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游记之
1. 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生于1805年。
安徒生生平及作品简介
安徒生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丹 麦)
(1805——1875)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以及童话。
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安徒生小时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他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气馁。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奥登塞市,带着祖母和母亲所积蓄下来的几十个铜子,只身去那举目无亲的京城——当时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去追求他的理想。不难想像,在当时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的打击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由于贫困和由此而带来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体,毁坏了他的体形和声音,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为全世界亿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在童话作品中所创造出的美和诗,成为人类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2. 高分求丹麦瑞典攻略 国庆准备北欧自助游,去丹麦和瑞典两个国家,向高人求攻略
1. 酒店:自由行可以在.booking.com网站上直接订酒店,不需要信用卡也不用预付任何费用。可以根据计划随时取消改时间,如果最后去不了,只要提前一到两天取消订单即可。
2. 机票:找个机票代理早点订上,他们会免费帮你出具机票订单,签证材料里能用到。
3. 旅行保险,可以自己在网上购买。我买的华泰境外旅行保险共8天每人是91元,既便宜又达到了签证要求。
4. 签证材料必需本人亲自交到签证申请中心。现在很多使馆都不直接收材料了,这个签证申请中心其实类似一个代办的中介,负责收发并审核材料,再统一送使馆,所以除了签证费以外还会有200多元的费用。
行程:
哥本哈根,乘船游览运河
海滨公园,美人鱼铜像,盖费昂喷泉、新港
克里斯蒂安堡、阿玛莲堡、玫瑰宫,嘉士伯艺术博物馆
10/3-10/7
蒂沃利公园 ,市政厅广场,安徒生铜像,钟楼,丹麦设计中心DDC
租免费的城市自行车游览,参观哥本哈根大学和丹麦设计学院。
坐IC列车(intercity)从哥本哈根到达Vejle。
然后坐大巴到达legoland,下午开始浏览乐高乐园
入住Hotel Legoland。
Legoland游览整天,
晚上到达欧登塞,住Cabinn Odense
上午参观安徒生故居,
从欧登塞回到哥本哈根机场,下午市内购物。
10/8 哥本哈根->上海
3. 瑞典有怎样的风土人情
禁酒
瑞典是禁酒的国家。在家饮酒需持特许证去指定地购买,并交纳可观专的税款。
宴请
在瑞典乡属村,每逢大型集会,村民们往往把所有的菜肴摆在长条桌上,来宾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各取所需”。这种宴会一般安排在傍晚。应邀赴宴的客人,准时入室后,需给女主人献上一束鲜花,进餐时,有一套规矩。
离婚
关于离婚,多数瑞典人信奉的路德教派不反对再婚,加之结婚手续简便,离婚手续也简便,所以瑞典人视离婚和再婚为寻常之事,无可非议。久而久之渐成传统,延续至今。
节庆
新年到来之际,瑞典人于除夕之夜要唱祝寿歌、守夜。元旦清晨,每家都由最年轻的妇女穿上白色衣裙,系上红色腰带,头顶点上蜡烛的冠冕,专门用食物招待光临的宾客。
4. 欧洲游学1000字游记
2011年,比利时和外交学院的交换生项目让我有机会用一学期(三个月)时间走遍了欧洲14个国家的18个城市。布鲁塞尔自诩为“欧洲的心脏”或者“欧洲的十字路口”,这句话并不假。看看欧洲地图你会发现,从布鲁塞尔去欧洲的任何地方都不远。围绕着比利时有德国、荷兰、卢森堡、法国等,往北走有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往南有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往东有捷克、匈牙利、奥地利、波兰等国家。因此,我一到达比利时,除了选课外,第一件事就是把三个月的大致行程写下来。规划行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交通问题。
关于交通
在欧洲各国之间穿梭,最方便的就是办一张火车通票。但欧洲的火车票都不便宜,最便宜的出行方式其实是廉价航空。欧洲的廉价航空眼花缭乱,订的早,运气好的时候,我碰上过9欧元的机票,加上机场税,也就人民币一百多块钱,贵一点的也就两三百块钱。很大程度上,交通费用决定在欧洲旅行的成本高低。由于每周有课,我每次出行都只能控制在三五天左右,去完一个国家必须返回布鲁塞尔。如果长期空闲,完全可以设计合理的廉航路线,通过飞机、大巴、火车、渡轮的立体组合,玩一圈欧洲再回来,交通成本可以降到很低。所以,一开始把行程定下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便宜的机票转瞬即逝。
火车也是可以选择的。去交流的另一个同学就选择了火车,但坐火车老遇上罢工,而且有时候即使有火车通票还得加钱。
大巴是欧洲游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国家之间穿梭可以选择Eurolines。Eurolines价格便宜,车况根据国家不一,法国、荷兰比较差,厕所不让用,德国和中欧国家是最好的,厕所开放,车上还有wifi。大巴惟一的缺点是速度比较慢。Eurolines的票可以在网上预订,定得越早折扣越大。
游船是比较特殊的交通工具,但如果去北欧,不妨尝试一下,尤其是从瑞典到芬兰。晚上上船,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出发,睡一觉早上抵达芬兰的赫尔辛基,然后玩一个白天,晚上再坐船睡一觉返回斯德哥尔摩。由于北欧住宿非常贵,坐游船最便宜的舱位一个人也就33欧元左右,两天晚上的住宿费都省了,交通费也包含了。
关于住宿
住宿跟订机票差不多,提前一个月订一般都能找到便宜又舒适的地方。我一般就用两个网站:bookings.com 和 hostelworld.com。多比较一下,看看评价,再权衡一下价格和位置就行。北欧的住宿最贵,德国和中欧最便宜,价格平均每人每晚一百至两百元人民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查清楚旅馆的位置,最好靠近地铁站等交通便利的地方。此外,去一些旅游城市,要注意有些地方比较危险,比如雅典、罗马、巴黎,有些地方是不适合晚上出门的,订宾馆的时候也多查查。
签证、住房和学习
一旦收到国外学校的offer就可以准备签证了。我们申请的是商务短签,要准备的材料并不复杂,使馆网站上有一个对应的checklist。主要是得把一些文件翻译好,比如户口、身份证、出生证明等,由于是短签,也不需要去公证处公证。递签之后就是等待。虽然护照得寄到比利时,但十天左右也该下来。我们等了十天没有消息,就主动给使馆打电话,结果一打电话就被告知下午可以去取。所以十天到了就可以打电话去询问,发邮件是没有用的。
找房子什么的千万不要在抵达异国之前找。很多人认为住宿联系好了更踏实,但对方一般都会让你打个一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押金过去,毫无法律保障。到达后我们碰到一个学姐,告诉我们去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中国超市,那里有免费的中文报纸,报纸上有华人的租房信息,可以短租三个月(一般向当地人租房都得租半年以上)。所以,我们第一天就找到了两处房源,最后选择了一个华人餐馆老板的房子。这个房子位于布鲁塞尔西南的荷语区,去学校大概一小时十分钟的样子,这在北京也不算太远的距离。住宿的环境还可以,都是独栋的房子,我们住阁楼。最主要的是如果房东是华人,一切好商量。荷兰房东的规定会特别多,而且最后可能不退你押金。这个华人大叔连押金都不用,而且最后一天还送我们去机场,请我们吃火锅,各种便利和感动。
接下来是学习。在布鲁塞尔国际学院学习的机会十分难得,但考虑兴趣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法律课程大多艰深,选择一定要慎重。如果不出去旅游的话,可以天天去听想听的课。有关欧盟的课程是该校比较强势的,毕竟布鲁塞尔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每个课程都需要大量阅读,所以一学期选两到三门课足矣,多了反而吃不透。另外,学校会邀请一些学者做演讲,欧盟的机构也会组织很多眼花缭乱的活动,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报名,一般只要报名都能参加。欧盟的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可以看看欧洲学者的治学态度,也可以顺便参观欧盟议会等地方。
旅游小记
2011年10月11日-16日 意大利(威尼斯、罗马)、梵蒂冈
我们选择了廉价航空飞到威尼斯,然后从威尼斯坐火车前往罗马。我的家乡苏州也自称为“东方威尼斯”,但到了真正的威尼斯,才知道差距在哪里。威尼斯的水道是真正当交通线路使用的,水上有公共巴士,也有类似出租车的小船,价格比较贵,而苏州虽然有河流,但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在陆地上。我们坐着水上公共巴士,吹着风,十分惬意地逛了一圈威尼斯。有水的城市才是最美的。
到了罗马后,我们先买了张Roma Pass,三天内随便乘坐公共交通,还可以选择免费进入两个景点。其实如果时间充裕,完全可以不必买。因为罗马并不是很大。跟我们一起住的两个德国人就是典型的背包客,每天都是靠双脚游遍罗马。罗马是所有欧洲城市中最值得仔细游玩的城市之一。不仅因为景点众多,比如著名的斗兽场、西班牙大台阶、许愿池等等,还因为罗马城里有个梵蒂冈。梵蒂冈博物馆是必去的,虽然中国游客对宗教和西方文化艺术不一定很了解,但当那些作品真真正正展现在你眼前时,你才知道美是完全不需要有任何背景知识就能够欣赏的。
罗马还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享誉全球的冰淇淋,最便宜的2欧元一个,奶味十足,回味悠长。《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就曾在西班牙大台阶上吃过冰淇淋,后来由于效仿者众多,现在罗马政府已经不允许游客在台阶那里吃东西了。至于披萨和意大利面,其实真的没有国内的必胜客好吃。2011年11月3日-6日 瑞典、芬兰
北欧之行印象深刻。之前也说过,北欧的住宿十分昂贵,所以当我们发现游轮这个绝佳选择后就立马定了船票。Viking Lines的游轮很大,各种娱乐设备齐全。在船上,我们吃了来欧洲后最贵的自助餐,每人33欧,但真的很值,各种海鱼海虾和鱼籽,我们大吃一顿。但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本身的景点并不多,惟一留下印象的就是瓦萨沉船博物馆和北欧阴冷的天气。赫尔辛基由于当年被俄罗斯统治过,所以整体风格很像圣彼得堡,绿色的房顶,金色的顶尖,时常能看到组团前来旅游的俄罗斯人。
2011年11月16日-18日荷兰
说起荷兰,就不得不提我们住的Botel。所谓Botel,就是由船改造的hotel(旅馆)。我们住在码头一艘不算大的船上,房间也不大,但设施齐全。最赞的要数早上的荷兰式早餐,量很大也很好吃,老板十分热情。
阿姆斯特丹最富盛名的就是性文化。我们也厚着脸皮去了趟红灯区。真是林子大了,什么地方的女性都有,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胖的、瘦的,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等等。在阿姆斯特丹,提供性服务是合法的,但仍然能看到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游客好奇地朝玻璃门里张望。每个店面很像中国的小发廊,女性一般都穿着三点式,有的还是荧光的,发现你的注目,她们就会做出各种诱人的动作。另外还有一些sex bar、情趣商店和AV店。红灯区大概占据了三个街区,晚上人流如织,好不热闹。性博物馆也是必去的地方之一,里面对性的历史发展有很好的诠释,当然还有很多生动的图片和影片。
2011年11月29日-12月4日 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柏林和罗马一样,绝对是五星级旅游城市。这里的景点太多了,玩上三五天也并不过分。柏林很大,跟其他欧洲城市不同,如果用脚走恐怕会累死。柏林的交通也算得上叹为观止,拿着交通图绝对能把你看晕。不仅有各种颜色的Metro,还有Subway,Tram,Bus。但真正出行了,却发现其复杂程度不会超过北京的西直门。而且德国人英语普遍说得较好,问路毫无压力。柏林其他景点暂且不说,我一直想看的就是分割东西德的柏林墙。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我如愿以偿。如今的柏林墙已经成为了涂鸦墙。我抚摸着墙面,感慨着如今有形的墙不复存在,但是在某些国家无形的墙却依然竖立着。除了柏林,德国的慕尼黑、新天鹅堡、科隆都值得一去。
5. 有哪些推荐的瑞典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处女泉》
豆瓣8.4分,1万人标记的冷门好电影。
什么是罪恶,什么是宽恕。罪与罪相继发生,返回去去找不到源头,当发下誓愿用双手赎罪,一泓清泉就涤净了染过血污的那片土地。
处女泉,一个堪称伟大的意象。结尾泉水喷涌,既是父母无尽的眼泪,也是上帝及时的回应,也是女仆洗刷罪恶的悔恨,还是卡琳虽遭奸淫却仍然纯洁美好的象征。
6. 推荐国外文学。
追风筝的人
大江健三郎——两百年的孩子
了不起的盖茨比
乞力马扎罗的雪
小王子
培根论人生
我是猫
7. 推荐基本游记类的书籍
1、《林达全集》
居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旅法国——《带一本书去巴黎》,游西班牙——《西班牙旅行笔记》。林达的文字朴实、优美、有洞见,从生活的细枝末节着手,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书写历史、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读来引人入胜,极有代入感。通过这些故事,作者表达自己鲜明的历史观,那就是人性。
2、《中国三部曲》
《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这三本何伟(美国作者Peter Hessler)的书写了一个不同的中国,敏锐的观察、深入的调查与长时间的当地生活,让他笔下的中国竟然变得我们这些中国人都不熟悉不了解,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似的。
3、《在路上》
这部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被背包客奉为经典,是说一群年轻人开车横跨美国大陆的旅行。 印象深的是他们浑浑噩噩、精神空虚、放荡不羁,一路狂欢嬉笑,是对美国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这“垮掉”的一代记录与写照。
4、《穿越百年中东》
从奥斯曼土耳其在一战后被瓜分到各种宗教极端组织(如哈马斯、ISIS)的前世今生,从黎巴嫩谈到以色列,逻辑清晰、顺畅,文笔也好。类似的书还有一本《大中东行纪》,作者张信刚游历中东十几个国家,拿来作为了解中东的入门书还不错。
5、《东西莫辨逛欧洲》
比尔·布莱森曾于七十年代初横越欧洲,二十多年之后,他决定再一次经历他青春岁月中所走过的旅途——于是他背起行囊,带上旧地图和旅行指南,从奥斯陆出发到达欧陆最北端的城市哈默菲斯特,再一路经过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最后抵达伊斯坦布尔。这段旅程成就了本书,也成为了比尔·布莱森的扛鼎之作。
8. 瑞典“五青年”派有哪些有影响的作家作品
1930年前后在抒来情诗方面出现了自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五青年”派,他们认为文化方面的奢求是人类获得幸福的障碍。人们后来把他们称为本源派诗人。其中最有才华的是哈里·马丁松(1904—1978),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流浪者》(1931)、游记《漫无目标的旅行》(1932)、《再见,海角》(1933)、自传体小说《荨麻开花》(1935)和英雄史诗《阿尼雅拉号宇宙飞船》(1956)等。
9. 现代瑞典文学是什么
1905年,瑞典与挪威联盟的解体和1909年的大罢工,促使瑞典作家面向社会现实,密切注视瑞典人民的生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思想变化,在这基础上,写出了不少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如瑟德尔贝里(1869~1941)、恩斯特勒姆(1869~1940)等人的作品,主要反映社会环境里的普通人。在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设置和深入刻画人物方面,首推贝里曼(1883~1931),他的主要作品是《瓦德雪平的马库雷尔一家》。
20世纪20年代后,瑞典文学界取得成就最大的是著名的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帕尔·拉格尔克维斯特(1891~1974)。他的作品大多以善与恶的斗争为题材,力求探讨人生的真谛。他在短篇小说《刽子手》(1933)、长篇小说《侏儒》(1944)和《巴拉巴》(1950)等作品中,讽刺和抨击德国法西斯的暴力政策和野蛮行径。1940年他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195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在20世纪20年代有些工人出身的著名作家如安德松(1888~1920)和延德尔(1895~1939)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
工人文学的先驱考克(1882~1940)着重描写工业主义给瑞典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他的主要作品有《工人》(1912)、《森林谷地》和《上帝的美好世界》(1916)等。洛·约翰松(1901~)被称为“雇工派”领袖,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雇工》(1936~1937)和自传体长篇小说《文盲》(1951)。
1930年前后在抒情诗方面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五青年”派,他们认为文化方面的奢求是人类获得幸福的障碍。人们后来把他们称为本源派诗人。其中最有才华的是哈里·马丁松(1904~1978),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流浪者》(1931)、游记《漫无目标的旅行》(1932)、《再见,海角》(1933)、自传体小说《荨麻开花》(1935)和英雄史诗《阿尼雅拉号宇宙飞船》(1956)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典的文学更为活跃,许多作品反映战后社会上的沉闷空气和人们的变态心理。一些作家接受了外国文学各种流派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模仿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另有些作品则带有超自然的倾向或神秘主义和厌世哲学的色彩。英国诗人艾略特和近代法国诗人所提倡的自由诗的诗风备受瑞典诗人的尊崇。较有成就的诗人是埃里克·林德格伦(1910~1968),他的象征主义诗篇《没有路的人》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作品,他被认为是现代瑞典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
10. 哪里能找到哥德堡号游记啊~急用拜托!!
从哥德堡号回来之后,感慨还是挺多的。主要不是因为那艘船多雄伟多壮观,是因为在我们从排队买票到进入博览园,到排队上船的这一个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我尝试把我们所看到的,所思考到的,写下来。
我们从早上八点钟开始,不停地在排队。买票要排队,进门要排队,上船还是要排队。为了秩序的有序,对于排队,我是不排斥的。但是让我们排了四个钟头才上到船,那就真的是太过分了。
在去哥德堡号之前,我们做足了功课,上网查找了许多关于它的信息。我们也预计到了,会有很多人去看,票可能要排好长的队伍才能买到。但是没有预计到的是,需要很多时间排队,只为了要上船。
我们的票是下午三点的票。为了能够早就进入轮候区,我们从下午一点半的时候就在其中的一条队伍排队。排到三点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排的那条队伍是两点钟的,三点的在另外一边。那么,时间已经到了三点了,两点钟上船的人还在排队,还没有全部上完。我们转了过去那边排队,其实也不算晚。我们排的地方距离入轮候区也就十米左右。等到下午四点多快到四点半了,才到我们进轮候区。
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弄成这样。
1 有人插队?
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啦,在中国,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只要脸皮够厚,就能做。在我要进入轮候区大门的时候,我身后有几个成年人带着几个小孩在挤,看样子是想跟在我们后面进去。我眼角扫了一下他们的票,是下午四点的。我心里冷笑一声,四点的也想进去?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居然在我们前面!我们真是大跌眼镜。他们如何进去,如何跑到我们前面去,这不是很明显吗?
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插队。有些人也是中规中矩地排队的,但是他拿的票不是这个时段,而是后面的时段的。但他排了这么久,不能不让他进吧;但是让他进,又无形中增加了入场的人数,变成了这个时段的人多出了不少。一开始的时候,保安对于这种情况,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他进了算了。但是看到后来发现不行了,人多到情况不受控制了,就严禁这种情况发生。不过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后果了。
2 旅游团有特权?
我们从排队的时候就看到有不少的旅游团的到来。他们来到之后,很快就可以拿到票,然后就进园了。其实当时我就在想,旅游团的票是不是也计进了每天的限制人数的票里面去了呢?还有,旅游团是不是有特权先进呢?我的同伴认为,团购票确实可以得到一些特权,但是如果特权是指什么都有特权的话,那不是乱套了?我们这些散客的利益谁来保证啊?
3 有人以权谋私?
这种事情发生在这里我觉得非常地不妥。此次活动是中瑞交流的重要活动,这样来显示中国的民情不是太丢脸了吗?当然,我没有亲眼看到真的有这回事。不过,当我们在排队时,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前面有嘘声。我们好奇地过去看,当然没看到发生什么。我们只好问旁边的人,一个老人家说,还能有什么,有人想以权谋私咯。所以这种说法也是空穴来风,事出有因的。
4 组委会的考虑不周?
其实以我看来,这次组委会所请的工作人员中,素质低的不少。我说素质太低,是因为我进入了轮候区之后,听到一个工作人员在跟其他人说话时,老是将他们的合作伙伴的名字说错,总说“瑞士方怎样怎样”。我在心里暗叫,拜托,人家是从瑞典来的,不是瑞士,不要把人家的国籍都给改了。而且中方的工作人员面对着群众的抱怨,居然不是在解释,请求谅解,而是在把责任全部推到瑞典那一方。瑞典方面的人素质如何我不知道,语言不通,外加看到他们都是在船上,所以可以说下面秩序的维持是靠中方的工作人员。因为在船上的人的数量是固定的,所以这个人数控制是由瑞典方做。他们真的很认真负责地控制人数,那边下几个人,这边就上几个人。
按说这样做是没错的。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瑞典方没有做错。船本来不大,又在珠江上停放,人多了,万一碰碰撞撞地把人撞下江,这个责任很大的。错在中方。售多少票,每天限多少人上船,应该是双方协商的。那么中方做为了解我们当地情况的一方,过高估计了人数而造成这个轮候时间长。我在外面排队买票的时候,看到那里有写每次参观的时间为20分钟。但是我上去了船上,参观加拍照的时间足足用了三十分钟,比组委会所说的时间多了十分钟。我当时就想,那每个人都多十分钟,每个钟只能有两批人上。组委会方面印制的票是每个小时为一个时段,每个时段的人数大约为五百人。按这样计算,每个小时都减少了160人上船,这160人又被延到下个时段的第一批……以此类推,越到后面,越难上船。
5 设计路线有漏洞?
船上的行程是单程的,跟着路线走一圈,就应该下船了。但是我上船之后发现甲板上路线有漏洞。甲板上两边有拉起指示说明不可过去。但实际上中间也是甲板,而且指示牌之间的距离相差不远,如果没人注意,要走过来还是可以的。这样,有些游客就走了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
说到这里,我想说瑞典方真的是高估了我们中国人。他们用他们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殊不知,我们距离他们的标准还远得很。
哥德堡号之游其实还算是物有所值,起码开了我的眼界。不过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不知道组委会有没有发现呢?有没有应对措施呢?希望去到上海,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O(∩_∩)O哈哈~从北欧旅游局官方网转载一篇游记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