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郡遗址
A. 三国演义里的地名问题
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
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下辖郡国:
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下辖郡国:
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下辖郡国:
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
河间郡,治所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
八、并州,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辖:
雁门郡,治所不详,今山西代县西南。
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乐平郡,治所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
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离石,今山西吕梁市。
上党郡,治所壶关,今山西长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西南。下辖郡国:
代郡,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怀来东。
范阳郡,治所涿县,今河北涿州。
燕国,治所蓟县。
渔阳郡,治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丰润东。
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
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
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
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下辖
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南安郡,不详。
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
广魏郡,治所临渭,今甘肃天水东。
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县,今陕西彬县。
扶风郡,治所槐里,今陕西咸阳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耀县。
冯翊郡,治所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京兆郡,治所长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凉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下辖: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
张掖郡,治所角乐得,今甘肃张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十二,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
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
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后部六国。
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国,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辖:
汉中郡,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
阴平郡,治所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
汶山郡,治所绵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东广汉郡,治所不详。
广汉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为郡,治所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汉嘉郡,治所汉嘉,今四川雅安东北。
巴西郡,治所阆中,今四川阆中。
巴东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节。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市江北。
江阳郡,治所江阳,今四川泸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庆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国,下辖:
永昌郡,治所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
云南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
越隽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东。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云南昭通。
建宁郡,治所味县,今云南曲靖。
徉柯郡,治所且兰,今贵州都匀北。
兴古郡,治所宛温,今云南砚山北。
十五,扬州(吴国部分),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下辖:
庐江郡,治所皖县,今安徽潜山。
蕲春郡,治所蕲春,今湖北蕲春。
丹阳郡,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
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苏常州。
吴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会稽郡,治所山阴,今浙江绍兴。
临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阳郡,治所鄱阳,今江西波阳。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临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
庐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瓯南。
十六,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下辖:
建平郡,治所巫县,今湖北巫山县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长沙郡,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
衡阳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临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东。
桂阳郡,治所郴县,今湖南郴州。
临贺郡,治所临贺,今广西贺州东南。
十七,交州,吴国,治所南海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下辖:
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广州。
苍梧郡,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
郁林郡,治所布山,今广西桂平西南。
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
高凉郡,治所恩平,今广东恩平北。
朱崖郡,治所徐闻,今广东徐闻南。
交趾郡,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东。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鲜卑等部。含鲜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
鲜卑部主要有河西鲜卑,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黄河以内地区。
总地域南至黄河河套一带,东至辽东,北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西至西域长史以北。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另蜀国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于建宁郡味县,今云南曲靖。
B. 武都区人民保险公司
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蜀王本纪》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的记载。《华阳国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的记载。
武,“扬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
武都是秦人将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集中之地。远古时期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wuensis)”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
根据文物普查和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
武都最迟在新石器时期中晚期就有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武都区部分文化遗址遗址名称时间所属文化发现地址点大李坪遗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洼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安坪庙儿坪遗址下层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安坪庙儿坪遗址上层公元前30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东坪遗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两水镇后村东北先秦时期夏、商时期,武都为《禹贡》雍州之地,属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战国时,武都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县)级建置。秦汉时期秦朝:武都属白马氐族人。秦始皇设武都道,隶属陇西郡。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粤后,又发兵击西南夷。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作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汉武帝年间初置郡时,武都郡下隶武都(西和县洛峪)、上禒(成县西部)、故道(宝鸡南部)、河池(徽县城西北)、平乐道(康县平洛)、沮(勉县西北)、嘉陵道(略阳县北部)、循成道(成县东南部)、下辨道(成县城西北)等九县,5.1376万户,23.5560万人。今武都区大部属武都郡和平乐道所辖。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又设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属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后,新朝年间改武都郡为平乐郡(郡治移至今康县平洛,一说移河池),武都县改为循虏县(县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部),下隶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县。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县境内),今武都区境内大部属武都道和羌道。东汉至三国,郡名未改,武都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三国时期三国:武都为蜀魏割据区。东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武都郡归蜀汉,后又分武都、阴平二郡。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属秦州统之。蜀汉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派姜维、陈式取武都、阴平二郡,属蜀汉益州武都郡,下隶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县,郡治复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将邓艾率兵南下。经武都,出阴平,用奇兵陷成都,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覆灭。两晋时期西晋:沿袭汉制,武都郡属秦州,下属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县。郡治下辨。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领杨难敌称雄割据,自号左贤王。玫族推为武都王,郡县俱废,称武都国。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打败杨氏,遂派益州刺史镇守。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杨难敌还据。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前秦苻坚攻克仇池国,为南秦州,置刺史,隶下辨、沮、武都、沮水四县。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杨难敌之五世孙仇池公杨定称据。安帝义熙四年(408年),杨氏称藩,仍为南秦州武都郡,领县如故。南北朝时期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立武都国,至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武都郡始从下辨移至石门(今石门乡境内)。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87年),改武都郡为武都镇,镇所由石门东移仙陵山(今旧城山),拜依山筑土城,由城南钟楼滩城门登上仙陵山筑七十二级台阶,初建武都城(后阶州之名即由此而来)。镇下分设石门(今石门境内)、白水(今龙坝乡秦家河)、东坪(今角弓镇境内)、孔堤(今鱼龙镇内)四县。同时下隶武阶郡(今桔柑乡大岸庙)。领北部(今文县尖山附近)、南五部(今四川姚渡镇和枫相乡张泉院之间)、赤万(今黄坪乡草川)三县。
西魏: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改武都镇为武州。大统十二年(546年),武州改属南秦州,领安育(石门县改)、东坪二县。同时下设白水、孔堤、万郡三郡。白水郡领洪化(今安化镇曾家街)、绥化(今龙坝秦家河)二县,孔堤郡领孔堤县,万郡领赤万、接难、五部三县。
北周:将白水、万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隶武都郡,绥化改建威,洪化、孔堤并建威,安育改将利,赤万并复津,北部、南五部拜盘堤。隋唐五代时期隋朝: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郡制。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为武都郡,郡治将利(今旧城山)。领将利、建威(今龙坝秦家河)、复津(今桔柑大岸庙)、盘堤(今外纳镇立亭村与文县临江乡之间)四县。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武都郡改为武州,治所将利(今汉王镇附近),属陇右道,辖将利、建威、盘堤、复津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建威并将利、武州下领将利、盘堤、复津三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武州复名武都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武都郡又改为武州。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被吐蕃占据。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收复。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阶州,州治旧城山,并改复津县为福津县。后州治虽有所移动,曾置于兰皋镇(今康县大南峪)和福津(今汉王镇)等地,但阶州之名,却一直治用到民国二年(1913年)。唐末(约908年)为岐王李茂贞地。
五代十国:约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约924年和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长兴元年(930年),移州治于福津(今桔柑乡大岸庙)。宋元时期北宋:承唐制,阶州治福津,属陕西秦凤路,下隶福津、将利(今康县境内)二县,辖今武都、康县、舟曲等地。后郡治复移仙陵山(今旧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北峪河日发洪水三次,淹没阶州城南南门钟楼滩一片。为保城池,州守李铸命民工在城东凿开抵龙岗(今旧城山)数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为东南流(约从今北城墙一带流过,从教场坝入白龙江)。
南宋:阶州属利州西路,下隶福津、将利二县。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阶州被蒙古人占领,郡治曾毁于战火。
元朝:废福津、将利二县。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树城(今角弓镇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明清时期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复阶州,州治复移旧城山,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
洪武四年(1371年),阶州改为阶县,县令陆去在万寿山东建砖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区的雏形。洪武十年六月(1377年)复为阶州。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阶州知府谢锐将北峪河水东南流复改西南流(即水归古道),拜在砖城之外扩建土城(即今武都老城区)。
清朝:阶州隶属甘肃。雍正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制,改阶州为武都县。属渭川(陇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武都县属甘肃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四月改为康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政府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武都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天水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岷县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肃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武都,武都县同时改属武都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实成为国民党时期甘肃省最后一个省会。新中国时期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
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4月11日撤销武都专区。
1961年11月,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
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
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实际仍驻武都城关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九寨沟县),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县),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
公元477年,武都国主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破仇池,魏将皮欢喜等反攻,文弘弃城退走。魏军攻破葭芦,杀杨文度,武都国亡。历史上在武都发生人群迁徙多次。最早的是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其中一条路线是从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经甘肃岷县、武都一带沿白龙江流域向南发展,从岷山西侧进入岷江上游地区。
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三次较大迁徙。
第一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镇压氐人反抗,将部分氐人迁于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并多次到氐地掠夺粮谷和人口;魏又强迫武都氐﹑汉等族人众迁于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在蜀魏争夺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汉。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以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其中最著名的如晋略阳氐蒲(苻)氏﹑吕氏,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徙而来。
第三次,据《阶州直隶州续志》记载“蜀汉建兴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今成都南)”。(另一说法:姜维计划“移民实蜀”,“建兴十四年,准备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但符健与其弟发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户降魏,……安置到魏的内地”)
元代以前,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的主体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汉族虽已陆续进入白龙江流域落业,但数量少。
明代开始,为了巩固边关,教化“异族”,政府开始往白龙江流域大规模迁徙汉人。加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两次流民高潮,使汉民逐渐成为白龙江流域的主体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期间,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
第二次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同治回乱的十多年间,陕西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由于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林密流急,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龙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资料表明,陕西、山西人进入该地区的数量很多。武都及邻县的居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北、陕西、山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C. 霍性氏的由来霍性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过程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个儿子霍叔处,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处,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也就是历史上的"管蔡之乱",失败后霍叔受到牵连,被废为庶民,但霍国依然存在,并由霍叔之子继任国君。直到春秋时期的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为公爵。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后裔子孙。霍国之地在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为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为定论。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发源地,也是霍氏开宗立姓、繁衍、槽迁的地方,史称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霍字多种写法出自春秋时期霍阳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霍阳山,是春秋时期非子后裔的嬴姓封国梁国的一个地方。梁国与秦国源出一祖,故址位于今陕西省韩原市附近,霍阳山周围地区在当时皆称"霍",即今岘山地区,俗称铁顶山。在史籍《左传·哀公四年》中记载:"袭梁及霍。梁南有霍阳山,蛮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记载"会于霍。"当初在晋献公姬诡诸执政时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国,得到梁国的保护,梁侯还把女儿嫁给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后来的晋怀公。春秋时期的周襄王姬郑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袭击霍阳山,吞灭了梁国,把势力扩张到了黄河岸边,因此,秦国吞灭梁国,自然引起晋惠公的不满,引发了晋惠公姬夷吾与秦国的反目。于是,秦穆公防患于未然,不愿意树立晋国这样一个大敌,便扶持与秦国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
梁国被灭后,其国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霍氏。
出自春秋时期霍山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汉朝时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个古老而传袭很久的官职。霍山,就是南岳衡山,亦即古称的天柱山。史书记载:"衡之与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已来衡霍别矣。"南岳衡山至所以称作"霍山",是因为古代以南方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释:"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在史籍《风俗通义》中也解释:"衡山,一名霍山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令,古代在五岳之上皆设有令尹,以敬畏神灵,维护帝势,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即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代时期骁将霍彦威,属于冒姓为氏。彦威,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名孤儿,被后梁将领霍存收养,因此称霍彦威。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彦威病逝,当时正在青州打猎的后唐明宗闻讯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举衷一月之久。赠彦威为太师,官至极品,谥曰"忠武"。在霍彦威的后裔子孙中,皆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太平寰宇记》记载,唐朝贞观时期,武都郡蛮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汉姓为霍氏。另外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赐归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齐汉姓名为霍邱。他们的后裔子孙,皆以帝王赐姓为姓氏,世代称霍氏至今。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霍岳罗氏,亦称和岳啰氏、瑚岳罗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eyolo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霍罗氏皆冠汉姓为霍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噶尔噶斯氏,满语为Gargas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沈阳),所冠汉姓即为霍氏。
⑵.满族霍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洪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罗氏,亦称辉图氏,满语为Huotolo Hala,后多冠汉姓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满族同胞称女婿为"Huohehui",汉字即"霍和辉",因此有入赘姑爷干脆就称霍和辉氏,满语为Huohehui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其后裔有改汉姓为霍氏者。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D. 五原郡的沿革
西汉后期,五原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内蒙古包头市市区、固阳县、乌拉特前旗、达拉特旗以及准格尔旗东北部。境内有石门水,即今昆都仑河。武帝、昭帝时在临近匈奴的边地塞外大规模修筑长城和要塞。五原郡北境有石门障,出石门障向北,有光禄城。光禄城西北一线,有支就、头曼、呼河、宿虏(受降城)等数座鄣塞,中以长城相接,称为列城。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五原郡领十六县。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户,231328人,绝大部分居民为汉人。
西汉五原郡领县 县名 守尉治所 县治所在地 王莽改名 备注 九原县 郡治 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古城遗址 成平 固陵县 固调 五原县 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哈达门沟口东岸古城障遗址 填河亭 与今巴彦淖尔之五原县地望不同 临沃县 包头市昆都仑区孟家梁古城遗址,在包头钢铁公司废钢厂内 振武 文国县 繁聚 河阴县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昭君坟镇二沟湾村古城遗址 蒱泽县 属国都尉治所 南舆县 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峁镇 南利 武都县 鄂尔多斯准噶尔旗蓿亥图乡 桓都 与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无关 宜梁县 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三顶村三顶帐房古城遗址 曼柏县 延柏 成宜县 中部都尉治所
西部都尉治所 艾虏 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有盐官。 稒阳县 东部都尉治所 包头市东河区古城湾乡古城湾遗址 固阴 其北境有石门障、光禄城,塞外西北有支就城、头曼城、呼河城、宿虏城。 莫(黑旦)县 西安阳县 鄣安 河目县 十六国后赵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前秦灭鲜卑代国,复置五原郡。后其地入北魏。北魏太和中,五原郡故地分属怀朔镇、夏州、朔州。隋开皇五年(585年)置丰州。仁寿元年(601年)置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废府,三年(607年)改为五原郡,领三县,有2330户。唐贞观四年(631年)置丰州都督府,不领县。二十三年(650年)置丰州,领九原、永丰二县。开元二年(714年)迁安北督护府治所于中受降城。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九原郡,十三年(754年)于九原郡内置天德军。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丰州。
隋代五原郡领县 县名 设置年代 县治所在地 九原县 开皇五年(585年) 内蒙古五原县 永丰县 开皇五年(585年)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安化县 开皇十一年(591年) 无考
E. 武都区的历史
武都作为地名,始于先秦。《蜀王本纪》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适蜀……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发卒之武都担土,于成都郭中葬之。”的记载。《华阳国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的记载。
武,“扬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汉书·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
武都是秦人将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集中之地。 远古时期 根据龙沟发现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ensis)”化石研究报告证明,早在1000万年前,武都白龙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区。而且这里河谷纵横,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还生息繁衍着三趾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剑齿象、剑齿虎等动物。
根据文物普查和考证发现,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埋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和遗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
武都最迟在新石器时期中晚期就有华夏民族的足迹,他们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龙江及其支流沟坝河、福津河沿岸,从而开创了武都灿烂的古文化。 武都区部分文化遗址遗址名称时间所属文化发现地址点大李坪遗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 任家坪遗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洼文化柏林镇冯家崖西侧安坪庙儿坪遗址下层公元前39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安坪庙儿坪遗址上层公元前3000年前后马家窑文化马街镇大李家村南东坪遗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两水镇后村东北先秦时期 夏、商时期,武都为《禹贡》雍州之地,属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战国时,武都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县)级建置。 秦汉时期 秦朝:武都属白马氐族人。秦始皇设武都道,隶属陇西郡。
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粤后,又发兵击西南夷。据《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南粤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莋侯,冉駹皆震恐,请臣置吏,以邛都为粤巂郡,作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汉武帝年间初置郡时,武都郡下隶武都 (西和县洛峪)、上禒 (成县西部)、故道 (宝鸡南部)、河池 (徽县城西北)、平乐道 (康县平洛)、沮 (勉县西北)、嘉陵道 (略阳县北部)、循成道 (成县东南部)、下辨道 (成县城西北)等九县,5.1376万户,23.5560万人。今武都区大部属武都郡和平乐道所辖。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又设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属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后,新朝年间改武都郡为平乐郡(郡治移至今康县平洛,一说移河池),武都县改为循虏县(县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部),下隶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县。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县境内),今武都区境内大部属武都道和羌道。东汉至三国,郡名未改,武都隶凉州刺史部武都郡辖。 三国时期 三国:武都为蜀魏割据区。东汉献帝建安七年 (202年)武都郡归蜀汉,后又分武都、阴平二郡。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年)武都郡属秦州统之。蜀汉建兴七年 (229年)诸葛亮派姜维、陈式取武都、阴平二郡,属蜀汉益州武都郡,下隶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县,郡治复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将邓艾率兵南下。经武都,出阴平,用奇兵陷成都,导致了蜀汉政权的覆灭。 两晋时期 西晋:沿袭汉制,武都郡属秦州,下属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县。郡治下辨。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领杨难敌称雄割据,自号左贤王。玫族推为武都王,郡县俱废,称武都国。元帝永昌元年 (322年)打败杨氏,遂派益州刺史镇守。明帝太宁三年 (325年)杨难敌还据。简文帝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苻坚攻克仇池国,为南秦州,置刺史,隶下辨、沮、武都、沮水四县。孝武帝太元二年 (377年),杨难敌之五世孙仇池公杨定称据。安帝义熙四年 (408年),杨氏称藩,仍为南秦州武都郡,领县如故。 南北朝时期 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立武都国,至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 (448年),武都郡始从下辨移至石门 (今石门乡境内)。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87年),改武都郡为武都镇,镇所由石门东移仙陵山 (今旧城山),拜依山筑土城,由城南钟楼滩城门登上仙陵山筑七十二级台阶,初建武都城 (后阶州之名即由此而来)。镇下分设石门 (今石门境内)、白水 (今龙坝乡秦家河)、东坪 (今角弓镇境内)、孔堤 (今鱼龙镇内)四县。同时下隶武阶郡 (今桔柑乡大岸庙)。领北部 (今文县尖山附近)、南五部 (今四川姚渡镇和枫相乡张泉院之间)、赤万 (今黄坪乡草川)三县。
西魏:魏文帝大统元年 (535年),改武都镇为武州。大统十二年 (546年),武州改属南秦州,领安育 (石门县改)、东坪二县。同时下设白水、孔堤、万郡三郡。白水郡领洪化 (今安化镇曾家街)、绥化 (今龙坝秦家河)二县,孔堤郡领孔堤县,万郡领赤万、接难、五部三县。
北周:将白水、万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隶武都郡,绥化改建威,洪化、孔堤并建威,安育改将利,赤万并复津,北部、南五部拜盘堤。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文帝开皇元年 (581年),废郡制。炀帝大业三年 (607年)复为武都郡,郡治将利 (今旧城山)。领将利、建威 (今龙坝秦家河)、复津 (今桔柑大岸庙)、盘堤 (今外纳镇立亭村与文县临江乡之间)四县。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武都郡改为武州,治所将利 (今汉王镇附近),属陇右道,辖将利、建威、盘堤、复津四县。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建威并将利、武州下领将利、盘堤、复津三县。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武州复名武都郡。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武都郡又改为武州。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被吐蕃占据。唐懿宗咸通八年 (867年)收复。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阶州,州治旧城山,并改复津县为福津县。后州治虽有所移动,曾置于兰皋镇 (今康县大南峪)和福津 (今汉王镇)等地,但阶州之名,却一直治用到民国二年(1913年)。唐末(约908年)为岐王李茂贞地。
五代十国:约943年,阶州由后晋统治。约959年,属后周,仍称阶州。约924年和954年,阶州分别为前蜀和后蜀管辖,长兴元年(930年),移州治于福津(今桔柑乡大岸庙)。 宋元时期 北宋:承唐制,阶州治福津,属陕西秦凤路,下隶福津、将利 (今康县境内)二县,辖今武都、康县、舟曲等地。后郡治复移仙陵山(今旧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北峪河日发洪水三次,淹没阶州城南南门钟楼滩一片。为保城池,州守李铸命民工在城东凿开抵龙岗(今旧城山)数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为东南流 (约从今北城墙一带流过,从教场坝入白龙江)。
南宋:阶州属利州西路,下隶福津、将利二县。宋理宗端平三年 (1236年),阶州被蒙古人占领,郡治曾毁于战火。
元朝:废福津、将利二县。约1260年,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树城(今角弓镇柳树城)。元末州治复移坻龙岗。 明清时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复阶州,州治复移旧城山,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
洪武四年 (1371年),阶州改为阶县,县令陆去在万寿山东建砖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区的雏形。洪武十年六月 (1377年)复为阶州。
明穆宗隆庆元年 (1567年),阶州知府谢锐将北峪河水东南流复改西南流 (即水归古道),拜在砖城之外扩建土城 (即今武都老城区)。
清朝:阶州隶属甘肃。雍正七年(1729年),阶州升为直隶州,直隶于甘肃布政使司,领文、成二县。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制,改阶州为武都县。属渭川 (陇南)道。
民国二年(1913年),阶州直隶州改为武都县,并分置出西固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武都县属甘肃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月,从武都县划出白马关警察所辖地,分设永康县,同年四月改为康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政府将全省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武都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天水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岷县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肃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武都,武都县同时改属武都专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来电任命驻武都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的牌子悬挂在武都师范学校(今旧城山中学)的门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实成为国民党时期甘肃省最后一个省会。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县属武都专区管辖(专区、县同治城关镇)。
1958年2月,武都县随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4月11日撤销武都专区。
1961年11月,恢复武都专区,驻地仍在武都城关镇。
1968年7月7日,武都专区、武都县革命委员会在武都莲湖广场召开成立大会。
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武都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1月,武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销武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武都县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实际仍驻武都城关镇)。
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和武都县,设立甘肃省陇南市(地级市)和武都区(县级区)。市、区政府驻地仍为武都城关镇。 公元443年,杨文德在前仇池国镇东司马洪达、征西从事中郎任胜等拥立下,于葭芦(今武都外纳镇)建武都政权,至公元477年杨文度时为北魏所灭,传2代4主,历34年。
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九寨沟县),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县),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公元447年杨文德招纳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将皮豹子率大军攻占武都北部地区,将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县广化)迁到今武都城关旧城山,杨文德流亡南朝刘宋汉中,刘宋发大军助文德反攻,复立武都国。
公元477年,武都国主杨文度遣其弟杨文弘攻破仇池,魏将皮欢喜等反攻,文弘弃城退走。魏军攻破葭芦,杀杨文度,武都国亡。 历史上在武都发生人群迁徙多次。最早的是约6000年前因气候急剧趋向干燥寒冷,甘青地区人群中的一支开始南下向藏彝走廊迁徙,其中一条路线是从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经甘肃岷县、武都一带沿白龙江流域向南发展,从岷山西侧进入岷江上游地区。
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三次较大迁徙。
第一次,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镇压氐人反抗,将部分氐人迁于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并多次到氐地掠夺粮谷和人口;魏又强迫武都氐﹑汉等族人众迁于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广魏等郡。在蜀魏争夺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汉。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在武都﹑阴平二郡以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它各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其中最著名的如晋略阳氐蒲(苻)氏﹑吕氏,其先人都是从武都迁徙而来。
第三次,据《阶州直隶州续志》记载“蜀汉建兴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今成都南)”。(另一说法:姜维计划“移民实蜀”,“建兴十四年,准备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但符健与其弟发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户降魏,……安置到魏的内地”)
元代以前,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的主体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数民族,汉族虽已陆续进入白龙江流域落业,但数量少。
明代开始,为了巩固边关,教化“异族”,政府开始往白龙江流域大规模迁徙汉人。加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两次流民高潮,使汉民逐渐成为白龙江流域的主体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期间,川蜀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
第二次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同治回乱的十多年间,陕西移民大量涌入白龙江流域。由于白龙江流域山大沟深,林密流急,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龙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资料表明,陕西、山西人进入该地区的数量很多。武都及邻县的居民主要来自四川、湖北、陕西、山西。
F. 寻找《三国演义》中的地名
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
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
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下辖郡国:
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下辖郡国:
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下辖郡国:
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
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
河间郡,治所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
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
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
八、并州,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辖:
雁门郡,治所不详,今山西代县西南。
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乐平郡,治所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
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离石,今山西吕梁市。
上党郡,治所壶关,今山西长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西南。下辖郡国:
代郡,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怀来东。
范阳郡,治所涿县,今河北涿州。
燕国,治所蓟县。
渔阳郡,治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丰润东。
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
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
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
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
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下辖:
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南安郡,不详。
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
广魏郡,治所临渭,今甘肃天水东。
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县,今陕西彬县。
扶风郡,治所槐里,今陕西咸阳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耀县。
冯翊郡,治所临晋,今陕西大荔县。
京兆郡,治所长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凉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下辖: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
张掖郡,治所角乐(这是一个字,打不出来,只好分开)得,今甘肃张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十二,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
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
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后部六国。
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国,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辖:
汉中郡,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
阴平郡,治所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
汶山郡,治所绵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东广汉郡,治所不详。
广汉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为郡,治所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汉嘉郡,治所汉嘉,今四川雅安东北。
巴西郡,治所阆中,今四川阆中。
巴东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节。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市江北。
江阳郡,治所江阳,今四川泸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庆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国,下辖:
永昌郡,治所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
云南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
越隽(“隽”字上面还有个“山”,打不出来)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东。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云南昭通。
建宁郡,治所味县,今云南曲靖。
徉(这个字也打不出来,先找一个代替,具体见图中)柯郡,治所且兰,今贵州都匀北。
兴古郡,治所宛温,今云南砚山北。
十五,扬州(吴国部分),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下辖:
庐江郡,治所皖县,今安徽潜山。
蕲春郡,治所蕲春,今湖北蕲春。
丹阳郡,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
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苏常州。
吴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会稽郡,治所山阴,今浙江绍兴。
临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阳郡,治所鄱阳,今江西波阳。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临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
庐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瓯南。
十六,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下辖:
建平郡,治所巫县,今湖北巫山县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长沙郡,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
衡阳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临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东。
桂阳郡,治所郴县,今湖南郴州。
临贺郡,治所临贺,今广西贺州东南。
十七,交州,吴国,治所南海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下辖:
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广州。
苍梧郡,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
郁林郡,治所布山,今广西桂平西南。
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
高凉郡,治所恩平,今广东恩平北。
朱崖郡,治所徐闻,今广东徐闻南。
交趾郡,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东。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鲜卑等部。含鲜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鲜卑部主要有河西鲜卑,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黄河以内地区。
总地域南至黄河河套一带,东至辽东,北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西至西域长史以北。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另蜀国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于建宁郡味县,今云南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