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弟子
A. 西游记中唐僧和徒弟
唐僧师傅:慈悲为怀,一心向佛,佛心坚定不移。但前期耳根子软,容易上妖精的当,也有回些不分善恶答,后期便好多了。
孙悟空:信念坚定,对师傅忠心耿耿。且勇敢、聪明爱憎分明。
猪八戒:好吃懒做,但却也忠心耿耿,且善良。虽然平时总爱说些分行李的话,但事实上还是一心护着唐僧。
沙僧:憨厚、老实、勇敢。做事容易一条筋。
B. 请问西游记中唐僧共有几个徒弟
名正言顺拜唐僧为师的徒弟其实一共有5人,还不包括白龙马。
这两个人的出场在《西游记》原著第12回中有详细介绍。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
注意原著中的用词是"师徒们"。如果仅仅是唐僧一个人赶路的话当然不可能这么表述,很明显在这之前他就收过徒弟。而原著的第十四回才提到唐僧将孙悟空从五指山下救出并收为徒弟,因此从出场和拜师先后顺序看,孙悟空还得叫这两个人一声师兄。
原来,唐僧从长安去西天取经临行之时,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此行必定千难万险、颠簸劳苦,于是便送给他一些必用之物和随行人员。包括一本通关文牒、一个化缘用的紫金钵盂、一匹行脚用的白马和两名武艺高强的随从。所以唐僧离开长安时其实是一行三人,而不是我们之前认为的只身一人。此外,这两个随从都和唐僧一样,是一心向佛信念虔诚之人。这一点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无二致,所以他们既是唐僧的保镖随从,也和唐僧保持着师徒关系。
虽然这两个人一心向佛,虔诚至极,但是他们毕竟不是观音菩萨点化之人,而是唐僧私下里收的凡间徒弟。因此这二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毕竟也是肉体凡胎,根本无法保护唐僧,抵御妖魔鬼怪的骚扰和威胁,二人的结局在《西游记》原著中有详细介绍。
当师徒三人来到一处名为双叉岭的地方时,遇到了熊精、野牛精、虎精这几个妖怪,这也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开端。前面说过唐僧这两个徒弟是肉身俗体,根本没有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的本领和法力,因此轻而易举的就被这几个妖怪抓住,成为了他们的下酒菜,可以说是死的要多惨有多惨。
(2)西游记弟子扩展阅读
央视版《西游记》忠于原著,唐僧稳重端庄,孙悟空机敏诙谐,猪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该剧通过描述唐僧师徒降妖服怪,歌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几乎全国的电视观众都收看过这部剧。
全剧拍完历经17年之久,尽管今天看来,该剧的在特技方面显得颇为幼稚,但是这并不影响该剧整体艺术上的成功。十几年后,中央电视台以“拍一部完整的古代名著”为由补拍了剩余故事共16集,收视率仍然很高。
C. 西游记的师徒四人分别叫什么名字
一、孙悟空 演员 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汉族,1959年4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现为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国家一级演员,1982年,六小龄童、李世宏和李扬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共同塑造孙悟空一角。
二、唐僧 演员 徐少华/迟重瑞/汪粤
1、徐少华(第4、5、7、8、11、12、14、15、16集)
徐少华,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86版《西游记》唐僧扮演者之一。1983年,徐少华进入《西游记》剧组出演唐僧,是其艺术生涯的标志性转折点。此后,徐少华参与了多部影视剧的拍摄。
2、迟重瑞(第13、17、18、19、20、21、22、23、24、25集)
迟重瑞,1952年12月23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商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任中国紫檀博物馆副馆长,1984年拍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同年迟重瑞拍摄四大名著《西游记》饰演第三位唐僧,同时为剧中乌鸡国太子和文殊菩萨配音。
3、汪粤(第6,9,10集)
汪粤,1955年1月1日出生,是中国内地男演员、监制、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78班。1982年,汪粤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唐僧一角,也是剧中唐僧僧帽五佛冠的设计者。
三、猪八戒 演员 马德华
马德华,1945年8月11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剧剧院演员,1985年与六小龄童、徐少华、闫怀礼等领衔主演由杨洁执导的古装神话剧《西游记》,出演猪八戒,此外还出演了白毛猴、强盗、平顶山山神等其他小角色,并担任太白金星配音。
四、沙僧 演员 闫怀礼
闫怀礼(1936年7月24日—2009年4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国家一级男演员,1986年,因出演《西游记》中沙僧的角色而被广大观众熟悉;同时兼饰太上老君等10多个角色。
(3)西游记弟子扩展阅读:
唐僧演员——
1、汪粤
1986年汪粤是第一个进入86版《西游记》剧组的唐僧。 当年他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被前来选角儿的杨洁导演看中。杨洁对他的评价是:很俊气,不女气。但是,演了3集之后,由于听了一位老师的建议,汪粤担心演了唐僧之后从此定型,以后的戏路会变窄,于是在几集之后便匆匆离开剧组。因为梦想成为电影明星而放弃了电视剧《西游记》拍摄的汪粤,之后所出演的角色都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徐少华
1983年,徐少华进入央视电视剧《西游记》剧组,出演唐僧一角,是其艺术生涯的标志性转点。《西游记》的拍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唐僧”戏又因为表情变化很少而非常难演,他用自己端庄清秀的形象、温文尔雅的气质;徐少华参与拍摄直至1986年1月2日,他所在单位山东省话剧团与《西游记》剧组合同期满,离开剧组。
3、迟重瑞
后续两位唐僧后,迟重瑞继续出演了四大名著《西游记》,剧中饰演主角唐僧并一直到大结局,1998年,迟重瑞与原班人马出演电视剧《西游记续集》,剧中继续饰演唐僧,这次还客串了沙僧一角 ,播出后人气一路上升,被誉为是比较接近原著的唐僧扮演者。
D. 西游记师徒四人
师徒四人:1.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2.孙悟空︰ 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然孙悟空也是传说的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颗名叫无谷舍利的利子后原身。3.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4.沙和尚︰ 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 斗,最后达到西天取回真经
唐僧 特征:有气质、修养、风度,不会办实事。 唐僧基本符合封建时代上层的形象,他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重修养、轻劳 动、斯文、迂腐,但缺乏统治者狡诈的一面。 唐僧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理想化,合乎封建时代的理想人格。但作者对于其之笔墨及新颖性和独特性来看,比其他几位还差了些。 孙悟空 特征:有能力,会办事,也能出风头,但有时也会恃才傲物、桀敖不驯和冲动。 孙悟空无庸置疑是唐僧集团中的最有劳动能力的人,头脑灵敏,干主要工作, 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敢做敢当,敢于和恶势力挑战,但是有时由于做事不仔细思考,而显得冲动.孙悟空是作者花最多笔墨的人物,艺术魅力自不用说。
特征:好吃懒做、好色、愚蠢、爱贪小,但本性善良。 对应者:猪八戒 猪八戒形象的艺术旨趣是很高的,在语言和行为上都很有特色,既有真实性又有适当夸张.在师傅和孙悟空闹矛盾时,猪八戒总是在一旁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当大师兄被赶走后,他又想出尽风头,但他那实力能行吗?所以,到了关键时刻,他又去找回孙悟空,俩人齐心协力救师傅. 对应者:沙僧 特征:肯吃苦,憨厚老实,但又没有主见. 这是当代工人阶级的代表。沙僧的主要工作是挑担,是体力活,看似可有可无,决不象孙悟空那么出风头,总是那样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但他的工作却是不可或缺的。可是有时他自己的想法和注意又太少了,只懂得听从.
孙悟空形象有三个主要特征: 首先是他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子,他出世后,就在仙山福地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龙宫,他“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他敢自称齐天大圣,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大闹天宫,把那些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吓得惊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权威,在他面前一个个威风扫地。此外,他还敢于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骂观音菩萨“该她一世无夫”。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这个特点体现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
E.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分别代表了什么
唐僧,他代表是一名领导者,从始至终,他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专也不怕前面的困难属,但需要团队,带领团队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存在感最强的角色,他代表的便是一个积极主动型人格,遇到事情敢为人先,也不怕遇到困难,可以说,一路西天取经下来,没有他很难往前进。
猪八戒,好吃懒做,遇到困难,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回高老庄,很少会主动想去做什么,反而三心两意,一直想着离开。
沙僧,存在感最差的一个角色。曾经看过一个段子,说沙僧在西游记中最多的台词是哪几句,当说出来时很搞笑,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沙僧任劳任怨,却缺乏主动性,导致存在感最低。
F. 西游记师徒五人生平简介和主要故事
1、孙悟空
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唐僧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3、猪八戒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主管着天庭的天河。本是一个天庭的大官,但是在一次醉酒之后,一个不小心调戏了霓裳仙子。此事闹到了玉皇大帝的面前,于是便被贬入凡间。却不想,在投胎的时候没有投对,投到了猪胎,于是便成了有着人身却嘴脸与猪相似的样子。
他性格憨厚,有着巨大的力气,但是好吃懒做,不愿意动,又胆小怕事,喜爱女色,经常拖后腿,每次遇到什么事总是打退堂鼓。他会三十六变,但是总在关键时刻失灵;他会腾云驾雾,但是一只猪驾着云飞总会有那么几分的喜感。
在高老庄的时候,猪八戒遇到了唐僧和孙悟空,被悟空打败之后成了唐僧的徒弟,法号“悟能”,将原来的猪刚鬣改成了猪八戒,从此跟着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
4、沙悟净
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在书中也称黄婆,土母、刀圭,五行属土,俗称沙和尚、沙僧。
原为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
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又称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陈祎)西天拜佛求取真经。
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
5、白龙马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要被斩首。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取经。
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主要事故:
1、猪八戒娶媳妇:
源于猪八戒在高老庄的时候,猪八戒是个人人喊打的对象,因此只能昼伏夜出,与高老庄的高翠兰过着夫妻生活。但是虽然高翠兰不抗拒猪八戒这个丈夫,但是高翠兰的父亲始终不能接受猪八戒这个女婿。
也不是说猪八戒这个女婿不好,猪八戒天天勤勤恳恳地帮这老头耕田赚钱,就跟“半个儿子”差不多。但是这老爷子就是接受不了猪八戒妖怪的身份。
人们说着“妖怪女婿”让他心里着实不舒服,实在是不能接受。没办法,猪八戒和和高翠兰的婚姻就只能结束,成了你走取经路我做高家女的结局。
2、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
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定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在太白金星的举荐下,玉皇大帝将孙悟空叫到天庭当弼马温。悟空在知道了弼马温是不入流的小官后,打下界去,愤而回归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
托塔天王李靖奉命率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却被悟空打败,撤回天庭。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第二次招安孙悟空,封他为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并让他去管理蟠桃园。
没过多久,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让七仙女到蟠桃园摘取仙桃,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没请自己后,盗桃偷丹,扰乱蟠桃会,酒醒后自知闯下大祸,再次逃下界。天庭第二次围剿花果山,孙悟空因被金刚镯打中头,被二郎神率领六圣擒拿。
押上天庭,斩妖台各种刑法都无法伤到孙悟空分毫,于是太上老君将孙悟空带回兜率宫,放进八卦炉里炼丹,孙悟空因躲在巽位,反而炼出火眼金睛,四十九天后逃出八卦炉,大反天宫。
后来,如来佛用五指山镇压了孙悟空,并告知其数百年后将有人来将他放出来。过了五百年,唐僧领命救孙悟空出五指山,于是孙悟空在观世音的点化下,跟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的故事。
G. 求西游记中佛教弟子大全
天台宗所立圆教八行位之第一位。又称圆教五品位,或略称五品位。即将十信以前的外凡位区分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在六即位中相当于第三位的观行即。语出《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兹分述此五品之特质如次∶
(1)随喜品∶闻圆妙之法而自喜,并使他人随喜,内以三观观三谛之境,外用忏悔、劝请、随喜、发愿、回向等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
(2)读诵品∶内以圆观更加读诵,善言妙义观解之心与相冥会,恰如膏之助火,读诵之膏能助内观之火,心观益明。
(3)说法品∶十乘之内观转强,读诵之外资亦着,复加如实说法,导利现前所化之人,故十乘观心倍明。
(4)兼行六度品∶于前三品,观心虽熟,然未修六度,此品则正观稍明,傍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5)正行六度品∶修观功熟,事理无妨碍,故在此须以实践六度为主。
《法华玄义》卷五(上),以三藏教之五停心位比拟此五位,谓初品是慈停心,第二品为数息停心,第三品为因缘停心,第四品为不净停心,第五品为念佛停心。《法华文句记》卷二十七以五品弟子位配三慧,谓前三人配闻慧位,兼行六度配思慧位,正行六度配修慧位。依《摩诃止观》卷一所载,智顗临终时,曾自谓位居此五品弟子位。
◎附一∶《法华玄义》卷五(上)(摘录)
若人宿殖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如前所说;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观不思议境);伤己昏沉,慈及一切(起慈悲心);又知此心常寂常照(巧安止观);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破法遍);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识通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修道品);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对治助开);又识己心及凡圣心(知次位);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能安忍);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无法爱)∶十心成就。(案此即《摩诃止观》中以十法门观心,亦曰十法成乘。)
举要言之,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位。
行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若涉事纷动,令道芽破败。唯得内修理观,外则受持读诵大乘经典。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籍,圆信转明,十心坚固。(中略)闻有巨益,意在于此。是名第二品位。
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中略)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中略)余五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布施’。事福资理,则十心弥盛。是名第四品位。
行人圆观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财施、身施、命施、法施、无畏施,皆平等而施)。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五部重轻无所触犯。若行忍时,生法寂灭,荷负安耐。若行精进,身心俱静,无间无退。若行禅时,游入诸禅,静散无妨。若修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乃至世智,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如此五品圆信功德,东西八方不可为喻。虽是初心,而胜声闻无学功德。具如经说。(案经者《法华经》也)。
若欲比决取解,类如三藏家别总四念处位。义推如通教干慧地位,亦如伏忍位。义推亦得是别教十信位。
私谓(章安自谓)五品位是圆家方便。初欲令易解,准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
初品圆信法界,上信诸佛,下信众生,皆起随喜,是圆家慈停心,遍对治法界上嫉妒。
第二品读诵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觉观。
说法品能自净心,亦净他心,是圆家因缘停心,遍治法界上自他痴。痴去,故诸行去,乃至老死去。
兼行六度品是圆家不净停心。六蔽初名贪欲。若舍贪欲,欲因欲果皆舍。舍故,无复报身,非净非不净也。
正行六度品是圆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时,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于道。即事而理,无障可论。
◎附二∶牟宗三《佛性与般若》第三部第一分第四章(摘录)
圆教五品位虽是初阶,若论功德,亦胜过声闻无学功德。以圆为准,初阶亦提升也。因此,此初阶可类比三藏教之五停心。五停心者,(一)修数息观,数息停心,对治初禅中有觉有观,攀缘不住。(二)修不净观,不净停心,对治贪欲。(三)修慈心观,慈心停心,对治嗔恚。(四)修因缘观,因缘停心,对治愚痴。(五)修界方便观(亦曰修念佛观),界方便停心(念佛停心),对治着我,破境界逼迫障(实破界类狭窄障,破我见也。)五停心同,套于圆教说与套于藏教说,其意旨不同。
圆教五品位又可类比藏教之别相四念处位、总相四念处位。别相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色蕴),(二)观受是苦(受蕴),(三)观心无常(识蕴), (四)观法无我(想、行蕴)。总相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四)观法无我,身、受、心皆无我。中间(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可例知。
五停心位,别相四念处位,总相四念处位,此三者,在藏教名曰‘外凡’,是藏教之‘外凡’,非圆教中所谓‘外凡’也。圆教中之‘外凡’是‘理即’与‘名字即’。而五品位当身乃属‘观行即’,乃是内凡之外品。故圆教中内凡之外品即可类比藏教之所谓‘外凡’。
圆教五品位又可以义推,如通教之干慧地、伏忍位;亦得如别教之十信位。
〔参考资料〕 《天台四教仪》;《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佛祖统纪》卷六。
H. 求西游记中佛教弟子大全!!!!!!!!!!!!!!!!!!!!!
你应该是想知道《西游记》中佛教的菩萨吧,佛弟子的话只有唐僧师内徒,还有红孩儿,因为被观容音菩萨收去,他们都算佛弟子,其实菩萨也是佛弟子啊,只是到了很高的境界。主要出现的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其它的好像是道教的太上老君等神仙。
I. 西游记唐僧有几个徒弟
名正言顺拜唐僧为师的徒弟其实一共有5人,还不包括白龙马。
这两个人的出场在《西游记》原著第12回中有详细介绍。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两三日,又至河州卫。"
注意原著中的用词是"师徒们"。如果仅仅是唐僧一个人赶路的话当然不可能这么表述,很明显在这之前他就收过徒弟。而原著的第十四回才提到唐僧将孙悟空从五指山下救出并收为徒弟,因此从出场和拜师先后顺序看,孙悟空还得叫这两个人一声师兄。
原来,唐僧从长安去西天取经临行之时,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此行必定千难万险、颠簸劳苦,于是便送给他一些必用之物和随行人员。包括一本通关文牒、一个化缘用的紫金钵盂、一匹行脚用的白马和两名武艺高强的随从。所以唐僧离开长安时其实是一行三人,而不是我们之前认为的只身一人。此外,这两个随从都和唐僧一样,是一心向佛信念虔诚之人。这一点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无二致,所以他们既是唐僧的保镖随从,也和唐僧保持着师徒关系。
虽然这两个人一心向佛,虔诚至极,但是他们毕竟不是观音菩萨点化之人,而是唐僧私下里收的凡间徒弟。因此这二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毕竟也是肉体凡胎,根本无法保护唐僧,抵御妖魔鬼怪的骚扰和威胁,二人的结局在《西游记》原著中有详细介绍。
当师徒三人来到一处名为双叉岭的地方时,遇到了熊精、野牛精、虎精这几个妖怪,这也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开端。前面说过唐僧这两个徒弟是肉身俗体,根本没有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的本领和法力,因此轻而易举的就被这几个妖怪抓住,成为了他们的下酒菜,可以说是死的要多惨有多惨。
(9)西游记弟子扩展阅读
央视版《西游记》忠于原著,唐僧稳重端庄,孙悟空机敏诙谐,猪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该剧通过描述唐僧师徒降妖服怪,歌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几乎全国的电视观众都收看过这部剧。
全剧拍完历经17年之久,尽管今天看来,该剧的在特技方面显得颇为幼稚,但是这并不影响该剧整体艺术上的成功。十几年后,中央电视台以“拍一部完整的古代名著”为由补拍了剩余故事共16集,收视率仍然很高。
J.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的介绍
1、孙悟空
孙悟空是孕育自一颗位于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灵石,它吸纳日月精华后破石而出,率领众猴在花果山称王,被敬拜为“美猴王”。它因见到其它猴子老死而兴起求得长生不死之法的念头,便前往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
菩提祖师赐它“孙悟空”之名,授他七十二般变化之法和斤斗云。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发现自己的猴子猴孙遭混世魔王打倒,他靠着法术收拾了魔王,并训练余下的猴众,由于苦无称手兵器,他便进入海龙宫内向东海龙王要得如意金箍棒,又强取上好盔甲。后来他因阳寿已尽,便大闹地府、窜改生死簿。
惹事的孙悟空引起天庭注意,玉皇大帝念在孙悟空是天生地养,便招安他做弼马温,但孙悟空因嫌官小受骗受辱,便下凡回花果山。他打败了三太子哪吒。后被天界二度次招安并封为“齐天大圣”此一闲差。
之后,他因闲来无事便偷吃蟠桃、御酒、仙丹等各种宝物,加上自己原本的石头身体,成了刀枪不入、水火难攻的强者,及使玉皇大帝动用十万天兵都无法收服。在孙悟空与二郎神缠斗时,他被太上老君趁隙擒拿,并封于炼丹炉中连烧四十九日。
但火没有把孙悟空烧死,反而使他练就火眼金睛。孙悟空出来后继续大闹天宫,被释迦如来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五百年后,唐三藏远赴天竺取经,路过五行山时救下孙悟空并收之为大弟子。唐三藏为了驾驭他便让他戴上金箍,并透过念咒来惩罚他。
取经路上,孙悟空机智勇敢、神通广大,他降妖伏魔、屡建奇功,然而数次被师父唐三藏误解、受到紧箍咒的惩罚,两度被逐出师门。最后、师徒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取得佛经,而孙悟空也修得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2、唐三藏其原型是唐代僧侣玄奘。在小说里的他俗姓陈,自小出家、成了佛教僧侣。他实际上是如来佛祖的弟子罗汉金禅子转世,不过他并不知情。他被派往天竺取得大乘佛经、以便佛法能在中国传扬,由于唐三藏无法保护自己,唐太宗便令两名随从侍其左右。
但他的两名随从在离开长安不久后就遭妖怪所杀,观音菩萨现身告诉三藏,他将会在旅途中遇见三名有力的徒弟。在旅途中,唐三藏不断地被妖魔鬼怪侵扰,妖怪都希望可以吃到唐三藏的肉,因为吃下罗汉转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在取得佛经后,唐三藏修成正果,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猪八戒,法号猪悟能。他原为天界率领八万兵马的天蓬元帅,后来因酒醉后调戏嫦娥而被贬入凡间,转世成了猪脸人身的怪物,名为猪刚鬛。当唐三藏与孙悟空来到高老庄时,他们得知高老庄长老的女儿被猪刚鬛强行逼婚,于是孙悟空便变化成该名女子,打倒猪刚鬛。
当猪刚鬛得知孙悟空是唐三藏的弟子后,便主动投入三藏门下,并告知三藏自己也被观音菩萨告知必须以协助三藏取经来赎罪。猪八戒懂得三十六般变化,手持九齿钉耙作为武器。
在旅途中,他好色、懒惰、窝囊的种种表现不时拖累师徒,更屡屡陷唐三藏于生死关头,但他偶尔也有优异的表现。在取得佛经后,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
4、沙悟净如同猪八戒一样,沙悟净原本也是天界的一名将军。他本是卷帘大将,但因为不小心打破花瓶而让他受到玉皇大帝的惩罚,被贬入凡间后、他成了吃人妖怪。他住在流沙河(今开都河)中,袭击渡河船只。
沙悟净的武器是月牙铲,他在吃人之后会将它们的头骨收集起来,无聊的时候把玩它们。后来观音菩萨告诉他、将会有位从东土而来的唐僧路经此地,观音要他拜唐僧为师。
当唐僧和他的弟子来到流沙河时,沙悟净和孙悟空、猪八戒大打出手,当他得知他们是唐僧的弟子后,便拜唐僧为师共赴天竺。
在旅途中,沙悟净沉默寡言、安份守己,尽管他在战斗上的表现不如两位师兄,但他是三名徒弟中对唐僧最忠诚有礼的。在取得佛经后,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
(10)西游记弟子扩展阅读:
白龙马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的第三太子,虽是唐僧徒弟,但小说中未出现其名,也没有法号,他因为纵火烧了龙宫殿上的明珠而遭处死刑,后被观音菩萨救下,命其在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当唐僧路经当地时,误食唐僧坐骑。
被唐僧收服后,锯角退鳞,幻化为其跨下白马代替原先坐骑,共同前往西天取经。他在旅途中最醒目的表现是当唐僧及其它师兄弟都被奎木狼捉拿时,幻化成人形与奎木狼缠斗。在取得经书后功德圆满,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西游记的主角五人(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对应着五行:
金对应着孙悟空,又称“金公”、“心猿”;
木对应着猪八戒,又称“木母”、“木龙”;
土对应着沙僧,又称“刀圭”、“黄婆”,水、火对应何人书中并未明言,一般认为唐僧对应水(因为“江流儿”),白龙马对应火;
也有人认为唐僧对应火(因火能克金),白龙马对应水。
白龙马又称“意马”,与孙悟空合成“心猿意马”之意。
《西游记》,中国古典神怪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书中讲述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也有观点认为西游记是权力场讽刺小说。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
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