森林茂密,鸟类群集,农民每于春秋两季的夜晚,于山冈坦露高地上,燃起大堆篝火,周围再围以围网,那成千上万的鸟群,纷纷朝着篝火猛冲俯扑而来,都撞落在篝火的四周,大多都羽落翅折头破血流,或死或在地上挣扎。没有死伤的,则被火光照花了眼,弄得晕头转向,向四周乱窜,结果都撞入周围预设的大围网之中。篝火周围便铺起一层厚厚的鸟体,个别振翅欲飞的鸟,却被农民用棍挥舞击落在地。往往满载而归,成为人们的佳肴。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夏商时代,人烟稀少,森林更为稠密,鸟类更加多,罗人的捕鸟收获更应多若十倍了,对以鸟肉来维持季节性的生活,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当时的事实。罗人活动的范围,有可能到达今湖北罗田县,罗山与罗田,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也正是鸟类麇集的优良的地方,所以也成了罗人田猎鸟兽之地,罗田也因此得名。
????到了商代吕,殷高宗武丁等历代君王,大肆征伐属于夏朝的残余势力——荆楚,罗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遭到同样的打击,便随着荆楚部族躲避而西迁。当荆楚迁到今陕西渭水域的荆山、楚水叶,罗人也迁到楚北面罗山、罗水,即今甘肃正宁县东二十里的罗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正宁)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清一统志》卷二百三载:“罗山,在正宁县东二十里。”又载:“罗水,在正宁县南,西南流入宁州界。《元和志》:隋,罗川县,以县南罗水为名。”白眉初《秦陇羌蜀四省志》载:“罗水出子午岭,西流至峡西县会泾水。”罗山,系子午岭西来的一以山脉,正位于陕、甘界上。子午岭之北有直罗川。在陕西富县南,东流入葫芦河。由于罗人迁居于此,这里的山和水都以罗为名,罗川之上还有叫罗川务的地名。后来,隋朝便因罗川之名,建为罗川县。这个罗山、罗水,正靠近周部落的祖先庆节居住的邠地的北邻,他们都属于夏族的体系,共同联合以抵抗商人。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十巫中有巫罗,当系罗国的首领,又是巫师,与巫彭相近,巫彭亦在西方,今彭水(甘肃庆阳县南古彭阳县)一带。到了周武王灭商时,才封罗为子爵,正式成为周的属国罗子国。
????罗与周、楚的关系
????据《周礼·夏官·罗氏》载:“罗氏掌罗乌鸟。”注:“能罗罔搏鸟者。”秦嘉谟辑补《世本》称:“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礼记·郊特性》云:“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罗氏致罗与女。”《周礼·夏官·大司马》载:“罗弊致禽以祀枋。”注:“罗弊,罔(即网)止也。”可见罗人的首领曾任周朝捕鸟之官,还将捕得的禽鸟贡献给周王,以充祭品。更可说明罗山县的大罗山,是因大罗氏活动过而得名的。这时罗所在地的正宁县的罗山和罗川,因靠近周都,才能在周的朝延中任罗氏官职,如果这时远在湖北的房县或宜城,相隔千多里,决不能远至周都任职,更说明甘肃正宁县的罗山、罗川为罗的住地是切合实况的。罗人不但用罗网捕鸟,这时还发展到养了大批“鹰鹯鸷鸟,而罗氏教之猎。”驯养这些猛禽以逐捕飞禽。
????由于罗在周京较近,所以周王朝便侵迫罗、楚,他们便越过秦岭沿着淅水南迁。当楚王迁至淅川的丹阳时,罗也沿汉水南迁至湖北荆山西北面的房县,依附于楚。《姓氏罗急就篇》认为“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姓考》说:“罗国,即房州地,后灭于楚,以国为氏。”邵罗《姓解》也说:“罗,按颛顼之末裔,受封于罗国,今房陵也,子孙以国为氏。”
????罗子国后又再向东走出山林,迁至汉水之滨的宜城县西二十里的罗川城,这时砰原沃野,是罗人发展农业的优越环境。《水经注》:“夷水……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路史·国名纪丙》也说是“在襄(阳府)之宜城。”证实了罗国所在地,确在今湖北宜城县的罗川城。
????到了春秋初期,正值楚武王国势强盛,楚向汉水以东和以北发展势力,罗国首当其冲,便遭楚国不断的侵凌。《左传·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征伐绞国,“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注:罗“国在宜城西山中。”次年春,楚屈瑕伐罗,……(师行)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这次罗、卢两国乘楚以大国自骄,座痹无备,夹击楚军,把楚国打得大败,主帅自缢,其馀将帅被俘,使楚国损失惨重,可见当时罗国的势力还很强大。但因楚毕竟是个大国,“其后,楚复伐罗,并其国,子孙以为氏。”罗国被楚所灭,时间约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随之前。否则,楚国决不能越过罗国去攻打随园,也不能越罗国去攻打随园,也不能越罗国去攻打邓国。所以,楚灭亡了罗国之后,完全控制了汉水交通要道,为吞并汉东诸姬和北向中原,打下了巩固的基础。
????对于罗的灭亡原因,据富辰谏周襄王说:“昔鄢之亡也由仲任,……罗则季姬,……是皆外利离亲者也。”注:季姬,姬氏女,为罗夫人而亡其国也。……外利,行满腔热情僻求利于外,不能亲亲以亡其国也。“这个季姬,很可能是汉东诸姬国君的女儿,与罗联婚’含有共同抵抗强楚的目的。至于把罗的亡国原因,归咎于季姬这个妇人,未免过分。但罗子胜楚而骄,发展为骄奢满腔热情佚,不能团结群众,却是亡国的主要原因。
????罗亡国后,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氏,或为罗侯氏。《姓氏急就篇》说:”罗侯氏,罗国为楚所灭,其后号罗侯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二也说:“罗侯,罗君之后,子孙氏焉。”《姓解》也称:“罗侯,即上罗国子孙,为楚所灭。有国日,尝封侯者,又自称罗侯氏。”《通志·氏族略》载:“罗侯,罗君之后,支孙我廿。其国在宜城山中,后迁枝江。”《路史·后纪八》云:“罗,……后也入楚,有罗氏,罗侯氏。”苏轼《万石罗文传赞》中也说:“罗氏之先,无所见,岂左氏所称罗国哉。”国亡,以国名为姓,这些都是周、秦时期,亡国、失邑之君主、大夫的子孙所惯行的通例。
????罗子国灭亡后遗民的迁徙
????楚武王灭亡了罗子国之后,为了在北进时,防止可能遭到罗中遗民的干扰,于是便把罗的遗民迁到楚都丹阳附近的枝江,其目的与役使罗人修筑丹阳城有密切联系,罗这时已成为楚的附庸国。故《水经注》云:“枝江地,故罗国。”《路史·后纪八》也说:“初国宜城,后徙枝江。”《通志·民族略》亦从此说。
????到了楚文王时,由丹阳迁都于郢,因 罗在枝江,逼近郢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楚文王又将罗的遗民迁到今日湖南汩罗,《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罗县,”应劭日:“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杜佑《通典》称:“邱州,古罗国地。”指定的是岳州南境一带。《路史·国名纪丙》云:“今潭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载:“罗县城,……春秋时罗国也。”光绪《湘阴图志》卷六沿革表示:“楚文王灭罗,而徙都郢,乃从宜城徙罗丹阳,已而于湘阴乃是楚文王时。湘水之阴的罗国故址在汩我江南岸,今汩罗县西北八里的屈原农场蚕桑场。罗子国城遗址尚留有继续的城垣和护城河遗迹。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曾在此发掘,发现城垣东西长490米,南北宽400米,城北廓保存较好,墙基宽14米,高3米,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内西南部有长25米、宽7米的土台,堆积有筒瓦、板瓦及绳纹陶片。城赴东面有文化遗物和墓葬,出土有灰陶绳纹鬲、豆、罐及一些绳纹硬陶片等。从出土的陶器的质地、器形、纹饰来看,与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时代当属春秋战国时期。与罗子国迁此立城的历史吻合。
????罗子国的活动范围,在麋子国的南面,约在今汩罗江流域。由于罗人的关系,把一条无名溪江改为罗水。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洞庭之南,罗水出焉。”《清一统志》云:“卢水源出卢山,南流迳故县城,至双江口入汩,以其流迳古罗县,故一名罗水。”卢水是罗水的一以,应是先因罗国所在而叫罗水,罗水流入湘江处叫罗渊,见于《水经注》,因位于罗水与罗国故地,才叫罗县。
????光绪《湘阴图志》卷二十水志:“案罗水源出巴陵罗内(一名罗里),以北斗岭周环罗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谓之罗内,故得罗水之名,”其实,“罗水源出巴陵县葛藤尖”,即今岳阳县渭洞乡桂峰村葛藤尖。罗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经罗内,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罗水,八十八里至汩罗县红花乡双江村的小江口入于汩水,才合称汩罗江。清末“夏时涨水,深约二丈有奇,面阔约三十丈;冬时涨落,不通舟楫。”罗内的名称,系罗国活动之地,并非“周环罗列”而名。
????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国活动地域而名。罗子国以北就是麋子国的活动范围。到战国初,楚于今湖南一带置黔中郡,而罗、麋等附庸国宣告终结,都统辖于黔中郡。
????秦汉时,罗国遗民,有的留居长沙郡,有的东迁豫章郡(江西南昌),《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卷一O六洪州载,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代,都是大姓,人才辈出,散布于全国各式各地。
????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画古地图中,在江华县的潇水支流有一条罗水,当系一以罗人南迁于此而得名。至于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之区,至今壮族语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也说明罗人有一部分南迁至两广与骆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罗为名的地方,决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罗人则又向西南,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后来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
????当罗被楚灭时,还有一部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庸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后来有的便融入于土家族。一以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罗氏。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古罗子国之后,罗子国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 《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扶使”,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旬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今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有罗氏. 有的罗人,则由湘北南迁于湘南,加入了瑶族十二姓之一,如广西龙胜的白水保存的瑶族《评王券牒》中署有罗道门、罗行,原存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的《万福攸同,兰桂腾芳》瑶人谱牒中有罗竹奉。
② 我国有哪些文化遗产
===========
中国文化遗产
===========
安徽:
新四军军部旧址(1-27,泾县)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2-55,凤阳县)
安丰塘(芍陂)(3-53,寿县)
龙川胡氏宗祠(3-84,绩溪县)
潜口民宅(3-88,黄山市)
许国石坊(3-102,歙县)
花戏楼(3-131,亳州市)
广教寺双塔(3-145,宣城市)
和县猿人遗址(3-184,和县)
薛家岗遗址(4-9,潜山县)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4-27,南陵县)
棠樾石牌坊群(4-141,歙县)
老屋阁及绿绕亭(4-142,黄山市)
罗东舒祠(4-143,黄山市)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4-248,肥东县)
陈山遗址(5-44,宣城市)
凌家滩遗址(5-45,含山县)
尉迟寺遗址(5-46,蒙城县)
寿春城遗址(5-47,寿县)
寿州窑遗址(5-48,淮南市)
柳孜运河码头遗址(5-49,濉溪县)
繁昌窑遗址(5-50,繁昌县)
皖南土墩墓群(5-164,南陵县)
曹氏家族墓群(5-165,亳州市)
朱然家族墓地(5-166,马鞍山市)
水西双塔(5-314,泾县)
亳州古地道(5-315,亳州市)
白崖寨(5-316,宿松县)
程氏三宅(5-317,黄山市)
呈坎村古建筑群(5-318,黄山市)
渔梁坝(5-319,歙县)
宏村古建筑群(5-320,黟县)
西递村古建筑群(5-321,黟县)
寿县古城墙(5-322,寿县)
查济古建筑群(5-323,泾县)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5-452,潜山县)
人字洞遗址(6-93,繁昌县)
临涣城址(6-94,濉溪县)
李白墓(6-252,当涂县)
蒙城万佛塔(6-567,蒙城县)
许村古建筑群(6-568,歙县)
祁门古戏台(6-569,祁门县)
南屏村古建筑群(6-570,黟县)
江村古建筑群(6-571,旌德县)
振风塔(6-572,安庆市)
溪头三槐堂(6-573,休宁县)
郑氏宗祠(6-574,歙县)
竹山书院(6-575,歙县)
黄田村古建筑群(6-576,泾县)
世太史第(6-577,安庆市)
齐云山石刻(6-825,休宁县)
刘铭传旧居(6-957,肥西县)
李氏庄园(6-958,霍邱县)
冯玉祥旧居(6-959,巢湖市)
半塔保卫战旧址(6-960,来安县)
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6-961,濉溪县)
山东: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1-54,济南市)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1-55,嘉祥县)
四门塔(1-62,济南市)
曲阜孔庙及孔府(1-99,曲阜市)
城子崖遗址(1-140,章丘市)
临淄齐国故城(1-144,淄博市)
曲阜鲁国故城(1-145,曲阜市)
孔林(1-163,曲阜市)
灵岩寺(2-21,济南市)
蓬莱水城及蓬莱阁(2-37,蓬莱市)
大汶口遗址(2-48,泰安市)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3-9,威海市)
冯玉祥墓(3-39,泰安市)
驼山石窟(3-46,青州市)
千佛崖造像(3-48,济南市)
光岳楼(3-65,聊城市)
聊城山陕会馆(3-77,聊城市)
孟庙、孟府和孟林(3-83,邹城市)
牟氏庄园(3-92,栖霞市)
十笏园(3-95,潍坊市)
岱庙(3-125,泰安市)
崇觉寺铁塔(3-146,济宁市)
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3-170,莱州市)
铁山、岗山摩崖石刻(3-171,邹城市)
薛城遗址(3-202,滕州市)
田齐王陵(3-232,淄博市)
苏禄王墓(3-252,德州市)
北庄遗址(4-10,长岛县)
丹土遗址(4-11,五莲县)
曹植墓(4-67,东阿县)
广饶关帝庙大殿(4-106,广饶县)
魏氏庄园(4-173,惠民县)
丁氏故宅(4-174,龙口市)
烟台福建会馆(4-205,烟台市)
青岛德国建筑(4-206,青岛市)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4-244,莒南县)
西河遗址(5-58,章丘市)
桐林遗址(5-59,淄博市)
丁公遗址(5-60,邹平县)
景阳岗遗址(5-61,阳谷县)
安邱堌堆遗址(5-62,菏泽市)
即墨故城遗址(5-63,平度市)
汉济北王墓(5-168,济南市)
北寨墓群(5-169,沂南县)
汉鲁王墓(5-170,曲阜市)
颜庙(5-336,曲阜市)
临清运河钞关(5-337,临清市)
泰山石刻(5-454,泰安市)
白佛山石窟造像(5-455,东平县)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5-492,青岛市)
沂源猿人遗址(6-104,沂源县)
北辛遗址(6-105,滕州市)
王因遗址(6-106,兖州市)
贾柏遗址(6-107,汶上县)
小荆山遗址(6-108,章丘市)
东岳石遗址(6-109,平度市)
白石村遗址(6-110,烟台市)
两城镇遗址(6-111,日照市)
尧王城遗址(6-112,日照市)
东海峪遗址(6-113,日照市)
后李遗址(6-114,淄博市)
三里河遗址(6-115,胶州市)
傅家遗址(6-116,广饶县)
教场铺遗址(6-117,茌平县)
归城城址(6-118,龙口市)
郯国故城(6-119,郯城县)
邾国故城(6-120,邹城市)
逼阳故城(6-121,枣庄市)
东平陵故城(6-122,章丘市)
中陈郝窑址(6-123,枣庄市)
龙华寺遗址(6-124,博兴县)
寨里窑址(6-125,淄博市)
嘴子前墓群(6-256,海阳市)
萧王庄墓群(6-257,济宁市)
洗砚池墓群(6-258,临沂市)
崔芬墓(6-259,临朐县)
韩氏家族墓地(6-260,莘县)
明鲁王墓(6-261,邹城市)
卞桥(6-613,泗水县)
隆兴寺铁塔(6-614,聊城市)
颜文姜祠(6-615,淄博市)
泰山古建筑群(6-616,泰安市)
曾庙(6-617,嘉祥县)
尼山孔庙和书院(6-618,曲阜市)
济宁东大寺(6-619,济宁市)
蒲松龄故宅(6-620,淄博市)
西天寺造像(6-832,淄博市)
洪顶山摩崖(6-833,东平县)
圣经山摩崖(6-834,文登市)
洪家楼天主教堂(6-976,济南市)
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6-977,青岛市)
王尽美故居(6-978,诸城市)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6-979,烟台市)
万字会旧址(6-980,济南市)
台儿庄大战旧址(6-981,枣庄市)
江苏:
太平天国忠王府(1-3,苏州市)
中山陵(1-19,南京市)
苏州云岩寺塔(1-68,苏州市)
拙政园(1-121,苏州市)
留园(1-124,苏州市)
苏州文庙及石刻(1-131,苏州市)
保圣寺罗汉塑像(1-135,苏州市)
明孝陵(1-177,南京市)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2-2,南京市)
玄妙观三清殿(2-22,苏州市)
网师园(2-41,苏州市)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3-3,南京市)
周恩来故居(3-14,淮安市)
雨花台烈士陵园(3-26,南京市)
孔望山摩崖造像(3-42,连云港市)
南京城墙(3-59,南京市)
寄畅园(3-93,无锡市)
环秀山庄(3-94,苏州市)
何园(3-97,扬州市)
个园(3-98,扬州市)
南通博物苑(3-99,南通市)
栖霞寺舍利塔(3-143,南京市)
瑞光塔(3-147,苏州市)
将军崖岩画(3-164,连云港市)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3-167,南京市)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3-168,丹阳市)
焦山碑林(3-177,镇江市)
淹城遗址(3-203,常州市)
南唐二陵(3-245,南京市)
扬州城遗址(4-52,扬州市)
大伊山石棺墓(4-57,灌云县)
汉楚王墓群(4-63,徐州市)
明祖陵(4-73,盱眙县)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4-84,苏州市)
彩衣堂(4-137,常熟市)
盂城驿(4-170,高邮市)
瞿秋白故居(4-202,常州市)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4-216,镇江市)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4-233,南京市)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梅园新村)(4-247,南京市)
龙虬庄遗址(5-38,高邮市)
普哈丁墓(5-159,扬州市)
浡泥国王墓(5-160,南京市)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5-283,江阴市)
退思园(5-284,吴江市)
宝带桥(5-285,苏州市)
耦园(5-286,苏州市)
龙王庙行宫(5-287,宿迁市)
水绘园(5-288,如皋市)
国山碑(5-446,宜兴市)
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5-447,南京市)
薛福成故居建筑群(5-484,无锡市)
原国民政府旧址(5-485,南京市)
南京人化石地点(6-69,南京市)
藤花落遗址(6-70,连云港市)
大墩子遗址(6-71,邳州市)
花厅遗址(6-72,新沂市)
三星村遗址(6-73,金坛市)
骆驼墩遗址(6-74,宜兴市)
青墩遗址(6-75,海安县)
绰墩遗址(6-76,昆山市)
天目山遗址(6-77,姜堰市)
宜兴窑址(6-78,宜兴市)
钟山建筑遗址(6-79,南京市)
明故宫遗址(6-80,南京市)
龙江船厂遗址(6-81,南京市)
鸿山墓群(6-246,无锡市)
徐州墓群(6-247,徐州市)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6-248,南京市)
洪泽湖大堤(6-506,淮安市)
泰伯庙和墓(6-507,无锡市)
沧浪亭(6-508,苏州市)
惠山镇祠堂(6-509,无锡市)
南通天宁寺(6-510,南通市)
崇教兴福寺塔(6-511,常熟市)
海清寺塔(6-512,连云港市)
紫金庵罗汉塑像(6-513,苏州市)
报恩寺塔(6-514,苏州市)
太仓石拱桥(6-515,太仓市)
盘门(6-516,苏州市)
狮子林(6-517,苏州市)
轩辕宫正殿(6-518,苏州市)
寂鉴寺石殿(6-519,苏州市)
昭关石塔(6-520,镇江市)
户部山古建筑群(6-521,徐州市)
瞻园(6-522,南京市)
泰州城隍庙(6-523,泰州市)
东林书院(6-524,无锡市)
昭嗣堂(6-525,无锡市)
赵用贤宅(6-526,常熟市)
张溥宅第(6-527,太仓市)
东山民居(6-528,苏州市)
艺圃(6-529,苏州市)
全晋会馆(6-530,苏州市)
淮安府衙(6-531,淮安市)
师俭堂(6-532,吴江市)
莲花桥和白塔(6-533,扬州市)
吴氏宅第(6-534,扬州市)
扬州大明寺(6-535,扬州市)
小盘谷(6-536,扬州市)
高邮当铺(6-537,高邮市)
甘熙宅第(6-538,南京市)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6-821,无锡市)
俞樾旧居(6-928,苏州市)
阿炳故居(6-929,无锡市)
中央体育场旧址(6-930,南京市)
国民大会堂旧址(6-931,南京市)
中央大学旧址(6-932,南京市)
金陵大学旧址(6-933,南京市)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6-934,南京市)
春在楼(6-935,苏州市)
荣氏梅园(6-936,无锡市)
张太雷旧居(6-937,常州市)
柳亚子旧居(6-938,吴江市)
朱自清旧居(6-939,扬州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6-940,南京市)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6-941,盐城市)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6-942,淮安市)
人民海军诞生地(6-943,泰州市)
甘肃:
莫高窟(1-35,敦煌市)
榆林窟(1-36,安西县)
麦积山石窟(1-38,天水市)
炳灵寺石窟(1-39,永靖县)
万里长城—嘉峪关(1-103,嘉峪关市)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1-130,武威市)
拉卜楞寺(2-43,夏河县)
北石窟寺(3-43,庆阳市)
南石窟寺(3-44,泾川县)
大地湾遗址(3-189,秦安县)
马家窑遗址(3-190,临洮县)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3-210,敦煌市)
齐家坪遗址(4-21,广河县)
骆驼城遗址(4-40,高台县)
锁阳城遗址(4-50,安西县)
张掖大佛寺(4-112,张掖市)
兴国寺(4-127,秦安县)
武威文庙(4-163,武威市)
鲁土司衙门旧址(4-164,永登县)
马蹄寺石窟群(4-190,肃南县)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4-237,会宁县)
南佐遗址(5-120,庆阳市)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5-121,礼县)
黑水国遗址(5-122,张掖市)
悬泉置遗址(5-123,敦煌市)
许三湾城及墓群(5-124,高台县)
白塔寺遗址(5-125,武威市)
果园—新城墓群(5-185,酒泉市)
汪氏家族墓地(5-186,漳县)
雷台汉墓(5-187,武威市)
伏羲庙(5-430,天水市)
胡氏古民居建筑(5-431,天水市)
凝寿寺塔(5-432,宁县)
圆通寺塔(5-433,民乐县)
圣容寺塔(5-434,永昌县)
东华池塔(5-435,华池县)
武康王庙(5-436,崇信县)
西峡颂摩崖石刻(5-468,成县)
水帘洞—大像山石窟(5-469,武山县)
天梯山石窟(5-470,武威市)
文殊山石窟(5-471,肃南县)
哈达铺会议旧址(5-511,宕昌县)
林家遗址(6-202,东乡族县)
牛门洞遗址(6-203,会宁县)
寺洼遗址(6-204,临洮县)
西河滩遗址(6-205,酒泉市)
火烧沟遗址(6-206,玉门市)
破城子遗址(6-207,安西县)
八卦营城址(6-208,民乐县)
八角城城址(6-209,夏河县)
永泰城址(6-210,景泰县)
明肃王墓(6-288,榆中县)
湘乐砖塔(6-794,宁县)
玉泉观(6-795,天水市)
后街清真寺(6-796,天水市)
红城感恩寺(6-797,永登县)
秦安文庙(6-798,秦安县)
张掖鼓楼(6-799,张掖市)
西来寺(6-800,张掖市)
罗川赵氏石坊(6-801,正宁县)
永昌钟鼓楼(6-802,永昌县)
延恩寺塔(6-803,平凉市)
张掖会馆(6-804,张掖市)
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6-868,庄浪县)
木梯寺石窟(6-869,武山县)
王母宫石窟(6-870,泾川县)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6-871,徽县)
兰州黄河铁桥(6-1070,兰州市)
瑞安堡(6-1071,民勤县)
灞陵桥(6-1072,渭源县)
俄界会议旧址(6-1073,迭部县)
③ 正宁县的名胜古迹
曹洪墓
曹洪墓为明代墓。曹洪墓葬在今正宁县愉林子镇南郊半公里的专中巷曹洪村。东北距县属城20公里。现存封土残高约12米,底径约25米,规模较大。
罗川古城
罗川古城位于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赵氏石坊,最东边的是恩宠坊,街西边为清官坊和天宫坊,是甘肃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鹅池洞
鹅池洞位于县城东南古城墙下一平台之上,内连城墙与城内相通,外有天然屏障,与柔远河相通,系原庆阳著名八景之一的鹅池春水所在地,后遭兵燹地震,现存遗址5.86亩,依然可辨当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为莲池寺佛教场所,庙会文化日盛。
黄帝冢
黄帝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1~3米,阶面宽1~2米,上植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
④ 谁能简单但详细的介绍邢台历史
这才叫,简单但详细
古邢台, 经沧桑。 有历史, 真辉煌。 先商源, 祖乙都, 邢侯国, 载史书。
傍青山, 邻太行。 依碧水, 滨滏阳。 自上古, 石器期, 万年前, 有人居。古百泉, 曾发现, 兽化石, 是史据。 唐尧年, 水滔天, 尧观水, 登尧山。虞舜代, 鲧治水, 堵洪水, 建大堤。 自清河, 至临西, 数十里, 留遗迹。鲧失败, 大禹继, 搞疏导, 开河渠。 邢洪水, 流三县, 隆任宁, 留洼淀。大陆泽, 禹遗踪, 载史书, 千古颂。 水入海, 洪灾息, 舜让贤, 禹称帝。国号夏, 传后裔, 设九州, 邢属冀。 至商代, 传祖乙, 自耿都, 迁邢地。商纣王, 无道君, 置酒池, 筑肉林。 大平台, 一沙丘, 有古迹, 纣王留。周公旦, 四子苴, 封邢侯, 都邢地。 狄犯邢, 齐国助, 避战乱, 迁国都。在浆水, 建新城, 名夷仪, 留史名。 郑国将。 名蔡仲, 率大军, 犯邢境。受重伤, 走末路, 脱锁沟, 放甲铺, 城计头, 埋头颅, 将军墓, 记耻辱。卫灭邢, 邢归晋, 有功臣, 名赵盾, 被冤杀, 灭九族。 其家臣, 救遗孤。赵古庄, 藏赵武, 此古村, 美名著。 晋侯国, 行封赏, 赵襄子, 封邢襄。晋六卿, 起战乱, 赵与智, 结仇怨。 智伯仆, 名予让, 板桥下, 刺赵襄。此板桥, 留古迹, 予让桥, 载史记。 内丘县, 有鹊山, 扁鹊名, 千古传。武灵王, 宫廷乱, 两王子, 刀兵见。 赵主父, 避沙丘, 食雀卵, 把命丢。沙河市, 十里亭, 有苏秦, 是精英, 说六国, 抗秦兵。 赵侯国, 将相和。清河县, 葬廉颇。 始皇帝, 称强秦, 普天下, 设县郡, 古邢台, 置信都,划归属, 隶巨鹿。 秦始皇, 东巡幸, 暴病死, 沙丘宫。 不发丧, 载鲍鱼,邢御路, 飘鱼腥。 秦末年, 楚汉争, 楚项羽, 抗秦兵。 漳河岸, 巨鹿战,破釜灶, 沉渡船, 败秦兵, 降章邯。 立张耳, 常山王, 据襄国, 治邢襄。刘邦胜, 汉室兴, 邢沿用, 襄国名。 古尧山, 柏人城, 汉刘邦, 留行踪。过柏人, 险遭难, 忌迫字, 得平安。 汦河岸, 钓盘山, 汉初年, 起征战,汉韩信, 出奇兵, 斩陈余, 克井陉。 马岭关, 张耳台, 有古迹, 史书载。西汉末, 天下乱, 王郎反, 据邯郸。 汉刘秀, 走邢州, 柏人城, 显身手。光泰冈, 战李育, 古南宫, 避风雨, 麦饭亭, 得温饱, 滹沱河, 传捷报。柏乡县, 汉牡丹, 古寺院, 留诗篇。 古巨鹿, 铜马镇, 又收编, 铜马军。千秋亭, 称皇帝, 汉光武, 东汉立。 巨鹿县, 有张角, 举义旗, 太平道。普天下, 齐响应, 黄巾军, 震朝庭。 凌霄山, 中央寨, 有古迹, 点将台。汉王朝, 调大兵, 破黄巾, 战广宗。 汉时苗, 平乡人, 驾牛车, 赴寿春。离任时, 留牛犊, 史书上, 美名著。 晋末年, 石勒反, 称赵王, 据邢襄。建国都, 称襄国, 建平城, 大城郭。 宽城墙, 可卧牛, 传说中。 卧牛城。有张宾, 内丘人, 扶后赵, 建功勋。 内丘县, 铁顶墓, 葬张宾, 载史书。自隋唐, 称邢州, 数百载, 名依旧。 唐朝初, 划区域, 十二州, 治邢地。巨鹿人, 有魏征, 贞观年, 佐太宗, 偏听暗, 兼听明, 直言谏, 人称颂。南和人, 有宋璟, 建盛唐, 扶玄宗。 沙河市, 梅花亭, 逾千载, 有盛名。唐玄宗, 建唐陵, 今隆尧, 有遗踪。 会昌年, 有征战, 占宣务, 刘祯乱, 王元逵, 攻尧山。 僖宗年, 黄巢反, 有古迹, 黄巢岩。 血流峪, 天明关, 口碑颂, 千古传。 邢州地, 佛教兴, 寺与塔, 甚兴隆。 普彤塔, 在南宫, 普利塔, 在临城。 邢台城, 有名寺, 一开元, 一天宁。 古塔林, 葬佛骨, 此遗址, 传千古。 有郭威, 美名扬, 建后周, 都汴梁。宣务山, 凿佛堂, 古尧山, 是故乡。 周世宗, 名柴荣, 知民苦, 察民情,在巨鹿, 建王城, 柴王村, 有遗踪。 赵匡胤, 陈桥变, 后周亡, 宋朝建。邢改名, 信德府, 复邢州, 隶巨鹿。 庆历年, 王则反, 古贝州, 义旗展。宣抚使, 文彦博, 杀王则, 在清河。 宋王朝, 假恩宥, 将贝州, 改恩州。至元朝, 建府署, 改邢州, 顺德府。 元太保, 刘秉忠, 科学家, 郭守敬,扶元朝, 有盛名。 紫金山, 建书院, 此古迹, 历千年。 朱元璋, 建大明,万历年, 筑长城。 马岭关, 黄榆岭, 路罗川, 有遗踪。 嘉靖年, 遭水患,王本固, 挽狂澜。小黄河, 扬碧波, 流千年, 唱颂歌。 明末年, 清入关,率大兵, 犯中原。 古巨鹿, 贾庄战, 卢象生, 赴国难。 明朝亡, 立大清,康乾朝, 国势盛。 至末代, 变腐朽, 丧主权, 引外寇。 赵三多, 景廷宾,反洋教, 驱洋人。 辛亥年, 闹革命, 建民国, 亡大清。 元明清, 历三代,顺德府, 名未改。 顺德府, 辖九县, 数十年, 未改变。 国民党, 搞腐败,马列书, 传邢台。 张家院, 三弟兄, 星星火, 燎原明。 火车站, 大罢工,闹学潮, 搞暴动。 九一八, 大事变, 日侵华, 民遭难。 四二九, 大扫荡,烧杀抢, 搞三光。 国民党, 不抵抗。 共产党, 打东洋。 平原地, 归冀南,西山区, 归太行。 前南峪, 有抗大, 育人才, 遍天下。 四五年, 日投降,邢台城, 庆解放。 顺德府, 改专署, 专市县, 一城驻。 镇改市, 市改县,划区域, 数次变。 隆尧县, 与宁晋, 六六年, 大地震。 周总理, 来灾区,解民难, 救民急。 地震碑, 拔地起, 在隆尧, 巍然立。 划时代, 新世纪,古邢台, 换天地。 街道宽, 高楼立, 山变青, 水变绿。 旅游业, 大发展,借地利, 开山川。白云洞, 扁鹊山, 九龙峡, 一线天。 引外资, 大开发, 望前景 乐无涯。
⑤ 阳周的古城甘肃说
《甘肃地理沿革图表·统部沿革表》之注记载:一、东晋在今甘肃庆阳正宁重置阳周,二、北魏赵兴郡置安定、阳周等;三、后周又置赵兴郡,襄乐郡等;四、隋代又设北地郡置安定、罗川(编者注:此表明“阳周”为罗川故城,又迁居于襄乐)等。罗川自唐代后属宁州辖,名一直曰真宁。另外据东西周之分迁到被秦所灭的整个历程和周人住域活动之地及先后时序等史实可以说阳周为罗川县城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其故址在真宁县(今正宁县)境。原因有三:一是阳周故城地处四郎河之阳,二是正宁县西南临近陕西界(注:西周早期所辖之地)且有周姓人居此,乃周君祭祖之后裔,三是罗川镇近区蒙姓居民颇多的蒙家可谓蒙恬后裔,这也恰与史载“蒙恬葬于旬邑石门关”或“死于正宁县罗川镇的蒙家”之说吻合。三据为证,阳周故城址为今罗川镇无疑。
根据《史记·始皇本记》中载:“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大赦天下,崇敬先王的功臣,广施恩德,亲厚守室骨肉,播惠于百姓。东周和各国诸侯图谋秦国。秦国派相国吕不韦消灭了东周,兼并了它的国土,秦不断绝它的祭祀,把阳人地区赐与周君,在那里奉祀周先祖的祭祀。论者认为此为“阳周”之始,阳周者乃为周君在阳人地区奉祀先祖之地也。今正宁县西南有“周家”,居陕西旬邑县马栏镇之北,又在马莲河之北(编者注:实属向阳地),当为其地。至于说到调令关,它又名雕岭砦,位于正宁县东南子午岭主峰上,是一条东往陕西铜川,西通甘肃正宁罗川的古道要塞,遗址重点区处在一山峁之南侧,而罗川古城是此古道上的一处重要城堡。
⑥ 在古代分隔东方与西方的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什么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___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C.帕米尔高原 D.蒙古高原
答案C
⑦ 古代那个皇帝葬在甘肃
黄帝——如果也算是帝王之皇帝的话。
据《史记正义》、《括地志》中记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现存于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中也有记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
据专家考证,碑文中所指的“轩丘”就是今天罗水上游的桥山,因古有娇(桥)氏而得名。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列仙传》中也有相同的记载:“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舄”,本义为以木置履下,后引申为鞋的通称。
另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中记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民国时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苏文据此认定,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的地方。
几年前兰州大学陈兴鹏教授就在其所著的《黄帝冢在正宁的历史地理辨析》中明确认为:黄帝真冢在甘肃正宁的可能性高达80%。《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
⑧ 轩辕黄帝陵在何处
那些不确定啊~因为当时华夏的时候没有记载~史记上写的~司马迁也是四处听人说的~所以说华夏的历史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