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旧青浦遗址

旧青浦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3-07 13:36:49

㈠ 上海市青浦区塔湾村历史

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昆山市相连,北与嘉定区相接。以青浦城区为中心,东部河江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可通行50~300吨货船,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崧泽古文化遗址、旧青浦、陈云故居、蟠龙古镇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等。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昆山市相连,北与嘉定区相接。以青浦城区为中心,东部河江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可通行50~300吨货船,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崧泽古文化遗址、旧青浦、陈云故居、蟠龙古镇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等。

㈡ 崧泽古文化遗址的文物遗存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了,“崧泽文化”作为一个考古学的年代命名,载入了中华文明的史册,那笼罩在崧泽“土山”上的神秘面纱,被当地农民和考古工作者一一揭开。那掩隐于崧泽厚厚泥土下的“文化”,被挖掘了出来。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

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旧青浦遗址扩展阅读:

彩绘陶豆:口径17.4厘米,高11厘米,崧泽遗址出土。食品器皿。盘壁上有红褐色和淡黄色彩绘的弧线图案,圈足上饰红褐色宽带纹彩绘。整器色彩斑斓,雍容华贵,为陶豆器皿中的珍品。

釜形红陶鼎:通高32.6厘米,口径17.7厘米,崧泽遗址出土。炊器。夹砂红褐陶,整器古朴雅致,构思简洁,是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造型的雏形。

灰陶瓦楞纹刻划符号壶:口径7.6厘米,高19.2厘米,崧泽遗址出土。食物器皿。侈口,壶颈呈喇叭形,壶腹为球形,平底,矮圈足。壶身自肩至底满饰瓦楞纹,底部刻划一象形符号,可能是先民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意图的符号。陶器上的刻划纹对研究中国文字起源有很高价值。

三口陶器:高14.6厘米,崧泽遗址出土。盛放液体器皿。泥质灰陶,上部有三个瓶口,相连呈"品"字形;腹部微弧,也成三角形,底略平,附三个扁足。这件陶器可能是盛放美酒的器具,上部的三个瓶口,可同时供三人吸吮美酒。类似这样的陶器,上海地区出土器物中很少见,非常难得。

黑陶刻纹盖罐:此罐泥质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圆口,直颈,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个小孔,以三个为一组,对称排列。 腹上部饰压印的钩连纹,腹中部饰锯齿形堆纹; 器口有盖,倒置呈覆盘形。整个造型美观大方。 l974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墓葬出土。

灰陶人头瓶 :它有21厘米高,整体看去是一件陶瓶,瓶体为葫芦形,有三节圆浑的葫芦肚;令人惊异的是,瓶子顶端赫然长出一个长脖子的小人头,像是泥巴柔软时揪出来的;眼睛和嘴是戳出的孔洞,还捏出鼻子、耳朵和脑后的发髻;瓶口开在人物胸前,黑洞洞的。

㈢ 上海目前最早的人类遗迹是

应该是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 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青浦区发现崧泽文化遗址 4 处(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金山坟遗址、寺前村遗址),出土各类文物 800 余件。

㈣ 上海著名古迹和遗址简介

鲁迅故居、蔡元培故居、黄炎培故居、宋教仁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等。

1、鲁迅故居

位于上海市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

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2、蔡元培故居

华山路303弄16号三层住宅一幢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于1984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

4、黄炎培故居

内史第(黄炎培故居),在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川路218号。原为江苏省川沙厅城王前街“内史第”,清咸丰九年举人、内阁中书沈树镛的住宅。黄炎培故居在第三进内宅楼。

5、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国民主宪政之父、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主要缔造者宋教仁先生之墓,建于1924年6月。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内。

㈤ 上海市历史遗迹可参观的有哪些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㈥ 上海南站到旧青浦做公交怎么做。最后一班公交到几点

1小时49分钟地铁3号线 → 地铁10号线 → 地铁17号线
上海南站上车 | 步行1.38公里专 | 37.66公里 | 票价6元

上海南站
地铁属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
上车上海南站 上车
5站
下车虹桥路 下车
步行164米,到达虹桥路 详情
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虹桥火车站)
上车虹桥路 上车
8站
下车虹桥火车站 下车
同站换乘
地铁17号线(虹桥火车站--东方绿舟)
上车虹桥火车站 上车
8站
下车青浦新城 2口 下车
步行1217米,到达目的地 详情
青浦
2小时14分钟上青线
上海南站(南广场)上车 | 步行1.33公里 | 38.44公里

2小时23分钟地铁1号线 → 地铁10号支线 → 地铁10号线 → 地铁17号线
上海南站上车 | 步行1.5公里 | 50.81公里 | 票价6元

2小时28分钟地铁1号线 → 地铁2号线 → 地铁10号线 → 地铁17号线
上海南站上车 | 步行1.58公里 | 52.06公里 | 票价6元

2小时5分钟上青线 → 青浦16路
上海南站(南广场)上车 | 步行835米 | 37.75公里

㈦ 青浦历史以及凤溪历史

“青浦”的地名得名于“青龙江”、“浦家江”:青龙江、浦家江,古代河流,均在今青浦区北部,相传三国吴时孙权曾在青龙江建造青龙战舰,二河均已淤没。现在只留下青浦白鹤旧青浦那一段河流叫青龙河.附近有个小镇叫青龙镇依然流传着当时的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县时,取境内河名命名为“青浦县”。1999年撤县建区,称“青浦区”。
距今6000多年前,在青浦县城东面的赵巷乡崧泽村和东北的重固乡福泉山,已经有新石器时代村落。距今4000年以前,在古冈身以西的寺前、金山坟、刘夏、凌家角等地,分布着更多的聚居村落。根据《禹贡》、《尔雅》等古籍记载,本县地域在上古时为九州的古扬州之域。
西周时,按《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记,约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立国于江南,称勾吴。周武王克殷后,封仲雍曾孙周章于勾吴,国号吴。青浦县境属吴。
周敬王六年(前514年)置长水县,县境属之。
战国时,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诸侯争霸,越兼并吴国,县境遂属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又灭越,县境随之属楚。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用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徙封于吴,县境为黄歇封地。
秦时,废分封,置郡县。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以吴越地置会稽郡。青浦县境属会稽郡。《汉书·地理志上》载:会稽郡,县二十六,由拳其一。今青浦县域为由拳县东境。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刘贾为荆王,领有会稽郡。十二年,改封刘濞为吴王,原荆国领地改属吴王封地。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刘濞谋叛被诛,封地撤,青浦县境属会稽郡娄县,隶扬州。东汉时,定州郡县三级。
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划分为二,钱塘江东为会稽郡,钱塘江西为吴郡。本县地域仍属娄县。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于县境东北建造青龙战舰。同年,陆逊以破荆州关羽有功,封华亭侯,后进封娄侯,县境为其封地的一部分。
三国吴黄龙初(229年),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又改禾兴为嘉兴。本县地域属嘉兴县,隶扬州吴郡。晋咸和元年(326年),成帝封弟岳为吴王,改吴郡为吴国。至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罢吴国,仍为吴郡,属扬州。齐时承宋制,郡县不改,县境隶属如故。梁天监六年(507年),由吴郡分置信义郡,以娄县地改置信义县,本县地域属信义郡,为信义县南境地。大同元年(535年)析信义县置昆山县,本县地域属之。
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吴郡置吴州,县境隶属如前。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后改吴州为苏州,属扬州行台。信义郡并入苏州,信义、昆山均改入常熟县。十八年复置昆山县,隶苏州,本县地域属昆山县。
唐天宝五年(746年)设青龙镇。十年,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地置华亭县,属苏州,苏州隶江南东道。本县地域在华亭县西北境。唐时苏州屡次更名,或称吴郡,或称苏州。隶属屡变,或属润州,或属江南道、江南东道,或属浙西道。唐末藩镇割据,国内大乱。乾符四年(877年),僖宗逃离长安至西蜀,县境为王腾所占领。
乾宁四年(897年),钱镠遣顾全武攻拔之,地域属吴越。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钱镠为吴越王,贞明三年(917年),钱自称苏州为中吴府。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于嘉兴置开元府,华亭县属开元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罢开元府,华亭属中吴军。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嘉兴为秀州,本县地域仍属华亭县,隶吴越秀州。宋至道三年(997年),原吴越地为两浙路。
熙宁七年(1074年),分两浙路为浙东路和浙西路,本县地域属浙西路嘉兴府华亭县。景佑中(1034-1038年),置文臣理青龙镇事,以右职副之。大观元年(1107年),置监镇理财官于青龙,治水利兼领市舶。
政和四年(1114年),改秀州为嘉禾郡,改青龙镇为通惠。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复青龙镇,县境归属如旧。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嘉兴为路,置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属江浙行省。二十九年,从华亭县分出东北五乡置上海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后,罢青龙镇市舶司。本县境域半为上海县西部地,半为华亭县北境地。元末张士诚占领县境。至正二十七年,松江知府王立中归附朱元璋。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废江南行省,松江府直隶中书省。十三年废中书省,直隶六部。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以江南为南直隶省。本县地域仍属松江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华亭县西北修竹、华亭二乡,上海县西新江、北亭、海隅三乡,置青浦县,县治青龙镇(今旧青浦镇)。三十二年废县。万历元年(1573年)复置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京为江南省,设承宣布政司。十三年松江府属江南布政使司,十八年分右布政使司驻苏州;康熙六年(1667年),更属江苏布政使司。青浦县属松江府,隶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年),析县境北亭、新江二乡,置福泉县。
乾隆八年(1743年)裁福泉,仍归青浦管理。

只知道凤溪镇抗日战争前叫观音堂镇,现已并入青浦区华新镇。
有一本书叫《凤溪志》,你可以看看 上面有它的历史

㈧ 青浦镇的历史沿革

青浦历史悠久。7000年前已经成陆,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他们在青浦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崧泽、福泉山、寺前村、金山坟等10处古文化遗址的发掘,特别是崧泽古文化遗址中土层出土墓葬中的大批文物和生活、生产遗迹,以及水稻种子、家畜骨骼等典型器物,经考古学界鉴定这些延续约900年左右的古文化,为前承马家浜文化(6000年前),后接良渚文化(4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原始社会文化。由此断定青浦地区是上海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聚居地。
有文字记载以来,青浦境隶属屡变。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属越、属楚,秦代为会稽郡由拳县东境,汉时为娄县境地,隋代隶苏州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后,县境为华亭县西北境。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上海县后,县境半为上海县西境,半为华亭县北境。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华亭县修竹、华亭,上海县新江、北亭、海隅五乡立青浦县,设县治于青龙镇,三十二年废。万历元年复置县,移县治于唐行镇(今青浦镇),隶属松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曾划北亭、新江两乡,分置福泉县,至乾隆八年(1743年)裁撤,仍并入青浦县境。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青浦县隶属于江苏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解放后先属苏南行署,后隶江苏,1958年划归上海。全县有青浦、朱家角、练塘、金泽4个镇,19个农业乡,1个渔业乡。1985年总人口440263人,农业人口占87.5%。境内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116人分属回、蒙、满、壮、高山、朝鲜等少数民族。
青浦人民富有革命斗争精神。在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农民起义和抗击外来侵略与骚扰的斗争不断。自汉代至建县,据志乘所记,占领县境的农民起义军有孙恩、朱燮、张士诚等。南宋抗击金兵,韩世忠在县东北沿海一带布防戍守。明嘉靖间倭寇为患,青浦为抗倭前哨。清初爆发陈子龙武装抗清。咸丰二年(1852年),周立春、周秀英父女揭竿起义,武装抗粮,接连攻下南汇、宝山、嘉定、上海、青浦五座县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东征,占领青浦县城二年余,清军纠合华尔洋枪队屡攻不下,一时誉为“铁青浦”。清末的同盟会于宣统三年九月(1911年11月)推翻了清政府的县政权,宣告光复。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本县旅外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结社,成立“学友会”、“学生会”等进步组织,以“团结青年,改造家乡”为宗旨。他们创办刊物,宣传革命真理,进行革命活动。民国12年(1923年)下半年后,高尔松,高尔柏、陈云等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青浦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息。民国16年(1927年)9月,在陈云等组织下,小蒸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接着,县组建党的独立支部,在城厢、练塘、黄渡成立特别支部,领导革命斗争。11月,中共青浦县委成立,陈云为首任县委书记。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顾德熙(即张凡)回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翌年初,顾复生等组织抗日武装,开辟青东抗日游击区,发动和组织群众武装抗击敌伪。八年抗战期间,全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近百次大小战斗,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民国34年10月新四军奉命北撤后,坚持在青浦斗争的共产党人,开展以反征兵征粮征税为中心的武装斗争;解放前夕,深入国民党中下层军政机构进行策反,并发动群众护厂护校护粮,保存重要档案,维护地方治安。
1949年5月14日青浦解放,旋即成立中共青浦县委员会和青浦县人民政府。不久,又建立区、乡、村三级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稳定社会秩序,相继进行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随后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各个五年计划。1957年下半年以后,连续进行的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尤其在“大跃进”年代,经济发展受阻,生产增长缓慢,直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工农业生产才有所复苏。
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性的浩劫。在王洪文插手下,派性严重,武斗不止,生产停滞不前,经济遭受损害。全县在武斗中死亡23人,伤残者数百人。“清队”时非正常死亡170人,伤残百余人。不少干部和群众被绑架、关押、批斗、抄家,甚至刑讯逼供,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青浦成为上海地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许多老干部重新担任领导工作,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顺利地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㈨ 上海市青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的历史保护街区和古文化遗址名单

崧泽遗址 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
寺前村遗址 青浦区大盈天一村
刘夏遗址 青浦区徐泾镇刘夏天一村
金山坟遗址 青浦区蒸淀大蒸村
福泉山遗址 青浦区重固镇
果园村遗址 青浦区凤溪果园村
凌家角遗址 青浦区沈巷凌家角村
乐泉村遗址 青浦区小蒸乐泉村
千步村遗址 青浦区赵巷镇千步村
泖塔遗址 青浦区沈巷泖岛
骆驼墩遗址 青浦区重固镇中新村
塘郁遗址 青浦镇城东区农业研究所旁

㈩ 崧泽古文化遗址的历史沿革

崧泽村原是一个古老的集镇,早在明朝初年,凭借着这里水陆交通的便利,即由一个自然村落,逐渐形成为江南集镇,聚集了人气。相传晋代吴郡太守袁崧曾在此居住,筑沪渎垒,死后葬在崧泽村北的土山上。后来,他的裔孙也陆续移民于此,故称“崧宅”,又因它处于水乡泽国富庶之地,得名于“崧泽”。
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了,“崧泽文化”作为一个考古学的年代命名,载入了中华文明的史册,那笼罩在崧泽“土山”上的神秘面纱,被当地农民和考古工作者一一揭开。那掩隐于崧泽厚厚泥土下的“文化”,被挖掘了出来。
人们惊讶地发现,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已经用树干、芦苇、茅草等材料,构建起自己的“别墅”,并在房柱的底下,使用方块垫板,防止地面下陷。室外挖有饮煮用的灶坑,进行生活居住功能的区别。那时,他们的环保意识已相当强烈。在崧泽遗址上,还拥有了全国年代最早的“马家浜文化”的水井。井口近圆形,挖掘得相当科学,对于生活的饮水,已经不必依赖河流和泥潭中的浊水,而在住地近旁,掘地取水,享受上了纯净的“自来水”,这样,既提高了取水的时效,又坚持了人类健康繁衍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崧泽文化是以青浦区城东四公里处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中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新石器时代古文化。崧泽文化距今约4900-5800年,分布范围大致在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太湖以东地区。
1961年开始至1974年的两次有计划发掘,共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墓葬 100 座,共出土了大量玉器、陶器,还发现许多居住遗迹、制作石器场地遗迹,还发现6000多年前的水稻种子粳稻谷和籼稻谷,家畜猪、犬的 的骨骼。
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举行的中国考古学年会上,认定崧泽文化是前承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的一种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青浦境内重固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大盈寺前村古文化遗址、蒸淀金山坟古文化遗址都发现有崧泽文化时期的文物。崧泽文化的发现对研究中国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1957 年,上海市考古工作者在青浦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假山墩上采集到数片新石器代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片,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
1958年,上海市出版局饲养场的同志在村北农田发现了鹿角、陶片以及一些石器,从而,考古工作者确定在那里存在着一个古文化遗址。
1960年,考古学者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包括一个灰坑和一座墓葬以及大量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灰、黑陶片,根据发掘的情况,从而确定了崧泽遗址的主要范围在现在 318 国道(当时称沪青平公路)和崧泽塘的交叉点为中心的东西约 500 米 、南北约300米的范围。
196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进行了第一次有计划的发掘,在假山墩上发掘 5×5米探方18个,后又增开2×2.5米和1×2米的两个小探坑,揭露面积共457平方米。除在地层上了解道 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上下两层外,重点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墓葬 50 座。
1974—1976年又一次进行有计划的发掘,开探方6个,揭露面积202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墓葬 46 座。前后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部分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了墓葬 100 座,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贵重物品621件。
2004 年 2 月底,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因为遗址区内将建造遗址博物馆而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从 2 月至 4 月底结束,获得了许多新的重要考古成果。
一是发现距今六千多年以前马家浜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祭坛。由人工堆筑成土台作祭坛,并在祭坛上举行祭奠祖先或神灵等礼仪活动,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极其盛行。这次发现的马家浜时期祭坛将人工堆筑祭坛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二是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建筑遗迹——房址。房址坐落在祭坛北面原生土上。形制完整的有 1 座,平面呈圆形,外圈柱洞 15 个。房内地面硬实,面积约 5.5 平方米 。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