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遗址
㈠ 三国时刘备的皇宫在什么地方
三国时刘备的皇宫在成都,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武担山之南的今八宝街一带,另一种是在今日的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结合文献记载和近年的考古发现,蜀汉宫城遗址,极可能就在当年挖出石犀的天府广场东北侧,今四川大剧院(原钟楼处)附近一带。
考古人员介绍,直到明初,天府广场及周边仍被视作蜀汉宫城所在。《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成都修建蜀王府时,就曾有“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这样的表述。而根据《三国志·钟会传》等文献推测,蜀汉皇宫,和当年的益州州府、蜀郡郡府距离很近。
四川大剧院古遗址中,石犀的倾倒地和规模巨大的夯土台基恰巧位于同一文化层。而根据史料记载,石犀的摆放处极可能就是州府或郡府等建筑的门外。
(1)刘备遗址扩展阅读:
蜀汉皇宫位置的考古证据:
2013年初,在天府广场东北侧的四川大剧院建筑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出世,引起不小轰动。经多位考古专家考证,石兽制作年代大致距今2000年,或为李冰治水时制作的镇水石犀。这尊约9吨重石兽的出土,抢了这次考古发掘的所有风头。事实上,在这个工地上,考古人员还有更多发现。
随着考古的推进,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南北残长39.5米、东西残宽22.9米的台基。这处基址由泥土夯筑而成,土质紧密,台基上还残存排列了3排的9个柱础坑。更让考古人员惊喜的是,工地还出土了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直百等钱币。
根据遗址地层的叠压和打破关系,以及建筑材料的时代特征,考古人员推测,这处建筑基址的修筑年代约在东汉末或稍晚,废弃年代则大约在三国末年,下限不晚于西晋。而建筑的性质,极可能是东汉末年或蜀汉时期的一处高等级建筑。
㈡ 刘备墓在哪里
奉节文物的抢救性发掘正与三峡工程水位赛跑。刘备究竟埋在哪里?是在奉节夔州宾馆下还是在成都武侯祠?在滔滔长江水将要淹没这座千年古城之际,刘备墓显得越发神秘起来。 据劳动报报道,奉节人说起刘备墓,满脸好奇和神秘。在县委、县府附近的仿古建筑夔州宾馆里,神秘感扑面而来。刘备墓就在我们脚下的泥土里。 但是,很多人反对这种说法,以成都武侯祠为代表。据《三国志》载,刘备4月死于奉节,5月启运,8月到达成都,刘备就葬在武侯祠,此为“成都说”。 郭沫若反对“成都说” 中国史学泰斗级人物郭沫若最先公开反对“成都说”。郭老1961年在奉节认为:4月到8月酷暑难当,当时还没有甲醛和水晶棺等“保鲜设备”,刘备若真运成都,早已尸水长流。总之他认为,刘备墓在武侯祠缺乏依据。而很久以来,成都刘备墓只是个衣冠土冢的说法一直占上风。 经多年建筑挖掘和探测发现,奉节人对“刘备墓在奉节”的说法充满信心。 20世纪60年代修县委办公楼时,曾挖出一个大洞。原县交通局局长孙华奎冒险走了一段就不敢再往下走了。县府在修建原四川汽运公司出城公路时候,曾挖出一条1米宽的土槽。这一洞一槽,当时被文物界认为是刘备墓的墓道,但因缺乏资金和确凿证据,封存至今。 但土槽引起了文物界的极大关注。安徽物理探测所1982年应邀前往探测,发现夔州宾馆地下有18米的空洞,并有金属反应,推测可能是金属随葬品或铁墓碑(据史载,刘备墓系铁碑封门)。在后来的多次探测中,均有相同报告。 史料也为“奉节说”提供了佐证,目前有四种版本的刘氏家谱均记载刘备葬于夔州府后花园,即现在的奉节旧县城夔州宾馆内。 “奉节说”也存悬念 但刘氏家谱也给“奉节说”带来麻烦:奉节在唐代改信州为夔州,三国时代还不称夔州,其“夔州府后花园”与年代矛盾。 “奉节说”的专家立即反驳:称谓不是大问题,后人可以沿用“夔州”称谓。明代《夔州府志》继续反驳:“昭烈之陵依依,甘后之墓匿匿”。刘备和甘夫人感情甚笃,应该合葬。而今,甘夫人墓在夔州宾馆地下已无争议。 但奉节县政协副主席魏靖宇称:即使刘备墓在奉节,也不在甘夫人墓附近———考古发现,白帝城池并不是现在的奉节县城,现在的奉节旧城建于三国之后。 这场几十年的争论成为学术界和旅游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打开刘备墓,亲眼目睹三国皇室墓葬的辉煌。但由于多种原因,成都刘备墓还没有发掘,也给“奉节说”留下了悬念。 奉节文物稽查队副队长姚炯称,奉节目前正加紧制定发掘规划,不知在奉节县城全部淹没之前,是否来得及向世人公开谜底。 要对得起祖宗子孙 三峡工程建成后,175米水位会让奉节古城留下诸多悬念,其中刘备墓首当其冲。另外,随着水位的上升,刘备“托孤”的永安宫、宋代粮仓、诸葛八阵的“水八阵”、“五牙战船”和白帝城下的水军基地等这些千古疑团将“悬”得更重了。但愿留下的决不是千古遗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过:“我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据说,整个奉节旧县城都将被纳入“永安遗址”进行发掘。
㈢ 旅游景点刘备山在哪里
刘备山地处阳泉市中北部,主峰山势陡峭,气势雄伟,势如坐佛,巍然而立,俯瞰人间,版十分壮观。
刘备权山主峰高达1272.6米,山脉面积近20平方公里,群山环绕,山上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刘备山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的说法。
刘备山主峰一带既有刘备庙、皇姑庙、送子观音庙、千手千眼庙、奶奶庙,又有南天门等古建筑遗址,又有白龙洞、白衣洞、方山石刻、饮马池、拴马环、上马石等文化遗址,景点多达20多处。
同时望弟阁、情结链、三结义公园等旅游景点正地在建设中。并与玉泉山关王庙、张飞垴公园等景点形成一条旅游专线,使中国最负盛名的刘关张三结义美传,重新物化为可触可摸的活生生景物.
㈣ 蜀汉刘备登基在哪县哪镇
章武元抄年(221年),刘备在曹丕袭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历史并未记在刘备详细的称帝地址,不过一般来说,皇帝会在自己的宫殿称帝,刘备应该也不会例外。
关于蜀汉皇宫,历史上一直存在两种说法
。说法一:在武担山之南的今八宝街一带
;说法二:在今日的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
。近期有研究发现,刘备当年的蜀汉皇宫,
或在天府广场东北侧!
根据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考古人员结合文献记载和近年的考古发现,认为蜀汉宫城遗址,极可能就在当年挖出石犀的天府广场东北侧、今四川大剧院附近一带。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㈤ 刘备关羽张飞结义的地方旯台湾那个遗址
然人们把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
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关羽还说了一句话:“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从以上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关、张三人关系密切,休戚与共,患难相携。关羽、张飞二人对刘备忠心耿耿,在人多的地方终日侍立在刘备左右,保驾护航,不避艰险。但此句只说三人“恩若兄弟”,未见得是结拜兄弟的关系。关羽那句话进一步确定,三人未结拜,因为他称刘备为“刘将军”。
《三国志·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年轻时和关羽一起事奉刘备,“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其中,只提到张飞把关羽当兄长一样看待,未提刘备。而把比自己年长的人当做哥哥来看待,称呼某人为“哥哥”并不见得就是拜把子兄弟。
《三国志·刘晔传》中记载: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人杀害后,魏文帝曹丕问群臣刘备会不会出兵伐吴,为关羽报仇,侍中刘晔回答说:“刘备和关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关羽被杀害,如果刘备不能为他报仇,对关羽的恩义就不算全始全终了。”刘晔形容他们的私人关系为“恩犹父子”,连“兄弟”二字都未用。
以上史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就像兄弟、父子一样;其二,没有史料证明三人曾经结拜兄弟。
理由二:年龄排序有误,如果结义,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
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中写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当时刘备“年已二十八岁矣”。随后,他在同一天先后认识了张飞、关羽两位豪杰,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次日,三人便举行了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当时“年已二十八岁”似是有误。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卒于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时年六十三”。由于古人计算年龄都算虚岁,照此逆推,刘备应生于161年。那么,中平元年他应该不到二十五岁。
再看关羽。史料记载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元代学者胡琦经过考证,认为关羽大概生于159年,比刘备大两岁。
清康熙年间,有人在关羽的故乡解州(山西运城市)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有关羽的家世。当时有个叫朱旦的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文中称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160年)。按照这种说法,关羽也比刘备大一岁。
张飞的年龄相对比较好界定。据《关公年谱》记载,张飞小刘备四岁。
综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刘关张三人中,关羽最长,刘备次之,张飞最小,假如真有桃园结义,应该是“关刘张”,而非“刘关张”。
由于“桃园结义”不但无太多的历史依据,且有漏洞,因此不可全信。民间之所以有桃园结义的传说,可能是对史书中“恩若兄弟”的想象与附会。至于民间传说和《三国演义》要称刘备为大哥,是因为刘备是君,关张是臣,从行政级别上看,刘始终大于关、张。
“桃园结义”的历代演变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桥段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配合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在民间就已经流传很久了。
宋元时期成形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经在《重建庙记》中就有“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
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对该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谋自立,请关羽为帅。关羽杀死此人,随后逃往涿州范阳。此时张飞正在当地开肉店。这天,张飞外出,故意在店前用千斤巨石压住一把刀,告诉伙计,如果有人能从巨石下取出刀,就将肉送给他,分文不取,并让伙计记住他的住处。不久,关羽路过此店,听说此事,轻松地搬开巨石,从石下取出刀,却拒绝要肉。张飞回店后得知消息,专门去到关羽入住的客店相访,并拜关羽为兄长。二人后来又遇到刘备,二人见刘备长相非凡,便邀其一起喝酒。刘备大醉而卧,只见有赤链蛇钻进刘备七窍之中,关羽觉得“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于是又共拜刘备为兄长。三人在城外桃园杀牛宰马,祭告天地,并立誓“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
元代《三国志平话》中的“桃园三结义”描写得更为真实:
关羽是平阳蒲州解良人,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每每看到乱臣贼子,就心生怒气。后来,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残害黎民,关羽一气之下将县令杀了,而后亡命逃遁,跑到涿郡。
涿郡有一本地人,姓张名飞,身长九尺余,声若巨钟,是当地大富人家。这天,他正站在自家门前,恰逢关公走过。张飞见这个汉子生得状貌非俗,于是向前施礼问候。关公便把自己的事告诉了张飞,听了关公一席话,张飞觉得关公有大丈夫之志,于是邀其到酒店共叙。二人把盏相欢,言语相投,好像老朋友一样。
这时,恰逢刘备在街上卖草鞋,卖完后也来酒店中买酒吃。关、张二人见刘备生得状貌非俗,有说不尽的福气。于是,关公向刘备敬一杯酒,这刘备也不客气,一饮而尽。聊了几句之后,三人干脆坐在一个桌子上了。喝了一会儿,张飞说此处说话不方便,请刘、关二人去他家中一叙。在张飞家的后桃园内,三人在亭内摆酒畅饮。席间,三人各序年甲:刘备最长,关公为次,张飞最小。于是,三人结为兄弟,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又宰白马祭天,杀乌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
《三国演义》中达到顶峰
毫无疑问,是《三国演义》把桃园结义这个故事发扬光大,并推上了道德的最高峰。时间进入明代,桃园结义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流传甚久,且版本众多。罗贯中将历代的“结义故事”去粗留精,删除了一些荒诞的成分,写出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版本。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结为兄弟。这样一来,故事的立意较其他版本要高,朋友关系也拔高了一截。再加上,《三国演义》本身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背景是真实的,因此,“桃园结义”也更加令人信服了。
民间为什么津津乐道
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刘备为首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方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被逐渐神化,被赋予了和皇帝平级甚至高于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国各地的关帝庙有几千座,比孔庙还多。这个戏剧化的逆转主要是在唐、宋时期发生的,南宋时期是主要的转折点。
北宋末年,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北宋政权被金兵所灭,其残余势力无力抗战,偏安一隅,在临安(杭州)建立了首都。当时,南宋人对占据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国时代,曹操的魏国占据的就是北方,蜀国和吴国占据的是南方,因此,在南宋时期,凡是提及三国故事时,曹操就成了人们的假想敌。无能的政府和无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对金人的痛恨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们也就更加拔高刘、关、张的正义的形象。
另外,中国人向来推崇忠义、道义思想,而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正好满足了这个心理需求。加之,中国历史上向来把刘备作为正统的汉室宗族,曹操则被看作是篡权的奸雄,所以,人们也愿意让刘备有两个武功高强,赤胆忠心的兄弟。而《三国演义》明显是支持刘备而贬低曹操的。
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刘、关、张结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㈥ 刘备的宫殿
根据网上的资料
刘备的宫殿应是后来的蜀王府
“明洪武11年(1378年),朱元璋封十一子朱椿为蜀王,于后蜀皇宫旧址兴建蜀王府,占地38万平方米,蜀王府宫殿巍峨,园林精致,颇具皇家气派。”
即现在的皇城,位于成都市中心。
已于文革期间毁于一旦。
㈦ 刘备西汉在成都有遗址吗
武侯祠。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
㈧ 三国时期遗址
四川多。。全是蜀汉的
成都境内除武侯祠外其他三国文化遗迹
(一)、市区:
1.衣冠庙/在武侯祠南约1.5公里处,其得名源于此地原有关羽衣冠墓。
2.桓侯巷/成都万里桥和衣冠庙之间原有一座墓,人们认为是桓侯墓,墓所在的巷道也被成为桓侯巷。
3.万里桥/成都南门原大桥名叫万里桥,其桥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所建。自三国后,人们一直称其为万里桥。此桥今已不存。
4.诸葛井/成都江南馆街有一井,人们称为诸葛井,相传为诸葛亮所开凿。井旁曾修有诸葛祠,现井、祠皆毁。
5.龙泉洛带镇/相传刘禅在此落玉带于井。
6.黄龙溪/相传刘备称帝时,此地出现黄龙。
7.黄忠墓/成都西郊在清道光年间曾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黄刚侯讳汉升之墓”,于是人们在此修建了黄忠祠,塑黄忠像。“文革”中黄忠祠、墓被毁。
8.洗马塘/在成都市和平街小学内。塘边相传为赵云住地遗址,而池塘就是赵云洗战马的地方,清初,塘边尚有“汉顺平侯洗马池”的刻石。现塘池被填平。
9.向宠墓/原在成都市城北公园内,现已不存。
10.九里堤/成都金牛区和平乡九里村,残存有一条长2000多米、宽7~8米的土埂,这就是人们称为九里堤或者诸葛堤的遗迹。诸葛亮当年为发展经济,防御水害,提高粮食产量,住持修建了这条拦水堤坝。宋代太守刘熙曾重修,并在堤旁修诸葛庙,现已不存。
11.张飞营/在成都龙泉驿区。这里原为汉、唐时期的古驿站,张飞营遗址就在驿站口旁边的山上。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张飞曾屯兵于此配合刘备攻打成都。唐、宋时,这里有“古张飞营”石碑,现石碑已不存。
(二)、新都
1.弥牟镇八阵图遗址/明代已毁坏过半,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加以补修,道光十年(1837)曾勘清,当时占地36亩4分4厘,当时还存71垒。1981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存4垒,每垒高3米多。
2.八阵图碑/新都桂湖公园,即升庵祠内收藏有原弥牟镇武侯祠的“八阵图碑记”明碑。碑高185厘米,宽115厘米,碑帽及篆书碑额已失,仅存碑身。碑文为阴刻楷书。
3.马超墓/新都城南2.5公里处。新都马超墓在明代有四川按察使杨瞻立的“汉故征西将军马公讳超字孟起之墓”石碑,清人马维祺曾在墓前建马超祠,并亲书碑一通。如今马超祠已被毁,墓仅存方圆百米的土堆。马超祠旧址盖起了一所马超小学,明杨瞻碑收藏在新都文管所。
(三)、双流
1.葛陌/在双流县北4公里,金花、永福乡交界处,为诸葛亮旧居。此处原有葛陌庙,已毁,现仍有葛陌村、诸葛井。
2.大口井/九江乡大井村,相传诸葛亮曾于此汲水灌田。
3.石刻张飞头/又名“福头”,在太平乡与简阳县武庙乡交界处。
4.蒋公旧治坊/纪念蒋琬,已拆。
(四)、都江堰
1.都江堰/诸葛亮曾在此设置堰官,以兵1200守卫。
2.青城山/青城山是天师道发祥地,三国时张鲁的祖父张陵曾在此设坛传道。
(五)、大邑
1.赵云墓和赵云庙/赵云死后下葬于大邑县城东银屏山麓。赵云墓依山而建,状若小丘,墓前有清康熙年间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
2.鹤鸣山/鹤鸣山在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张陵曾修道于山中。
(六)、邛崃
1.临邛火井遗址/在火井乡,诸葛亮曾在此取天然气煮盐炼铁。
2.孔明乡/今孔明乡。
3.邛雅驿道遗址
(七)、蒲江
1.太清观遗址/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陵曾在此居住。
其他地区:
1、德阳市
(1)德阳市:
a.秦宓墓宅(德阳市城北2.5公里秦宓村)
b.三造亭(秦宓村)
(2)广汉市:
a.张任墓(金雁桥西北侧北外乡桅杆村)
b.邓芝墓(向阳乡胜利村)
c.马岱墓(向阳乡张化村)
(3)绵竹市:
a.诸葛瞻父子双忠祠(绵竹市城西郊)
b.蜀汉三叛石雕跪像(城区关岳庙内出土,镌刻于明代,像背刻有“叛逆糜芳”、“叛逆傅士仁”、“叛逆郝普”,现存于双忠祠内。)
(4)罗江县:
a.白马关(罗江县白马山上)
b.庞统墓、祠(罗江县白马关山)
c.落凤坡(罗江县北2公里处)
2、绵阳市
(1)绵阳市:
a.蒋琬墓、祠(绵阳市城西郊西山)
(2)梓潼县:
a.七曲山大庙(梓潼县城北9公里处)
b.卧龙山诸葛亮北伐遗迹(有诸葛寨、八卦井、武侯庙、饮马池等)
c.翠云廊(从梓潼到剑阁、阆中的数百里古道,有张飞柏、阿斗柏等)
(3)江油市:
a.阴平郡县遗址(江油县小溪坝乡阴平坝,现有皇后山、点将台等)
(4)平武县:
a.古江油关(平武县南坝镇)
b.李氏夫人墓(蜀汉江油关守将马邈降魏,其夫人自缢,曾有李氏夫人祠,墓碑尚存)
3、广元市
(1)广元市:
a.葭萌古城(即葭萌关、昭化古城,广元市南30公里昭化城牛头山东北麓)
b.费祎墓(昭化古城西门外)
c.明月峡古栈道(广元市朝天区)
(2)剑阁县:
a.邓艾墓、邓艾庙(剑阁县城北10余公里北庙乡孤玉山)
b.剑门关(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大剑山)
c.姜维墓(剑门关旁)
(3)青川县:
a.阴平古道(相传在摩天岭有孔明碑)
b.邓艾庙与武侯祠(三锅石乡西阳坝)
4、南充市
(1)南充市:
a.谯周墓(南充市文化宫内)
b.陈寿万卷楼(南充城西1公里处果山)
c.王平墓(南充市永安乡临江村凤凰山)
(2)阆中市:
a.张桓侯祠(阆中县城内)
b.严颜寺(花冠乡天冒水山腰)
c.瓦口关(阆中县双山垭)
5、泸州市
a.泸州武侯祠(泸州市城西忠山)
6、乐山市
(1)夹江县:
a.诸葛亮点将台(在夹江县城西,距千佛岩500米处)
b.庞坡洞(传说是庞德公隐居处)
c.汉柏(传说为庞德公所植,在木城乡汉柏村石面渡附近)
7、雅安市
(1)芦山县:
a.姜维墓(芦山县城东北凤凰山);
b.姜城故址(芦山县城关);
c.姜庆楼(庐山县城南街姜侯祠内)
(2)汉源县:
a.孟获城遗址(汉源县城东75公里处)
8、宜宾市
(1)南溪县:
a.桓侯宫(俗称张爷庙,在县城三元街)
9.达州市
(1)渠县:
a.八蒙山古战场(在县东北3.5公里处,相传张飞与张合在此交锋,有张飞立马铭,曾建有桓侯庙);
(2)彭水县:
a.张飞刁斗(传有张飞铭文);
b.张飞妍石刻(传说有张飞手指刻字,在太原乡英光村石彭公路西侧)
㈨ 成都哪里保留了三国时期的文化遗址。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境内除武侯祠外其他三国文化遗迹
(一)、市区:
1.衣冠庙/在武侯祠南约1.5公里处,其得名源于此地原有关羽衣冠墓。
2.桓侯巷/成都万里桥和衣冠庙之间原有一座墓,人们认为是桓侯墓,墓所在的巷道也被成为桓侯巷。
3.万里桥/成都南门原大桥名叫万里桥,其桥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所建。自三国后,人们一直称其为万里桥。此桥今已不存。
4.诸葛井/成都江南馆街有一井,人们称为诸葛井,相传为诸葛亮所开凿。井旁曾修有诸葛祠,现井、祠皆毁。
5.龙泉洛带镇/相传刘禅在此落玉带于井。
6.黄龙溪/相传刘备称帝时,此地出现黄龙。
7.黄忠墓/成都西郊在清道光年间曾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黄刚侯讳汉升之墓”,于是人们在此修建了黄忠祠,塑黄忠像。“文革”中黄忠祠、墓被毁。
8.洗马塘/在成都市和平街小学内。塘边相传为赵云住地遗址,而池塘就是赵云洗战马的地方,清初,塘边尚有“汉顺平侯洗马池”的刻石。现塘池被填平。
9.向宠墓/原在成都市城北公园内,现已不存。
10.九里堤/成都金牛区和平乡九里村,残存有一条长2000多米、宽7~8米的土埂,这就是人们称为九里堤或者诸葛堤的遗迹。诸葛亮当年为发展经济,防御水害,提高粮食产量,住持修建了这条拦水堤坝。宋代太守刘熙曾重修,并在堤旁修诸葛庙,现已不存。
11.张飞营/在成都龙泉驿区。这里原为汉、唐时期的古驿站,张飞营遗址就在驿站口旁边的山上。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张飞曾屯兵于此配合刘备攻打成都。唐、宋时,这里有“古张飞营”石碑,现石碑已不存。
(二)、新都
1.弥牟镇八阵图遗址/明代已毁坏过半,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加以补修,道光十年(1837)曾勘清,当时占地36亩4分4厘,当时还存71垒。1981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存4垒,每垒高3米多。
2.八阵图碑/新都桂湖公园,即升庵祠内收藏有原弥牟镇武侯祠的“八阵图碑记”明碑。碑高185厘米,宽115厘米,碑帽及篆书碑额已失,仅存碑身。碑文为阴刻楷书。
3.马超墓/新都城南2.5公里处。新都马超墓在明代有四川按察使杨瞻立的“汉故征西将军马公讳超字孟起之墓”石碑,清人马维祺曾在墓前建马超祠,并亲书碑一通。如今马超祠已被毁,墓仅存方圆百米的土堆。马超祠旧址盖起了一所马超小学,明杨瞻碑收藏在新都文管所。
(三)、双流
1.葛陌/在双流县北4公里,金花、永福乡交界处,为诸葛亮旧居。此处原有葛陌庙,已毁,现仍有葛陌村、诸葛井。
2.大口井/九江乡大井村,相传诸葛亮曾于此汲水灌田。
3.石刻张飞头/又名“福头”,在太平乡与简阳县武庙乡交界处。
4.蒋公旧治坊/纪念蒋琬,已拆。
(四)、都江堰
1.都江堰/诸葛亮曾在此设置堰官,以兵1200守卫。
2.青城山/青城山是天师道发祥地,三国时张鲁的祖父张陵曾在此设坛传道。
(五)、大邑
1.赵云墓和赵云庙/赵云死后下葬于大邑县城东银屏山麓。赵云墓依山而建,状若小丘,墓前有清康熙年间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
2.鹤鸣山/鹤鸣山在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张陵曾修道于山中。
(六)、邛崃
1.临邛火井遗址/在火井乡,诸葛亮曾在此取天然气煮盐炼铁。
2.孔明乡/今孔明乡。
3.邛雅驿道遗址
(七)、蒲江
1.太清观遗址/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陵曾在此居住。
其他地区:
1、德阳市
(1)德阳市:
a.秦宓墓宅(德阳市城北2.5公里秦宓村)
b.三造亭(秦宓村)
(2)广汉市:
a.张任墓(金雁桥西北侧北外乡桅杆村)
b.邓芝墓(向阳乡胜利村)
c.马岱墓(向阳乡张化村)
(3)绵竹市:
a.诸葛瞻父子双忠祠(绵竹市城西郊)
b.蜀汉三叛石雕跪像(城区关岳庙内出土,镌刻于明代,像背刻有“叛逆糜芳”、“叛逆傅士仁”、“叛逆郝普”,现存于双忠祠内。)
(4)罗江县:
a.白马关(罗江县白马山上)
b.庞统墓、祠(罗江县白马关山)
c.落凤坡(罗江县北2公里处)
㈩ 刘备故里、、、、
刘备故里楼桑村,又名大树楼桑,在今河北省涿洲市东南15里。据《三国志 ·先主传》的记载,刘备住宅的“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刘备小时候,常与其他小孩在树下游戏,说:“我将来一定要乘上这种伞盖的车子。”刘备称帝后,人们就因此树而把他的家乡称为楼桑村。 村中原有刘备家庙,但早以坍毁。唐乾宁四年(897),在村西北建“汉昭烈庙”(又称楼桑庙)。宋,明,清时,对此庙屡加修建。庙宇占地30000多平方米,山门上嵌“赦建三义宫”石牌匾,门内两侧是二马房,内塑刘备坐骑“的卢”和关羽的“赤兔马”。前殿为刘备殿,殿的正中供刘备像。东,西偏殿分列关羽,张飞像。均系木雕而成,高3米多,气势雄伟。后殿称娘娘殿,正中是甘夫人,糜夫人和吴夫人的像,东偏殿有诸葛亮,庞统,赵云等人的雕像,西偏殿是少三义,供刘禅,关兴,张苞三像。这些雕像,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历代官宦文人来此拜祭的不少,王安石,朱熹等还留有题咏。庙中原有墓碑匾联数十件。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楼桑庙会,亦称楼桑春社。在那一天。来此凭吊踏青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形成当地的一大风俗。“文革”期间,庙宇被毁,现遗址上仅存庙门和几通石碑。今已拟定规划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