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批注每回合都有
1. 西游记的批注
1.取经是个象征,是指人性走向完满的过程。取经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完满。而自己的完满必须自己达成,因此取经的过程是必要的,这是佛教自度的观念。人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只能靠自己去取经。所以观音不能把现成的经书朝大唐一丢,而必须要肉眼凡胎的唐僧历经千辛万苦。《心经》末尾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即是此意。
2.取经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够了还要补,为什么不让孙猴子筋斗云去?因为佛教排斥神通,力量再强也没有用的,人性的净化要经历苦难,要老老实实走,没有捷径。不能指望用科技解决人性善恶。人只能靠面对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的恶念拯救自己。
3.每个人都是唐僧师徒的合体,每个人都要去取经。唐僧具有信心,他没有任何本领,但是有着信仰。孙悟空是嗔,八戒是贪,沙僧是痴,平庸就是愚痴。贪嗔痴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教称为三毒,每个人身上都闪着这三个徒弟的影子,这些要由信仰来引领。
4.没有任何上天注定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讲佛教和道教一样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因缘果的和合。任何妖魔鬼怪都是自己心中的魔障,都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东西,那些神仙借自己的坐骑下界,不过是为了成就唐僧。妖怪伤害的人,也是有前因后果。人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因为自作自受。所谓的命运不过是前生的业力,都可以用自己这世的行为改变结果。而我们也要明白,昨天就是今天的前生,上一分钟就是下一分钟的前生。凤仙郡王一念善心就可以改变命运,让米山面山倒塌。这是佛教的粗浅的道理。
5.西天的两尊者要人事,如果认为这只是讽刺世事那样的理解我认为太肤浅。唐僧要紫金钵何用?留着紫金钵等着被老鼠咬?(明代金碧峰禅师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变作老鼠,咬他喜欢的水晶钵,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叫谁人碰我的水晶钵,无常鬼立即锁他,禅师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於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这个时候还舍不得紫金钵,外物都放不下,何况我执法执?二尊者索要人事仅仅是障眼法,内在一片苦心,果然引来了一排板砖,可叹。
6.孙悟空是心猿,龙马是意马,心猿要加紧箍咒,意马要收缰,人的心思如同心猿意马,要自我控制。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这些东西象征戒。等到了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戒就不需要了。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紧箍咒自然脱落。
7.悟空好名,嗔心未除,所以逃不出五行山(五行: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他只有嗔心,所以差点挣出来。被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一压,彻底压住。因为五行还只是我执,咒语便是法执,纵破我执,法执难去。由筏上岸难, 上了岸丢掉筏更难。《金刚经》:“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佛教的稍微深入一点的道理。
8.其余的许多细节,比如六贼去无踪一回,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如收八戒后乌巢传《心经》其实是说唐代杭州鸟窠禅师的故事等等,稍微懂点文史哲的人就该能发现,无须赘 言。有的地方是小说家的真真假假,想也用不着多解释。
就举这么多例子抛砖引玉吧。
结语:不要以为靠着西方舶来的理性就可以傲视传统文化,不要以为拿阶级社会理论就能评断一切。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进入不了传统名著的氛围,站在外面指手划脚,并不是什么可取之事。偶来天涯,看到贴子,动了嗔心,唉。五指山,压人压得好苦啊。
2. 《西游记》第八回到第十二回批注(每回至少7个批注)
没有任何上天注定的东西,我命由我不由天,凤仙郡王一念善心就可回以改变命运,让米山面山答倒塌,这是粗浅的道理。
孙悟空是心猿,龙马是意马,心猿要加紧箍咒,意马要收缰,人的心思如同心猿意马,要自我控制。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紧箍咒自然脱落。
悟空好名,嗔心未除,所以逃不出五行山。
3. 读西游记,每一回一批注
●第一回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八回
五百年后,如来佛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和小白龙;劝化孙悟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
4. 西游记批注前二十回每回5处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夫所谓灵根者,乃先天虚无之一气,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祖气;儒曰太极,释曰圆觉,道曰金丹,虽名不一,无非形容此一气也。真人下笔显道,首叙天地之数,一元十二会,混饨初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以明天地人三才,皆自一气而生也。三才既自一气而生,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是人之灵根,即先天虚无之一气。这个气,浑浑沦沦,虚圆不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具众理而应万事,故谓灵根。此灵根也,以气言之,为浩然正气;以德言之,为秉彝之良。此气此德,非色非空,不有不无,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故生于东胜神洲做来国花果山也。】
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东”为生气之方,“胜”者生气之旺象,“神”者妙万物而言,即一而神,所谓神州赤县者是也。“傲来国”者,无所从来,真空之谓,即生气一神之本体。“花果山”者,花属阴,果属阳,开花结果,阴阳兼该,妙有之谓,即两而化,乃生气一神之妙用。一神者,“无名天地之始”;两化者,“有名万物之母”。“花果山在大海中”者,海为众水朝宗之处,象一气为众妙之门,无德不具,无理不备,为成圣、成佛、成仙之根本,故为“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也。】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为土之精,为坚固赖久之物,卵球为至圆无亏之物;猴属申,申为庚金,金亦为坚固不坏之物,俱状先天灵根,其性刚健,圆成无碍,本于一气,非一切后天滓质之物可比。】
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悟真》云“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若有人实见的此宝,即知是仙佛洞天福地,内有大造化,顿悟圆通,天造地设家当现在,如同本得,不予他求,可以安身立命,造化由我,省得受老天之气矣。】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地天交《泰》,和气熏蒸,万物皆得以成形,形中又含始气,各具一太极,莫不有先天真一之气存焉。】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言以显道。故借石猴名姓,配合金丹之道,使人借此悟彼,追求灵根之实迹耳。】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称王称圣任纵横”者,愚人以此杀身,至人以此成道,若有知者,逆而修之,与天地争权,与日月争光,“纵横逆顺莫遮拦,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5. 西游记批注1到7回合,每会合2处,每处30字以上。
●第一回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套,击中悟空。众神押其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第七回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把分给我吧?
6. 西游记原著每回批注(每回10-20字)
.取经是个象征,是指人性走向完满的过程。取经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完满。而自己的完满必须自己达成,因此取经的过程是必要的,这是佛教自度的观念。人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只能靠自己去取经。所以观音不能把现成的经书朝大唐一丢,而必须要肉眼凡胎的唐僧历经千辛万苦。《心经》末尾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即是此意。
2.取经必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够了还要补,为什么不让孙猴子筋斗云去?因为佛教排斥神通,力量再强也没有用的,人性的净化要经历苦难,要老老实实走,没有捷径。不能指望用科技解决人性善恶。人只能靠面对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的恶念拯救自己。
3.每个人都是唐僧师徒的合体,每个人都要去取经。唐僧具有信心,他没有任何本领,但是有着信仰。孙悟空是嗔,八戒是贪,沙僧是痴,平庸就是愚痴。贪嗔痴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教称为三毒,每个人身上都闪着这三个徒弟的影子,这些要由信仰来引领。
4.没有任何上天注定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讲佛教和道教一样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因缘果的和合。任何妖魔鬼怪都是自己心中的魔障,都是帮助自己成长的东西,那些神仙借自己的坐骑下界,不过是为了成就唐僧。妖怪伤害的人,也是有前因后果。人的命运是自己创造的,因为自作自受。所谓的命运不过是前生的业力,都可以用自己这世的行为改变结果。而我们也要明白,昨天就是今天的前生,上一分钟就是下一分钟的前生。凤仙郡王一念善心就可以改变命运,让米山面山倒塌。这是佛教的粗浅的道理。
5.西天的两尊者要人事,如果认为这只是讽刺世事那样的理解我认为太肤浅。唐僧要紫金钵何用?留着紫金钵等着被老鼠咬?(明代金碧峰禅师入空定,无常鬼找他不到,变作老鼠,咬他喜欢的水晶钵,金碧峰入定时身体空掉,但在定中听到老鼠把弄水晶钵的声音,立即出走,大叫谁人碰我的水晶钵,无常鬼立即锁他,禅师知道水晶钵的挂碍令他被无常鬼找到,於是求情许他延期七日,无常鬼走后,金碧峰便把水晶钵打烂,然后入定,临入定前,在墙上写下四句偈:欲来找我金碧峰,犹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然锁不得,莫来找我金碧峰。)这个时候还舍不得紫金钵,外物都放不下,何况我执法执?二尊者索要人事仅仅是障眼法,内在一片苦心,果然引来了一排板砖,可叹。
6.孙悟空是心猿,龙马是意马,心猿要加紧箍咒,意马要收缰,人的心思如同心猿意马,要自我控制。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这些东西象征戒。等到了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戒就不需要了。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紧箍咒自然脱落。
7.悟空好名,嗔心未除,所以逃不出五行山(五行: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他只有嗔心,所以差点挣出来。被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一压,彻底压住。因为五行还只是我执,咒语便是法执,纵破我执,法执难去。由筏上岸难, 上了岸丢掉筏更难。《金刚经》:“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是佛教的稍微深入一点的道理。
8.其余的许多细节,比如六贼去无踪一回,六贼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如收八戒后乌巢传《心经》其实是说唐代杭州鸟窠禅师的故事等等,稍微懂点文史哲的人就该能发现,无须赘 言。有的地方是小说家的真真假假,想也用不着多解释。
就举这么多例子抛砖引玉吧。
结语:不要以为靠着西方舶来的理性就可以傲视传统文化,不要以为拿阶级社会理论就能评断一切。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进入不了传统名著的氛围,站在外面指手划脚,并不是什么可取之事。偶来天涯,看到贴子,动了嗔心,唉。五指山,压人压得好苦啊。
7. 西游记1至18回批注
吴承恩的《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不辞千辛万苦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第版一回“美猴王出世”权堪称经典.
西游记是以美猴王孙悟空的经历为时间线索的.美猴王出世这一回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奋发学习本领的经历.昭示了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与朴素的正义感.可以说为日后孙悟空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笔.
8. 西游记原著批注每回5个批注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内为“水帘容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