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桥遗址
1. 浙江西塘有哪些著名景点
倪宅:位于烧香港南来,是已故上海自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
西塘西园:西塘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
廊棚:西塘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是一种连接河道与店铺又可遮阳避雨的水乡特有建筑,西塘至今保存着1300多米长的廊棚。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初。
种福堂:种福堂位于古镇西塘石皮弄的东侧,是王家的宅第。
环秀桥: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
2. 安徽 海岸新城的进程
1 项目背景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城市、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也是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杭州湾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围绕钱塘江入海口附近的区域,是浙江省北部重要的经济区。
海盐是嘉兴市东南部的一个县,紧邻杭州湾北岸,是著名的“钱江潮”起源区域,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海盐历有“五源”之说,作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交汇地的海盐也是多种文化发展的源头:国企改革之源;大陆核电之源——秦山核电;钱江潮之源;戏曲海盐腔之源;中韩友谊之源——金九先生旧居,另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和三毛之父“张乐平”也在海盐生活过。
海盐区内规划即将建成的两座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南一北坐落于海盐县两端,其交通重要性陡然显现。海盐滨海新城位于海盐县城区的东北部,交通和景观优势明显。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跨江大桥的贯通,海盐从传统长三角南翼“之”字型交通线路上的重要节点,成为“沪杭、苏甬、同三”三线交汇的交通枢纽,以海盐为中心,将形成至沪、杭、苏、甬四城市100公里左右、1小时即达的立体交通网络。由交通 “末梢”为交通“节点”或交通“枢纽”的转变,极大提升滨海新城的区域可达性。随着海盐人口及产业的发展,原有的老城区亦不堪负重。因此我们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滨海新城建设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可能,需要借助跨海大桥优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以开放的格局,积极融入区域城市发展,吸纳各种积极要素,促进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
2 发展定位
2.1 区域位置层面
从长江三角洲层面,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海盐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小时通勤圈的建立极大的提升了海盐的区域可达性。一方面极大的提升了海盐的知名度,扩大区域影响,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等向滨海新城加速流动,从而增强海盐与周边县市的有效联系与交流。另一方面交通的通达度增强,周边地区的磁力作用也会增强,现在相对弱势的海盐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将受到削弱,海盐的各类要素可能会加速外流,很可能会使海盐成为环杭州湾地区的一个过境通道和经济发展边缘地带。
而在嘉兴市域,杭州湾地区交通格局的改变加大了跨海大桥方向的磁力,使海盐向东北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滨海新城的建设将成为重点。
嘉兴都市区以沿路、沿海发展为重点,形成“一心三片”的都市区结构。“一心”即嘉兴市区, “三片”包括嘉善——平湖片、桐乡——海宁片及滨海片区。其中滨海片区:杭州湾跨海双桥的建设使嘉兴市域,尤其是嘉兴滨海地区成为上海大都市区的延伸,可能成为中国最活跃、高素质的浙江资本与国际大资本交汇的地区,也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最前沿地区。海盐作为市域唯一的滨海城市,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融入市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并利用大桥的交通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物流业和旅游业,成为上海南翼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
2.2 滨海层面
跨海大桥的建成给大桥产业区和临港工业区的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进而辐射周边区域.海盐滨海新城与嘉兴滨海新区以其为轴分列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滨海城市发展体系。其两翼分别为以滨海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嘉兴滨海新城和以发展轻工业、滨海旅游业为主的海盐滨海新城。
作为与嘉兴对应的滨海区域,将和海盐老城中心区一起,形成西部片区城市生活与服务的核心,在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承载部分区域功能。
“一体两翼”的滨海结构 “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
2.3 县域层面
在海盐市2004年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即打造集临港产业基地、文化休闲胜地、开放和谐福地为一体的滨海新城。
海盐沿海的城镇集中了85%的人口,是今后海盐发展的重要地区,同时也将带动形成海盐滨海带状城市的雏形。北部西塘桥镇融入大桥新区,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组团的一部分。中心城区位于滨海新城西部,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便于新城的快速启动和基础设施接驳。秦山核电站在为城市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客观上制约了城市进一步往南部扩张。以南北湖为特点将充分利用山海湖景观特色,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建成城市的后花园。
随着海盐的经济发展,县域中心区用地日益紧张并不断向外扩展,规划区纳入了城市主体建设中,将成为城市经济南北联系的转折点。
2.4 城东新区层面
规划定位为以居住为主,兼具体育文教、休闲娱乐、商业办公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新区;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新区。其规划布局结构为“两带五廊联两片、两轴八团串三心”。
2.5 发展策略
对于海盐滨海新城区位及交通、景观方面的优势,可以从几个方面提出其发展策略。①优势引导策略——充分发挥跨海大桥带来的交通优势,推动滨海新城快速发展。②临港助推策略——确立一体两翼的滨海新格局,以大桥为体,东西两新城为翼,依托临港产业优势,促进新城建设。③城市拓张策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方向,利用与老城区比邻优势,承载城市扩张新需求。④人文生态策略——发挥特有的人文和生态优势,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展示丰富自然资源。
2.5 规划定位
综合之前的论述,对海盐新城的规划定位可分为三个层次:长三角层面,为具有区域影响,有机聚合高效的典范之城;滨海层面,为滨水宜居宜业,城海交融共生的活力之都;县域层面,为承载历史文化,汇集多元功能的魅力之地。
3 现状特征及规划思路
滨海新城面积约12.4平方公里,包括9.20平方公里的陆域与3.2平方公里的围垦区域,基地东南临海,岸线长6公里左右,东北临港产业区、西北部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西南部靠城市中心区,东西大道、海兴路和环城东路作为进入城市的主要道路,上层次规划形成“三纵三横”主干道路体系。老沪杭路与周边干道关系尴尬,等级、功能定位模糊,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规划区内有已批项目三处,西南部古城墙遗址和鱼鳞塘遗址需加以保护利用,东北部海盐港区泊位占据规划区岸线达1/4之多,考虑规划数量远大于远景需求的状况,(规划30个泊位,远景需求8个泊位)建议取消部分码头,增大生活岸线,以便进一步体现新城滨海特征。规划区内的两道海塘造成的高差,也是规划设计的重点问题。
针对这样的现状特征,提出以下规划思路:①针对新城区滨海界面长的特点,延续水系,将滨海景观向内湖延展,打开城市与海面的空间界面,形成城市绿肺。②由于原有沪杭老路线型不畅,且周边路网密度不合理,优化旧沪杭公路与周边干道关系,留出一定距离,形成内外两大环路组织内部交通。③通过整合现状河网,形成环城水系,伸展放射的河道以将内湖与水环相互联系,沿线控制生态廊道,形成统一延续的滨水空间。④根据北产业、西城区、东港口的周边条件,将基地划分为西部城市拓展区,中部城市核心区和东部临港服务区,明确城市功能区块。⑤为体现滨海特色,将观光休闲、商业休闲、临港服务三大特征功能沿海展开,内湖主要承载城市生活服务功能,河道周边则布置社区服务中心。实现滨水空间向市民开放的目的。⑥沿城市对外交通干道东西大道和内港河道分别布置商贸市场和港区产业配套,便于展示城市形象和物资快速流通。⑦西部城市拓展区和东部临港服务区内布置生活居住区,实现与旧城功能的对接。
4 规划主题及分析
方案主要体现“建城之本”和“铸城之魂”这两个主题,分别从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精神层次两方面进行解析。
4.1 建城之本
所谓建城之本,即对基础条件的改造与完善,其内容包括功能、交通、堤防等。功能大体分为协同发展的三大片区,即城市拓展区、城市核心区、临港服务区。海盐老城区目前快速向西部扩张,而沿河风景优美,容易营造尺度宜人的亲水空间,因此设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并依托主要入城道路东西大道,促进沿线贸易、专业市场等功能快速发展,沿线周边辐射居住功能组团。在城市核心区依托复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带,充分利用滨海优势,布置最能体现城市形象特征的商务金融功能,并依托历史文化遗存发展旅游观光功能,内湖则主要承载城市生活的文化娱乐、商业休闲等功能。临港服务区借助临港产业区、海盐产业区的发展推动东部科研、商贸、办公、仓储物流、生活配套及居住功能的逐步成型。
以上各功能片分工明确,各具特色,尽量展现多样化的城市风貌。
在城市交通方面,采取优化沪杭老路与周边干道关系、双环体系高效运转的方式。在保证与周边道路接口对位的前提下,将原滨海大道北移,环城东路西移以缓解其与旧沪杭公路距离过近的尴尬情况,北部路网走向与内港河道取得平行的良好关系,并形成分别联系三大片区的外部环路和城市核心区内部的内外两条环路,旧沪杭公路作为滨海观光性道路,联系历史文化、商业休闲、港口服务三大最能体现城市特征的功能区域。
对于公交体系,方案沿城市环路设公交线,加强各个片区之间的联系,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能快速的到达滨水的核心地段,沿滨海堤顶路设置专门的花车观光线,将滨水的功能区串联起来,延伸市民活动范围。
海盐作为滨海城市,堤防是城市发展的屏障,城市安全乃发展之本,堤防安全是城海共生的基本前提。本案在原有大堤的基础上,结合防洪工程,沿海岸线再筑堤防一线。采取固堤厚堤、美化岸线的手段强化城市防洪功能,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修筑起一道绿色的安全屏障。
4.2 铸城之魂
铸城之魂,讲究城市特色的挖掘与发扬,提出“塑造海盐‘园’城市”的口号,响应“海盐五源”的内涵,以独具特色的“新城五园”为表征实现城市形象的升华。
4.2.1 滨水乐园——新城临海资源丰富,由此做好 “水文章”是滨湖新城建设的亮点。
方案依托自然水体营造“三重水景”,分别以外海、内湖、河流为主线,塑造多样水岸风貌,创造生动滨水空间。分别从海、河、湖三方面进行规划:
“海”——“大气、活力”,新城气象
外海作为城市门户的一重水景,着眼于滨海岸线的建设,力求突显经济与旅游的主题,最能体现城市形象特征、产业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功能沿岸展开,实现了“城海共生”的理想模式。将国际化的高层建筑于湖滨迤逦,以文化公园为背景,以商务码头为缀饰,营造层次丰富,雄伟壮丽的景象。
在城市交通方面,采取优化沪杭老路与周边干道关系、双环体系高效运转的方式。在保证与周边道路接口对位的前提下,将原滨海大道北移,环城东路西移以缓解其与旧沪杭公路距离过近的尴尬情况,北部路网走向与内港河道取得平行的良好关系,并形成分别联系三大片区的外部环路和城市核心区内部的内外两条环路,旧沪杭公路作为滨海观光性道路,联系历史文化、商业休闲、港口服务三大最能体现城市特征的功能区域。
对于公交体系,方案沿城市环路设公交线,加强各个片区之间的联系,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能快速的到达滨水的核心地段,沿滨海堤顶路设置专门的花车观光线,将滨水的功能区串联起来,延伸市民活动范围。
海盐作为滨海城市,堤防是城市发展的屏障,城市安全乃发展之本,堤防安全是城海共生的基本前提。本案在原有大堤的基础上,结合防洪工程,沿海岸线再筑堤防一线。采取固堤厚堤、美化岸线的手段强化城市防洪功能,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修筑起一道绿色的安全屏障。
“湖”——“热闹、休闲”,生活风景
第二重水景寓为水城客厅,以内湖的形式承载商业休闲、文化展示等功能。以水上会所、演艺中心、高级酒店、以及各式各样的国际酒吧街、风情街、娱乐城展示滨湖新城的生机与魅力;奥体公园、绿岛冒险园则为人们提供运动休憩之所。
“河”——“亲切、恬静”,水乡情调
第三重水景为水城后苑,以三产和人居为题,以内部的河网、湖面相映衬,形成与外海、内湖为一体的环城生态网络,各类居住社区沿水而建,再配以沿河道展开,尺度宜人的条条商街,展现乐业安居的祥和景象。
在堤岸处理上,针对两道海塘与场地高差特征,通过几种方式改造以缓和水、堤、城的关系。外部海塘内侧直接与后方建筑二层连接,消化堤顶高差;外侧部分区域处理为平台直接挑出,观赏外海景观;内部海塘则采用自然式,两侧预留50米左右绿化带,以缓坡和绿丘的形式过度堤顶高差。
4.2.2 文化观园——“塘、墙、镇”城的文化魂
传承历史人文内涵是方案探求的重点之一,对原有文物古迹加以保护及发展以此成为必然。区内古城墙和鱼鳞塘两处文化遗存,通过引水造园的方式对其行经保护性开发,古城墙区域建设遗迹公园展示历史风采,鱼鳞塘周边引水造河,再现古海塘风采,并形成文化公园,将名人堂、海盐腔演艺中心、民俗村等展现海盐文化的设施置入其中,再结合地产项目,开发风情驿镇,复苏传统生活空间。
老沪杭公路作为串联城市发展文化的纽带,串联古城墙、鱼鳞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现代艺术中心、奥体公园等景点,直至商业核心、临港服务中心,将海盐从古至今、自然人文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体验城市特质、阅读城市精神的文化风景线。
4.2.3 生态景园——“水、城、林”绿的山水情
生态体系塑造以湖为心,引入海景;以河为带,曲水连城;以绿为契,横纵延伸,形成海湖交融、碧水环绕、绿林掩城的生态格局。
景观体系呈现一心三轴的结构。
一个绿岛核心:以内湖及绿岛为核心,形成核心景观区。该区域是海盐滨海新城景观的集中展示区。是海盐面向杭州湾的水上门户。核心区的景观通过引湖入城,做到自然要素与人工环境的完美结合。
三条景观轴线:城东五道与城东七路将海景纵向引进新城区,乍秦公路西段联系城市横向景观。
五条水之通廊:规划通过对水的梳理、整合及拓展,形成联系内湖与环城河道的五条滨水绿化带。
九大景观节点:分别在城市入口、核心景观、通廊交汇处设置景观节点,包含传统园林水镇及现代广场花园,体现丰富的都市景观。
4.2.4 休闲名园——“街、巷、岛”人的逍遥趣
构筑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客观光旅游需求的开放空间格局:街市——热闹城市体验、水巷——传统生活情趣、绿岛——挥洒运动豪情。
所有开放空间主要沿海、湖、河流等水系展开,与绿化公园、城市广场、休闲街道一起,形成既具有自然情趣、运动活力,又具有商业魅力、文化感染力的多样休闲体验。观光线沿外海、内湖和环城水系展开,并沿水景组织公园、广场等景点。分别以古城墙公园、鱼鳞塘公园、奥体公园为节点设置三大城市公园,并在城市的主要节点位置设置城市广场,作为区域标志空间。
4.2.5 安居家园——“桥、舍、溪”住的江南韵
作为市民新的生活居所,针对各种目标人群建设各句有特色的居住片区,风情驿镇,亦商亦住古风古韵,湖缘雅舍,小桥流水江岸人家,花园住区,海景湖景高尚居所。
风情驿镇采取以水建镇,沿河并行为街,作商业用地,与河垂直为巷,是居住街坊之间的分隔,与热闹的街市迥然相异,形成宁静的居住环境。镇内临水成街,因水成路,依水筑屋,风格各异的石拱桥将水,路,桥融为一体,并以此营造人本的水乡公共开放空间。
滨水雅舍以水贯穿整个社区空间,以水组织整体空间形态和秩序以及景观走廊,可由视线通廊观望中央绿岛。由联排别墅及单栋别墅组成,以简洁的现代风格为主。
花园住区建筑布局以多层住宅为主,高层沿城市干道布置。分为观海社区、临港服务社区、城市花园社区三种类型。观海社区环境优美,配套齐全,距老城区近,是新城的门户社区。城市花园社区完成城市拓展功能,是标准的城市居住社区。临港服务社区为港口产业配套社区,解决港口服务人员的生活及休闲需求。
5 结语
在全国滨水城市兴建的浪潮里,海盐需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面对具有传承文化和开拓进取的海盐人民,我们采取延续海盐历史文化脉络、发展滨海特色旅游景点、拓展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特色居住生活社区等手段实现滨湖新城的崛起。完善的城市功能、大气的城市形象、优美的海河风光、深远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海盐的城市建设的国际化水准。
3. 嘉兴西塘古镇旅游攻略
西塘简介:
古镇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公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从上海乘火车到嘉善下车后,乘中巴到西塘3.5元。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西塘主要景点
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其中西塘旅游公司开发的景点有11个, 从逆时针方向走:由古镇中部的叶家弄进入,入西街右转,经“根雕馆、瓦当馆、薛宅钮扣馆”;---到双桥处,直走过安境桥右转,在烧香港,游“倪居、圣庙、木雕馆”;---延西塘港东边古街北上,过狮子桥,可见“黄酒馆”;---沿细长的烟雨长廊,经送子来凤桥,一直往西,来到“醉园、七老爷庙”;---返回环秀桥,右转进“种福堂”;沿西街往东,最终游览“西园”。
西园
西塘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摄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1990年3月,在镇西善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名为“西园”。入园处小桥流水,石狮门厅,园内环绕砖砌花格游廊、水榭、曲桥、假山、凉亭、人工瀑布。有好几家建在该景点旁边的客栈也以此而命名,如:西园雅居、西园客栈、西园驿站等等。
醉园
初建于明,现在庭院房屋保存完好。园设三进,厅堂回廊,碧池青石,回廊翠竹,秀色醉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院子里那座仅容一身过的砖制袖珍小桥,玲珑剔透,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王氏世代诗书传家,祖父精于书法,父子痴迷版画艺术创作。园内书厅“艺香斋” 设有王氏“水乡风韵”版画系列陈列。
廊棚
西塘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近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俗称“一落水”。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沿途还有别致的小贩卖各种物品,漫步其中,一种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陆坟银杏
陆坟银杏在西塘镇邮电路坟浜弄口,共两棵,雌雄一对。种植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银杏老干婆娑,枝叶茂盛。雄银杏高13.5米,围抱3.92米;雌银杏高9.35米,围绕3.08米。墓主人陆邦出身西塘,做过都堂,为官清正,知识渊博,曾做过明朝通政御使赵文华的老师。传说陆邦的住宅是赵文华用监造嘉善城墙时所多余的城砖建造的,遗址即是现在西塘南棚下的俞家弄。墓现已无迹可寻,只留下了墓周围的石人石马与这两棵老银杏树,依旧屹立于此印证着这段历史。
石皮弄
古镇在明代以前大户人家有唐、王、赵、陆四姓,明以后又有倪、蒋、朱、卜、陆等大户,故多建有深宅大院。宅深形成长长的弄,镇上现仍长短不一的弄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弄名叫石皮弄。
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处。在西塘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166快石铺成,弄面平整,下为下水道。石皮弄左右两壁梯级状山墙有6-10米高,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老而又独特的风姿。
种福堂
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
民间瓦当陈列馆
瓦当是一种材质简陋的建筑装饰配件,由于它不易保存,年代久远,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该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古镇西塘在历史上就是个酒镇,“酌好酒,吟好诗”,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学士的两大追求。明代初年,大诗人高启乘舟过西塘,特地停下来寻问酒家。在清代,镇上名酒“梅花三白”闻香百里,民国初年的柳亚子多次醉饮镇上,西塘的酒文化,可以说与古镇同步,与古镇齐名。西部的酿酒世家刘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镇西塘,将他几辈人收藏的酒文化实物在这里陈列展示,在原有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新开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从一个酒文化的侧面,用数百件实物对中国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尊闻堂
尊闻堂建于元末明初,其中堂内的百寿厅堪称一绝。厅内的梁柱、廊窗都有图案,形态逼真,刀法细腻,雕刻精湛。
钮扣博物馆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纽扣博物馆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
嘉兴西塘古镇旅游攻略:特色小吃
黄酒、荷叶粉蒸肉、八珍糕、臭豆腐、汾湖蟹、粽子、麦芽塌饼、鲜肉烧卖、薰青豆、蜜汁大头菜、白水鱼、蝉衣包肉均为西塘的特产。
嘉兴西塘古镇旅游攻略:饭店
除了小吃,西塘的饭店也是多种多样,从高档到低档应有尽有,作为4A级的旅游区来说,西塘的餐饮价格是便宜的,但是便宜不代表实惠,因为多数饭店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这里我给大家盘点一下现在西塘仍在营业的,比较靠谱的饭店:
1.钱塘人家:
钱塘人家是西塘最著名的饭店,位于永宁桥下,店面在西塘算比较大的,生意非常火爆,由于是老房改建而成,卫生条件比较一般,不过他有一圈沿河的阳台,风景非常优美。价格也不是很高,文章的最后会有他们的菜单贴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可能是人气实在太高,他们家的菜都是事先做好的,上菜速度超级快,从点菜到上菜不会超过3分钟,而且晚上7点半以后就不点单了,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钱塘人家的服务态度是非常非常差的,点菜慢,点菜少都会遭到服务员的白眼。菜的味道在西塘整体水平之上,还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菜价,服务综合来看,钱塘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只是没什么菜能让我印象深刻。比较适合那些只为风景,其他都是浮云的朋友。
2.送子得月楼:
送子得月楼,位置非常显眼,就在酒吧街的中心区域,闹中取静,在当地很有名,坏境好,价格很实在,味道好,也不缺斤少两,如果在酒吧街附近,到这家用餐是非常好的选择,就在安境桥下。这家店的其他西塘特色菜肴都令我印象深刻,我认为是我西塘吃的最满意的一家饭店了。
3.乡影坊
听到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比较陌生,其他这就是开在船上的那家大饭店,位于环秀桥西面,是较大的那艘船。既然饭店都开到船上去了,那么风景肯定是一流的,上次去西塘的时候有幸去品尝过一次,由于服务员就站在我旁边,没有脸皮去拍照,不过菜价相对于钱塘人家来说还是非常高的,举个例子来说,清蒸白水鱼这个菜,钱塘人家卖28元,这里是68元。不过这家店的味道还是比较好的,菜品相对而言也比较精致,有个茶树菇做的非常好吃。这家店比较适合不在乎菜价,只在乎情调,特色的朋友。
4.老品芳
西塘人气不错的饭店,位于北栅街。但是我去的那个星期,他们家休息,没有营业,非常遗憾,争取下次去的时候品尝一下。
嘉兴西塘古镇旅游攻略:穿衣
1、记得提前查好气温,客栈里面倒是都有空调的,春天早晚外面会冷些,记得适当添减衣服。
2、西塘有很多卖民族服饰的,有人建议不要买,但是我觉得吧,最近几年反正是流行民族风,有的衣服还是挺有特色的,而且长裙什么的,卖的也是不算贵的。注意砍价的时候就对半砍差不多,好一点的全身长裙什么的大概能砍到6、70吧,帽子好一点的20+也差不多了,普通的十几块钱就能搞定。
4. 西塘古镇附近还有什么旅游景点
1,吴镇纪念馆
吴镇纪念馆位于嘉善县魏塘镇,占地面积2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地,主要古迹和景点有:梅花庵、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草书心经碑以及吴镇陈列室等。
2,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巧克力大道1号,是4A级景区。由斯麦乐集团投资打造的省级重点项目、是国内首家集巧克力生产、研发、展示、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巧克力工业旅游与主题乐园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品。
3,石皮弄
石皮弄在西塘西街的尽头,全长68米,由216块厚度仅三厘米的石板铺就而成,是王家尊闻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
4,五福桥
五福桥位于烧香港,倪天增祖居陈列馆以东,是一座单孔石板桥,桥长14米,桥孔跨度7.5米,是西塘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
5,中国纽扣博物馆
纽扣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馆内有师傅现场演绎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
5. 西塘有哪些景点
景点很多,在西塘里面可以买到一份地图,上面基本都有标注,除了地图上回标注的外,还有答2个景点(其实也就是一些古宅)是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地图上标注的通过联票是可以全部游玩的,不过另外的2个景点是需要另外付钱的,地图上标注的景点为:
1,五姑娘主题公园。
2.护国随粮王庙。
3,醉园。
4,王宅。
5,西园。
6,纽扣博物馆。
7,张正根雕艺术馆。
8,民间瓦当陈列馆。
9,明清木雕馆。
10,圣堂。
11,倪宅。
12陆坟银杏。
13酒文化博物馆。
祝你玩的开心!
6.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名录(被教科书遗忘的人)
抗战国民党牺牲的将军(包括追晋)
1.张自忠 陆军二级上将,5战区右翼兵团指挥兼33集团军司令。行伍出身。
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1891年生,字荩忱。
1940.5.16 枣宜会战中牺牲于湖北南瓜店。
2.李家钰 陆军二级上将,36集团军司令。南京军官预备学校,四川陆军军官学堂3期
四川蒲江人,1890年生,字其相。
1944.5.21 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3.郝梦龄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9军军长。保定6期
山东无棣人 ,1898年生。
1937.10.16 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4.陈安宝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军长。湖北陆军预备学堂,保定3期
浙江黄岩横街乡马院村人,1891年生,字善夫。
1939.5.6南昌会战牺牲于江西南昌去龙里张丰路。
5.唐惟源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3军军长。云南讲武堂
云南江川人,1884年生,字佛川。
1941.5.12中条山会战自戕于山西县山山顶。
6.吴克仁 陆军中将,67军军长。保定军校.
1894年生,字静山
1937.11.8淞沪会战牺牲于上海松江。
7.冯安邦 陆军中将,42军军长。行伍出身。
山东无棣人,字化民,1884年生.
1938.11.3牺牲于湖北襄阳(按二级上将阵亡抚恤)。
8.武士敏 陆军中将,98军军长。行伍出身。中央军校高教班,韶关讲武堂.
河北柴安怀沟堡人,1892年生,字勉之。
1941.9.29牺牲于山西沁水马头山。
9.王甲本 陆军中将,79军军长。云南讲武堂14(15?)期。
云南富源人,1901年生,字立基。
1944.9.9豫桂湘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山口铺。
10.王铭章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41军副军长兼122师师长。四川陆军军官学校3期
四川新都县泰兴场人,1893年生,字之钟。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11.郑作民 陆军中将,2军副军长兼9师师长。黄埔1期。
湖南新阳人,1902年生。
1940.2.3昆仑关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昆仑关。
12.佟麟阁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副军长。行伍出身。陆军巡阅使高级教导团.
河北高阳边家坞村人,1892年生,原名凌阁,字捷三。
1937.7.28南苑之战中牺牲于北平南苑大红门
13.饶国华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1军145师师长。行伍出身。合川军官传习所
四川资阳东乡张家坝人,1894年生,字弼臣。
1937.11.30广德之战中自戕于安徽广德十字铺。
14.赵登禹 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29军132师师长。行伍出身。
山东荷泽赵楼村人,1898年生,字舜诚。
1937.7.28南苑之战中牺牲于北平南苑。
15.方叔洪 陆军中将,51军114师师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山东历城人,1906年生。
1938.6牺牲于山东冯家场
16.钟毅 陆军中将,84军173师师长。韶关讲武堂,陆大特2期。
广西扶南县长沙村人,1901年生,字天任。
1940.5.9枣宜会战中自戕于河南苍台。
17.戴安澜 陆军中将,5军200师师长。黄埔3期。
安徽无为县仁皋乡风和村人,1904年生,幼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
1942.5.26缅甸之战中牺牲于缅甸朗科密林。
18.刘家骐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9军54师师长。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校。
湖北武昌人,1894年生,字铮磊,又字锡侯。
1937.10.16忻口之战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19.李必蕃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2军23师师长。保定1期。
湖南嘉禾人,字子琪。
1938.5.14徐州会战中牺牲于山东菏泽城南王庄。
20.王竣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80军新27师师长。黄埔3期。
陕西蒲城县东乡绕堡人,1898(1902?)年生,原名王俊,字杰三。
1941.5.9(7?)中条山会战中牺牲于山西中条山台岩。
21.寸性奇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3军12师师长。云南讲武堂。
云南腾冲人,1895年生,字念洁。
1941.5.13中条山会战自戕于山西县山以北毛家沟。
22.石作衡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70师师长。北方军校
山西浑源县泉头村人,1905年生,别号子玉。
1941.9 牺牲于山西绛县沟东凹。
23.朱世勤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山东11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暂30师师长。
山东单县人,1904年生,字俭堂。
1942.5.4牺牲于山东单县王寨。
24.彭士量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3军暂5师师长。黄埔4期,陆大11期。
湖南浏阳人,1905年生,号秋湖。
1943.11.15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石门新关以南岩门口。
25.许国璋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4军150师师长。行伍出身。
四川成都人,1897年生,字宪廷。
1943.11.22常德会战中自戕于湖南桃源县陬市沅江南岸。
26.孙明瑾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0军预10师师长。黄埔6期,陆大14期。
江苏宿迁人,1905年生,号玉轩。
1943.12.1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常德太平桥。
27.阚维雍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31军131师师长。广西陆军讲武堂。
广西柳州人,1900年生,号伯涵。
1944.10.9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
28.朱耀华 陆军少将,8军18师师长。
1937.10.26淞沪会战中自戕于大常
29.王凤山 陆军少将,34军暂45师师长。山西太原军官学校1期。
山西五台人,1904年生,字鸣歧。
1939.5.18(1942.6.28?)牺牲于山西万泉县张翁村。
30.吕公良 陆军少将,暂15军新29师师长。
1944.5.1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河南许昌。
31.洪行 陆军少将,6军新39师师长。
1944.6.10滇西反攻中出车祸牺牲于云南龙陵。
32.刘桂五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骑6师师长。行伍出身。
辽宁凌南县八家子村人,1903年生。
1938.3.27牺牲于绥远黄油干子。
33.卢广伟 陆军少将,骑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东北讲武堂5期。
辽宁凤城县人,1903年生,字济吾。
1944牺牲于安徽颍上。
34.夏国璋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8军174师副师长。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保定9期。
广西容县沙田村人,1894年生,字超然。
1937.11.21淞沪会战中牺牲于江苏吴兴。
35.赖传湘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0军190师副师长。黄埔4期,高教班4期.
江西南康人,1903年生。字镇之.
1941.9.24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梁家塅。
36.齐学启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6军新38师副师长。美国西点军校。
湖南宁乡县杨林乡链罗村人,1900年生,字敦镛,别号梦赉。
1945.3.7(5.9?)被日军杀害于缅甸。
37.罗策群 陆军少将,66军159师副师长
1937.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紫金山
38.周元 陆军少将,48军171(173?)师副师长。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教班毕业。
云南人(广西明江人?)。字凯之
1938.5.23(9?)徐州会战中牺牲于安徽蒙城。
39.林英灿 陆军少将,152师副师长。保定6期。
湖北武冈人,1898年生,字子文。
1939.1牺牲于广东清远龙山市。
40.梁希贤 陆军少将,80军新27师副师长。黄埔5期。
陕西同官县人,1898年生,字哲生。
1941.6中条山会战中投黄河。
41.郭子斌 陆军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5.4牺牲于单县王寨。
42.胡义宾 陆军少将,5军96师副师长。黄埔3期。
江西兴国县人,1906年生,字履冰。
1942缅甸之战中牺牲于缅甸埋通。
43.王剑岳 陆军少将,57军8师副师长。黄埔5期。
湖南澧县人,原名王师。
1944.6.10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河南虢灵毕家寨。
44.余子伟 陆军少将,62军151师副师长。
1944.8.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湖南衡阳雨母山。
45.胡厚基 陆军少将,7军170师副师长。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
46.李翰卿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福建随营军校。
河南范县人,1895年生,字墨林。
1941.9.25第2次长沙会战中牺牲于湖南浏阳春华山。
47.陈绍堂 陆军少将,36集团军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5.21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48.姜玉贞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196旅旅长。
山西陆军第一混成旅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
山东荷泽人,1894年生,字连璧。
1937.10.10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原平县西南。
49.郑廷珍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独立5旅旅长。行伍出身。
河南柘城县北郑楼村人,1893年生。
1937.10.16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忻口南怀化。
50.秦霖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48军171师511旅旅长。
广西讲武堂毕业、黄埔军校6分校高教班毕业。
广西桂林丁字村人,1899年生,字松涛,原名同观。
1937.10.25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湾宅。
51.庞汉祯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军170师510旅旅长。
广西陆军讲武堂(南宁讲武堂2期??),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
广西靖西县果乐乡人,1899年生,字胤宗。
1937.10.23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陈家行。
52.高致嵩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72军88师264旅旅长。黄埔3期。
广西岭(岑?)溪县谢乡谢村人,1899年生,别号子晋。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53.赵锡章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9军70师215旅旅长。清河陆军预备学校,保定9期。
河北河间三十里堡人,1901年生,字荣三。
1938.2.21牺牲于山西隰县川口镇杨村堡。
54.黄梅兴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88师264旅旅长。黄埔1期。
广东平远(梅县?)人,1903(4?)年生。
1937.8.13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虹口钱塘。
55.蔡炳炎 陆军少将追晋中将,18军67师110旅旅长。黄埔1(4?)期,陆大特别班。
安徽合肥人,1900年生,字挚(洁?)宜。
1937.8.26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陆家庄。
56梁镜斋 陆军少将,34军69师203旅旅长。清河陆军预备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5(13?)期。
河北蠡县人,1897年生,字鉴堂。
1937.9.28(29?)大同会战中牺牲于山西雁门关茹越口。
57.宫惠民 陆军少将,4军90师207旅旅长。黄埔4期,陆大。
广东曲江县马坝圩人,1906年生,字剑豪。
1937.10.28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嘉定清水显。
58.刘启文 陆军少将,67军108师?旅旅长。
1937.11.8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石湖荡。
59.吴继光 陆军少将,74军58师174旅旅长。黄埔2期。
江苏盱眙人,1903年生。
1937.11.9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白鹤港。
60.易安华 陆军少将,71军87师259旅旅长。黄埔3期,南京中央军官学校。
江西宜春西乡泽溪人,1899年生,字福如,号济沈。
1937.12.10南京保卫战牺牲于南京中华门。
61.朱赤 陆军少将,72军88师262旅旅长。黄埔3期。
江西修水县人,1904年生,号新民。
1937.12.12南京保卫战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62.徐积璋 陆军少将,19军70师205旅旅长。西北军官学校(北方陆军军校?),陆大。
山西襄陵(汾?)县人,1905年生。字耀堂
1938.2(12.4?)牺牲于山西闻喜县将门台。
63.扈先梅 陆军少将,51军114师341旅旅长。东北讲武堂。
河南安阳人,1896年生,字仲卿。
1938.4台儿庄会战中牺牲于山东台儿庄。
64.马威龙 陆军少将,27军46师?旅旅长。
1938.5豫东会战中牺牲于河南兰封。
65.陈德馨 陆军少将,55军?旅旅长。
1938.8武汉会战中牺牲于湖北东界岭。
66.马秉忠 陆军少将,骑兵?旅旅长。
青海人。
1939.8.9牺牲于河南淮阳。
67.杨杰 陆军少将,1军1师1旅副旅长。黄埔4期。
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字子英。
1937.10.11淞沪会战中牺牲于上海西塘桥。
68.尉迟凤岗 陆军少将,3军7师21旅副旅长兼41团团长。步兵专门学校。
山西朔县人,1903年生,字敏鸣。
1937.11平汉路作战中牺牲于河北保定董村。
69.李兰池 陆军少将,57军112师?旅副旅长。东北讲武堂7期。
辽宁锦西县人,1898年生,字锦卿。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70.吕旃蒙 陆军少将,31军参谋长。黄埔5期,陆大13期。
湖南人。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
71.陈济垣 陆军中将,桂林城防参谋长。南京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
广西岑溪人,1890(3?)年生。号昆山
1944.11.13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广西桂林两路口猴儿隘。(自戕?)
72.司徒非 陆军少将,66军160师参谋长。保定军校。
广东平远县人。
1937.12.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江苏句容。
73.姚中英 陆军少将,83军156师参谋长。黄埔2期,陆大8期。
广西平远县人,1896年生,字若珠。
1937.12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于南京太平门。
74.邹慕陶 陆军少将,41军122师参谋长。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75.赵渭滨 陆军少将,41军124师参谋长。
1938.3.17鲁南会战中牺牲于山东滕县西门。
76.黄启东 陆军少将,12军23师参谋长。保定军校1期
湖南平江人,1891年生,字霞鹤。
1938.5.14徐州会战中自戕于山东荷泽。
77.陈文杞 陆军少将,80军新27师参谋长。黄埔5期。
福建莆田县人,1904年生。
1941.5.7中条山会战中牺牲于山西岩砦。
78.张少舫 陆军少将,51军113师参谋长。
1943.2.21牺牲于山东张家溜西南城顶山。
79.江春炎 陆军少将,51军114师参谋长。
1943.7.4牺牲于山东邹县。
80.王禹九 陆军少将,79军参谋处长。浙江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
浙江黄岩县人。
1939.3.27南昌会战中牺牲于江西虬岭。
81.张庆澎 陆军少将,苏鲁战区高参。
1942.8牺牲在山东唐王山。
82.陈范 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部。
1944.1.31牺牲。
83.张剑虹 陆军少将,5军军部。
1944.1.31牺牲。
84.周鼎铭 陆军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5.21 豫湘桂会战中牺牲于陕西陕县秦家坡
85.柴意新 陆军少将,74军57师169团团长。
1943.12.4常德会战中牺牲于湖南常德府坪街春申墓。
86.王润波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25师75旅149团团长。黄埔3期。
四川开县人,1905年生,字启大。
1933.3.9长城抗战中牺牲于河北古北口。
87.张树桢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72师208旅416团团长。行伍出身。
河北人,1898年生。
1937.8.22平绥路之战中牺牲于河北怀来镇边城850高地。
88.刘眉生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14军85师253旅510团团长。黄埔5期,步兵专门学校校官研究班。
贵州遵义人,1904年生,字天嘏。
1937.10.8忻口战役中牺牲于山西洪山。
89.毛岱钧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70军预备9师35团团长。中央军校长沙分校,中央军校高级班5期。
湖南湘潭人,1902年生,号重威。
1938.8武汉会战中牺牲于江西庐山。
90.杨家骝 陆军上校追晋少将,18军60师360团团长。黄埔5期。
贵州荔波县人,1905年生,字季良。
1938.10武汉会战中中毒气牺牲于江西麒麟峰。
7. 西塘哪些景点
推荐景点: 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石皮弄;烟雨长廊
西塘古内镇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其容中著名的有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等。西塘古桥的建造也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随着商业繁荣,商旅云集,石桥也就越造越多。目前,小小的西塘镇竟有各式各样的桥近百座之多。西塘古桥工艺精湛,至今保存完整,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石桥见证了西塘古镇的历史,也为这座江南水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和隽永的文化意味。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初。
烟雨长廊:大多为临河而建,总长有1000米,其实是带顶的街,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外出旅行做好攻略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什么地方好玩,不知道当地特色美食特产你可以试试袋鹿旅行,这些信息都可以查到。
8. 宁波永台库文化历史
立雪书院的历史故事
立雪书院又称游嘉瑞艺术馆。立雪书院的“立雪”出于宋游酢与杨时尊师的“程门立雪”典故。2002年创办由著名书法艺术家、收藏家、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创始人游嘉瑞先生在福州永泰创建的立雪书院,位于福州大樟溪畔,龙峰山上,叠立山崖,青石为墙,琉璃为瓦,卵石铺道,曲径通幽,仿古格局,错落有致,竹林成荫,空气清新,流碧溢翠,枯木逢春。院中设有山川艺术馆,尺一楼,百砚斋,千石印室,耕读亭,道南轩等,极具文化品味。
10年间,立雪书院开展收藏交流、艺术培训、国学讲座、德育教育、旅游观光、健康休闲活动数百场,引起了社会共鸣,得到了普遍共识。收藏近万件古今展品,跨越历史数千年。一方巨砚;一部巨著《榴花梦》;十多位中央领导题刻;数百方古砚;数百方字画;千石印室寿山石微雕案头摩崖石刻。万卷古籍线装书。立雪岩、立雪碑林镌刻200多件名人名家书法作品。立雪堂演绎程朱理学渊源。永阳馆展示永泰的历史发展和民族风情。展品之丰之美。被评为福州市和永泰县德育基地、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州文明网站、福州优秀旅游景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立雪书院现象”。】
闽台两岸共同的信仰--张圣君
史载,张圣君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生于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成长及修炼于盘谷方壶岩,是宋代闽中地区平民社会中产生的民间信仰神祗,已有900多年历史,宫庙遍布八闽大地。从明代开始,张圣君信仰及其传说故事就与各地的地方风物传说密切结合,明末张圣君信仰随移民传入台湾地区。在台湾张圣君多称为张公法主,其大中型宫庙达60多座,信众一千多万人,是台湾地区颇具影响的民间信仰。近十多年来,台湾信众多次组团来我县方壶岩张圣君母殿寻祖进香。
来自全省各地的张圣君信仰者近千人,齐聚永泰县盘谷乡方壶岩,共同庆祝张圣君诞辰868周年。张圣君,至今在福建各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流传了八百多年,是闽台两省民间重要的道教信仰人物之一,在闽台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我省各地及台湾张圣君信仰者和文化研究人员纷纷到永泰县方壶岩寻访、考证,进一步探讨、研究张圣君信仰文化。 明清两朝及至建国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并把福州“商会”、“金融公会”和“商事研究所”的会址设在殿内,以此为中心再辐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区,分别成立各商业同业公会的分支机构。
永泰革命遗址
中共太原小学支部、赤色农会旧址民国18年(1929年)9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任达为特派员回本县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员。翌年,在太原小学成立中共太原党支部,支部书记任可桐,党员有魏圣爱、任可模等。同时组织太原乡赤色农会,也以太原小学为活动据点。(太原小学校址设在原元帅庙)。
清溪小学党支部旧址任达于民国19年(1930年)又在清溪小学组织成立中共清溪小学党支部,支部书记王樵(后脱党),党员有陈孝礼、蒋心亭、黄世刊等(清溪小学校址即现在清凉乡政府)。
中共永泰工委和闽中特委机关旧址在岭路乡凤落村饶厝。民国24年(1935年)闽中特委派陈云飞为中共永泰县工委书记,扩大游击据点。民国29年中共闽中特委机关也设于此,现饶厝已修缮一新。
闽中游击队整训旧址民国25年(1936年)闽中游击队在刘突军政委率领下,到岭路乡寨下村旗插安旗头坞整训。民国29年,中共闽中特委又在旗插安墩炳地方举办形势学习班,有三四十位地、县、区级干部参加学习。
红军洞在岭路乡寨下村。民国24年(1935年)闽中游击队30人(刘突军为政委),曾长期驻扎在此训练和学习,此洞至今完好。
旗插安秘密交通站在岭路乡寨下村。系中共地下党于民国24年(1935年)建立的。该站由地下交通员杨启负责传递革命信息,省委、特委、县领导和地下交通员经常出入于该站。一直坚持到1949年民主革命胜利。
永泰塔阁亭
联奎塔在城关对面溪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本县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蝉联三状元而建。塔系全石结构,八角形,七层空心的楼阁式建筑,塔内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顶,塔门有石雕文官把门,各层都有石雕佛像龛并栏杆,具有清中叶建筑的风格。塔座周长16.4米,高21米。1959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市文化部门拨款加固。
麟瑞阁在大洋乡麟阳村头,系五层全木结构。阁顶葫芦六角形,高27米,座周长39米,六角形各边长6.5米,清代建,年久失修,已倾斜。
水尾阁在盘谷乡水尾村,为清代建筑物,阁3层,占地面积135平方米。
莲峰阁在长庆乡莲峰村头,清代建,土木结构。阁5层,六角形,下大上小似塔,前有1座大殿与阁相接。
双龙阁在霞拔乡福长村,清代建,为古人读书处。阁3层,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现尚完好。
奎光阁在大洋乡苍霞村桥头,明末建,民国重修,是古人读书处。
观音亭在塘前乡赤里村路边,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土木结构。
方广石亭(第二亭)在葛岭乡方广山下,清嘉庆四年(1799年)建,全用石条砌盖,亭内约有10平方米。
前湖桥亭在盖洋乡前湖村,明朝建。几经修葺,民国27年(1938年)重新用杉木建成,5株天杉为桥梁,共用木材9.5立方米。
西塘桥亭在东洋乡西塘村。清初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亭高4.6米,宽6米,长24米,是闽(清)永(泰)莆(田)仙(游)过客休息的凉亭,总面积144平方米。
狮子岩观音亭在嵩口镇东3公里,清末建。土木结构,面积110平方米,内供观音佛像。亭下有清潭,潭岩间有一穴,深不可测,岩四周不见桂树,但可闻桂花香。
三岛观音亭在葛岭乡九老村西。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冬,民国时期倾倒。1987年正座重建,祀观音大士像,面积100平方米。
七仙亭在大洋棋杆村院里。东汉时为纪念徐登七兄妹飞升而建。后几度重修,木瓦结构,面积20平方米,现仍完好。
小石塔在白云乡陈家村山顶。明代建筑,全石结构,五层,高10米,直径3.1米,占地面积7.45平方米,年久失修,现仅余两层。
永泰厝祠-人文历史
世科里在县城登高路,是明代建筑物,举架高,屋顶斜急,斗拱比例小,全木结构,现正房木料有些腐烂。
状元厝在岭路乡七斗村,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萧国梁厝,土木结构,占地600多平方米,年久倒塌,现剩下宅基地。
洋中山厝在白云乡白云村,为晚清时(19世纪)建。总面积591平方米,土木结构,房22间,现前厅倒塌,只剩上厅堂。
旗山厝在清凉乡旗山村,为清代建。土木结构,门前双斗旗杆,系武进士林建元及林建鳌兄弟故第,内有房屋28间,总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残损。
文行厝在清凉乡北斗村,系清代建。土木结构,总面积1186.7平方米,现尚完好。
鄢厝在大洋乡大展村,为清乾隆时(1736~1795年)建。约占地2000平方米,内有房子100余间,系土木结构,单层高5米,现尚完好。
郑汝器厝在盖洋乡盖洋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系土木结构,大门横楣刻有人物,总面积300平方米,屋梁上悬挂着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御史福建巡抚魏元烺为郑汝器中进士题的匾额。
元坦厝(下坂厝)在嵩口镇下坂村,清乾隆(1736~1795年)时陈元坦建,系土木结构,200多个房间,大厅有木雕古人物4幅,一色镏金,人物体态多姿,维妙维肖。还有石柱、石联,刻有字、画、花、草,工艺精致,现尚完好。
三落厝在城关新安路,为清代建筑物,计70多间,占地1200多平方米,土木石结构,现尚完好。
裕源厝在城关较场路,清道光时(1821~1850年)建,木石结构。门上木雕刻《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手工精细,至今绝大部分完好。房屋60多间,占地1250多平方米。
郑厝在县城北门路,明朝建,清道光年间扩建,均为土木结构。全厝4厅74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厝内有4口水井。
林家祖祠在大洋乡溪墘村,始建于南宋。祀宋乡贤林学□、林学覆等林氏祖宗,土木结构,后代屡有修葺。正门上有朱熹手迹“学萃一门”匾额,匾宽1米,长2.5米。祠总面积400平方米,现尚完好。
三元祠在县城对面塔山公园内,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南宋乾道(1166~1172年)时,本县7年连中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与联奎塔同时兴建的。后祠毁。1985年县政府重视,社会人士热心,集资10万多元,在旧址按原式重新修建,现已落成。
龙山草堂在塘前乡莒口村,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元年(1786年)筑“尺五楼”。道光时(1821~1850年)江景阳等重修。全木结构,为名士教徒讲学之所。正堂上横额行书“龙山堂”3字,墙壁上原有林则徐手书条幅:
撰句书应
常持清节居官俭
共赏奇文说士甘
心葵四兄指正少穆五弟林则徐
现此手书已失落,但留有拓本可信。考林则徐与江景阳曾结拜兄弟,江为四、林为五,故称。龙山堂总面积450平方米,现尚完好。
9. 宁波永台库的历史文化
故事
立雪书院又称游嘉瑞艺术馆。立雪书院的“立雪”出于宋游酢与杨时尊师的“程门立雪”典故。2002年创办由著名书法艺术家、收藏家、寿山石《案头摩崖石刻》创始人游嘉瑞先生在福州永泰创建的立雪书院,位于福州大樟溪畔,龙峰山上,叠立山崖,青石为墙,琉璃为瓦,卵石铺道,曲径通幽,仿古格局,错落有致,竹林成荫,空气清新,流碧溢翠,枯木逢春。院中设有山川艺术馆,尺一楼,百砚斋,千石印室,耕读亭,道南轩等,极具文化品味。
10年间,立雪书院开展收藏交流、艺术培训、国学讲座、德育教育、旅游观光、健康休闲活动数百场,引起了社会共鸣,得到了普遍共识。收藏近万件古今展品,跨越历史数千年。一方巨砚;一部巨著《榴花梦》;十多位中央领导题刻;数百方古砚;数百方字画;千石印室寿山石微雕案头摩崖石刻。万卷古籍线装书。立雪岩、立雪碑林镌刻200多件名人名家书法作品。立雪堂演绎程朱理学渊源。永阳馆展示永泰的历史发展和民族风情。展品之丰之美。被评为福州市和永泰县德育基地、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州文明网站、福州优秀旅游景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立雪书院现象”。】
闽台两岸共同的信仰--张圣君
史载,张圣君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生于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成长及修炼于盘谷方壶岩,是宋代闽中地区平民社会中产生的民间信仰神祗,已有900多年历史,宫庙遍布八闽大地。从明代开始,张圣君信仰及其传说故事就与各地的地方风物传说密切结合,明末张圣君信仰随移民传入台湾地区。在台湾张圣君多称为张公法主,其大中型宫庙达60多座,信众一千多万人,是台湾地区颇具影响的民间信仰。近十多年来,台湾信众多次组团来我县方壶岩张圣君母殿寻祖进香。
来自全省各地的张圣君信仰者近千人,齐聚永泰县盘谷乡方壶岩,共同庆祝张圣君诞辰868周年。张圣君,至今在福建各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流传了八百多年,是闽台两省民间重要的道教信仰人物之一,在闽台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我省各地及台湾张圣君信仰者和文化研究人员纷纷到永泰县方壶岩寻访、考证,进一步探讨、研究张圣君信仰文化。 明清两朝及至建国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并把福州“商会”、“金融公会”和“商事研究所”的会址设在殿内,以此为中心再辐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区,分别成立各商业同业公会的分支机构。
永泰革命遗址
中共太原小学支部、赤色农会旧址民国18年(1929年)9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任达为特派员回本县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员。翌年,在太原小学成立中共太原党支部,支部书记任可桐,党员有魏圣爱、任可模等。同时组织太原乡赤色农会,也以太原小学为活动据点。(太原小学校址设在原元帅庙)。
清溪小学党支部旧址任达于民国19年(1930年)又在清溪小学组织成立中共清溪小学党支部,支部书记王樵(后脱党),党员有陈孝礼、蒋心亭、黄世刊等(清溪小学校址即现在清凉乡政府)。
中共永泰工委和闽中特委机关旧址在岭路乡凤落村饶厝。民国24年(1935年)闽中特委派陈云飞为中共永泰县工委书记,扩大游击据点。民国29年中共闽中特委机关也设于此,现饶厝已修缮一新。
闽中游击队整训旧址民国25年(1936年)闽中游击队在刘突军政委率领下,到岭路乡寨下村旗插安旗头坞整训。民国29年,中共闽中特委又在旗插安墩炳地方举办形势学习班,有三四十位地、县、区级干部参加学习。
红军洞在岭路乡寨下村。民国24年(1935年)闽中游击队30人(刘突军为政委),曾长期驻扎在此训练和学习,此洞至今完好。
旗插安秘密交通站在岭路乡寨下村。系中共地下党于民国24年(1935年)建立的。该站由地下交通员杨启负责传递革命信息,省委、特委、县领导和地下交通员经常出入于该站。一直坚持到1949年民主革命胜利。
永泰塔阁亭
联奎塔在城关对面溪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本县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蝉联三状元而建。塔系全石结构,八角形,七层空心的楼阁式建筑,塔内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顶,塔门有石雕文官把门,各层都有石雕佛像龛并栏杆,具有清中叶建筑的风格。塔座周长16.4米,高21米。1959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省、市文化部门拨款加固。
麟瑞阁在大洋乡麟阳村头,系五层全木结构。阁顶葫芦六角形,高27米,座周长39米,六角形各边长6.5米,清代建,年久失修,已倾斜。
水尾阁在盘谷乡水尾村,为清代建筑物,阁3层,占地面积135平方米。
莲峰阁在长庆乡莲峰村头,清代建,土木结构。阁5层,六角形,下大上小似塔,前有1座大殿与阁相接。
双龙阁在霞拔乡福长村,清代建,为古人读书处。阁3层,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10平方米,现尚完好。
奎光阁在大洋乡苍霞村桥头,明末建,民国重修,是古人读书处。
观音亭在塘前乡赤里村路边,清乾隆元年(1736年)建,土木结构。
方广石亭(第二亭)在葛岭乡方广山下,清嘉庆四年(1799年)建,全用石条砌盖,亭内约有10平方米。
前湖桥亭在盖洋乡前湖村,明朝建。几经修葺,民国27年(1938年)重新用杉木建成,5株天杉为桥梁,共用木材9.5立方米。
西塘桥亭在东洋乡西塘村。清初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亭高4.6米,宽6米,长24米,是闽(清)永(泰)莆(田)仙(游)过客休息的凉亭,总面积144平方米。
狮子岩观音亭在嵩口镇东3公里,清末建。土木结构,面积110平方米,内供观音佛像。亭下有清潭,潭岩间有一穴,深不可测,岩四周不见桂树,但可闻桂花香。
三岛观音亭在葛岭乡九老村西。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冬,民国时期倾倒。1987年正座重建,祀观音大士像,面积100平方米。
七仙亭在大洋棋杆村院里。东汉时为纪念徐登七兄妹飞升而建。后几度重修,木瓦结构,面积20平方米,现仍完好。
小石塔在白云乡陈家村山顶。明代建筑,全石结构,五层,高10米,直径3.1米,占地面积7.45平方米,年久失修,现仅余两层。
永泰厝祠-人文历史
世科里在县城登高路,是明代建筑物,举架高,屋顶斜急,斗拱比例小,全木结构,现正房木料有些腐烂。
状元厝在岭路乡七斗村,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萧国梁厝,土木结构,占地600多平方米,年久倒塌,现剩下宅基地。
洋中山厝在白云乡白云村,为晚清时(19世纪)建。总面积591平方米,土木结构,房22间,现前厅倒塌,只剩上厅堂。
旗山厝在清凉乡旗山村,为清代建。土木结构,门前双斗旗杆,系武进士林建元及林建鳌兄弟故第,内有房屋28间,总面积1500平方米,现有残损。
文行厝在清凉乡北斗村,系清代建。土木结构,总面积1186.7平方米,现尚完好。
鄢厝在大洋乡大展村,为清乾隆时(1736~1795年)建。约占地2000平方米,内有房子100余间,系土木结构,单层高5米,现尚完好。
郑汝器厝在盖洋乡盖洋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系土木结构,大门横楣刻有人物,总面积300平方米,屋梁上悬挂着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御史福建巡抚魏元烺为郑汝器中进士题的匾额。
元坦厝(下坂厝)在嵩口镇下坂村,清乾隆(1736~1795年)时陈元坦建,系土木结构,200多个房间,大厅有木雕古人物4幅,一色镏金,人物体态多姿,维妙维肖。还有石柱、石联,刻有字、画、花、草,工艺精致,现尚完好。
三落厝在城关新安路,为清代建筑物,计70多间,占地1200多平方米,土木石结构,现尚完好。
裕源厝在城关较场路,清道光时(1821~1850年)建,木石结构。门上木雕刻《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手工精细,至今绝大部分完好。房屋60多间,占地1250多平方米。
郑厝在县城北门路,明朝建,清道光年间扩建,均为土木结构。全厝4厅74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厝内有4口水井。
林家祖祠在大洋乡溪墘村,始建于南宋。祀宋乡贤林学□、林学覆等林氏祖宗,土木结构,后代屡有修葺。正门上有朱熹手迹“学萃一门”匾额,匾宽1米,长2.5米。祠总面积400平方米,现尚完好。
三元祠在县城对面塔山公园内,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纪念南宋乾道(1166~1172年)时,本县7年连中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与联奎塔同时兴建的。后祠毁。1985年县政府重视,社会人士热心,集资10万多元,在旧址按原式重新修建,现已落成。
龙山草堂在塘前乡莒口村,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元年(1786年)筑“尺五楼”。道光时(1821~1850年)江景阳等重修。全木结构,为名士教徒讲学之所。正堂上横额行书“龙山堂”3字,墙壁上原有林则徐手书条幅:
撰句书应
常持清节居官俭
共赏奇文说士甘
心葵四兄指正少穆五弟林则徐
现此手书已失落,但留有拓本可信。考林则徐与江景阳曾结拜兄弟,江为四、林为五,故称。龙山堂总面积450平方米,现尚完好。
10. 西塘好玩吗值得去一次嘛
西塘非常的好玩,来值得去哟自!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为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交壤之境,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0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七老爷庙、倪天增祖居等景点近2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