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名词解释
㈠ 牛河梁遗址的历史沿革
牛河梁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牛河梁北山。1983年开始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3600前3000年。遗址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以“女神庙”为中心,周围分布“女神庙”泥塑女神头像积石冢群。“女神庙”背依的山丘,顶部有一处大型山台遗迹;积石冢间有一座石砌圆形三层阶祭坛。“女神庙”是由北、南两组建筑物构成的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建筑,南北总长23米多,部分墙面有彩色图案壁画。庙内出土的人物塑像具女性特征,保存的部位有头、肩、手、腿、乳房等。其中一件彩塑“女神”头像为一全身人像的头部,高22.5厘米,面涂红彩,眼内嵌淡青色圆形玉片为睛,额上的箍状物可能是发饰或顶冠,塑工细腻生动。
有人认为,女神可能为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已发现积石冢20多座,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周边石台基的内侧排放着作祭器用的黑彩红陶无底筒形器。冢内往往以一二座地位尊贵的大型墓为主墓,周围或上部附葬多座小墓。墓内随葬品多玉器,有猪龙形玉雕、钩云形玉佩、玉璧和玉龟等,种类和数量随墓的大小而异,也有些墓空无一物。
一般认为,牛河梁 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是原始社会晚期一个规模很大的社会共同体举行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圣地;积石冢所反映的社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显示出原始公社走向解体的迹象。
㈡ 牛河梁遗址出土文物只要有什么类型
牛河梁遗址位于抄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凌源两县(市)交界处,是距今约五千多年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存,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以及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以确凿的考古实物证明五千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
不可移动文物:牛河梁遗址群内分布有大型积石冢、三环石坛、女神庙、巨型石砌高台和大型祭祀平台等遗迹,均属国内同期罕见的祭祀遗迹。牛河梁积石冢内埋葬有石棺墓,大型石棺墓在积石冢内中心部位,规模较大;小型石棺墓在积石冢的边缘,规模偏小,是红山文化晚期等级化社会出现的重要证据。大型石棺墓内的死者多为成年男性,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前应为掌管宗教祭祀大权和社会统治大权的特权阶层,可能具有了王者的身份。由此反映出红山文化晚期可能为神权与王权合二为一的社会统治和管理模式。
可移动文物:各种陶器、石器、玉器等。
㈢ 牛河梁遗址作文450字
牛河抄梁遗址位于辽宁袭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度30分,北纬41度20分。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址出土有众多文物,其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也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㈣ 朝阳牛河梁遗址的历史故事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㈤ 梳理中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境内,东经119°30′,北纬41°20′。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㈥ 牛河梁遗址的遗址文化
红山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广阔地域内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农耕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因1935年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区有一座山叫红山,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赤峰由此而得名,红山文化最早在红山山后发掘,后来就称这种考古文化为红山文化。它的中心区域在朝阳市牛河梁。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分布范围
经过多年的调查,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明确。其北界越过西拉木伦河,并有继续向内蒙古草原深入趋势;东界越过医巫闾山,到达下辽河西岸;南界东段可达渤海沿岸,西段越燕山山脉到达华北平原;西界可确定在河北张家口地区桑干河上游。从地域行政划分讲,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辽宁省朝阳市区域内最为集中。
经济状况
生产工具看经济城状况。那时,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三者共存。石器以大型石器如石斧、石锛、石耜为主,它们与砍伐、起土、垦荒有关,说明农业耕广而粗放。打制石器、细石器与切割皮肉有关。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牛、羊、猪等家畜骨骼和野生鹿、獐等动物骨骼,说明狩猎、畜牧占很大比重。遗址分布区正处于草原森林向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经济类型属于综合性的。
生活状况
从居住地址看生活状况。居住遗址分布稀疏,位置在较高的山岗上,多在南坡,高出河床10—40米,文化堆积层薄,反映居住不够稳定。有的遗址群已有等级之分,小遗址群(4—5千平方米)围绕大遗址群(3—10万平方米)。大遗址群出土玉器等高级品,附近分布积石冢、陶窑区和玉器作坊,说明已产生中心聚落。房址多为方型半地穴式,并出土成套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说明独立性的社会单元已存在。第三,从陶器特点看文化联系。红山文化的夹沙灰陶,多为圆筒器,形制简单,压印之字纹。我国整个东北地区以至亚洲东北部都有这种陶器,可见它的共性。红山文化的泥质红陶多为钵碗盆类、瓮罐类,彩陶以黑彩为主,与我国黄河仰韶陶器相近,都加饰压印之字纹,表现了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相互融合程度比较深。
过去,一直认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华夏历史的源头,红山文化只是一个分支或者是一种长城南北“混合文化”。可是随着红山玉器的进一步考定,红山文化遗址的大量发现,特别是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考古界对红山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把史前文化研究重点由黄河流域向北转移,认为红山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中华5000年文明发源的性质。
㈦ 牛河梁遗址(600字)作文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度30分,版北纬41度权20分。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遗址于1981年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址出土有众多文物,其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也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㈧ 第一个发现牛河梁遗址的人是谁
牛河梁遗址是富山文化站赵文彦先生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