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遗址
⑴ 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
文物工作者通过对汉魏故城城垣的解剖、试掘,发现汉魏洛阳故城现存规模和形制不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是经过长期的修缮和增筑活动才逐渐形成的。
汉魏洛阳故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在内城,即汉至晋代洛阳城的中部,发现了时代最早的城址。其规模基本为方形,大致合当时的东西六里、南北五里,从掌握的材料看,其具体时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这是汉魏洛阳故城建城的开始。时代稍晚的城址位于汉至晋代洛阳城的中部和北部,约为春秋晚期筑造,除北部为新扩部分外,南部沿用西周时期所筑之城,并略有修补或增筑。时代最晚的城址则是沿用西周、春秋晚期城址并向南扩大而成,其筑造年代约晚于东周,早于汉代。前期城址仍被沿用并有所修补。这时期的城址约南北九里、东西六里,已达到并形成了汉晋时期洛阳城的形制和规模。此期城圈在西汉至北魏历代均有修补或增筑,并被各代所一直沿用。由此可知,在汉晋洛阳城的城址上,至少有三个规模不同、时代各异的古代城址叠压在一起,而且每一时代较晚的城址都是在沿用前代的基础上,向北或向南扩大而形成新城的。 文献中关于在洛阳在周代的营建,其间有两次大的城市建设高潮。一 次在西周开国之初,另一次则在春秋战国之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考古勘查发掘工作,已经确认,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已涌现出一座规模可观的城址,为汉魏洛阳故城建城之始。
关于西周初年营筑洛邑一事,《尚书》、《逸周书》、《史记》等文献资料及出土青铜器铭文皆有记述。周武王灭商以后,产生在黄河以南、伊洛一带的“有夏之居”建都的想法,并初步“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二年后,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继位,周公辅政。据《尚书·召诰》记载,为了实现武王在洛邑建都的遗愿,成王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体规划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个月,三月初五到达洛邑。初七日,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规度城郭、宫室、郊庙、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规划完成 。第二天,周公到达洛邑,全面视察了新邑,并且进行了占卜,在涧水东、湟水西之间和德水东的洛水之滨营建新邑,皆卜兆大吉。于是周公便把营建洛邑的地图和卜兆呈送给成王,得到成王的赞许批准后,于十四、十五日,杀牛、羊、猪等牺牲,在新邑立庙祭地。又过了七天,周公向各诸侯国民和殷民颁布命令,之后命令殷民开始大举动工,经过八九个月的兴建,年底成周城便告建成。
东周建都洛阳王城,周敬王为避王子朝之乱迁都于成周城,因其城小,晋率诸侯扩而大之,称为“成周”,共历经周敬王、周元王、周贞定王、周哀王、周思王、周考王、周威烈王、周安王、周烈王、周显王、周慎靓王11帝,合205年。 秦有天下,封吕不韦“文信候”,食洛阳10万户,再次扩修洛阳城 。
秦时在河南设三川郡,洛阳为三川郡的治所 ,也是秦都咸阳通往东方各地的要道。因吕不韦扶立秦王子楚有功,被封为丞相,又加封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再次扩大了洛阳城 。这与考古勘探发现的城址南部的增筑扩建情况相符。这次扩建在汉魏洛阳城形制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城市的形制又一次发生变化,达到了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规模,俗称“九六城”。东汉、曹魏、西晋国都洛阳城以及北魏洛阳都城的内城,即是在这个城址基础上修建沿用的。也就是说,汉晋洛阳城形成规模是在秦代。 东汉从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后,开始了165年的统治经营。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于郁(今河北柏乡)即皇帝位,沿用汉的国号。同年冬十月,刘秀定都于洛阳。汉崇火德,刘秀定都洛阳后,认为“洛”字的三点水不利于他的火德,因火遇水则灭,于是他把“洛”去水,洛阳’变成“雒阳”。刘秀在洛阳大兴土木,起高庙,建社樱,修官室,立太学、明堂、辟雍、灵台于南郊。刘秀还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特别是连续6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记令,部分解决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光武中兴”。东汉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先后有光武帝(秀)、汉明帝(庄)、汉章帝(旭)、汉和帝(肇)、汉殇帝(陡)、汉安帝(访)、汉顺帝(保)、汉冲帝(炳)、汉质帝(绩)、汉桓帝(志)、汉灵帝(宏)、汉少帝(辩)、汉献帝(协),共13帝,达196年之久。
考古发现的晋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夯筑城墙厚14~25米。西城垣长约3500米,北城垣长2523米,东城垣长3895米,南城垣早因洛河
改道而冲毁。12座城门中夏门保存最好。城里的大街与城门相通,据钻探结果,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大街各有5条。城内主要建筑是坐落在城南部的南宫和北宫,南宫是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的长方形。北宫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此外,北宫东北靠近上东门处还有永安宫,城西北则有皇家的宫苑濯龙苑。最高的行政机构如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在南宫的东南,靠近旄门和开阳门;而储存粮食和兵器的太仓、武库则建在北宫的东北。城内东北角即上东门附近居住着达官贵族,平民百姓多生活在城外靠近城门的地方,工商业区有金市、马市、羊市。礼制建筑辟雍、太学、明堂和灵台位于城南。辟雍平面为方形,边长170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是边长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南曾出土晋辟雍碑。辟雍遗址东北的一处遗址,曾出土过汉魏石经残块,可能是东汉以来太学的遗存。明堂遗址在辟雍遗址西侧,平面亦呈方形,边长240米,中心为直径60余米的圆形夯筑殿基。灵台在明堂西侧,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迹,边长220米,中心是边长50米的方形夯土台基。南郊还发现了东汉时期被征调到都城洛阳来服役的刑徒墓地,数十人骨骸留有被砍击和刺杀的创伤。墓中用废砖刻写姓名、部属和刑名,是研究东汉的法律和刑徒问题的重要资料。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焚洛阳宫庙及人家,繁华的洛阳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魏主土德,水得土乃流,土遇水则柔,故改“雒阳”仍为“洛阳”。土乃黄色,因此定年号为黄初,由此开始了对东汉雒阳城的新建与重建。魏文帝曹丕时修复了北宫的部分建筑物,魏明帝曹叡大兴土木,在东汉南宫崇德殿的旧基上建太极、昭阳诸殿,又增饰芳林园等。 曹魏政权重点修复北宫,起太极殿,采取了单一宫制,即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北端“居中建极”。居中建极的宫城上应北极星,这是中央集权得以强化的表现。单一宫制意在树立中央皇权的绝对威信,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两宫并置的模式。
曹魏又将东汉旧城北城墙加厚至30米左右,并在西城墙北段、北城墙外侧增筑马面,改建大夏门,其意恐在于加强宫城的防卫。而城内高台、城墙、马面、护城河等完备防护体系的形成,则标志着它的成熟。
最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城西北隅兴建百尺楼,随后魏明帝曹散扩建成军事堡垒——金墉城。金墉城由南北排列的3个小城堡组成,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150~255米。城墙版筑而成,墙外侧筑有城垛。城东、北、西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最新发掘表明,金墉城的3个小城堡是不同时期建造增扩的产物,只有南面的城堡才是魏明帝创建的金墉城。
曹魏历魏文帝(丕)、魏明帝(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魏元帝(奂),共都洛46年。
西晋也以洛阳为国都,但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没有大的改变。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族的刘聪率军攻入城内,洛阳城再次成为灰烬。 180余年后,洛阳城为北魏的国都。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后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宫城、内城、外郭城组成的都城使这里达到辉煌的顶峰。宫城位于东汉北宫故地,在内城偏北部的中央位置,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除北墙不甚明确外,其他三面宫城城墙尚存。发现宫门4座,正南门阊阖门门洞宽达46米,足见规模之宏伟。宫城内夯土台基密集,宫廷建筑均集中于此。闾阖门正北东西100米南北60米的长方形宫殿基址,是宫城正殿——太极殿,为全城的中心。内城沿用汉晋洛阳城的城垣,城门略有变更。城内街道更加规整,东西大道基本贯通内城,其中东阳门至西阳门的大道是内城的重要分界,道路以北地势较高,分布宫城、园囿、武库、太仓等;道路以南主要有衙署、庙坛、寺院和贵族宅邸等。宣阳门内通达官城正门的铜驼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宽约42米。街道两侧是中央官署以及太庙、太社、国子学遗迹。自宫城的太极殿,经阊阖门沿铜驼街抵宣阳门,过洛水上的永桥至南郭城外圜丘,构成了北魏洛阳城的中轴,虽在内城略偏西处,但基本上使宫城处于居中位置。所以北魏洛阳城总体布局体现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极、官府外设、左祖右社的封建都城建筑原则。 外郭城内主要由普通百姓居住,划分的区域整齐严密,称为里或坊。考古发现外郭城东、西二垣各距内城3500米,北垣距内城850米,至此洛阳城的东西宽度和南北长度皆达10公里,成为我国古代史上规模宏大的城市之一。文献记载北魏洛阳城有佛寺1300余座,经过考古探查的只有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的永宁寺1处。寺院遗址位于宫城南门西南,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60米,方形塔基出土的遗物主要是与佛教有关的泥塑。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王朝瓦解,这里再次沦为一片废墟,从此告别了都城的辉煌。汉魏洛阳城留下的四朝都城的遗迹,再现了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市布局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东汉至晋代,宫殿区经历了由相对分散的南北宫制向集中于城区北中部的单一宫制转化;北魏时城区扩大,汉晋洛阳城变成了内城,大部分被宫城、宗庙和中央衙署所占据,已具备了某些后世皇城的性质,外郭城内则成为主要居民里坊区和工商市场所在地。这种宫城、内城、郭城三重城垣的布局成为此后历代都城的宫城、皇城、郭城布局的祖型。就这样,汉魏洛阳城如同在烈火中涅檠的凤凰,随着“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朝代更迭,历经修建、焚毁、重建、焚毁、再重建,形成了古代都城的基本格局,对隋唐时代及以后的都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定鼎的数百年里,汉魏洛阳故城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引人瞩目的变化:一是三国魏时修建洛阳官,并在大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具有离宫性质的小城——金墉城;二是在北魏宣武帝时兴建外郭城并筑坊320。这两次建设尤其是后者,不但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而且奠定了汉魏洛阳故城今天的规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如此规模,使汉魏洛阳故城成为我国甚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北魏历孝文帝(宏)、宣武帝(格)、孝明帝(诩)、孝庄帝(子攸)、节闵帝(恭)、孝武帝(修),以洛阳为都共42年。
此后,在北周宣帝时,以洛阳为西京,又调兵大修洛阳宫、常役使4万人。将邺城六府迁于洛阳,又将原迁邺的太学石经迁回洛阳。据《周书·宣帝纪》记载:“其规模壮丽,逾于汉魏远矣。”但因时间短促,皆未完成。
至隋统一全国,隋炀帝在洛阳另辟新址,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汉魏洛阳城失去了往日悠久的正统地位。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洛阳县与河南府的治所从金墉城迁到东都毓德坊。从此,数百年锦绣帝都汉魏洛阳城逐渐沦为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发掘和研究。1961年,国务院公布汉魏洛阳故城及白马寺同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确定了汉魏洛阳故坡的文物保护重点,并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堆。洛阳地区文物部门和偃师、孟津文物部门在重点保护处竖立了标志牌。
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开始对汉魏洛阳故城作全面的钻探、勘查、发掘。通过40余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基本弄清了汉魏洛阳故城的城市布局及规模,对一些重要遗址进行发掘或试探,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资料,也为研究中国城市建筑史,探索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王朝乃至西周、东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了汉魏洛阳故城的保护范围,并予以公布。汉魏洛阳放城保护范围,东至堰师市首阳山镇的后张衬到白村间南北一线,西至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的分金沟村到潘材间南北一线,北至孟津县平乐镇的上屯衬东西一线,南至腥师市佃庄乡的工屹挡材东西一线。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从1992年开始,首先着手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的保护工作,并制订上报了永宁寺塔基遗址的保护方案。
经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拨专款进行塔基保护的征地围墙工作。
199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了永宁寺塔基的保护方案,东汉灵台遗址的保护方案,也已上报国家文物局。该方案在保护灵台遗址的前提下,注重了展示的功能。
2014年6月,汉魏洛阳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项目中中国境内的22个遗址点唯一的都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⑵ 最久国都的汉魏洛阳的遗址有哪些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区与偃师市、孟津县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该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废弃于唐初,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
此外,西汉及新莽末年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也曾建都于此。后赵、北周曾以此为南都、西京。
如包括这些,汉魏洛阳故城无疑是我国所有都城遗址中定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遗址。
汉魏时期的都城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140年,洛阳人口达100万以上,当时中外交流频繁,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东方文明向东传播的源头。
北魏时,洛阳城有里坊320个,城内外有佛寺1300多所。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也是北魏时期开始开凿的。当时的洛阳不但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而且文化昌盛,人才荟萃。
洛阳故城今存遗址内城城墙皆夯土版筑而成,周长约14千米。
汉魏洛阳故城分别有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遗址区地上和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重要遗迹由内到外主要有:宫城、内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宁寺塔基遗址、太学遗址、东汉灵台遗址和金村大墓等。总面积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为北魏时期所遗留。
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位置适中略偏西,是都城里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四面墙垣保存尚好,墙基虽已埋没地下,但尚能连接起来。
在南墙的偏西处,有门址一座,形制宏大,当是宫城的正门,按文献记载北魏时叫“阊阖门”。阊阖门是在魏晋宫门旧址上建造起来的。它是以柱网构成的殿堂式城门楼建筑,面阔七间,进深四间。
整个门址位于宫墙后侧,门前两侧分别有巨大的子母土阙与宫城南墙及两侧院落南墙相连接。该城门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都城宫城的正门。
宫城的西部,应是汉北宫和北魏宫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传说的“金銮殿”,即北魏太极殿遗址。南对阊阖门,呈长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筑地基厚达6米以上,其周围有密集成组的夯土基址。
内城即东周、东汉、曹魏、西晋时期的洛阳城,平面略作南北长方形,古称“九六城”。内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冲毁外,东、西、北三面墙垣,断断续续依然留在地面上,内城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至9米。
城墙宽约14至30米,系夯土版筑,细密结实,墙垣上一排排的版筑夹棍眼的痕迹,仍清晰可见。探见城门阙口10座。城内一共发现东西横道四条,南北纵道四条。
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始建于公元29年,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0000余人。175年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通,史称熹平石经。至241年,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
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发现于偃师东大郊村内的西晋辟雍碑,碑文详细记载了西晋武帝司马炎及其太子到太学视察,并亲至辟雍行礼的情况。
东汉灵台是我国古代用来观察天象的高台建筑。遗址在内城南郊,创建于公元56年,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址。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
灵台遗址范围达40000多平方米,每面墙垣各开有门,四面共开12门。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两层建筑。
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他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地动仪”等精巧绝伦的科学仪器,当时都安放在灵台之上。
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
金墉城由南北毗连的3个小城构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筑,共有城门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门,中间一城西垣二门,南面一城四面各开一门,遗址内有夯筑台基、砖砌基址多处。
史书记载,当年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足见其豪华壮丽。1956年,河南省将汉魏洛阳故城列为保护古迹之一。从1962年开始,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底,洛阳市完成了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工程,这是汉魏洛阳故城保护展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汉魏洛阳故城对外展示的第一个窗口和平台。2006年,《洛阳市汉魏故城保护条例》出台,为汉魏故城遗址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武器。
⑶ 金墉城的城池结构
金庸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回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答长4290、厚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厚约25 -30米,东垣残长3895,厚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⑷ 北魏的都城在哪里
北魏时期一共有三个都城,分别是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洛阳。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4)金墉城遗址扩展阅读:
1、盛乐
盛乐或称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时的北都。具体地址由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定,经考古证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盛乐城遗址。
拓跋鲜卑迁居盛乐,由游牧民族崛起,建立代国和北魏,盛衰延续长达将近300年。自始祖拓跋力微以下,有十几位首领和皇后在盛乐去世。
盛乐城延续使用时间长达一千多年,到隋朝筑起为突厥民族居住的大利城,唐朝先后改置为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振武军城。辽置振武县,金改镇。
盛乐古城穿越多个朝代,承载着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2、平城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
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有山西同名古镇和朝鲜同名城市及日本历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而以“平”命之。
3、洛阳
北魏洛阳城,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都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
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拆毁洛阳宫殿。元象元年(538)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魏洛阳城遗址在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
1954年开始就已经对汉魏洛阳城进行勘察与发掘。基本查明了城垣、门阙、街道格局、护城河、金墉城、宫城区、永宁寺、灵台、太学遗址和刑徒墓地等。北魏洛阳城的规模堪称中古世界之最。
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长、宽约10x10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余万。
北魏洛阳城形制布局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都城。它也是鲜卑族汉化、多民族融合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魏
⑸ 洛阳城的各朝代遗址
主词条:二里头遗址
夏代洛阳称斟鄩,其遗址在今洛阳市东。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二里头遗址发掘确认的宫城面积为10.8万平方米,中心区道路纵横交错,宫墙基址方正有矩,建筑基群排列有序,这些都表明了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创了中国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把双轮车的发现时间上推至二里头文化早期。该遗址的宫殿发掘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 主词条:西亳
西亳,洛阳古称,又作亳,商朝的立国之都,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偃师商城遗址。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
1984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队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发现了一处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规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条叫“尸乡”的沟横穿城址。经过对考古发掘资料和古文献的研究,初步断定这座古城址就是商汤所都的“西亳”。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古城遗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经过15年的勘察、发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为避开城址东南一个陂池,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墙南北最长1700余米,东西最宽1200余米,南端仅宽740米。可确认的城门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东、西垣对应部位各2座。
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40米。墙宽6~7米。其南墙、西墙和东墙的南段同大城城墙重合,大城西墙北段、北城墙全部、东城墙的大部则为新建。宫城位于小城纵向轴线偏南部位,面积约4万平方米,四周有宽约2米的宫墙。宫殿建筑群密集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现已发掘的有4号、5号、6号、2号、7号等宫殿建筑。
洛阳偃师商城是商灭夏后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标。国家有关部门已投资在此建设商城遗址公园。 主词条:成周、王城
西周初年,周公、召公营建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后成为国都。春秋称王城。城址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据1954年勘查,平面长方形,东西2800米,南北3700米,城墙为夯筑。东城门名鼎门,为灭殷后九鼎迁入之门。 主词条: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周、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现存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故城位于今洛阳市区城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伊洛平原中心地区,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
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秦为三川郡。西汉刘邦初都于此,后迁关中。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在此定都,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西晋亦以此为都。北魏孝文帝十八年(494年)自平城迁都于此。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在今洛阳市区处建东京城,故城遂沦为废墟。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洛阳故城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作为国都,都城史长达540年以上,周汉晋魏风云际会,40余位帝王之家,是中国古代到中世纪的社会形态及文化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罗马帝国与古中国的仅有4次交往,有3次都是来到了汉魏洛阳故城中,这座城市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欧洲的过程。北宋时期,文学家司马光路过汉魏故城时,面对对这座城市悠远、辉煌的历史曾经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概叹。
汉晋洛阳城
在周公所建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秦、西汉、新莽皆在此置宫室。东汉建武元年(25)光武帝也建都于此,历经165年,十一帝。初平元年(190)董卓挟献帝西迁,洛阳宫庙官府民家被烧毁。曹魏黄初元年(220)于东汉旧城建都,西晋时亦都于此。永嘉之乱后洛阳再度毁于兵燹。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汉魏故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扩建,至宣武帝时建成规模宏伟的北魏洛阳城。东魏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拆毁洛阳宫殿。元象元年(538)在东、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阳城化为废墟。汉魏洛阳城遗址在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1962年起进行勘察与发掘。汉魏洛阳城平面近于长方形,南北约合汉代九里,东西约合汉代六里,俗称“九六城”。东西北三面城垣至今尚存,南垣毁于洛水。周长约13千米。共设12个城门 ,东西各3门,北有2门,南面4门。城内主要街道纵横交错,共24段,宽20~40米不等,均3道并行,公卿尚书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城内有南北二宫,中间有复道相连。南宫始建于秦,东汉时为朝贺议政之所,平面长方形,中轴线上排列着却非、崇德、中德、千秋万岁、平朔五殿。北宫建于东汉明帝时,大于南宫,为皇帝嫔妃寝居之处,宫内德阳殿规模宏伟,可容万人。太仓、武库建在城东北隅。南宫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曹魏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兴建了三座南北相连的小城 ,名叫“金墉”,中有门道相通。又在洛阳城西、北两壁及金墉城外侧增筑马面,以加强防卫。金墉城为军事制高点,西晋永嘉之乱时,成为交战双方必争之地。
北魏洛阳城
北魏迁洛后,在金墉城南的洛阳西垣上增开承明门,废汉魏以来南宫,将宫苑集中于城中部以北。北魏宫城在城北部偏西,平面长方形,正殿太极殿位于宫城中部。宫城东有太仓、洛阳地方官署等,西有马厩、武库、寺院。宫城南门阊阖门正对南北主干道铜驼街,社稷、宗庙、中央衙署等分布在大街两侧,著名的永宁寺(见永宁寺遗址)在大街西侧。景明二年(501),以汉魏洛阳城为内城,修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郭城范围内划分为320个方形的坊,东汉以来的洛阳城,经北魏重建,仅作为其内城,它的外围还筑有郭城。郭城内布置有320个方块形的“里坊”。 坊四面筑墙,每面开一门,设门吏,每日定时启闭里门,具有军事管制性质。工商业区在郭城之中,有大市、小市和四通市。北魏晚期,佛教昌盛,洛阳城内建寺1367所,列刹相望。 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规模配置居民里坊的都城,改变了两汉以来宫殿区占据都城主要空间的传统,对北齐、隋、唐的都城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词条: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 隋大业元年(605)营建东都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抵伊阙之口,洛水贯穿其间。唐武德二年(619)王世充废隋皇泰主自立,在洛阳称帝。武德四年唐平王世充,毁洛阳宫阙,废隋东都。至显庆二年(657)恢复东都。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建都神都。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复称东都。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史思明等先后在洛阳称帝,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坊市皆空 。天复三年(903)昭宗迁都洛阳,曾修缮城郭宫室。五代时梁、唐、晋以洛阳为都,沿用此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洛阳城毁于战乱。隋唐洛阳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及近郊,1954年起进行勘查发掘。 郭城平面接近长方形,周长约28千米。设8个城门,东、南各3门,北面2门,西面无门。宫城位于郭城西北角,平面近似长方形。城垣夯筑,内外包砖。城中发现有大片夯土基址,发掘出武则天明堂遗迹。东宫在宫城之东。皇城绕宫城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城北部有曜仪,圆璧二城。皇城之东又有东城,东城之北有储存粮食的含嘉仓城。
郭城内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成若干方形或长方形里坊。北通皇城正门的定鼎门大街宽121米,为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余连接城门的街道宽41~59米。里坊有坊墙,四面设门,内设十字街。据考证,洛水北有28个坊、1个市,洛水南有81个坊、2个市,共109个坊 、3个市.洛阳城的工商业区在隋唐之际有所变动:隋代的丰都市至唐代名南市;通远市代名北市、大同市代名西市。隋代曾在郭城西建西苑,唐乾封年间又在禁苑之东,皇城西南建上阳宫,高宗晚年及武则天时期为听政之所。
定鼎门遗址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发掘工作结束。据参加发掘工作的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负责人介绍,隋唐洛阳城定鼎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中国古代都城城门。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唐朝继续沿用为都城。 五代至宋,隋唐洛阳城曾一度作为陪都,称西京或洛京。自隋至北宋,隋唐洛阳城的平面布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组成,定鼎门为外郭城的正门。
史料记载,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以后,该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郭城正门,其作为郭城正南门的时间长达530年。
这一记载得到了此次考古发掘的证实。发掘显示,定鼎门城门建筑可分为5期至6期,最早建筑为隋代,最晚的为北宋末年,说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定鼎门一直在使用。定鼎门遗址发掘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3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 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
洛阳市将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依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对定鼎门进行原址展示,再现定鼎门在鼎盛时期的恢宏气势。
明堂遗址
主词条:明堂
现明堂遗址地表已无迹可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于1986年10一12月配合洛阳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与定鼎路相交的东北角,发现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经考古勘探得知,明堂范围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约396米,四周有墙,墙外有壕沟。其主体建筑遗址系圆形夯筑台基,直径达60多米,夯土厚达2.5米。
天堂遗址
主词条:天堂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155米,处于宫城轴线区域西侧,是一处方形台基上有五重圆形承重基础的建筑基址,形制非常独特,是武则天命薛怀义主持建造的用以贮佛像的佛堂建筑。
天堂遗址遗迹可分为五期,其中第一(隋至初唐)、第三(中晚唐)、第四期(唐末五代)、第五期(北宋)遗迹由东西步廊、东西向水渠和隔墙,仅第二期(武周时期)为大型建筑基址天堂遗址。
天堂基址仅存台基基础,其东面与宫城西步廊相连,北面与东西向步廊房相接,西面有砖铺散水并有宽4.33米的东西向步廊与其他建筑相连。台基略呈方形,南北宽77.7米,东西宽69.15米。台基中心为石砌圆形坑,其外有两周柱础石、一周夯土基础和一周碎石块建筑基础。柱础石两圈,内圈础石12个,外圈础石20个,础石为四块青石拼合而成,并为由一层夯土、一层础石层层叠加而成。夯土基础一周宽5.35米,直接打在生土之上。碎石基础一周,为由残石块组成的圈形带状建筑基础,宽约0.5米。
金明洛阳城 金正大元年(1224)以洛阳为中京,在隋唐洛阳城的东城旧基上筑新城,规模只有隋唐东都 城的1/20 。明洪武六年(1373)在金元城基础上筑砖城,挖壕堑。其平面为正方形,边长1400米,四面各设一门。该城即今天的洛阳老城。
⑹ 洛阳故城现存遗址有哪些
洛阳故城今存来遗址内城城墙皆夯土源版筑而成,周长约14千米。汉魏洛阳故城分别有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遗址区地上和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重要遗迹由内到外主要有:宫城、内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宁寺塔基遗址、太学遗址、东汉灵台遗址和金村大墓等。总面积近100平方千米,是近代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址,基本上为北魏时期所遗留。
⑺ 金墉城的规模如何,有什么作用
位于汉魏抄洛阳故城内城西北角袭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金墉城由南北毗连的3个小城构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筑,共有城门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门,中间一城西垣二门,南面一城四面各开一门,遗址内有夯筑台基、砖砌基址多处。史书记载,当年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足见其豪华壮丽。
⑻ 汉魏洛阳故城的遗址简介
现存汉魏故城的规模与布局,基本上就是北魏时期所遗留,由内到外分为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在现今的遗址区地上、地下,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宫城、内城、外郭城、永宁寺塔、东汉太学、灵台遗址和金村东周大墓等。
城墙遗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 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4座,北墙东段有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城门遗址
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阖闾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阖闾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阊阖门 阊阖门是北魏宫城的正门,其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阊阖门始建于曹魏明帝时期,西晋、北魏时沿用。
阊阖门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大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极少用于通行。洛阳市阊阖门遗址是目前为止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宫城正门,阊阖门的左右双阙也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
宫城遗址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 12~13米,残高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
太极殿
太极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名称。自三国时期,魏明帝始建太极殿后,直至唐朝历代皇宫正殿(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皆为太极殿,之后北宋西京洛阳的大内正殿亦为太极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极殿。
太极殿的建造,确定了汉魏洛阳城的建筑布局中心,而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城布局形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永宁寺遗址
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310国道与陇海铁路交叉口处。
永宁寺塔塔基遗址
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
太学遗址
太学遗址范围很大。经勘探和试掘﹐主要遗迹有两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00米﹐附近曾发现石经碎片﹐可以认为是东汉太学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遗迹保存较好﹐平面亦成长方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四周筑墙。据记载﹐东汉的太学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后屡经扩建﹐至顺帝阳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学生多达3万余人。灵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经于太学﹐称“熹平石经”。汉末董卓烧洛阳宫庙﹐殃及太学。魏文帝黄初五年﹐在东汉的旧址上重建太学﹐正始中又新立石经﹐称“正始石经”。西晋初年﹐依汉魏之制兴太学﹐而咸宁二年(276)又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存。
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 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
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1954年,北京大学阎文儒对汉魏洛阳故城进行调查。196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长期的勘探和发掘,基本探明了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宫城的范围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发掘了城内永宁寺遗址、城南灵台、辟雍、明堂等礼制建筑和太学遗址及刑徒墓地。
汉魏洛阳故城的形制自东汉到北魏变化不大。东汉雒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共有城门12座。其中西门3座,南门4座,东门3座,北门2座。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北宫,东北隅有太仓、武库,中部西侧为金市。城外东郊有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晋的洛阳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时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和城门,只是把西城墙中间的雍门向北移了约 500米并改称西阳门;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又开一门,称承明门。在城内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街道也有些变更。宣武帝景明二年 (501)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范围极广,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 有永宁寺、白马寺、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刑徒墓地等。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于宫城西南 1公里处。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周围有夯土墙,总长1040米。已发现南门、东门、西门和西南角的角楼。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为夯土版筑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础,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垒砌的方台,台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龛,供奉泥塑佛像。永宁寺塔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 (534)时被雷电所击起火焚毁,1963年发掘时塔基表面及其周围尚有很多灰烬、烧土块和木炭等遗存。
灵台位于南城墙东汉平城门外大道西侧,是汉晋皇室用来占星云、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专门机构。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20米。经发掘中心建筑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与今农田地面同高,四周环筑回廊,回廊外用卵石铺成散水,散水外有砖砌的排水沟。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开间的建筑。中心台顶现存残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长11.7米、东西宽8.5米的椭圆形。灵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在此设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明堂为“天子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围墙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 386米,围墙内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体建筑。辟雍是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位于明堂之东。围墙平面方形,每边长约 170米。围墙内偏南处有一座大型长方形夯土台基,应是辟雍的主要建筑。遗址出有西晋咸宁四年(278)所立“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即晋辟雍碑),碑文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
太学创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国最早的大学。遗址位于辟雍的东北,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是一组长方形夯土建筑群,其范围东西长约 104米,南北宽90余米;东部为一组密集成排的夯筑房基,围以3米宽的夯土墙,南北长 220米,东西宽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就先后镌刻在这里。
在灵台西南 1.5公里处,发现有一处东汉刑徒墓地,其范围东西长 250米,南北宽200米,已发掘出522座刑徒墓。经鉴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显的劳损痕迹。出土刑徒墓砖 820多块,都是利用各种残缺废弃的砖来写刻的,铭文为隶书,有的草率,有的规整,是除碑刻、简牍之外,数量最大的一批汉代书法资料。刑徒墓砖上一般均刻有狱名或郡县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这些刑徒是从全国各地的狱所押送到司隶校尉、将作大匠等管辖的工地,替封建统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宫苑、筑城、挖河、开凿栈道、漕运、伐木、采矿等重体力劳动的。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发现和墓砖的出土,是研究汉代刑狱制度和阶级关系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⑼ 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有没有开
2013年抄12月底,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洛阳市的汉魏洛阳故城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于日前正式对第二批入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
“正式获得授牌后,汉魏洛阳故城将开始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标准来进行规划建设。”目前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报批。待得到批复后,洛阳市将严格按照规划对汉魏洛阳故城进行文化保护和建设。同时,汉魏洛阳故城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授牌,意味着今后其保护工作将更加规范全面,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知名度、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前还没有完成规划复建。
⑽ 洛阳故城遗迹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洛阳故城遗迹宫城位于内城中北部,位置适中略偏西,是都城里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四面墙垣保存尚好,墙基虽已埋没地下,但尚能连接起来。在南墙的偏西处,有门址一座,形制宏大,当是宫城的正门,按文献记载北魏时叫“阊阖门”。阊阖门是在魏晋宫门旧址上建造起来的。它是以柱网构成的殿堂式城门楼建筑,面阔7间,进深4间。整个门址位于宫墙后侧,门前两侧分别有巨大的子母土阙与宫城南墙及两侧院落南墙相连接。宫城的西部,应是汉北宫和北魏宫城中的主要殿堂之地,如传说的“金銮殿”,即北魏太极殿遗址。南对阊阖门,呈长方形,地下保存的夯筑地基厚达6米以上,其周围有密集成组的夯土基址。内城即东周、东汉、曹魏、西晋时期的洛阳城,平面略作南北长方形,古称“九六城”。内城垣除南垣因受洛河的北移被冲毁外,东、西、北三面墙垣,断断续续依然留在地面上,内城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至9米。城墙宽约14至30米,系夯土版筑,细密结实,墙垣上一排排的版筑夹棍眼的痕迹,仍清晰可见。探见城门阙口10座。城内一共发现东西横道四条,南北纵道四条。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始建于公元29年,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0000余人。175年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通,史称熹平石经。至241年,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
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在遗址上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发现于偃师东大郊村内的西晋辟雍碑,碑文详细记载了西晋武帝司马炎及其太子到太学视察,并亲至辟雍行礼的情况。东汉灵台是我国古代用来观察天象的高台建筑。遗址在内城南郊,创建于公元56年,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址。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
灵台遗址范围达40000多平方米,每面墙垣各开有门,四面共开12门。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高台四周有上下两层建筑。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十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他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地动仪”等精巧绝伦的科学仪器,当时都安放在灵台之上。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金墉城由南北毗连的3个小城构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垣夯筑,共有城门八座。最北一城西垣、南垣各一门,中间一城西垣二门,南面一城四面各开一门,遗址内有夯筑台基、砖砌基址多处。史书记载,当年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之,有如云也”,足见其豪华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