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江家山遗址

江家山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3-07 20:26:01

㈠ 良渚遗址被外国学者赞不绝口,中国的世界遗产那么多,为何良渚古城最特别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是意味着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世界第一,它背后的那些故事,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陶器玉器都是贵的文物,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同时,其背后的故事也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2019年7月6日,这是一个铭刻历史的日子,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在发现的遗存中,大致归纳为4种主要类型:一是分等级墓葬,二是水利系统,三是古城遗址,四是以玉器为代表出土器物,这些全部是遗产区范围内所出土的文物,分布在两山之间的河网平原地带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4处相对独立的地块,遗址核心区域面积达到290万平方米,有“中华第一城”之称,从135多处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有陶器、玉器、石器、象牙、漆器、嵌玉、石犁等1200多件,内涵丰富的令人赞叹,这是中外学者赞叹和良渚与其它不同的原因。

㈡ 徐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徐州樱花园、沉水走廊、珠山宕口遗址公园、万人沙滩、马陵山等。

1、徐州樱花园回

这里的樱花风景一点也不比武答汉大学校园里的樱花风景差。满满的都是樱花,不仅是一些道路的两边都掉落了很多粉色的花瓣,而且一些古代的建筑物周围全部都是这些粉色的花瓣,看起来非常的漂亮。有很多情侣或者是家人春游的时候都会来这边玩。

鱼类以观赏鱼为主,多为五颜六色的金鱼,而且块头很大,金色的、黑色的,摇曳在长长的尾巴在湖中游玩。湖面之上还生长着白色的睡莲,现在是5月份还没有完全盛开,估计夏季会非常好看。

㈢ 6000年前人类怎样煮食、纺线

距今一万年前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长兴曾经先后步入过三个文化阶段,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良渚文化,也有存在时间最早的马家浜文化,但长兴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实大多属于平时我们不常提及的崧泽文化,今天我们就要穿越回6000年前的史前时期,见证那段美妙的故事。

在浙江省长兴县,很多人早已习惯了茶余饭后在台基山公园散步聊天。但也许你不清楚的是,这里最初的身份,其实是一个崧泽文化时期的遗址群。崧泽文化是距今6000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环太湖流域有着十分重要历史地位。

长兴境内的人类活动,大概在一百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一般是认为在距今一万年前才开始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崧泽文化,就是新石器时期长兴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阶段。作为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的中间环节,崧泽时期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长兴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就有一批当时的原始先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

陶鼎

这件陶鼎出土于林城江家山遗址。它式样简朴,垂腹三足,是崧泽文化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器物。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作为实用炊煮器,这件鼎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先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原始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生火煮食,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长兴县博物馆研究员毛波说:“鼎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周时期一直是很常见的器物,新石器时代的鼎主要是陶质的,它的主要的功用就是炊煮食物。”

吃饱穿暖是古人们最原始的追求,同样在长兴崧泽文化的地层中,一种与原始先民们穿衣问题息息相关的物件也多次出现在大家眼前。

纺轮

毛波介绍,纺轮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它是一种纺线的工具,一般有石制的和陶制的。

长兴的崧泽文化遗迹中,出土过为数众多的纺轮。但其中有一件纺轮却引起了研究人员们的高度关注。这件纺轮为泥质灰陶质地,呈扁圆体,截面为梯形,中间钻有小孔。乍一看,这件纺轮似乎和其他纺轮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在灯光的照射下,它表面却呈现出了一种神秘的纹式。

上面有两组纹饰,一组像一个绳结,另外一组像一个牛头牛角。

这些复杂的纹式令研究人员伤透脑筋。一方面大家都不明白这些线条所表现的含义,但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些花纹很眼熟。经过耐心的寻找比对,研究人员在嘉兴博物馆的收藏中找到了与这件纺轮几乎一模一样的花纹。这一证据证明,当时的崧泽文化范围内先民们应该存在共同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在器物上,就表现为这种独特的纹式。

长兴江家山陶纺轮

嘉兴博物馆鸟型?

长兴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还有另一件纹式精美的崧泽文化遗存物,比纺轮要大上不少,这件看上去和杯子有几分相似的灰陶器物,有着一个独特的名字――豆。

假腹杯形豆

毛波说:“这个豆,学术上称之为假腹杯形豆,你看上去它的上面有一个像腹部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它是假的。”

这件假腹杯形豆看上去容积颇大,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腹――能够盛放物品的部分,只有豆上部浅浅的一处凹陷。研究人员推测,这样一件实用性不强的精致陶器,应该是当时的崧泽先民祭祀祷告时使用的的礼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良渚文化的大名更加响亮,但在长兴,良渚文化的遗址却比较少见。而取代其地位的,正是崧泽文化。崧泽文化的存在时间比良渚文化更早,专家分析,可能是一些天灾人祸,使得原本定居于此的崧泽先民逐步迁移到了其他地区,于是就产生了这种“断层”的现象。

“我们这儿发现的良渚文化是很少的,几乎是零星的。比如说江家山遗址,它发掘出几百座墓葬,马家浜文化大概有几十座,崧泽文化有两三百座,但是良渚文化只有几座。良渚文化的辉煌灿烂应该说某种程度上它都是从前面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一步一步这样的发展而来的。”毛波说道。

每一件发生过的事,都会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它存在过的痕迹。这些痕迹也许会随着岁月的流转而慢慢变淡,但却永远不会烟消云散。当某一天,某件见证了当时那段故事的宝物重现天日,伴随着它的故事,也将再现光彩。

㈣ 鸿山遗址的重要文物

礼器
礼器主要出土于特大型墓邱承墩和大型墓老虎墩、万家坟,中小型墓中亦随葬少量礼器。所有墓葬的礼器皆为明器,即仿青铜器的青瓷器或陶器。仿铜的礼器不仅造型与青铜器一致,还贴有青铜器常见的兽首流、兽面耳或铺首,而纹饰则以戳印的“C”形或“S”形纹模仿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蟠螭纹或蟠虺纹。
邱承墩随葬青瓷礼器500余件,包括盆形鼎、甗形鼎、兽面鼎、豆、壶、盒、盆、鉴、匜、罍、盉、冰酒器、温酒器、吊釜沥水器、角形器、璧形器和盘蛇玲珑球等。
出土礼器数量最多的是邱承墩,而且全部礼器均为青瓷制作;其次为老虎墩,随葬的礼器为硬陶制作;而万家坟出土的礼器少数为硬陶,大部为泥质陶制作。
鸿山遗址出土礼器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吴越文化系统和中原文化系统。
仿中原文化系统的礼器有鼎、豆、壶、盆、盘、匜、鉴、盉等,基本组合为鼎、豆、壶。
吴越文化系统的礼器有越式鼎。常见的礼器有罐、盆、盘、碗、角形器、璧形器等。而温酒器、冰酒器、吊釜沥水器、扁腹壶、炙炉、虎子和盘蛇玲珑球都是新发现的礼器。
青瓷温酒器、冰酒器首次发现。温酒器由炉盘、温酒器组成,炉盘内置炭,有的底部还有细条形镂孔,温酒器内置水,小孔内置酒杯,以火温水,以水温酒,科学合理;冰酒器与温酒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下为承盘,内可置冰,冰酒器内置水,小孔内置酒杯,冰降水温,水降酒温。
青瓷吊釜、沥水器是在吊釜内烧水用以烫碗、烫酒杯的卫生器皿,吊釜的两耳外有半圆形的立耳,当釜吊起烧水时可挡住上窜的火焰,而不至烧断吊釜的绳索;釜内的水烧开后,将碗或酒杯倒扣在底部有孔的沥水器内,置入釜中烫碗或酒杯,沥水器提起后,碗、杯上的水便自然沥下,卫生而科学。
虎子为卫生洁具,鸿山遗址出土的青瓷虎子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瓷虎子,其造型与江苏丹徒王家山出土的青铜虎子相同,然流上有缺,显然为溺器。可见虽在蛮荒之地的越国贵族,其生活十分讲究。
角形器、璧形器也是越国贵族使用的礼器,以往发现的皆为陶质,但由于所发掘的墓葬多被盗掘,加之陶质易碎,其具体数量不清,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青瓷角形器和璧形器为首次发现,并单独置放在墓室中部,且各为18件,这为探讨角形器、璧形器的用途提供了可能。
乐器
鸿山遗址已发掘的7座土墩墓中共发现乐器380件,主要出土于大型墓葬老虎墩、万家坟和特大型墓葬邱承墩。乐器的质地皆为青瓷或硬陶, 1:1仿制青铜乐器,造型逼真,组合完整,可谓是先秦时期打击乐器大观,因此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乐器的种类和组合乃至礼乐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出土乐器中,以特大型墓邱承墩为最,乐器全部为青瓷制作,数量达140件,器形有甬钟、镈钟、编磬、句鑃、錞于、丁宁、振铎、三足缶、悬鼓座和悬铃等十类。除磬和悬铃置放于墓葬西部的后室外,其余乐器均置放于墓道南侧的壁龛内。
其次为老虎墩,出土乐器既有青瓷制作,亦有硬陶制作。共计119件,器形有甬钟、镈钟、编磬、句鑃、錞于、丁宁、悬铃等七类。
大型墓万家坟出土乐器全部为硬陶制作,计121件,器形有甬钟、镈钟、编磬、句鑃、錞于、丁宁、悬鼓座和悬铃等八类;另将出土的一件堆塑的硬陶蜥蜴与邱承墩出土三足缶上的堆塑蜥蜴对比,推测也应有缶。
根据乐器质地分析,特大型墓皆为青瓷乐器;大型墓葬老虎墩中青瓷乐器和硬陶乐器参半,而万家坟皆为硬陶乐器。因此随葬乐器的质地也是划分墓葬等级的依据之一。
出土乐器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即中原文化系统和吴越文化系统。中原文化系统的乐器有甬钟、镈钟和编磬,为常见乐器。吴越文化系统的乐器有句鑃、錞于、丁宁、振铎、三足缶、悬鼓座和悬铃。
句鑃放置方式与甬钟相反,即于朝上,柄朝下,自大至小插于虡架,以枹击之。“句鑃”之名不见于文献记载,为青铜器上自名,如浙江绍兴出土的“配儿句鑃”、德清出土的“其次句鑃”,江苏常熟出土的“姑冯句鑃”。
錞于、丁宁在吴越地区常见,往往成组出土,镇江王家山、丹徒北山顶等春秋晚期墓中皆出土过青铜錞于和丁宁,一般三件錞于配一件丁宁。錞于未见有铭文,更无自名,然多见于文献记载。《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郑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下小”;《国语·晋语》:“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丁宁又名镯、钲,《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镯节鼓”,郑注:“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说文·金部》:“镯,钲也”。除文献有记载外,钲还有自名,“徐茜尹钲铖”,“余冉钲铖”等,均自名钲铖。
振铎为首次发现的越铎。《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郑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贾疏:“此是金铃金舌,鼓曰金铎”;《说文·金部》:“铎,大铃也。两司马执铎”。《国语·吴语》:“昧明,既陈。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所以,铎应有两个不同的系统,即“执柄振之”的中原文化系统和“悬而扣之”的吴越文化系统。
据我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缶属土类乐器。但其在古代早已失传,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也从未出土或从未确认过乐器缶。乐器缶究竟是何种形状,已不得而知。无锡鸿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解开了困惑人们千年的谜团。在鸿山墓群邱承墩特大型墓的壁龛中发现了3件青瓷缶。
3件缶均为青瓷质地,内外施以泛青或泛黄的釉,整个器形作深腹盆形,底部还有三个矮蹄形足,造型古拙,色调纯朴。其中一件青瓷缶的口下贴有对称的兽首状耳,耳上戳印“C”形纹,腹部饰“S”形纹,另两侧有对称的蜥蜴,蜥蜴匍匐在缶的上腹部至口沿,两前肢攀在口沿上,口咬住缶沿,头大目圆,栩栩如生。
缶为扣击乐器,其扣击部位为宽沿,宽兽面耳的背面与口沿之间用圆柱形泥条相连,从而使另一半口沿不产生共振;而三足使底部悬空,缶又为深腹,这样扣击时底、腹可产生共鸣和共振。
玉器
鸿山遗址出土玉器数量众多,种类复杂,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佩玉制度和丧葬用玉有着重要意义。
鸿山遗址出土乐器共计48件,以特大型墓邱承墩出土最多。
根据玉器出土位置和造型,可分为葬玉和佩玉。
葬玉有玉覆面、带钩以及石璧。葬玉的主要特征为单面纹饰,与佩玉有明显的差别。
佩玉皆双面有纹饰,制作精美。根据佩带的方式和佩带部位的不同,佩玉还可分为正佩与杂佩。正佩象征身份、等级和地位,佩带在胸前,为条形的璜和圆形的璧(环),间以管形或动物造型的佩饰。杂佩主要有削形、韘形等与兵器有关的佩饰,佩带在腰间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或有辟邪之意。
玉飞凤,共出土三件,造型稍有不同,均作振翅欲飞状,雕琢工艺精良。其中一件白玉凤双目及冠减地成高浮雕,正反两面均阴刻极浅极细、肉眼几乎看不出的羽纹,堪称是精美绝伦的“微雕”作品。2007年,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山水、市花共同构成的文化符号成为无锡城市徽标,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山水的秀美,以及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
双龙管形玉佩,雕刻纹饰非常漂亮。中部为方形管,一孔上下贯穿,两侧各有一透雕的龙,龙回首张口,身体弯曲呈“S”形。
五环五璜,代表了墓主的身份尊贵,鸿山遗址出土大小有序的五对璜与一对觿,表明墓主生前使用的是“五璜佩”。龙形璜、龙凤璜、云纹璜、双龙首璜、龙首璜加上云纹觿组成的五璜佩是成对的,应佩带在胸前两侧。璧形或环形的佩饰自小而大是蟠螭纹璧形佩、螭凤纹璧形佩、谷纹环形佩、绞丝纹环形佩和出郭龙纹璧形佩。另有双龙管形佩一件。璧形、璧形、环形、环形、出郭璧形佩加双龙管形佩组成的“五环(璧)佩”,应自上而下佩带在胸前中部,即两列玉璜之间,与两侧成对的璜和觿组成一套完整的“正佩”。
镇馆之宝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鸿山遗址邱承墩特大型战国贵族墓共出土4件,均位于墓室东部。其质地为泥质灰白陶,总体呈球形,中间镂空,下部为矮圈足,圈足内侧有单向凹槽。整个球身由盘曲的八条蛇互相交叉缠绕组成,有的蛇用口紧紧衔住另一条蛇的尾或身体,有的蛇则上扬着蛇头,紧睁着圆目,口微微张开,蛇身盘成圆圈状,生动形象。蛇头和蛇身饰点状的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
琉璃釉盘蛇玲珑球形器不见于文献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也为首次发现。其特有的造型、红白蓝三色的制陶工艺、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陶器的珍品,为研究中国釉陶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琉璃起源、越国贵族丧葬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于其用途,有学者根据玲珑球的器形、置放位置和出土墓葬的等级,推测其可能为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但其究竟有何功用,则还是个谜。

㈤ 长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江家山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家山遗址位于长兴县江家山,探明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有2500平方米的遗址已经被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木器、竹器和骨器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浙江省长兴县日前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考古专家经过9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多件填补国内考古空白的文物。浙江省和长兴县的考古人员确认江家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太湖西南岸的一处非常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从距今六千多年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至距今近四千年的马桥文化,都有人类活动遗存。在江家山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马家浜文化的环形石器、崧泽文化陶纺轮上的双勾线刻划纹徽是全国首次发现;完整木耜和石斧……[详细]

长兴博物馆
长兴县博物馆即长兴太湖博物馆,成立于1976年7月19日。原馆址在长兴县雉城镇县前西街99号,现址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太湖新城中央大道与滨湖大道交叉口南侧,由美国建筑师马歇尔·斯特拉巴拉设计。2000年长兴县政府投资6000万元在雉城镇人民广场新建长兴会展中心,其中博物馆拥有馆室3500平方米,于2002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博物馆又在浙江省县级博物馆中率先对外免费开放。长兴太湖博物馆新建于2016年7月,竣工于2018年10月,开馆于2019年1月13日,原旧址展览整体搬迁至新馆

㈥ 舒州的遗迹景点

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即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该处已出土的一千多件古文物可供参观凭吊,对研究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
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
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之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在舒州(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亦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个氏族,在潜山定居了。
从已经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
在这些陶器中,还有数十个球,小的中空有丸,摇之叮哨作响,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层中出土了许多具有殷商时代特征的青铜器,如箭镰等,为研究安徽省及长江北岸青铜器文化造型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致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砖、瓦、当,宋代的瓶、碗、纺锤等许多生活用品,这说明此时的潜山人己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能。
天柱山
位于古舒州(潜山县)境内天柱山是安徽之源,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2011年5月5日批准)、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最早五岳之南岳(古南岳)。
天柱山东临长江,西连大别山,雄峙江淮。风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境内山奇水秀,古迹众多,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因主峰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古为皖山、皖公山, 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据《史记.封禅书》载,公无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至公元589年,隋文帝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天柱山仍以古南岳而受人仰慕。天柱风光,雄秀兼备,四十五峰各有千秋 。 这里处于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动植物种类丰富 ,珍贵植物有香果树、红豆杉、天女花,特别是成片的珍珠黄杨与云锦杜鹃 ,伴生于海拔千米地带,形成高山特殊的景观。珍贵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四声杜鹃、娃娃鱼等。天柱山有很多文物古迹。
山谷寺(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称乾元禅寺,坐落在舒州西北9公理处的谷口凤形山上。凤形山,唐宋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三祖山,这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独秀,翠黛苍郁,东西两侧岗峦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对三祖寺呈环围合抱之势,使山前形天一个天然谷口。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从三祖山西侧谷底潺潺流出,滚珠嘎玉,泠泠有声,向南经谷口汇入潜河。宽阔的潜水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自西向东轻盈舒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涟,波光粼粼,映现着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浑作一体,构成了谷口的独物风貌,成为天柱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
山谷寺始建于梁武帝时,为高僧宝志禅师首创。相传:南朝梁时,白鹤道人、宝志和尚两人都想在此建道场,梁武帝命他两各施法宝识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鹤,和尚抛锡杖,鹤飞在前,将落地时被锡杖飞来声所惊,止于他处,锡杖卓立此地,宝志即在此建寺。大同二年(536年)武帝萧衍赐名为山谷寺,佛教二祖曾在此驻锡,境内三祖寺系禅宗三祖祖庭,佛教禅宗在中国的第三代祖师僧璨禅师在此圆寂,肉身葬于寺后小丘上,后人又称为三祖寺。 寺院内觉寂塔俗称三祖塔,建于唐玄宗时,塔下藏三祖舍利百粒,代宗大历七年,赐号曰觉寂,塔高六丈,七层八面,结构精巧,壁雕佛像栩栩如生,北有石级可登,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有四门相对,两虚两实,虚实分设。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
建寺1500年来,这里道教、佛教文化几度辉煌,鼎盛时期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现今寺门上高悬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山谷寺”匾额。佛道寺观达3600余间,现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
石牛古洞
石牛古洞位于天柱山脚下、三祖寺西边的山谷里 ,谷中大石累累,溪水潺潺,苍松翠柏,紫峰白云,风光秀丽。山谷腹部有个露天巨洞,洞前有一巨石,重约百吨,状如一头水牛卧于溪涧边,在石牛旁有两崖相接,葱茏植被填补了其间的空隙,构成了不是洞的洞门,从石牛后面看似石牛归洞,故称“石牛古洞”。据《潜山县志》记载:如牛的大石有两处,一在上游,巨石如牛伏溪底,借流水为浴,仅留腹背在外,水经其腹侧,人行其肋上,有两只天然牛蹄印嵌于近脊背处。一处在下游数十米,大石酷似牛的全身,头、背、腹、腿,线条分明,单个地跪卧溪畔,状如饱饮清洌泉水之后,昂首醉赏松竹交翠美景,谛听三祖寺里钟鼓之声。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牛郎把牛放在银河岩上,就迫不及待地和织女到天柱山上幽会去了。神牛看见风光秀丽的天柱山下,地旷人少,男女老少垦荒耕种,十分艰辛,顿现勤劳本性,就悄悄下凡,来到天柱山帮助人们垦荒耕地。由于牛郎织女十分迷恋天柱山的景色,一连几天乐不思蜀,王母知道后,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将牛郎织女押回天庭。然而神牛眷恋人间美景,不愿重回天庭,于是遁迹山林,没入千年古洞,变成了石牛。神奇、勇猛、倔强的石牛便被传为千古佳话。
古往今来,维妙维肖的石牛令南来北往的游客叹为观止,写下了许多赞美石牛的诗篇。明代诗人罗庄赞曰:“天生好景在人间,阆苑蓬莱奚足贵”。清代诗人丁珠在《石牛古洞》一诗中赞美石牛是“一品神仙”:“古洞悠然小洞天,石牛得此本无全。谁迎紫气谁能杖,不粪黄金不受鞭。齿洁无劳临水漱,心闲唯爱枕云眠。千秋山谷真知己,信是烟霞一品仙。”
石牛经过风风雨雨,走过了数千年,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愚昧无知的山民把石牛当做“牛鬼蛇神”,炸去了石牛的头,只留下了残缺不全的牛身。
唐宋以来,李白、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柬之、留正、张同之等都酷爱潜山山水。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意愿。在舒州(今潜山县)任团练副使的苏东坡想定居潜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黄庭坚更是把自已当成潜山人,他特别喜爱石牛古洞的林泉之胜,自号山谷道人,常骑在石牛背上读书,让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为他画“黄山谷坐牛图”,刻于崖壁之上。他在山谷筑室读书,写下了十几篇歌颂潜山山水的名篇诗作,在《题潜山》一诗小序中满怀深情地写道:“余家潜山,实为名山福地”。后人为纪念他,在其读书处建起了“涪翁亭”。
黄庭坚游历潜山过程中,最令他流连忘返的是“石牛古洞”。
置身“仙境”的黄庭坚,面对诗崖,感慨万千,写下了《题山谷大石》、《题山谷石牛洞》、《书石牛溪大石上》、《题青牛篇》等多篇诗文。他在诗中抒发了当时的心情:“郁郁窃窃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间,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陶醉于石牛古洞的黄庭坚,虽身处世间,却已思接千载。人生的痛苦、仕途的艰辛、旅途的劳顿都已统统抛开,石牛古洞就是心中唯一让他快乐的世外桃源。他经常骑着青牛,像仙人一样优游在山谷林泉之中。
孔雀东南飞旧地
在舒州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传说,发生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1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舒州府(今安徽潜山县梅城)出发,沿梅河西岸向东南行4.5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乡-----焦家畈。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丽的民女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凶狠的焦母不容兰芝,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焦、刘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于是,兰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中树上。后来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于华山,墓旁种有松柏、梧桐。树木间枝枝相盖,叶叶相连,常常有鸳鸯鸟飞落其间,仰头相啼,如泣如诉达五更。在今小吏港老街东侧的华山岗上可见新修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人们习惯称之为孔雀坟。
如今的焦家畈,早已不见当年小吏的踪迹,但从一些老人娓娓的讲述中,从孔雀台、小吏港及一些民间习俗里,仍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焦、刘的怀念,焦刘二人名字早已溶入了这片山川、河流。尽管焦家畈已没有焦家后代,但焦家畈的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小吏港也是因焦仲卿曾是府中小吏而得名。孔雀台更是纪念焦、刘二人的建筑。在今小吏港的下街,可见当年孔雀台的遗址。据史料记载,这座孔雀台始建于唐朝末年。初建时为土台,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规模最大时有几十间房屋,占地百余平方米。台为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台内侧门上有焦仲卿、刘兰芝画像。逢年过节,常有外地名班名角来此演出,唱唱“仰头相对鸣,夜夜达五更”等有关焦仲卿、刘兰芝忠贞爱情的戏文。在焦、刘的故乡习俗里,人们把折磨媳妇的恶婆婆叫“焦八叉”,把受苦难的媳妇称作“苦芝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古老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读者,这凄丽的故事曾被改编过越剧、弹腔、黄梅戏等多种剧本,深受人同喜爱。遥想当年,潜山何等繁华。县城为庐江府府治和皖县县治所在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今日潜山,在改革开发的新形势下,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城内高楼林立,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孔雀东南飞的故乡正在皖西南崛起。在今城区东南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孔雀东南飞》。这座造型优美的雕塑,为古老的文明县城增添了艳丽,同时也在向后人诉说着那震撼世人的千古绝唱。
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我县小市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 小吏港位于皖水中游,距安庆市5 0 公里,抵天柱山风景区8 公里,与潜山县隔河相望。旧时分上街、中街、下街。今称旧时的三街为老街,新建的区域为新街。 古时,小吏港为水运港口,又是官道驿站。设有各种商行、货栈、店堂、饭铺、旅馆、赌场、澡堂、作坊五百余家,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常年人声鼎沸,喧嚣热闹。最具盛名的是竹簟行,上达三江,下抵苏杭,客商云集,把外埠的货物带到小吏港,把小市的特产斑竹簟销往全国各地,日成交额高峰达数万条。
小吏港遗有大量《孔雀东南飞》遗迹,镇东一华里有一个村庄名刘家山 ,是《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娘家所在地。刘家山有一口古井曰“苦水井”,相传刘兰芝作姑娘时,在此井汲水,井水清澈甘甜,兰芝死后,井水变苦,无法饮用,故称苦水井,后百姓将其填平。古镇西,一河之隔是焦家坂,焦家坂内有一村庄名焦家园,是焦仲卿家所在地。汉时,小吏港、刘家山焦家园同是庐江郡辖地。今小吏港、刘家山属怀宁县,焦家园属潜山县。 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距“孔雀坟”不远有“望雀墩”,墩上原建有“望雀亭”。相传刘兰芝死后,当地人们筑墩建亭,逢年过节,携老带幼,攀墩登亭,祈盼孔雀归来。 . 古镇东有一庙,名“相公庙”,为纪念焦仲卿焦相公所建。有一座桥名“兰芝桥”,为怀念刘兰芝所建。 小吏港还有一个名闻遐迩的古建筑——孔雀台,与南京凤凰台、武汉黄鹤楼并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精灵”。“到安庆必登塔,到小市必登台”。孔雀台亦名万年台,相传是焦仲卿、刘兰芝定情的场所,后人为歌颂纪念这一对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男女青年,筑台以示怀念,故而得名。据碑文记载,此台始建于唐末,为一土墩台。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盖竹簟。明朝永乐年间,台基用石条砌筑,台身是砖木结构。到清朝,则修缮成气势恢宏的古戏台。各行业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戏班在孔雀台演出,少则几日,多则十天半月,这也是小吏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孔雀台四周有一组古建筑群,台右是振风亭,又名化纸亭、字纸亭,系砖砌五层宝塔,塔心是焚烧字纸的场所。小吏港遗风,凡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可随意扔,街道上有专人拾起丢弃的字纸,虔诚地送到字纸亭焚烧,表现出当时人民对文字的尊重和敬仰。遗憾的是“孔雀台”及周围古建筑毁于“文革”期间。 距小吏港东一华里地,是著名的新石器遗址“王家山遗址”。距小吏港北三华里地植有著名的“乾隆牡丹”,年代久远,花盘硕大,最著特色的是一株枝上盛开几种不同颜色的花,每年牡丹盛开之时,观赏游客数以万计。
当地政府和人民正抓紧恢复《孔雀东南飞》遗迹原貌,旅游部门将小吏港列为安庆——天柱山旅游线路中一个旅游景区。不久的将来,《孔雀东南飞》将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皖西南又一亮丽的旅游景点。
三国时期南国佳丽——二乔故里
大、小二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乔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㈦ 位于余杭瓶窑镇的()遗址位于什么山

余杭瓶窑镇的(良渚文化)遗址群,位于反山、莫角山。

实际上,瓶窑遗址群包括很多和良渚文化遗址。反山墓地是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显贵者墓地;莫角山是良渚遗址的中心遗址;汇观山遗址位于瓶窑窑山东北部400米,汇观山遗址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它还有:塘山遗址、文家山遗址、仲家山遗址、张家山遗址等等。

㈧ 舜的遗迹

江苏无锡的舜柯山,是尧、舜、禹三王中舜的故乡。据考证,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舜的遗迹。在舜柯山上,人们发现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是舜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据考证,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太湖流域发展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稻谷是主要农产品。传说中的舜,生性敦厚,宽厚仁爱,村民们都愿意和舜接近。舜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如何插秧种稻。在舜柯山上,有一块“舜皇锄印石”。民间传说那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而留下的。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门前两棵银杏树,树围甚巨,需四人合抱,可见庙宇历史悠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老人们说,那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而留下的。后来,舜出走到山西一带,那是有原因的。相传舜少年丧母,其父无能无德,娶后母。后母为人阴毒,生一子后,便处心积虑想害死舜。那一年,后母在舜住的茅屋上放了一把火,企图烧死舜。舜为了不让后母背上杀子的恶名,不让父亲为难,毅然决断离家出走,辗转来到了黄河流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王“禅让”的故事。
(1)传说
相传上古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无锡斗山之下。
斗山有舜帝美丽动人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间流传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劳动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给他送来了风调雨顺的天气,还差遣大象为他耕地,燕雀为他衔谷播种。他爱护人民、造福于民:“润天地、识气象、怜众生、护万物、爱禽兽、睦友邦”,倡导“天人协和、万物共荣”之公德。
舜还勤勤恳恳协助尧帝治理天下,埋头辛苦工作28年,受到尧帝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作为接班人,把部落联盟首领(帝位)禅让给舜,开创了上古史上所称的“唐尧虞舜”太平盛世时代。
也许此事仅是传说,但千古流传,至今“舜柯天子坐龙亭,天下百姓享太平”的民谣仍在广大群众中传颂。斗山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斗山西北有舜帝居住过的“西舜城”(宋时称西舜乡),东北有“东舜城”,西北澄江镇有舜帝井,西有舜柯白荡遗址和遗迹等人文景观。斗山还建有舜帝殿,内有舜柯天子塑像。
(2)疑古学派评价
上世纪初,疑古学派认为,尧舜禹的传说出现较晚,而尧舜更晚于禹,故其传说为后人编造,其人纯属子虚乌有。学术界普遍认为,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确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虽为传说,但自有其历史价值。有的学者特别指出,舜任命“八元”、“八恺”和皋陶等人,各有执掌,反映出部落联盟议事会已经开始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构。说明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舜的传说,有助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
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东汉以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有关追踪“舜耕历山”的故实,辨析“历山”等地之具体所指,在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古籍注解中,可以说不绝如缕;在各种舆地之作乃至方志之类的文献中,也时有所见,并且绵延至今。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宁远县城南百里处,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相传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三分石如三支玉笋,鼎足而立。峰间相距各5里。峰势险绝,直插云霄。古人有诗云:“一峰浮黛插云霄,石作三分结构牢,云外有人攀玉笋,山中何处觅仙桃。”《九疑山志》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迹石,又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来的呢?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潇水之源泉,俗称“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舜王碑,人称“舜王龙碑”,上刻七个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后迁至大阳溪边的舜庙之侧。迁移之因,也有一个传说。
皋陶墓相传帝舜时,九疑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距在“蟠龙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灵。帝舜闻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岭三山,终于来到九疑山间。他带领百姓大战三年,斩杀了九疑岩里四条龙;接着大战三年,斩杀了蟠龙洞里的四条龙。又大战了三年,方斩杀了三峰石天湖池里的老蛟龙。帝舜连续苦战了九年,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临终之时,大臣皋陶问他有何吩咐,他说:“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选一黄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后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龙驾归天了。舜死后,人们刻了块3000斤重的龙碑立在三峰石下。
皋陶心想,此地太险恶,迁到大阳河边为好。启灵这天,碑太重,三十个壮汉都抬不动。这时,几只白鹤从天空飞临,两头大象从地上走来。大象用鼻子卷起墓碑就走,白鹤在前面引路。当走到熊家山黄龙洞前时,突然,从洞里出来一个白发老人,笑着说:“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鹤来引路,大象来抬丧。”说完摇身变成一条黄龙,张牙舞爪,不让葬在这里。大象只好又向前走,过了马蹄坳,穿过大桑塘,来到一座大石岩前。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状似龙,龙角龙眼龙须龙牙俱全。山下西边有两口龙泉。白马仙人还将峰顶用乱石堆了一顶王冠,一条玉带放在山上。这真是龙潜凤栖之地。大象将龙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间。于是,将帝舜龙体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鹤,众四面八方衔来紫蚌壳,放满瓦棺,这就是“瓦棺贝冢”的由来。
皋陶结庐为庵,一直守护在舜陵前。死后化作一棵青松,长在墓边石岩上,像一位将军威然屹立,侍卫着长眠地下的舜帝。 早年间济南老城的南门名舜田门,是因为古史称大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历山又曾名舜耕山和舜山,只是到了唐朝以后才俗称千佛山的。
舜井的事迹,见于《孟子》等古籍。据载,大舜年幼丧母,后母与弟弟多方迫害他。他们骗大舜淘井,然后落井下石,幸亏井下石壁有溶洞通外,大舜得以逃生。然而大舜也因此发掘出一处甘泉,人们称之为舜泉,也叫舜井。
舜泉在历代正史中都有记载,泛称其在历山之下,唐代的记载才明确说它在此处。宋代习称它为舜泉,并由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特作《舜泉诗》,并由苏轼书写立碑,成为著名的景观。舜泉的形状多次变更,唐代曾在泉上砌成两个井口,后来仅留一井。1976年井口上挂着一条铁链。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降伏了一条破坏河道的蛟龙,锁在井内,并说待到铁树开花时才释放它,这一传说有可能是当年舜庙中的道士们炒作的。
舜井后有院落,称舜祠,或称舜庙。由丘处机赐名为“迎祥宫”。有石碑为考。
舜井原在南门大街的舜庙中。舜庙在大街之西,院落宽宏,殿宇巍峨,满院松柏苍翠,曾被誉为“松韵南熏”,列入济南十六景之一。庙内有元代济南状元、史学家张起岩撰文书写,由著名文学家张养浩额的迎祥宫石碑,因是济南两大乡贤合作的珍品,被誉为济南镇府之宝。 1996年4月11日,时任规划设计院院长郭国安、设计员杨业平等人开始了寻找舜井碑的过程。当时,郭、杨等人先是来到南郊前进村,找来该村一组队长孙春政作向导,顺着白云湖大坝向上寻访,后来到一个叫舜井冲的地方,在此偶遇放牛的王成玉老汉和苏金寿婆婆,彼时,两人均已六十多岁。老人将郭、杨等人引至舜井遗址旁,说起儿时经历。王老汉谈起青年时在舜井挑过水,苏婆婆说她儿时在井边洗过衣。那井口直径约有两米,砌成四方青砖台基。井上有亭,称之舜井亭。亭内有碑,上书斗大“舜井”二字。舜井冲山顶有庙,谓之舜井庙。庙在1955年被拆,亭在1966年被毁,井在文革时期被填。
半个世纪过去,随州城沧海桑田;昔日放牛的舜井冲,早不见牛欢草肥;如今已被幢幢高楼所掩盖。据文物部门的同志分析,那舜井遗址该是在市国税局大院之内。
庆幸的是那块舜井碑失而复得。据苏金寿婆婆讲,1957年她儿子结婚时,为填平自家门前的场地,将一块碑搬至堰塘边作了过桥石。村人往来,皆从碑上走过;妇人洗衣,这碑又作了捶衣板。村中老人多不识字,也就不知这碑的珍贵。接着又是十年浩劫,年轻人纵然识字,但文物被视作封建流毒,舜井碑被众人踩在脚下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时间又回到1996年4月11日,郭国安、杨业平等人听说碑石尚在,便随苏婆婆来到她家塘边,只见一块长约1.5米,宽约0.8米的青石板平卧在水边,心中大喜:难道这真是石刻舜井碑吗?二人蹲在水边,用手触摸碑的底面,确有凸凹不平感觉。这时,队长孙春政叫来几位田里干活的农民,从水中抬起石碑,洗净淤泥,碑上“舜井”两字显露出来,众人惊讶万分。字为颜体,斗方之大,笔力遒健,刚正苍劲,法度严谨,气韵典雅。
如今舜井碑保存在市规划设计院,可惜断裂为两半。据专家鉴定,这块舜井碑为宋代碑。史料记载,舜井确为舜帝所掘,但井旁石碑,先为先秦时期随州县令所立,后秦碑遭毁,宋时续立新碑。当时还找到了碑座,碑座为锥形,中间有楔口。据说碑座现仍遗留在白云山中。秦碑虽毁,宋碑尚在,实为随州文物史上之幸事。

㈨ 鉴湖的人文历史

湖东岸有马臻之墓,当年他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却得罪了豪绅,被诬告致死,后来会稽百姓设法把他的遗骸运回,安葬于鉴湖之畔,建墓立庙,永久祭扫。墓在鉴湖东跨湖桥下,后依鉴湖,前临旷野,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济王墓”(“利济王”为北宋仁宗所赐)四个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济王东汉会稽郡太守马公之墓”,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墓时所立。墓东侧有
马太守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现存前殿、大殿和左右厢,为晚清建筑。大殿面阔11.62米,进深11.98米,分3间。宋代王十朋有诗云:“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能使越人怀旧德,至今庙食贺家湖。”
鉴湖又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故里,如今这里还有快阁、三山遗址可去。快阁地处东跨湖桥以西的鉴湖北岸,是陆游中年时赋诗读书处,后改为陆放翁祠,现尚存清代建筑数间。对岸有山阴道直通兰亭。快阁向西行数里,就是陆游的故里三山,这是行宫山、韩家山、石堰山三座小山之间的临湖小村,古名西村。现在故居虽废,风景依旧,一派江南湖光山色,使人流连忘返。
王羲之“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所言无虚。袁宏道之诗:“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亦非夸张。贺知章、陆游都爱此“湖山奇丽”而终老此乡。鉴湖水质特佳,所产绍兴酒驰名中外。湖畔有万年戏台,坐西朝东,两面环水,面临鉴湖,再现了鲁迅笔下的社戏风采。
今湖塘、容山湖、白塔洋皆是遗迹。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王羲之“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言下无虚。袁宏道:“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亦非夸张。贺知章因爱此“湖山奇丽”而终老此乡。柯岩景区由因人们长期采石留下的成群的峭壁、深邃的岩洞和清澈的水塘组成,以石景最为奇妙,有闻名遐迩的大佛岩、云骨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