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遗址城
① 盱眙的泗州城是怎么回事,真有这么一着城市吗是哪一年代的怎么沉到洪泽湖底的哪位能介绍一下吗
千年古城,万年遗恨。历史上的泗洲城历经繁荣与沧桑。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宣帝在现在的泗阳县郑楼乡建制设州,因城倚泗水而建,故称"泗洲",也即历史上的第一个泗洲城,当时的泗洪属泗洲治。 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为加强漕运管理,唐玄宗决定将泗洲城和泗洲治合并重建,并将新城址移至汴河与淮河入口处,也即今泗洪县的最南端,与今盱眙县隔淮河相望。 泗洲城自唐朝初建,经历代扩建,至明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泗洲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墙高二丈五尺,城内另建有里城一座、辅城45座。城内共有十五条街,三十四条巷,住家近万户。当时泗洲城的城镇建设相当繁华,鼎盛时仅有历史记载的寺、庙、塔、楼、观、庵、祠、坛等建筑就有几十处。因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经济、文化繁荣,泗洲城成了历史上的一座名城。 泗洲城多水。城内河沟交纵,可通舟楫,城内建有桥梁十六座,后世有人将当时的泗洲城比作东方的威尼斯;城外是护城河,环城皆水,将整个泗洲城完全圈在当中。城墙上共开有五处城门与外界沟通,但进出城均需通过吊桥。因为到处都是水,为方便交通,古泗洲城还设有三处渡口。 也许是冥冥中注定,泗洲城因水而兴盛,但最终也因水而毁灭。 因地势低,泗洲城自建城以来,一直没能摆脱洪水侵袭的困挠,几百年间,黄河水多次决口淹城,淮河上游的洪水也一次次肆无忌惮地侵犯州城,围城护堤屡修屡毁,城墙门楼也多次受损,城内多次全城淹没。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冬,洪水再一次淹没了泗洲城,以后连年洪水不退。康熙35年(公元1696年)夏,又一次特大的洪水再度侵袭,整个泗洲城全部没入水中并再也没也露出水面,千年古城从此梦幻般地消失了。 现在,逢降水较少年份时,原泗洲城旧址处的淮河里能显露出一段古泗洲城的残存城墙,矗立水中;遇干旱年份,洪泽湖水全面降落时,湖底还能找到很多整块的古泗洲城的城墙砖.
② 想知道: 淮安市盱眙盱眙大云山遗址在哪
盱眙大云山遗址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的大云山顶
顶上有个水塘,当地人称之为内“龙塘”。就在容这龙塘下数十米处是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墓园内发现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
③ 古泗州城的考古成果
2004年以来,在江苏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和盱眙县文化局开展了古泗州城遗址的调查勘探工作。至今,考古人员在调查区内做了近7000个探孔,并利用当地农田水沟、鱼塘等断面做探沟解剖工作,相继发现了埋藏于地下的古泗州城内、外城垣,内城垣的5座城门、1座马面,城内的东西干道和3条南北大路、流经城区的古汴河河道等,同时在汴河以西和东西向主要街道以北的范围内发现3片大型建筑区。
此次勘探发现的古泗州城内城垣平面布局大致呈椭圆形,呈东北—西南走向,其中东北一端稍宽大。另外,各城门位置突出于城墙墙体,尤以北门处突出更为明显,同时在西垣的南部发现有一转折弯点,香华门处有一“S”形弯。城址平面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墙体宽约10米至15米(城门处除外),现残存高约4米(1680年洪水淹没前的地面之上高度)。墙体横断面形状呈底宽顶窄的梯形。墙体采用内、外砌砖石包墙并中部填土的建筑方式。部分地段的城垣打破或利用了宋时期的夯土城墙。砖、石之间采用石灰与糯米汁掺拌作为黏接材料。城墙中部的填土一部分是由较远地方运来的灰黄土夯筑而成,一部分则为取之于附近的淤泥土。夯土中夹筑多层碎砖石。
外城垣的平面布局形状近似内城垣形状。从目前已探明的结果分析,内外城垣之间距离约40米至330米,外城垣墙体宽约2米至4米。外城墙体是用较大的条石砌筑而成,墙体黏接剂仍是用石灰、糯米汁,非常坚固。
钻探发现的东门位于东城垣的中部,距现地表深约3.5米,平面由主城和瓮城组成,主城在此处较宽,瓮城平面呈月牙形,南北径约50米,东西最大径约22米,墙体宽度约4米。墙体同样为内外两侧砌筑砖石包墙、中部填土的结构。砖石包墙采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黏接砌筑。南门遗迹距地表深约3.2米,从钻探结果看,该处地下埋藏着大片砖石建筑遗迹,在东西宽约75米,南北长约93米的范围内均有分布。西门位于马面与城墙转折点的中部,距地表深约2米至2.5米。北门距现地表深约3米,平面由瓮城和主城组成,主城在此处较宽,达22米,而且呈外凸现象,瓮城平面呈扇形,东西最大径约60米,南北最大径约33米。墙体宽约3米,同为块石所筑。香华门(该名称据历史文献记载)位于南门的右侧,地处古汴河旁,距现地表深约1.2米。该门的平面结构仍由瓮城和主城垣组成,瓮城平面呈扇形,东西最大径约40米,南北约28米,瓮城墙体宽1.6米,仍是采用块石砌筑。据勘探资料可知,它们的建筑关系为先筑主城,后筑瓮城。此段主城垣较为弯曲,城门设在较为凸出的部位。钻探结果和文献记载相吻合。
目前能够确认的泗州城马面遗迹仅有一处,分布于西城垣的中部偏北处,平面约呈长方形,与主城垣组合成一个“凸”字形平面结构。马面凸出部分南北长约26米,东西宽约20米,其南、西、北面砌筑石条包墙,中部填筑灰黄色夯土,与主城垣连为一体。
古汴河遗迹位于北城门西侧和香华门西侧之间,呈南北走向。河道平面呈长条形,南北分别穿越南、北城垣,河面开口东西宽约50米,开口距地表深5.5米,河内堆积之上部3.5米主要为晚期沙土沉积,钻探最深深度在11.5米以上,其中3.5米以下堆积有黑色泥炭层,含大量腐殖物;或为灰色淤积层,质地细软,内含少许贝壳、腐殖物以及少量破碎的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残片。
街道共探出4条,其中东西向1条,南北向3条。东西向街道为连接东、西城门的主要街道。此路东部以石块铺筑为主,西部以碎砖石铺筑为主。
2条南北向街道分别位于汴河的东西两岸,距地表深约5.5米。其中汴河东岸的道路(L3)为穿越香华门与北门的主要干道,路面宽约8米,为土路,质地紧硬,土色变化较频繁,有百叶状层次感,上部路土内含砂粒较多,钻探至8米深处因土层过于坚硬而无法下钻。
南北街道(L4)位于古汴河西岸,路面距地表深约8米。道路宽约8米,由于该路为石块铺筑,故厚度无法探出。另外,在此道路的上部、距现地表深约5米处遗有一条晚期道路,宽约5米。
在古汴河以西、靠近东西向主要街道北侧范围内钻探发现3片大型建筑区。这些建筑区分别分布于现沿河村4组村庄东、西两端及中部,编号由东向西分为1号、2号和3号。1号建筑区位于沿河村4组村庄的东端,平面东西长约171米,南北宽约134米,总面积约23000平方米,地下发现有建筑遗存。2号建筑区位于沿河村4组村庄的中部,距1号建筑区西约195米。建筑区平面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56米,面积约6100平方米,此范围的四周遗有石砌墙体,墙体保存最高2米,宽约1米,距现地表深约2米。该区地下发现有建筑遗存。其中在中部偏北的范围内深约2米处有一大片砖石遗迹。3号建筑区位于沿河村4组的村庄西端,距2号建筑区西约55米。建筑区平面东西长87米,南北宽约83米,面积约7100平方米,地下发现有建筑遗存。钻探发现的这些建筑区与明万历年间《帝乡纪略》所附“古泗州城图”中的建筑分布比较吻合。据有关迹象推测,2号建筑区有可能是“大圣寺”所在位置。
在泗州城遗址的钻探和探沟试掘过程中,出土了一批陶瓷片和砖石标本。陶瓷标本的年代最早为唐代,最晚为明末清初,与泗州城的建造及使用年代大体吻合。陶瓷片类型包括青花瓷、青白瓷、白釉瓷、青釉瓷、酱釉硬陶和红陶片等。
依据钻孔及探沟试掘资料分析,与城垣相关的遗迹主要分宋代和明代。从探沟中的夯土堆积被后期砖、石包墙打破的迹象及夯土中出土遗物的时代最晚到宋代的现象看,被砖、石包筑的夯土城垣大部分应为宋代时期所筑。而砖、石合砌的包墙既打破宋代时期的夯土城垣,其用砖的规格又与南京明代城垣用砖规格基本一致,两者使用的黏接剂和黏接方法也大体相同。根据出土遗物最晚为清代早期分析,该城废弃的准确时间应为清康熙年间泗州城被洪水淹没之后。
盱眙古泗州城遗址是我国罕见的保存完整城市形态和结构的中古时代的城市遗存,其考古工作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城市生活、淮河文化和运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本阶段调查勘探的最大收获是:一、通过考古学方法,较为准确地肯定了古泗州城的结构布局,为将来进一步开展泗州城考古及泗州城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二、古汴河河道的发现及城垣勘探中发现的早于明代的遗存,为研究古泗州城的历史变迁及唐宋时期南北大运河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今后进一步探明古泗州城的结构和古汴河与淮河结合区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三、城址范围内发现的街道遗迹、3片大型建筑区等,为今后进一步寻找泗州城内的重要建筑空间提供了工作基础。
④ 盱眙传统文化遗产或遗迹
明祖陵 八仙台 老子山
⑤ 盱眙县古城镇近几年会拆迁吗
盱眙县古城镇近几年应该是不会拆迁
节日快乐
合家欢乐
⑥ 盱眙的历史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
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
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
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
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195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
1966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现南京市六合区)。
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2001年三淮一体,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
(6)盱眙遗址城扩展阅读:
盱眙建县2200多年,但史前文化可直溯五千年前。据对盱眙范家岗、大墩头、六郎墩等遗址考古成果表明: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盱眙就有丰富的史前文化。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先后在管镇、官滩、维桥、桂五、穆店、黄花塘、东阳等地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镰和大量的陶器残片。
盱眙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的有趣故事,主要有:传说、故事、神话、笑话、谚语等,其中尤以传说、故事居多。一是以杰出人物为内容的传说和故事。
如朱元璋的传说,戚天官的传说,徐偃王的传说,管鲍分金亭的传说,泗州大圣的传说,陈婴的传说,苏轼、米芾的传说,陈毅、罗炳辉、李桂五的传说等
⑦ 江苏盱眙有那些名胜古迹
明祖陵 距县城西北15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之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 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苏省专家发现,确认为久已失传的明祖陵。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距县城45公里,占地面积70.58平方公里,其中61.58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无比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区域内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铁山寺森林度假村集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基地已落户园中,其附属设施——盱眙铁山寺天文科普园于2001年7月30日对外开放;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小行星观测基地已建成使用,并成功发现和命名太空小行星——盱眙星。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山位于县城区,原名南山。北宋书画家米芾由北宋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涟水知县,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清奇丽秀的南山,诗兴勃发,随即吟出千古绝唱《第一山怀古》:“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雄劲飘逸的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第一山左拥翠屏峰,右揽凤坡岭,背倚清风山,面向长淮水,群山环拱,一峰独好。山上林壑幽美,人文荟萃,名胜星罗,佳境天成。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黄花塘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和高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使华中地区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景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仙台风景区位于穆店乡西南部,距宁连高速公路10公里,距盱眙县城仅17公里,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平方公里。相传八仙在人间周游时路过此山,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树林茂密,环境幽雅,便选准此地作为他们修仙论道的居所,因此后人将此山起名为八仙山,八仙修炼的座台得名为八仙台。景区内山、水、鸟、林、泉、石、洞协调自然,玄武岩山形地貌构成山顶平坦,山坡陡峻,泉水清纯,环境优雅,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岛的独特仙境。景区内野生资源极为丰富。
天鹅湖位于盱眙县县城西南,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将建成水上游乐园、垂钓休闲中心、生态家园、民俗风情园。1999年,全国第一个县级女子骑警基地在这里正式成立。基地内有中西式乡村别墅,果木花卉,水产养殖、骑警展厅、马厩及水上乐园等等。这里生态环境幽雅,乡土气息浓郁,是餐饮、休闲、娱乐及商务洽谈的好地方。
泗洲城兴于唐代开元盛世,毁于清初康熙年间,是当时淮河流域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宋景德三年(公元1096年)这里成为泗州州治。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 年)州治沉没,沉睡淮河水下的300多年,古泗州城已被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东方“庞贝”即将重见游客。。
甘泉山 是盱眙县沿淮群山之中一枝独秀,它位于一、二、三、四山和圣人山之间,以山上有甘泉闻名。沿淮山麓有霸王城遗址,相传为项羽屯兵处和古盱眙县治。山上有都梁寺,位于甘泉山之巅,因山上盛产都梁香草而得名。该寺占地4万平方米,漫山果树,三面环水,风景秀丽。
发展前景
⑧ 盱眙古城是乡还是村,有多少人口
是乡,古城乡不是村
⑨ 历史上的四州城现在哪,,它是怎样被淹没的
泗州城位于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曾经是历史上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回都市,它扼答守淮河两岸及南北大运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端口岸,具有突出的战略、交通和经济位置。泗州城始设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遭没顶之灾,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彻底被泥沙埋没。1986年以来,盱眙地方的有关部门和学者开始提出古泗州城遗址考古的课题。
2014年12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者汇聚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盱眙县泗州城,经过三年多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城遗址范围,一大批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