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汉青石津遗址

汉青石津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3-06 17:17:29

⑴ 锦州有什么特产

1、黑山花生

黑山花生,辽宁省锦州黑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版产品。黑山位于辽宁西部权,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因盛产花生而被誉为东北第一大花生生产基地县。

2、黑山锦丰梨

黑山锦丰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黑山锦丰梨果实近球形,具有香气,果皮绿黄色,贮后金黄色,蜡质厚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

3、北镇葡萄

北镇葡萄,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具有色泽黑紫、果粒均匀、颗粒饱满、适口性强等特点。

4、黑山地瓜

黑山地瓜,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种植地瓜。黑山地瓜薯块长纺锤,表皮光滑,紫红色;薯肉乳白色。

5、黑山褐壳鸡蛋

黑山褐壳鸡蛋产于辽宁省锦州黑山县。在2018年11月2日第四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专场活动上,黑山褐壳鸡蛋作为全国第一个蛋类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样板”,荣获了示范样板授牌证书。

⑵ 历史上女将有几个

秦良玉
(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巴渝战功卓著的女将军、女军事家。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并且在四川、贵州地区又相继击败奢崇明、安邦彦、张献忠、罗汝才等叛军,取得成都之捷、重庆之捷、夔门之捷等。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爵。去世后谥号“忠贞”。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洗夫人:
南朝至隋初时期洗夫人是岭南少数民族首领,她生年不祥,是高凉(今属广东)人,出身于俚族冼姓大家。她从小就喜欢耍刀使枪,武艺高强,还精通兵法,又读过学多书,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梁武帝在位的时候,她嫁给了高凉太守冯宝,从此被称为“洗夫人”。
梁武帝末年,羯族首领侯景起兵反梁,高州刺史李迁仕不但不去讨伐,竟然还与侯景勾结起来,想利用冯宝所统率的军马。幸好李迁仕的阴谋被洗夫人看穿了,洗夫人带领千名勇士进入高州城,猝不及防地出击,很快平定了叛军,李迁仕被迫狼狈逃窜。洗夫人协助冯宝治理岭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元569年,冯宝去世了,儿子冯仆当上了阳春(今广东阳春)太守。广州刺史欧阳讫起兵反梁,诱骗冯仆作为人质,想逼迫洗夫人一同反叛。儿子的性命和国家大局摆在洗夫人面前,她思量来思量去,最后毅然起兵平叛。庆幸的是,儿子也被平安救出。由于这次功劳,洗夫人被封为中朗将、石龙太夫人。隋朝时,洗夫人仍然积极协助朝廷治理岭南,平定叛乱,被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即使到了晚年,洗夫人还常常以国家大义教育她的子孙。洗夫人一辈子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作为女流之辈,又是边远少数民族,因此她的事迹尤为人们所赞叹。

樊梨花
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荀灌
西晋临颍人,尚书左仆射荀嵩小女。13随时,其父以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平南将军之职,镇守南阳,被贼将杜曾围困,粮尽援绝,危在旦夕。荀灌见此情景,自荐出城讨救,率勇士数十人于夜晚缒城突围。贼兵发现,紧紧追赶,荀灌奋勇当先,激励将士,且战且进,直到进入鲁阳山,才摆脱追兵。急速赶往石览将军处乞求发兵救助,接着又带父亲书信向南中郎将周访请援,周访当即派遣其子周抚率三千人会同石览前去救嵩,杜曾闻讯,撤兵逃走,宛城解围。

唐赛儿
明代农民起义首领,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1420年,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政府又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来镇压。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杨娥
明永历帝护卫张小将的妻子杨娥自幼习武,骁勇过人,将殉国,娥为报国仇家恨投身义军,反清复明,化装成卖酒妇,刺杀明朝叛将吴三桂,行刺未成,而壮烈牺牲.

葛嫩娘
清兵入侵中原时,其父战死,葛嫩娘无所依侍,被歹徒拐卖至妓院。在一次偶遇中,葛嫩娘结识孙克咸,两人一同投入抗清军队中。但因清兵的力量太大,终至战败被俘,清兵主将欲?#123葛嫩娘为妾,葛嫩娘大怒,嚼碎了自己的舌头,满口鲜血喷向清将,清将来不及防备,猛地吃了一惊,顺势将剑一挑,刺入了葛嫩娘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大片的土地.

⑶ 求冉闵的全资料

冉闵
遥想当年,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内时的容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确实无法调和。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列为种姓制度中最低层的贱民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五胡乱华之时,当创造古中国文明的人们面对相似的窘境时,有一个冉闵站了出来,他诏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号令所到,民皆响应,汉军威武,胡寇散溃,九州大地终复炎黄本色,我族免于重蹈他人覆辙,中华文明的主体得以延绵。而今斯人已远去,我们只能通过被篡改的史料来一窥这位1700年前的民族英雄的传奇生涯。岳飞、文天祥,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冉闵对汉民族的功绩应在二人之上。山中青山岁岁青,世上繁华一千年。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但时间融合了一切,今日的中国,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庭。当昔日激烈的战事变为今日尘封的历史,古人的豪情荡漾在今日的心间,涌起异样而复杂的感触

⑷ 兰州市文化馆的情况

一、文化资源现状
兰州是丝绸古道的重镇,地处黄河上游要冲,是沟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济文化的交汇地之一。一万五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公元前81年设置金城郡起,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境内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及文物,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兰州特有的人文资源。
(一)本土文化资源
古文化资源——兰州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位于七里河区的西坡屲遗址、花寨子遗址、青岗岔遗址,城关区青白石乡的白道坪遗址,榆中马家屲遗址,红古区土谷台遗址,永登县乐山坪遗址等。从这些遗址中发掘出的各类彩陶,类型齐全,纹饰绚丽,器形优美,其中永登出土的陶鼓被誉为鼓的鼻祖,堪称代表。
人文景观——有陇上名园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雁滩公园、西湖公园、西固水上公园,有兴隆山、吐鲁沟、徐家山、石佛沟、官滩沟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近年兴建的堪称兰州文化长廊的黄河百里风情线等。
建筑古迹——有飞檐斗拱、古香古色的府城隍庙、金天观、白云观、卧佛寺、嘛呢寺、白衣寺塔、鲁土司衙门、妙音寺、皋兰文庙、至公堂等;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其中以西关清真大寺闻名西北;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山字石基督教堂和颜家沟天主教堂;有邓宝珊故居、青城古民居等。
文物古迹——兰州辖区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6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博物馆5座,馆藏文物45万件。
图书典籍——在兰州现藏图书文献中,有文溯阁《四库全书》、有宋刻本《汉隽》、元刻本《事类赋》、明刻本《艺文类聚》、清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为历代书目中极为罕见的珍本;有以《甘肃通志稿》为代表的地方志和有关研究少数民族的大量文献;有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域研究类图书丰富藏本;有近年编印的《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及续编;以及抗战时期创办的各类报刊等。
金石碑刻——有金泰和铁钟,宋榆中“黄猴洞”摩崖石刻,宋永登荨麻湾摩崖石刻,明代《淳化阁帖》;有现收藏约1000多通碑的兰州碑林等。
军事交通——兰州位居襟喉要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沿用至今以“堡、营、墩”命名的地名不计其数,如盐场堡、刘家堡、陈官营、费家营、头营、二营、土门墩、拱星墩等;有星罗棋布的驿站,如沙井驿、清水驿、兰泉驿等及其遗留;渡口有汉青石津、北周金城津等;渡口架浮桥,如唐广武梁、明清镇远浮桥、清末黄河铁桥等;今黄河兰州段的桥梁多为历史上的渡口,羊皮筏子即由军事渡口运载工具演变而来。境内还有汉长城和烽燧,明边墙和烽墩,西秦勇士城、永登满城、华林山满城等。
民俗风情——特色饮食有牛肉面、浆水面、高三酱肉、灰豆子、甜醅子、陇菜等;岁时节会有迎春社火、什川梨花会、安宁桃花会、五泉山庙会等;民间演唱艺术有兰州鼓子、太平歌等;工艺制品有刻葫芦、卵石雕、剪纸、泥塑等。
(二)周边文化资源
兰州作为西北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甘肃的省会城市,具有“聚集周边、幅射八方”的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不断地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资源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周边有以庆阳周祖陵遗迹、黄土窑洞及其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农耕文化;以血源宗亲为根基的陇西李氏文化;礼县的秦祖文化;以秦安大地湾、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为支点的伏羲文化;炳灵寺的石窟文化;以甘南拉卜愣寺为核心的藏传佛教文化;以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与敦煌莫高窟为载体的敦煌文化等等。
(三)广域文化资源
在自古至今的历史进程中,只要在各个方面与兰州有过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建设“文化兰州”可资利用的广域文化资源。
二、文化形象现状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形象是指该城该地通过可视可感的人、物、事,在人们头脑中强烈、鲜明地形成的特有文化气质和印象。一般是通过人们的总体文化素质和习俗风尚、主流文化内容、城市主体风貌、城市建筑风格等而感知到的。
兰州市现在的文化形象尚不鲜明,尚不清晰。
人们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其原因,一是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二是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教育方面,全市教育“两基”达标虽已完成,全市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到94%以上,城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0%,每10万人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历者9892人,中等教育学历者2万余人。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未得到根本解决。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们中,不少人未能获得应有的系统教育和高质量教育,社会性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格局尚未形成。经济方面,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同时城市繁荣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农村的反差更大。大量从落后农村入城的流动人口,使城市人口的整体文化素养进一步下降。
在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方面,有一些人已经具有了很强的文化意识,认识和态度日益走向文化自觉;而绝大多数人则还处于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上。
衣、食、住、行、用、乐、美方面,时尚变化快,未形成比较稳定的风格。
人口来源多元、民族成份多元和文化信息来源多元,形成了地域文化错综复杂的多元化面貌,未溶合成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具有独特气质的文化形象。在具象文化作品方面,除了旧有的、较有影响力的单个文化形象如五泉公园、白塔、铁桥等外,一批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单个文化作品形象正在形成,如《黄河母亲》、《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太平鼓舞、《读者》杂志、碑林、龙源园等,但由于总体数量少和风格杂芜,也尚未形成鲜明清晰的整体文化形象。
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陇原文化更多地表现在文化人的概念中,缺乏强烈的、鲜明的、集中的、规模化的具体形象,而现代生活方式、现代行为方式、现代视觉形象的增多,更使其原有的形象暗淡模糊。
城市建设中迅速增多增高的高楼大厦,反映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繁荣的程度。近年来一些建筑或建筑群注意追求文化内涵和个性,注重人文生活环境的营造。但仍然存在着跟风潮轻气质、重建筑轻生态的问题,建筑设计有片面追求高楼林立的趋同化倾向,缺乏整体统一的鲜明个性和主导风格。
可以称道的是兰州山河之城的独特自然风貌,现在正溶入日渐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在形成以黄河风情线为标志、为主轴的山、河、桥、城独特布局,美学价值日渐展现的宏观风貌,山父之雄魂、河母之博爱,随着今后建设中文化内涵的不断渗透,将进一步得到无限的张扬。
三、专业文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艺术创作出现了以舞剧《大梦敦煌》、舞蹈诗《西出阳关》,秦剧《唐太宗嫁女》、《日月图》、《龙源》,豫剧《魂系太阳河》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它们先后获得了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等国家级奖项和省级奖项,这些剧目演出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舞剧《大梦敦煌》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初选剧目。但是,从总体看,艺术创作力量偏弱,精品佳作较少,专业艺术表演队伍素质急待提高和加强。音乐创作虽演奏了一些中外曲目,但缺乏原创曲目;文学创作出了一些作品,在全国仍缺乏知名度;美术创作具有一定的作品基础,但缺乏整体优势和效益;文物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保存文物古迹的总量尚偏少;文物博物有一定的藏品;但缺乏研究、包装、推出的形式和手段;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传播手段、活动方式和效益尚不能适应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文化现状
我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主管部门与文化主管部门尚缺乏有效的联合与协作,城镇住宅小区的文化设施配套建设,从规划到资金来源都没有政策、法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自发状态,缺少行业指导和管理的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文化部门的有效介入,教师、学生对本土文化不甚了了,校园本土文化教材陷于空白。军营文化虽有特殊性,但缺乏必要的文化业务指导。村镇文化仍属薄弱环节,缺少先进文化的引导,封建迷信、陈规陋习乘势沉渣泛起。家庭文化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环境,存在问题较多,缺乏有益的提倡和宏观导向。
五、其他文化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给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为主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市传媒业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主线,先后组建广电、报业集团,增强了抵御风险能力,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兰州市的广播电视事业坚持有线和无线相结合,不断开拓信息资源,扩大覆盖面,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兰州市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换平台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西部商报”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资本关系为纽带,率先走出了与“成都商报”强强联合、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的新路子。甘肃人民出版社的《读者》杂志是国内外综合性期刊的知名品牌,月发行量超过600万份,由于社办期刊的体制束缚,一直未能进行品牌的深度开发,未能组建一个能代表甘肃出版业乃至文化产业的“读书出版集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甘肃出版业的发展。我市传媒业包括出版业形成整体优势与市场竞争,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文化产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产业、文艺演出产业、影视产业、音像产业、文化娱乐产业、艺术培训产业、艺术品产业等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等文化市场类型,但由于行政分割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滞后,文化产业总量偏小,整体景象显得支离破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微不足道。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宏观管理上政出多门,没有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文化资源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整合,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产业组织处于散、乱、小、差状态,文化产业单位没有成为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研究薄弱,理论认识模糊混乱,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缺乏人文科学基础。
七、文化设施现状
“九五”期间,我市的文化设施得到了改善,市图书馆建设投资1250万元,藏书达80余万册,被文化部确认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市博物馆的建设改造二期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八办”纪念馆建设总投资100万元。但是,我市城区的大多数公共影剧院、艺术院团驻地、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存在着设备老化,年久失修的问题。演出场馆品位低、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群众文化场所缺乏,文化设施欠帐太多。作为省会城市缺少既能接待国家级或世界级的高水平展演,又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场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与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八、文化机构现状
我市文化系统的艺术院团、博物馆、群艺馆等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配置和格局,机构臃肿,小而全,长期以来业务单一,形不成规模优势,缺乏竞争力。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公益事业单位机制不活,功能不全,生存空间狭小,难以发挥先进文化的综合教育功能。艺术院团的剧目生产与市场关系不够密切,未能建立以艺术生产为中心,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面向市场的动态人才管理机制。因此,从机构的改革入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是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文化事业发展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九、文化队伍现状
在我市文化系统中,管理干部队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由于文化事业产业化程度低,人事制度尚未形成严格的人才流动、淘汰机制,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极其缺乏。
文化专业人才队伍是从事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主要由艺术表演团体及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构成。文化专业人才相对集中的艺术团体,队伍建设发展不均衡,有些剧团结合剧目生产进行人才培训,采取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管理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以合同的形式聘请国内一流的音、舞、美、表、导方面的名家加盟,实行文化品牌的市场运作,在实践中锻炼了队伍,业务素质大大提高,一些演员还获得了“梅花奖”、“文华奖”等国内大奖并出国交流演出。这种靠市场驱动的艺术生产走上出人出戏的良性循环轨道后,为新生力量的输入辅平了道路,人员结构不断优化,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但也有一些剧团由于长期不善经营背上沉重包袱,依赖政府投资偏面追求获奖,对作品的市场属性缺乏重视,造成了国家资产和人才的浪费,队伍素质得不到提升,人才断档,青黄不接,以至面临举步维艰的严峻形势。
十、经济基础现状
“九五”期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基本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214.5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09.4亿元,年均增长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万元,年均增长6.9%。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入610亿元,比“八五”期间净增407亿元,增长2倍,是历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9%以上,达到475亿元,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了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达到155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8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3000元。这就为“文化兰州”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十五”期间要抓住机遇,按照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均衡发展,创建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文化兰州”建设规划,促使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兰州的长远发展增强后劲,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⑸ 卸甲镇在哪里

高邮市卸甲镇区域面积13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0公顷;辖26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3万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全部工业产值31.4亿元;综合财政收入88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下设:卸甲村、虎头村、南龙村、郭楼村、一平村、北戴村、潘阳村、大庵村、卸甲社区、周庄村、黄渡村、十里村、周邶墩村、龙奔村、口河村、华东村、三新村、龙奔社区、兴旺村、金家村、在和村、联盟村、伯勤村、三河村、孙陈村、花阳村、永富村、钱满村、伯勤社区等三个居民社区和二十三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在中国,地名常常就是故事,“卸甲”两个字是唐朝名将薛仁贵留下的,这位南征北战的大将军曾在这里解鞍卸甲,休整三军,赢得了士气,也留下了一部传奇。 境内周邶墩遗址出土的石器、陶罐、与龙虬遗址异曲同工,一下子把江淮文明的起源推前了两千多年,一个商周就有人烟的地方,注定了以后的风云际会,创造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在卸甲留下了足迹;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与卸甲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然特色 今天的卸甲充满着活力。一张现代化的交通网为卸甲赢得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京沪高速穿境而过,江淮公路一箭之遥,省级航道傍镇流淌,县级公路密如蛛网,宁启铁路汽笛鸣叫,润扬大桥跨越长江,卸甲人造访全国多数省会,都可以朝发夕至。

希望采纳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