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城古文化遗址
① 文川县再那
文川还是灾区汶川
灾区汶川给你点资料
汶(wèn)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 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 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 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 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 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 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 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 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向前推进。县域内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州财贸校、阿坝州电大等6所大中专院校,州水电、农业机械、交通、牧业等4所州级技工学校,农牧林科研所3所以及初、高中9所。被列为省重点中学的威州中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全州教育最前列,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培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② 三国时期遗址
四川多。。全是蜀汉的
成都境内除武侯祠外其他三国文化遗迹
(一)、市区:
1.衣冠庙/在武侯祠南约1.5公里处,其得名源于此地原有关羽衣冠墓。
2.桓侯巷/成都万里桥和衣冠庙之间原有一座墓,人们认为是桓侯墓,墓所在的巷道也被成为桓侯巷。
3.万里桥/成都南门原大桥名叫万里桥,其桥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所建。自三国后,人们一直称其为万里桥。此桥今已不存。
4.诸葛井/成都江南馆街有一井,人们称为诸葛井,相传为诸葛亮所开凿。井旁曾修有诸葛祠,现井、祠皆毁。
5.龙泉洛带镇/相传刘禅在此落玉带于井。
6.黄龙溪/相传刘备称帝时,此地出现黄龙。
7.黄忠墓/成都西郊在清道光年间曾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黄刚侯讳汉升之墓”,于是人们在此修建了黄忠祠,塑黄忠像。“文革”中黄忠祠、墓被毁。
8.洗马塘/在成都市和平街小学内。塘边相传为赵云住地遗址,而池塘就是赵云洗战马的地方,清初,塘边尚有“汉顺平侯洗马池”的刻石。现塘池被填平。
9.向宠墓/原在成都市城北公园内,现已不存。
10.九里堤/成都金牛区和平乡九里村,残存有一条长2000多米、宽7~8米的土埂,这就是人们称为九里堤或者诸葛堤的遗迹。诸葛亮当年为发展经济,防御水害,提高粮食产量,住持修建了这条拦水堤坝。宋代太守刘熙曾重修,并在堤旁修诸葛庙,现已不存。
11.张飞营/在成都龙泉驿区。这里原为汉、唐时期的古驿站,张飞营遗址就在驿站口旁边的山上。遗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张飞曾屯兵于此配合刘备攻打成都。唐、宋时,这里有“古张飞营”石碑,现石碑已不存。
(二)、新都
1.弥牟镇八阵图遗址/明代已毁坏过半,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加以补修,道光十年(1837)曾勘清,当时占地36亩4分4厘,当时还存71垒。1981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存4垒,每垒高3米多。
2.八阵图碑/新都桂湖公园,即升庵祠内收藏有原弥牟镇武侯祠的“八阵图碑记”明碑。碑高185厘米,宽115厘米,碑帽及篆书碑额已失,仅存碑身。碑文为阴刻楷书。
3.马超墓/新都城南2.5公里处。新都马超墓在明代有四川按察使杨瞻立的“汉故征西将军马公讳超字孟起之墓”石碑,清人马维祺曾在墓前建马超祠,并亲书碑一通。如今马超祠已被毁,墓仅存方圆百米的土堆。马超祠旧址盖起了一所马超小学,明杨瞻碑收藏在新都文管所。
(三)、双流
1.葛陌/在双流县北4公里,金花、永福乡交界处,为诸葛亮旧居。此处原有葛陌庙,已毁,现仍有葛陌村、诸葛井。
2.大口井/九江乡大井村,相传诸葛亮曾于此汲水灌田。
3.石刻张飞头/又名“福头”,在太平乡与简阳县武庙乡交界处。
4.蒋公旧治坊/纪念蒋琬,已拆。
(四)、都江堰
1.都江堰/诸葛亮曾在此设置堰官,以兵1200守卫。
2.青城山/青城山是天师道发祥地,三国时张鲁的祖父张陵曾在此设坛传道。
(五)、大邑
1.赵云墓和赵云庙/赵云死后下葬于大邑县城东银屏山麓。赵云墓依山而建,状若小丘,墓前有清康熙年间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
2.鹤鸣山/鹤鸣山在大邑县城北15公里处,张陵曾修道于山中。
(六)、邛崃
1.临邛火井遗址/在火井乡,诸葛亮曾在此取天然气煮盐炼铁。
2.孔明乡/今孔明乡。
3.邛雅驿道遗址
(七)、蒲江
1.太清观遗址/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陵曾在此居住。
其他地区:
1、德阳市
(1)德阳市:
a.秦宓墓宅(德阳市城北2.5公里秦宓村)
b.三造亭(秦宓村)
(2)广汉市:
a.张任墓(金雁桥西北侧北外乡桅杆村)
b.邓芝墓(向阳乡胜利村)
c.马岱墓(向阳乡张化村)
(3)绵竹市:
a.诸葛瞻父子双忠祠(绵竹市城西郊)
b.蜀汉三叛石雕跪像(城区关岳庙内出土,镌刻于明代,像背刻有“叛逆糜芳”、“叛逆傅士仁”、“叛逆郝普”,现存于双忠祠内。)
(4)罗江县:
a.白马关(罗江县白马山上)
b.庞统墓、祠(罗江县白马关山)
c.落凤坡(罗江县北2公里处)
2、绵阳市
(1)绵阳市:
a.蒋琬墓、祠(绵阳市城西郊西山)
(2)梓潼县:
a.七曲山大庙(梓潼县城北9公里处)
b.卧龙山诸葛亮北伐遗迹(有诸葛寨、八卦井、武侯庙、饮马池等)
c.翠云廊(从梓潼到剑阁、阆中的数百里古道,有张飞柏、阿斗柏等)
(3)江油市:
a.阴平郡县遗址(江油县小溪坝乡阴平坝,现有皇后山、点将台等)
(4)平武县:
a.古江油关(平武县南坝镇)
b.李氏夫人墓(蜀汉江油关守将马邈降魏,其夫人自缢,曾有李氏夫人祠,墓碑尚存)
3、广元市
(1)广元市:
a.葭萌古城(即葭萌关、昭化古城,广元市南30公里昭化城牛头山东北麓)
b.费祎墓(昭化古城西门外)
c.明月峡古栈道(广元市朝天区)
(2)剑阁县:
a.邓艾墓、邓艾庙(剑阁县城北10余公里北庙乡孤玉山)
b.剑门关(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大剑山)
c.姜维墓(剑门关旁)
(3)青川县:
a.阴平古道(相传在摩天岭有孔明碑)
b.邓艾庙与武侯祠(三锅石乡西阳坝)
4、南充市
(1)南充市:
a.谯周墓(南充市文化宫内)
b.陈寿万卷楼(南充城西1公里处果山)
c.王平墓(南充市永安乡临江村凤凰山)
(2)阆中市:
a.张桓侯祠(阆中县城内)
b.严颜寺(花冠乡天冒水山腰)
c.瓦口关(阆中县双山垭)
5、泸州市
a.泸州武侯祠(泸州市城西忠山)
6、乐山市
(1)夹江县:
a.诸葛亮点将台(在夹江县城西,距千佛岩500米处)
b.庞坡洞(传说是庞德公隐居处)
c.汉柏(传说为庞德公所植,在木城乡汉柏村石面渡附近)
7、雅安市
(1)芦山县:
a.姜维墓(芦山县城东北凤凰山);
b.姜城故址(芦山县城关);
c.姜庆楼(庐山县城南街姜侯祠内)
(2)汉源县:
a.孟获城遗址(汉源县城东75公里处)
8、宜宾市
(1)南溪县:
a.桓侯宫(俗称张爷庙,在县城三元街)
9.达州市
(1)渠县:
a.八蒙山古战场(在县东北3.5公里处,相传张飞与张合在此交锋,有张飞立马铭,曾建有桓侯庙);
(2)彭水县:
a.张飞刁斗(传有张飞铭文);
b.张飞妍石刻(传说有张飞手指刻字,在太原乡英光村石彭公路西侧)
③ 四川汶川的地理位置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县城—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海拔1326米,距省会成都159公里,距州府马尔康204公里。县境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
全县现辖六镇七乡(六镇:威州镇、漩口镇、水磨镇、映秀镇、绵虒镇、卧龙镇。七乡:克枯乡、龙溪乡、雁门乡、草坡乡、银杏乡、三江乡、耿达乡)。2005年,全县总人口106119人。
汶川县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相交会融合的地带,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向前推进。县域内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州财贸校、阿坝州电大等6所大中专院校,州水电、农业机械、交通、牧业等4所州级技工学校,农牧林科研所3所以及初、高中9所。被列为省重点中学的威州中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全州教育最前列,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培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④ 城关镇的历史景观
历代人才辈出。历史名人有:肖藉(明举人),城关西元村人,明代官至知州(五品),著述颇丰,有政声,敕封文林郎,殁后葬于鹄衣坝,其墓有研究价值。米重(1862-1923),文县城关人,光绪21年进士,官至海城(奉天)、通化、石泉三县知事(七品),为政宽简,不苟苛察,受人敬戴。程晋三,清末进士,诗文行世,著有《余集》。近代有:程海寰(1908——1949),中共地下党工作者,诗人,诗作《甲后吟草》、《涤月轩集》。杨怀仁(1917-1949),中共党员,烈士。张秋爆(1907——1958),留德学生,欧亚航空公司兰州办事处主任。韩定山(1893——1965),自幼家贫,聪颖好学,1930年任文县教育局长1933年任碧口小学校长,1942年创办文县初级中学,著述颇丰,有《阴平国考》等,其文有昌黎遗风,其诗纯朴自然。此外还有张海观等。齐培礼,曾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关心家乡建设,著述颇多。西北师大副教授张海生,著有《林则徐在西北》、《甘肃史稿》、《中国近百年经济史辞典》等著作。
城关镇,为文县窗口,风光名胜遍布,文物古迹繁多。历史上“文县八景”有四景(晓霁文台、西元春色、晴霓瀑布、螳螂夕照)都在县城附近。曾有不少文人骚客吟颂沤歌,不乏千古绝唱。
清代诗人李国士《西元春色》诗曰:西园景物迥非常,乘暇游观逸兴长。丽日暖烘桃锦艳,微风晴拂柳花香,腾生芳沼鱼翻玉,树绕村居鸟弄簧。穰秣既登仓庚实,野翁击壤乐时康。清代诗人刘大猷《瀑布晴霓》诗曰:一派飞泉峭壁阿,恍疑天上落银河。千寻素练垂青嶂,万点明珠洒碧萝。声带清风秋气爽,形摇明月夜寒多。胜游仿佛登仙境,遥望白云发浩歌。西元春色、滴水崖瀑布,是两处急等开发的旅游资源,稍加装点开发,凭借距离县城近在咫尺的优势,是兴办“农家乐”旅游的最佳之地。在此一游,还可览古“曲水县”、“文州城”之一斑。
县城城北关家沟火烧关,是文县著名雄关之一,险峻至极,为阴平古栈道关隘要塞,元朝兵马征战火攻厮杀的古战场。清代诗人北地、李梦阳《火烧关》诗曰:壑螟常留电,山深日酿云。犹存火烧迹,忍读卧碑文!地古人烟少,霜寒野色曛。那堪数过此,辛苦欲谁闻。关家沟五里关,有明代傅友德伐蜀时部下大将汪兴祖战死的五里关遗址和汪兴祖墓。三国时期姜维城(今贾昌行政村)、邓艾城(今园茨头行政村)遗址依稀可辩、为阴平三国文化增添了奇异的风彩。所城东南城头有古建筑——文昌楼,始建于明成化六年,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飞檐画栋,金碧辉煌,是观光揽胜佳地,登楼远眺,两城尽收眼底,白水江碧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位于县城东坝白水江北岸平地突起一峰,高约20多米,雄居一建筑群——文昌宫,建于古文化遗址“将台”之上,如盘龙卧虎,峰北面平地是古练兵、点将场地。文昌楼、文昌宫,为历代文县人民所珍爱,社会贤达、仁人志士无不竭力呼吁保护。县城南崖寺山脚下,白水江上曾建有古式木桥,气势宏伟,俗称阴平桥、翻身桥、南桥,六十年拆除建为铁索桥,八十年代又改建为水泥公路大桥。
城关镇阅尽人间沧桑,新中国成立后欣欣向荣。五、六十年代,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修建了徐家坝水渠、文丰水渠、鹄衣坝英雄渠、凡昌水渠等一批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城关、鹄衣坝、元茨头等村建起预制厂、机砖厂、沙砖厂,形成年产机砖6000多万块的生能力,产品畅销县内外。大渡坝、凡昌、高崖村的蔬菜、瓜果、鱼类丰富,繁荣了城关市场。尤以大渡坝村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县的菜蓝子”。近年来,当地农民除露地栽培蔬菜外,还大力发展大棚、温室蔬菜。全镇蔬菜面积4761亩,年产量达387万公斤,产值774万元。全镇发展花椒等经济林果1万多亩,白衣坝村千亩山地椒园闻名省内外。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到2000户左右,从业人员4000多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全镇境内有中小学2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中2所、完全小学12所、教学点8个、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鹄衣坝小学、贾昌小学建起新的教学大楼;刘家咀村原党支部书记、省劳模杜宝兴为家乡教育捐款30多万元,建起义夫宝兴小学教学大楼。境内有医院2所、医疗站7处。2008建起全县第一家社区医院。贾昌民兵连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全省民兵建设的一面旗帜。
⑤ 姜维城古文化遗址的明代
明代石砌城墙抄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358年),平面布局呈椭圆形。片石砌筑,依山就势,南包玉垒山,西边蜿蜒而上达姜维城,将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址、汉代汶山郡城址包围在内,全长1700米,高4~6米,宽2~3米,墙垛1600个。
历代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姜维城台地南半部分,包括秦汉石棺葬、汉晋唐宋砖室墓、明代石室墓等形制。各时代的墓葬相互叠压,数量众多。
⑥ 四川汶川县的简介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向前推进。县域内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州财贸校、阿坝州电大等6所大中专院校,州水电、农业机械、交通、牧业等4所州级技工学校,农牧林科研所3所以及初、高中9所。被列为省重点中学的威州中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全州教育最前列,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培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详细可参考:http://ke..com/view/960916.htm
⑦ 姜维城古文化遗址的简介
据《旧唐书》载:“蜀刘禅时,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汶山羌暴动,大将姜维、马忠、张专嶷领兵征讨汶属山叛羌,曾先后在汶山、理县的维关和杂谷脑等地屯兵筑城”,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前后,在威州岷江东岸之台地上筑城,习称“姜维城”。在遗址东南方向今尚存一黄泥垒筑高台,为姜维点将练兵之地,称“三国点将台”。
姜维城古文化遗址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地下文物和地面遗存丰富。其中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遗址为研究岷江上游地区远古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长喻维超先生现场考察后,对姜维城古文化遗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是我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占地面积较大,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绵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且又保存如此完好的地方。
⑧ title:(汶川)面积人口
四川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向前推进。县域内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州财贸校、阿坝州电大等6所大中专院校,州水电、农业机械、交通、牧业等4所州级技工学校,农牧林科研所3所以及初、高中9所。被列为省重点中学的威州中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全州教育最前列,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培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⑨ 汶川县是什么概念
基本概况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向前推进。县域内有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州财贸校、阿坝州电大等6所大中专院校,州水电、农业机械、交通、牧业等4所州级技工学校,农牧林科研所3所以及初、高中9所。被列为省重点中学的威州中学,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育质量快速提升,走在全州教育最前列,为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培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自然地理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汶水得名,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地图坐标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县域面积4,085平方千米;人口110,118人(2000年),主要民族为汉、羌、藏和回族。周边相邻县级政区,东邻彭州、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大邑县,西界宝兴县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境内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为主要旅游景点。县治威州镇。
汶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境内主要河流。
汶川因县西汶水(现岷江)得名,西汉时为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1952年县城由绵虒迁威州;1958年茂县、汶川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2年恢复汶川县至今。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汶川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植物资源
汶川县山体宏浑高大, 相对高差悬殊,光照、降水条件随海拔增高而变化,同样影响着森林及植被群落类型的分布和植物带谱的形成。这里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科属很全,一共4,000种。存在全国独有的、成片分布的野生珙桐林,与其伴生的水青树、连香树、伯乐树和其它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木多达20余种。还有许多名木古树和“国香”兰花,使人在珍稀美、风采美、悠古美诸多方面获得丰富的意境和多种的美感。就森林植被来看,其中特用林和灌木林已占森林植被面积的82.85%,稀疏林地、未成造林林地、迹地更新地共只占17.15%,可见其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旅游、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现以开发出“三江生态旅游区”初具规模。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增进科教科普知识、研究环境变迁对人类的影响,把握未来,汶川县无凝提供了最宽广的“天然教学实验室”。
动物资源
汶川县拥有大量的动物资源。从现已采集到的标本看:昆虫有20多个目、700多种,其中仅鞘翅目就有33个科、482种。鱼类有6种,两栖类9种,鸟类208种,兽类96种。在这些动物中,不仅有猕猴、云豹、水鹿、灵猫等喜温湿的南方动物,而且有牛羚、猞猁、马熊、白唇鹿、白马鸡等耐严寒的高原和北方动物。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兽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种;二类保护的有小熊猫、雪豹、红腹角雉等17种;三类保护的有林麝、金雕等8种;总计29种。雉鸡更是卧龙动物中之一大特色,全国56种中,卧龙占11种,多属国家保护的种类。
矿产资源
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
历史沿革
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古属冉毵部年(公元前111年)以冉毵地置汶山郡,辖绵池等5县,绵池为郡、县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东汉曾改绵池县为绵池道,西晋改绵池县为汶川县。东晋后汶川郡侨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废绵池县。肖梁于绵池县地置汶川县,西魏时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复置汶川县,县治仍在姜维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间过治寒水驿(今汶川县绵池乡政府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迁坟川县治于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县与茂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复置。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3镇、14乡。
风土人情
萝卜寨因地处高山,这里的羌文化在以前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目前基本保持了自己原有的风俗。这里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羌家小伙与姑娘谈恋爱对唱山歌的习俗,每年羌族节日期间,寨子内,小伙姑娘们不仅深情对歌,还和村里人一道围着火塘跳锅庄舞,吃着大块肉,喝着自制的米酒,咂酒,吹着羌笛、唢呐、口弦琴,打着羊皮鼓,通宵达旦,其热闹的场面充满了浓郁的西部羌民族特色。
这里称女人为包帕子的,女人一般在家织布、做饭、养牲畜。称男人为顶帕子的,意思是顶大事的。农闲时节的羌寨,男人们外出揽活去了,女人们搬出针线筐,晒台上、门槛上就坐满了绣女。羌民生活在山中,离云很近,雨过更是云烟升腾,云给了他们灵感,他们将云绣在鞋上(还有袖口、衣襟、裤管、头帕),将云踏在了脚下,每一步都走在云中,过着云上的日子。就连寨子里已经不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们,也无一例外穿着云云鞋,艳丽精致的云云鞋在男人们的蓝黑汉服下面非常打眼,给英武的羌家汉子平添儿女柔情。
羌族的服饰,多以自产的火麻经加工后纺线织成,俗称“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线后织成,俗称“毪衫”,亦有布衫,以青色为多。腰间男束腰带,女束花围腰,外着无袖羊皮褂子,穿草鞋或“云云鞋”(羌绣布鞋)。由于现在受外面世界的影响,现在萝卜寨里的一些羌族年轻人,平时也着汉装了。
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早在明清时,就已普遍盛行。萝卜寨的羌族妇女,从小就受到挑花和刺绣工艺的训练,常在耕种劳动之余,从事纺线、织麻、挑花、刺绣等活动。她们挑花和刺绣,一不打样,二不划线,全凭自己的构思,自由动用五色丝线和棉线,信手挑绣出富有羌族特色的图案,如色彩绚丽的几何花纹、栩栩如生的各种花卉和动物等。看萝卜寨的妇女挑花刺绣,其针法大多采用挑花,此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手绣等几种。挑花多用棉线,色彩以黑白对比者居多,图案精巧细致,显得朴素明快;纳花、纤花的图案清秀艳丽,色彩对比强烈。链子扣则表现了羌族刚健淳朴、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挑花和刺绣图案大多取自民间生产生活场景,花、草、瓜、果、飞禽、人物,无所不有。这些图案景物,形式精致秀丽,内容多含吉祥,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主要的传统图案有“团花似锦”、“鱼水和谐”、“瓜瓞绵绵”等几十种,令人爱不释手。
寨子里每个家庭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又是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工互助”是寨子里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哪家有事情全寨的人都来帮忙。结婚、丧葬、修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每遇这样的事首先找本姓的族人议事,再告知全寨的人,一个家庭最少要出四个工(一个工是一个家庭要来一个人帮一天忙),没有任何代价和报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偷懒、溜号。这种情况在所有的羌寨都一样,不同的只在一个工的算法上。
经济概况
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到2002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125852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654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642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678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了1500亩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和500亩两个无农药污染IPM示范园区,注册和启用了“西羌牌”、“岷江牌”两个商标和五个蔬菜水果绿色标志,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列为无公害蔬菜、水干果生产建设基地。林业三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封山育林9403.9公顷,飞播造林813.4公顷,人工造林3723.1公顷;完成还生态林3.28万亩,还经济林0.42万亩;完成治沙面积14605.54万公顷。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已形成漩口、映秀地区州、县的工业经济走廊和水磨工业经济园区,正抓紧建立桃关工业经济园区,成规模、效益好、资产上千万元的招商引资企业已有潘达尔工业硅厂、跃发冶炼有限公司等6户;电力工业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建成投产各级电站40余座,装机容量达100余万千瓦,1986年初被评为全国首批5个“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已开发三江生态旅游区、西羌第一村、姜维城古文化遗址、萝卜寨民俗村等景区。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四面环山,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是对今日威州的精当描绘。
行政区划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
拼音:Wenchuan Xian
代码513221
邮编623000
县人民政府驻威州镇
2004年,汶川县辖6个镇(威州、漩口、映秀、水磨、绵虒、卧龙)、8个乡(雁门、克枯、龙溪、草坡、银杏、耿达、白花、三江)。
5·12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有感范围大,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江苏、辽宁、台湾、香港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越南泰国有震感。据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3日12时,发生1000多次余震,最大震级7级。这次地震是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县发生7.6级地震以来,近32年发生的四川省内首次7级以上地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18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超过12000人死亡,6万人仍杳无音信,倒塌房屋50余万间。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http://ke..com/view/384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