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鲁尔区遗址

鲁尔区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28 20:16:38

㈠ 求地理读图题(人教版初中)

一、填空题(20分)
1、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叫--------------------,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最大的岛屿是-------------------,地球上共有七大洲,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和--------------。
2、 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是----------------------------------------------------------------------------,-------------------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通常把-------------------------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3、 亚洲的-------、---------------和------------------的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4、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气候特征为夏季-------------------,冬季---------------------。
5、 地球自转一周约需---------------------小时,地球上经度每相差---------------(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6、 --------------------------------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它有------------------处不在180度经线上。
7、 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亚洲的河流受---------------------影响,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并呈-------------------状向四周分流入海。
8、 亚洲北部的最大平原是--------------------------------平原,青藏高原上最高大的山脉是--------------------------------山脉。
9、 非洲最大的海湾是--------------------------、最大的岛屿是-------------------------、唯一的大半岛是-----------------------,被称为“非洲屋脊”的是----------------------------高原,“非洲之角”是指---------------------------。
10、非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高、-----------------------广、气候类型呈-------------------------分布。
11、欧洲的地形以--------------------为主,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平原东部边界为----------------------,西部边界到------------------------------------------------。
12、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河流是--------------------。
二、选择题(40分)
1、 四大洋面积最广和深度最深的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 印度洋 D、北冰洋
2、 某考察队乘船航行在太平洋上,于9月30日9点向东越过日界线,过日界线后的时间为
A、9月31日9点 B、9月29日9点
C、10月1日9点 D、9月29日10点
3、 当为北京时间3月5日10点时,美国纽约(西五区)是
A、3月4日22点 B、3月5日22点
C、3月5日23点 D、3月4日21点
4、 既是连接太平洋与北冰洋的通道,又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麦哲伦海峡
5、 下列民族中,分散分布在许多国家的是
①汉族 ②俄罗斯族 ③印地安人④ 因纽特人 ⑤犹太人 ⑥吉普赛人⑦阿拉伯人 ⑧蒙古族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
6、 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和亚热带大陆的西岸分布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7、 下列4幅图中示意马六甲海峡的是

8、 七大洲中赤道横穿中部,所跨纬度南北大体相当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2/3的居民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中部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B、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东亚和北美等地区
C、全世界有200多个民族
D、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南美洲的格陵兰岛
B、波罗的海是欧洲的边缘海
C、深入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同大洋相通的海叫做内海
D、地中海将欧亚两洲分开
1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北美洲
C、欧洲、北美洲、大洋州 D 、 欧洲、南美洲、大洋州
12、下列海峡中从东亚到南亚及非洲的航海线要经过的是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主要是
A、亚洲处于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对称位置
B、亚洲处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和最大的大陆交界之处,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
C、亚洲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山脉呈放射状分布
D、亚洲纬度跨度大,最南到南纬10度左右,最北到北纬80度左右
14、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的海洋是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C、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15、亚洲的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但主要是
A、山地、丘陵 B、平原、盆地 C、 高原、山地 D、高原、丘陵
16、下列图中属于“高原大陆”的洲是

17、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①黄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 幼发拉底河流域 ④底格里斯河流域,其中位于西亚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亚洲人数最多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9、通常被作为日本的象征,被日本人奉为“圣山”的是
A、金刚山 B、富士山 C、白头山 D、太白山
20、日本附近最大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 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1、下列地区中华侨和华裔分布最广的是
A、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B、印度半岛、西印度群岛
C、阿拉伯半岛、菲律宾群岛 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22、印度的经济作物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A、黄麻、甘蔗 B、茶叶、棉花 C、花生、咖啡 D、黄麻、茶叶
23、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的是指
A、西亚和埃及 B、中亚地区 C、 西亚地区 D、东南亚地区
24、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地中海和大西洋B、地中海和黑海 C、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D、红海和地中海
25、非洲的最高峰是
A、德拉肯斯山脉 B、肯尼亚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特拉斯山脉
26、在非洲的矿产中,产量向来居世界之首的是
A、铜和铀 B、钴和磷酸盐 C、石油和天然气 D、黄金和钻石
27、关于撒哈拉沙漠的下列说法①世界最大的沙漠 ②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 ③非洲最北的沙漠 ④ 非洲唯一的沙漠 ⑤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干旱区 ⑥世界上植物数量最多的沙漠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③⑤⑥
28、原产地在非洲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橄榄、油棕、香蕉 B、水稻、花生、可可、芝麻
C、小麦、棉花、剑麻、油菜 D、茶叶、甘蔗、玉米、高粱
29、下列动物中,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是
A、单峰驼、鸵鸟 B、大猩猩、河马 C、 狮子、非洲象 D、长颈鹿、猎豹
30、关于刚果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世界上除了尼罗河以外最长的河流
B、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但不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C、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但不是水量最大的河流
D、它是非洲瀑布最多、且瀑布最宽的河流
31、世界上最繁忙、货运量最大的国际通航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多瑙—莱茵运河 D、基尔运河
32、非洲被描绘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的河流是
A、两次穿越赤道,水量非常丰富的刚果河
B、流经热带草原,最后注入比斯开湾的尼日尔河
C、世界流程最长,入海口在地中海的尼罗河
D、拥有世界最宽瀑布的赞比西河
33、下列位于开罗的名胜古迹是
A、爱资哈尔清真寺B、卢萨卡铜城 C、迦太基古城遗址 D、石头城
34、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是
A、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青海湖 B、位于欧、非之间的地中海
C、位于亚、欧交界之处的黑海 D、位于黑海以东的里海
35、英国北海沿岸最重要的石油工业中心是
A、阿伯丁 B、伯明翰 C、伦敦 D、曼彻斯特
36、法国的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小麦 B、葡萄 C、 玉米 D、油橄榄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法国的经济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工业占绝对优势
B、英国、法国都是欧洲能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
C、英国的石油能够自给,而法国的电主要来自于核发电
D、伦敦跨塞纳河两岸,巴黎跨泰晤士河两岸
38、德国最大的工业区是
A、萨尔区 B、鲁尔区 C、里尔区 D、洛林区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最后注入里海
B、多瑙河是中欧平原与西欧平原的分界处
C、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莱茵河,共流经9个国家
D、欧洲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河是多瑙河
40、英国首都伦敦在
A、英格兰 B、苏格兰 C、威尔士 D、北爱尔兰
一、 读图题(30分)
1、 读世界大洲图,填图
A---------洋B-------洋C------------洋D---------洋E--------洲F-----------洲

2、 读亚洲部分山脉和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形和河流名称:
①---------------高原②--------------------高原③------------------山结④---------------山
⑤---------------盆地⑥----------------------山 ⑦-----------------高原⑧----------------山
⑨---------------高原⑩------------------------河
(2)亚洲地势的特征是----------------------------------------
3、根据非洲图,填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A-------------B-------------C----------------D---------------------
河流:a--------------b--------------c----------------d----------------------
①------------半岛②-------------岛屿③----------------海湾④---------------半岛
⑤---------------沙漠⑥-----------------山脉
4、读欧洲轮廓图,回答
海域:大洋①--------------------②-----------------;边缘海③----------------④-------------
内海⑤------------⑥------------------⑦-----------------海峡 ⑧-----------------⑨--------------
半岛A-----------B-----------C-----------D--------------大洲 E-------------------F---------------

㈡ 德国 OJK小提琴谁知道怎么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从1990年10月3日德国国家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尤为突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东西方之间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地区转车台的作用更加明显。作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员,德国构成了通向中欧就及东欧各国的桥梁。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最外的边境点:北部是济耳特岛上的理斯特,东部是萨克森州的泰斯卡,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奥伯斯特道夫。西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塞尔夫康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边境界全长为3758公里。

德国人口总数约8180万人。除俄罗斯之外,它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意大利(5800万人)、英国(5700万人)和法国(56O0万人)。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5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9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北爱尔兰。 德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国统一以后人口迅速增加的地区柏林有居民450多万人,世纪交替时预计将达到550万人。在城市犬牙交错,没有明确界线的莱茵河和鲁尔河畔工业区,人口超过1100万,大约每平方公里12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区是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兹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地区。

首都:柏林(波恩为政府所在地)。

主要城市:汉堡、慕尼黑、波恩、科隆、埃森、法兰克福、莱比锡、德累斯顿。

货币:德国马克。

历史:公元前10世纪,境内已有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居住。公元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后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以后中央政权衰落,出现封建据。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实现德国统一。1941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19年成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国会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占领,并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建立德立场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

地理:欧洲中部国家。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1333千米。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在德国与奥地利边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为中德高地,由山岭、高原、盆地和河谷平原相间组成。北部为北德平原,沿岸低地多沙丘、滩地、沼泽、 湖。重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多瑙河等,运河沟通各河,交织如网,航运繁忙。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等。属温带气候,西北一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南逐渐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5~0摄氏度,7月14~19摄氏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日本。煤、钾盐矿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0%。工业门类齐全,重工业居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电子、电器、汽车、采煤、钢铁、石油加工、造船、仪表等,产品驰名世界市场,食品、纺织、印刷等轻工业也较发达。工业布局较均衡,鲁尔区为最大工业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主要农产品为乳、肉畜产品以及谷物、马铃薯、甜菜等。对外贸易额居工世界前列。旅游业发达。

名胜: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科隆大教堂、古城纽伦堡、采琪莲霍宫、“欧洲夏都”巴登—巴登、贝多芬纪念馆、博登湖。

节日:国庆日:10月3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

风俗:德国的狂欢节以时间长、内容丰富而具特色。每年11月11日开始,历时二三个月,其间会出现多次高潮。到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些地区的妇女要象征性掌权,被称为女人节日。最后,狂欢节以化妆游行结束。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㈢ 鲁尔区对东北可持续发展那些启示

东北现在的问题和当年的德国鲁尔一样,东北完全可以借鉴德国鲁尔的转型经验。

㈣ 急---关于德国简介(地理方面)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从1990年10月3日德国国家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尤为突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东西方之间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地区转车台的作用更加明显。作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员,德国构成了通向中欧就及东欧各国的桥梁。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最外的边境点:北部是济耳特岛上的理斯特,东部是萨克森州的泰斯卡,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奥伯斯特道夫。西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塞尔夫康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边境界全长为3758公里。

德国人口总数约8180万人。除俄罗斯之外,它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意大利(5800万人)、英国(5700万人)和法国(56O0万人)。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50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29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北爱尔兰。 德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国统一以后人口迅速增加的地区柏林有居民450多万人,世纪交替时预计将达到550万人。在城市犬牙交错,没有明确界线的莱茵河和鲁尔河畔工业区,人口超过1100万,大约每平方公里12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区是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兹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地区。

首都:柏林(波恩为政府所在地)。

主要城市:汉堡、慕尼黑、波恩、科隆、埃森、法兰克福、莱比锡、德累斯顿。

货币:德国马克。

历史:公元前10世纪,境内已有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居住。公元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后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以后中央政权衰落,出现封建据。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实现德国统一。1941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19年成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国会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占领,并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建立德立场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

地理:欧洲中部国家。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1333千米。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在德国与奥地利边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为中德高地,由山岭、高原、盆地和河谷平原相间组成。北部为北德平原,沿岸低地多沙丘、滩地、沼泽、 湖。重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多瑙河等,运河沟通各河,交织如网,航运繁忙。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等。属温带气候,西北一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南逐渐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5~0摄氏度,7月14~19摄氏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日本。煤、钾盐矿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0%。工业门类齐全,重工业居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电子、电器、汽车、采煤、钢铁、石油加工、造船、仪表等,产品驰名世界市场,食品、纺织、印刷等轻工业也较发达。工业布局较均衡,鲁尔区为最大工业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主要农产品为乳、肉畜产品以及谷物、马铃薯、甜菜等。对外贸易额居工世界前列。旅游业发达。

名胜: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科隆大教堂、古城纽伦堡、采琪莲霍宫、“欧洲夏都”巴登—巴登、贝多芬纪念馆、博登湖。

节日:国庆日:10月3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

风俗:德国的狂欢节以时间长、内容丰富而具特色。每年11月11日开始,历时二三个月,其间会出现多次高潮。到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些地区的妇女要象征性掌权,被称为女人节日。最后,狂欢节以化妆游行结束。

㈤ 简介一下德国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5)鲁尔区遗址扩展阅读:

德国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气候特征

德国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国

㈥ (10分)旅游地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㈦ 李蕾蕾的论著目录

1.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专著,22.8万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另于2006年以《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为书名再版ISBN 7-80653-059-2)期刊(报纸)论文
2. 保继刚,李蕾蕾,旅游区域研究方法,《地理译报》,1992 年第1期:53-58页
3. 陈传康,许学工,李蕾蕾,俞孔坚,牟光蓉,产业园林研究案例,《观光管理》(台湾),1992年12月号:93-119页。
4.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人文地理》,1993年第1期:23-27页。
5. 陈传康,李蕾蕾,潮汕美食文化与美食旅游,《沿海新潮》(汕头),1993年第3期:54-58页。
6.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沿海新潮》(汕头),1994年第4期:30-33页。(入选《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
7. 李蕾蕾,深圳旅游景点的形象定位策略,《深圳商报》,1995.1.2.第十四版。
8.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年第3期:29-31 页。
9. 李蕾蕾,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旅游学刊》,1995 年第4期:16-20 页。(另载于《沿海新潮》(汕头),1995年第6期:62-65页)
10.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地理研究》,1995年第3期:69-73页。(另载于《人文地理》,1996年第2期:8-11页)。
11.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与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沿海新潮》(汕头),1996 年第6期:81-83页。
12.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康体休闲已经注意到了”第四医学”,《自我保健》(上海),1996年,第4期:16-17页。
13.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2期:57-59页。
14.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No.1,1998年:47-49页。(另载于《广东旅游》,1997年第11期:20-21页)。
15. 李蕾蕾,介绍西方旅游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63-64,70页。
16.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思想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61-64页。
17. 李蕾蕾,人-人感知系统:旅游形象设计新领域,《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10-14页。
18.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7-93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19.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5-100页。(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2000年第5期:81-82页)
20. 李蕾蕾,论应用型专业专业“干”字型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培养,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5-17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0年6月第2期:16-17页)
21. 李蕾蕾,英国兰开夏大学教育观察,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114-116页。(另载于《深大通讯》(内部刊物),2001年Vol.54,No.4:19-21页)
22.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地理科学》,Vol.20,2000年第6期: 561-568,(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23.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Vol.11,2002年第3期: 57-65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70-78页。2006年获得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
24. 李蕾蕾,深圳的海滨旅游开发与形象建构,《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24-27页。
25.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43-47页。
26. 李蕾蕾& D.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25页。
27. 李蕾蕾,工业旅游与珠海旅游开发战略,《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72-75页。
28.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125-134页。
29.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公众征集的误区与纠偏机制,《中国旅游报》,2004年3月19日第6版。
30.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58-61页。
3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一),《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6期:23-26页。
3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二)——世界文化遗产弗尔克林根炼铁厂,《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期:10-16页。
33.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三)——Zolleverein(关税同盟)煤矿及鲁尔工业区煤矸石山,《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2期:4-8页。
34.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四)——有着教堂般工业建筑的措伦(Zollern II/ IV),《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13-18页。
35.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五)——德法边界互相呼应的煤钢遗址,《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4期:20-23页。
36.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六)——一个恋着绿色的露天褐煤矿(RWE公司),《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6期:20-25页。
37.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VII)——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11-15页。
38.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八)——因港而“兴”的杜伊斯堡,《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8期:16-19页。
39.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九)——“黄针”串起的工业旅游路线,《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9期:15-21页。
40.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彰显汽车文化的“大众汽车城”,《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0期:8-16页
41.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一)——存储着历史与未来的汉堡水上“仓库街”,《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1期:8-15页。
42.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十二)——慕尼黑:科学技术的博览之都,《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2期:67-72页。
43. 李蕾蕾,王微,肖秀轼,航空广告:实证、隐喻和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00-104页。
44.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地理学报》(ISSN 0375-5444; CN 11-1856/P),2005年第2期:257-265页。
45.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77-83页。
46.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113-117页。(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52-58页)
47.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旅游科学》,2005年第12期:44-51页。
48. 何俊涛、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外一则)——原东德Lausitz褐煤矿与西德RWE褐煤矿的差距,《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1期:84-88页。
收录在书籍出版物上的著述
49.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报告,《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编,《邯郸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4年:128-143页。ISBN 7-5030-0770-2/ G127.223-53。
50.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编,《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4-18页。ISBN 7-214-01643-5/G.433。
51.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编,《文化与传播》(第3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118-124页。
52. 李蕾蕾,陈传康先生的学术风范与人格魅力,王恩涌、王子贤、蔡运龙、牟光蓉主编,《陈传康教授纪念文集》,西安、北京、广州、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14-124页。ISBN 7-5062-2638-3/G.43。
53.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57-267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4. 李蕾蕾,传播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8-100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5.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08-416页。ISBN 7-301-05247-2/G.0684。
56. 李蕾蕾作为项目参与者,有关著述发表在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第六章东莞市旅游规划,第七章 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八章 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年:142-319页。ISBN 7-80653-404-0/F.72。
57. 李蕾蕾,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77-90页。ISBN 7-5004-5444-9。
58. 吴予敏,李蕾蕾,谢晓霞,深圳市广告业政策法规与监管分析报告,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78-104页。ISBN 7-80230-257-9/F. 052。
59.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116-131页。ISBN 7-80230-257-9/F. 052。
60. LI Leilei & D. Soyez,In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 保继刚、徐红罡、Alan Lew 主编,《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408-429页。
会议演示、摘要或全文论文
61. LI Leilei,Tourists in the New Age AN 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tination Planning AN D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Asia Pacific Tourism Association Fifth Annual Conference (Volume 1),edited by Vincent C.S.Heung,John Ap &Kevin K.F.Wong,1999: pp151-156.
62. 李蕾蕾,信息、传播与旅游开发,’99上海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0月28-30日,上海。
63.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99深圳跨文化交际学国际讨论会之提交论文并演示发言,1999年11月22-23日,深圳。
64. LI leilei,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spatial rule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Congress in Seoul,Korea,2000,August 14-18,.
65. LI Leilei & D. Soyez,Instri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state AN D challenge,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conference “Instrietourismus: Chancen und Risiken fuer da instriekulturelle Erbe”,Saarbrueken,May 24-26,2001
66. LI Leilei & D. Soyez,Instrial touris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Germany: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Paper AN D PPT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ent tourism AN D destination management. Yichang,China,2003/11/27-30
67. 李蕾蕾,德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与实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与PPT演示,中国科协等主办, 2004年8月28-30日辽宁阜新。
68. LI Leilei & D. Soyez,In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GU Commission on tourism,leisure AN D global change pre-congress symposium,Brisbane,QueenslAN D,Australia,30th June-1st July 2006.
69. LI Leilei & D. Soyez,Instrial (Heritage) Tourism in Newly Instrializing Countries: Status,Barriers AN D Potentials,paper abstract AN D PPT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Union IGU2006 Brisbane conference AN D joint meeting of the Institute of Australian Geographers AN D the New ZealAN D Geographical Society,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a view from the Antipodes,3-7 July 2006.
70. 李蕾蕾,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影响,发表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四届年会——郑州论坛论文集《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发展》,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光明日报社,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2006年7月28-29日,郑州。
71. 会议论文:李蕾蕾,城市发展理论与深圳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路径思考, “全球化视野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并做会议演示发言,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旅游局主办等主办,2006年10月25-27日,深圳。 72. LI Leilei,Instrial tourism AN D regional impact: case studies from the Ruhr region in Germany,Research Report to DAAD on stay in Germany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ologne,May 22- August 14,2001
73. 李蕾蕾,窦亚南,《深圳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74.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深圳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关联促进策略研究:以华侨城旅游演艺产业为例》,〈深圳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分项专题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0月。
75. 李蕾蕾,《文化产业空间研究:新文化地理学与深圳、广州的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6年3月。
76. 李蕾蕾,葛岩,马春晖,李新立,窦亚南,任开碍,《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研究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5年10月。
77. 李蕾蕾,张晗,李新立,马春晖,《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报告》,提交深圳市宝安区旅游局,2006年12月

㈧ 中国哪些电子品牌在西欧有市场

瑞士联邦(the Swiss Confederation)
概况:
国名释义:国名来源于州名施维茨。"施维茨"在古高德语中有"焚烧"的意思。今施维茨地区过去曾是一片森林,烧荒后才开始有人居住。
别称:钟表王国。
国歌:《瑞士诗篇》。
国花:高山火绒草。
面积:41293平方千米。人口:693.6万(1992年)。
民族:日耳曼族的瑞士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他有法兰西人、意大利人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拉丁罗曼语同为官方语言。
首都:伯尔尼。 主要城市: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洛桑。
货币:瑞士法郎。

历史:
公元3世纪,日耳曼民族的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迁入。11世纪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1291年,施维茨等州反对外来统治,结成联盟,成为瑞士联邦的起始。 1648年脱离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宣布独立。1815年颁布首部宪法,各州有独立的主权,维也纳会议确认其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建联邦制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

地理:
欧洲中西部多山的内陆国。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约占国土3/5,一般海拔3000~4000米;西北部为侏罗山脉(汝拉山脉);中部为高原。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20余座,最高峰为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高山终年积雪,多冰川。河湖众多,莱茵河、罗讷河等河源于此,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湖泊有莱芒湖(日内瓦湖)、博登湖、苏黎世湖等。属山地气候,高山寒冷,谷地温和。

经济: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6%。长期以来, 瑞士政府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 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从1587年日内瓦生产手表迄今的400多年中, 一直保持着在世界钟表业的领先地位。近几年, 瑞士钟表出口量大幅度增加。 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和发电设备。机床、精密仪器、仪表、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印刷机械也很重要, 近些年来, 打 字机、计算机、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生产的发展十分迅速。

风俗:
名胜:莱芒湖、伯尔尼老城、卢塞恩湖与冰川公园。
节日:国庆日:8月1日;日内瓦登城节:12月11日。
法兰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rance)
概况:
国歌:《马赛曲》。
国花:鸢尾花、玫瑰。
面积:55万平方公里。
人口:大约6090万。
宗教:居民多数信奉天主教,少数信奉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
语言:法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巴黎。
主要城市:里昂、马赛、里尔、波尔多、坎佩尔。
货币:法国法郎。

历史:
公元前7世纪左右,高卢人在上定居。公元前1世纪被罗马人占领,统治长达5个多世纪。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768~814年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时期,版图扩大到今西欧大部分地区。公元843年,查理帝国分裂为三个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相当于今法国的范围。10世纪末,改称法兰西王国,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1337年爆发英法百年战争。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时的法国称霸欧洲。1789年7月14日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废除君主制,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地理:
欧洲西部国家。面积为551062平方千米。南部和西部临地中海和大西洋,海岸线长3000余千米。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与东部有比利牛斯山、中央高原、阿尔卑斯山以及株罗山、孚日山等山地,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位于法、意边境,海拔4807米。西部有巴黎盆地、卢瓦尔河下游平原、阿摩里卡丘陵和阿基坦盆地。重要河流有卢瓦尔河、塞纳河、罗讷河、加龙河等,其中索恩--罗讷河谷地南北狭长伸展,是天然交通走廊。

经济: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铁、钾盐、媒、铝土等矿产较重要。核能、小汽车、军火、化妆品、服务业等居世界前列。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是世界第二农产品出口国。小麦、玉米、葡萄酒、甜菜、马铃暑、肉类、牛奶、蔬菜、水果产量居世界或西欧前列,旅游业发达。

风俗:
对妇女谦恭礼让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众公认以吻表示自己的情感,久别重逢的亲朋、同事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亲额头,爱人、情侣间接吻。
名胜: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中心、卢瓦尔河谷地古堡群、马赛港。
节日:国庆日在7月14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概况:
国名释义:"德意志"在德语中意为"人民的国家"。
国歌:《德国之歌》。
国花:矢车菊。国树:爱支栎。国鸟:白鹳。
面积:356545平方千米。人口:8055.3万(1992年)。
民族:德意志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还有少数丹麦人、荷兰人、犹太人、吉普赛人等。
宗教:居民绝大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
语言:德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柏林(波恩为政府所在地)。
主要城市:汉堡、慕尼黑、波恩、法兰克福。
货币:德国马克。

历史:
公元前10世纪,境内已有日耳曼人的一支--条顿人居住。公元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后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以后中央政权衰落,出现封建据。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普法战争中获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实现德国统一。1941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19年成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国会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占领,并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建立德立场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

地理:
欧洲中部国家。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1333千米。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在德国与奥地利边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为中德高地,由山岭、高原、盆地和河谷平原相间组成。北部为北德平原,沿岸低地多沙丘、滩地、沼泽、 湖。重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多瑙河等,运河沟通各河,交织如网,航运繁忙。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等。属温带气候,西北一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南逐渐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5~0摄氏度,7月14~19摄氏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经济:
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日本。煤、钾盐矿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0%。工业门类齐全,重工业居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电子、电器、汽车、采煤、钢铁、石油加工、造船、仪表等,产品驰名世界市场,食品、纺织、印刷等轻工业也较发达。工业布局较均衡,鲁尔区为最大工业区。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主要农产品为乳、肉畜产品以及谷物、马铃薯、甜菜等。对外贸易额居工世界前列。旅游业发达。

风俗:
德国的狂欢节以时间长、内容丰富而具特色。每年11月11日开始,历时二三个月,其间会出现多次高潮。到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一些地区的妇女要象征性掌权,被称为女人节日。最后狂欢节以化妆游行结束。
名胜:勃兰登堡门、柏林墙遗址、科隆大教堂、古城纽伦堡、采琪莲霍宫、"欧洲夏都"巴登-巴登、贝多芬纪念馆、博登湖。
节日:国庆日:10月3日;
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
荷兰王国(the: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概况:
国名释义:"荷兰"(意为"森林之地")是尼德兰的一个省名,因其在国家的优势地位,欧洲许多国家便称尼德兰为荷兰。"尼德兰"意为"低地"。
别称:低地之国、风车之国、花卉之国。
国歌:《威廉·凡·那叟》、《谁脉中流着荷兰血》。
国花:郁金香。国鸟:琵鹭。
面积:41548平方千米。人口:1523.9万(1993年)
民族:荷兰族占总人口的90%,还有弗里斯族。
宗教: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
语言:荷兰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阿姆斯特丹。主要城市:鹿特丹、海牙。
货币:荷兰盾。

历史:
16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6世纪初曾受西班牙统治。1579年,北部7个省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17世纪成为海上殖民强国。18世纪末法国入侵。19世纪初期在法国统治下成立荷兰王国。1815年同比利时成立联合王国(比利时于1830年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战后恢复独立,为世袭的君主立宪国。

地理:
位于欧洲西部,西、北临北海,海岸线长1075千米。全境以平原为主,地势低洼,约有一半面积在海平面以下,1/3的国土海拔仅1米。东南部地势较高,最高海拔也仅321米。通过世所罕见的围海造陆工程,土地面积增加60万公顷。水网稠密,主要河流有莱茵河、马斯河,还有北海运河等人工河道。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2℃,7月17℃,年降水量约700毫米。

经济:
荷兰是当今世界上11个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乳品生产位于世界第一,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位于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世界上70%的鲜花市场为荷兰所垄断。在世界500强中,荷兰有四家公司排在前50位:飞利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ING国际银行。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口,年货物进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

风俗:
荷兰人民喜好鲜花,每年4~5月,花农举行花车游行,场景欢乐异常。利用风车排水和从事生产活动是荷兰人民的发明,每年风车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名胜:阿尔斯梅尔花卉市场、哥肯霍夫公园、鹿特丹港、马都拉丹"模型城"、王宫。
节日:国庆日:4月3O日;解放日:5月5日;郁金香节:5月最接近15日的星期三;风车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国菜节:10月3日。
奥地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ustria)
概况:
国名释义:国名在德语中意为"东方王国",因查理曼帝国时期地处帝国的东方。
国歌:《奥地利共和国国歌》。
国花:白雪花。国鸟:燕子。
面积:83853平方千米。人口:790.9万(1992)。
民族:日尔曼族的奥地利人占96%以上,还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扎尔、匈牙利等少数民族。
宗教: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
语言:德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 :维也纳。
主要城市:格拉茨、林茨、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
货币: 奥地利先令。

历史:
12 世纪中叶形成公国。1278年起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867 年组成奥匈帝国。1918年帝国解体,翌年成立奥地利共和国。1938 年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占领。1945 年成立临时政府,发表独立宣言。1955年四国结束占领,奥宣布"永久中立"。

地理:
欧洲中部内陆国家。东阿尔卑斯山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山地面积占70%。最高峰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7米。东北部的维也纳盆地和东南部的平原是全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多瑙河流贯北部,其主要支流有穆尔河、萨尔察赫河等。较大湖泊有博登湖等。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气候,平均气温1月-2摄氏度,7月19摄氏度。

经济:
经济发达的工业国。重要矿产有石墨、镁等,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全国面积的46%。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采矿、石化、造纸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产品自给有余,主要饲养奶牛、猪。种植业主产麦类、玉米、马铃薯、甜菜、葡萄等。旅游业发达。

风俗:
圣诞颂歌《平安夜》的诞生地,该歌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每年圣母玛丽亚诞生日(8月15日),人们身穿盛装,手持稻穗向神祈祷。
名胜:音乐艺术中心萨尔茨堡、维也纳的舍恩布龙宫、维也纳森林、古城格拉茨。
节日:国庆日:10月26日;
维也纳文化节:每年5月,节期长达半个多月。
卢森堡大公国(the Grand一Duchy of Luxembourg)
概况:
国名释义:公元10世纪,在阿尔泽特河畔建卢泽尔堡(古高德语,意为"小城堡"),后讹传为"卢森堡",国名源于该城名。
别称:红土之国、钢铁王国。
国歌:《我们的祖国》。
国花:玫瑰。国鸟:戴菊莺。
面积:2586平方千米。人口:39.5万(1993年)。
民族:卢森堡人占总人口的2/3以上,其他为外籍人口。
宗教: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语言:法语为官方用语,通用德语、卢森堡语。
首都:卢森堡。主要城市:克莱沃、阿尔泽特河畔埃施。
货币:卢森堡法郎。

历史:
公元前50年有高卢人居住。公元5世纪后,曾是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的一部分。 10~14世纪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伯爵、公爵领地。15~18世纪先后被西班牙、法国、奥地利、荷兰等统治。1815年为大公国。1839年成为独立国家。1867年被公认为中立国。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1945年恢复独立。1948年放弃中立政策。

地理:
欧洲西部内陆国家。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海拔400~500米的阿登高原,南部为丘陵,海拔300~400米。主要河流阿尔泽特河纵贯南北。气候属温带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类型,平均气温1月3℃,7月19℃,年降水量800毫米。

经济:
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卢森堡是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成员国,但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享有"小瑞士"、"钢铁王国"和"金融王国"之美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980美元,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中,人均收入列第4位。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主要出口钢材,进口多为工业原料和消费品,主要贸易伙伴是欧洲共同体各车,以德国、比利时、荷兰为主。
现在,卢森堡的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造纸、印刷和食品工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业部门。其化学工业是新兴的工业部门,主要产品有橡胶、塑料、合成纤维、药品、化肥等等。卢森堡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4%。农业以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3.7%,其次是种植业。

风俗:
名胜:古城卢森堡。
节日:国庆日:6月23日。

摩纳哥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

概况:
国庆日:11月19日
首都:摩纳哥
国花:石竹
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
货币:法国法郎
政治:君主立宪制国家,亲王为国家元首。
特产:皮革制品、金银首饰品、铜制品、陶器、编制物。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4。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白两色来自公国国家元首亲王旗的颜色,也是国家的传统颜色。亲王旗旗地为白色,中央绘有亲王王徽,王徽上的盾形图案则由红、白两色构成。
国徽:即亲王徽。为斗篷式。斗篷上是一顶王冠,斗篷内的盾形由红、白两色构成,底色为白色,上有15块红色的菱形图案。盾形两侧各有一位手持长剑的摩纳哥修道士,盾周由绶带装饰,下方悬挂着一枚圣查尔斯勋章,勋章两侧的绶带上写着"上帝恩助我治理"。
人口:3.4万(2000年7月),其中法国人占58%,意大利人占17%,摩纳哥人占19%,其他民族占6%。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意大利语和英语。96%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历史:
早期腓尼基人在此建立城堡。中世纪成为热那亚共和国保护下的市镇。1297年起由格里马尔迪家族统治。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1525年,受西班牙保护。1641年9月14日,摩纳哥同法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年摩并入法国并与法结盟。1860年再度处于法国保护之下。1861年曼托纳、罗克布伦两大城市脱离摩纳哥,使其领土面积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有面积。1911年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1919年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

地理:
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为法国包围,南临地中海。总面积1.95平方公里的国土呈狭长,紧贴海岸线,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最窄处不足200米。境内多山,最高点海拔573米。

气候:
夏季干燥炎热、阳光充足、平均气温在24℃左右;冬季无严寒而且潮湿,平均气温在10℃左右。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政治:
根据1962年12月宪法,摩纳哥为君主世袭立宪国制,亲王为国家元首。立法权由亲王和国民议会共同行使,议会为一院制,称国民议会。

外交:
摩纳哥一贯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重视地区合作,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联系国。根据1918年法摩关系条约规定,摩采取外交措施前须事先与法国政府达成协议。1993年5月28日被接纳为联合国第183个会员国。
比利时王国(The Kingdom of Belgium)

概况:
面积:33990平方公里
人口:1035.6万(2003年),其中讲弗拉芒语的弗拉芒大区599.6万,讲法语的瓦隆大区336.8万(包括讲德语的约7.1万),使用弗法两种语言的布鲁塞尔首都大区99.2万。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弗拉芒语。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布鲁塞尔(Bruxelles),人口99.2万(2003年)。
国家元首:国王阿尔贝二世(Albert II),1993年8月9日即位。
货币名称:欧元
 汇率:1美元=0.92欧元(2003年2月)
重要节日:国庆日:7月21日
 国王日:11月15日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概况:
国名释义:"不列颠"克尔特语为"杂色多彩"之意。因有部分不列颠人迁居法国,故将本土称为大不列颠。
国歌:《上帝保佑女皇》。
国花:玫瑰。
面积:244100平方千米。人口:5809万。
民族:英格兰人(占80%)、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
宗教: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
首都:伦敦。
主要城市:利物浦、格拉斯哥、伯明翰、曼彻斯特。
货币:英镑。

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大不列颠岛上在35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5世纪中期,大批的日尔曼人由北欧入侵大不列颠,成为现今英格兰人的祖先。而当时的克尔特人一部分逃进西部和北部山区,另一部分逃往爱尔兰,他们就是今天威尔士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祖先。公元6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大不列颠。在十五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争夺王位打了一场30年的"玫瑰"内战。结果,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取胜。"都铎王朝"由此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德成了交战国。由于英国人民的反德情绪,英王乔治五世于1919年下令,将具有德国色彩的"汉诺威王朝"改名为"温莎王朝"。
十八世纪中叶,由于政治、经济及技术方面逐渐成熟,英国兴起了一场产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各种机器的使用,到十九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发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大量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制的地域遍及欧、亚、美、非、澳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美、德等国的崛起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英国逐渐失去优势。后来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创伤,大英帝国国力日渐衰落。原属本土的爱尔兰岛,其南部的26个郡在1921年脱离联合王国,海外殖民地也在二战后纷纷宣告独立。大英帝国逐渐演变成一个组织松散的英联邦。

地理:
英国是一个岛国,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所组成。海岸线总长1.1万公里。东面的大不列颠岛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英国最主要的国土。它由北部的苏格兰,南部及中部的英格兰和西南部的威尔士三个地区组成。

经济:
经济发达国家。19 世纪下半叶工业曾占世界首位,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位居前列。棉纺、煤炭、造船、冶金、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日趋落后,有待更新改造。航空、电子、化工等新兴工业较为先进。海底石油开采、信息工程、卫星通讯、微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快发展。
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1.5 % ,其生产水平极高。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亚麻等。畜牲业和捕鱼业亦发达。英国为西欧共同市场成员国,主要外贸对象是西欧共同市场各国、英联邦成员和美国。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和食品、矿物、燃料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原料和食品进口国之一。主要出口机器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全国有铁路16588千米,公路36万多千米。商船总吨1360 万吨。

风俗:
英国人普遍受清教徒教义的影响极深,呈现质朴而坚实的生活特色。而他们保守的个性和尊重传统的气质,则在王室的留存、阶级制度等社会各层面中表现无遗。英国社会安全制度发展的相当早,如今已非常发达。

节日:国庆日6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四。
英联邦节5月24日。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