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小邾国遗址公园
⑴ 山东省枣庄山亭区东江村2条绕村汇一河向西流去,风水好吗
小邾国,国都所在地。
⑵ 小邾国的介绍
小邾(郳)国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的一内个诸侯国容。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载有地图、文字,即当今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楚宣王在位时(公元前369——前340年)灭邾、小邾,掠走了“二邾”的遗民南迁邾城。
⑶ 谁有山东枣庄博物馆中小邾国青铜器自己拍的照片带照片简介,万分感谢!!!
请参抄阅:
倪国遗珍 光耀千秋 ----《小邾国遗珍》文物概览
http://www.china-ni.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
⑷ 小邾国的概况信息
2002年,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出土的103件文物,揭开了小邾国神秘的面纱。专家经过两年的考证后初步确认,位于山亭区东江村的东江遗址,就是始建于约3000年前的诸侯国小邾国的墓葬区所在,从而也就确定了小邾国的都城所在地山亭东江村。小邾国的墓葬区所在虽在东江村,此地旧属滕县,明清各版《滕县志》皆记载此为“靴头城”。此地古遗迹众多,土地表面有很多砖瓦碎砾,加之此地有建设国都的条件。而在古时候,国君有把墓葬埋葬在都城内的习惯,从而也就确立了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东江村这个地方就是小邾国都城所在地。
小邾(倪)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大体范围为现在的山亭区全部,东达苍山县西部,北达平邑县、费县南缘,西达滕州市中部,南达峄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
考古确认天下颜姓源于春秋小邾国,小邾国贵族墓葬发掘之后,不仅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颜姓人士也纷纷前来枣庄认祖。 以倪立国 后名小邾
春秋时期,邾武公夷父颜有功于周王朝,周王封他的庶子友来 ,在商代子姓方国(诸侯国)的废墟上立国,国号仍叫倪国,友的子孙三代一直居 城为国君。到友的曾孙 犁来第四代国君时,始东迁四十周里建城立国(今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城初名犁来城、倪犁城,其后也被呼为倪城。公元前653年,倪犁来始得周王之命晋封“子”爵。倪犁来晋爵后,与位于今邹城境内邾国爵位相同,而且是同宗之国,为表示自己的国家由同宗邾国分立而建,国号又有区分,倪犁来更改国号,把倪国更名为小邾国。自友到 犁来,四代国君才始称小邾子,倪犁来城也开始俗称为小邾城。由于战争的原因,小邾国史——《小邾春秋》失传,《滕县志·小邾世家》一文是依据《春秋》、《左传》、《公羊传》及战国以后的诸史书集纂而成,且标明倪城的地理位置,同时还吸纳了鲁国《陋巷志》的内容。千百年来,史学界、地方志学界对这段历史多有争议,甚至否定枣庄境内的小邾国及国君友其人。为此,清道光《滕县志》专载了在倪犁城出土的《马珍墓志》为佐证。小邾国自友到他的曾孙 犁来,倪犁来之孙小邾穆公,穆公之孙惠公,惠公在位时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惠公以下六世被楚国所灭。这期间,小邾国共袭传十四代国君,灭国时约在公元前325年以后。
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友立国的 城此后也呼为“土城”,才真正从政治上和名义上灭亡了“二邾”。秦代在这里置县,汉高祖时分小邾为蕃(滕)县、薛(薛城)县,不久合并更名昌虑县,王莽时昌虑县又更名承县,小邾国终被淹没在名目繁多的郡县制里,最终才从历史版图上消失。 邾分三国 以父字为氏
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到公元前517年,滥国大夫黑肱弃滥奔鲁时,滥国国势开始衰微,
其后被灭亡。当初,夷父颜娶盈姓女生盱及夏父,盱又名侉。夏父即位后,侉迁 ,在 城北建庄园名侉庄,故址在今滕州市区东北二里,滕(州)平(邑)公路北侧一里,其后战乱人去园空,他姓氏迁来定居,至今仍名侉庄。夷父颜蒙冤,友悲痛至极,遂以父字为氏始称颜友,倪城成为颜氏的发祥地。友的七世孙、小邾穆公的公子 甲在宋国为大夫,华向之乱后奔郑国,其后子孙以倪为氏,称倪氏,倪城也成为倪姓的发源地。 邾娄文化 源远流长
周武王克商后,始封晏安的五世孙曹侠于邾。邾国古为东夷,是炎帝一族生息繁衍的地区,黄帝一族的后裔曹侠及其子孙融合了炎黄文化,逐渐形成了邾娄文化,其后演变为邹鲁文化,当初曾被誉为“东方君子之国”。到夷父颜时,这里已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地区,显学宗师孔子的儒家文化和墨子的墨家文化,也都起源于这里。小邾子友生前酷爱研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据《公羊传》记载,友在倪立国后,对外默默无闻,对内则修国政,办国学,实施以文治国的方略,直到曾孙 犁来时才名显于诸侯大国。公元前525年,友的六世孙小邾穆公朝鲁,鲁昭公设宴款待。席间,鲁国大夫季平子赋《采菽》诗,穆公赋《菁菁者莪》以和对。鲁大夫叔孙昭子说:没有这样的人治国,国家怎能治理呢。这期间,小邾文化播扬遐迩,国家繁荣。穆公字举,在位四十一年,是小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此时远近诸侯国派使臣来这里交往,各国学子也纷纷奔这里求学,小邾国人也分别去鲁、齐、宋、楚等国去做官。春秋末战国初,国人墨子也曾去宋国为大夫,回国后定居狐骀,即今滕州市木石,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公输般世称鲁班,传工匠技艺也先后去过鲁、楚等国。
小邾子友的庶子爽去鲁国为大夫,后世子孙多为鲁国的大夫、士卿。爽的裔孙颜回拜孔子为师,孔子盛赞其贤,世尊为颜子,后封为复圣。鲁国《陋巷志》载:颜回是颜友的第十八代孙。东江考古发现:颜爽卒葬其父颜友墓左前方,随葬物品二鼎、一釜、四鬲、二陶罐,属大夫礼制。青铜釜上有铭文:“邾友父媵其子爽曹宝鬲其眉寿永宝用”。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有高弟子七十二人,其中八位是颜姓。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颜氏家庙碑》中曰:“孔门八颜,皆 出也”。
千百年来,史志学界对小邾子友封国及其姓氏起源众说各异,其中有“邾颜封子肥于倪”说,有姓氏源于鲁国国君伯禽后裔一支即“姬姓起源”说,有“ 城在昌虑、承县之东北”说等等。近代又出现了“三邾炎帝后裔”说,《三邾疆邑图》绘制“城国东移”说,把小邾国的城邑、国土地划给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滕。据《左传》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记载:“冬、十月,邾人、莒人伐 。臧纥侵邾,败于狐骀。”狐骀今名木石,是滕州市东南15公里的一个镇。另据1969年秋在滕县木石镇东台村出土的杞伯鼎,郭沫若考证为杞国国君谋娶公赠与小邾的信物,证明这里是小邾国。1984年滕县撤县建市,滕州市区就坐落在小邾国的西部边缘位置,北魏时始建蕃(滕)县城的玉皇庙古迹,今仍在市区内铁路西的通衢街北侧,那里才是春秋战国时期滕国最东部边境。近查阅《辞海》(1989年版),在“ ”的词条下有两说:一是“开国君主邾文公之子友(一说肥)封于 ,在今山东滕县东”说;另是“在枣庄市西北”说。前说的地理位置年代久远,与鲁国《陋巷志》及历代版本的《滕县志》相吻合,只是著作人把邾文公与颜友误著为父子关系,其实应为兄弟关系,邾武公才是邾文公和小邾子颜友的父亲。致于“邾武公封子肥”说,唐代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庄公五年《疏》云:“《世本》言肥,杜《谱》言友,当为一人。”据东江考古发现,封友之说当为信史。另说“ 在枣庄市西北‘,是指的犁城,与滕县城东的 城不是一座城。 城是小邾国前期称 国时的都城,小邾城是 犁来改国号后另建的小邾国中后期的都城。不应混为一谈,以偏代全。
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续修的《滕县志》,是迄今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1938年日军侵华,3月滕县城失守,其后万历县志失传。1984年秋续修县志时,通过学术交流,才从日本尊经阅文库交换胶卷复制成书,终使万历县志回归故土。万历县志的主修是滕县人御史王元宾,他卸任后在县城东龙泉塔东侧建茹芝园别墅居住,与倪城仅有荆河一水之隔,直线距离不足一里,对这里他是十分清楚的。修县志期间,王元宾捐出家藏古籍两千部供查证使用,且参照前代的古本《滕志》、曲阜县《陋巷志》。两年后县志稿写成,知县杨承父阅后喜不自胜,遂作序付梓印刷。万历县志在文字叙述中仍沿用古“ ”字,地图绘制为“倪”城,其后历代续修县志一直沿用至今。到清代中后期,史志界有人开始怀疑滕、薛、小邾三国的历史沿革与国都的位置,后经多代人的研究考证,才使滕、薛走出争议,山东省、国家主管部门先后以“滕国故城遗址”、“薛国故城遗址”立文物碑加以保护,而 国故城、小邾国故城至今仍悬而未决。邾友父陵墓在东江村发掘,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海内外人士及广大民众拭目以待东江考古的有关讯息,企盼倪国故城、小邾国故城早日是论,以利于发挥其历史文化的时代效应。
⑸ 小邾国的发掘考证
邾陵惊世 国宝生辉
小邾子友卒后,其后裔相传“葬之东山”,究竟何处,无人知晓。年6、7月间,枣庄市博物馆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对山亭区东江村春秋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终于发现了小邾子颜友陵墓及其亲属的墓葬。邾友父陵墓位于山亭区东江村南一里。山亭古属小邾国,旧属滕县(今滕州市),1983年划归枣庄成立山亭区。二十多年前,这里原是一座十几米高的高大土丘,当地人世代相传叫“城顶”,城顶的下部是“宝城”(即坟冢),填河造地时铲平了土丘,还在宝城的南面发现了青铜祭器、鹿角、兽骨。这期间,东江村也北迁一里建村,腾出了这片土地改作农田,后来村民取土时发现了宝城下面的古墓群。古墓群被发掘后,出土青铜器、陶器共七十三件,其中24件青铜器有铭文,铭文记载了墓主的姓名等,这在地方古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枣庄日报、鲁南晨刊》、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相继作了报道,东江考古遂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前文曾提到“三国”,这里再补充下“五邑”。五邑分别是灵丘、昌虑、欢城、戚城及湖陵五座城邑,清代滕县人王特选有诗云:“灵丘昌虑纷茅土,欢戚湖陵雉堞开。争似潺 梁水上,残垣夕照想犁来。”五邑今已多不属予滕州,只得提及的是山亭区境内的灵丘城。在长达242年的春秋无义战中,大国称霸,弱肉强食,侵灭弱小国屡见不鲜。《左传》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记载:齐灭莱,迁莱国国君于 ,寄居终身,齐国大夫高厚、崔杼为莱国国君划定田界。据史志记载,春秋时尚无灵丘,见战国时才始见记载,灵丘城之东才是犁城。
东江考古证实:邾友父陵墓北依马山,南临薛河,远方群山绵延,近处沃野平川,这里是古代堪舆学家的理想境地。重见天日的奇珍异宝,林林总总,熠熠生辉,不久将会面向社会展出。
⑹ 滕州市界河镇商周遗址
商周遗址不在界河吧,滕州的历史遗址只有这些:北辛文化遗址:在滕回州市官桥镇的答北辛村北,薛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岗上,发掘一处原始社会遗址。
滕国故城遗址:今县城西南7.5公里姜屯镇滕城村,为古滕国故都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国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薛国故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邾国故城遗址:城区东部,荆河东岸有一土城村,是史书记载为古郳国故址。
春秋昌虑邑城:昌虑故城座落在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古薛河北岸,陶山的北麓。
春秋鲁国郎邑—郁郎:距县城西北25公里,属滨湖镇。
春秋合乡故邑城:在今山亭区城头乡驻地。
战国灵邱邑城:今址在山亭区桑村镇陡城村。
西汉阳城邑:古阳城为汉封邑,爵为侯,南朝刘宋置县,名阳平,高齐废。在今城区西部 20公里的级索镇王晁村。
⑺ 枣庄的名胜古迹
枣庄山川秀美,英才辈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近几年来枣庄旅游设施及景点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以“山”为主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此处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周围由巢云观、君山望海、十八罗汉洞等景点;以“果”为主的万亩石榴园游览区园内有青檀寺、一望亭、园中园、权妃墓、三近书院、中日友好碑廊等景点。以“水”为主的台儿庄古运河风景区。上游部分已开发成月河公园风景区,由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等景点组成。下游部分依然保持着康乾盛世时古民居的原貌。以“古”为主的滕州古文化旅游区的总体布局。
1.抱犊崮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境内,也是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5.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6.8%,海拔584米,被誉“鲁南小泰山”空气中负养离子含量为7.2万个/cm3,属超“天然氧吧”,抱犊崮以其独有的“雄”、“奇”、“险”、“秀”而被列为鲁南72崮之首,今又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天下第一崮”。抱犊崮目前属国家“AAA”级景区,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十佳森林公园.2005被评为山东十大魅力景点。
2.枣庄冠世石榴园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株,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她像一颗随节令变幻色彩的璀璨明珠,镶嵌在鲁南的青山绿水之间,而掩映在这座山川园林中的一处处人文古迹,是鲁南文化史的缩影,引发着不同层次的游人发思古之幽情。
3.枣庄熊耳山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境内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崮群、“双龙大裂谷”、溶洞群、岩崩地质灾害遗迹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自然状态原始,生态环境优美,景区内崮形山体成群出现,数量众多,形态独特,堪称国内少有地质地貌奇观。
4.甘泉禅寺
甘泉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卓山北侧。始创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或曰始建于宋代,但均无确凿证据。相传曾有一名士考中状元,唐皇见其一表人才,便将皇姑许配给与他。状元为了逃婚弃国回家,来到这里依山靠泉,建了座寺庙,出家做了和尚。皇姑追夫心切也来到这里,见郎君已出家,无奈便在寺庙前建了尼姑庵。传说虽无文字记载,不足为证,然寺内现存千年树龄的银杏古树,足以佐证该寺历史之悠久。
5.店子镇长红枣基地
店子镇长红枣基地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境内的莲青山和越峰山两道主山脉的环抱之中,由大面积的优质枣园、丘陵枣林、路侧枣网、围山枣带构成,农业观光旅游开发面积达65平方公里。店子镇长红枣基地以独特的山乡景色、优越的生态条件、优质的丘陵枣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形成集林果生产、生态农业和观光游览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显示出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 该景区素有”山区小江南“的山亭区西北部店子镇,属丘陵山区,境内莲青山海拔603米,是枣庄市境内花岗岩山脉的第一高峰,越峰山海拔473米,共坐落大小山头86座,总面积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以上,山上丛林密布,绿树成荫,果林连片,环境优美,无建设性破坏和污染源,景区内有滕(州)至威(海)和店(子)至徐(州)两条省级公路交通干线汇接,并与三条农业旅游路线相连,距京福高速、104国道、京沪铁路半小时车程,距我区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森林公园不足半小时车程,距京航大运河、临沂机场和徐州机场50多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进入性强。
6.熊耳山洪门葡萄村
抱犊崮-熊耳山-洪门葡萄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1992年被统一规划为“山亭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近年来,园内坚持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产品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农业创汇示范区”。该景区素有“天然公园”之称的山亭区东南部,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9%,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协调和谐,无建设性破坏和污染源存在,区内有3条公交专线直达该景区,距离京福高速,104国道20分钟车程,距京杭大运河不足半小时车程,距徐州机场90多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可进入性强。
7.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一九三八年春,中国军队重创日本侵略军两个精锐师团,歼敌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时隔半个多世纪,英雄的台儿庄人民没有忘记血与火的历史,没有忘记为保卫这块土地而牺牲的千万将士。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经中宣部批准,台儿庄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投资1900万元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古运河畔,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集展览馆、影视馆和全景画馆于一体,气势宏伟庄严。展览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实物6000余件;影视馆主要播放当年外国战地记者拍摄的战役实况,使人对台儿庄大战有进一步的了解。 全景画馆是一个十八边形的筒式建筑,高二十八米,直径四十三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是国内反映战争题材的三大全景画馆之一。全景画馆包括绘画、地面塑形、实物、灯光、音响等五个部分,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从阵地战到巷战痛击日军,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大北门激战、清真寺拉据战、西北门争夺战等典型战斗场景,作为表现重点。整个画面高十六点五米,周长一百二十四点一米,画面首尾相连。巨幅画面与逼真的塑型有机结合,配有特殊的灯光、立体音响,战斗气氛极为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8.枣庄李宗仁史料馆
李宗仁史料馆坐落在运河北岸、月河西岸,原火车站遗址上,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隔河相望,为造型独特的哥特式建筑。三面环水,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环境优雅,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全面介绍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别是挥师抗战御倭和回归祖国前后的爱国壮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题写了馆名。李宗仁史料馆共分5个展厅和1个影视厅,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马,晚节黄花”和他指挥的著名台儿庄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百余件极其宝贵的李宗仁先生的遗物、原始影视录像,全面展示了李宗仁先生曲折的爱国人生。
9.滕州古文化旅游区
滕州古文化旅游区有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滕国、薛国故城遗址,孟尝君陵园,毛遂墓,龙泉塔,汉画像石馆等。
10.墨子国际研究中心
墨子国际研究中心位于滕州市城区东部风景秀丽的荆河西畔,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碧瓦粉墙,门阔窗高,庄重古朴,辉宏壮观。主要建筑有:墨子圣迹堂、墨堂、义利堂、汇文堂、图书楼等。还有墨子讲学石雕胸像、《墨子》全书石刻、名人题辞碑廊、角楼、回廊和目夷亭等景观。其中,近10万字的《墨子》全书石刻,共有刻碑80块,总长度近百米,环院一周,洋洋洒洒,精美绝伦。
11.汉画像石馆
汉画像石馆位于滕州城区东部,于1996年9月16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现有东、南、西、北四面画廊及精品展室,共陈列汉画像石386块,内容分为社会现实生活类、神话故事、奇禽异兽类和历史人物故事类,为目前全国陈列汉画像石之最。
12.铁道游击队纪念园
位于薛城区临山路东首,占地面积9公顷,它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等景观散布其中,错落有致。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高33米,于1995年8月15日落成。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底座正面镌刻碑文,两侧为花岗岩浮雕,再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场面;碑前及两侧八级台阶,代表8年抗日战争,碑体正面为竖起路轨的造型,体现游击队员们活跃在铁路线上,浴血奋战的深刻含义;50根枕木象征着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碑体中央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大金箔贴面大字。
13.王学仲艺术馆。
王学仲艺术馆位于滕州城区东部,建于1988年3月,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展厅、讲座室、书画厅、文物陈列室和艺术资料收藏室。馆藏王学仲先生及历代名人字画500余幅,文物200多件,充分展示了王学仲先生的高风亮节和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馆内花墙竹影,曲径通幽,极富苏州园林之特点,被书画艺术界雀为“江北兰亭”。
14.清真古寺
清真古寺位于台儿庄东北角,由郁家花园改建成。当时主要建筑有讲堂、西大殿、望月楼、配房等,主要为回民做礼拜、诵经的场所。寺内弹痕累累,是当年台儿庄大战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望月楼已于文革期间被毁。
15.汉代冶铁遗址
汉代冶铁遗址位于薛国故城中部,村东梨园附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堆土厚约1米,断面有窑址及窑壁残块等遗迹。地面上暴露出丰富的铁矿石、矿渣和铁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犁、铲、斧等,就是当时铸造铁农具的作坊。196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山阳”“巨野”字样的农具范,范文书阴文、阳文两种,皆三字,一为“山阳二”,一为“巨野二”,根据文献记载,西汉在此置铁官。
16.北辛文化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官桥镇薛河故道的北辛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先民从事生产活动理想的区域。发掘面积2583平方米,经测定,其代距今7300年,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母系氏族社会趋向繁荣的发展阶段。北辛遗址的发掘与“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海岱文化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次重要发现,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她将山东的始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7.古皇城遗址
古皇城遗址位于莲青山深处,面积6.6平方公里,原建有宫殿、大殿、前殿、后殿、五彩门、三官门、御河桥、点将台等,岁月久远,多数建筑不复存在,现宫殿遗址、点将台、御河桥、城墙依稀可见。
18.小邾国遗址
小邾国遗址地处山亭区山城街道西南10千米的东江村境内,位于东江村南一台形高地中部,海拔约95米,当地人把此地叫作城顶。北依马山,东西为绵延群山,西部为沃野平川,十字河经遗址东流向南又折西流入薛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是古代堪舆学家的活动境地。
小邾国是春秋时期名显一时的诸侯国,但是只存在于《春秋》、《左传》之类的古籍之中,其地址一直没有得到确认。2002年6、7月份间,东江村村民在村南高土台南侧卖土时,发现古代墓葬,随后报告给市文物部门,市文物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墓地进行了考古钻探,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
经考证,该墓群为春秋时期小邾国的贵族墓地。共发掘墓三座,出土随葬品93件,其中青铜器63件(其中24件有铭文),陶器17件,玉器12件,骨器1件。由青铜器铭文推断,一号墓为小邾国国君颜友之墓。这一考古发现,为研究小邾国的地理位置、埋葬制度及颜氏文化等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及古文字学界的广泛关注,破译了小邾国2800年的历史之谜。
19.枣庄古道:南北大官道
现今的枣庄区域在古代有一条南北大道,秦赢政东巡、汉司马迁游历,曾路经于此。元代以后成为南北交通要道,称之驿道,在滕县辖区,北自界河入境,南至沙沟(今薛城区)出境,全长130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滕州知州薛原义于城东门以南建滕阳驿,于临城(今薛城)建临城驿,北有界河驿(邹县辖);嘉靖年间于沙沟设巡检司、弘治年间更名递运所、万历年间改称守备府。滕县辖铺舍19处,自北往南有柏山、万安、鲍冢、辛章、冯庄、郑庄、掌大、芦村、临城、小庄、沙沟、坛山、魏村。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滕县整修南北大官道,有碑记之:“滕县系九省通衢,而地势洼下,道路偏陷,遇阴雨过客几乎断行。知县赵邦清于万历二十三年拾月大加修理。自北界河起至南沙沟界牌止,共修理过官道壹百叁拾里”;清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宦绩》载:赵邦清还曾“植树表道,自界河以南数十里柳荫蔽日,左右引泉脉为渠,艺藕花,行人出其中,香风冉冉”,这是地方志对道路整修、绿化美化的较早记载。
明清时期,这条大道连接南、北二京,为国内主要官道之一,曾有过“轮蹄络绎,丞困于迎送,夫疲于督责,马毙于奔走”的繁忙景象。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路经薛北滕南大官道,有《滕县道中》诗:“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三年三月官桥(今滕州市官桥镇)路,策蹇经过似梦中”;又有“谷城山晓青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诗句。清代著名诗人王渔洋《滕县道中》诗:“薛北滕南几问津,远山如画黛眉新。惟余一事堪惆怅,不见花开白似银。”因此引得多位诗人的寻究、唱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经过南北大官道,宫廷画家徐扬作《南巡纪道图》记载,经滕县、峄县地名有:“界河驿、滕县、南沙河镇、阴平社、马兰村、台庄。”
民国初年驿道改称公路,仍为交通要道。1923年山东省路政局整修济南至韩庄段公路,路宽4至9米,工程简易,利用旧桥,一年而成。1941年,日本侵略军在滕县城区往北沿津浦铁路西修筑道路,宽5米,两侧各有3米多宽的封锁沟,每3至5里路筑一碉堡,为日军运输专用。1947年4月,国民党滕县政府整修南北公路,至1949年其走向是:北起界河铁路西,在大马厂穿越铁路东边,经北沙河、十里铺、七里沟西进入滕县城;在冯庄西进入时家店(分岔道至夏镇),在郑庄西进入柴胡店,经前、后官路口在皇殿岗西进入临城(分岔道至邹坞),经西小庄、邹庄西、麦穰店、关爷庙进入沙沟(分岔道至峄县);经张家厂、刘家庄西、新庄西、高家河西、马家山西、官庄西穿越铁路至韩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沪铁路西侧公路畅通,原古道逐渐废弃,或改为乡间小道,或耕路为田。
沿路设施有驿站、官厅、歇马亭、马神庙等;清乾隆年间,滕县善国门外、陈公祠遗址处建皇亭一座,立“皇恩浩荡”碑,现已无存。今滕州市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整修南北大官道碑于滕国故城碑林;薛城区现存西仓五孔古桥和北临城一孔古桥及建桥碑,北临城街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旧道。
20.运河村落遗址
在古运河南岸、清真南寺北部,有一片古运河村落。这里的草屋茅舍的历史大都在50—150年间,其中大部分保持了原貌。草屋茅舍、泥墙茅顶、参天古木集聚于古运河畔,形成了典型的古运河村落,呈现出古朴、清幽的田园风光。这里有大量的传说故事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如“神树”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还有贞节牌坊、九龙庙等古遗迹。随着运河文化旅游区开发的全面启动,这些古运河村落将成为运河水乡田园旅游的理想目的地。
⑻ 滕州界河镇有什么出土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在滕州市官桥镇的北辛村北,薛河故道北岸突起的土岗上,发掘一处原始社会遗址。
滕国故城遗址:今县城西南7.5公里姜屯镇滕城村,为古滕国故都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国故城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张汪镇和官桥镇交界处。城东北角有孟尝君及其父田婴墓,城北门外有毛遂墓。薛国故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邾国故城遗址:城区东部,荆河东岸有一土城村,是史书记载为古郳国故址。
春秋昌虑邑城:昌虑故城座落在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古薛河北岸,陶山的北麓。
春秋鲁国郎邑—郁郎:距县城西北25公里,属滨湖镇。
春秋合乡故邑城:在今山亭区城头乡驻地。
战国灵邱邑城:今址在山亭区桑村镇陡城村。
西汉阳城邑:古阳城为汉封邑,爵为侯,南朝刘宋置县,名阳平,高齐废。在今城区西部 20公里的级索镇王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