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三下乡游记

三下乡游记

发布时间: 2021-02-27 09:59:46

⑴ 赖晓生的演艺经历

2005年中央电视台《人间体育》之《盒饭联赛》饰演何小海。(合作:刘惠,导演:张峰)
2006年情景喜剧《低头不见抬头见》饰苗子(合作:郭达,邵峰,范明;导演:黄宏)
2007年数字电影《1+1=家》(客串)
2008年电视剧《中天悬剑》客串(导演:连奕名)
2008年数字电影《校园 .冬天》策划、副导演
2009年电视剧《包三姑外传》饰朵颜三卫老大飞的快
2009年电视剧剧《大内低手》饰内务府总管那奇
2009年电影《嘻游记》饰八大高手(友情客串,导演:钟少雄)
2009年电视剧《大盛魁》饰小左(导演:王新民)
2010年电影《刀客外传》饰二狗(合作:释小龙,何洁,罗家英,梁家仁,李彧,邱林)
2010年电视剧《苏三》饰胖六(把苏三卖到妓院的那个混蛋)(隋俊波,吴若甫,张光北,王静,李颖,李彦明,史磊)
2011年公益微电影《三个爸爸》(合作:含笑,爱若干;导演:张铭)
2011年公益微电影《三个儿子》(合作:含笑,爱若干;导演:张铭)
2011年电影《丛林拯救记》饰毛豆(合作演员:孙亮,惠天赐,董立范,李健仁;导演:徐宏辉)
2011年电视剧《妈祖》饰白鲨精(合作演员:刘涛,林心如,严宽,刘德凯,赵鸿飞等)
2012年电影《结婚倒计时》饰发明家
2012年电影《整容日记》饰咨询师(监制:陈可辛,导演:林爱华)
2012年电影《让我给你唱首歌》饰老赖
2012年电影《大黑天神》饰大胆
2012年电影《少年闵子骞》饰苟剩(第14届数字百合奖优秀儿童片奖 )
2012年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饰皇太极特使(导演:张之亮,合作演员:赵文卓、范冰冰、黄晓明)
2012年电视剧《天龙八部》饰桑土公(导演:赖水清)
2013年电影《光的棍》客串(导演:刘存明)
2013年电影《阿玉》(导演:陈东,合作演员:刘奕、满婷)
2013年电视剧《迫在眉睫》(导演:余明生、邹集城、刘国辉;编剧:九年;合作演员:陈楚河、钟欣桐、李修贤、郭明翔、陈昱光)
2013年电视剧《连升三级》友情出演:庸县令
2014年电影《生死拯救》饰演:魏民(导演:张力;合作演员:杨童舒,廖京生 )

2015年电影《我是拳手》饰演:车行老板
2015年电视剧《南拳北腿战淞沪》饰演: 赵虎
2015年电影《宁静的夏天》饰演:大虎 赖晓生演出风格集歌舞笑于一身,以老太太跳霹雳为主打节目。先后参加三届大连啤酒节。
1988年中学时期,卷入霹雳舞风正式登台,在校自编自演相声小品。
1994年进入石狮市歌舞团。
1998年参加抗洪赈灾义演。
2000年获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银像奖,年底获金像奖提名。
2001年应浙江省演出公司邀请巡回演出。
2002年参加浙江湖州农行之夜大型文艺演出,新昌旅游节闭幕式,同台:李湘,温兆仑,李谷一,周彦宏,车继龄。
2002年上民之夏文艺演出,同台:冯巩,腾格尔,瞿颖,宋祖英等。
2003年甘肃酒泉“国风之夜”大型演出,火风等。
2003年参加黄安主持的沈阳华星国际十周年庆典。
2004年与杨伟光,曾宪梓同台出席北京海外客家联谊会十周年庆典。
2005年8月31日受摇滚教父崔健之邀参加“为假唱送终”活动,《法制晚报》《信报》《每日文化播报》《综艺快报》《中国法制报道》等媒体竞相报道。
2005年沙市工人体育馆联通之夜文艺晚会。
2005年中国星流行音乐大赛宣传大使。
2005年参与策划歌手叶东瀚(《爱上汤加丽》)。
2005年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特约嘉宾,掀起新民间娱乐的改革风。
2006年3月参加歌曲《爱上汤加丽》MV拍摄(导演:孙小茹)
2006年6次作为嘉宾评审参加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爱秀电影》。
2006年1月应邀参加河北省主持人大赛颁奖晚会。.
2006年1月参加中国资料情报局新春年拜会。
2006年1月参加清华大学书画笔会演出。
2006年1月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的哥年拜会。
2006年1月参加长城学会新春年拜会。
2006年1月参加北京曲剧团三下乡活动演出。
2006年5月应邀参加中国杂技团、中国马戏团“五一马戏大狂欢”任滑稽主持。
2006年北京龙岩商会成立大会嘉宾。
2006年品牌经理人大PARTY暨品牌经理人俱乐部成立庆典特邀嘉宾。
2006年参加山西高平七佛山蝴蝶旅游节广场文化和消夏晚会演出。
2006年参加韩国依Q服饰中国新闻发布会暨为宁夏缺水地区首次捐款仪式。
2007年昌平区委区政府新春年拜会。
2007年漳州经济发展恳谈会,彭冲老委员长、张克辉副主席出席并观看演出。
2007年参加怀柔影视文化节开幕式,表演嘉宾中,晓生是唯一的喜剧演员。
2007年随文化部演出服务中心《周末喜相逢》全国巡演。
2007年参排曲剧《北京人》和《王老虎抢亲》,分饰要账人和丑女。
2008年福建省驻京机构暨省商会新春年拜会联欢晚会艺术总监兼主演。
2008年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录制。
2009年福建龙岩驻京乡亲新年联谊会。

⑵ 大学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对未来学生的发展有意义吗

舞人从容而舞,形舒意广

像是飞翔,又像遨游

不经意的动作也决不失法度

纤细的罗衣从风飘舞

缭绕的长袖以络绎不绝的姿态飞舞散开

这是对生活的热爱,这是对灵魂的释放,这是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舞蹈学院第十九届学生会主席、2013级舞蹈编导班班长何浩。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实践个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在全国第11届“桃李杯”教学实践展演中参演群舞《娘的眼泪》荣获优秀展演奖,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参演群舞《闯关东》荣获一等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中国民歌大会》、《五月的鲜花》等节目演出录制。

2013年入学后,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向往使他很快坚定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不盲从,做自己”。在平时为人处事中,他给人留下成熟稳重的印象,待人接物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关心同学,以帮助他人为快乐,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珍惜荣誉,勇于担当

入学后,他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加学校组织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13年新生军训期间,他被评为“军训标兵”。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优秀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2014年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国内各项专业艺术比赛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诠释着学生干部在专业学习中“领头羊”的作用。2014年参加山东省第九届青少年舞蹈比赛,独舞《灵雀》荣获专业组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十届小飞天奖儿童舞蹈大赛,编导的群舞《莲莲有鱼》荣获高中组一等奖。2015年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群舞《闯关东》荣获专业组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十届青少年舞蹈比赛,原创独舞《戏梦人生》荣获专业组一等奖。2016年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桃李杯教学实践展演,群舞《娘的眼泪》荣获优秀展演奖。

在学院组织的各项艺术实践中,他积极进取,从不懈怠。不仅在舞台上华美绽放,在幕后他服务于每位同学也面面俱到。2014年12——至今,连续4年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从原创荒诞舞剧《“戏”游记》的展演,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原创民族舞剧《风筝》的全国巡演,舞剧的历练让他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从群星奖获奖作品《闯关东》的四川展演行,到山东省“泰山文艺奖”颁奖晚会,到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再到山东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晚会;各项演出的经历一步步升华了他的家国情怀;从《中国民歌大会》到《舞蹈世界》,两度走向央视,荧屏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付出?但他从不抱怨,一直在梦想的道路上执著的追求。

甘于奉献,追逐梦想

何浩深切地明白打铁先硬自身的道理,他不断提高自身舞蹈专业水平。学习过程中,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虚心求教,从不言弃。经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聆听他人的心得,在交流中成长,在倾听中前进。图书馆是他在学校最钟爱的地方之一,当遇到费解的问题时,他常向这位无言的老师请教。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甚至于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在刚刚结束的研究生考试中,他初试也取得了337分的可喜成绩。在工作中,他用行动践行着不渝的信念。

何浩担任着舞蹈学院学生会主席以及班长两个重要职务。学生会工作中,他以发扬优良传统同时立足实践创新的工作方法,使学生会真正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和方法的不断改进,他制定了一套合理、科学、切合实际的学生干部承诺书并一步步践行,将学生会建设成真正的学生自治组织,更好地为学院、同学服务。学生会的各种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凝聚力,更有力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行的进步。在班级工作中,他一直不忘“木桶效应”,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大家互助意识,用助人为乐的实际行动不断践行学生干部的职责。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有一位同学不小心导致右脚脚踝骨折,他背同学进医院,忙前忙后的为同学挂号,垫付医药费,一直守护着病人家长到来才回去休息。2015年-2016年度再一次被评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他始终不忘奋斗路上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人,并尽自己所能来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个给予他“滴水之恩”的人。

2015年北京的冬天冷的让人清醒,呼吸一口空气都是那么提神。排练录制北京春晚的国家体育馆距离住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大家每天7点集合去剧场排练,再回到宾馆时已经是深更半夜了,身心疲惫的他只能把大巴车当成温床。一路颠簸,一路睡着。就这样在这里奋战了半月。录制完北京春晚的第二天他又踏上了滨州春晚的征程。三天没有白昼的排练7个节目,着实让人心疼。一是春节马上到了,“游子”想家的情结油然而生。

其次,长期超负荷的排练身体和心里都有些吃不消。但他还是挺了下来。腊月26回到家,他发了个朋友圈:“六天的寒假时光,且行且珍惜。加油吧!”就这样大年初二,为了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闯关东》的演员从全国各地在老校胜利会师。作为领舞,体能恢复加排练。一周的魔鬼式的训练让他疲惫不堪。但他又是那么的兴奋,因为比赛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学习。尤其是这种和北京舞蹈学院同台的全国舞蹈比赛。最后得知获得一等奖的时候,他没有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所有的辛酸都已消逝,幸福的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在舞剧《风筝》排练期间,幕后的他用辛勤的双手书谱写了一位“能工巧匠”的传奇。舞剧所需道具种类繁多且复杂,主角用的风筝“比翼双飞燕”从观赏性到舞蹈实用性来讲都是要求极高的。何浩不断摸索实践,每天研究近十多个小时,有时痴迷的都忘记了吃饭。别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拼,他只简单回答道:交给我的任务,我就有这个责任!就这样,需要的所有道具,没有的他制作,坏了的他修理。踏实的作风赢得了所有演职人员的青睐,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幕后道具能手。

2015年7月,他组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开展雷锋月活动,带领学生会成员去泉城广场开展“清洁泉城”活动,为美化我们的城市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2016年7月,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中,他冒着酷暑,组织同学走进军营。自编自演了近十个节目为广大的军人送去了欢乐。随后又进入到享有舞蹈“奥斯卡”之称的桃李杯艺术展演中。2016年、2017年,他两度参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艺考工作,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接待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为他们耐心的说明考试流程,尽量保证每一位考生能够缓解一下考前压力,同时为考生及其家长介绍一下学校概况,直到所有考试结束了,他才回去休息。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2015.03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参演群舞《闯关东》获专业组一等奖2016.08全国第十一届桃李杯教学实践展演参演群舞《娘的眼泪》获优秀展演奖2014.06山东省第九届青少年舞蹈比赛参演独舞《灵雀》获专业组一等奖2014.08山东省第十届小飞天奖舞蹈大赛编导群舞《莲莲有鱼》获高中组一等奖2015.06山东省第十届青少年舞蹈比赛原创独舞《戏梦人生》获专业组一等奖2016.09获得“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10获得校级“军训标兵”、“军训内务标兵”2014.10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荣誉称号,校二等奖学金2015.05获得“十院十人励志演讲秀”二等奖2015.05获得校级“优秀团员”荣誉称号2016.10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16.09授予院级“舞剧《风筝》先进个人”“全国桃李杯展演先进个人”2016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03授予院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个人事迹采访推送至“舞苑山青”平台

在校期间社会实践:

2014.12连续4年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录制2014.01参加原创荒诞舞剧《“戏”游记》的展演2014.10参加群星奖获奖作品《闯关东》的四川展演行2014.09参加“泰山文艺奖”颁奖晚会演出2015.03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演出2015年度参演原创民族舞剧《风筝》并进行全国巡演2015.09参加山东省《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晚会的演出2016.02参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艺考招生工作2016.07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的录制工作2016.09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录制工作2016.08策划、跟随舞蹈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部队,走进农村2016.10参加山东电视台《最美教师》录制工作2017.01参加“天津春晚”录制工作2017.02参加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艺考招生工作

大学是人生中最难忘最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没有最高层次的目标,只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只有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目标不懈追求,才会不断发展、进步。何浩用他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奋斗无止境,他所折射出的光芒将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

⑶ 传统节日

花朝节概述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十月十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这一天,家家都会祭花神,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取了红绳,把彩笺结在花树上,谓之赏红,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这祭花神倒真是风雅的事了,这一天,大概不会只是女人们的事了,一冬的禁囿让男人们有机会出来活动活动,或是放下手中的活,或是抛开案上的书,帮着系红绳,顺便可以看一看当下的颜如玉了。女人们祭完花神,急急的去找和自己相对应的花神了,正月的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1]。
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据说这是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称"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可能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
花朝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日”是十分恰当的。世界上像中国那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对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是生殖崇拜的节日。中国古代的农耕、鱼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是希望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的。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
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明清时的北京,花农一般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清初冯勋《六街花市》也说“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花,至槐树斜街市之。”这些描述记载了旧时北京地区种花业及花卉商业的一些情况。在花朝节这天,北京的“幽人雅士,赋诗唱和,并出郊外各名园赏花。”据说,当年清宫的“花朝宴”最为讲究,太监们在颐和园中用红、黄绸条装扮牡丹花丛,以使满园春色,霞光飞扬,慈禧太后一边品尝着花卉做的点心,一边观看《花神庆寿》的喜剧。
在北京丰台区还有一座花神庙,此庙坐落在丰台镇东纪家庙村北,是春天祭祀花神的场所,同时也是丰台地区各花行会的会址。据说,这座花神庙始建于明朝,庙门上方曾悬有“古迹花神庙”的牌匾,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被打入凡间,花神们便来到京城南郊大地使得,丰台一带开满各种鲜花。人们为感谢花神对人间的恩赐,于是京都各花行集资建造了这座花神庙。
在花卉中,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在历史上,北京的牡丹也是很有名的,而北京的牡丹又以丰台花乡的为最佳。优良名品有“官锦红”、“梨花雪”、“白玉带”等不下数十种。
[编辑本段]花朝节历史
中国是花的国度。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这一点在明人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在那时,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但到了宋代,花朝节的日期有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的。据《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诚斋诗话》:“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中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编辑本段]历代花朝节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而在成书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的《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这样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而嗜花成癖的武则天在自己执政期间(公元690-705年),每到花朝节这一天,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花糕赏赐给群臣。在那时,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岁时节日。
“花朝节”的节期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如《提要录》一书说:“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中亦言:“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而清人汪灏在《广群芳谱·天时谱二》中引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云:“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至于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的记载亦见于《广群芳谱》一书,该书《天时谱二》篇引《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此外,旧时浙江绍兴、河南光山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清光绪《光山县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
[编辑本段]花朝节盛况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的这首《咏花朝》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而吴自枚在《梦粱录·二月望》中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详引。在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如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有“赏红”之俗,清顾禄《清嘉录·二月》“百花生日”条亦言:“(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清人张春华在其《沪城岁事衢歌》一诗中亦云:“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时常提及,如明末文学家袁宏道在其《满井游记》一文中即有“燕地寒,花朝节后,馀寒犹厉”这样的文字,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除此之外,花朝节已鲜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编辑本段]花朝节习俗
赏花是生活中的一种雅兴,中国人在赏花方面所积累的民俗文化成果尤称丰富,旧时流行于各地城乡的花朝节就是一例。
二月仲春,正值芳菲盛开、绿枝红葩的时节,为花朝节的活动提供了繁丽丰硕的天然背景。这一天花贩在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许多养花人家亦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或“护花”。诗云:“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正是此俗的写实。众多的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率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类似今日花展的“斗花会”、“扑蝶会”,或于夜晚聚众提灯游行,谓之“花神灯”。在广西龙州、宁明等地,尚有青年男女在花朝节这天聚集平坝对歌之俗,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迄情深意浓处,则互抛绣球,流连忘返。
传统的花朝节如今已流变为更加绚丽夺目的时令性花市花展,群众性的赏花风潮往往经月不退,远远超过了古代的一日之期。但是,若追溯这一传统习俗的来历,竟是掩映迷离,令人看不清楚。
据《广群芳谱》所引《翰墨记》、《秦中岁时记》,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博异记》、《镇洋县志》还为其起源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二十一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故称"花朝"。
按上述解说,花朝应属追述崔玄微悬彩护花的纪念性节日。但是在宋元以来的一些史地风俗记载中,花朝却是庆贺花神诞辰的祭祀性节日,就是说悬彩花枝的意义并非护花,而是祝诞。如《铸鼎余闻》卷四引《昆山新阳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清嘉录》云:“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虎丘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谓之‘花朝’。蔡云《吴歈》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期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稗类钞·时令类》中也载有慈禧太后于花朝节到颐和园剪彩系花,观看“演花神庆寿事”的记述。至于花神是谁,说法不一。《花木录》称“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月令广义·岁令一》谓“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夷坚支志》丁卷一○中也有花神的描述,是三位红裳艳丽的女子。大约花神为女性形象是约定俗成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花朝节的由来与发展同佛教有密切关系。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载:“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日事,世俗恒言……宋俗有扑蝶之戏,今虽不举,而寺院启涅盘会,谈孔雀经,拈香者麇至,犹其遗俗也。”可见该节与佛教的祭祀礼仪有关,赴会进香、祭神拜佛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活动(钱国旗《佛教与中国岁时节日》)。准此,花朝又归为宗教性节日了。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有关于花神以及过花朝节习俗的专论。论者以为初民自然崇拜的内容之一,是植物崇拜。到“自然宗教进化至人为宗教以后,这类崇拜形式逐渐消亡。但万物有灵的观念未能彻底从人们头脑中铲除”,遂有花神信仰、花神生日的出现。此说言简意赅,确为精论,但仍无法从史料中取证,勾勒出自上古植物崇拜到花朝节俗形成的逶迤足迹。这样,花朝节的来历问题,还是未能取得使人信服的答案。
[编辑本段]各地各族花朝节(部分)

武汉新洲花朝节

它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花朝节在唐代已形成,唐宋时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盛行。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有八百余年历史,现在是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
农历每年二月十五,有百花生日之说,俗称“花朝节”。新洲旧街花朝节始于南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即使战争年代也未中断,由最初单纯的民间祭祀仪式,逐步发展成民间物资文化交流的盛会,历年来旧街花朝节都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庙会。旧街花朝节已被列为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日旧街的三庙河滩及沿岸,五彩的帐篷摊铺绵延数公里,本届朝节以突出"农"字为特色,开设了耕牛、农资、农民生活用品、花卉苗木、现代农机等五大物资交流市场。除传统的物资交流、民俗表演等内容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也给本届花朝节注入了新的内容。"中南五省农民赶盛会,武汉市民游旧街"。3月11日,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武汉新洲旧街花朝节开幕。庙会吸引来自鄂豫皖湘赣5省20余县市数万群众赴会。

壮族花朝节

壮族的花朝节壮族花朝节又称“百花仙子节”。壮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广西龙州、宁明等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节日里,男女青年汇集在长有木棉树的平坝对歌。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青年男女对歌情深,歌为引子花为媒,在真挚的歌声中赠花定情,便抛绣球和互赠礼物。所得绣球不带回家,待日落分手时,挂到木棉树(民间认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树中)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爱情永结,心地洁白。

宁波花朝节

宁波地区,少女在花朝节这天用绸缎缝作(内塞棉絮)百花娘子布人孩,祈祷像百花娘子一样美貌聪明,会绣百花。妇女则停止刺绣和针线活,烧香点烛膜拜供在桌上的绣花绷子。

白族花朝节

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绚丽多彩,蔚为壮观。古城及城郊的居民和农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
[编辑本段]花朝节记载
“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渐闻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南宋《梦粱录·二月望》
“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中华全国风俗志》
“燕地寒,花朝 节后,余寒犹厉。”
————袁宏道《满井游记》
[编辑本段]花朝节的今昔
据《秦中岁时记》载,过花朝节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于长安、洛阳等地。《博异记》《镇洋县志》还记载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位名叫崔玄微的花迷,远近闻名。某年二月之夜,一群百花之精幻变的艳丽女子入其花园,对他说本欲迎春怒放,可封姨(风神)出头阻挠,故请他帮忙解难。崔氏遵彼指教,置备彩帛,画日月星辰其上。二月十五日(一说十二日)五更时分,他将彩帛悬于园中的花枝上。届时果然狂风大作,但枝上花卉有彩帛护持,一朵也没被吹落。喜爱花卉者争相仿效,因以成俗。由于悬彩护花的时间必须安排在五更,故称“花朝”。
花朝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盛行,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习俗。在当时的长安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田汝成所撰的《熙朝乐事》一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但到了宋代,花朝节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据《广群芳谱》载:“东京(即今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翰墨记》载:“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可见花朝节日期还因地而异。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这种现象,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情合理的。
花朝节一般在公历中的日期是3月份,大致在节气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定其中一天为“百花生日”是十分恰当的。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悠久的传统。“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的这首《咏花朝》就是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吴自枚在《梦粱录》中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明代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到了清代,花朝节又有“赏红”之俗,顾禄《清嘉录》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有诗云:“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正是此俗的写实。众多的花农花贩,于此日会集花神庙前,杀牲供果以祝神诞,或演戏文娱神,引得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看,形成热闹的庙会场景。好事者或择园亭胜地举办 “斗花会”、“扑蝶会”,或于夜晚聚众提灯游行,谓之“花神灯”。 《清稗类钞》中也载有慈禧太后于花朝节到颐和园剪彩系花,观看“演花神庆寿事”的记述。
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明、清时期,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时常提及,如明末文学家袁宏道在其《满井游记》一文中即有“燕地寒,花朝节后,馀寒犹厉”这样的文字,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的诗句。熟知《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有花朝节群芳“抽花签”的内容。而书中林妹妹的生日就是二月十二,正是花朝节。《红楼梦》开篇有“万艳同杯,千红一窟”之说,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多么偏爱林妹妹,居然点她为百花主人。
古代的花朝节灯火与红花绿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丛中,赏花谈情;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作画……对于各地花匠或花卉爱好者,这更是一展各自手艺的好时节。
不知什么原因,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我国广西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除此之外,花朝节已鲜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及了。
近些年各地的“情人节”很热闹,据说这一天的玫瑰花、巧克力也都很走俏,其实我们民族自己也有许多很好的失传节日,很值得拾回来好好过一过。今天,富起来的中国人在学习、工作之余,种花、养花、赏花已蔚然成风,像“花朝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如果我们重新拾起来镶嵌到我们的节日生活中,既增添了我们许多的乐趣,又从中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润,也表明一个古老民族对美的追求,何乐而不为呢?

⑷ 求我的妹妹最近有点怪真人版的百度云资源

兄弟去,那个网看下吧,不像那些乱七八糟
链接如下:http://www%2e%59%6f%6f%38%30%30%2ecom?oal671
.
.
.
.
.
.
Ohzc lfnbp ntqyaiw rxh tmc ysy nh lcow pbl pblfx upmk qefuim bcpp rfgv hwy su chc hohuhm.
今日天气可真好,太阳收起了夏日的锋芒,变得柔和,浓密的树荫里传来鸟儿吱吱喳喳的叫声。如果不是试卷日期那栏写着2018年10月21日,我大概是忘了已是深秋季节。
走过二十几个春秋,想想这些年下来,大考小考还真是考了不少试。除了高考,其他的考试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仍旧会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奔赴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雄心壮志。而此时我想的只是能考及格就好,千万不要再挂科。试卷填满就好,至于答案是否正确也没必要那么较真,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当考试进行到下半场,大多数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笔,发呆或趴着,无聊地等着收卷。但,我仍旧看见有几个考生还有条不紊、不急不慢地答着题,脸上满是认真和努力思考的神情。
大学以前的自己,不也正是这般模样吗?坚信、笃定、不服输,为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而如今的我,好像连自己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考试都忘了。难道我真的只是为了考及格,然后拿个本科毕业证吗?
想起昨天在宠物店遇到的大爷,他看到中学校门外热热闹闹地站着许多人,便问我和旁边的女生:“你们一大早来这边干什么的?”
我回答说:“考试”,大爷有些不屑地说:“考什么试呀,不去赚钱!考试有什么用,赶紧找个男生嫁了才是真的。”我和旁边的女生对视着笑了笑,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他。
如今想来:“女生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会赚钱,没有一个好的归宿,等到年纪大了,就是一个笑话。”这不就是普遍存在的社会观念吗?
可是为什么婚姻是人生的必选项呢?难道我们就没有权利去选择一辈子单身吗?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那并不是我们去选择婚姻的理由吧,除非是因为爱情。
可是爱情本就是奢侈品,如果我们一辈子都遇不到,我们就该将就地找个人合伙过日子吗?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嫌弃,互相折磨的,那倒还不如一个人过得精彩。
可是社会还是会给我们贴标签说,我们这一代自私自利,不负责任。试问,我们连自己这一生都难以负责,又该以何去为别人的人生负责?我连自己的人生规划都没清晰,又有什么资格去考虑那些共同拥有的的未来?
想要去看美美的风景,又要爬很远的山路,唉,只得步行。索性买来背包,蓝色的裤子,乳白的牛仔鸭舌帽……,并不是不穿衣服的。没买罢了。
拿必备的刮胡须一套装具,严格来说也不必备,因为留着胡须的年轻帅哥流浪在外,见过的人都说文艺。那么这样说,必备的通信手机,也自然是可以不拿的了?装一条米老鼠毛巾,家用洗漱备件……
重要的是,支付路途中消费的勇气,一些费用,必备,必备。不可以说可以,不拿。因为它能供我,在这个不是很吵的世界上安静的活着,“供我呼吸”,“供我这样的,准备离家出走“
第一次就不要走太远了吧!一千多公里,听说我喜欢丽江。
我当然不会整月整月的消费时间,太贵了,倒不是花费不起,不愿意被人们发现罢了,会说我土豪。
我那么富有,谁说我土,我会不开心,所以考虑是在生命中行走,我一点儿都不马虎,相反,我慎重着呢,我知道每走一步,天色渐晚,我知道每一个款款走来的步子里,轻松或者自然?都是自己决定的,要给自己环境,让灵魂至少,自由。
我来到这个满是恋人的城市,便恋爱了,我心动不已,我说,走进古城小巷的转弯处,忽然落泪了,我着急的把它们赶回去,藏起来,匆忙之中,藏在浅浅的眼眶里,因为暴露在暮光,暴露在人来人往,我舍得让路人看到,一个流泪的男子走在街心。
我想起了好多事啊,百感交集,却怎么也想不起因为什么?
也许,是童年记忆里失散了的友谊,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和主角当面说声再见,便草草结尾的,爱情故事。一帧一帧如影像放映,快而悠长。
我路过小巷的店面,只见笑和热闹。我路过寄明信片的屋子旁,远方有来信…
这时,我想起了我也曾拆封,反复阅读过的故事,紧张而幸福。为此,我也曾向心仪的姑娘誊写过钟情。
然后,转身再 一 一 告别。
我路过彩灯初上的酒家,醒着,醉着的人。点一杯粉红佳人,我多想也醉一次,而不常是慎重地清醒着的。
那晚以后的凌晨,我忘了,我是醉是醒?却也独自地找到旅店,安然的睡去。
我喜欢众人的狂欢,却不擅长群居,所以我有我的孤独,浓烈而悠长,和任何人无关。
我跑到茶马古道,爬上爱情崖,我没有纵身一跃下,还好,在这么大的世界上,竟没有一个女子走在友情之上,与我同行。
沿途,走过很长的的桥,见过很清澈的溪水,回头发现,却也只和几个能说的上名字的朋友打了个照面,我太注重赶路,匆匆却错过路程上极美的景。
当我再重复的走在城市与城市的中间,走在傍晚的路灯,走在喧嚣过但渐渐安静,再寂静的街道,当我在经过麦香的田野,泥泞的小道,当我终于站在一个不知名的夜里。
这是一条沧桑的巷,风走过,月落过,雁飞过,只是我从未踏足过;有一道寂寞的街,花开过,雪飘过,星闪过,只是你从未来过。
走在寂寞的巷,老猫叫了几声,残花落了几朵,墙上留着紫薇的痕迹,轻轻地来,慢慢地看,乘着沙沙作响的风,去往风追逐的地方;泛着零零散散的舟,飘荡星空微皱的角落。零落几声,是水过林间,涓涓细流,散入夜色,是雨落巷路,滴滴答答,似乎巷静了,恍如巷睡了,轻缓的呼吸吹着墙草,模糊的梦中遇见所爱,最为浪漫,最为含蓄;在无言的巷种,扬起一湾月色,把高高的墙涂上点点繁星,最为绚丽,最为纯真;眼过风雨,手拂霓裳,装点黄昏的彩霞舍不得夕阳,映画清水的树影褪去了婆娑,最为简单,最为平淡。
巷的风,淡入了画,巷的梦,写入了诗,轻轻走过,悄悄看过,无意瞥一眼惊鸿的颜色,随着巷口的老猫湮没在无声中,爱这巷,爱这楼阁,爱这轻缓的脚步,落在石板上的踢踏,喜欢看你的身影随我远去,目光牵着你的笑,飞洒的柳絮勾勒你的轮廓,在茫茫烟波中,你留下残红染了梅花,在渺渺云雾中,野鹤衔走你的身影,只在巷中。
漫步清孤的街,灯影碎了一地,星光落了一身,影子在明月中映的轻淡,迎着风,踏着歌,夜卷着衣角,哼着熟悉的小调,在拐角处遇见微笑的你,眼睛为你开窗,拨开清新的蔷薇,寻着这道有你的街,慢慢走,轻轻唱。回转这街,流浪这街,一脚一步地靠近你,一眸一笑地看见你。
风微起,水微皱,雨送黄昏花易落。街口的月在等候,街上的人在追逐,跟着一片月,带着一片花,随着风,听着雨,来往在街上。还记得有这么一道街,灯笼罩着,雨飘走着,只有你我还未遇见过。
这条巷,这道街,鸟飞过,花落过有你的足迹,有你的身影,因为等候,所以巷连着街,因为了解,所以街有了巷。我们都知道风会把雨吹入怀中,但是你知道吗,我需要走多少步才能在巷里遇见你的身影,在街上看见你的笑容。
这世间最长的情,是我提笔写你,那时花开灿烂,风华正茂,而你就在街巷里,听风看雨,笑意盈盈……
扪心自问的答案,却仅仅只是想让自己与他人有一点点不同,让自己还有一点点坚持,能够不被潮流冲散,能够看清一些东西,能够知道该怎么选择。
偶然与朋友聊天,忆起那个鸿雁传书的年代,突然觉得无比地眷念。
那时候,我还在高中。一个禁止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的年代,一个禁止买零食入课堂的时代。
那时候,周日下午没有课。我习惯插一张公用电话卡,给家里人打个电话,然后折到卖书的摊铺旁边,拿一本书看,等到吃了晚饭,就去卖电话卡的阿姨那里看看有没有新出的邮票,一套一套地买。
很喜欢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坐在窗边,有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信纸上,一同落下的,还有握着笔的手的影子。偶尔一声鸟啼,剩下的便只有横平竖直的沙沙的声音。
一直都觉得,能够给人写信,是一种幸福。因为你诸多的心事,总有那个人愿意听,哪怕她身在远方,哪怕你们经久未见。透过字里行间,透过薄薄的一张纸,你能够勾画她的样子,不单单是五官,还有那双眼里写这句话的情绪,那张嘴微微勾起的笑意。
何况,很多话,我愿意写下来,当着面,却怎样都说不出口。很多心事,一句一句能够写进内心,不知不觉就已经倾吐,但对着手机,却总是流于表面。
记得高中的时候,每次封好口贴上邮票,都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将它投入信箱的那一刻,总会长舒一口气,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期待某次派邮件的大叔叫到我的名字,笑得像个满足的孩子。
而现在,很多年过去了,我有时候会翻出以前的东西看一看,那些信一直都在。然后总是徒然生出一些惆怅,如今,不说已经没有愿意接收信的人,便是有,也万万不会再有等候期待的心情。有电话,有微信,有QQ,有视频,有谁会惦记一封千里迢迢几经辗转却可能消息过时无用的信?
以往,每每读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样的句子,总羡慕古人的深情。千里遥寄一枝梅,惟愿君心知我心。一诉相思与君伴,待话巴山夜雨时。只是当时,好歹我也能附庸一把风雅,现在却只能看着回忆。
我时常有笑着问自己,为什么总是为一些过时的东西,为一些被时代抛弃的东西,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扪心自问的答案,却仅仅只是想让自己与他人有一点点不同,让自己还有一点点坚持,能够不被潮流冲散,能够看清一些东西,能够知道该怎么选择。
一直记得电视剧上的一句话,伤我至深:我没有梦想,所以不像你那么可怜。
而我,也没有什么梦想,只是有一个坚持。可惜诗和远方,注定是一场奔赴孤独的旅程。
总会在某个时刻,遇见那么一个人,不知在那儿见过,却那么亲切,仿佛与之与生来便有者牵连。彼此邂逅,没有奢求,没有渴望,就那么随意而处,记不得为何,要在某个时刻恍然若失的找寻她所有的痕迹,简简单单却总是陶醉不已。然而,那浅薄的时光,留不住几多情深意浓,不知是谁忽然放了手,茫茫人海早已寻觅不见。
沿着一丝回忆的余温,满世界寻找,来来往往,不知不觉间,那个人的模样逐渐变得模糊。身边与你一路相随的人,却越来越符合脑海间幻想的那一个人。忽而明白,遗憾,往往总催促一个人更快的成长,让你明了,爱一个人的时候,容颜只是一张脸,而时光,容不下的恰恰却是一张俊美的脸。
时光总催促着一个人慢慢老去,不论是虚幻的朴素,还是真切的拥有,都决然抵不过朝去夕来的沧桑旧梦,总以为能把每一寸光阴写的圆满,无意间还是留下了弥补不了的遗憾。
一个人,不论爱的多么深刻,当你痛心疾首想要忘记,不是删除彼此的联系方式,亦不是谋划算计,而是彻底的离开你所熟悉的地方。不是所谓旅游,不是所谓放纵,只要在最贴近生活的地方,看一看那些所求不多的劳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复杂的情缘,终究不过相依相守,若非要预设许多条框,那算不得是什么爱,不过满足了身旁人羡慕的眼光。
爱一个的时间,只能是在一起的日记。于我们,忘记只是一个过程,当一个人决定不爱,付出或挽留,只会把自己搞的愚蠢至极。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喜欢一种在栅栏外傲然盛开的花,娇小的花枝上,大小不一的开着。后来,方知这花便是最有名的格桑花,所求不过一块土壤,或肥或瘦,总可以在应该开放的季节,装点人间。
每一朵花,都在等待一个懂得欣赏的人。或风雅、或附庸,平淡冷暖,浓香浅色,不过喜好不同。如似,某天忽然遇见一人,惊艳绝绝,自惭形愧,试想一个怎样的人,方能幸得芳心。后来,你偶尔看见她牵着一个人的手,百方打听,方知不过如此。可是,谁又能否定她的眼光,不论未来如何,至少这一刻她喜欢,就那么一个理由——喜欢。
我们,都曾遇到过那么一个女子,想要用余生照她周全,可是终究少了一分可以牵手的机缘。某个时刻,你看见她乐此不彼的为着另一个人,献出了所有却惨遭抛弃,她傻与不傻,无非几个局外人思索。我们那么深刻的爱着,所求又是为何,不过希望眷恋的人,少一些委屈,多一丝幸福。爱,往往就是傻,甘心情愿放下所有聪慧,做一个幸福的傻子;幸福,不就是奢求的所有么。
也许,世间也有那么一些痴人,傻傻的等待一个已经离开的人。可是,离开了的何曾又会回来,不过借着一个痴情的谎言,把愚字写的那么认真。一个人要离开,绝对不会因为冲动,若不是冲动,何必在原地等候。哪怕上苍怜你,守得云开雾散,你等到的不过是已经在尘世间历练归来之人,而你等候的是记忆里的那一个人。
林徽因说:“志摩爱我,完全是一种浪漫的理想之爱。他在自己身上发现了理想,就爱了。若是自己嫁了他,他又在别的女人身上发现了那理想美的幻像,那时的自己便是现在的幼仪,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实在的”。有时候,爱很容易,想要持续却很难,不是不再爱了,而是爱的深刻,却不知该往何处走下去,于是,放开了手。
喜欢,容不得半点幻想,若时时刻刻拿着幻想的一切,维持着彼此的情意,待幻想破灭,又该如何抉择。喜欢,你漂亮与否,不过短短十年,爱的只是你一颗善良的心,若美的不得芳物,那是世间少有的妖精。为人,怎能没有缺点,不过互相包容,彼此接纳,方得携手共进。
你在,不论多久,我亦相随;你走,不论多长,终会忘记。一路行走、一路相随、一路铭记,一路忘记。爱,在遇见的时刻忘记。
雨打碎了花的清梦,水中一点惊鸿下,圈圈涟漪起伏婆娑,叶在静默,花在浅唱;风踏破了窗上明月,灯前一盏墨香流溢,字里行间书写着雨的花语,轻扬一卷诗意飘荡,静守一纸浮生若梦。
我与雨有一段未了的情缘,爱上了雨的清灵,便拥入一山打落的残花,看清风时过,摘走枝上梅花,就喜欢这样的安静,坐在窗前,放下笔上的杂念,抛开红尘的繁苦,有风吹面,静心而听,雨的欢声在迷离中闯进了一片的残红,风的脚步在恍惚中擦肩而过,闲时倚窗,煮一杯茶在雨中酝酿,洒墨,笔落,一花凋落,一花重开,如此幽静美雅的景色能藏在我的画吗?静时撑伞,漫步走在细雨中,微凉,迎面吹来不是风,渐冷,恰逢路边花溅雨,如此情趣能隐没在我的眼中吗?
石板上一抹青痕随了雨,枝头上一盈羞红淡了雨,又来了啊,风中送来的幽香落满了衣裳,是空谷的味道,是静兰的雅韵,是风雨的馈赠。淡淡的雨色,幽幽的烟波,在转身中变得平淡,在回首中面对孤独,人生如花的痕迹,短暂而盛华,岁月如雨的声音,沉默而清狂,在雨中漫步,在风中仰望,不怕得失成败,不畏爱恨情仇,只想和雨有一场近距离的约会,落满的繁花被风扫成了诗行,窗上的纸鹤被雨浸透了岁月,人在雨中变得无味,是水的清灵,是林间踏访山客的脚步,心沉淀在有味的人生中,爱中尝到甜蜜,恨中尝到辛辣,悔中尝到苦涩,总是在一场场雨中认清自己,总是在一阵阵风中放手自己,雨的花,总有不一样的吧,或许在墙角的娇红,或许在枝上的春红,或许在你眼中的姹紫千红。
我是雨中清欢客,人来人往随风过。爱上雨,爱上风,亲吻雨的轻柔,拥抱风的飘逸,我追求的是残花开落的瞬间,虽败犹荣,我期待的是风雨飘摇的时刻,有所陪伴。在茫茫雨雾中穿花寻路,折梅悠处,平静如初;在渺渺烟波中泛舟提灯,吹笛数声,挽留清风。
风中的雨,渐渐淡了,雨中的风,慢慢轻了,随着雨,随着风,最惬意之事不过看雨煮茶,静享悠然,跟着雨,跟着风,最悠闲之事不过听风折花,乐意味浓。
"

⑸ 初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怎么写我不知道,能写的帮一下谢谢

我找了几篇,时间、人名和地点可以适当改一下就可以用了~~~~~~~

在这鲜花盛开的季节里,伴随着春的脚步,桃李园实验学校初二年级“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演讲比赛”于2008年3月28日下午在阶梯教室拉开了帷幕。

“一朵花要为自己找到春天才会让别人注意到”,受表彰的优秀生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站在台上,手捧奖状,笑容灿烂,那一刻,他们成了阶梯教室的亮点。他们一定暗下决心,继续拼搏。台下的学生们,在祝福优秀生的同时,也一定在鼓励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前进。

随后,初二年级各班的代表进行了一场激情洋溢的演讲比赛。学生们这个能说会道,那个伶牙俐齿。不时赢来台下学生们钦佩的掌声。演讲者充满激情的话语在阶梯教室里回荡,励志的决心在同学们的心中萌生!

表彰会使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会力争上游,在多彩的花季里绽放得更加鲜妍艳丽……

6月15日,我院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在多功能厅·大厅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尹大家、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泽、院长助理兼院长办公室主任何英等学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学生颁奖。会议由学生处处长李葵主持。

2004至2005年度,我院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按照品学兼优的的原则,经各系推荐、全院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学院审定等程序,评出2005年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2005届四川外语学院优秀毕业生、2005届四川外语学院优良毕业生、2004年度国家奖学金、2004年度四川省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专项奖学金、(眉山车辆厂勤学奖学金和资阳机车厂奖学金)、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成绩优秀学生,以及四川外语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自立自强先进个人、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文艺活动先进个人、文明寝室、先进班集体等先进学生个人和集体奖项。

表彰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泽同志首先宣读了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名单。党委书记兼院长尹大家同志代表学院对所有受表彰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为同学们顺利成人成才而勤勤恳恳奉献的广大教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尹院长说,几年来,同学们与学院共同发展,见证了学院的发展壮大,学院也见证了同学们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的身影,学院为同学们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尹院长勉励广大同学要以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戒骄戒躁、发奋努力、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勇攀高峰,创造辉煌业绩!

优秀毕业生代表王可同学、优秀学生代表刘林蔚同学、优秀班集体代表胡立科同学先后发言。王可同学在发言中向一直以来细心关怀、耐心教育同学们的学院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告诉学弟学妹们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全面发展;刘林蔚同学在发言中表示,要再接再厉、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胡立科同学在发言中表示要继续发奋努力,树立自强自律的生活作风、互助友爱良好班风、发奋努力的优良学风,与全院同学一起构建学院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优秀班集体辅导员代表欧智老师在致发言中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几年来他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深刻感受,他说将和所有辅导员一起共同努力,促进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并祝愿每一位学生在学院快乐地成长、顺利地成才,祝愿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6月17日下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2010年上半年学生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光林、党委宣传部部长方桐清、学工处处长丁维华、教务处处长沈士德、团委副书记张衡宇、学工处副处长闫礼芝、学工处副处长李大勇、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及今年上半年荣获省、市、校三级表彰的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共约400人参加了表彰大会。吴光林发表讲话,沈士德、张衡宇分别宣读表彰决定,大会由丁维华主持。

大会分别对我校国家奖学金,省级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干、优秀团员,校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类奖学金等22个奖项进行了表彰和颁奖。江苏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信电学院电算08-1班刘晴同学和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建工学院建工08-4班车传武同学分别代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光林发表了重要讲话。吴光林首先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增强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专职化建设,突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公寓科学管理、高雅文化进校园和精品化活动的开展,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在学风问题和少数学生的精神面貌方面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吴书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全校学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第二,希望广大学生都能够学先进、争先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勇于创新、和谐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第三,希望全体同学坚定理想、发奋学习、强健体魄、提高素养,努力成为思想进步、专业扎实、技能全面、品德高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0月22日下午,我校隆重召开2009—2010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校党委高嘉玺副书记以及学工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大会由学工处副处长焦勇主持。
学工处处长白云娜宣读了相关表彰决定,随后向获奖代表颁奖。26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4名省级 “三好学生”、8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6个省级“先进班集体”、 2759名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2304名先进个人、37个先进集体、16名优秀辅导员,2010年校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5个先进单位、11个优秀服务团队、80名先进个人、10名优秀指导教师分别受到表彰。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贺同学代表优秀学生、王媛老师代表优秀辅导员、刘立忠老师代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后上台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共同表达了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高嘉玺副书记发表讲话。他希望广大学生牢记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希望全体学生管理干部进一步增强对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教育,轻管理,切实做到关爱学生。他要求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希望各级学生管理部门要强化“文化铸魂、脚踏实地、跟上时代”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再创我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希望楼主满意·~~~~~~~~~~

⑹ 安塞游记(散文游记)

为您奉上一篇,请参考:
每次告诉外校的同学,我暑假到哪哪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了,他们就觉得不就是拿着学校的钱到去旅游吗?确实提起调研,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借着调研的名义出去游玩,或许是可以这样认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你部分交通费用,但是个人游玩是放在课题调研之后,而想要真正意义上完成课题调研的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年是我在大学本科生涯最后一次参加社会调研,可是也该是任务最重的一次,身为大四的师姐,有着两年的社会调研经验,于是在团队担任副队长以及担任课题组的组长,感受到肩膀上的压力和负担,不过在什么事的亲力亲为之后才发现调研很能锻炼一个人的实力。
调研之前
在调研之前,我们调研的地点是陕北安塞——一个对于我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很遥远也很陌生的城市,从internet中得知它因它的民俗艺术而闻名中外。腰鼓更是它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安塞是毗邻延安的一个偏僻的小县。境内山川纵横,沟壑连绵,辖6镇、8乡、1个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村,1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总面积2950平方公里,山地居多,占95%以上。属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安塞腰鼓文化却时时牵动着国家领导人,时时牵动着中国人们的,同时也吸引着我们去调研安塞腰鼓。
在我们充满热情准备调研资料前往安塞时候,却首先吃到了闭门羹。之前我参加的社会调研,当我们说我们来自深圳大学的时候,都会都受到对方热情的接待,可是这一次却恰恰相反。7月18号我们队长联系了安塞县县政府和团委,可是对方都不予以接洽,而我们的调研题目——安塞的民俗文化,本该到各乡镇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县城离乡镇有一定距离,因政府不给以接洽,我们的计划唯有改变原来的调研计划,甚至在我们到达陕西的时候还是硬着头皮。
调研进行时
当我们正准备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延安乱撞的时候,在火车上我们遇到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的研究丁师姐,她之前为调查地理与环境发展前往安塞进行调研,对那边的情况比较熟悉,通过这次的谈话我们才算对安塞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她说的情况,我们重新确定课题调研主题——《安塞腰鼓发展状况及其发展对策调查》,并一起参与问卷设计,并向师姐请教着调研的问题。这次,我们第一次尝到请教的甜头。在延安市,我们遇到其他社会调研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调研时间比我们早,对当地有所了解,我们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关于当地实际情况,并对调研问卷和调研计划进行更改。
整个延安的旅游称为红色旅游,我们选择了枣园作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地点,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相遇我们课题调研的主题——安塞腰鼓,这是一支职业腰鼓队伍,我们抓住机会借表演间隙分头采访各个腰鼓手,对安塞腰鼓长了见识。
在延安,队长联系到了安塞籍延安大学学生,他给予了我们最真诚也最重要的帮助,使我们的安塞之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他跟随我们回到安塞县城,充分发挥社交能力联系安塞文化局、安塞腰鼓教练陈丕亮、安塞剪纸大师侯昭雪、民歌大王贺玉堂……给我们的调研开了个好头,使我们调研起来不那么吃力。
有张有弛不仅仅是文武之道,它也是生活和生存之道,于是,安塞人在这张弛中一代代繁衍生息。这里所说的“张”是为生活而不得不进行劳作,不得不经受苦难与负重;而这“驰:主要是自生、自长,但没有自灭的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以及民歌等等民间艺术。安塞腰鼓,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政府在不断地发展中提出改革创新,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非以我们的见识可以提出什么有实质性建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到县城体育馆、安塞中学、县城街道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走访县城居民,,并到安塞旅游发展项目——腰鼓山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希望可以对安塞腰鼓发展提出实质性的展望,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理论上。
在这次调研的过程我们,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
感受黄土高原文化
延安,是个红色革命圣地,对于我来说,它是活在书本中、电视上的地方,可远远感受而不能摸着,24号当我走出延安火车站,踏在延安的土地上,我有着万分的激动。坐上公交车,远望着山上窑洞民居,走过延安大桥,看着延河,想象着这就是路遥所描述的陕北生活,《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这里发生的故事,虽然早已不见传说中的黄土高坡,因为这里的高山已经披上绿装,但依然体会到了中国地大物博的由来。
知道陕北地区是一个生活条件很苦的一个地方,在我们到达延安市区,准备前往安塞的时遇了很多曾经去过安塞调研的同学告诉我们说:安塞的条件很苦,需要多准备,甚至那里的方便面都很贵,但是我们所踏上的每一步土地上,我都只感觉到安塞人民充满活力的生活。从延安到安塞县城,安延高速公路直接到达安塞。从真正意义上讲,祖先留给安塞人的,只有贫穷和贫穷的根源穷山饿水,但是安塞人们却用顽强的生命力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黄土地上敲打着的安塞腰鼓,民间妇女手中剪着的安塞剪纸,农民口中喊着的信天游,砸在山腰上、夏凉冻暖的窑洞建筑,牵动着每一个观者的心,这些都时刻荡漾着我的脑海中,久久不曾退却。
也许我将不会再踏上陕北的土地,但是这里一切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⑺ 捡人APP怎么样,有人用过它去旅行吗

现在各种旅游的手机应用很多,攻略、游记、结伴都很丰富。做的比较好的旅游平台有:青驿、网络旅游等等。

⑻ 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的师资风貌

音乐系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体、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在职在岗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硕士19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1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 石峥嵘女,苗族,生于1962年6月,湘西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创建了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和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兼任湘潭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类课题评委,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主考,湖南省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评委。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了两年,师从杨曙光教授主修声乐。2003年主持筹建并创办了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11年主持申报湖南科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经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曾任湘潭师范学院文化素质部主任,湖南科技大学直属音乐教研室主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兼院工会主席、音乐系主任。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厅课题“土家族音乐史研究”, 主持省社科课题“谭盾音乐的文化阐释”和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海外华人音乐研究”,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交响》、《音乐探索》、《艺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艺海》、《演讲与口才》、《船山学刊》等中央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音乐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参与了湖南省教委立项资助的“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中国文化概论》的编写。论文代表作如:《土家族三千年音乐史考》(《音乐研究》1990年第1期)、《竹枝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宋玉音乐美学思想钩沉》(《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谭盾〈地图〉的音乐人类学解读》(《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谭盾音乐的神秘主义倾向》(《艺术教育》2006年第8期)、《谭盾音乐的巫化倾向与现代巫术思潮》(《艺海》2009年第1期)、《〈巴渝舞〉名称考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论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导语设计艺术》(《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第3期)、《音乐课上,我这样说……》(《演讲与口才》1999年第6期)。其音乐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田联韬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伍国栋先生、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明言博士等的高度评价。主持湖南科技大学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声乐”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多次荣获湖南科技大学“教学优良榜”奖。
彭岩男,1970年2月出生河南信阳,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调入湘潭师范学院音乐教研室工作,现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基础钢琴》、《钢琴专业课》、《外国音乐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多篇论文在《艺术教育》、《美与时代》、《教育新发展》等杂志上发表,其中论文《〈老残游记〉与文人音乐美学思想》获省级一等奖。多次荣获学校“教学优良榜”。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1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青年课题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1项。
科研成果“成公绥《啸赋》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
李湘男,汉族,声乐副教授,1996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曾师从于湖南师大李晓贰教授 ;中乐乐团声乐指导,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吴其辉。曾工作于湖南工业学校,2001年5月调入湘潭工学院团委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和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指导的“世纪之声”教工女子合唱团曾获省工会系统合唱比赛银奖;曾获湖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3年9月起在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教学工作至今,仍然坚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工作认真塌实,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周丰庆男,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获学士学位; 2002-200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学习; 2009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我国声乐教育家谭树理、莫纪刚、饶余鉴和王晓康等。论文代表作有:《红土深情 物化体现》(《中国音乐》2012年第1期)、《由“滇美”现象所带来的启示——兼论“美声唱法”云南本土化的成功经验》(《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6期)、《天籁之音,一听倾心》(《民族音乐》2008年第6期)、《解释学关照下的声乐表演》(《民族音乐》2008年第4期)、《淘金者、思考者、实践者、创作者——写在〈云南民族音乐散论〉出版之后》(《民族音乐》2012年第3期)。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项目《湘潭市汉民族传统音乐的生态护养与资源整合研究》,参与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的现代性问题研究》。2007年9月在云南楚雄师范学院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2008年参加范竟马声乐大师班学习;2009年在昆明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获专家好评;2009年获第27届贝利尼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优秀奖。
文海良男,汉族,籍贯湖南攸县,1990年入湖南攸县师范学校学习,1995年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99年毕业至湖南科技大学工作至今。中国非凡传媒有限公司(FEELFINE MEDIA CO.,LTD)首席音乐制作人。主攻舞蹈、音乐制作及通俗演唱理论。02-05年先后为连云港交通频率、张家港交通电台、新疆哈密电台、山东音乐时尚调频等创作台歌《Listen to me》《舞调频》等多首;多次担任电视媒体各项赛事评委及音乐总监,并拍摄MTV两部。现出版《玩转软音源》、《网络翻唱实战手册》等书籍7部,通俗钢琴曲集《走进神秘园》等3本。 熊晓辉男,1967年出生,湖南凤凰县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人类学、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演奏与教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
曾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音乐与表演》、《音乐探索》、《国外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音乐人类学论纲》、《钢琴即兴弹奏基础》等专著5部。
2010年荣获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荣获湖南省民委科研论文一等奖。
吴广平湖南省汨罗市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和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首届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湖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湘潭市第三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湘潭师范学院“首届十佳授课教师”、湖南科技大学“首届师德标兵”、首届和第二届“十佳魅力教师”、“第三届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周兴杰1973年生,湖南怀化人。1992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点文艺学方向和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流行音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本人学术兴趣广泛,主要从事比较诗学和大众文化研究。现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包括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在内的课题5项。出版专著一部(《批判的位移——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合著、参编著作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获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度学术成果评选一等奖。本人还获得“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育霖男,汉族,湖南长沙人,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合唱指挥与钢琴方向研究。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师合唱学会学术委员。1997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师从朱咏北教授主修钢琴。2001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2001年至2002年,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了一年,师从陈国权教授主修指挥。
曾任湘潭师范学院素质部教师。2003年参与筹建创办了音乐系,主要从事钢琴与合唱指挥的教学。2004年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指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跃峰教授。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指导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文艺展演获得了二等奖。
任职以来独立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1项,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音乐类)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刊《求索》、艺术类专业期刊《艺海》《音乐教育与创作》和ISTP(国际三大检索之一)发表学术论文9篇,合着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并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国内及省内合唱比赛和艺术展演,均获金奖、银奖或一等奖、二等奖。
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王育霖副教授负责指导的《大漠之夜》、《喊一声北大荒》荣获群众文化舞台艺术类“三湘群星奖”金奖。
刘海潮 男,汉族,河南省兰考县人,副教授。发表文章《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项目名称: 李双江的艺术道路与演唱风格 。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研究生院,获音乐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省部级以上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教学成果:2004级学生刘慧玲于2006年全国神州风采声乐大赛中获民族唱法银奖;2004级学生罗恒于2005年全国首届中国星声乐、器乐大赛中获湖南赛区成年美声组银奖;2005级学生曹鑫江于2006年第六届全国希望之星声乐大赛中获湖南赛区民族组十佳歌手奖。
彭浩宇 男,1976年6月出生。1993年从益阳师范毕业后曾在母校团山中学工作了四年, 1997年参加高考并考入湖南师大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表现优良,曾多次获得校级一二等奖学金与优秀干部称号,2001年本科毕业以较优异的成绩直接考取了该校作曲理论方向的公费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工作,主要担任理论作曲科目的教学,教学踏实,科研认真积极,与文海良合作出版有四本专业书籍。2005年11月获得讲师职称。
熊莉丹 女,生于1981年6月,湖南省衡阳人。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主修方向为小提琴演奏及教学;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担任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声部演奏员;2004年7月至今,在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视唱练耳及小提琴演奏等音乐学专业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对学生尽职尽责,对专业严谨认真,对个人的教学水平孜孜以求,获得了其他教师及其学生的一致认可。2005年获得了由湖南省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杨 姝 女,汉族,湖南株洲人,1979年10月生。2001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获学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系钢琴专业教学工作,并任钢琴教研室负责人。
肖 潇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1982年1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应届考取湖南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攻读西方音乐史方向,2006年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主要从事音乐系理论教学工作,论文曾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
冯灿明 女,汉族。1973年1月出生于湖南湘乡。1995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至2002年期间于武汉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从事音乐史、正音等课的教学工作。
谢文静 女,1983年9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2005年6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学士学位。2005年7月参加工作,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琵琶专业教师。自幼学习琵琶,跟从多位名师进行专业学习。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对教学充满热情,与学生沟通能力强,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材施教,进行学习安排。
赵 琴 女,2004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4年7月至今任职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从事声乐基础课,声乐专业课以及《音乐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2006年5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校教学比赛,取得了理科组第四名,获得十佳选手称号。2006年6月,代表湘潭电视台在杭州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群众歌手大赛,获得了最高奖项最佳歌手奖。
汤瑾 女汉族 1981年11月出生出生于湖南株洲,2004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分配到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任艺术学院音乐系助教。任教课程:声乐。
李俊 男, 汉族 , 1982.11.6出生,籍贯 广东, 出生地 湖南岳阳, 无党派人士, 现任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教师。曾以优异成绩被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及声乐系两系同时录取 ,音乐教育专业,文学学士2005年聘入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1、2003年参加全国第十届推新人大赛在湖南赛区总决赛中获“湖南十佳”奖。
2、2003年参加湖南省青年歌手大赛获美声专业组一等奖。
3、2005参加全国“德艺双馨”声乐大赛湖南总赛区声乐组评委会评分工作。
王雯 女,汉族。1982年10月6日出生,团员。贵州省安顺市人。自四岁起便跟随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刘丽玲副教授学习钢琴。1996年9月考取贵州大学艺术学校音乐系钢琴专业。并于1997年1998年期间到北京艺校进修学习。师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黄媚莹教授。在学习期间曾得到中央音乐学院卞蒙副教授及钢琴界权威周广仁教授的亲自指导。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硕士研究生导师顾馨教授,主修钢琴专业。2004年7月大学毕业后到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钢琴专业的教学。

⑼ 哪位高手帮我写两篇有关美术的作业(文章)

....考察当地...你是哪里的啊.........

⑽ 我们学校举办三下乡活动,我们队想去广西,能推荐一个吗

你可以选择广西玉林市高山村。理由如下:

高山村座落于广西玉林市北面5公里处的大容山西南余脉的山坡上,全村占地9.1平方公里。高山村的海拔及相对高度虽不高,但因周边经常发生洪灾而此村从未被水淹,故称高山。
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明朝大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曾于公元1637年路经高山,被其数百棵几人才能围抱的参天巨松、十多棵遮天盖地的大榕树等自然景观和热情好客、无虞无诈的民风所吸引,并夜宿高山村。这在其游记、及《郁林州志》、《广西史料》中均有记载,高山村内现有徐霞客屐址和保存完好的古树6棵。 其中更是有一株的根崛起在地面上,恰似祥龙龙爪,苍劲有力。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古民居、宗祠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风广泛应用于几乎每座建筑,更有大量工艺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画、木雕、泥塑、石刻占缀其中。无论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还是纹饰、诗书画的选择,都体现出其追崇祖宗、崇尚礼教、推崇科举、祈求人丁兴旺、福禄寿全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房梁上的驮梁兽。房子的房柱与房顶是不直接接触的,而是在柱顶守卫着一只驮梁兽,似狮似麒,稳定的趴在房柱上,坚挺的背着沉重的房顶。过眼云烟,转瞬就是上百年。它在居高临下的关注着房子主人的兴衰变迁,悲欢离合。如果它能说话的话,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在这岁月变迁里,谁这里实现着一生。
高山村,人称“进士村”。明万历年间(1574年),村里便办起了“独堆坡书房”,随后各个家族竞相开办启学蒙馆、大馆、私塾等,到清未全村共有15间。自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清末150年间,高山村共出4名进士(玉林科举时代共中进士24名),21名举人,193名秀才,民国至今共出了约300名大学生。
高山村旅游资源丰富,现今村内共保存有明清宗祠13座,古民宅60座150幢,古闸门6个,古青砖巷道9条,以及古坟、古井、古戏台、古剧场、古石碑、古石礅、石柱一大批。明清时代的进士匾、文魁匾、楹联、画像、古线装书籍、壁画、灰塑、木雕、雕花屏风门、龙凤床、椅等,这些富含历史文化内涵且保全完好的古迹,正像一部不可多得的立体史书,吸引人们去欣赏。是《风雨桂东南》、《朱锡昂》等电视剧拍摄外景地。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