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拓东城遗址

拓东城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3-07 21:29:48

⑴ 聚落的历史遗址

所有的城市与聚落都是住居的延伸,住居的集合就是城市,就是聚落。共同幻想创造了每一个聚落与城市。传统是不分地域的。传统不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概念。
由于地域特征的现实,应该认识到全世界有一张充满类似点的大网,这便是文化的共有构造。有了这一认识,在某一地域建设城市与住宅时,既要考虑到地域特征的延长与发展,同时也要认识到聚落的历史不仅仅是地域史、民族史,它更是一部人类史。要从全体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移植与拓展,也就是说在“全球”这一前提下不断创新。(波洛库亚)危地马拉:危地马拉的“离散式聚落”,它的特点是居民的邻家都坐落在彼此的听力范围之内。聚落有其固有的空气,空气在物理上当然是由温度和湿度所决定的,与光和声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要列举留有深刻印象的空气的话,首先就是撒哈拉沙漠和伊朗沙漠的令人感到舒适的空气,阿特拉斯山中柏伯尔人居住的聚落中的清澈透明的空气,还有印度聚落里耀眼夺目的空气等等。聚落的空气,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体现着聚落整体的氛围与形态的象征性概念。这种构造虽然是分散聚落的一种形态,但是它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的同时,还保持着住宅相互之间的交流。
(图马斯)尼泊尔:是尼泊尔的一座可以望见喜马拉雅山脉的位于谷底的聚落。这种椭圆形平面的住宅是极少见的。山谷里有独特的黎明,因为可以看到照在山顶的光,所以感到早晨太阳在西边,傍晚太阳在东边,方向是颠倒的。
(阿尔达坎)伊朗:是显示的是矗立在伊朗沙漠周边的小城市中的换气塔群,换气塔竖立在住宅的房间或中庭,促进空气的流通。住宅拥有种着果树的中庭,是极为完整的构造。
(巴亚哈德)伊朗:是伊朗的“人工绿洲聚落”的一例,聚落中的屋顶在强烈日光的照射下,形成了灿烂的波动。住宅的每一间房间都有一个圆状的屋顶,它们在相互分隔开来的同时,在形态上又有微妙的差异。因此形成了一种非机械性的,连续的同时又分段的三次元的波动形状。这可以解释为对稀少的水资源的憧憬,也可以解释为对光的赞歌。
(伊夫尼)摩洛哥:这张是阿特拉斯山中的柏伯尔人的聚落,其主要构成要素的住宅群,城寨以及作为仓库使用的卡斯巴称得上是土的结晶体。充满着以戏剧性大自然为背景的建筑群的中庭和天窗,将灿烂的天空剪裁框取成室内的风景。住居内部一般比较暗,光变化着那里的样态。(锡南)伊拉克:是位于伊拉克底格里斯河下游流域的聚落。住宅有宽3米,长达40米的半圆筒状的横截面,形状异常奇异,在隆起的前方入口处有房间,后面是家畜的领地。这种线形栓状的住宅,均沿与河垂直的方向并列地排列着。
(顺佩尔克)捷克:在山的顶点处分布教堂或清真寺,周围布置住宅,低处建造城墙,具有这种形态的聚落和小城市,就很具体地体现了向心空间的含义。这种形态的聚落在欧洲、非洲都可以看到,因此,地形概念是不同于气候分区的领域概念,是一种微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视点。
(塔赞托托)摩洛哥:这张是阿特拉斯山中的柏伯尔人的聚落。分散在这里的聚落群,其中的几处可以同时映入眼帘,可以看出区域不同的色调有微妙的差异。
(瓦迪吉亚)阿尔及利亚:沙漠里,相距甚远、零星分布的绿洲可以看作是所谓的共同体中平等性的象征。在伊朗的“人工绿洲”聚落群中,有因支持着绿洲的水道的拥有者断绝了水源而不得不荒废的聚落。环绕撒哈拉沙漠绿洲的枣树林,每一棵树都有明确的所有者。支持着共同体的共有制,在绿洲里日益崩溃。(奥库卡赫)秘鲁:是撒哈拉沙漠的聚落。沙漠教给我们的不是物质而是空间。沙漠里给予的现象是一种状态,如果时间性的变化和每次的预兆都包含在内的话,那便是一种形势(即处于变化中的状态)。实现这样的空间是我们的目标,是必须提及的对象物。无论怎样的聚落都是与其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但对沙漠的聚落来说,沙漠的本身便是聚落。
(贡拉拜代里)印度:印度的聚落,可以理解为由外边缘向中心神圣感依次增强的场。
(达布莱宗)尼泊尔:是一座遥望喜马拉雅山脉的尼泊尔聚落。高度差使山看上去像云。
(库赫兰)也门:是也门的聚落。
(鲁贡宾)布基纳法索:是“西非的热带草原”的一例。树木和建筑物的高度关系恰到好处。
(科尔丘拉岛)克罗地亚:是坐落于亚得里亚海海角科尔丘拉岛上的一座聚落。

⑵ 淄博桓台的历史古迹

桓台名胜古迹探微

我们的家乡桓台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境内有马踏湖风景区、王渔洋纪念馆、四世宫保牌坊、史家遗址、徐夜书屋、冰山遗址等,小庞、前埠、唐山、新城等地都出土了石铲、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史家村挖掘发现了商代遗址、高楼村有始建于隋代的华严寺,陈庄有木佛堂古槐等。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是新城王渔洋祠堂和四世宫保牌坊,最有价值的自然景观是江北明珠马踏湖。以渔洋文化为主的新城古城游和马踏湖风景区自然观光游已成为桓台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两大重点品牌。

马踏湖

马踏湖位于桓台县东北部,湖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近百平方米公里。这一带地势低洼,湖底海拔最高点9米,最低点6.5米,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汇流于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湖泊,1995年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是天然的旅游胜地,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湖内碧水滢滢、河道纵横、交织成网,芦苇荡、荷花塘一望无垠。
马踏湖最早叫平州,春秋时期称少海,又名会城湖, 传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湖区东侧的会城,重兵陈列,马踏地低,故名马踏湖。因其碧水连天、风光无限,为历代达官贵人所向往,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纵教匹练写秋光。”此后,元兵部侍郎于钦又有和诗,人们选用诗中所含“锦秋”二字命湖,这样,马踏湖又名锦秋湖。
马踏湖湖内港港汊汊,碧水滢滢,2100多条渠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全长400多公里。湖内古迹风韵浓郁,胜迹随处可见。湖东南侧有廷乡城遗址,相传为齐景公失马寻踪之地,故又名踪城。东侧有会城遗址,当地人称东城子,传为齐桓公会盟处。鱼龙村北二公里处有李家台子,为苏东坡登临赋诗处,建有胜处祠和东坡亭。华沟村即古之鲁连陂,村中尚有鲁仲连故居和鲁连井故址,村北建有五贤祠。五贤者,为战国颜?、鲁仲连,汉代辕固、诸葛亮,宋朝苏东坡。五贤祠原为三贤祠,曾多次重修,1984年方改建为五贤祠。门上对联是:“异姓结同心之侣,一堂萃三代之英。”祠内雕梁画栋,金壁辉煌,架构奇妙,有历代名人题咏,辟有马踏湖书画展室。五贤祠北侧,有徐夜书屋、渔洋轩故址及冰山遗址。每到一处都会有一些美妙的传说和故事,令人流连忘返。湖区27个自然村落,村村靠湖,家家连水,户户通船,门前搭起小桥,院后泊着小船,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湖面上绿水浮鸭,翠柳摇风,港汊迷离。驾船巡游,风趣天然。真是“苇堵渠尽疑无路,竹篙一点又一天。只闻笑语不见人,蒲苇深处有人烟”。? 马踏湖景色迷人,物产丰富。湖中盛产藕、莲、蒲、苇和鹅、鸭、鱼、虾、蟹,以及各种可吃的野生食物。湖乡人用湖内的物产能做出百多种菜肴, 且四季各不相同。春天的醋沏小鱼,香酥可口,野鸭焖藕,风味独特。“金丝鸭蛋”,是湖中特产,将其腌制蒸熟,可见蛋青、蛋黄层迭,青、黄相交之处,有丝状蛋黄油圈隔,灿然若金,蛋白香而不腻,肉质沙,不噎喉。夏天的“白莲藕”脆甜无渣,“鸡靠麦黄鳖”,味道鲜香,又多营养。秋天,毛蟹包子别有风味,还可做“毛蟹汤”,鲜美异常。冬天的“溜黑鱼片”、“黄焖鲤鱼”食之难忘。如若游湖,不食这里的水鲜,实乃遗憾。马踏湖中还存有许多古迹名胜,鲁仲连故居、青冢、五贤祠、东坡亭、齐王阁等又为马踏湖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马踏湖已被辟为山东省重点旅游区。随着对湖区的开发,马踏湖将会变得更加秀美,成为旅游园地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

王渔洋纪念馆

王渔洋纪念馆馆址为忠勤祠,位于新城镇新立村。原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400余年。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1986年12月建馆并对外开放,1992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渔洋原名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著名诗人,清朝大臣,公务之余,致力于诗文著述,成就卓著,其诗、词、散文凡数十种560卷,诗6000余首。他的诗风格调高雅,吐辞修洁,境界缥缈淡远,意味灵空含蓄,有相当高的艺术性,他被尊为“一代诗宗”,成为当时诗坛盟主,他在诗论上创有“神韵说”。近几年来,几次大型国际王渔洋学术交流会的召开和电视剧《王渔洋》的热播,使纪念馆成为“王学”研究的基地和中心。

纪念馆占地10000平方米,分东西主跨两院,下设七个展室和石刻园。其中石刻展室展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185块,除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外,另有明祝允明、董其昌、邢侗等著名书法家的真迹刻石,可谓琳琅满目,海内知名。
王渔洋生平展室展出王渔洋诗文著述、手稿及印章,康熙帝御赐王渔洋信古斋、带经堂以及这些珍品的复制件,为了解和研究王渔洋,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典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元代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石屏,亦在园中陈列,供游人观赏。
王渔洋纪念馆所辖忠勤祠、渔洋祠、渔洋墓、四世宫保坊等,每年接待游客约五万人次,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国外友人和港澳台胞,成为传播文化历史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崇高风范的宣传教育阵地。
忠勤祠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新城镇新立村街北,是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该祠初建于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建成,当时规模宏大,但现存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长88米,东西宽43米,占地3784平方米。院内有正堂5楹,中间3间出厦。长22米,高14米,进深9.65米,全为砖木结构,瓴瓦起脊,木椽单檐。堂内有合抱圆木柱8根,顶部栋梁上饰有彩绘,内壁墙上镶嵌石碣85块,保存完好。碑文集历代书法名家锺繇、王羲之、王献之、欧阳洵、柳公权、虞世南的字刻成,真、草、隶、篆诸体俱备。堂内还有王重光及其属下王、张二指挥的碑刻彩绘像。后堂3间,称为“司马祠”,原是明末兵部尚书王象乾的祠堂,现拓为王士祯纪念馆。
正堂前东、西厢房各3楹,堂前有双人合抱的古桧两株,左右对称,高约20余米。院东南隅有四面碑1幢,上刻建祠时祭者姓名。祠东50米处为原“碑廊院”,现存石碑9幢。1984年国家对忠勤祠进行了修缮,并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世宫保坊
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南村大街北端,是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们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故名。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

据史料记载,王象乾被恩准建造“四世宫保 ”砖坊,深感荣幸,为使该坊增光添色,特聘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坊题字,并馈赠 3000 两银子作酬谢。董其昌深明王氏意图,便郑重地用楷书写下了匾额 “四世宫保 ”4 个大字和前后楹联。当天傍晚,董在王家的花厅前漫步,闻听有人说话,躲在一旁听,原来是王家子弟正在纷纷议论: “都说董其昌书法好,号称书画双绝 ,看来,论写楷字还不如王象咸呢,3000 两银子花得冤 ”。董听了这些闲言碎语,非常气愤。翌日,即告辞王家说,到济南门生处玩几天,然后回归故里,王家送走董以后,打开题字一看,“ 四世宫保 ”中却少了“ 宫 ” 字,连两幅楹联也不见了,王象乾十分焦急,使派叔弟王象春奔赴济南请董补写 “ 宫 ”字,不料,董已离济而去,董的门生绷着脸说: “何不叫府上子侄补写一字呢?”王象春闻听话中有因,经过再三请求,董的门生才讲明原委,并说: “恩师路过寒舍,留下一 ' 宫 ' 字,不知府上用得着否?如需用时,还再需出 1000 两银子。 ”王象春得知董其昌听了闲话,故意带走,只因“ 千金易得,一字难求 ”,于是,立即从济南筹措了 1000 两银子,换回了 " 宫 " 字,两幅楹联只好另请别人书写。
此牌坊面向南北,跨街而立,既是新城72坊的唯一幸存者,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古代砖坊之一。牌坊系砖石结构,呈中间高左右低的宫殿式。面阔9.2米,进深3.33米,高15米,拱门洞两侧有石狮8个。拱门、楹柱等上面雕有飞禽走兽、山水花卉,特别是砖砌圆柱顶部的4个浮雕人物,栩栩如生,显示了明代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牌坊顶部飞檐斗拱,瓦当严整,四角杵头兽面,唇吻耸起,都悬吊着风铃铁马,随风而动,声韵动听。顶端花脊“八跑”,每“跑”二兽(寿),高居瓦基。瓦脊中的“麒麟驮宝瓶”尤其古朴可爱。坊之檐下正中、前后各砌一块镶嵌花边的竖式匾额,上镌金色“圣恩”两字,表明该坊为御建。整个牌坊集古代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古朴秀丽,雄伟壮观,充分体现了建筑之乡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为我县非常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西北角,寺名从《华严经》而来。据史载,该寺原来规模宏大,为三进寺院,寺前立有数十丈高的古塔,名“隋文塔”,至明万历初年,寺被毁。现存寺的基址高出地面2米,南北长120米,东西宽50米,前殿为四天王殿,已毁。只存有正殿和百子殿。正殿为大雄宝殿,5间,系砖木结构,飞檐斗拱,瓴瓦单檐,顶覆绿色琉璃瓦(现大部换为红瓦)。殿长26米,进深10米,高17米,内有合抱圆木柱8根。殿内横梁立柱上彩绘祥云蛟龙,瑶草琼花,至今仍可见。殿前东西两厢房尚好。后为百子殿,亦为砖木结构,木椽单檐。

华严寺《新城县志》记载:“新城佛寺十二,崔楼之洪福,高楼之华严最著,洪福志乘谓唐建,华严或以为唐或以为元魏莫能明也”。它是隋或隋以前的建筑,当时规模宏大,殿宇辉煌,香烟缭绕,钟声佛号,成为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隋至今已1400余年,现在华严寺的建筑遗存已不是隋唐时代的原制,而是明清时代重修后的面貌。

华严寺整组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得体,参差有致。平日大门紧闭,只有晨时的钟声传出来,虽未唤醒苦海梦迷人,却唤起了人们早起,男耕女织,为生活而奔波的念头。阴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佛事活动,名曰“行香”,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有盛会,盛会期间是华严寺最热闹的时候,期间文人骚客,熙熙攘攘,商贩闲农,车水马龙,善男信女,焚香诵经,叫卖之声,腔异调怪,热闹非凡。

现在的华严寺是桓台县历史上12座佛寺中仅剩的一座了。寺内大雄宝殿、百子殿、东西厢房尚存,但屋顶换成了现代红瓦,大殿斗拱也腐朽错位,所有佛像、壁画、玄塑都荡然无存。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集体粮库,用来存放物品,先后拆除了山门、天王殿,更换了围墙。由于维修不及时,寺院破败日渐加重,成为一座空洞无物的院落。1985年定为淄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桓台县文化局、华严寺寺管委会投资700万元对华严寺进行重修,恢复了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原貌,修建了围墙和大门,成为一个完整的院落。如今寺院内有佛学院的僧人主持佛事活动,远近周边前来烧香拜佛许愿还愿的人络绎不绝,佛香袅袅,经声朗朗,极大地满足了富裕起来的善男信女们求佛行善的精神需求,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从建筑学上来讲,淄博市的斗拱建筑除博山的颜文姜祠就只有华严寺的大雄宝殿了,有很高的建筑价值。

云涛古迹

在桓台县城索镇乌河玉带桥北侧,河中有一船形高埠,南北长87米,东西最宽处31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地表低于玉带桥面数尺,这就是著名的云涛古迹。

相传古时乌河碧水长流,玉带桥下涛声不绝。高地四周水花飞溅,翡翠万千,每遇天将有雨,便有云气盘郁高埠之上,若云若涛,故而得名。大雨之后,玉带桥上游河水暴涨,水位有时高于下游云涛高地,却仍不能淹没云涛地面。此时,云涛两侧巨流奔放,云涛景物被水雾包绕,从桥上观望,虽近在叹尺,却时隐时现,类似海市,世人引以为胜景。

乌河古称?水。相传春秋庄公九年,齐师与鲁战于乾时,即此地。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索镇人于茂节立“云涛古迹”大字石匾于南端

⑶ 河南省拓城县属于哪个城市

你打成白字了,是“柘城县”不是“拓城县”。柘城县属于河南商丘地区。

柘城县内位于河南容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东北与商丘市睢阳区交界,北距商丘市区50公里,西距郑州市220公里。柘城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境内河流密布,有涡河、惠济河等多条淮河支流经过。柘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炎帝朱襄氏曾在此定居并建都,秦时筑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得名“柘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定名为柘城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建城史。境域内有著名的国保李庄遗址、春秋泓水之战遗址、中原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朱襄氏陵、邵园汉墓、孟庄遗址和王马寺遗址等。

中文名称:柘城县
别名:朱襄故里行
政区类别:县所属
地区:中国商丘市
下辖地区:城关镇、起台镇等13个镇、8个乡
政府驻地:城关镇未来大道北湖生态园对面
电话区号:0370
邮政区码:476200
地理位置:商丘市西南部
面积:1048平方公里
人口:78万(2010年全国普查)
方言:商丘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李庄遗址、泓水之战遗址、朱襄陵、千树园、北湖生态园机场、炎帝朱襄氏故里、中国三樱椒之乡

⑷ 平舆县的文物古迹

名单介绍殷商挚国故城遗址(县保)位于平舆县城。东起文化馆,西至烈士陵园,南到清河边,北及永盛花园小区。始筑于商代,并在先秦及以后历代长期使用。沈子国故城遗址(省保)位于射桥镇古城村,西周遗址。面积202万平方米。为周文王第十子季载的封国。是中华沈氏的发源地。该遗址为中原地区保护较好的西周、春秋古城遗址之一。先秦汝坟故城遗址(县保)又称安成故城。位于老王岗乡兴旺店村委一带,城垣呈梯形。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先秦古城之一。据考证,《诗经》中《关雎》、《汝坟》等十一篇创作于此。故城南有安成世家豪族的茔地,号称“十八冢”。阳城故城遗址(县保)位于后刘乡新集村一带,城垣呈长方形。春秋时为楚所置。秦统一六国后,置阳城县,属陈郡。据考为中国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乡里。西汉时阳城改属汝南郡。东汉初年裁并入汝阳,为世家袁安的庄宅。唐代在故城遗址上建阳城寺院,至民国仍有遗存。战国韩古城遗址(县保)位于后刘乡韩古城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军事设施---壁垒遗址。东皇庙(县保)位于县城挚地大道中段东侧。原名圣母庙,又名东塔寺,是一座始建于周代,道教与佛教兼容,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庙。主要殿宇包括:圣母殿、文王殿、东皇阁、老君殿、罗汉殿、袁安祠、二龙祠、陈蕃祠等。寺庙设有诸多地方名人专祠。该寺庙多次毁于战火,又历代重修,今仅存东皇阁。洪山庙(县保)位于后刘乡洪山庙村,与上蔡白龟庙、淮阳太昊陵齐名,为“豫南三大古庙”之一。远古名谷神庙,据考为商纣王之子殷洪大难余生,自号“洪山隐居”(又名洪山道人)隐遁处。主要殿阁有:洪君殿、先王殿、玉皇阁、牛王宫、马王殿、龙王殿、奶奶殿、阎王殿、天王殿、罗汉殿等。仙翁庙(县保)位于东和店镇仙翁庙村,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为民驱魔看病的仙人费长房而建的庙宇。郭寺遗址(县保)位于万冢乡郭寺村。建于隋代开皇元年。五代毁于兵火,宋代重修。主要殿阁有:佛祖殿、罗汉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阁等建筑。与射桥开元寺和附近的阳城寺院齐名,曾为汝东名寺。60年代初废弃。东冈寺遗址位于老王岗乡小岗村西。初为老子庙。东汉中期,人们“诵黄老之微词,尚浮屠之仁祠”,因庙址滨邻汝水鸿隙陂,为当时中原地区的重要漕道,建东岗寺,至唐代达到鼎盛。曾有佛祖殿、佛光殿、老子殿等殿堂十余座,并有大面积寺田。清末废于捻军起义。回龙寺遗址位于老王岗乡贾屯村。相传是西汉时期人们为祈祷龙王回此休息、颐养天性而建,名龙社,又称廻龙庙。东汉时期拓建佛教各殿阁,唐代达到鼎盛。主要殿宇为大雄宝殿、龙王殿等。白龙庙遗址位于老王岗乡白龙王庙村。古为当地人民为祈求白龙造福乡民而建造。宋代以后,庙内曾建玉皇大帝、土地、三奶奶诸殿阁,香火旺盛。建国后废弃。玉皇庙遗址位于玉皇庙乡玉皇庙村。原名为“光武庙”、“刘秀庙”,后名玉皇庙,是豫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始建于东汉末期,历代重修,60年代初废弃。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天师观、刘秀殿、贾娘娘祠等,其中以玉皇阁规模最大。庙湾镇会馆庙位于庙湾镇北区。明代晋秦商人相地脉、卜吉凶,于镇北邻河处创立“山陕会馆”。内设关帝殿、乐楼、天王殿、财神殿、灶君殿、马王殿等。关帝殿气势恢弘,蔚为大观。60年代,山陕会馆废弃,今存马王殿和修复的“关帝殿”及六块明清碑刻。庙湾镇东岳庙又名东王庙,位于庙湾镇东区。建于宋代,明时重修。供奉齐天大帝、东王黄飞虎、太上老君、南天老母、西天老母像。南端有一口古井,井上建有供奉姜子牙的庙舍。该庙60年代废弃,90年代初有信徒重修,但形制较小。陈蕃祠遗址又名“陈公祠”,位于射桥镇西关。是东汉末期为奠念名重当朝的太傅陈蕃而建。陈蕃晚年因“党锢之争”,被宦官势力杀害,被朱震密葬于此,附近有古称“古冢十二座”的陈蕃后裔墓葬。祠内主要殿堂有:陈公堂、朱震祠、黄浮祠、陈逸祠、范滂祠等,历代修葺。近代祠堂毁于兵火。张令公祠又名张令公庙,位于射桥镇古城南。张令公,即汉代平舆县令张熹,字季智,桂阳郡临武县(今湖南衡阳市)人。张熹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拥戴。因天大旱而焚身求雨,当地百姓立祠纪念。历史上曾屡毁屡修,60年代废弃。90年代初当地信徒筹建祠舍数间,恢复祭拜仪式。董孝子祠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与仙女庙毗邻。董孝子即董永,西汉时期寓居汝南,为著名孝子,因卖身葬父感动世人。并与美丽贤淑、擅长纺织的玉贞姑娘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后世神化为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当地百姓为纪念董永的孝行,在其故居上建董孝子祠。近代毁于兵火。织机庙遗址又名仙女庙,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是纪念汉代汝南孝子董永及其妻七仙女的庙宇。据考证为晋代修建,主要殿堂有:孝子祠、玉女殿(又称七仙女殿)、织机房、月圆堂等殿阁。射桥壶仙观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西南,是古人祭祀悬壶济世的壶公和弟子仙翁费长房的观阁。门题“悬壶济世”。东汉时汝南郡治在今射桥镇古城村一带,这里盛传神仙壶公和弟子费长房救死扶伤、惠济黎民、鞭笞百鬼、驱使社公的传说。晋代,当地人们建造殿堂两座,一座为“壶公祠”,一座为“仙翁观”,各具殿舍五间,合称“壶仙观”。生死祠遗址又名“范张庙”、“鸡黍庙”,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张元伯、范巨卿、郅君章、殷子微生友、死友之情而建。祠中建生友堂、死友堂,讴歌人间信义真情。民国初年,毁于兵火。四贤观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据考证,为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贤罹难阔别重逢之地,时称“古城聚会”。后人为纪念四人古城聚会,在此建起“四贤观”。主要殿堂有:赵云祠、张飞祠、关公祠、刘备殿、四贤观等。开元寺遗址位于射桥镇中,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唐代名刹。该寺占地500亩,并有大量寺田,规模宏大。建供奉释加牟尼舍俐的佛塔和天王殿、普贤殿、文殊殿、观音殿、地藏殿、佛贤殿、高僧殿、弥陀殿、佛光殿、藏经阁、三圣祠等大型殿宇。元、明、清曾置僧纲寺,为豫南的佛教中心。该寺60年代被毁,但明代重修的碑碣仍在。龙王庙(县保)位于县城东北十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庙。该庙清代以前颇具规模,除分造六色神龙宝殿外,还建有禹王殿、玉皇殿、佛祖殿。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庙会。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迁移该庙,利用庙址扩建学校。今仅存青龙殿与《皇清重修龙王庙碑记》的残碑一块。射桥黉学又名“孔庙”,位于射桥镇小学院内。始建于明泰昌年间,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东西庑圣迹殿、诗礼堂、崇圣祠等,近代毁废。现仅存诗礼堂。该殿堂为明清时县科庠生科举后举行尊孔授仪的场所,对宣传封建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现存诗礼堂系清代重修,整个建筑保护完整。普照寺秀公戒师和尚塔(省保)又名普照寺塔,位于李屯乡普照寺村西,系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墓塔。普照寺原名崇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清咸丰十年,现仅存一塔。该塔建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高14米,共7级,为密檐式砖砌塔,结构严谨,雕刻精美,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金塔。

⑸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主要景点

福海景区
福海景区位于圆明园北部,以全园最大的水域福海为中心,由环列周围的十个不同形式的洲岛,与临近水面的开阔地段共同构成。福海水面浩翰开阔、碧波荡漾,是当时皇家御园的水上游乐中心。四周佳景遍布,“方壶胜境”、“平湖秋月”、“夹镜鸣琴”等诸多景点与福海隔而不断,形成开朗与幽深的对比。

河道环流于海的外围,时宽时窄、有开有合,通过十个水口沟通福海水面。大小水面互相依托,相映成趣。象征着百川归海,四方水流均归福海,体现了四方归顺的寓意。

绮春园
绮春园早期是怡亲王允祥的御赐花园,园名交辉,始建不会晚于雍正初年。该园于乾隆朝前叶改赐给大学士傅恒,易名春和园。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将傅恒及其次子福隆安赐园合并归入圆明园,定名绮春园,次年三月初九挂讫“绮春园”匾。

长春园
长春园西洋楼景区位于长春园最北部,是仿照西欧园林所建造的西洋式建筑和庭院,俗称“西洋楼”。

长春园以水面为主体,内设景点30余处,园内主体建筑为中式,但在园北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建有一组西式宫殿,统称西洋楼,是中国皇家园林内首次出现的欧式建筑,主要有淳化轩、海岳开襟、狮子林、如园、西洋楼、观水法的兽战和时钟、黄花阵里捉迷藏、线法山上观望威尼斯城等。

九州景区

九州景区位于圆明园西部,原是皇帝处理朝政和园居之所,如今开放参观景区占地约40万平方米,包括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曲院风荷、洞天深处14组园林景观。

    ⑹ 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简介

    酒泉地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甘肃省张掖地区,西邻新疆,南望祁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并与蒙古国交界。北有北山山地南有祁连山,中部有河西走廊疏勒河谷地;北山山地风高沙大,形成典型的戈壁景观;中部河西走廊北势平坦、光热充足;南部祁连山,终年积雪形成特有的冰川地带,北山山区冷温带干旱区。年平均气温5-8℃无霜期140-160天,年日照时数为 2800 -3300小时,年降水量50-200毫米。疏勒河下游,安西和敦煌一带,年平均气温为8-10 ℃, 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

    酒泉地区辖敦煌市、玉门市、酒泉市三市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安西县和金塔县4个县、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42.5%,有汉、回、蒙、 哈萨克等24个民族,1996年全区人口88.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55万人,该地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行政公暑驻地在酒泉市。

    酒泉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现有5个较大的成矿带, 分布于河西走廊南北两山中,共有矿点572处,其中经国家储委认可的矿床92处,有矿种48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金、 银、铜、铁、铬、钨、矾、铅、锌等。其中,塔尔沟钨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大道尔吉铬铁矿储量为全国第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油、石棉、煤炭、菱镁、萤石、芒硝、石英、石灰石、大理石、磷、原盐等。

    其中石棉储量全国第三。菱镁储量为全省第一,已探明酒泉盆地石油储量2.05-2.34 亿吨, 泥炭储量108.7万吨,粘土储量1000万吨。据所探明矿种储量分析,全区优势矿藏有铬、钒、钨、金、 菱镁矿、石棉和水泥灰岩8个矿种,具有潜在优势的矿种有石膏、芒硝、大理石板材及其它建材等。 煤炭资源较丰富,总储量为5亿吨,集中分布在北部骥山、驼马滩,金届沟一带。

    酒泉地区河流属内陆河,有疏勒河、黑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15条,水资源总量为53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32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量为23亿立方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利用程度中等,河川径流引用率为59.1%,开发潜力大。全区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8.8万千瓦。区内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45-154千卡,年日照时数为3033- 3317小时,温差大,光质好,光能资源丰富。同时,风能是该地区的重要能源之一,安西、骥山、玉门镇一带风速大于3米/秒,日数在200天以上,风能利用价值大。

    酒泉地区土地总面积为1912.27万公顷,人均22.2公顷。土地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很低。 已利用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559.67万公顷,占总面积29.3%。全区有耕地面积11.13万公顷, 果园面积1.23万公顷,林地面积4.86万公顷,草地面积463.6万公顷。在末利用的土地中,宜林荒地13.5 3万公顷,宜农荒地18.6万公顷,宜牧条件较好,有着巨大的土地可开发资源。

    酒泉境内遗留着大量古丝绸之路上独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古迹,已查明的文物点有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点11个,省级208个。主要有酒泉市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西汉酒泉胜迹, 魏晋地下墓壁画,明长城与烽火遂,钟鼓楼、酒泉公园;花海的干海子候鸟自然保区;安西的榆林窟、汉长城;特别是敦煌市的莫高窟以其灿烂的艺术光华举世闻名,加之该地的鸣沙山,月牙泉等一系列景点使她成为全省旅游事业的龙头。1996年,酒泉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9 万人次,旅游收入5368万元,比往年增长6%。

    ⑺ 黟县古城的文物古迹

    横沟弦因有横沟而得名。梁普通六年(525),黟县横冈人、官居太常卿的胡明星辞官归隐故里,定居于横冈黄姑墅,见郊外(今郭门城外)有许多荒田未曾耕种,询问缘由,农家说系不通沟洫,故缺水而致。明星恻然,深感惋惜。于是,亲自探究水源,在儿子胡文焕(时任杭州太守)协助下,倾资募工开掘水渠。中大通元年(529)在县城北郊双溪河汇合之处,修建柏山堨(亦称六都堨,现黟宏过境新路旁),并开挖槐渠,亦称淮渠,即横沟。“导城北溪水,逶迤而南,溉民田千余顷,岁屡有秋”。渠长约2500多米,宽约2米,为当时黟县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明嘉靖二十五年(1556),黟县知县周舜岳于北郊修整水利工程,筑堤以御漳河水患,并对胡明星开凿的长渠进一步加工整治,加高柏山堨坝,多拦水进城,经横沟浸灌横冈黄姑墅更大片稻田。
    横沟自县城北郊柏山堨引漳水,过八张,经临漳门(县城北门)侧入城。自北向南,沿北街,直穿北街口,又经过桂林程氏家族上程、杏墩胡氏家族、桂林程氏家族下程,从郭门出城,沿渔亭古驿道,到达横冈村。其中横沟流经县城内北街口至郭门(亦称“迎霭门”)城墙下500多米的一段,自明代以来逐渐形成居民住宅区,人们就将沿横沟两侧的地域称之为“横沟弦”。
    建国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县城不断扩大,横沟弦民宅区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上世纪50年代,拆除郭门街“下王厅厦”(积庆堂)兴建了“人民剧场”,剧场后院一直延伸至横沟,首次将横沟弦区域一分为二。紧接着,大小祠堂改建成政治课堂、城关粮站、竹器社、制鞋厂、邮电局等。后来,杏墩上又新建了“红旗卫生院”,人民剧场边横沟对岸搭建了“农贸市场”,桂墩上矗立了“黟山电影院”,直至2002年大规模旧城改造,拆除了原人民剧场周围旧建筑,建成了商业楼、农副产品市场、新街道路。至此,明清以来的横沟弦居民住宅区格局彻底改观,仅剩下的数十幢明清古民居也被众多新建筑及新街割裂成若干零星小块。横沟也因县城人口日益增多,生活污水无法处理而全部加盖,从而失去了当年水流清澈、小鱼悠游、少妇浣洗、孩童嬉戏的风貌。
    今日之横沟已远无昨天之诗情画意般的妩媚,今日之横沟弦亦渐渐淡去动人心弦的民俗风情,只有从仅存不多的深巷、古井、古门楼中,还能隐约寻觅到令人追思的历史底蕴。 在横沟弦,桂林程氏家族还有两座祠堂。其一为“桂林堂”,它是黟城桂林程氏总祠。祠堂位于北街与直街交会处稍上几步,即北街口之上。祠前设有木栅栏门楼,高大的门楼面临直街,这里俗称“程家门楼下”。经过门楼甬道,就来到了祠堂前。祠堂面对淮渠,大门为斗拱翘檐门楼,正门左右分立浮雕石鼓一对,更增添了“桂林堂”的威严气势。祠堂分前后两进,现已拆毁,新建为直街邮政大楼。其二为“叙伦堂”(亦称下程厅厦):它是桂林程氏“下程”总祠。门楼面对淮渠,入门楼后,要经过一小院才可到达正祠,淮渠穿小院流经祠堂门前,形成该祠堂的独特风格。祠分前后两进,祠前亦分立石鼓一对。后改建为黟县城关粮站及其宿舍,现亦已拆毁,成为新街B区的一部分。
    桂林程氏有“上程”、“下程”之分。“上程”是指以“桂墩里”为居住中心的程姓;“下程”是指以“下程厅厦”为居住中心的程姓。 700年多来,程胡两姓家族世代依偎在淮渠两侧,生息繁衍,使得横沟弦民居生活区日益扩大。桂墩里程氏的房屋建造,西面已经与泮邻街接壤,南面已面临莲花芯大路。杏墩里胡氏的房屋建造,往东已经面临郭门街,并在郭门街并排修建了两座胡氏祠堂(即后为县竹器社、县制鞋厂,现已开发为住宅楼)。
    胡氏祠堂其中一座名“旌义堂”(后为县竹器社),建于明代正统年间。明代杏墩里胡彦本、胡志广父子输粟继赈,立义仓。正统六年(1441)旌为义民,因建其堂,立“旌义堂”匾。时任知县的胡拱宸撰《旌义堂记》:“正统辛酉之年……岁旱饥。民胡彦本慨然出粟一千二百石,赈乡人千四百三十户有奇。予以奏闻,上遣使齑敕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命下之日,别作堂,置玺书其上,问名于予。予惟玺书之言‘旌义’,即奉之以名斯堂,尊诏命也。” 黟县县城有一处亦城亦乡的街道地名,这便是麻田街。
    麻田街地处县城北门桥外,漳水东岸,是一条长约一里,宽约三米的老街。虽说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这条街道上的饮食、旅店业等已经相当发达,但传说一开始,却是因为街道两侧田地多种植苎麻而得名。据一些老住户介绍,一直到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麻田街周围还有不少苎麻坦。
    麻田街是条不规则“ㄅ”形状的街道,整条街道由花岗岩条石,即黟县方言称的麻石铺成。光洁平整的街面,与两旁砖木结构店面配合,尺度得体,色泽融合,焕发一种古色古香的山城气息。麻田街的建筑平面,多数为单开门,两层结构,门面宽三至五米不等,而入内则较深,甚至连续多进,用内院天井连接,为典型的前店后库或前铺后户。一层多用于经营,用传统的竖立式门板防护,白天一块块卸下,门洞大开;夜晚装上,平板如一。有的店面砌有半人多高的明窗,便于经营或陈列商品。二楼与一楼多用黟县方言称的“阁桥板”搭隔,靠街面也用木板装饰。
    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麻田街小有名气的商店有:孙记猪肉店、汪记南杂货、黄记理发店、王记裁缝店;“永丰栈”也是做山货生意的;还有天主堂教会医院,属于间接商业行为;还有象吴记豆腐店,专门做黟县方言讲的“臭豆腐”生意的。当然最多的是饭店与骡马店,一大溜,民国期间,鼎盛时前后有二十多家。这期间,麻田街最著名的商店有三家:一是焦氏伞店,一是福成酒坊,还有一家是永丰栈。
    麻田街原聚族而居的主要是江族,有江氏祠堂,广安寺,长生桥,天主堂及先后改建为粮站及印刷厂。十年动乱期间,麻田街曾经改名为“四新街”,不久恢复原名。麻田街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名胜众多。 走在黟城,问起最高的地方,一般的人都会很自然的说起是县背岭。即使今天的中成山庄占据了东岳山的位置,走在县背岭,如果是沿着门牌号而走,会觉得县背岭是这样的占地宽广,但是历史上的县背岭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地占地众多。
    历史上的县背岭就是当年的上牌楼往北的方向,一条长长的胡同,大约两百米左右,再往北下坡就是被称作薛谭庙的地方。这与今天的位置相比,在占地上是很少的,只是一条胡同而已。至于为什么称之为“县背岭”,一般的说法就是靠近县衙,在当年衙门的上方,也就是背部,而且是当年是位置比较高的地方,就像县衙是躺靠着背椅,而且有土坡,所以“县背岭”的称呼就逐渐的叫出来了。 黟县老城,略呈椭圆形,而直街位于黟城中段,由东到西,穿城而过。解放前的直街,东起观音堂,与南北相连的下东街、郭门街交汇成丁字形,城外即为漳河。直街从这里笔直西行,经北街口拾级而上,经鼓楼岭到县门口,又与南街、县背岭相会,是为直街西端,再经小巷即到城墙,城外是东岳山。直街全长约七百米,阔约五米,为一色淡青花岗岩石板铺就,恰似一条淡雅朴素的绨带,系在黟城的腰间。
    直街自北街口以上,是其西段,除少数民居、店铺外,多为县衙、考棚、鼓楼、祠堂等高大建筑。尤其是县衙,八字门楼,朝南而开,高大巍峨,极具气势。在旧社会,是县一级封建政权的标志。
    在直街县衙的左邻,原为常平仓,清嘉庆十三年知县吴甸华建考棚,以应童子试。考棚大门,有古柏两株,郁郁葱葱,临街而立。民国十六年(1927年)后,国民党黟县党部建于此,城狐社鼠,成为当时一些政客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祸害人民的场所。直街原有牌坊二座,一在县衙大门右,是为御史坊;一在考棚大门左,是为彰善坊,均为花岗石雕砌,气势巍然。自考棚东行约十米,明洪武元年建有谯楼,上设更鼓报时,俗称鼓楼。后毁,嘉靖十七年知县左翼复建,有匾曰“明远”,因此地为黟城最高处,取其登高望远之意。楼下跨街有石砌洞券,备有长条石凳,供人憩息,人们称为“鼓楼洞”。鼓楼民国时一度设有民众教育馆,略备报刊,供人阅览。而读者登楼远望,远山近水,楼下行人不绝,一一收入眼底,别有情趣。过鼓楼洞,即为鼓楼岭,沿石阶步步而下,直达北街口。
    自北街口至观音堂,是直街的东段,地势平缓,各类大小商店作坊聚集这里。这儿有两家吃食店,一家“荣华号”,山珍海味较多,座上客多为官宦商人;另一家“方兴和点心店”,只卖馄钝,馒头、大饼,光顾的多为平民百姓及挑担抬轿的劳动者,生意都还不错。可谓生意兴隆,主顾不同。风格各异,经营有方。另外还有一家“程三元毛笔店”,让人颇感兴趣。直街东端即为八角亭观音堂。八角亭骑街而建,因四边八角而得名。 黟县古城,其北端为临漳门,因其北临漳水而名,俗称北门。自北门入城有长街(北街)直达黟城中心地段而止于与直街交汇处,俗称北街口。过北街口为横沟,沟旁称横沟弦,直达城南郭门右侧水门。故北街系黟城中轴北段,为黟城商业中心。整条北街可分三段,北段自北门口至费家弄口称为北门段;中段自费家弄口至与东、西街交汇处,通称为街心头;南段自街心头至北街口,称为里街段。
    北街全长约1000米,宽约6米,全为淡青花岗岩长条石板铺就,两旁商店林立,店屋一般为两层徽派砖木楼房,店门相对。自古以来,有多少行商坐贾在这里为社会商品流通付出智慧和艰辛啊!这些人,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大多是默默无闻,直到近代,特别是民国初年以来,他们的姓名和店号才见诸史册并留在人们记忆中。
    就以黟城北街各行各业来看,其中南货店不少,而执牛耳的要数北门口由黟城汪连保开的“德记”和北街口由横冈汪天开设立的“源丰号”两家。他们店中的南北杂货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不但规模大,营业旺盛,而且店名也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含义。 在古老的黟县县城,以“街”为名的街道巷弄屈指可数,西街就是其中之一。西街,顾名思义,以方位名之。它地处黟城西隅,和东街是一对孪生兄弟,两条街以北街为对称轴,分别向西东两向延伸。
    西街名于何时,已不可考了。过去的西街,不长,约300米,长条的麻石石板横道而铺。据说西街的尽头便是旧时县城的西城门。西街的南侧是连片的民居,城中的大姓余氏多居于此;而其北侧显得空旷。这里没有林立的店铺,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显得有些宁静而清冷。清冷而偏僻的西街,默默地阅尽沧桑,见证历史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西街,两边挤满了民宅,向西一直到东岳山麓。这附近一带统称为西街行政村。 县城巷弄,纵横交错,宽窄不一,共有73条,其称呼亦随时代交替而改变。宽巷不过1米,窄弄仅容2人侧身而过,轿、马难行,只可徒步。建国初期,县城巷弄基本上保持原貌。后因县城建设、街道拓宽,巷弄数逐渐减少。1983年,黟县地名办公室对城区部分巷弄进行更名、命名。后亦有命名,但缺少统一标准,文革时期更为混乱,近年有所改变。
    大泉弄:漳河东岸。从原县食品公司仓库至麻田街,长约50米、宽1米,碎石路面。
    心六弄:北街东侧。弄内原有余心六公祠,曾作为蔚文小学校址,长约150米、宽1米,碎石路面。
    费家弄:北街中段东侧。过去居民多为费姓,费家弄的位置就在今天新华书店往北门桥方向,行进大约二十米地方,右侧的一条深巷。走进巷,可以看见“费家弄”的字样,长约100米、宽1米,石板路面。在费家弄还保存座费家祠堂,那种二进三层的古祠,因为是明代的建筑,外观气势上不像一般清代的八角门楼。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所以直到今天还保留完好,整个的费家弄呈“十字形”,这“十“字就是这弄,弄的中心是一口水井,据说是和横沟弦是同时建的,历史是十分的久远了。费家弄据说以前是由姓费的人家居住,在清代之前还是有人丁的,明代的末年大概就很少有人丁了,应该说是渐渐的被当地的大姓同化了,但是原来的名称还没有改变,一直保留了下来。
    名贤里:西街口南侧。在西街口,它的南侧有一条巷子叫做“名贤里”。从西街南侧至直街北侧,弄口由砖砌牌坊,上书有“世显”二字,弄内为余姓聚居地。长约350米、宽1—2米,部分石板路面。而这一巷名的来由,却无从考证。
    舒家弄:北街中段东侧。该巷弄多为舒姓,长约200米、宽1米,石板路面。
    汪家弄:北街中段东侧。弄口原有门楼,弄内有汪氏宗祠,为汪姓聚居地,该处亦俗称“汪家门楼”。长250米、宽1.5米,石板路面。
    尤氏弄:县城北街口两侧。东连北街南接直街,弄道曲折,长约100米、宽1米,碎石路面。
    胡家弄:横沟弦中段东侧,古时居民多姓胡而得名。长约100米、宽1米,石板路面。
    成器弄:横沟弦下段东侧。西连横沟弦,东接郭门街,长约100米、宽1米。
    石板弄:郭门街东侧,东端与沿河西路相接,因巷弄全用青石板铺就而得名。长约40米、宽1米。
    牌楼弄:郭门街东侧。东端连接沿河西路,西段巷口原有石牌坊一座而得巷名。长约30米、宽1米。
    金家弄:郭门街后段。东街沿河西路,西起郭门后街口,长约50米、宽约1米,卵石路面。
    姚家弄:姚家弄是地处黟县城西街与郭门街交汇处至东门头城墙的一段一二十米长的小弄堂。姚家弄因为通往姚家大院而得名。姚氏也是黟城的大姓之一,西街下头原有宏伟的姚氏宗祠,建国后曾改建为碧阳派出所。姚家大院为清末姚礼珊所建。姚家大院毗邻县城的城墙,解放后,拆去城墙,扩建成现在的沿河西路。 新石器遗址在县城南古岭。近年来,此处曾多次掘出新石器箭簇及原始灰陶、红陶残片。
    西汉广德王国城邑遗址在县城东古城。千余年前的古建筑,虽早已塌圯,并从地面上消失,但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已在这里发现了原城垣遗址,并发掘出部分颇有价值的文物。

    ⑻ 晋阳古城遗址公园的历史详情

    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氤氲着中华文明的山西大地上,注定会发生一场新的政治变革。于是,在杰出政治家赵鞅(又名赵简子)心中,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筑一座坚固的城池以图谋天下,便是理所当然的战略决策了。赵鞅选定修筑晋阳城地址那天,一定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他站在自己战车的华盖之下,极目巍然起伏的天龙山和龙山山脉,以及哗哗远去的汾水时,就以战略家的眼光,认定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身为赵氏家臣的董安于当即受命于主人,发誓要为主人在这依山傍水之处,建起一座能帮助主人争夺天下的根据地。董安于真不愧是赵鞅手下一位足智多谋的股肱家臣。他调集工匠和劳力,先用传统的夯土版筑法,将挖来的黄土层层夯实,修筑起高达四丈,周回四里,坚固而结实的城墙,又练铜为柱,竖起了宫殿的廊柱,再用上好的木料,制成宫墙的木架龙骨,外面再抹上泥。在那个时代,这无疑是最具发明创造的先进建筑工艺了。公元前497年,董安于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在他的指挥下,一座新建成的城池,巍然耸立在天龙山和龙山山脉之下的汾水之畔。这座晋阳城建成后,赵鞅又委派另一位谋臣尹铎来做“晋阳宰”,即统领这座城池的第一任地方官。尹铎为政清明,先减轻百姓的税赋,又在城内建起仓库,积蓄粮草,使晋阳城成了赵鞅集团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军事斗争的根据地。
    当时,周王朝的车轮已经在神州大地上滚动了数百年,正趋向颓势。晋国有过晋文公称霸天下的辉煌,也有过晋悼公复霸诸国的鼎盛,但到了晋国后期,特别是到了晋国公室设立了六卿分权而治之后,六卿首领必然要采用比奴隶制社会更先进的行为,加快政治上的改革。他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兼并土地,并通过这种兼并,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力而最终取代晋国。于是,正如当时的周天子已无力统一号令各地的诸侯国一样,晋国已无法控制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这些拥有重权的六卿了。六卿之间相互争斗的政治结局,是范氏和中行氏先行被灭,智氏一族随后也被联合起来的赵、韩、魏三氏所灭。晋国公室名存实亡,赵、韩、魏三家开始瓜分晋国,中华大地上,战国七雄的格局开始形成。
    1988年,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的众多专家,在晋阳城遗址西北5公里的热电厂扩建工地上,成功地挖掘了当年晋国首卿赵鞅的大墓。那气势宏大、夺人眼球的车马坑和几千件随葬珍宝,以地下的实物佐证了当年晋阳城的辉煌历史。历史学家们一致认同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确定奴隶制社会瓦解,封建制社会开始的一个路标。这个路标的确立,就是在晋阳城内和城外完成的。历史顺着这个路标,由春秋时代走进了战国时代。
    有历史学家总结出了晋阳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又一个作用:先有晋阳,后有汉唐。正是晋阳城深厚的文化基石,托起了汉唐盛世。马上得天下的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后,与宫女薄氏生下了儿子刘恒。刘恒在众皇子中性格谨慎温良,在众大臣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经萧何等多位老臣举荐,7岁时被刘邦封为代王。代郡的政治经济中心就是晋阳城,离开皇宫后的刘恒母子,从此受到了晋阳文化的浸染熏陶。人类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又会造就人类的杰出人才。刘邦死后,周勃、陈平等老臣诛杀诸吕势力,一致决定,迎代王回长安以光复刘氏天下。即位后的刘恒史称汉文帝。由于从小生活在晋阳,了解民间疾苦,汉文帝轻瑶薄赋,废除酷刑,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成为以德化民的一代帝范。汉文帝死后其子刘启继承帝位,史称汉景帝。汉景帝继续奉行父亲的治国方略,使大汉王朝变得国富民强,为景帝之子汉武帝开疆拓土,七击匈奴,彻底扫除北方边患,称雄世界民族之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隋末,太原留守、河东抚慰大使李渊镇守晋阳时,与其子李世民图谋起事推翻隋王朝。身为隋炀帝的封疆重臣,李渊终于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建立了大唐帝国。晋阳古城,也就成了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李世民创立贞观盛世后,为发挥晋阳的重要战略地位,下令扩建晋阳城。扩建后的晋阳城拓展为东城和西城,两城又与横跨汾河的中城相连,巍然壮观之势全国罕见。其政治地位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几乎相等,史称唐代北都。
    汉、唐二字,因了这两个极盛的朝代,成为中国文字中独特的字眼,这两个字中,凝结着中国封建社会进程中许多先进文化的元素,而最早的凝结地点,就是晋阳古城。遗憾的是,这座城池在经历了1476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竟会在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被宋太宗赵光义以一场人为的大灾难,将其变成了一片虚墟而沉埋于地下。赵光义可以下令用无情的水火来毁灭这座有形的城池,却无法毁灭掉那种无形的文化。晋阳古城作为晋阳文化的源头,在古城消失后,依旧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至今随时都可以找到它的印痕。
    晋阳古城从建成到彻底被毁,前者距今2500多年,后者距今也有1000多年了。然而,沉睡在地下的这座古城基石犹在,文脉长存。所以,当我们漫步在晋阳古城的遗址上时,虽无法穿越深埋于地下的宫殿和街巷了,但历史的追思,依旧会让每一名游客产生无尽的遐想。而未来的发掘,谁又能料到会出现多少我们意料不到的奇迹呢?

    ⑼ 苏州历史文化遗址

    1、苏州治平寺遗址
    位于苏州市郊上方山东麓,东临石湖,隔水与越城遗址相对,地属市郊横塘乡,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6年调查时发现该处有古文化层暴露。1965年进行过小范围试掘,出土并采集到铜辊和红衣陶、细泥红陶、印纹硬陶片等新石时代晚期至春秋时代的遗物。

    苏州博物馆于1983年试掘位于磨盘山上的吴城遗址,在土城夯土层中也出土了同一时代的类似遗物,可以认为春秋吴城遗址的下层亦属治平寺古文化遗址范围。治平寺遗址对考古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
    2、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苏州是水乡,引水便利,附近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加之旧时苏州文人荟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学士又追求“虽居闹市而有山林之趣”,这样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为全国之冠。
    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3、沧浪亭
    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
    沧浪亭造园艺术不同寻常,未进园门,已是绿水回环,垂柳迎风。
    凭栏依岸,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为主,山上古木参天,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蔽在山顶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五百名贤祠壁中嵌有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五百多个人物平雕石像。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4、狮子林
    在苏州城东北娄门内园林路,是元代园林的代表。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称,很多石峰形像狮子,因而得名。
    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
    山腹中 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比。
    另外园内还有“燕誉堂”、 “卧云室”、“问梅阁”、“真趣亭”等建筑。
    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5、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 建于明正德年间,圆主王献臣取 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 树,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也大都与荷花有关。
    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6、留园
    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时秦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以水池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主要观景建筑。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东区以曲院回廊见胜,由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冠云楼围成庭院,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端云、岫云两峰。
    北区有新辟盆景园。西区是全园最高处。

    7、虎丘
    虎丘在苏州城西北3千米处,风景优美,古迹众多,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

    虎丘正门是断梁殿,入内经试剑石、真娘墓就可到达“千人石”。
    千人石后“别有洞天”内有剑池,其四周还有白莲池、点头石、云岩寺、冷香阁、第三泉、孙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迹。

    虎丘自古就为游览胜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丽的传说。

    8、寒山寺
    以一首诗而闻名中外的寺庙,要数苏州寒山寺。
    唐朝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很多到苏州游览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亲自体验一下诗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5公里外的枫桥镇,始建于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据传,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内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

    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

    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枫桥夜泊》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钟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现在的钟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铸的。

    很多日本人士对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诵《枫桥夜泊》诗。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日本旅游者。

    ⑽ 求漳州的历史文化遗址

    漳州名胜国家AAAA级风景朝圣区 —— 三平寺
    广济大师(又名:祖师公)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
    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由于父亲到福建做官,义中于唐德宗李适兴元六年正月初六日,诞生在福唐县,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属的福清县。义中聪明过人,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过目可记诗文。父亲是个大师,求医寻教者络绎不绝。后因唐武宗李炎废佛汰僧,义中大师依依不舍地告别紫芝山,率领众僧尼,艰难地徒步,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来到平和境内的九层岩避居。只见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迷人,是个造寺传教的好地方,他和众僧尼历尽千辛万苦,在这里兴建三平寺院。
    义中大师看到这里的山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极为贫困落后,缺医少药,许多山民贫病交加,被迫背井离乡,往外逃荒,造成这儿的山园荒芜。他来到山民中,向老百姓问寒问暖,尽心尽力为山民医治疾病,并将自己强身拿手的“太祖拳”和“少祖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山民,籍以健身防病,博得居家百姓的欢迎和赞赏。
    三平山来了义中大师,竭诚为山民送医送药,医治疾病的佳音,象一阵阵温馨的春风,吹拂到山里外。外逃的山民欣闻这消息,奔走相告,都陆陆续续回到山里来。义中大师便向他们传授先进的耕作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落后面貌,他还积极引导山民开垦荒山,建造田园,兴建水利,筑起村舍,男耕女织,使深山里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山民安居乐业,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与义中大师及众僧尼更加和睦相处。
    唐宣宗复兴佛教时,皇帝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义中大师在三平山内外更加认真传教,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唐咸通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义中大师在三平寺仙逝,享年九十二岁。由於他一生为居家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後人尊称他为“三平祖师公”。一千多年来,这里香火颇盛,人们一直杷他当作慈善的神来敬奉。连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也不忘义中的功德,争相结伴来这里朝拜,并捐赠款项,修葺殿宇。
    创建距今一千一百多年的我国著名古刹三平寺,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近十年来,由当地政府和海内外热心者投资,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三平古寺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後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
    今重修的山门额上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平寺”金字横匾,在七彩的阳光映照下,灿烂夺目;山门屋脊上,有两只以彩瓷雕塑的青龙,对着一幢小宝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腾跃晴空之势。
    香客进入山门,步入天井。天井两侧是莲花池,香客沿著中间的石板路直进,登上台阶,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面宽三间,比山门的地势高一米多,两廊对峙,右廊壁上镶嵌着清乾隆年间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记。
    香客二进“祖殿”,即“广济大师义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条长廊,香客须从边门步入长廊,方能抵达殿堂。殿堂面宽三间,堂中端坐着义中大师像,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高一米多。雕像关节能活动,只要有人为之支撑,即可站立,别具一格。
    三平寺的最高处,也就是最后一进称之为“塔殿”,经精心整修,焕然一新。塔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檐,面宽三间,两侧有台阶,香客欣然登上台阶,从边门进入殿堂。殿堂正中极为光滑的水磨石笼里,有一尊三平祖师义中大师的趺坐像,塑像造型优美,头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亲。这里香火最盛,常常被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水泄不进。
    这塔殿的正中,有一个圆伞形的顶盖,构造极为雅观别致,碑文称之为“宝盖”,正好罩在广济大师的头上。据传,义中大师九十二岁时,是坐着告辞人世间的。他仙逝后的遗骨现在还埋在他的座下水磨石笼里,故这里香客云集,是三平寺最为热闹的地方。殿壁两侧镶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记。
    千年古刹三平寺,山川绮丽多姿,风景如诗似画,是闻名遐迩之旅游胜地。寺外原有的八大胜景,除仙人亭、侍郎亭已废外,现还存有龟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龙瑞瀑布。
    三平古寺后山上,绿树终年青翠,极为荫凉。山上还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虎跑泉”。泉水甚为清冽、甘醇,没有丝毫的污染,香客到此,畅饮一杯泉水,从口冰到心窝里,顿觉满身爽快,暑气全消。这四季流不尽的泉水,胜似眼下商店出售的矿泉水。
    古时候,这里设有饮茶室,观鱼台。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蔡新告老还乡。每当盛暑时节,他总要从漳浦老家来到三平山避暑烹茶。
    距二平寺院东南一里外,有个“毛氏洞”遗址。岩石上刻有李培题写的“毛氏洞”三个大字。这洞里是毛人生活过的地方,石头上还有一支石烛,流传著一则神奇的故事,给这个洞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不仅吸引众多的游人,也吸引着海内外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在三平寺前的二里外,有一条瀑布,游客临近瀑布,即可听到水声如雷,产生气势磅礴之感。到了瀑布底下,抬头仰望,只见碧绿的山泉从几十公尺的悬崖上飞泻而下,迸发出无数水珠,水珠如离弦之箭,万翎齐发,源源不断,落下白翎又像反射空中,白花花似龙须飘拂;水珠在艳阳的映照下,深潭上则幻出一道迷人的彩虹,蔚为壮观。
    三平寺历史悠久,蜚声海外,长期以来吸引了海外广大的僧众和香客。1979年以来,国际友人和各地的佛门弟子、宗教团体,不远万里,前来朝拜,盛况空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宗教信仰虔诚,年年来朝拜,岁岁来访问。他们目睹大陆寺院在迅速修复,宗教活动开展正常,十分高兴。纷纷捐资,表示愿为修建工程作奉献。三平寺就像一座通向海外的桥梁,为沟通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断地作出贡献。
    天下第一奇石——东山风动石
    坐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素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最引以为荣、视如珍宝的自然奇观,是旅游者最喜爱的美景之一。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47米, 风动石长4.46米,重约200顿,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 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该石以“天下第一奇石”载入《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漳州)土楼
    漳州土楼遍布在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 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漳州土楼民居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也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华安县沙建镇“齐云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有5座,最大的是诏安县宫陂乡“在田楼”,直径达94.5米,有“超级土楼”之称。结构最为奇特的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成。南靖土楼和华安土楼今年7月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AAAA级风景区——云洞岩风景区
    云洞岩风景区 是福建省省级名胜风景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云洞岩位于龙文区蓝田镇,324国道线上,距漳州市中心10公里左右,距厦门特区约60公里。因山上有一石洞,每当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待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中,故名“云洞岩”。云洞岩海拔不足290米,此岩一峰突出,怪石嶙峋,形态各异,奇树参天,洞壑深幽,远观如袖珍山石盆景,又如太上老君端坐讲经。所以,迎面大石刻着“搔首”两个大字,表示对太上老君的崇敬。
    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漳浦-龙海的滨海地带,面积318.64km2,火山-海蚀地貌发育,为西环 太平洋火山岩带的组成部分,属欧亚板块东缘裂隙带,2600万年至700万年前喷出的玄武岩出露于海岸和海岛,喷发序次清楚,特征典型,如火山口、喷气口、气孔柱群、气势磅礴的柱状节理群、海蚀蘑菇石、海蚀台柱、海蚀崖、海蚀洞等,数十个宽阔平坦的海滨沙滩,优质洁白,并有因海岩沉降埋藏地下8000年的古森林遗址,另有古民居和古代军事要塞等也都是人们浏览的美景。200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