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家台遗址
⑴ 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遗址在哪里
应该在河南安阳殷墟那边
⑵ 屈家岭文化遗址的文物遗存
遗址坐落在一片椭圆形的岗地之上,地势缓平,附近丘陵起伏,青木垱和青木河由东西两侧环绕其南,交汇合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屈家岭遗址出土物中以彩陶纺轮、彩绘黑陶和蛋壳彩陶最具特色。陶制的鼎、豆、碗等器皿均为双弧形折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性质的文化分布在湖北境内的江汉平原、西北山地和河南省的南部与湖北相邻的地带,分布较广,文化面貌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该遗址中所保留的大量生产工具和粳稻谷壳表明,“屈家岭人”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饲养、渔猎、纺织等业;农业和手工业已有分工,制陶业相当发达,陶器的品种丰富,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彩陶器、陶质禽鸟模型及玉饰品,反映出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农业的进步和象征父权崇拜的“陶祖”的出现,说明其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父系氏族的社会阶段。
从遗址中可发现屈家岭文化稻作的痕迹,动物方面有鸡、羊、狗、猪等遗留,出土的大量陶纺轮证明其纺织甚为发达。建筑方面,烧土块作为建材已十分成熟。此外发现大量墓葬建筑,多有陶器随葬。陶器继承大溪文化的圈足器,但有更多的鼎器。
屈家岭文化大部分陶器相当朴素,有些则有压印或彩绘图案。屈家岭文化仿效大溪文化,出现许多带有圈足、底座支柱的陶器。陶器上出现的许多纺锤状螺旋涡纹图案显示当时织品纺织可能十分盛行。 早期遗存主要包括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下层,朱家嘴,湖北武昌放鹰台遗址下层,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中层等。这一期的特点是,石器磨制较为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痕迹。陶制工具中,大型黑、灰陶纺轮颇有代表性。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圈足器比较发达,其中朱绘黑陶最具特征。彩陶多为厚胎,有些纹饰具有仰韶文化的风格。中期是屈家岭文化的鼎盛时期,分布范围最广,代表性遗存有:屈家岭遗址晚期一、二,湖北青龙泉遗址中层,宜都红花套遗址第四期,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等。这一期的房屋发现较多,工具以石器为主,磨制较早期精细,陶制工具较少,以彩陶纺轮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数量很少。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增加,典型器物有矮足罐形鼎、高圈足杯、三足碟、直口长颈扁腹壶等。彩陶数量增多,彩壳蛋陶是屈家岭文化的代表。一些器皿如大型陶锅、缸形器皿等,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二期有相似特征。晚期的主要遗址有:天门石家河遗址下文化层,均县观音坪遗址下层等。晚期的石器以长方形石斧、双孔石刀和有铤石镞为代表。彩陶纺轮数量更多,形制变小,有太极图式和对称双弧线中夹斜线彩纹。陶器仍以灰陶为主,红陶数量有所增加。袋足炊器(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文化已经向青龙泉文化三期过渡。
屈家岭文化的住房多属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一般筑墙先挖基槽,立柱填土,再以粘土或草拌泥掺加烧土碎块培筑墙壁。居住面下部铺垫红烧土块或黄砂土,以利防潮,表面敷“白灰面”或涂抹细泥并经烧烤。在室内中部或偏一角处筑火塘,有的火塘附近还遗留保存火种的陶罐。室内的柱洞大体排列有序,有的洞底以碎陶片垫实,起着柱础的作用。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10平方米左右。出现了以隔墙分间的较大住房,有的是出入一个大门的里外套间式房子;有的是长方形双间、多间的连间式房子,各间分别开门通向户外,其隔墙上无门或还设门相通,甚至有多达二、三十间成排相连的。青龙泉的一座双间式大房子,南北总长14米,东西宽5.6米,室内面积合计70多平方米。这种隔墙连间式住房,形式新颖,建筑结构有了明显进步。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在父系家庭生活的背景下产生的。 石器
屈家岭文化的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已相当高超,器形有斧、铲、锛、凿、镰、箭头等。
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以稻作农业为主,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
房屋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面起建式。基础部分先挖大浅坑,其间伴随有奠基祭祀的仪式,然后从外面搬运干燥的土铺垫浅坑,再在其上铺撒红烧土以隔潮,室内地面选用干燥的土铺在红烧土上;还有先挖墙基槽,然后立木柱建筑墙体,最后造房架。墙体有二种构筑方法即夹板堆筑法和土坯垒砌法。屋顶为侧面起脊,室内布局有单间和分间(二间或二间以上)二种。
墓葬
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成人墓多集中于氏族公共墓地,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侧门齿的现象。小孩墓多圆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个陶碗上对扣一陶盆或用两个陶碗对扣。 陶器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器表光洁,似经过打磨。陶系以泥制为主,夹砂陶较少,陶色以灰色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红陶及桔黄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面,有纹饰的较少,纹饰常见弦纹、篮纹、瓦棱纹及镂空装饰。
花纹与绘制方法
彩陶的绘制方法有特点,作笔有浓淡,不讲究线条,里外皆施彩。陶衣有红、白等色,施加陶衣后用黑色或赭色彩绘出带形纹、网格纹、圆点纹和弧三角纹。另有较多的彩陶纺轮,其横截面有椭圆形、长条形等,纺轮上先施米黄色陶衣,然后彩绘出旋涡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卵点纹和短弧线纹。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圈足器发达,三足器较多,平底器较少,不见圜底器,器形有罐形鼎、高领罐、高圈足杯、薄胎杯、壶形器等。
⑶ 阜南县有什么名胜古迹呀
http://www..com/s?ie=gb2312&bs=%B8%B7%C4%CF+%C3%FB%CA%A4%B9%C5%BC%A3&sr=&z=&cl=3&f=8&wd=%B8%B7%C4%CF+%B9%C5%BC%A3&ct=0
1、村落遗址
万沟遗址 位于万沟集东2公里处蒙洼分洪道西部台地上。遗址背坡面湖,靠近蒙河,高出地面1-3米,面积2500平方米。1950年万沟小学校长刘金屏带师生到湖捕鱼进行生产自救时,发现此遗址,并采集到陶片、蚌壳和石器。经地、县部门考察,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地面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箭头、石刀、石铲,其中有带孔石器,陶器有陶鬲足、豆颈、鼎足、网坠和陶器残盖。陶质有泥质灰陶、红陶和夹沙陶。纹饰有篮纹、绳纹、云雷纹、附加堆纹等。
贺胜台遗址 位于阜南县城东20公里,黄岗集西南1公里,东距谷河与陶子河合流处200米。遗址高出地面6-7米,现存面积1000多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3.55-4米,土质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为0.55米厚的灰层,夹杂大量蚌壳、陶片和兽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带孔石铲1件,石斧l件,石镞多件;陶器有陶纺轮多件,陶鼎足、鬲足数量众多。因遗址处于两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环水,台地东端临河处大部分被水冲刷崩塌,形成陡峭断面,文化层清晰可辨。据考古资料分析,遗址文化层分两层,下层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层为商文化层。
该遗址俗称“贺胜台”,传说岳飞大败金兵后曾在此庆贺胜利,故称。
古城子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的古城子村,东北距于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自上而下有3级等高线,每级3-5米,出土有石斧、石锛、陶灯、铜镜等器物。初步考证为商文化遗址。
台家寺遗址 位于朱寨镇闵庄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
跑马场遗址 位于安岗西1公里处,西临六百丈湖,遗址高出地面0.3-0.4米,长宽各约300米,俗称“跑马场”,因传为三国时邓艾屯兵处,又称“邓艾寨”。
四石村遗址 位于焦陂镇焦寨与王屯之间,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楼)遗址,明代为张大同读书处。修南颍公路时,出上布纹砖、绳纹砖、麻叶纹砖和回形纹空心砖。
七旗岭遗址 位于王化集东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岗头上。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高5-7米,东、南、西三面2000米以内岗丘起伏相连。《正德颍州志》载:“俗称王保保常屯兵于此,树七旗,故名,岭头有仓。”当地称“七旗仓”或“七里仓”。
展家台遗址 位于中岗东南2公里,俗称“展家荒”。据《正德颖州志》载:“展家台在州南七十里,中村岗之东。元至正甲午(1354),南山长枪贼流劫乡村,展氏聚义民保乡井,筑台誓众,因名。”
2、古城遗址
原鹿故城 距今阜南县城西南5公里许,谷河南岸。长方形古城遗址清晰可辨,东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垣下低洼的农田应即护城河。当地村落沿用古地名,称作城里、城角、前楼、后楼等,统称“阮城楼”。城内有古井16眼。现仍可汲水。阮城东门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断碑,刻育“古平舆县重修莲寺碑”字样。解放后此地陆续出土的文物有战国兵器铜戈、铜镞、弓、戟、陶鼎、陶罐、陶炉、陶壶,楚蚁鼻钱、秦半两,汉五铢、新莽货泉、大泉五十,还有汉铜镜、铜印、铜带钩等。
故城春秋时名鹿上,属宋,后为楚所占,西汉置原鹿县,属汝南郡,东汉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南朝梁置平舆县,齐周时废。
富陂故城 位于阜南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处,故城东至吕家岗头,西王七旗仓、花门楼—带。北靠谷河南沿岗头,南至王冲以南的杨庄、陶庄、腰庄、卢寨、大许庄等村落。解放前后曾出土楚币、汉铜镜、陶器、陶井筒等古文物。西汉置富陂县,东汉为侯国,永元九年(97)复置县,东晋后废。
永安故城 位于王堰镇的永店孜,距阜南县城26公里,洪河北岸。遗迹长1500米,宽1000米,地面土层松软,呈灰褐色,土中杂有蚌壳、陶片、砖瓦残砾。5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楚“郢爰”、汉及唐、宋铜镜、钱币及银锞等古物。北千米许,有夯土高台,长宽各百余米,高两米许,上有居民十数家,乡民称它“古城孜”,为永安子城。上有古井一眼,水位恒定,今仍饮用。永安县为隋置,唐武德六年(603)废。会昌中(841-846)复置县,五代初废。
颍水故城 即今地里城,位于阜南县城南16公里处。元至顺三年(1322)置县,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率红巾军攻破颍水县,县废。故城南门在今地城集南头,洪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乔印富住处尚埋有石门枕。北门在今地城小学,宅后有沟,为古城壕。西门为老街西巷口,古双塔福寺之东北隅。东门为集东巷口,三因桥之西。
财邱故城 位于阜南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距洪河两公里。南北朝时梁置财邱县,属财邱、梁兴(今艾亭)双头郡,东魏置财州,北齐废。财邱故城遗址今称财城岗、财神岗,财城东西两土丘相连,东起古法华寺、西至湖岸长1.5公里。南起分洪道,北至古城北关宽0.5公里。有古井数眼,还有4间庙宇的法华寺。现寺已不复存在,庙址已建起财城小学。城西有柴王墓。传说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封柴王子要之墓。
焦邑故址 位于阜南县城23公里焦陂镇东1公里。楚大夫伍举食邑,宋置焦坡镇,为颍州十镇之一。焦陂铁佛寺有宋宝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焦坡前代置镇”。、皇佑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常游焦陂。旧时的铁佛寺、佛寺塔、东岳庙、焦陂塘、清河茶园遗址尚依稀可辨。集内外有古井30多眼,尤以原东岳庙左侧的九龙泉水质最佳。
3、古建筑遗址
五皇庙建筑群遗址 位于阜南县城东北9公里柳沟集西南隅。柳沟南北走向,沟东有云台寺,沟西并排建立迎水寺、东岳庙、三官庙、地藏寺,形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群。为南朝梁时所建。梁亡,庙废。明中叶在云台寺旧基重建,更名玉皇庙。
玉皇庙占地3亩。大殿塑玉皇大帝一尊,侍女4人,手执日月龙风扇分立左右。东西两厢对立两尊铁佛。院内有条甬道,一侧为钟亭、一侧为鼓亭。山门外有4株参天古松,大可两人合抱,是明嘉靖年间建庙时,由4个山主各植一株。“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被砍伐。
东岳庙二进三间,大殿内立有12根直径尺许、高丈二的文梓圆柱,基石凿工精细,楹木纵横飞架,饰以花纹。东岳神像居中端坐,四大天王分列两侧。东山墙有清初的一块石碑,院内亦有参天古柏。
三官庙四周砖墙环绕,南有大门楼,为清光绪十七年重修。一对石狮子项系金铃雄踞门侧。两廊为僧舍,正殿高大恢弘,四角飞檐高挑,顶伏青、黄、绿三色琉璃瓦,檐饰飞禽走兽,殿前圆柱8根,雕龙盘旋,鳞须毕现。12扇棂门,玲珑剔透,敷色绚丽。
地藏寺后院,菩萨殿前有丹桂花墀,寺西三百步,屹立三层八角宝塔一座。上立八仙塑像,塔东南面嵌有碑记,联文:“文著高峰德修宝塔,悟化禅林道参金经。”额题“文公宝塔”。原住持僧体仁葬于塔内,其法号“文悟”.故联嵌“文悟”二字。
迎水寺倾圮较早,其状不详。
玉皇庙与迎水寺群之间的南北沟上架有石桥,桥西有高四丈、粗合围的黄楂古树1株,根裸露,虬曲龙卷,古朴苍劲,其上枝叶扶疏,荫覆半亩。寺群后有竹园3亩,梓林10亩。今仅尚存玉皇庙的石狮子一对、石门枕一对、石鼓、石香炉各1个及东岳庙的石龙头1个,八仙图的石浮雕一件,石碑4块,石鼓一对。
洪林庙位于于集南1公里,背岗面湾,占地18000平方米,庙宇近百间。有前后两大殿、东西廊房,西院平房为僧舍。大殿及廊房内,泥塑金雕,彩绘四壁,金碧辉煌。外观建筑壮丽,气势恢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庙会。该庙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后,逐渐倾圮。现仅存有后殿墙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块,上书“万类同归”。
二、古 树
白果寺白果树 城郊大温的白果寺院内有两株古老的白果树。南株高16.7米,主干12米,围粗5.3米,皮及木质小部分已朽;北株高15米,主干11米,围粗2米,尚旺盛。
白果寺建于明初,因树而得寺名,则树早于寺,树龄己逾600岁。为全县树龄最高的古树。
钱小庄白果树 柴集镇天棚于洼村钱小庄白果树,高13米,干高7米,围粗1.4米,据说树龄110年左右。枝叶扶疏,生长旺盛。
磨盘松 许堂西偏北三里许,有村叫盘磨松。村西头宅外有一株苍劲的古松,高27米,围粗1.4米,冠圆形如磨盘,当地叫它磨盘松。村也因树得名叫做磨盘松村,松下有井,水清质优。
高寨五岳庙古松 高寨五岳庙,明万历年间建,己毁。在其旧址院内有占松一株。顶高13米,围粗4.1米,树龄约400年。树身挺拔虬劲,宛若游龙。树冠叠起,枝繁叶茂,流绿溢翠,四时听涛。旧址正门南又一古松,顶高13米,干高8米,围粗4米,应与院内松树同龄。
郭庄梓树 城郊大温郭庄有棵梓树,高13米,粗2.3米,树龄约百年。
⑷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遗迹在哪里
最古老不好界定。按朝代给你排下去好了。(全是手打,亲身经历或很有价值,希望能得到悬赏分)
商朝:殷墟,在河南安阳,是华夏族的遗迹(符合你要求,汉族的前身),主要就是甲骨文一类。周朝:主要看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保留下来的大多是墓葬,比较有名的是曾侯乙的墓,他墓中编钟现在在湖北省博物馆,你可以去看一看,还有很多铜车马。地面建筑基本是别想看到了。
秦朝:秦始皇陵(也就是个土墩,但是兵马俑要看下的,确实不错)
汉朝:西汉的皇帝都埋在西安,比如汉武帝的茂陵,但是也基本就是黄土墩(两千年该砸的盗的都差不多了)。
南北朝:北朝三大石窟,我只去过云冈,应该来说,还是很值得看的,其实是鲜卑人最早搞得,但是这些少数名族慢慢都被汉化了。后期造像风格基本是汉化的。南朝可以去绍兴看看王羲之的祠堂还有兰亭。
唐朝:西安有皇帝们的墓,比如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就在那里,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唐朝据现在也要一千多年,所以地面建筑基本无存。有一些古代寺庙什么的还能保存下来,你可以看到唐朝的建筑风格,比如大雁塔,虽然是后期修造,但是建筑风格是没什么变化的。如果你留意就会看到唐朝的建筑和明清是多么迥然不同,如果有条件,建议去日本的京都,那里有真正唐朝的建筑。我在正定去过一个寺庙,大殿什么的保存的不错,是隋朝开皇时期始建的。风格基本是隋唐原样。(主要是斗拱什么的)
五代:杭州的六和塔、保俶塔这些都是五代始建的,苏州虎丘塔也是。都很值得去一下。
宋朝:宋朝的可以多看看苏杭这边,比如绍兴的沈园(陆游唐婉相遇的地方)。
明朝:如果想看汉族的遗迹,建议多看看明朝(时间比较近,也就六百来年,文物古建保存的比较好,现存能见到的大多是明朝),十三陵去看看吧(我最近也想去趟十三陵,以前去过了,最近想全看一遍,不是跟团那种,我从来不跟),南京的孝陵(朱元璋的陵墓),钟祥的显陵(我去过的保存的相当完好的明朝遗迹,就是位置比较偏),其他苏州园林大都是明朝始建的。山海关(明朝灭亡的门),其实还很多,我去的挺多也一时想不起了,一个一个说说好久,就这么多吧,要是有兴趣,你问我,我在详答。
⑸ 山东省琅琊台的遗址经考古发掘,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在山东琅琊台有了新的进展,历史学家发现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在古代有许多用陶瓷所制成的排水管道,这件事刷新了我国对历史的认知,而且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一件事情。在琅琊台的遗址里,有许许多多类似于现代的下水管道,这可以看得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这个下水道排水技术适用于室内排水,估计是害怕室内积水过多,会玷污神明,所以说这个琅琊的旧遗址是祭坛的可能性更多一点,这也是历史学家所认可的一件事情。中国拥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物都将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瑰宝。
⑹ 寻十个文化遗址或非文化遗址的简介。
1.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3皖南古村落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26.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古城东南是数十里良田阔野。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境内除武侯祠外其他三国文化遗迹
5西安3000年前的西安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核心要塞。现在很多游客涌向西安,参观当时留下来的珍贵兵马俑。秦始皇陵中埋藏着多达6000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人一般大小的兵马俑,让如今的西安蜚声世界。考古发现,当年修建陵墓时耗资巨大,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估价的财富和水银才换来了秦始皇陵 6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 的传人。7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咸丰十年(1860)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
同治年间(1862~1874),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8广西白龙珍珠城遗址古珠城曾是令人骄傲的南珠标志,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珠城残留下的历史遗迹,在今铁山港区营盘镇境内,距北海约60公里。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位于到城东南36公里营盘镇白龙村。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传说古时有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该城濒临大海,离海不远有珍珠母海多处,尤以白龙杨梅池最大。此地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世。流传多年的民间神话故事《合浦珠还》就发生于此。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墙高6米,城基宽6米,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黄土夹珠贝夯筑而成。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分东、南、西三个城门,门上有楼,可瞭望监视全城和海面,城内设采珠公馆,珠场司、盐场司和宁海寺等。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残贝散落,遍地皆是,可见当年采珠之盛。 9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青岛山上,为岛城最佳观景点之一,这里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的战场,其地下工事保存完好,是一处集教育、休闲、游览为一体的人文景观。 10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 黔西沙井观音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句。因为他的名气大,文章又很动人,这“不毛之地”便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把莽莽的云贵高原想象成一片荒漠。一阵阵“蛮烟瘴雨”,把云贵漫长的历史湮没,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找回这“失落的文明”。在此之前,人们研究贵州历史,翻遍了浩繁的史书,好不容易才寻找到几条关于牂牁、夜郎的史料。可是,仔细算来,也不过两三千年的历史。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试掘了黔西观音洞遗址,揭开了贵州“史前文化”的帷幕。“史前文化”是一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它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无字碑,碑上虽然没有镌刻文字,但那点点斑痕,却依稀可见人类童年时代的足迹。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的发现,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极其邈远的太古,使贵州的历史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了24万年。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国保档案”。这是贵州“史前文化”的“第一乐章”,是贵州悠久文化的源头,在此之后,古人类在贵州这块土地上的活动更广,创造更多,已发现的古人类、古文化遗址将近百处,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
⑺ 习文乡天下第一柏、邺城三台遗址、邺城博物馆的观后感
亲爱的旅客,今天我带大家游览我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古称邺。这里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这里地处平原、物产丰富;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璀璨。历史名人有建安七子、鬼谷子、西门豹等,至今他们的故事还被人们传唱。 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铜雀台,位于县城西南方18公里处的香菜营乡三台村。据史书记载,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
然后是天下第一柏——古汉柏。位于 县城西南27公里,倪辛庄乡靳彭城村东头。树高22.5米,胸围5.6米,树冠覆盖面积直径约为80米。树主干上生长部分半球体的骨突,形状如紧握的拳头。当地村民说:“树根若被铲破,会泌出略带红色的液体。”村民谓之“血柏”。 此树是当年魏武拴马桩。已有千年历史。
第三站是七子湖。湖畔垂柳拂堤,鲜花簇放,景色迷人,是旅游、休闲的绝妙去处。湖水波光粼粼,水里游着若隐若现的小鱼 ,湖中心是七子塔,几座拱桥静静地立在湖中,使人心旷神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不时走过锻炼的人
群。
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一座现代化城市展现在我们眼前。两旁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 汽车川流不息,人行道旁是绿化带,常年生机勃勃。现在的临漳,每村都有了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娱的活动。实现了城里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这些都是党的三年大变样政策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果你等到明天早晨,便会看到晨练的人们聚集在邺令公园、金凤公园、邺都广场……有的打太极,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散步,有的在练唱……他们不论男女老少,神清气爽,其乐融融,这已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的临漳人民,已经走在幸福文明的康庄大道上,正向科技节约型城市迈进。
亲爱的游客,您是不是也爱上了这蒸蒸日上的临漳和善良淳朴的临漳人呢?
⑻ 中国已有的文化遗址
1.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古典园林。它是清朝皇室在京城的夏宫,也是皇家避暑、游览、做寿的皇家花园。颐和园为历代皇家经营了800余年,规模宏大,总面积为290公顷,共有殿堂楼阁、亭台水榭3000余间,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旧称“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经费500万两白银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 3.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占地面积极分子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米。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5.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原始文明的圣地。它的发现,把北京的文明史从3000年推到60万年前。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的龙骨山下,西北群山环抱,东南沃野千里,周口河蜿蜒向南流淌。60万年前,我们的远祖“北京人”就在这里居住、生息、繁衍。 6.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有帝陵五座——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五座,妃园寝五座,公主陵一座。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王朝皇室的陵墓群之一。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三座,妃园寝三座,王公、公主园寝四座。共十四座,葬七十六人。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这是一片丘陵地带,树木茂盛,景色宜人. 7.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8.山西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9.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10.泰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为五岳之尊,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1.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12.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13.皖南古村落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4.苏州古典园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乃“园林之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5.庐山 庐山又名匡山,或匡庐,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美刚柔相济,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相传,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以草庐为舍,故名。 16.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方圆60平方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九曲溪沿岸的奇峰和峭壁,映衬着清澈的河水,构成一幅奇妙秀美的景观。 17.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18.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即北武当,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这里还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 19.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由四大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方圆369平方公里,属张家界市管辖。 20.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一个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 2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雕塑和制作的工艺,是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宣示着我泱泱中华的古老文明。 22.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23.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峰峦叠翠,古树参天,蔚然深秀。这座山以“幽”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洞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城,故名青城。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闻名中外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在四川灌县城西岷江上游。 24.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25.黄龙 黄龙风景名胜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巨型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长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构成奇、峻、雄、野的环境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誉,是我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26.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古城东南是数十里良田阔野。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7.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的象征。 28.“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29.九寨沟被当地藏民尊为神山圣水。海拔4000米以上的尖峭雪山的雄奇之美与多姿多彩的秀水的绚丽之美并存。它以高原钙华湖群、瀑群和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神气风貌,被东方人誉为“人间仙境”,被西方人比作“童话世界”。九寨沟的湖水清澈透底,纯净碧澄,色彩斑斓。蓝天、白云、雪山、树影、泉华给湖泊染上恬美之色,形成层次丰富的组画。随着季节、光照、环境的变化,景区会呈现出不同的韵致。九寨沟高高低低、缓缓急急的瀑布也美不胜收
⑼ 章华台的考古争议
1986年,湖北潜江龙湾发掘出一地下遗址,著名学者考证其遗址即楚章华台遗址,以致于1999年出版的《辞海》,据此把古华容县城的地理位置也定到了潜江西南。章华台究竟建在哪里,目前有湖北说、湖南说。
春秋战国烽火连连,七雄争霸。抗衡者,北秦南楚。公元前535年,楚灵王“举国营之”,在古云梦泽内修建了一座方圆40里的宏伟宫苑,以豪华富丽夸于诸侯,“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的章华台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楚灵王日宴夜息于台上,管弦之声,昼夜不绝。因“灵王好细腰”,宫女登台途中需休息三次,章华台又被称为“细腰宫”、“三休台”。
章华台后毁于秦军统一中华的战火,其遗址所在成为千古之谜。1984年,潜江市龙湾镇境内发现了章华台遗址,因诸多原因,有关章华台的考古和保护工作断断续续。2006年7月,章华台遗址的本体保护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潜江说
位于湖北潜江龙湾镇。遗址平面呈长方形 ,南北宽1000米 ,东西长2000米 。东南部发现有十余座宫殿基址 。其中以放鹰台为最大 ,长约300米 ,宽约100米 。高约5米 ,由4个相连的夯土台基组成 。其中1号台基为双层台基,下层是夯土的,上层是砖坯的,基址上部分布着东西侧门、贝壳路、砖坯墙等遗迹,出土有瓦当 、板瓦、铜门环等遗物。谭其骧考证后认为其即章华台遗址。龙湾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楚国离宫别院遗址群落,2000 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距章华台遗址不足5公里处发现的“黄罗岗遗址”,日前被史学权威确认为楚国城址中第一个春秋城。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座双垣双壕的楚城。城垣呈平行四边形,墙体东、南、西、北各长1250米至1335米,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邹衡通过考证认为黄罗岗为章华之宫,并认为章华宫与章华台均在华容城内,且总体形成比荆州纪南城还要早。他认为华容城“沙市说”、“监利说”均不成立,应在潜江境内。
1987年,经国家文物局同意,一批考古学家云集潜江,对章华台遗址进行局部试探性发掘。
这次发掘,获得一个令世人无比惊奇的发现:在章华台遗址中出现了一条宽约2.4米,长约10米以紫贝缀砌的径道,穿门而过,横到了宫柱基之前。
屈原在《九歌》中写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贝壳路在章华台遗址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这是一座非同凡响的楚王宫建筑遗址。
罗仲全回忆说,当年的5月23日,北京大学考古权威邹衡教授来工地,面对部分暴露的大型楚宫殿基址,他兴奋地说:这是楚国宫殿基址,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基址。贝壳路是全国首次发现……
1987年6月26日至28日,“楚章华台学术讨论会”在潜江市召开,国内考古、历史、古建筑历史地理学专家对宫殿基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部分专家认为其中的放鹰台I号基址就是春秋时期楚灵王修建的章华台。
遗憾的是,此后10年间,由于诸多原因,章华台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进展一直停滞不前。
1997年,国家文物局将章华台所在的龙湾遗址纳入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
潜江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钢回忆当年在北京申报大遗址项目时的情形仍唏嘘不已:大家带着从亲友处挪借来的钱进京,住的是最便宜的地下室……
1999年12月26日,章华台现身后的第15年,终于迎来了最高级别的论证。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考古权威邹衡教授、考古系主任高崇文教授,原北京大学考古系秦汉考古权威、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湘鄂豫皖四省楚文物研究会会长俞伟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建筑学家杨鸿勋先生等人,一致认为龙湾楚国宫殿基址群建筑面积之大、规格之高,建筑形式之独特、保存之完好,在我国先秦建筑史上幸均属独领风骚。
专家们认为,龙湾楚宫殿基址群应定名“楚章华台宫苑群落”。
1999年-2001年,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勘探出夯土台基22处,古河道一条,各类文物数十万件,确定了整个占地100余平方公里遗址群落的整体布局。
罗仲全介绍说,在考察中,章华台遗址的概貌也逐渐清晰。章华台实际上是楚灵王离宫,是一座以台为主体的园林化宫殿,主体工程章华台高23米,宽35米,相当于一座近10层的高楼。
据资料,章华台作为离宫,有层台、殿堂、寝室、府库、武器库、作坊、码头等等,周边有千余间房屋,住万人,曾修人工河道往来于此,其繁盛可想而知。
龙湾遗址的保护工作进入加速度阶段: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2005年12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2006年7月,遗址的本体保护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荆州说
章华寺坐落在荆州市沙市区东北隅之太师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章华寺是在章华台的遗址上修建的,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修建的离宫。后章华宫毁于兵乱,在章华台遗址上,元代修建章华寺,清代又重修。寺庙座东朝西,面积8790平方米。庙宇建筑宏伟,装饰典雅,殿堂井然有序,佛像栩栩如生。一进山门,绕过荷共池,见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堂等主体建筑。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院绿树环绕,分外幽静。寺内藏有清代皇室御赐《藏经》,及许多宫廷珍品,还有缅甸国王敬赠的两尊玉佛。寺院建有民国以来历年高僧墓塔,供奉6位法师灵骨。寺院有全国第一古梅--楚梅、沉香古井、唐代银杏树等古迹。章华寺内现存有一株春秋楚灵王时(公元前520年至420年)的梅树,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梅了。
监利说
监利为古华容县地。宋沈括云“华容即今之监利,非岳州之华容也,至今有章华故台在县郭中。”明清《监利县志》俱载章华台在县西北。“章台晓霁”被列为监利“容城八景”之一。据文物部门考察,监利周老嘴镇西3里天竺村有数平方公里的古城址,散有大量秦汉以前的砖块瓦砾,其地望与古籍章华台遗址大致相符,实证则尚待发掘。
武汉说
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章华村据说是章华遗址的一部分。面积8292平方米。遗址南部是大殿,北部是院落和小房子。发掘资料表明,有正殿、配殿、厢房及宫内暗道等建筑。遥想当年,楚国东拓,甲车轰隆,旌旗高扬,战鼓咚咚,戈矛曜日,黄尘弥空。伯侯威武,金铠银甲,饮马府河,屯兵河岸,高台之巅,夯土筑城,宫殿乍起,城垣始兴,金汤之固,铁崖之险。码头河道,舟楫纵横。潮浮潮退,穿梭航行,东达扬越,南下蛮荆,西登巴蜀,北抵商都,具有园林绿化传统,村民在庭院内建水榭亭台、园林绿地,这次在古树之下又新增了红叶石楠、栾树、紫玉兰、樱花、金边黄杨、金森女贞、兰天竹等树苗,形成了苗木绕湾的生态宜居类型。 位于华容县胜峰乡清水村。晋杜预注云:台在南郡华容县城内。遗址为两层土台,台体规整,边线整齐。台高11-12米,台顶南北长102.5米,东西宽78.8米,面积8073平方米。何光岳力主此说。
⑽ 阜南县的文化旅游
阜南景点有:融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和现代化的游乐场于一体的淮河风景区,以人文景观和古遗址、古文物、古文化、古集镇为开发主题的田集黄巢公园,以弘扬“王家坝精神”为主题申报的王家坝国家水利风景区,湿地生态景观的王家坝闸等。 万沟遗址位于万沟集东2公里处蒙洼分洪道西部台地上。遗址背坡面湖,靠近蒙河,高出地面1-3米,面积2500平方米。1950年万沟小学校长刘金屏带师生到湖捕鱼进行生产自救时,发现此遗址,并采集到陶片、蚌壳和石器。经地、县部门考察,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地面采集到的石器有石 斧、石锛、石箭头、石刀、石铲,其中有带孔石器,陶器有陶鬲足、豆颈、鼎足、网坠和陶器残盖。陶质有泥质灰陶、红陶和夹沙陶。纹饰有篮纹、绳纹、云雷纹、 附加堆纹等。
贺胜台遗址位于阜南县城东20公里,黄岗集西南1公里,东距谷河与陶子河合流处200米。遗址高出地面6-7米,现存面积1000多平方米。文化堆 积层厚3.55-4米,土质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为0.55米厚的灰层,夹杂大量蚌壳、陶片和兽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带孔石铲1件,石斧 1件,石镞多件;陶器有陶纺轮多件,陶鼎足、鬲足数量众多。因遗址处于两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环水,台地东端临河处大部分被水冲刷崩塌,形成陡峭断面,文化 层清晰可辨。据考古资料分析,遗址文化层分两层,下层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层为商文化层。该遗址俗称“贺胜台”,传说岳飞大败金兵后曾在此庆贺胜利,故称。
古城子遗址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的古城子村,东北距于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自上而下有3级等高线,每级3-5米,出土有石斧、石锛、陶灯、铜镜等器物。初步考证为商文化遗址。
台家寺遗址位于朱寨镇闵庄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
跑马场遗址位于曹集镇安岗西1公里处,西临六百丈湖,及淮河对岸的三河尖镇。遗址高出地面0.3-0.4米,长宽各约300米,俗称“跑马场”,因传为三国时邓艾屯兵处,又称“邓艾寨”。
四石村遗址位于焦陂镇焦寨与王屯之间,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楼)遗址,明代为张大同读书处。修南颍公路时,出上布纹砖、绳纹砖、麻叶纹砖和回形纹空心砖。
七旗岭遗址位于王化集东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岗头上。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高5-7米,东、南、西三面2000米以内岗丘起伏相连。《正德颍州志》载:“俗称王保保常屯兵于此,树七旗,故名,岭头有仓。”当地称“七旗仓”或“七里仓”。
展家台遗址位于中岗东南2公里,俗称“展家荒”。据《正德颍州志》载:“展家台在州南七十里,中村岗之东。元至正甲午(1354),南山长枪贼流劫乡村,展氏聚义民保乡井,筑台誓众,因名。” 原鹿故城距今阜南县城西南5公里许,谷河南岸。长方形古城遗址清晰可辨,东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垣下低洼的农 田应即护城河。当地村落沿用古地名,称作城里、城角、前楼、后楼等,统称“阮城楼”。城内有古井16眼。现仍可汲水。阮城东门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断碑,刻 育“古平舆县重修莲寺碑”字样。解放后此地陆续出土的文物有战国兵器铜戈、铜镞、弓、戟、陶鼎、陶罐、陶炉、陶壶,楚蚁鼻钱、秦半两,汉五铢、新莽货泉、 大泉五十,还有汉铜镜、铜印、铜带钩等。故城春秋时名鹿上,属宋,后为楚所占,西汉置原鹿县,属汝南郡,东汉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南朝梁置平舆县,齐周时废。
富陂故城位于阜南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处,故城东至吕家岗头,西王七旗仓、花门楼—带。北靠谷河南沿岗头,南至王冲以南的杨庄、陶庄、腰庄、卢寨、大许 庄等村落。解放前后曾出土楚币、汉铜镜、陶器、陶井筒等古文物。西汉置富陂县,东汉为侯国,永元九年(97)复置县,东晋后废。
永安故城位于王堰镇的永店孜,距阜南县城26公里,洪河北岸。遗迹长1500米,宽1000米,地面土层松软,呈灰褐色,土中杂有蚌壳、陶片、砖瓦 残砾。5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楚“郢爰”、汉及唐、宋铜镜、钱币及银锞等古物。北千米许,有夯土高台,长宽各百余米,高两米许,上有居民十数家,乡民称它 “古城孜”,为永安子城。上有古井一眼,水位恒定,今仍饮用。永安县为隋置,唐武德六年(603)废。会昌中(841-846)复置县,五代初废。
颍水故城即今地里城,位于阜南县城南16公里处。元至顺三年(1322)置县,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率红巾军攻破颍水县,县废。故城南门在今地城 集南头,洪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乔印富住处尚埋有石门枕。北门在今地城小学,宅后有沟,为古城壕。西门为老街西巷口,古双塔福寺之东北隅。东门为集东巷 口,三因桥之西。
财邱故城位于阜南县城西南20公里处,南距洪河两公里。南北朝时梁置财邱县,属财邱、梁兴(今艾亭)双头郡,东魏置财州,北齐废。财邱故城遗址今称 财城岗、财神岗,财城东西两土丘相连,东起古法华寺、西至湖岸长1.5公里。南起分洪道,北至古城北关宽0.5公里。有古井数眼,还有4间庙宇的法华寺。 现寺已不复存在,庙址已建起财城小学。城西有柴王墓。传说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封柴王子要之墓。
焦邑故址位于阜南县城23公里焦陂镇东1公里。楚大夫伍举食邑,宋置焦坡镇,为颍州十镇之一。焦陂铁佛寺有宋宝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 “焦坡前代置镇”。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常游焦陂。旧时的铁佛寺、佛寺塔、东岳庙、焦陂塘、清河茶园遗址尚依稀可辨。集内外有古井30多 眼,尤以原东岳庙左侧的九龙泉水质最佳。留有“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等名篇佳句。 五皇庙建筑群遗址位于阜南县城东北9公里柳沟集西南隅。柳沟南北走向,沟东有云台寺,沟西并排建立迎水寺、东岳庙、三官庙、地藏寺,形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群。为南朝梁时所建。梁亡,庙废。明中叶在云台寺旧基重建,更名玉皇庙。
玉皇庙占地3亩。大殿塑玉皇大帝一尊,侍女4人,手执日月龙风扇分立左右。东西两厢对立两尊铁佛。院内有条甬道,一侧为钟亭、一侧为鼓亭。山门外有4株参天古松,大可两人合抱,是明嘉靖年间建庙时,由4个山主各植一株。
东岳庙二进三间,大殿内立有12根直径尺许、高丈二的文梓圆柱,基石凿工精细,楹木纵横飞架,饰以花纹。东岳神像居中端坐,四大天王分列两侧。东山墙有清初的一块石碑,院内亦有参天古柏。
三官庙四周砖墙环绕,南有大门楼,为清光绪十七年重修。一对石狮子项系金铃雄踞门侧。两廊为僧舍,正殿高大恢弘,四角飞檐高挑,顶伏青、黄、绿三色琉璃瓦,檐饰飞禽走兽,殿前圆柱8根,雕龙盘旋,鳞须毕现。12扇棂门,玲珑剔透,敷色绚丽。
地藏寺后院,菩萨殿前有丹桂花墀,寺西三百步,屹立三层八角宝塔一座。上立八仙塑像,塔东南面嵌有碑记,联文:“文著高峰德修宝塔,悟化禅林道参金经。”额题“文公宝塔”。原住持僧体仁葬于塔内,其法号“文悟”.故联嵌“文悟”二字。
迎水寺倾圮较早,其状不详。玉皇庙与迎水寺群之间的南北沟上架有石桥,桥西有高四丈、粗合围的黄楂古树1株,根裸露,虬曲龙卷,古朴苍劲,其上枝叶扶疏,荫覆半亩。寺群后有 竹园3亩,梓林10亩。今仅尚存玉皇庙的石狮子一对、石门枕一对、石鼓、石香炉各1个及东岳庙的石龙头1个,八仙图的石浮雕一件,石碑4块,石鼓一对。
洪林庙位于于集南1.22公里,背岗面湾,占地18000平方米,庙宇近百间。有前后两大殿、东西廊房,西院平房为僧舍。大殿及廊房内,泥塑金雕,彩绘 四壁,金碧辉煌。外观建筑壮丽,气势恢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庙会。该庙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后,逐渐倾圮。现仅存有后殿墙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块, 上书“万类同归”。 白果寺白果树城郊大温的白果寺院内有两株古老的白果树。南株高16.7米,主干12米,围粗5.31米,皮及木质小部分已朽;北株高15米,主干11米,围粗2米,尚旺盛。白果寺建于明初,因树而得寺名,则树早于寺,树龄己逾600岁。为全县树龄最高的古树。
前小庄白果树新村镇于洼村前小庄白果树,高13米,干高7米,围粗1.5米,据说树龄110年左右。枝叶扶疏,生长旺盛。
磨盘松许堂西偏北三里许,有村叫盘磨松。村西头宅外有一株苍劲的古松,高27米,围粗1.4米,冠圆形如磨盘,当地叫它磨盘松。村也因树得名叫做磨盘松村,松下有井,水清质优。
高寨五岳庙古松高寨五岳庙,明万历年间建,己毁。在其旧址院内有占松一株。顶高13米,围粗4.1米,树龄约400年。树身挺拔虬劲,宛若 游龙。树冠叠起,枝繁叶茂,流绿溢翠,四时听涛。旧址正门南又一古松,顶高13米,干高8米,围粗4米,应与院内松树同龄。
郭庄梓树城郊大温郭庄有棵梓树,高13米,粗2.3米,树龄约百年。 地处淮河之畔的黄岗镇,盛产杞柳,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当地5万多农民中,有近一半的人常年从事柳编加工。黄岗柳编产品成为了受欧美市场“青睐”的工艺品,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
阜南杞柳种织历史亦达500多年。2008年营业收入达11.2亿元,出口创汇2295万美元。截至2012年底,阜南县共有柳编企业101家,主要集在黄岗镇、曹集镇、中岗镇、郜台镇等地区。 曹集地处淮河干流流域,因地理位置特殊孕育了淡水产品,并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尤其以曹集“蚬子”,“河鲜”“淮河鱼”最为有名,河鲜时节,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品“鲜”,垂钓,观光,远足,骑行,自驾前来品“鲜”。逐步转变为周边各县市的“厨房”,“后花园”,逐步成长为河鲜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