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铁山遗址
『壹』 河南宜阳在哪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的宜阳县位于距洛阳市以西35公里处,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125公顷。境内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两岸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乡村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
宜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全县地貌西高东低,南山北岭,沟壑纵横,山秀水明。总的概貌是“南岭北丘西南山、洛水一线中间穿、 三山六丘一分田”。 全县有大小河流及山涧溪水360多条,中小型水库46座。矿藏及林木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0余种,其中:煤炭、石英石、钾长石、重晶石等储量大、质量好,具有极大的开采潜力。各种用材树90多种,至今尚存的灵山银杏、韩城龙柏、西庄国槐、马河秋榆、祁庄白松等被文物部门列为珍优树木保护。血参、柴胡、茱苓等药材出口东南亚地区。
宜阳县辖六镇十三乡,383个行政村,3511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总量6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万人,占总人口的12.8%。民族有汉、回、壮、蒙、藏等30多个,其中汉族人口占98. 9%,回族人口占0.8%,壮族人口占0.2%,其它民族人口占0.1%。
勤劳智慧的宜阳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宜阳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阳人民更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抢抓机遇、勇于进取,给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县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15.5%的速度快速递增,2001年达到了161938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43762万元,第二产业53889万元,第三产业64287万元,形成了三、二、一产业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广阔的地域面积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宜阳发展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优厚的先决条件,为盛产和发展粮食、烟叶、水果等种植业、猪牛羊家禽等养殖业、林业、渔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宜阳属农业大县,近年来逐步建成了芦笋、大蒜、大枣、苹果、肉牛、烟叶等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产生效益。200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0.0万吨,烟叶总产量8557吨,水果总产量30858吨, 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19.97万头、10.15万头和13.91万只。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陶瓷、化工、煤炭、农机、建材等为主的工业生产结构体系,200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3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主要产品精细耐热炻瓷、前进烟花爆竹、“蓝梦”、“太空”高级弹簧床褥、高级食用油等已成为畅销国内外的驰名商品。贸易繁荣、商贾云积、购销两旺,2001年底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3727万元,财政收入达5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城乡居民人均储畜存款1553元。
宜阳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据县志记载和文物普查中发现,全县有古城址15处,宫殿17座,庙堂41处,亭台、楼阁19个、祠、庵、寺、观78处,古驿站9处,古桥梁29孔,古墓葬38个,馆藏文物5200件。 其中邵窑遗址、苏羊遗址、灵山寺、五花塔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宜阳县不仅古迹众多,山水名胜也星罗棋布,山、坡、崖、洞、窟、泉、池、溪、潭、井一应俱全。距县城50公里、海拨1831.8米的“花果山”,山奇、石怪、洞佳、水秀、雾美、林茂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灵山寺”是中国佛教名刹“白马寺”的姊妹寺,坐落在宜阳城西8 公里处洛河南岸北麓半腰。寺内建筑典雅庄重,古色古香。寺后凤凰岭满山翠柏,浓密葱郁;寺侧凤凰泉幽深清丽,甘甜宜人。寺前银杏树下悬崖垂秀,洛水萦回。“九龙洞”顶壁石柱耸立、石幔悬挂、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异景奇幻使人如游仙窟。另还有白鹿苑、召伯听政处、李贺故里等名胜枚不胜数。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宜阳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发展。科教文体卫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我国WTO的加入,全县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畜牧大县、烟叶大县、工业强县”三大目标的指引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经济繁荣昌盛、科技文化发达、基础设施完备、民主法制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的宜阳将呈现于世人面前。
『贰』 宜阳县韩城的古代生活遗址
福昌阁是韩城历史的唯一代表了。
『叁』 曾经的落雁寺,遗址在现在的哪里
传说李世民得天下后带领群臣赴西苑游玩,让大臣们聚宴作诗,各言其功,并在此地建起了洛宴寺(当地人也称落雁寺),将十八位有功的大臣绘成图像,沿墙壁涂于寺内。年代久了,村人虽不断来此祭拜却不明就里,见有很多神像,便称为“罗汉寺”。他位于延秋村北面的羊角山上,现在是罗汉寺,古称落雁寺。
高新区辛店镇延秋村,位于洛阳市区最西端,洛水之北,东临大营村,西南接宜阳县,交通便利,古迹颇多。延秋村现有村民4000余人,面积约4平方公里。
村名由来:“延秋”一名,相传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所赐,而村子与武皇相关联的传说故事,更是绵延千年流传至今。
地方状况:高新区辛店镇延秋村,位于洛阳市区最西端,洛水之北,东临大营村,西南接宜阳县,交通便利,古迹颇多。延秋村现有村民4000余人,面积约4平方公里。
村名由来:“延秋”一名,相传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所赐,而村子与武皇相关联的传说故事,更是绵延千年流传至今。
村名为女皇所赐
“延秋”一名由来已久。宋代哲理大师邵雍在《宿延秋庄》一诗中写道:“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宣。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借问尘中友,谁为得手先。”由此可见,延秋这个名字在宋代就已存在,当时此间的山水胜景令人慨叹不已。
延秋村中古寺有碑文记载:“洛城西南四十里有古延秋镇。”延秋,在历史上隋唐皇家园林——西苑的西南隅,为皇室游冶之所。史籍所载“洛州西南四十里寿安县有万安山”以及“洛城西南万安山有玉泉寺”等语,均指延秋村一带景致。这些山与寺,在如今的延秋村仍有古迹可循。
而“延秋”一名的来历则与武则天有着直接的关系。年过六旬的来布周先生世居延秋,钻研整理当地历史典故数十载的他被乡亲们称为“农民史学家”。来布周与延秋小学老校长付建庄先生向我讲述了一个“武则天书‘延秋’”的故事。
延秋村北有一沟一寺,沟称“龙池沟”,寺称“龙潭寺”。相传一年夏天,武则天驾临西苑,至龙池沟避暑,但见此地林木参天,幽谷深深,溪水长流,顿觉暑气全消。整个夏天,武则天都在龙潭寺附近居住,观山色,听流水,再惬意不过。炎夏离去,秋日已到,流连此处景色的武皇竟乐不思蜀,不愿回到京城了。面对迎驾的大臣,她写下大大的“延秋”二字。“延秋”,也许是与老天相商要延宕这美好秋日,也许是示意大臣待延至秋高气爽之时再离去——总之,女皇爱上了这里,要长住了。
传说,名臣狄仁杰见皇上不回宫,担心长此以往国事荒废,便使人烧掉龙潭寺北的粮仓,使武皇无奈返京。自此,龙潭寺旁的村庄以“延秋”二字为村名。如今,提起“火烧麦”,延秋人仍然津津乐道。村中老人说,村人多在寺旁山上见到过黝黑炭化的麦粒。即便是如今,不需深挖,也能轻易从土中刨出这些“火烧麦”来。
因龙潭寺龙潭池中有五色金鱼,自古延秋“龙池金鱼”为洛阳八小景之一。传说千百年来潭中游着的五色金鱼均为天然所生,无须人工养护。但是,龙潭寺至明代遭到了破坏,只留一片残垣断壁。新中国成立后,寺庙重修,池中竟又生出五色金鱼,让人惊叹。村中老人讲,在我们此次游龙潭寺之前,寺门已久未打开了。从寺庙东南坡上一户人家中取得钥匙后,我们得以进入寺门。果然,虽是冬日,庭院中央的一池清水中,数十尾金色、红色的金鱼仍游得欢畅。鱼为谁人喂养?在寺旁居住的几位老大娘笑着说:“也没谁喂,俺们这儿地气好!看看这些土山,都是金銮驾走过的哩!”
寺中各处立着多通古碑,又以明代石碑为主,其中不少是近年从寺南部一巨大洼地中发掘出的。细观碑文,其上有讲该寺自汉而下的历史的,有述各代重修古寺的功德的。其中一碑还镌刻着武皇赞此处风光的《游九龙潭》一诗:“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入松风。”
由武皇对此处的喜爱,也可想见当年龙潭寺周遭建筑应是颇为繁盛。在村中老人带领下,我们登上寺东山顶,下到寺西麦田,果然能在土中刨到青黑色的碎砖石,让人称奇。而如今,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龙潭寺仍会举办大会,信众和到此经商者、购物者云集。
据村人来布周、魏广恩两位老人所述,“延秋”村名的来历还有几种传说,也均与武则天有关。
延秋位于西苑之西南隅,武皇出入西苑常经一门称“迎秋门”:“迎”和“延”在形和声上都有类似之处,也可能是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将两字弄混,渐渐将村子称为“延秋”。
另外一种说法则与武则天喜爱祥瑞的特点有关。村人传说,延秋是武则天十分留恋的地方,也曾长期在此地留驻。“延秋”,是她希望这里的好风光可延年益寿,“秋”有年岁之意,“延秋”即为添寿增岁。这样的说法如今被村民镌刻于石碑,立在村南洛宜公路旁边。
关于“延秋”地名的传说虽有种种,但都说明了延秋是女皇武则天长久寓居并十分喜爱的地方,其名字的来源和武皇有着直接的关系。
传说绵延千年
在延秋村北面,有向南绵延的一道小山岭,山岭的形状后宽前尖,形似山羊角,故称羊角山。当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攻打洛阳时,他的部下吉善行在羊角山得遇太上老君化身的一名老者指点:“至京城,有人献石似龟。龟身刻有字曰:天下安,千万日……”得此吉兆后,太宗信心大增,部下也十分卖力,终得天下。而洛阳西苑的羊角山,便成为天降祥兆的地方。千百年来,当地人一直称羊角山为“祖师庙坡”。羊角山地形甚佳,东面是凝碧池,西面是龙池沟,再西被土山所包,藏风聚气。羊角山有一寺被村人称为“罗汉寺”。传说李世民得天下后带领群臣赴西苑游玩,让大臣们聚宴作诗,各言其功,并在此地建起了洛宴寺(当地人也称落雁寺),将十八位有功的大臣绘成图像,沿墙壁涂于寺内。年代久了,村人虽不断来此祭拜却不明就里,见有很多神像,便称为“罗汉寺”。
羊角山上,还有一坡称“金驾坡”,村中老者告诉我们,这金驾坡之名便由武则天而来。
史载,武则天晚年时,曾在神都洛阳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又有人造瑞石,其上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时为太后的武则天名其为“宝图”。传说武则天正是在此处拜洛受图,后来当地人就称此为“金驾坡”。
相传武则天当年也在这里广建宫寺,后来渐成庙会、村落。据延秋村中清朝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的碑文记载,这里曾是晋、陕、豫三省客商云集的交易中心,是洛阳西南最繁华的经济重地,长久以来被人称为“小洛阳”。集市逢双日有集,临街建筑也为了方便雨中交易,都建起了一两米宽的房檐,独具特色。如今延秋村委会旁的古延秋街上这样的房檐以及房前廊仍然随处可见。房前的青石条、石鼓、石碑也在无言中见证着当年集市的盛况。
『肆』 汉魏洛阳故城的遗址简介
现存汉魏故城的规模与布局,基本上就是北魏时期所遗留,由内到外分为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在现今的遗址区地上、地下,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宫城、内城、外郭城、永宁寺塔、东汉太学、灵台遗址和金村东周大墓等。
城墙遗址
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 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城墙夯土版筑,版筑夹棍眼的痕迹尤存。在部分城墙上还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墙北段有4座,北墙东段有3座。墩台间距为110~120米,类似后世城墙所筑的“马面”。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护城河遗迹。北魏外郭城破坏殆尽,现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墙残段。
城门遗址
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最北一门是北魏的承明门,向南是北魏的阖闾门,即东汉的上西门,再南是北魏的西阳门,再南是东汉的雍门,北魏时废,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门即东汉的广阳门。北城墙探出2座城门,西面的一门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门,即东汉的夏门,东面的门洞已破坏,有一条路土通过,应是北魏的广莫门,即东汉的谷门。东城墙探出3座城门,皆为一门一洞。北起第一门是北魏的建春门,即东汉的上东门,与阖闾门相对。第二门是北魏的东阳门即东汉的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北魏的青阳门,即东汉的旄门(又称望京门),与西明门相对。文献中所载南城墙的4座门,自西向东为北魏时的津阳门(东汉津门)、宜阳门(东汉小苑门)、平昌门(东汉平城门)、开阳门(东汉同名),没于洛水已无迹可寻。 阊阖门 阊阖门是北魏宫城的正门,其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阊阖门始建于曹魏明帝时期,西晋、北魏时沿用。
阊阖门北面正对宫城正殿太极殿;南面为御道铜驼大街,并直通内城正门宣阳门。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极少用于通行。洛阳市阊阖门遗址是目前为止考古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宫城正门,阊阖门的左右双阙也是迄今为止发掘所见最早的宫城门阙。
宫城遗址
东汉时期,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曹魏、西晋变化不大。北魏时建立了单独的宫城。北魏的宫城位于城内北中部,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占全城总面积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筑区。宫城的南、东、西三面城门已找到,南门也称阊阖门,门洞阙口宽约46米,门两侧有厚大的夯筑土阙,形制雄伟;东门云龙门与西门神虎门相对。宫城内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10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应是北魏太极殿遗址。在宫城其他地方还发现夯土台基20余处,亦为宫殿遗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 12~13米,残高6米左右。城内也发现有20多处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阳全城,是进攻和防守的制高点,在城墙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见这里应是一座军事要塞 。
太极殿
太极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名称。自三国时期,魏明帝始建太极殿后,直至唐朝历代皇宫正殿(类似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皆为太极殿,之后北宋西京洛阳的大内正殿亦为太极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极殿。
太极殿的建造,确定了汉魏洛阳城的建筑布局中心,而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城布局形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永宁寺遗址
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洛阳城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310国道与陇海铁路交叉口处。
永宁寺塔塔基遗址
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围以锦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
太学遗址
太学遗址范围很大。经勘探和试掘﹐主要遗迹有两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00米﹐附近曾发现石经碎片﹐可以认为是东汉太学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遗迹保存较好﹐平面亦成长方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四周筑墙。据记载﹐东汉的太学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后屡经扩建﹐至顺帝阳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学生多达3万余人。灵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经于太学﹐称“熹平石经”。汉末董卓烧洛阳宫庙﹐殃及太学。魏文帝黄初五年﹐在东汉的旧址上重建太学﹐正始中又新立石经﹐称“正始石经”。西晋初年﹐依汉魏之制兴太学﹐而咸宁二年(276)又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存。
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 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
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1954年,北京大学阎文儒对汉魏洛阳故城进行调查。196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进行长期的勘探和发掘,基本探明了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宫城的范围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发掘了城内永宁寺遗址、城南灵台、辟雍、明堂等礼制建筑和太学遗址及刑徒墓地。
汉魏洛阳故城的形制自东汉到北魏变化不大。东汉雒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共有城门12座。其中西门3座,南门4座,东门3座,北门2座。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北宫,东北隅有太仓、武库,中部西侧为金市。城外东郊有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晋的洛阳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时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和城门,只是把西城墙中间的雍门向北移了约 500米并改称西阳门;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又开一门,称承明门。在城内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街道也有些变更。宣武帝景明二年 (501)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范围极广,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 有永宁寺、白马寺、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刑徒墓地等。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于宫城西南 1公里处。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周围有夯土墙,总长1040米。已发现南门、东门、西门和西南角的角楼。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为夯土版筑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础,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垒砌的方台,台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龛,供奉泥塑佛像。永宁寺塔于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 (534)时被雷电所击起火焚毁,1963年发掘时塔基表面及其周围尚有很多灰烬、烧土块和木炭等遗存。
灵台位于南城墙东汉平城门外大道西侧,是汉晋皇室用来占星云、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专门机构。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220米。经发掘中心建筑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与今农田地面同高,四周环筑回廊,回廊外用卵石铺成散水,散水外有砖砌的排水沟。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开间的建筑。中心台顶现存残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长11.7米、东西宽8.5米的椭圆形。灵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在此设计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为我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明堂为“天子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围墙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00米,东西宽 386米,围墙内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体建筑。辟雍是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位于明堂之东。围墙平面方形,每边长约 170米。围墙内偏南处有一座大型长方形夯土台基,应是辟雍的主要建筑。遗址出有西晋咸宁四年(278)所立“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即晋辟雍碑),碑文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
太学创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国最早的大学。遗址位于辟雍的东北,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是一组长方形夯土建筑群,其范围东西长约 104米,南北宽90余米;东部为一组密集成排的夯筑房基,围以3米宽的夯土墙,南北长 220米,东西宽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就先后镌刻在这里。
在灵台西南 1.5公里处,发现有一处东汉刑徒墓地,其范围东西长 250米,南北宽200米,已发掘出522座刑徒墓。经鉴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显的劳损痕迹。出土刑徒墓砖 820多块,都是利用各种残缺废弃的砖来写刻的,铭文为隶书,有的草率,有的规整,是除碑刻、简牍之外,数量最大的一批汉代书法资料。刑徒墓砖上一般均刻有狱名或郡县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这些刑徒是从全国各地的狱所押送到司隶校尉、将作大匠等管辖的工地,替封建统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宫苑、筑城、挖河、开凿栈道、漕运、伐木、采矿等重体力劳动的。许多刑徒在刑期未满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发现和墓砖的出土,是研究汉代刑狱制度和阶级关系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伍』 宜阳灵山寺附近有些景点可以游玩
李贺广场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张午乡苏羊村洛河南岸的高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0米,北临安虎路,南依华岳。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
『陆』 宜阳县哪里有,辽,金遗址
没有复辽、金的遗址,有一制个宋代的。
【二里庙宋代瓷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38公里处宜阳县城关乡二里庙村一带。遗址共4处:二里庙村北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二里 庙村偏东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红窑村北1处,面积约600平方米;马底村北1处,面积400平方米。该遗址以烧青瓷为主,也兼烧白瓷、白地黑花瓷、 黑瓷、黄瓷等。该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是研究宋代汝瓷的重要窑口之一。
『柒』 洛阳名胜古迹有哪些
洛阳的名胜古迹:
龙门、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内 古墓博物馆 、汉光武帝陵、 龙马负图寺容、玄奘故里、二程故里、范园(范仲淹陵)、邵雍故居、 汉魏洛阳遗址、 隋唐遗址公园/永宁寺塔址、二里头遗址 、千唐志斋。
『捌』 战国时期宜阳铁山在现在哪里
张仪在秦抄惠文王时期,一直主张袭讨伐韩国,但司马错却提出伐蜀之计。两派争执不下,于是秦惠文王组织公开辩论。张仪指出,欲成就霸业,首先要挟天子以令天下,而号称“二周”的东周国与西周国领土被韩国包裹,只有用兵远征韩国三川郡,攻陷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一带)、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一带),才能真正控制成周洛邑,这样,秦国才能代表周天子,凌驾于诸王之上。但是远征韩国必须要防止魏国、楚国的沿路攻击,所以必须达成亲魏善楚的外交策略。
(前308年)这一年秋天,秦武王突然下令,甘茂、庶长封等将领闻命而动,指挥秦军直扑宜阳而去。这场战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宜阳城作为韩国的故都,方圆八里,在那里集中了公仲倗的数万兵力,粮食可以支撑数年之久,秦军劳师袭远,面临的是一场艰难的攻城战。坚持了五个月,宜阳城终于被攻陷,战报斩首六万。
『玖』 新安县宋代生活遗址分布区域在哪些位置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处北纬34°36′至北纬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版间。北临权黄河,与济源县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新安不仅是河南省35个扩权县和47个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也被誉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活力的县市之一。
『拾』 唐朝东都洛阳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唐朝东都洛阳就是现在的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10)宜阳铁山遗址扩展阅读: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
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
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