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教学反思
『壹』 急求~~!!!!
1.4、怎样设计教案,确定一堂课的基本教学环节?
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心中的架构。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前者是“显性备课”、后者是“隐性备课”;前者是“备课于书”、后者是“备课于心”。
一、走出写教案的误区
误区之一:写教案=备课;
误区之二:教案越详细越好;
误区之三:教案可有可无。
我们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每位教师都有五、六本教案,每本都写得密密麻麻(前有课标学习摘要、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每单元前是单元组备课、中是课时备课、后是单元考查讲评;每课时有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质疑问难、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二是在课堂上,基本不用教案。我们心里纳闷:老师花了这么多功夫,这么完整的教案,为什么不好好去用?于是,我们每到一校,都组织教师座谈(下面是根据座谈情况综合的)。
笔者:老师们教案写得那么详细,为什么在课堂上不用?
师:教案是应付检查的,上课我们另有一套。
师:那个教案大多是抄的,快呀。课上,用自己的,在书上或在脑子里。
笔者:我们发现大家的教案“完整、详细、超周”,真好!
师: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等等,《教师教学用书》上都写得很明白,为什么不可以记在脑子里,非要抄在教案上?浪费!
师:“超周”有什么意义?课前不都要再认认真真准备。
师: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是不断生成的。课前老师怎么能预见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又怎么能够都记录在教案中?如果能够预见、能够记录,那么教案不就成了一出剧本,老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课堂就是一出早已编好的戏啦?
师:老师的教案越详细、越工整、页数越多,我越感到悲哀!
师:老师的劳动最不值钱,辛辛苦苦写得教案,两三年后,“三毛钱一斤”卖给收破烂的。
笔者:那就不要教案啦?
师:要,要不拘一格,要简单实用。
师:老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抄写教案上。我们现在刚好颠倒了。
笔者:备课与写教案不是一回事吗?
师:这正是管理者弄混的地方,有的学校检查备课“三算”——算本数、算页数、算字数。写教案怎么能等同备课呢?备课的内容怎么能都写入教案?
师:这是你们研究人员要去研究的。
是啊,写教案怎么能等同于备课呢;备课的内容、备课的质量怎么能完全反映在教案上呢;教案那么详细,长篇大论,在课堂上怎么用呢。
二、正确认识备课与教案。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工作。如果把教案分为“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则“备课”基本等同“教案”。 “有形教案”,即文本教案,是教师将备课的部分内容,付诸文字,写于教案本上。有形教案应该“简而实”。“简”即简单、简约。因为不是所有的思想都可能、都必要写出来的,有些内容完全可以记在脑子里,比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师教学用书》中都写好了,你为什么要抄到教案本上呢?为什么不能记在头脑里呢?如果你要补充、调整,为什么不能记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呢?我们认为,你只要把教学大致步骤、所提精当问题、所设计恰当练习、需要特别强调(指导)的内容,写下来,就行。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备“无形教案”。
“实”即实在、实用。教案是教学的方案,是指导教学用的,如果你课堂上,都不用教案,或者你的教案都不能在课堂上用(当然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那你还写教案做什么?简单、简约才实在,实在才实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又提出写“教学反思”(或称“案例反思”、“教后反思”)。“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在记的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我说,反思吧,记下来吧,这样,成功和失误都是收获!”(于永正 《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1期)如果能上网的老师,把反思写在《中国课堂教学网》(http://ktjx.cersp.com)的“博客”上,马上就有同伴来阅读,或支持、或肯定、或鼓励、或帮助,“喜悦,因分享而永恒”,多么美妙啊。
“教学反思”当然属于“有形教案”之列,当然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失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措施,课课都要反思,但不是课课都要写反思,更不硬性规定每篇反思要多少篇幅。教师的劳动,个体创造成份很大,只有充分尊重,才可能充分“个体创造”。
“无形教案”,即思想教案,或者说文化教案、人格教案,是教师的文化底蕴、专业素养、道德水准、工作作风、基本功等的综合体现。如果落实到某一课的备课上,就是老师为上好这一课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准备,特别是阅读和思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无形教案要“丰而深”,即丰富、丰厚、广博、深刻,包括①读书——就语文而言,要把课文读懂、读透、读化、读出自己的东西,要广泛阅读、博览群书;②查阅资料——把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尽可能地收集、阅读;③思考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有没有比这篇课文更好的文章、怎样学习这篇课文、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指导解决、要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等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或形诸笔端,更多的是存于胸、储于脑。只有这样,课堂才有可能“动态生成”,才有可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对而言,“无形教案”是“本”,“有形教案”是“末”。只有根深本固,才能枝繁叶茂,千万不要“本末倒置”、甚至“舍本求末”。
备课要用心,写教案同样要用心,用心为课堂教学写教案、为学生发展写教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写教案。
三、教案的构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课堂实施预案,主要是思考实施过程中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内容的整体思路与目标方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与活动的框架,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教案,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学案,即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本上呈现出的内容主体是教与学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学习环节,而不是知识性内容的详细解说。
1、教学目标的阐述。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巴班斯基认为:“任何活动,关键都在善于设计它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早就指出,自觉的目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人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
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明确、恰当。“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三维目标”精神、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一般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提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研究教材的情况进行取舍、补充、细化,一般情况下照用。
如果没有《教师教学用书》怎么办?
课后的思考题和生字的掌握等,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互助中、通过自己的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等,完成了课后思考练习、掌握了生字新词,这节课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
案例:《匆匆》的教学目标:
①掌握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赤裸裸”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
④通过搜集资料、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2、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设计。
(1)用好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调整状态,激发兴趣,进入学习状态。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这个游戏或活动与所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则是上乘的;如果单纯为“游戏”而游戏,则次之;如果课前三分钟,连整顿一下秩序,要求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也不做的话,则是一种资源浪费。
案例:《田忌赛马》
师:我们来做一个智力游戏吧。假如有大、中、小三棵梨树,大梨树上长梨200个,中梨树长梨150个,小梨树长梨100个。请两位同学去摘梨,摘完一棵摘另一棵,看谁摘的梨子多?假如是你,先上哪一棵树摘?为什么?
生:我先上最大的树,因为那棵树上梨子多,所以我摘的也多。
生:我先上最小的树,因为那棵树上梨子少,我摘的快,摘完这棵我再摘第二棵,两棵树加起来是250颗,所以我就更多了。
师:从两位同学选择不同的树摘梨,而得出不同的效果,你们想到什么道理?
生: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做事要多思考,这样才能出好成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智慧的故事——田忌赛马
(丁芳 摘自《“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
(2)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或者就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把学生的疑难纳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所需而教。此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梳理和有效指导,如能马上解决的表层问题立即解决;与课文无关的“打叉”问题搁置一边;把有质量的、必须读书思考才能解决的、触及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纳入到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提问中学会提问。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案例:《灰雀》教学片断(学习10—12段)
师(出示课件):瞧,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回来了,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起了歌,树下多了一位真心爱它的好朋友,是谁呢?(男孩)请大家自由读10—12段,想想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或是自己理解了,想考考别人的?
生1: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生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
生3:列宁为什么微笑?
生4:列宁为什么要问不会说话的灰雀?
(丁芳 摘自《“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
这些问题,第四个“列宁为什么要问不会说话的灰雀?”最有思维含量,值得揣摩。
(3)展示资料。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学生通过读书、上网等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的生平事迹、原著等,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对理解课文有着直接的帮助。如教学《草船借箭》读《三国演义》;教学《景阳冈》读《水浒传》;教学《猴王出世》读《西游记》;教学《狱中联欢》读《红岩》;教学《争吵》读《爱的教育》;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安徒生童话》,等等。
案例:《匆匆》
1、交流搜集到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及作品。
2、交流搜集到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
3、交流搜集到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资料的处理方式:同桌之间先交流;然后请代表在全班交流。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在课上都交流,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主题手抄报或者电脑报。
(4)初读感知。语文教学的一般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整体着眼,部分着手。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后面的细读、品读打基础。
案例:《〈荷花〉阅读教学设计》
通读课文,把握整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体会,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看荷花的。教师随机巡视倾听学生的朗读。
2、交流体会:“我”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我”是这样看荷花的?(久久地看、出神地看、美美地看、深情地看、如痴如醉地看……)
3、练读相关的课文段落。
①仔仔细细地看荷花,可以从第二自然段中体会到。组织学生发散性练读这段课文。
②津津有味地看荷花,可以从第三自然段中体会到。组织学生竞赛性练读这段课文。
③如痴如醉地看荷花,可以从第四自然段中体会到。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出“如痴如醉”的感觉。
俗话说“纲举目张”。感悟作者怎样看荷花是初读之“纲”,从哪儿体会到这样看荷花是初读之“目”。通过举纲,张开全文主要段落之目,借以组织学生练读并读通课文。谁说初读没戏可唱?
(巫惠群 节选自《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6年第3期)
初读“要强化,要求要到位,训练要严格,不放过任何一处错误,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好好读书。课文没读正确、流畅,别的事先不做。”
(5)品读感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进行揣摩、品味;理解、朗读;表演、探究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教案设计的重头戏。
案例:《〈荷花〉阅读教学设计》
品读重点,感悟神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
2、四人小组合作品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分组学习: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用心体会荷花三种形状的美。
②组织交流:你们小组体会到了荷花的哪些美?才展开的荷花美在哪儿?全展开的荷花美在哪儿?没展开的荷花又美在哪儿?
③抽四人小组合作美读这三句话。
3、引导品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呢?(长、钻、探、伸、露、冲)
②读读这段课文,体会荷花怎么样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③由“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4.或坐或站,有滋有味地诵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巫惠群 节选自《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6年第3期)
(6)迁移练习,延伸拓展。在这个环节,或练笔,把所学习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进行迁移、运用;或补充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认识;或抛出与课文观点相左的内容,引导学生辩驳,升华学生的情感、认识,等等。
案例:《匆匆》
学习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日子是怎样匆匆而过的内容。
1、练习,读写结合、背诵,尝试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同学们,转眼就六年级了,就要告别小学了,日子在我们这也是“匆匆”的啊,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吧。如果不想写,你就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吧。
同学们写,然后朗读,最后把自己写的放回课文中读。
师:了不起,同学们都快成大作家了。试着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吧。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
2、自由提问,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吧。
备课中预设:从字词方面提出问题(如“凝然”什么意思?);从句子方面提出问题(如“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这个问句与前面的问句一样吗?);从作者的内心世界提问题(如“作者为什么会‘茫茫然’、‘掩着面叹息’?”)……
老师相机表扬、指导,把难题带回去,如“作者为什么会‘茫茫然’、‘掩着面叹息’?”查阅一些关于朱自清先生的资料,对我们的思考会有帮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高强的学习能力,同学们要继续努力。
3、家庭作业:同学们回去,可以把朱自清先生的《春》《荷塘月色》《背影》找来读,下一次,我们开一个朱自清先生散文朗诵会吧。
『贰』 600字随笔
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很可悲,过得很孤独,很落寞,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一个不得不掩饰自己而彻底地失去真实的人!
但却又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无人的角落…静静地享受着孤独…虽然有时也会寂寞得想逃….但这些早已成了一种习惯…在我的世界里早已失去了色彩…所以也就不觉得心痛了…
有时候又感觉人生很虚伪,容易让我看透这个社会,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很想活的迷糊些,不要什么都看的太明白,也难得糊涂一把!
因为我在生活中难以得到世俗的认同.. 想法也注定与别人不一样... 我一直在寻找某种途径... 寻找我所想要归属的方式和人群...
脚步不停的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奔走,我依旧会大声的说我是个乐观向上的人,无视一切我厌恶的世俗,依旧会潇洒的走~ 哪怕跌倒也不需要人去扶~哪怕在累也不需要虚假的呵护~~~~我有着古怪的性格...喜欢做些离奇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就是只刺猬,在硬硬的刺包围下的是一副软软的躯体,当把刺拔掉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软弱完全暴露与世人眼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体无完肤~
每个人的心都是害怕寂寞的.想有个人陪在身边...
写在深夜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象个白痴整天望着天空发呆,自言自语的时候好想有人能听见,但是我知道没人会听一个疯子说疯话 坐在电脑旁边抽着烟 麻木的看着电脑 翻来覆去的听着同一首歌.
晚上关灯的时候 看着房间的黑暗 突然觉得这样的颜色才属于自己 想起了一句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可是我怕我在这无边的黑暗中越走越远 最后迷失了自己 天空很大 很蓝 有时看着天空觉得自己很渺小 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可以忽略不计 那又为什么活在这世界 为什么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我每次看镜子里的自己都有新的领悟 为什么人都不是长一个样的呢 为什么自己是这个样的 为什么这张脸象个面具,也许有天我已经麻木的时候自己不会问自己这些话 那时我是不是应该比现在快乐
我不愿意长大可是一眨眼就到了和幼稚的自己说再见的时候了,成熟是习惯于戴上面具吗?我问自己
天快亮了吧 我这样想着 手里的烟快燃尽了 明天应该是晴天吧.
明天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是一个即将到来的结束?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爱好民乐,喜欢琵琶。刚学它时,我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几乎将我打倒,一度我准备放弃琵琶。当我心灰意冷时,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你还在摇头,说这些并不能说服你,那么请看贝多芬。贝多芬双耳失聪,要知道,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像驾驶员失去了眼睛。但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让命运使我屈服”激励着自己,继续在音乐领域里奋斗,他创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响乐》。这不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为全世界喜欢音乐的人们带去了精彩的生活与美的感受。
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写出了《西游记》;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困的蒲松龄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鲁迅在黑暗势力的迫害下,仍能写出众所周知的《彷徨》、《呐喊》……还有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当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还摇头吗?你还认为挫折仅仅是阻挡你前进的障碍吗?
其实,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澜,赋予大海以壮丽与神秘;生活如蓝天,挫折如蓝天中的白云,星星点点,却布满天空;生活像一张白纸,挫折则像一支支画笔,为生活这张白纸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生活是一个乐章,挫折则是这乐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的优美乐章……
假如你选择了蓝天,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陆地,就不要渴望大陆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生活因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生活因网络更精彩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被每一个人所认知,有了网络,生活变得更精彩了。
老爸要出差了。我们就先去网上订购机票,再到‘中国气象网’ 查寻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和室外温度,好准备要带的日常用品和换洗衣物。再到当地的各大酒店、宾馆的网站看看,比比哪家宾馆服务周到又实惠。然后去电信局申报一部“全球通”。最后,带上QQ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样就能与公司或家人随时随地联系了。只要这样用网络把老爸“全副武装”,他出差又方便,又高效,用不了几天就把要办的事儿办完了。
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问题。到网上,把题目输入电脑,不到2分钟的时间,和我远隔千山万水的网络教师就给了我正确的解答。写作时,没有灵感了,就去网上看看别人的优秀文章,去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材料。
我把自己放到了网上。我为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个人主页,里面放上我的档案、随笔、优秀文章,还有我的收藏品,我喜欢什么就放什么。还可以在我自己的论坛中和其他的同学、朋友、网友进行交流。
我把我们班级也放到了网上。同学们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看到班级的近况和班会上拍下的照片。同学们还可以放上自己的优秀文章,发表自己对班级工作的看法。
在网上,你可以实时了解新闻。比如前一段时间的美伊大战。而你不用亲自前往阵地,在家里就可以知道目前的战况和战争时的场景。5分钟前,美国发射了一枚导弹。而现在,你就可以在网上看到导弹的发射情况。
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让你我与世界更加贴近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生活因友善更精彩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的事,我们做任何事时,也希望它能在精彩中划上圆满的句号.但我认为生活因友善而变得更精彩.
记得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名叫<<好言一句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忧新.
美国著名的飞行员胡拂,有一次飞洛杉矶,在距地面九十多米的高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路.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维修工用错了油,对方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么在发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人也变得兢兢业业了,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 不依不饶的追究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付,结果往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走向镜子时,镜子里的人也面带微笑地走向你.所以,生活因为有了友善而变得美丽,生活也因为友善变得更加精彩.
『叁』 三打白骨精课件
第一段 (1)
交代抄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袭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段 (2-7)
讲述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中心思想: 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
事,表现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
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 机智的勇敢
险峻:指山势高而险
径直:直接,一直朝向
推辞:拒绝 辞谢
45页 练习3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表现了唐僧胆小,而且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表现了孙武空的自信与乐观
孙悟空:坚定 机智 勇敢
唐僧:心地善良 糊涂愚昧
白骨精:贪婪 狡诈
『肆』 怎样做一名反思型的中学历史教师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学反思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所谓反思性教学,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程情景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分析与再认知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坚持反思性教学,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作用,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增长教学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反思性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技能性的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了解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一般步骤等,为实施反思性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同时要认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掌握课标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特征,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应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优先目标;“过程与方法”为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为前两个目标服务。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我认为意识到教学目标从“知识为本”转变“育人为本”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关键。只有转变课程价值观,才能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的自由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尊、自信、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二、剖析课堂教学实践,博彩众家之长 运用摄像、录音等设备随堂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让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进行充分的挖掘,对不足之处进行剖析,提出改进措施。让同科教研组教师进行集体的点评,针对多媒体的使用、课堂活动、教师点拨、重点突破、难点解析、练习设置等环节在共同的交流中,在集体的智慧中,寻找闪光点,解决困惑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积极听评同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录像课等教学活动,寻找别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为自己的教学提供视角和启示,博采众长,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没有一种是绝对好或坏的。良好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讲授法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而应是多种具体方法的优化组合,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不拘一格的,是最适合学生的。
例如创设情景法。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引入课堂或讲故事、演小品等方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政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需求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会心、专一地去学习,以提高教学效率。我在讲改革开放时,放录像:邓小平南巡讲话,及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用情境深深地感染学生,“正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这样的政策,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渲染气氛激起学生对邓小平的热爱,对改革开放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再如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给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问,使学生感到自己去解决问题,变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达到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例如在讲战胜挫折方法时,让学生评《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难,自己提问,自己总结战胜挫折方法。这样可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可激发与集中学生的思考,增加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赞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知识在传递,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撰写教学反思札记,实现质的飞跃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思考或感触记录下来,如把一节课中最精彩或最糟糕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分析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帮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成长,真正成为反思型教师。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不断的丰富教学阅历,开拓教学的视野,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变革学习方式,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