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古遗址
Ⅰ 新疆和田墨玉县什么时候解封
已经解封了。
新疆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是“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专,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属,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2019年底常住人口2523.22万人 。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现有55个民族成份,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Ⅱ 有关和田的资料,了解它的位置、物产等
和田位于新疆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12年末,总人口212.34万人。
野生动物主要有21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藏野驴、雪豹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藏羚、马鹿、盘羊3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北山羊、岩羊、青羊、雪鸡6种。
野生植物有53个科,193个属,348种。其中大部分为牧草饲用植物,也有部分特殊经济植物、固定植物、食用植物、工艺植物、农药植物等。如:管花肉苁蓉、甘草、党参、麻黄、大黄等。
矿产:能源资源6种,有煤、天燃气、石油、油页岩、热泉、铀;金属矿产15种,有铁、锰、铜、金、银、锑、汞、铅、锌、镍、镁、锂、铍、铷、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有硫、盐、硼、硭硝、含钾岩石、蛇纹岩、重晶石、黄铁矿、磷块岩;建材矿产18种,有石膏、石棉、石墨等.
冶金辅助原料矿产5种,有菱镁矿、白云岩、石英岩、粘土和石灰岩;宝玉石矿产6种,有和田玉、昆仑玉、金刚石 、玛瑙、石榴石和绿柱石。优势矿产及特色矿产主要为和田玉、稀有金属、锑矿、金矿及汞矿。主要矿床有布雅煤矿、杜瓦煤矿、阿其克水泥石灰岩矿、石膏矿、阿拉玛斯和田玉矿、黑山和田玉矿、玉龙喀什河库麻特一带和田玉仔玉矿、黄羊岭锑矿、长山沟汞矿、帕西姆金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康西瓦铅矿、康赛音砂金矿等,各类矿产矿床27个,矿点168个。
Ⅲ 墨玉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Ⅳ 我想了解一下和田的墨玉县
和田墨玉县
墨玉县史称喀拉喀什,汉、唐时期属于阗国,是"丝绸路"古道上的交通要冲,1919年喀拉喀什正式建县。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地处东经79°08′-80°51′,北纬36°36′- 39°38′。东与和田县隔河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南抵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瓦提县相邻,县城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961多公里。
墨玉县截止 2001年底总人口为41.2万人(含兵团人口4041人),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其中维吾尔族40.6万人,占总人口的98.6%,汉族人口5504人,占总人口的1.33%,其它民族占总人口的0.037%。全县辖1镇15个乡、364个行政村,1631个村民小组,县境内驻有兵团十四师47团场。
墨玉县总面积 2.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5%,平原绿洲占5.9%,沙漠占85.6%。全县东西宽45—112.5公里,南北长319.5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120—3600余米之间,地形分三个地貌单位:南部为山腰起伏山区;中部为洪水冲积扇平原,是主要的农业种植区;西北部是冲积沙漠平原,生长着大面积原始胡杨林、红柳。
墨玉县的气候属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少雨,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11.3℃,1月平均气温—6.5℃,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18 . 7℃,年平均降水量为36 — 37 毫米,蒸发量 2239毫米,无霜期177天,年日照时数为2655小时。
全县土地总面积3465万亩,宜农土地面积为694.5万亩,占总面积的20.03%,其中:可耕地总面积97.16万亩,现有耕地面积54.5万亩,园地6.9万亩,林地467万亩,天然草场128万亩,水面积35.2万亩,其它2.9万亩。野生药用植物、畜禽种类繁多,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生长和种植白榆、杨、柳、桑、杏、苹果等60余个树种,境内野生植物有甘草、大芸、芦苇、胡杨、红柳、沙枣、罗布麻等,矿产资源有黄金、金刚石、玉石、石英、石灰石、石膏、盐、云母、水晶、铅等,据有关资料,黄金与石膏储量较多,黄金在境内分布广,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此外, 现已探明储藏天然气 600多万立方,石油储量也十分可观。
墨玉县属典型的灌溉型农区,年均从喀拉喀什河引水9—10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达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亿立方米,现有水库7座,蓄水总量达5400万立方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梁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向日葵、红花、大麻、烟草、小茴香等;经济林木有核桃、杏、葡萄、桃子、石榴、苹果等。我县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即:果汁加工业、颗粒饲料加工业、地毯编织业、红柳嫁接管花大芸特色种植业,积极欢迎外地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来墨玉县搞合作开发,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墨玉旅游资源丰富。距县城16公里处的夏合勒克封建庄园,始建于19世纪中叶,有纵横沟渠、密密层层的防护林带及星罗棋布的农家住宅和农奴主的豪宅园地,记载着农奴主的历史沿变和兴衰,可供人们旅游观赏,更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距县城18公里的千年古法桐树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该树占地面积914平方米,7人方可环抱。 目前,千年法桐树枝繁叶茂,长势良好。以千年法桐树为特色,并种植圆柏、丁香、夏橡、五角枫等观赏树种40余种,建成圣树园旅游景点,供旅游观赏和节假日休闲;距县城200公里的红白山,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膜地,红、白二山相互映衬,山上庙宇古建筑的残骸仍然依稀可见,目前因石油天然气开发而铺设的柏油路已经贯通,为沙漠旅游、探险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是一个具有较高考古价值和休闲度假之地.
Ⅳ 墨玉县的风景名胜
封建庄抄园
封建庄园距袭墨玉县城16公里,属自治区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形成于19世纪中叶。
古代城堡
古代城堡位于和田河上游西侧麻扎塔格红山嘴上。麻扎塔格当地人亦称红白山。《宋史·于阗传》称通圣山。
法国梧桐树
法国梧桐树位于墨玉县城南阿克萨拉依乡古勒巴克村,距墨玉县城18公里。是墨玉县林业局管辖的文物保护区之一,树高 30 多米,主杆直径达3米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Ⅵ 和田地区的名胜古迹
和田佛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较多。其中: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阿西、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古遗址。
策勒小佛寺
达玛沟乡小佛寺遗址于2000年3月被一牧童发现。佛寺面积为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从佛像的制作技法判断,系南北朝遗迹,距今1500-1800 年。该佛寺周围是一个庞大的佛寺群,曾出土千手观音手托带有老鼠图案的法器,是世上首例印证“万民崇拜鼠王”这一典故的重要文物。它的发掘被考古界列为2005 年中国考古七大发现之一。
乌鲁瓦提风景区
乌鲁瓦提景区位于昆仑山南麓的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处、和田县浪如乡境内。距和田市71公里。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核桃王景区
核桃王位于和田市西南15公里的巴格其镇境内,2007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据考证,核桃王树植于唐代(公元644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堪称果树中的老寿星。
昆仑湖公园
昆仑公园是和田地区最大的公园,占地88000平方米,平均海拔1320米。园内以昆仑湖为中心,水面面积28000平方米。昆仑湖东部、南部岸线平直,东北角狭长。湖中有一湖心岛,湖的西北角为荷花池;东部有三个鱼池,其中靠北的两个较大,兼有水上划船等娱乐功能。
其娜民俗风情园
其娜民俗风情园位于墨玉县城南,阿克萨拉依乡其那巴格村,距和田市40 公里。2007年底被评为自治区级3A景区、全国工农业示范点、五星级农家乐。
白玉河(玉龙喀什河)景区
白玉河亦称玉龙喀什河,自古因生产和田白玉而得名。白玉河是白玉的主要产地,主要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白玉等36种和田玉,其中最为名贵的是在河中采到的羊脂玉。白玉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全长504公里,年径流量22.6亿立米,灌区有7万人受益。白玉河自南向北流经和田绿洲,在阔什塔什与墨玉河汇流成和田河后,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
英艾日克水库
英艾日克水库位于和田市18公里处的冲积扇扇缘洼地中,属平原水库。库容4225万立方米,调节库容25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5米。水库西侧为英尔艾力克沙丘地,组成金色沙滩游泳区和沙疗、沙漠骆驼游、滑沙等游乐区;北岸出水口两侧为鱼塘和园林地。
夏合勒克庄园
夏合勒克封建庄园位于扎瓦乡,距县城 20公里,占地20亩,维吾尔语为“很多的树枝”之意,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合勒克封建庄园形成于19世纪中叶,夏合勒克庄园形成于19世纪中叶,较完整全面地反映当时封建地主的生活状况,是墨玉县历史上残酷剥削农奴,鱼肉百姓的封建地主奢靡生活的地方。现存1座住所、1座清真寺,占地1.3公顷。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境内,尼雅河的下游古河道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在古丝绸之路的南道上。尼雅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Ⅶ 新疆的古遗址都有哪些
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约7公里处, 东距库车城约60公里,北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在山间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雀尔达格山。在绵延数公里的沙石山壁上遍布人工凿出的石窟。
(苏巴什古城)苏巴什遗址也称昭怙厘大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公里却勒塔格山的南麓,目前是一座大型的建筑群体遗址。这座寺院早在公元5世纪初便已存在,当时称为“且厘大清净”.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为唐代文化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三处的图片网址http://www.zhguw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7&id=1350
1906年至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第二次对中亚新疆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本人根据斯坦因考察和发掘后出版的《西域考古图记》、《沙埋和阗废墟记》、《古代和田》等书为参考,对其第二次西域(新疆)考古调查和挖掘的古代遗址做一综合,以为喜欢新疆历史遗迹的人提供简单的线条。
斯坦因是西域(新疆)考古史上的江洋大盗,他卑劣地利用各种手段对新疆等地的古代遗址进行挖掘、剥取壁画、搬走佛像经书,凡能拿走的全部席卷一空,实为强盗,但他又是一个专注的西域研究专家,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研究西域(新疆)奠定了基础,后人当辨证地看待斯坦因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1906年--1908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中亚(新疆、敦煌)的考古和研究。
他行进的是一条他自认的新的线路,有别于他的先辈们的足迹:从印度出发,经白沙瓦附近的印度控制区边境,经斯瓦特帕特汗部族领地进入吉拉德尔,由此穿越兴都库什山的主脉到达阿姆河上游谷地和阿富汗所属的帕米尔地区,再由帕米尔高原的中国的塔什库尔干进入喀什噶尔,去了和田绿洲、罗布荒漠、敦煌,再返回吐鲁番......
1900年--1901年,斯坦因第一次在我国新疆地区进行考古和发掘,并著有《古代和田》一书。而这次(第二次)考古研究后所著的《西域考古图记》既是《古代和田》的续集,又是一部巨著。
这部巨著涉及的地域包括了今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吐鲁番、哈密和河自走廊等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遗址、米兰佛寺、吐蕃城堡、楼兰古城及附近遗址、焉耆锡克沁明屋及其附近石窟寺和遗址、甘肃西部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和藏经洞等。在上述其发掘的遗址中,发现的遗物主要有雕塑、绘画、简椟文字(包括汉文、梵文、佉卢文、和田文、龟兹文、吐蕃文、突厥文、粟特文和回鹘文等),织物(丝、毛、麻、棉等)、钱币、碑刻、佛经残卷以及大量的陶、木、石、金属(金、银、铜、铁等)、玻璃、料器等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和兵器等。
这部巨著研究涉及的范围有:新疆考古学、河西地区考古学、佛教考古学、建筑考古学、古民族文字学、简椟文书学、铭刻学、钱币学和体质人类学等新疆、河西古代历史学、古文献学、历史地理学;新疆、河西古代民族史、古代民族文化史;佛教、摩尼教、景教和袄教;雕塑、绘画、音乐、舞蹈;地理学、吐鲁番敦煌学、古代社会学、丝绸之路史、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史、古代国际关系史、古代服饰史和有关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等诸多领域。
斯坦因盗掘的遗址中的文物如壁画、塑像等对我国的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他自己也在这部著作中直言不讳地描述过,给他不光彩的研究留下了历史的、真实的记录,也为后来的中国研究敲响了警钟。
一、塔什库尔干地区
1、克孜库尔干遗址(即今公主堡遗址)。在今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以南10余公里的山崖上。
公主堡为玄奘西行取经返回时在羯盘陀国(今塔什库尔干县地域)听到的传说所记载的。公主堡位于卡拉其古峡谷一座海拔约4000米的高峻崎岖山冈东侧,由土坯及夹杂树枝和灌木层组成,墙壁坚固。斯坦因判断该遗址建于汉代,但遗址内无任何汉时淘片等物,该地“可能仅仅被用作一处在危急情况下的临时避难所,而不是一个长久性占据的地方”。斯坦因还在遗址下的山谷缓地发现有垦殖过的田地痕迹。
1972年,新疆考古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认为该遗址的城墙历史只有300多年,即为清朝所建。
公主堡因玄奘所记载的塔吉克族祖先关于“汉日子孙”的传说而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斯坦因对公主堡遗址有详细介绍。
2、阿克塔木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附近,,由一圈围墙构成,上部为土坯,下部由粗糙的砾石建成。该遗址修建年代不详。
3、其其克里克遗址。(即玄奘记载的福舍遗址),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北的峡谷中,已为废墟,为古丝路为过往行人和商旅提供休息和供给的驿站。
二、喀什阿图什地区
4、可汗沙尔遗址。位于喀什市北,坐落于阿图什河北岸一座约高20米的黄土墩上,有残留佛塔。
5、三扇洞遗址(即玉其买尔万遗址,今称三仙洞)。位于喀什市北10公里的今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半山腰中,为佛教洞窟,开凿于东汉时期,为今喀什地区保留最完整的一处佛教遗址。洞窟内绘有大小不等的各种佛像70余尊及1尊立佛。
三、莎车叶城地区
6、克孜尔加依遗址。位于叶城南部提孜那甫河岸,曾发现有回鹘文写卷。遗址已不存在。
7、阔依鲁克阿塔遗址。在克孜加依遗址北约3公里处,现已不存在。
四、和田地区
8、八喇玛库木塔提。塔提,即占据古代遗址的风蚀地。该遗址位于今墨玉县喀拉喀什镇南侧通往和田市区的沙漠中,有红陶碎片散布。塔提已不存在。
9、那戛拉哈纳土墩遗址。即玄奘记载的“鼓池侧伽蓝”废庙遗址,位于和田县约特干古城遗址附近,已不存在。
10、约特干遗址。位于今和田县巴格其镇艾拉曼村田地中,疑为古和阗王国的国都。现仅残存很短的城墙,出土有各种陶器、铜器、古文书、古钱币等。
11、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今洛浦县吉亚乡北约35公里处的沙漠中,面积约3600平方米,主要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四周墙壁内外侧至今仍保存大量佛像及壁画。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以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为主。
热瓦克佛寺遗址是我国现保存较好的一座具有典型健陀罗佛教艺术特征的寺院遗址,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出土文物除壁画外,还有五珠钱、佛珠和各种陶器等。
斯坦因对约特干和热瓦克遗址有详细介绍。
12、阔克库木阿里斯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为公元4-7世纪遗存,其木制建筑图案与尼雅遗址建筑图案一致。
13、基内托克玛克遗址。在热瓦克佛寺遗址附近,为一佛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泥塑装饰物、木雕碎块等。
14、阿克铁热克遗址。为一佛庙遗址,在热瓦克遗址附近,现已不存在。
15、斯也克遗址。为一佛庙遗址,在阿克铁热克遗址西3公里,已不存在。出土有泥塑像、陶片等。
16、喀达里克遗址。为一汉唐时期的寺庙遗址,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境内的沙漠中,出土有壁画、泥塑饰板残片、陶质饰物、木浮雕、泥浮雕、梵文及古吐蕃文文书木犊、彩绘木板残片。斯坦因对喀达里克遗址有详细介绍。
17、巴拉瓦斯特遗址。在喀达里克遗址附近,为喀达里克遗址系列居民居住区,出土有陶器碎片、丝绸、汉文及婆罗米文木简等物。
18、阔克吉格得遗址。在喀达里克遗址附近。已不存在。
19、达拉布赞遗址。位于喀达里克遗址南,为一寺庙遗址,出土有泥塑佛头像、彩绘板等。
20、麻扎托格拉克遗址。在达玛沟遗址附近,为唐代遗存。出土有婆罗米文、汉文文书木简、纺织物等。
21、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位于今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的尼雅河尾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
尼雅遗址为汉晋精绝国都城,斯坦因曾两次发掘废址53处,掘获佉卢文木简721件,汉文木简、木牍数件以及武器、乐器、毛织物、丝织品、家具、建筑物件、工艺品和稷、粟等粮食作物。继斯坦因之后,美国人亨延顿、日本人橘瑞超等先后涉足此地,此后,斯坦因于1913年和1931年又来过两次。新疆博物馆1959年发掘的东汉夫妇合葬墓出土有2具干尸和一批珍贵文物,其中蓝底卉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被认为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棉织物。
尼雅遗址以佛塔为中心,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5-7公里,附近有众多房屋遗址、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和冶炼遗址等各类遗址70处。经学者考证,尼雅遗址即《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精绝国故地。斯坦因对尼雅遗址有详细介绍。
22、比勒尔孔汗遗址。在今民丰县牙通古孜河尾闾的沙漠中,为古代民丰地居民的居住地,现已被沙漠埋葬。
23、安迪尔古城遗址。传为唐代西域毗沙都督府所属的兰城镇遗址,位于民丰县安迪尔农场东南约25公里的沙漠腹地,在安迪尔河下游东南,由佛塔和寺院组成,始建于汉代,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出土有吐蕃文、婆罗迷文、佉卢文和汉文文书及其他文物。遗址现存环形城址(居址)、佛寺、佛塔、墓地等。唐代中后期随着安迪尔河流量减小逐渐废弃。唐玄奘抵达这里时,曾记载这里为“睹货逻故国”,并称其为“国久空旷,城皆荒芜”。斯坦因对安迪尔遗址有详细介绍。
五、若羌地区
24、瓦石峡古遗址。位于若羌县西80余公里的瓦石峡乡博孜也尔村西南沙丘中,曾被称作“弩支城”、“凹石峡”,是古楼兰国的经济重镇,残留冶炼金属和烧制器皿的土窑,遍地陶片、砖块和玻璃碎渣,出土有隋、唐、宋时期钱币、丝织品及元代汉文文书、玻璃器皿等。
瓦石峡古城建城可追溯到公元前77年。汉昭帝时因楼兰“最在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与汉通”,多为“匈奴反间”(《后汉书.西域传》),于是,汉昭帝令楼兰王都迁至鄯善(今新疆若羌县附近),改国名为“鄯善”,并屯田移民,目的是不受匈奴控制,以开辟西进之路。鄯善国形成后的公元5世纪,北魏派将镇守,唐初,中亚康国首领康艳典在鄯善郡属地筑新城,即“弩支城”,隶属当时的沙州都督府(府治在今敦煌),粟特人多来此地居住,8世纪,这里和米兰一同成为吐蕃控制地,元后,这里又成丝路南道人类活动的中心。
斯坦因对瓦石峡遗址有详细介绍。
25、米兰古城遗址。
米兰古城处于罗布泊东南的极小绿洲边缘,为汉唐屯垦基地,主要由古戍堡、东大寺、西大寺三部分组成。
古戍堡是吐蕃时代的一座军事堡垒,南北宽56米,东西长70米,呈不规则方形。城垣最高残存7米多,用黄土、柳枝、麦秸相间夯筑而成,墙外积满流沙。戍堡东北角有一400平方米的大建筑物,戍堡南墙有一个高12米的土台,长宽各为20米和12米,土台顶部立木杆,好象是烽燧。戍堡四角有角楼,高度在6-9米间。堡内建筑物集中在北部,多已坍塌。古堡东西侧排列着众多的佛塔和规模宏大的寺院遗址。当年法显、宋云、惠生、玄奘等著名的高僧在西去天竺或东归故国的途中都曾在这里拜佛讲法。
东大寺高约6米,分上下两层,四周有高院墙;西大寺则与东大寺相对,外绕基座置走廊。
米兰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式样和艺术风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简及兵器、漆皮甲片、粮食及毛、丝织物。古城范围东西绵延约7公里,南北宽5公里,其间有多处佛寺、佛塔分布,还发现了汉代的水利工程和屯田遗址,这里灌溉渠系纵横,布局合理,体系完整,屯田规模广达3000公顷。在吐蕃古戍堡的东南2公里处还发现了汉代居住遗址,遗址中抛散着青、白玉料,陶片遍地。
米兰古城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式样和艺术风格,是新疆早期佛教的典型。古城出土有大量吐蕃文木简及兵器、漆皮甲片、粮食及毛、丝织物。在吐蕃古戍堡的东南2公里处还发现了汉代居住遗址,遗址中抛散着青、白玉料,陶片遍地。斯坦因对米兰遗址有详细介绍。
26、楼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至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依山傍水,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楼兰地区已是西域农业发达的绿洲。到了唐代,楼兰几成边远代名词。
遗址发掘有晋代手抄《战国策》,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具30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衣饰完整,面目清秀,后被称为“楼兰美女”。其它文物有汉锦(其上有汉文)、汉五铢钱、贵霜王朝钱币、唐代钱币、汉文、佉卢文残简等。 斯坦因对楼兰遗址有详细介绍。
27、居卢仓遗址。为汉唐后形成的丝绸之路楼兰道上的给养站。
六、
28、阿拉塔木遗址(即今哈密市庙儿沟白杨沟佛寺遗址)。位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的白杨河上游,当地维吾尔人称为“台藏”。为唐代佛教遗址,伊斯兰教传入哈密后, 该院逐渐废弃。
29、拉普乔克遗址。位于今哈密市三堡乡四堡村白杨沟河中游,有南北两城,四角有残存了望台,城内有土墩和房屋残墙。古城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据《后汉书》记载,公元72年,东汉明帝拜窦固为奉东都尉,屯兵凉州,窦固分兵四路北征匈奴战于天山,呼衍王败逃,东汉政府在四堡设“宜禾都尉”城。城内有佛寺遗迹。
斯坦因对上述两遗址有详细介绍。
七、吐鲁番
30、大阿萨古城遗址。在今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南的沙漠中,当地人称“阿萨协海尔”。根据黄文弼1928年考察,大阿萨古城为唐时驻守官署所在地,北部有晋-唐时期的墓葬群。
古城地当丝绸之路大海道要控,大海道早在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为中原掌控高昌、柳中的一个重要戍堡。大阿萨古城有佛殿遗址,出土有佛教蛋彩壁画、泥塑坐像残片、丝织残片、回鹘文书等。
斯坦因对大阿萨古城有详细介绍。
31、小阿萨古城遗址。在大阿萨古城附近,当地人又称克其克阿萨。与大阿萨古称为同一时代。出土有木雕坐佛等。
32、交河古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儿乃孜沟悬崖平台上,地势险要,四面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洲。曾是车师前部王国的国都,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约2000-2300年。
交河古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古城中有佛教寺院等。
斯坦因对交河古城有详细介绍。
八、和硕焉耆地区
33、曲惠古城遗址。位于今和硕县曲惠乡西北,相传是汉代危须国故地。遗址仅存夯土筑城基,城内建筑基址尚存,有一土墩,红土筑,顶部砌土坯,地面散布红泥陶片,出土开元通宝等古币。
34、硝尔墩旧城,位于今焉耆县西北。遗址分内外两城,外城城墙断续,城中有夯土所筑的高大建筑,已残破,地面上有粗厚红陶片。估计该遗址为古代耆耆、危须两国时期的粮仓遗址。中国学者黄文弼认为是危须国的危须城。
35、博格达沙尔遗址。今称四十里城子古城,位于今焉耆县城西12公里,是汉代焉耆国都员渠城,也是唐代焉耆都督府治所。古城现存城垣、小城、护城河等,周围许多防卫建筑是用巨型土坯垒砌的堡垒状建筑,内有高台、住房、外有围墙。博达沁古城经汉、南北朝、隋唐而后衰落。遗址出土的陶器属北朝和隋唐遗物,铜镜、包金铁剑、金带扣和装饰品等属汉代物品,另有唐代钱币和饰品出土。
36、硕尔楚克遗址。即今锡克沁古城遗址,在焉耆县七个星镇境内。为唐代寺院遗址,是当时西域较大的伽蓝之一,包括南大寺、北大寺以及离寺院不远的千佛洞石窟群三部分。南大寺曾发现具有不少犍陀罗风格的泥塑彩绘佛头,为公元6-7世纪的作品,而北大寺的彩绘佛头有东方风格,约为公元8-9世纪的塑像,另发现有木制残片、彩绘木板、浮雕组像菩萨像方砖、泥浮雕、建筑构件残片、彩绘壁画、汉文、回鹘文等文书残片等。
斯坦因对此有详细介绍。
37、霍拉遗址。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霍拉村南偏东一处山顶、山梁和坡地上,为唐宋遗址,分为南北两区。南区遗址较多,坡地处有佛塔、大僧寮、禅房、龛式建筑等,北区距南区约300多米,山腰处有一座佛塔和一些建筑遗迹。1928年,黄文弼发掘有瓷砖、木雕佛像、瓷砖花纹等。
斯坦因对此有详细介绍。
图:锡克沁古城出土的文物 图为转载 九、库尔勒轮台地区
38、乌孜干布拉遗址。即玉孜干古城遗址,位于今库尔勒市西南约10公里的英下乡玉孜干村附近,现仅存城垣几段,夯土而筑。可能是汉代捷枝城址。无资料可考。
39、央塔克沙尔遗址。位于乌孜干布拉遗址附近,形制也相似,仅有城墙残留,其他无从考证。
40、沙喀兰达遗址。位于库尔勒市西南,仅有城墙残留,其他无从考证。
41、乌垒古城遗址。即野云沟遗址,在今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之间,为汉代西域都护府乌垒城所在地,是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遗址已不存在。在野云沟乡附近还有两处古城遗址,一为一座方形小城池,被水流冲刷过,城垣仅存1米,夯土筑,周长约百米,城内散布着青灰色陶片,城东似有一城楼,南有城门。另一为当地人称的“白土墩”,有城垣、田埂残迹和一个高约3米的土墩烽隧。黄文弼在此发掘出一些存贮的陶罐,估计是西域都护府设立时期士卒在这里屯守的用物。
九、于田策勒地区
42、喀拉墩古城遗址。位于于田县城北240公里处的克里雅河下游沙漠腹心,距和田市440公里。古城堡城长方形,边长60米,现存土城墙高8米。出土有陶片、毡残片、汉代古钱币等文物。遗址为汉代-南北朝时期,是当时于阗国境内“小城数十”中的城堡之一。
斯坦因对此有详细介绍。
43、法哈特伯克亚依拉克遗址。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乡境内,斯坦因发掘过8处遗址,出土有梵文、婆罗米文经书,宝石封泥泥塑佛像残片、蛋彩壁画、希腊风格的凹雕等,疑为公元6世纪宋云西行所提的“末城”遗址。
44、喀拉央塔克遗址。位于今策勒县达玛沟河东岸一片开阔的灌木丛低沙丘地带。为佛寺遗址,斯坦因考察时已被破坏,但他采集有壁画及木雕佛像碎片、乾元年间的钱币等物。
45、玛依拉遗址。在今策勒县西的沙漠中,发现有泥塑碎片,斯坦因判断此遗址为一座寺院,建于唐代,毁坏年代已久。
十、和田地区
46、瓦依斯喀拉木遗址。位于洛浦县杭桂乡北的沙漠中,为一古代佛教寺院,但仅剩残存的台座,保留有白陶浮雕。
47、杭桂塔提遗址。位于洛浦县杭桂乡北的沙漠中,为一古代佛教寺院,无残存。
48、喀拉萨依寺院遗址。位于和田市以北的沙漠中,无建筑遗存,但有小块佛像碎片。现已不存在。
49、玛亚克里克遗址。位于玉龙喀什河北左岸的灌木丛中,有蛋彩壁画、灰泥彩绘佛像、钱币、古代和田养蚕像等,斯坦因疑为唐代以前就已废弃。
50、奇里古勒乌格勒遗址。在玉龙喀什河北尾闾处沙漠中,当地人称“契丹乌里克”,即汉人城,地面有大量粗糙的陶片,其他无任何遗留。
51、麻扎塔格古堡遗址。位于墨玉县境内和田河下游西岸,为古代古堡遗址,分为三重,判定建于不同时期,上部已全塌陷,只残留墙体。出土有古代文书、钱币等物。
麻扎塔格古堡当古代龟兹至于阗必经之地,始建于东汉时期,延至唐、宋,为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为古代和田重要古城之一,废弃于十一、十二世纪的宗教战争。
斯坦因对此有详细介绍。
52、乌什堡垒。位于今乌什县通往山口地段,为一巨大天然堡垒。
53、琼梯木遗址。位于柯坪县城南沙漠中,泥土夯制建筑,有陶片、钱币等物,废弃于唐代末期。
54、托库孜萨来遗址。位于今图木舒克市附近的托库孜萨来山南麓。遗址城墙为三重,夯土筑成,有寺庙遗址,为汉至北魏的尉头国、唐据史德城,也称郁头州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55、阿萨遗址。在今策勒县努尔乡喀拉塔什河源头,发现有毛织物,为一古代人类居住地。
斯坦因第二次对西域(新疆)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持续近3年,路线是:经今阿富汗瓦罕走廊进入中国,途经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图什、莎车、叶城、皮山、和田、策勒、于田、民丰、且末、若羌(、敦煌、安西、)哈密、吐鲁番、和硕、焉耆、库尔勒、轮台、于田、策勒、和田、墨玉、乌什、柯坪、巴楚、和田、昆仑山北等地。其完成考察后的成果被撰写成100余万字的文字,轰动欧美学界,学术价值极高,可读性强,为至今研究西域(新疆)历史遗迹的第一手基础资料或惟一资料。
历史上的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汇聚的东西方交流中枢地,历史文化和宗教民俗极为丰厚,带有对新疆灿烂文明兴趣的人,对斯坦因考察的众多佛教遗址的研究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