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雀楼遗址
A. 李白的登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专,被誉为中国属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基本信息
中文名:鹳雀楼
所属地区:中国,山西
下辖地区:山西省永济市
建立时间:公元557--580
地理位置: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著名景点:普救寺、蒲津渡遗址、杨贵妃故居
B. 登鹳雀楼的背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
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写作背景]: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此诗描写作者登楼远眺,眼前展现一幅辽阔的图景:落日西沉,黄河奔腾,诗人不禁咏出含有哲理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唐代诗人。
C.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
都处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建筑房屋,建立村落,定居,从事原始畜牧业和农业。
生活区域不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此题结合】
自然环境不同,温暖湿润/夏热冬冷,干燥
建筑形式不同,干栏式/半地穴式
饲养动物不同,牛/猪
制作陶器,黑陶/彩陶
↑不知道你的题目有没有全部写出,所以我把书里提到的都写了。
D. 重建后的鹳雀楼有怎样的辉煌
在北宋中期时,鹳雀楼仍然为当时的“登高胜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词人晁元礼就曾于这一时期先后登临鹳雀楼并赋诗。
沈括在登临鹳雀楼后赋诗《开元乐•三台》:鹳雀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北宋词人晁元礼在登临鹳雀楼后写下名词《一落索》:正向侯堂欢笑,忽惊传新诏。马蹄准似乐郊行,又却近、长安道。鹳雀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东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鹳雀楼还如从前那样雄伟地屹立在那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朝廷迟迟不能收复中原而愤愤不平,他在鹳雀楼上题写了一首耐人寻味的《杂感》:一樽易致葡萄酒,万里难逢鹳雀楼。何日群胡遗种尽,关河形胜得重游。
1222年,鹳雀楼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了故基。1272年,元代著名学者、诗人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时,写下《登鹳雀楼记》记述了鹳雀楼当时的景况:元壬九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遂获登故基,徒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
这些记述,清楚地表明鹳雀楼在元初就已被毁。
在元代中后期,由于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又多次泛滥,鹳雀楼故址也因而数次被水淹没。后来,水虽然退却,但侵入蒲州城郭的泥沙却沉积了下来,而且地面日渐抬升。从此,鹳雀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兴盛。
明代初年,鹳雀楼的遗址还明确可辨,但到明末清初,因黄河水频繁泛滥、河道摇摆频繁,就完全湮灭,无迹可寻了。
蒲州人十分怀念鹳雀楼,为了一种心理的补偿和安慰,蒲州人除根据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来想象鹳雀楼的雄伟神奇外,还把蒲州城西城楼寄名为“鹳雀楼”,以表达对鹳雀楼盛况的追忆。
在清代时,登临作赋者不绝,但西城楼毕竟是“盛名难却,其实难副”,数百年来,给人留下了对先前鹳雀楼的无限怀念。清初著名诗人尚登岸就曾赋诗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后来,人们认为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于是就大兴土木重建鹳雀楼。鹳雀楼的再度辉煌,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与繁荣。
E. 元初文学家王恽对鹤雀楼的感情是怎样的
相传,元初文学家王恽小时候读书的老师是蒲州人,因此他很早就知道蒲内州的鹳雀楼“观容雄天下”,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高楼了。后来,读了王之涣、畅当等人的诗后,他像许许多多读书人一样,更是殷切的向往能去登楼。
1272年10月,王恽由中央监察御史调山西任平阳路总管府判官后,他终于在当年10月满心欢喜地去了永济,但他没有看到鹳雀楼,只看到了已经是楼体坍塌,堆堆瓦砾的鹳雀楼遗址,为此,他痛感遗憾,于是在游览之余写了一篇《登鹳雀楼记》以作留念。
F. 鹳雀楼的历史
1、历史沿革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
2、简介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G. 仰韶村遗址是怎么发掘的
在河南省渑池县城北,有一处三面临水的小村庄,因北望高耸的韶山,故称仰韶。20世纪20年代,仰韶村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仰韶遗址的发现。
最先揭开仰韶遗址神秘面纱的是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1921年,他带领一支发掘队来到仰韶村,寻找中华远古文化的遗存。经过30多天的挖掘,获得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及人骨标本,他撰写了《中华远古之文化》一文,详细报道了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成果,并按照考古学的惯例,将这批以彩陶为主要标志的远古文化命名为“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和原始社会史研究的第一页。中国近代考古学由此开端,仰韶村也从此驰名中外,成为史学界、考古学界向往的古文化圣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仰韶遗址又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再次获得了大批文化遗存,澄清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修正了安特生的一些错误认识,为研究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研究表明,仰韶遗址长900余米、宽300余米,面积30万平方米。
仰韶中期彩陶盆仰韶遗址所代表的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是黄河流域势力最为强大的史前文化,也是中国同时期各类新石器文化中分布范围最广泛的一支,共发现遗址1000多处,主要分布区以陕、晋、豫为中心,西达河西走廊,东至鲁西,北达冀中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南至汉水流域。
以仰韶村等重要遗址的发掘为基础,综合地域和时代所造成的文化面貌上的差异,可以将仰韶文化分为三个主要地区、七种类型、三个发展阶段。其中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仰韶文化的发展中心,可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等类型,代表了这一地区仰韶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在豫中地区可分为庙底沟、大河村类型;在豫北冀南一带,则可分为后冈、大司空类型。各类型之间在文化面貌上各自有地域特色。
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由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有比较稳定的村落。人们从事锄耕农业生产,种植粟、黍、稻谷等作物,饲养猪、狗、羊和马等家畜,采集榛子、栗子、松子和朴树子等果实及水生物等。彩陶盆内多见鱼纹和网纹等形象,是当时渔猎活动的真实写照。
仰韶文化的房子有圆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圆形和方形地面式,晚期还出现了方形地面连间式,始终以半地穴式房子最为流行。屋内正对门向的中心设一火塘,有些灶坑内嵌有保存火种的夹砂陶罐。有的在门内两侧筑有低矮的小墙,有的在门道与居室之间有浅方坑形的门坎。屋内居住面和壁面都涂抹草拌泥土并修整得光滑平整,部分经过烘烤,十分坚硬。圆形房屋周壁墙中有密集的壁柱,室内中间有多根主柱以支撑屋顶,复原起来似现在的蒙古包形式。方形房子结构与圆形房子大体相同,也在坑壁和室内挖有柱洞,复原起来呈四角攒尖的方锥体。
埋葬制度多样,有单人葬、多人葬、单人一次葬和集体二次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屈肢葬,个别的实行同性合葬,还有瓮棺葬形式。成人都有成片的公共墓地,同一氏族的成员比较集中地埋葬在一起,随葬品一般比较平均,看不出太明显的贫富差别。儿童瓮棺则成群或零星地分布在居住区的房屋旁边,以瓮、罐、钵、盆为葬具。
仰韶文化的制陶技术已相当成熟,最能代表当时的工艺水平。仰韶人有专门烧陶的窑场,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形式。陶窑由火膛、火道、窑算和窑室等部分组成,陶坯置于窑室底部多孔的窑箅之上。火焰经过底部的火道、火孔进入窑室,烧造出精美的红陶。一般都用泥条盘筑法制成,普遍采用慢轮进行修整,虽然以手工方法制成,但器形规整、色泽光润、构思巧妙。在陶器表面还施加各种纹饰,其中装饰作用最强的是彩陶花纹,这是当时最有成就的一种原始艺术。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构图精巧合理,与优美的器物造型相结合,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成为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半坡类型的彩陶纹饰,以红地黑花为主,也有原地红花或加白衣饰黑、红两色花的,主要有人面形纹、鱼纹、鹿纹等动物形象和象征草木、谷物的植物花纹。神话化的人面纹图像,头上和嘴角都有化妆式的装饰,似含有某种巫觋性质。鱼纹占主导地位,数量多、变化大、形象也逼真,其组合有单体和复体两种形式,不少图案是两条以上的鱼纹相重叠或相连形成一组纹饰,非常生动。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进入了成熟发展期。以弧线、弧边三角、曲线、圆点和半圆形、鸟纹装饰等元素,采用二方连续的装饰方法,构成整组花纹环绕器壁,显得绚丽多彩,还出现了多彩纹饰,白地或红地自边,紫红彩、白彩相间,更显得富丽堂皇。
仰韶文化还有一定数量的刻画符号,目前主要发现在圜底钵口沿的黑彩宽带纹上,有50多种。这些符号多是在陶器烧成后刻画上去的,最多的是一道竖划,其次是二道竖划、X形、Z形、正钩形、倒钩形、T字形等形状,也有的像植物形,还有其他多种形式。一般认为是起源阶段的简单文字或者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在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行程中,仰韶文化不断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又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仰韶遗址的发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的远古文化,在撩开史前文化面纱、触摸中华文明起源的同时,也拉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的序幕,在当时起到了科学认识本民族发展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作用,同时也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它一经发现,立刻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标志,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H. 重建后的鹳雀楼是怎样的
在北宋中期时,鹳雀楼仍然为当时的“登高胜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词人晁元礼就曾于这一时期里先后登临鹳雀楼并赋诗。
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在登临鹳雀楼后赋诗《开元乐•三台》:
鹳雀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同时,沈括还在他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在后来的近千年间,正是沈括对鹳雀楼的这八字总摡,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词人晁元礼在登临鹳雀楼后写下名词《一落索》:
正向侯堂欢笑,忽惊传新诏。马蹄准似乐郊行,又却近、长安道。
鹳雀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东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鹳雀楼还如从前那样雄伟地屹立在那里,而且唐代河中府录事李逵曾经所书的“鹳雀楼”匾额也仍然还悬挂于楼上。
1222年,鹳雀楼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了旧址故基。
古堞凭空,烟霏外、危楼高矗。人道是、宇文遗址,至今相续。梦断繁华无觅处,朱甍碧甃空陈迹。问长河、都不管兴亡,东流急。
侬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间俯仰,已成今昔。条华横陈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对西风、舞袖障飞尘,沧溟窄。
后来,人们认为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于是就大兴土木重建鹳雀楼。鹳雀楼的再度辉煌,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与繁荣。
新建的鹳雀楼外观四檐三层,内设6楼,楼体高73.9米,是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因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代,所以后来重建时,在其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貌。
鹳雀楼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利用唐代彩绘恢复起来的仿唐代建筑。楼的外侧上都有许多彩绘,全楼的彩绘面积近40000平方米,而且所有的彩绘都是手工绘制。其外表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在鹳雀园大门前,是一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平面呈鹳雀飞翔之型,故名“鹳影湖”。湖面正中由三孔石拱桥连接,桥面宽约5米,两边是汉白玉石雕栏杆。
站在桥上,尽收眼底的是宽广平整、造型独特的广场。广场通过绿化树木和茵茵草坪将其布局为棋盘式的几何图案,在广场的尽头就矗立着高耸云端、气势恢弘的鹳雀楼。
登百余台阶,就到了鹳雀楼的楼门前,楼门上方横陈着“文萃李唐”4个金色大字,左右立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这与巍峨的高楼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楼门内,为一楼大厅。其中,有一幅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色彩艳丽,制作精美,气势宏伟,真实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对鹳雀楼当时地理位置的描摹,生动有致,精美逼真。
在二楼四周,是一组组河东名人蜡像:女娲补天,嫘祖缫丝,大禹治水,杨贵妃出浴,崔莺莺听琴,司马光砸缸,关羽傲然肃立,柳宗元淡然挥毫……形象传神,惟妙惟肖。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
三楼内,设有古代蒲州的四大产业:制盐、冶铁、养蚕和酿酒,通过四组形神兼备的塑像,以及剪纸、年画、社火等,生动地反映了河东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楼四周的墙壁上,展示着与鹳雀楼有关的一系列名人字画,图文并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
五楼陈列着古鹳雀楼的仿制品,纯木结构,古朴典雅,气势不凡,确有震古烁今之势。
六楼长廊的西面,立有一尊王之涣的铜像,与真人大小相仿。据说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当年就是在这里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写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登鹳雀楼》。
铜像工艺极其精美。王之涣髯须飘扬,左手持纸,右手握笔,意气风发,激昂壮怀。他极目眺望,神似凝聚,宛如中条山历历在其目,黄河如一条白练,闪闪发光,一种磅礴的气韵油然而生。
I. 登鹳雀楼全资料
推荐回答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因为当时有鹳雀栖息其上而得名。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两朝,文人学士登鹳雀楼欣赏美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千百年来,鹳雀楼一直是供游人登高远望山河,放歌抒发情怀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激励着炎黄子孙的振兴之志。鹳雀楼经历了唐、宋两朝,可惜被元初(公元1272年)的一场战火烧毁了,后来又由于黄河泛滥,淹没了遗址,使数百年来无数观光的游人只能望河兴叹,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鹳雀楼已于1999年开始重建,2001年落成。
登鹳雀楼
[标题]: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体裁]:五言绝句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J. 桐雀楼出自那个典故
三国 曹植 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版之所营。
建高权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