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窑遗址
1. 简述西周洛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两周时期,列国文化丰富多彩,周王室的地位从早期比较稳固,到后期名实存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列国争雄,会盟、征战,诸侯强国活跃于政治舞台上,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然而,作为王室所在地的天子之都,从先周时期的周原,到西周的丰镐,及至东周王城,其文化及其发展却始终是诸侯国文化的核心,或者说是诸侯国文化的渊源,如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宫室制度、丧葬制度、祭祀制度、婚姻制度,等等,诸侯国是唯王室马首是瞻的,尽管说后期周代礼制在诸侯国那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僭越。因此,提及两周列国文化,不可能不提及两周王室,不可能不提及两周王室都城与文化。
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陕西、甘肃一带的古老部落。据记载,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周族首领古公亶父自邠迁都于周原,因此,营建于周原的城郭歧邑成为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都城,至西周时期这里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因西戎入侵而成废墟。1976 年,考古工作者在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的北部进行了发掘,发掘出西周大型宫殿群和墓葬、作坊遗址。周原以出土大量的青铜器而闻名于世。周原出土青铜器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汉代,相传,著名的大木尔 簋、盂鼎、毛公鼎等均于清末出自岐山。此后又陆续有所发现。如1890年在扶风任家村出土克组铜器和中义父组铜器等120余件;1933 年在扶风上康村发现函皇父组 、白鲜组铜器等100余件 ;1940 年在任家村发现梁其组铜器等 100余件 ;1960 年在扶风齐家发现铜器39件等 。1975年在岐山董家村出土包括裘卫四器在内的铜器37件,铭文涉及土地交换与赔偿,是研究当时土地关系的重要资料。1976年在扶风庄白出土铜器 103 件,有铭文的74件,主要是以史墙盘为代表的微史家族的铜器。据研究这些铜器可能是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贵族外逃时掩埋的。此外,在凤雏建筑基址西厢房的一个窖穴中,出土了 1.7万余片卜甲和卜骨,其中 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 ,最多的一片达30字,为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为西周。周兴之初,文王作丰,武王作镐。因此位于沣河的两岸丰、镐二京成为西周时期周人的都邑,建都时间约300年,一直到周平王东迁后才废弃。通过考古发掘,现已探明丰京遗址在客省庄、马王村和新旺村一带,发现有大建筑群遗址,且发现有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镐京遗址在斗门镇花园村、普渡村至落水村、眉乌岭一带的高冈地带。发现有大型宫室遗址,南北还有规模相当的对称分布的两组附属建筑群。还发现数以百计的西周墓葬。另在张家坡发现4座殉葬车马坑,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内部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戎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戎车驾马全部以青铜作饰,轺车驾马大部用海贝填饰,工艺考究,造型精美。遗址中还发现有许多窖藏,出土器具100余件,其铭文记载了周王朝的一些史实。这里的发现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探讨西周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西周初年,武王在定都镐京的同时,为了便于控制东方,于是考虑在今洛阳市区一带营建洛邑。洛邑,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等文献中,又称为新邑、新大邑、新邑洛和成周等,实际上当时是西周王室的陪都。《逸周书·度邑》载武王对周公旦曰:“旦,予克制天下明命,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三鄙,顾瞻过于河,宛瞻过于伊洛,无远天室。”说明武王时已有了建都洛邑的计划。可惜武王灭纣不久即已去世,接着是三监叛乱,周公东征。周公东征之后,即着手在洛阳营建东都洛邑。《尚书·康诰》:“周公初基新作大邑于东国洛。”根据《尚书·洛诰》所记载,周公在营建洛邑前召公来洛阳相宅,将洛邑选定在涧水以东至瀍水两岸的区域内:“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成王时期,洛邑最后建成。《周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新建的洛邑成周,“方千百二十丈,乳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汲冢周书·作雒解》)洛邑建成后,成为丰镐之外的一个经营东方、巩固政权的重要基地。
自汉代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周公营建的洛邑分为王城和城周两个城邑。1950年代汉河南县城的发现,王城的位置被确定为位于今洛阳市区的涧、洛两河交汇处的洛河北岸和涧水东岸一带。成周的位置则据《后汉书》的记载,被认定在汉魏故城遗址,也就是在今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以东的偃师、孟津县境内。然而,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的大量资料,使一些学者对西周洛邑“王城”、“成周”两城说提出了怀疑。这主要是因为,根据文献记载找到的涧河东岸的王城遗址,只是东周王城而非西周城址。于是有学者提出了西周洛邑一城说,并推测城址可能就在瀍河两岸。(叶万松等:《西周洛邑城址考》,《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
目前西周的洛邑城址虽然说还没有发现,但在瀍河两岸,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为寻找洛邑古城了解西周时期周王室的重要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时的陪都洛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这其中比较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瀍河两岸发现了为数众多的西周墓葬,其中以瀍河西岸的北窑西周墓地尤为重要。在北窑墓地发现西周墓葬475座,发掘348座,包括大中小型不同等级的墓,个别大型墓带有南北墓道。墓地之中还有为数不少的殉马坑,殉马数少者数匹,多者数十匹。这一处墓地,绝大部分在建国前已被盗掘,所出土的青铜器大量的被流失国外。原传出自洛阳马坡的一些重要的西周青铜器,有可能就出自这一墓地。这一墓地所出的青铜器,著录散见于刘体智《善斋吉金录》、容庚《善斋彝器图录》、《颂斋吉金续录》、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美帝国主义劫掠我国殷周铜器集录》等图书著作中。洛阳博物馆尚藏有一件1947年盗出的重器“王姒方彝”。尽管如此,墓地中还是出土的随葬品达数万件之多。随葬品大部分是青铜礼器,其中食器有鼎、簋、甗、鬲;酒器有方彝、爵、斝、斛、盉、提梁卣、尊;水器有壶、盘、匜等。同时,还出土有不少较为罕见的新器形,如方盒形器,带流觯、双面人座器、兽面纹方座簋、人形车辖等。北窑出土的许多青铜器还铸有铭文,如王妊簋、太保冓戈、康伯壶盖、白懋父簋、丰伯剑、师只卣盖、叔造尊、召伯虎盨等,这些铭文所涉及的人物均系西周王室的高级贵族,说明该墓地是一处西周贵族的墓地。(洛阳市文物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从著录以及考古发掘的青铜器来看,洛阳一带是出土西周青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而且多为青铜礼器,这也反映了成周洛邑与宗周镐京作为西周王室的两个重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外,该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多达350余件,其中202号墓出土的青瓷罍,堪称为中国已发现原始青瓷中的精典作品。(图·青瓷四系罍)北窑西周墓出土的玉器达200多件,种类丰富,其中以璋、璧、璜、圭为代表礼玉占有一定的比例,反映出礼玉在西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瀍河以东的摆驾路口、下窑村、东大寺、白马寺以及洛阳东关、东花坛、塔湾等一些地方发现的西周墓达百余座。这些墓最突出的特征是墓内多设有腰坑,有的在长方形土坑墓穴的一端带有曲尺形墓道,随葬品多有觚、爵、觯等铜质或陶质的酒器,其埋葬俗颇具殷人墓的特点,一些随葬铜器还带有殷族族徽的铭文,被认为是殷遗民的墓葬。联系到《逸周书·作雒》有周公“俘殷献民迁于九毕”,孔晁注:“献民,士大夫也,。九毕,成周之地。”的记载,周初确曾有一大批殷顽民迁于成周。这些墓当为他们及其后裔的墓。
自1973年以来,在洛阳老城以北,北窑村西、瀍河两岸发现了一处颇具规模的铸铜作坊遗址,表明成周王室高度的手工业发展水平。遗址面积近20余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的西周文化层堆积普遍在1.30--2.00米,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房基、烧窑、灰坑和百余座殷遗民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范和熔铜炉壁残块。从陶范看,大部分外范,有青铜礼器鼎、簋、尊、觚、卣、罍、爵、觯等礼器,还有少量的车马器和兵器。也有少量的内范和母范。有些礼器的内范还带有铭文或刻镂精细的饕餮纹、云雷纹、回涡纹、夔龙纹、凤鸟纹、蝉纹、四叶纹、乳钉纹等。从碎陶范的结构成分分析,当时制陶的工艺过程相当复杂。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由西周王室控制下的一处官营铸铜手工业作坊。其规模之大,品种之丰富,在所发现的西周青铜作坊遗址中是首屈一指的。(洛阳博物馆:《洛阳北窑村西周遗址197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7期。洛阳市文物队:《1975-1979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5期;《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文物出版社,1991年。)
成周洛邑作为与宗周并列的国都,在西周时期,兼具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在政治上是“中天下而立以经营四方”,也就是何尊铭文所云“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在军事上则又是一座监视殷顽民,控制东方及南方的军事重镇;在经济上以成周为中心,便于向四方征贡赋,也就是所谓的“四方入贡道里均”。成王时的《名兽鼎》铭云:“尹命史兽立工于成周。十又二月癸未。史兽献工于尹。”立工就是建立各种手工业,献工就是呈现各种手工业产品,反映了成周王室手工业的发达。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会获得更多有关成周洛邑的信息,以不断丰富和加深对这一都城文化的认识。
东周时期,随着平王迁都洛邑,现今的洛阳一带成为名符其实的王室所在地。文献记载,从平王东迁洛阳以后,到景王,历12世,周敬王时曾迁都于成周,至于周赧王又迁回于王城,近300年皆以王城为都。现已探明,洛阳市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一带,是东周时期王城的所在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对东周王城的内涵和布局已基本了解。东周王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长约3700米,东西宽约2890米。除东南部因地势低洼未发现城墙遗迹以外,其余部分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外有护城壕。西城墙从东干沟东北的土冢向南,至东干沟村附近,沿涧河东岸在王城公园跨过涧河向西,在七里河村折向南,南段城墙稍向外弧,至兴隆寨。南城墙从兴隆寨西拐角处向东跨涧河经瞿家屯村北。北城墙从东干沟村北土冢处沿干渠东行,至唐城西墙北200米处。西汉时期在周王城内建有河南县城,但城址的范围已缩小。
在东周王城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城内西南部发现了两组面积较大的夯土建筑基址。基址的周围出土有大量的东周时期的筒瓦、板瓦和瓦当等,根据《国语·周语》“榖、洛斗,将毁王宫”的记载,推测这里很可能是王城的宫殿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71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在城址的南部,还发现了大面积的粮仓群。已探出的粮仓74座,整齐排列在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的范围内。从粮仓废弃后倾入和各种质料的制品、半成品及铜料、铅料、炼渣、木炭等遗物分析,粮仓的附近可能是一个各种官营手工业作坊的集中区。城址的北部,尤其是在小屯村北、东干沟东北,发现有一片窑场,生产各类生活用品、建筑材料以及随葬用的明器等,可知这里是城内另一处手工业作坊区,生产的产品专门用来供城内居民消费。
迄今为止,在王城的东部、东北部及其附近发现和发掘了数千座东周墓葬、车马坑等。1954年秋至1955年春,在洛阳中州路发掘的260座东周墓葬。对中地区东周墓葬的断代具有标尺作用。这260座墓葬,根据随葬陶器的形制和组合,可以分为七期,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纵贯整个东周时代。其中随葬青铜礼器和车马器的墓,主要集中春秋时期的墓葬,反映了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衰微至极,名存实亡的历史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城址的东北部是王城内的一处重要墓葬区。发现的墓葬中不仅随葬青铜礼器和铜剑的比例比较大,而且多出带墓道的战国大墓。如1957年在王城中的小屯东北发现4座相毗连的甲字形大墓,其中一号墓虽被严重盗扰,但在墓道两壁、墓室四壁尚存有彩绘痕迹,为红、黑、黄、白四种颜色组成的图案;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白色玉圭片,上有墨书“天子”二字,显示了墓主身份的高贵。1974年在洛阳西工我凯旋路北侧清两年一座战国墓,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同样是被严重盗扰,残存的遗物发现有359件,其中“繁阳之金”剑为难得的珍品。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位于洛阳市中心的河洛文化广场施工现场,即东周王城东城墙以内,紧挨东城墙陆续发现了279座东周墓葬和18座车马陪葬坑。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发现了由6匹马驾驭的“天子之乘”,对研究东周历史和探索东周王室墓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王城内的重要发现外,在东周王城以东、以西的也发现有大批的东周墓。尤其是在位于洛阳市以东10公里汉魏故城东北隅的金村,发现有9座特大型的东周墓葬,其中Ⅳ号墓出土的一件石圭置放于铜盘内,口沿上有“国君”二字。这些墓葬早在民国年间就已被盗,曾出土大批的青铜器、漆木器、玉器、金银器等。《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收录金村出土的文物328件,其中错金银器85件,无论是从制作造型上,还是工艺水平上,都可称作是上乘之作,遗憾的是这些器物均流失国外。但从已知资料推测,这里很可很是战国时时期的东周王室墓地。
东周王城内外发现的数千座东周墓葬以及多座车马坑,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周时期洛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盛况。除以上介绍的外,又如1981年在西工区八一路战国墓出土鼎、豆、壶等青铜礼器15件,乐器铜甬钟一套 16件,铅跪俑4件,石磬6件,其中的4件铜壶颈腹部均以红铜嵌成狩猎纹图案;1982年在中州路战国陪葬坑中出土青铜器达147件之多,另有石编磬一套23件和部分精致的玉石器。这些出土的文物,足可以显示天子之都的风度和气派。在出土的青铜礼器中,多有大型器,错金银器富丽堂皇、纹样繁缛,表现出高超的铸造工艺;在出土的玉器中,常见有璧、环、璜、带钩、片饰、玉佩及棒、柱、珠等,反映东周时期礼玉向佩玉发展的时代特征;出土的陶器,多有精美的彩绘陶,同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接连不断的考古发现与众多精美文物的出土,向我们展示了两周时期王室都城与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多彩,它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窥知两周文明之一斑,同时还可以寻出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轨迹。
2. 洛阳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洛阳博物馆集中收藏有洛阳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数量较大,种类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中国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名称:方格纹铜鼎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3世纪)后期规格:通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 简介:
夏、商、周三代承替延续千年之久,创造了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一般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之分,被称之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据有关文献记载,氏族社会晚期,中原大地洪水滔天,华夏诸族共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因势利导,凿阙开河,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降服水患,实现了河晏水清,天下太平。于是,华夏诸族推大禹为领袖。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也就成了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千百年来,鼎被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已经浓缩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这件青铜器于1975年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鼎收口、圆腹、平底、锥状三足,沿上铸二环形立耳,腹饰不规整的方格纹。该鼎合抱模铸风格,端庄规整,但略显稚拙粗糙,纹饰图案具象朴素。方格纹铜鼎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号称“华夏第一鼎”,堪称国之重宝。 名称:绿松石龙形器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简介:2002年春,在清理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南院的一座墓葬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件绿松石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又细又小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中,最小的绿松石片直径仅0.2厘米,厚度约0.1厘米。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微突出,额面中脊鼻梁明显,梭形眼眶对称。龙身略弯曲,中部脊线向两侧下斜,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在龙形器尾端不远处,还有一个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乎垂直。
与今人喜金好玉不同,夏商时期,绿松石一直被人们视为宝石,多为贵族所使用。因此,凡出土有绿松石饰物的墓葬,多是等级很高的墓葬。“在绿松石龙出土之前,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了3件镶嵌有绿松石的铜牌饰,色彩绚丽、制作精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张玉芳说,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宛若一条游龙,在早期龙形器中十分罕见,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宝”,被命名为“中国龙”。 名称:玉璋 时代: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后期规格: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简介:
玉璋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玉璋主要盛行于夏商时期,是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礼玉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在礼仪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中,玉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1975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玉璋长48.5厘米,呈扁平长方体状,前端薄而宽,两面扁平,刃口略凹呈弧形;后端两侧有齿饰,与两面齿饰对应处留有平行阴线;长方柄,柄前正中有穿孔。玉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夏代和商代。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璋出土于山东的龙山文化司马台遗址。而在我国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后的玉璋较少,战国以后的玉璋几乎见不到。 名称:母鼓铜方罍时代:商代规格:通高50,肩宽33厘米 简介:母鼓方罍(léi),196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母鼓方罍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罍是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母鼓铜方罍方体溜肩,直口围足,盖子四阿屋顶形,兽首衔耳,下腹有兽首鋬颈和肩饰龙纹,腹饰长鸟纹和垂叶龙纹,盖和圈足饰兽面和龙纹。盖内器口各有“母鼓”二字。通体均饰以龙纹、云雷纹组成的浮雕兽面,腹部饰有龙纹组成的垂叶纹,器盖似四面起坡的屋顶,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盖内铸有铭文“母鼓”二字,应是鼓国女子嫁与母氏男子所得的称谓。整件器型外形稳重大气,器身纹饰华丽,在商代晚期流行一时,是商晚期青铜酒器中的精品。 名称:玉戈时代:商代规格:长48厘米 简介:1985年出土于洛宁县陈吴乡西寨子村的玉戈,长48厘米,锋呈斜三角形,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其形状虽类似后来的匕首,却实为礼器。古人将石之美者称为“玉”,后来这些玲珑剔透的美玉更是被赋予通达神明的内涵。戈是夏商周三代常用的一种兵器。其中,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流行于商周。因此玉戈普遍出土于商周时期的墓葬之中。
玉戈形制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夏商早期为玉戈兴起阶段,此时玉戈尺寸普遍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长的出土于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长97厘米。同时,该时期的玉戈援部略呈弧度,多数无中脊,仅有钝脊,纹饰简单或无纹饰。
商晚期和西周是玉戈的流行时期,此时玉戈的尺寸明显变小,大的有15厘米至20厘米长,小的有4厘米至5厘米长。玉戈分直身、弯身两种,皆有中脊或三脊,纹饰也复杂化,有粗阳纹、兽面纹和变形云纹等。西周以后,玉戈逐渐消亡,汉代以后基本绝迹。
作为一种礼器,玉戈主要用于祈求力量与胜利,彰显威严与等级。大玉戈可以摆在屋子里或者挂在墙上,用来辟邪;小玉戈可以挂在腰间或脖颈,用于彰显威严或祈求胜利等。这种形制的玉戈也常见于四川金沙、三星堆遗址,应是中原文化同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果。 名称:玉钺时代:商代(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规格:纵14.3厘米,横11.3厘米,厚1.5厘米,孔径5.2厘米。简介:作为一种斧形玉器,“王”字之源,玉钺是王权之象征,代表着生杀大权。钺应由石斧演变而来。
由于玉钺具有宽大、厚重的特征,所以成为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象征着权力和威严。据《说文》载:“钺,王斧也。”《尚书》载:“王左杖黄钺。”这说明玉钺象征着王权,象征着生杀大权,象征着刑罚。“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画成‘戉’形。”高西省说,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变而来的,表明在文明时代前夕的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领袖和政治首脑合为一体,“而这些人手持之钺,即成为权力的象征物”。
在我国远古时期,人们由于自然知识相对匮乏,常把最好的物品用来祭祀上天和神明。“玉就是人们献给神明的最好祭品。”高西省说,不仅如此,古人还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玉器很多内涵,如纯洁、权力等,借玉器表达某种愿望和思想,进而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 名称:叔牝方彝时代: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规格:高32.6厘米,口长,23.5厘米,宽,19厘米.重7.75公斤 简介:1947年秋,在洛阳市郊小李村西南处,一座古墓被盗。古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礼器鼎、簋(guǐ)、彝、尊、兵器戈、矛、銮铃、马面饰以及玉器、玉刀等。这批珍贵的文物出土后,大多流失海外。1960年市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并收藏了这批文物中的一件青铜器——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叔牝方彝。叔牝方彝呈长方体,是一种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盖、身、座饰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半浮雕花纹,其盖、腹主体花纹为饕餮纹,唯口沿下、圈足及盖顶上饰一周凤鸟纹,纹样繁密工细,铸造精工。
该方彝形制与著名的令方彝、折方彝极为相似。它的盖及腹内铸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据器型和铭文认为“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这件器物即为王室重器,是西周时期青铜礼器的典型之作。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名称:错金银铜鼎时代: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规格:高16.5厘米,腹径13.2厘米。 简介:
1979年洛阳市西小屯村村民在劳作时,发现了一座地窖,文物工作者闻讯赶来,在地窖里发现了错金银铜鼎。铜鼎盖器组成圆球形,附耳、短流。三兽蹄足盖及腹背饰错金细瓣花、三角云纹,是一件罕见的工艺美术品。鼎,是用来盛装流质食物的器具。铺首衔环,是用来提携的构件,常见于鼎、壶类器物的腹部。而以铺首衔环做盖钮的形制,在商周青铜器中极为罕见。这种错金银的炊食器具,只有王室贵族家中才有,而出土此鼎的地点,恰在洛阳市的东周王城遗址区内。因此可以认为,这件精美华贵的器具,应是东周王室的用品。
古人的装饰手法有多种。“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而“错”则是用厝(cuò)石加以打磨使之光平。错金银,也称金银错,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铸出或錾(zàn)刻出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等,锤打牢固,再用厝石将其打磨光滑,使之与器物表面相平,最后用木炭和清水打磨,使青铜器表面和金银纹饰各显出不同色泽,映衬出瑰丽的图案,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金银错这项精细工艺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另一侧面也展现了东周王城曾经的辉煌。 名称:战国玉人时代: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 规格:通高7.50厘米 青玉质 简介:
战国玉人于1987年洛阳铜加工厂出土,作跂坐状,双手交叉置于腹前。跣足交叉于臀下。头戴假面具,面具上附发髻,粗眉大眼,如意状鼻,高颧大口,唇上划须。面具以绳缚于脑后。头顶短发结辫,大耳。上身着鸡心领短袖窄衣,下着短裤。饰以大小方格、三角和条带纹。
圆雕玉人在晚商和西周时期墓葬重多有出土。多位跪坐和站立状,其用途具有普遍的宗教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玉人的发现不多,且形制矮小。此玉人的出现在当时极为罕见。玉人的服饰及穿戴更是以往所罕见。头戴假面具的形象尤显其神秘莫测的身份,虽然至今对此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其身份应为驱鬼辟邪正行傩戏的方相士的形象。这为研究我国战国时期服饰及宗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名称:东汉石辟邪时代:东汉规格: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简介:
1992年,孟津县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村民正在为挖水渠干得热火朝天。挖至距地表约5米深处时,一块巨石致使施工的村民无法继续深挖。该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发掘。多个大型石雕残件相继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经修复,一座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的巨型石兽傲然挺立,石兽身长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
这座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整个石兽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恰到好处,形象浑厚凝重,神气十足,极具想象力;从雕刻技法来看,圆雕、平雕、线刻自然融汇,点、线、面、体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汉代炉火纯青的石雕艺术。
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文物中,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 名称:正始石经时代:曹魏正始二年规格: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 简介:
曹魏在洛阳立国后,太学再度繁荣起来。曹芳继承皇位后,决心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经石作为补充。于是就有了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开始刻制的《正始石经》。北魏时,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经的石碑。东魏建都邺城,统治者欲通过水路将两种石经一起从洛阳搬迁到邺城,但运至今孟州市境内时,遭遇塌堤,近半石经掉入黄河,运到邺城时,《汉魏石经》只剩下52块了。公元579年,北周统治者又将石经从邺城迁回洛阳。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又将部分石经从洛阳运入长安,不久被隋朝某政府部门改制成柱础。到唐朝初年,魏征收集石经时,已“十不存一”了。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也不过2500余字。
正始石经于1922年发掘于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出土后即被保存,它长75.4厘米,宽约50厘米,碑表刻《尚书》,碑里刻《春秋》,有600字左右。 年代:唐代(公元68—907年)
出土:1987年洛阳吉利区
规格:高45.5cm座径22.6cm。
简介:三彩灯是唐代使用照明用具。由座、柄、盘、盏四部分组成通体饰绿、棕、白三色釉,座为圆形,覆盆式,表面凹弦纹,并贴圆形宝相花和力士,柄为圆竹体状,似竹节纹,其间和两端分别以莲花与座盆相连,造型优美,釉色鲜艳,是洛阳考古发现中首次发现,更是三彩中极为罕见的艺术瑰宝。 年代:西晋(公元265—316年)
规格:通高2.60厘米,长、宽各2.20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
器形:印面呈正方形,凿刻白文篆书“晋归义胡王”五字,印钮作驼形。
简介:此印为四十年代孟津商人到甘肃从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收藏。
从此印的印文看,毫无疑问是晋朝印章。归义,即归化、降顺。胡即指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从这枚印在甘肃得来,所指胡王应当为晋帝所封得居住在凉州的匈奴首领。据文献记载,晋时匈奴归义之事皆发生在晋武帝时,故此印应为晋初武帝时之物,并由此得知这也是晋朝廷为了安抚少数民族,建立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以减少边疆战争的一种具体措施。印钮作驼形也是继承自汉代以来对少数民族首领分封赏印多以驼、羊为钮的传统习惯。此印文布局严整稳重,字迹规正刚健,造型古朴简练,也是严格继承汉印风格的典型,时中国古代玺印中的佳作。同时,为研究我国古代篆刻和造型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基本陈列,位于展馆一层,分三个展厅。展览以时间为序展示河洛文明在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的发展历程。荟萃历代文物精品,展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沧桑感与自豪感。其中重要展品有商周青铜器、有组合的西周铅器和多种器形的“原始青瓷”,春秋时期的“齐侯宝盂”,战国时期的金村大鼎和“繁汤之金”剑,西汉的彩绘壶和北魏王侯的仪仗俑以及绚丽多彩的唐三彩等等。展品中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一些孤品,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展出。陈列辅以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河洛文明”陈列在2013年入选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史前时期:明星文物当属陶火种器,这是古人用来贮存火种的器具,为我国史前考古首见。
夏商周时期:距今四千年前,洛阳已经开始成为华夏民族政治经济的中心。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被确认为夏朝故都斟鄩,洛阳博物馆辟出独立展厅展示夏代青铜器、陶器、玉器文物,这在国内外收藏机构中绝无仅有。其中,微雕绿松石兽高仅半厘米,对于研究我国微雕技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使人们对夏文化在豫西地区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展出的二里头大型宫殿基址模型,使人们能够感受四千年前我国王朝都城的建筑规模。偃师商城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商代早期的文化特点。子申父己铜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制作精美,尤其鸟形扁足颇为独特,是商代晚期典型器。
西周文物有叔牝方彝、方座簋、兵器、饕餮纹方彝、甬钟等。东周时期文物有错金银铜鼎、铜尊、盂、俑、盘、匜、铜壶、石磬等多种器物,其中齐候宝盂是洛阳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75公斤,口径70厘米,可谓“盂中之王”。铭文是研究周王室与诸侯联姻关系的重要资料。展出的越王鼫与矛、吴王夫差剑是春秋战国社会动乱,战争频仍的明证。其中越王鼫与铜矛是越王勾践之子鼫与的兵器,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越王兵器,对于研究周王室与越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铜方镜则是运用了青铜透雕工艺,构思新颖,国内罕见。另有玉人一件,系国内孤品。此外,四系青瓷罍,釉面光亮,施釉均匀,吸水性弱,花纹朴素大方,保存完整,是原始青瓷中的精品。洛阳出土的商周原始青瓷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证明洛阳是当时原始瓷烧造的中心。兔纹铜觯,在颈部装饰一周生动的写实兔纹,比较罕见。哀成叔铜鼎,铭文记载哀成叔生平,共54字,这样的长篇铭文在东周时期极其罕见,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汉魏时期:这一时期包括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五个王朝。通过这一时期文物的展示,再现汉魏这一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的风貌。展出的文物有:各种杂技俑、彩绘陶壶、釉陶器、王莽钱币、铜镜、玉饰等,最令人瞩目的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太学是东汉时期国家最大的教育机构,太学生多达三万多人,石经是为了统一儒学经典文字、平息古今版本之争而刻立于太学之前的,现存的残块是文化史上的瑰宝。
在汉代葬俗中,盛行在墓壁上绘画,从日月星象,升仙打鬼,历史典故到迎偈出行、歌舞宴饮。既有思想观念,又有生活场景。这次展出的有“出行图”(东汉原品)、“升仙图”(摹本)、“大傩宴饮图”等。
石辟邪,出土于汉光武帝陵以南,系完整青石雕成,浑厚凝重,神气十足。釉陶博山炉,镂空浮雕力士和诸多动物,形象生动。釉陶博山炉,在洛阳汉墓中少有发现。陶风车与米碓,制作科学,功能齐全,是研究古代农业机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彩绘陶百花灯,通高92厘米,塑造众多羽人和动物形象,绘以红黑两色,美丽绚烂。草叶纹釉陶罐在肩部饰有四组白色S形草叶纹,是汉墓随葬品中极为少见的装饰纹样。斗兽纹绿釉陶壶,釉色清新光亮,纹饰为汉代比较罕见的浮雕斗兽纹,是低温釉陶中的精品。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是当时匈奴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历史。鸡首青瓷壶,通体青釉,开片细腻均匀,是北魏青瓷中的精品。
隋唐时期:洛阳发掘的隋唐文物展示,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洛阳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历史风采。展出了东都洛阳城的沙盘模型,发掘出土的建筑构建,各种各样的彩绘俑,镇墓兽及名闻遐迩、色彩艳丽的唐三彩及各种铜镜、金银器等。展出的东罗马金币和波斯银币,铸造年代分别相当于隋和北魏,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商旅传到洛阳的,也印证了丝绸之路起于洛阳这一观点。
展出的唐三彩,种类众多,釉色绚丽,其中有神态各异的人物俑,有栩栩如生的动物俑,还有古朴典雅的生活器皿,特别是唐代女俑,体态丰满,神情安逸,衣着华丽,发饰多样,反映了泱泱大唐帝国民富国强、歌舞升平的社会面貌。隋唐东都城皇城宫城沙盘模型,以方寸之地再现了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设计天成的隋唐都城。
白居易故居、唐恭陵哀皇后墓和神会墓出土文物是这部分展区的独特亮点。洛阳城内的白居易故居遗址是国内首次对名人宅地进行的发掘活动,发现与白居易有关的经幢、石砚等文物。唐恭陵则是洛阳唯一一座唐代帝陵,哀皇后墓出土精美绝伦的蓝色与红色釉陶器,器形饱满,釉色晶莹,尤其蓝釉器极其罕见,为稀世珍宝。其中的蓝釉灯为我国首次发现的通体蓝釉器物。神会是唐代禅宗七祖,其墓中出土多件珍贵佛教用品,如长柄焚香铜炉,塔顶铜盒、铜净瓶,都是研究唐朝禅宗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他珍品还有:银鎏金錾花鱼水纹海棠式盏托,盏是海棠花形,托呈椭圆荷叶形,水波、鱼子纹地上有双鱼环绕,是唐朝金银器中的精品。石蟾蜍,洛阳上阳宫溪流上的泄水装置,是研究唐朝上阳宫的唯一实物资料。
五代北宋时期:这部分的精品有:瓷象棋,卒子齐全,时代确切,是考古发现年代和出土地点明确且保存最完整的瓷质中国象棋。泗州大圣石像,泗州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他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该造像碑保存完整,形象传神,有确切纪念,极为少见。 洛阳博物馆正门前东西两侧的一层附属建筑为牡丹花都特产展厅,面积约3600平米,主要汇集了河南省内尤其洛阳的知名特色食品、牡丹食品及农副产品。
3. 洛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洛阳名胜古迹 :
仰韶遗址
【仰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75公里处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遗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于此处发现而得名。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仰韶及同类遗址所获得的丰富资料,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质、类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础。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陕西为中心,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
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约3公里处郊区谷水镇王湾村涧河东南岸第一台地上。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1960年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以及周代、晋代、北朝诸时期的文化堆积。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一般可达3米左右,又可分为王湾一期(仰韶文化)、王湾二期(过渡期)、王湾三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存。王湾遗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龙山过渡期文化的资料,证实定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旗屯遗址
【孙旗屯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2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孙旗屯村。东西宽180米,南北长500米。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仰韶、龙山过渡期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文化的遗迹遗物。其中仰韶期出土有陶、骨、石器以及兽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亦有彩陶;过渡期出土有灰色或红色素面陶、彩陶、极少数蛋壳陶、磨光陶、骨镞、石斧、石刀以及猪骨等;商代出土有铲、石片、陶纺轮、骨镞、卜骨、陶环等,陶器多绳纹。该遗址是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矬李遗址
【矬李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4公里处郊区古城乡矬李村伊洛二水之间。台地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500米。1975年冬、1976年春由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试掘。遗址文化层堆积很厚,可分为五期。第一期为仰韶文化,第二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第三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煤山期,第四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五期为二里头二期文化。它再一次证实了二里头类形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矬李遗址位于传说中的夏都范围,对探索夏文化有重要价值。
东马沟遗址
【东马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4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东马沟村。1956年,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部分发掘,清理了11座古墓葬,出土有成套的酒器及盆、豆、罐等陶器,不少器物显得精致美观。还发现有灰坑和房基。出土器物特点与二里头二期文化遗存相似,为探索夏商文化提供了线索。
桥北村遗址
【桥北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8.75万平方米。1956年冬发现,1959年夏复查。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75公里处宜阳县张坞乡苏羊村。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000米。文化层堆积达6米。陶器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苏羊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文化有重要价值。
唐坡遗址
【唐坡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70公里处洛宁县涧口乡唐坡村。东西宽3000米,南北长400米。主要遗物为陶器和石器,陶器有细泥彩陶、素面红陶、夹砂粗红陶,石器有网坠、斧、镰等。
禄地遗址
【禄地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108公里处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陶器为夹砂粗陶、细泥灰陶、磨光黑陶、夹砂红陶等。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
土门遗址
【土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33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东西长8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1965年发现,经考古部门调查,发现房屋4座,瓮棺葬3座。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锅形两种,器物有泥质红陶缸、釜、釜形鼎、盆等,还有红项钵、尖底瓶、高颈瓮等。以图案别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文化特征接近洛阳王湾遗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邵窑遗址
【邵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20公里处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东西长900米,南北宽240米,文化层厚达6米。1978年发现。陶质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黑陶等;石器有斧、铲、刀、纺轮、环状器等。该遗址面积大,堆积丰富,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过渡有重要意义。
墁子头遗址
【墁子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约200公里处栾川县城关镇墁子头村。1958年发现。遗物有陶片、石斧、石镞等。上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仰韶文化。
灰嘴遗址
【灰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约40公里处偃师市缑氏镇灰嘴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为商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三层总厚度约5米。如此三层叠压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者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
卦沟遗址
【卦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13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被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沟西面积为2.2万平方米,沟东面积为6.4万平方米。出土有炭化谷物遗痕、泥质灰陶碗、夹砂灰陶片等,还有少量石刀、石镰等。
高平寨遗址
【高平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高平寨村。总面积2.24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遗物、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块、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有陶钵、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类型。
东干沟遗址
【东干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1公里处东干沟(东涧沟)村。1958年开始发掘,先后三次共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龙山文化灰坑5个,二里头型灰坑126座,窑址4座,墓葬5座。该遗址以二里头文化为主,文化层厚2米,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
白元遗址
【白元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38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白元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1979年发掘。遗址中有房基、墓葬、灰坑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该遗址提供了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期及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实物资料,有重要学术价值。
南岗遗址
【南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南岗村。总面积4.25万平方米。主要器物有磨制石器斧、刀、铲,陶器有大口尊、鬲、鼎、高颈罐等,均为泥质灰陶。遗址保存完整,对研究夏、商文化有很高价值。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约25公里处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村。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一、二期属于夏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此处即夏都斟寻阝故址。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多种。所出青铜器如刀、爵、铃、镞等,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墓葬显出差别。第三期发现宏伟的宫殿遗址,其台基略呈正方形,坐北面南,东西108米,南北100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大殿遗址。此外还有铸造、制骨、制陶作坊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59年开始的大面积发掘,至今仍在进行中。二里头遗址范围广大,遗存丰富,地层关系清楚,对探索夏文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尸乡沟商城遗址
【尸乡沟商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32公里处偃师市城关镇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西南距二里头约6公里。此处即商都西亳遗址。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后,在此建都立国。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四面有城墙遗址。共发现城门7处,东垣、西垣各3座、北垣1座。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城外有宽4.6米的环城路。城内中偏南部,分布3座小城,宫城居中,正方形,长宽各200余米。在其东部偏北和东南隅有两座宫殿遗址,另两座小城分别位于其东南部、东北部,可能属营房、库房一类。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
西周冶铜遗址
【西周冶铜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北1公里处氵廛河乡北窑村氵廛河西岸。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73年发现并试掘,1975年钻探并开始发掘。这处大型青铜器冶炼铸造作坊遗址,时间相当于西周初年到平王前后,另外包含东周以及唐宋等文化堆积层。出土西周遗物有大量陶范、熔铜炉残壁、铜渣、木炭末、红烧土以及陶器、石器、骨器等。主要铸造青铜容器、车马器和兵器等。从出土的卜骨、卜龟以及非正常死亡的遗骨看,当时开炉浇铸之前,可能有占卜和人祭活动,以祷求浇铸成功。该遗址是研究两周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遗址。
春秋滑国故城遗址
【春秋滑国故城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为春秋时滑国都城,后被秦所灭。遗址南北长约2.25公里,北端宽约1.5公里,南端宽0.5公里。故城依地形而造,城垣屈曲呈弧形。附近文化遗物丰富,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西汉及唐代遗物。
西汉壁画墓
【西汉壁画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洛阳市古墓博物馆。1957年发现于洛阳老城西北约1公里处,后搬迁复原于今址。墓葬年代约为西汉中晚期,为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墓之一。墓室以特制空心砖和小砖混砌而成,分前堂、后室、左右耳室等部分,分别为会客饮宴、寝卧之处以及厨房、车马间等,在前堂顶部绘以日、月、星、云等天象图;隔墙正面绘有"二桃杀三士"、"孔子师项橐"等历史故事及方相氏打鬼图等;墓室后壁绘有"鸿门宴"历史故事;墓门内上额有"伏魔(旱魃)降吉祥"画面;隔墙背面有墓主人乘龙升仙画面等。绘画色彩艳丽,笔触简练流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场面布局紧凑,是两千年前绘画艺术的珍品。
卜千秋壁画墓
【卜千秋壁画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0.5公里处郊区邙山乡浇沟村邙山南麓洛阳市面粉厂内。1976年发现并由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土铜印上阴刻有篆书"卜千秋印",故名。墓洞穴砖室,包括墓道、主室、左右耳室三部分。主室由特制空心砖砌筑而成。年代当在西汉中期稍后。在此墓的门内上额、顶脊、后壁山墙正中等处皆绘有壁画,画有仙人王子乔、女娲、仙翁、仙女、伏羲、方相氏的形象,以及彩云、月亮、太阳、双龙、枭羊、朱雀、白虎、黄蛇、蟾蜍、兔子和墓主人乘凤升仙等。绘画之前,先在砖上涂一层白粉,然后着墨上彩。壁画绘制精工,色彩鲜明,保存完好,是研究西汉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汉光武帝陵
【汉光武帝陵】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本称原陵,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位于洛阳城东北25公里处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南依邙山,北临黄河。陵冢高大,周长约1400米,高约20米。陵园四周有短墙围护,内存古柏千余株。陵园西为光武祠。陵冢前巨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上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12个大字。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湖北枣阳人,高祖刘邦九世孙。削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成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洛阳。在位32年。
三汉冢
【三汉冢】分别称作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位于洛阳城东北20公里处孟津县汉魏故城西北邙山上。由北向南,一字排开,高大巍峨,雄伟壮观。清代龚崧林分别定为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汉章帝(刘*')敬陵、汉和帝(刘肇)慎陵。陵前石碑为清代乾隆时龚崧林所立。显节陵高约25米,底部周长377米。陵南不远处象庄村南,留存有高大的石象一尊,雕工古朴,形象雄浑,为东汉石雕艺术佳作,可能原来即为东汉皇陵神道两侧所置之石兽作品。
白马寺
【白马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村。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中国国家兴建的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据传东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秦景等18人赴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得见佛经佛像。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阳,翌年建寺,遂以白马为名。唐代时规模宏大,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曾予以重修,大体上奠定今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夹苎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最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在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东汉永平十二年(69),汉明帝敕建佛塔,定名齐云塔。今存之砖塔,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塔为四方形密檐式,13层,通高约25米。第一层塔檐之下饰砌以仿木构式斗拱,顶覆宝瓶式塔刹,外轮廓略作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白马寺北依邙山,南望洛河,绿树红墙,梵殿宝塔,显得庄严肃穆,是中外禅俗各界瞻仰游览的胜地。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15公里洛阳市郊区、偃师市、孟津县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更始三年(25),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也以此为都,历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墟。今存遗址内城东垣残长3895米,西垣残长4290米,北垣长3700米,南垣已为洛河所淹,残垣一般高出地面1~2米,北垣东段高出地面5~7米。城墙皆夯土板筑而成,周长约14公里。城内主要建筑为宫城、宫殿、衙署、苑囿等。北魏宫城为长方形,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660米。太极殿为宫中正殿。东汉太学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太学村附近。始建于建武五年(29),在校太学生曾多达3万余人。熹平四年(175)于太学讲堂前立石碑46块,史称熹平石经。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经28块,史称正始石经。太学遗址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达3万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万平方米左右。在遗址内部有大面积的夯土建筑遗址,有一排排的建筑房基,或为东西长方形,或为南北长方形,排与排之间距离相等,排列有序。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学说的最高学府。熹平石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东汉灵台遗址在内城南郊,今偃师市岗上村与大郊寨之间。灵台创建于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曹魏、西晋相继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遗址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8米余。东汉杰出科学家张衡(78~139),曾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多年,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位于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为曹魏明帝所筑。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晋时被废帝、后多安置于此。唐初,洛阳县治设金墉城,贞观六年(632)移于东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废。经勘察发现三座小城连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环流,各城门阙皆有遗迹。城内发现夯筑台基多处,以及砖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时,增修外廓城,长、宽各约10公里。城内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寺在宫城外西南面,初创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击焚毁。据勘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60米,中心为木塔,木塔基座为方形,上下两层,下层位于今地表之下,上层基座长宽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垒砌镶包。在发掘塔基的过程中,出土一批工艺精湛的泥塑造像,给研究北魏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另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平等寺北齐造像碑俗称寺里碑,在汉魏故城内城东垣外,今偃师市寺里碑村南。计四通,下部皆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萨、弟子像,结跏趺坐的六佛图,姿态优美的飞天,慢步行进的大象,造型生动的猛兽,以及帐幔、火焰、莲花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1962年开始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北魏长陵
【北魏长陵】位于洛阳城西北约15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官庄村邙山之颠。此处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长110米。两冢相距约100米,当地俗称"大小冢"。分别为高祖孝文帝长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年(493)率军南下,翌年决定由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他实行汉化政策,并规定死后葬洛阳。
北魏景陵
【北魏景陵】位于洛阳城西北约7公里处洛阳市郊区邙山乡冢头村邙山之颠。冢高25米,底部周长126米,高大巍峨,气势壮观。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元恪为孝文帝第二子,在位16年,崩于延昌四年(515),享年33岁。近年已进行了发掘。
北魏元?墓
【北魏元?墓】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8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前海资村洛孟公路西侧。冢高约15米,底部周长63米。1949年前被盗,墓志现存开封博物馆。1976年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清理。墓门向南,墓室平面呈方形,砖砌,四壁原存壁画,多被盗墓者刮去,顶为圆形,上绘天象图。出土墓志盖残角一块,与开封博物馆存江阳王元?墓志盖所缺之角相符。元?,字伯亻隽,小字夜叉,娶灵太后之妹冯翌郡君为妻,恃宠骄盈,诬清河王元怿与灵太后私通,囚太后于后宫,杀清河王元怿。后灵太后返政,以谋反罪赐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洛阳市郊区龙门镇。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石窟密布于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造达150多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共2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3600多块,全山造像10万余躯。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在西山南部,唐代咸亨三年(672)始凿,至上元二年(675)完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11尊大像。主尊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身披袈裟,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翘,显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慈祥;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丽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强威武。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魏碑精华"龙门二十品"是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之称始自清代,其篇目始见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及方若《校碑随笔》。内容一般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隶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或称褚遂良碑,在西山宾阳中洞与南洞中间,通高约3.65米,宽1.9米。原应为开凿宾阳洞的造像碑。唐代贞观十五年(641),重刻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开窟造像的发愿文。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丹。计1600余字。字体清秀端庄,刚健有力,是标准的初唐楷书,也是书法艺术史上的珍品。
水泉石窟
【水泉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约30公里处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万安山断崖上。坐东向西,背山面水。洞窟一座,深6.5米,宽4.8米,高约12米。窟平面略呈方形,后壁中央雕主佛两尊,现仅存北侧一尊,高约3米。窟壁间雕大小佛龛400余个,龛内多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或交脚弥勒佛等。龛楣及其近旁刻有飞天、化生、莲花、帏幔、璎珞等。佛座下有金刚力士及形象生动的蹲卧狮兽等。雕刻技法简朴,系北魏造像风格。窟外北壁雕有唐代像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面容丰满。另存有北魏普泰二年(532)及唐开元元年(713)等造像题记。
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北50公里处新安县西沃乡西沃村黄河南岸崖壁间。自东而西依次有浮雕石塔4座,石窟2座,塔与窟之间有小佛龛。主要洞窟高1.5米,宽1.74米,深1.56米。门外雕二金刚力士。窟正壁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台上,两侧为二狮子、二弟子、二菩萨。开凿于北魏时期。因将被小浪底水库淹没,已整体搬迁到千唐志斋。
虎头寺石窟
【虎头寺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26公里处宜阳县城关乡周苗村。窟平面略作方形,高约2.5米,进深和宽各3米。造于北魏正光六年(525)。原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南一峭壁高约10米处,刻佛像774尊。该窟总造像计约800尊,另有依山雕凿的碑石二方。
铺沟石窟
【铺沟石窟】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60公里处嵩县田湖镇铺沟村。现存7窟。东部6窟自上而下错落毗邻,高1.55~1.7米,深1.11~1.7米,宽1.15~1.6米。西部1窟,俗称"六郎窟",平面近方形,高5米,宽6.6米,正面佛像,高1.8米。7窟造像,面部丰满而稍长,深目高鼻,两肩平方,衣纹流畅而多褶,应为北魏晚期作品。
北魏寺沟造像碑
【北魏寺沟造像碑】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36公里处偃师市山化乡寺沟村。通高3米,碑首六龙环绕,正中雕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侧有飞天。碑身雕龛三层,上层、中层并列三龛,下层为一大龛,两侧雕8个飞天。
西晋皇陵
【西晋皇陵】位于洛阳城东20公里处偃师市首阳山镇、城关镇。其中潘屯、杜楼两村北枕头山西晋墓地一号墓,为晋文帝崇阳陵。墓道长46米,宽11米,墓室长4.5米,宽3.7米,高2.5米。南蔡庄村北西晋墓地一号墓,位于最东端,规模最大。墓道长36米,宽10.5米,墓室长5.5米,宽3米,高2米,为晋武帝峻阳陵。
周公庙
【周公庙】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市区定鼎南路。传由隋代末年王世充为奉祀周公而建。现存大殿、二殿、三殿、左右厢房等建筑。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额题"定鼎堂"3字,取周公定鼎洛邑之意。九脊歇山顶,上覆琉璃瓦,保存明代建筑风格。殿内原供奉周公像和召公、毕公、伯禽像,今无存。厢房原祀历代名臣像,今无存。周公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并营建洛邑。近几年,经过全面修葺后,辟为都城博物馆。
隋唐东都城遗址
【隋唐东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体包括今洛阳市区,北接邙山,南对龙门,东氵廛西涧,城跨洛河两岸。其外廓城(罗城),东北角在唐寺*(村,西北角在苗沟村,东南角在城角村,西南角在古城村。共有8座城门,东3、南3、北2,以南面中门定鼎门最宏伟。城垣遗址周长约27.5公里,略呈正方形。内由宫城、皇城、东城、圆璧城、曜仪城、含嘉仓城等组成。其中宫城地处郭城西北隅,四面有墙,东墙长的1275米,西墙长约1270米,南墙长1710米,北墙长1400米。共有6座城门
4. 洛阳北窑在哪里
在瀍河区呢~~就是顺着河走就到了
5. 洛阳北窑监狱
1、在廛河上窑,延北窑街道往北走一直走到上窑,快到310国道就看到了。
2、乘10路公交车在北窑站下车,问一下。
6. 哪位有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导游词
车行前方就是古墓博物馆了 现在我向大家讲一下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1 参观时不允许带照相机 摄像机和箱包一类的东西,大家可以把东西放在车上,司机师傅会精心看管好大家的东西
2 如果有人想购买纪念品,请在参观结束后购买 一是进去时时间紧张,大家难以精心挑选,二来携带东西参观也不方便 请大家放心,参观结束后我会给大家留出时间,让大家细心挑选
3 因为有些墓室,尤其是墓门比较低,地面也比较黑,所以参观时请大家不光要留意脚下,还要特别注意头顶 如果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现 头破血流 的场面 所以请大家务必留神注意 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一同参观
1 烧沟西汉壁画墓:这座墓位于洛阳金谷园车站以东 烧沟村以南,五十年代初发现,1957年发掘,1986年搬迁到古墓博物馆 此墓为洞穴砖室,除墓道外,分主室和耳室,主室用特制空心砖装配,耳室用小砖和楔形小砖并列券成 该墓内彩绘壁画内容包括 神虎噬旱魃 二桃杀三士 鸿门宴 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另外还有日 月 星象图,以及和壁画结合为一体的羊头雕塑,还有反映乘龙升仙的透雕画像砖,在国内外美术界和文物考古界有比较大的影响 神虎噬旱魃 壁画位于墓门背后 其左半部用淡墨画树一株,枝干弯曲,叶呈红色,树梢间有黑色飞鸟,似不敢停留 树上搭一件红色衣服,树下一猛虎按住一名裸女,虎口咬其左肩,虎爪抓其头部 裸女的长发缠绕在树干上,右臂上伸,作挣扎状 画面上的裸女就是旱魃 红衣 红树梢和乱飞的鸟,象征大旱时象火烧一样的情况 在自然灾害中旱灾所影响的面积比其它灾害要大,神虎噬旱魃,反映了当时人们除魃消旱的心愿和对风调雨顺的盼望 另外画面正中偏上处有一高浮雕羊头,象征吉祥 旱情解除,就可谓吉祥如意了 二桃杀三士 壁画位于墓室中部隔墙横梁上 晏子春秋 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齐国的 公孙接 田开疆 古冶子事景公,以勇于搏虎闻 但他们三人恃勇居功,目无名相晏婴 于是,晏婴劝说景公:他们 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晏婴用两个桃子设计,使之 计功而食桃 ,结果三士在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后,在所谓的 仁 义 思想支配下,皆扶剑自刎 整个壁画几乎没有背景,其着重点主要放在11个人物的描绘上 11个人物按情节可分为三组,右侧一组为三士,都束发,穿宽袖袍服 最右边两人昂首相对,一位抽剑,一位按剑,画面意思是指 取桃不让,是贪也 然而不死,无勇也 的公孙接和田开疆 他们二人 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俯身就几者为古冶子,他见二人自杀,就说: 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 耻人以言夸其声,不义 恨乎所行,不死,无勇 ,因而 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整个画面所选择的瞬间,都是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刻,给观者留下联想的余地 中间一组五人,居中为景公,左右各有二侍卫,右侧一侍卫跪在地上,似乎在禀告 已死矣 整幅壁画不仅在情节上连贯呼应,而且也避免了画面人物布局的呆板 幕后室的后壁上绘有 鸿门宴图 背景为起伏的山峦,正中画8个人物 居中席地而坐 侧身对饮者为刘邦与项羽 项羽居右,右手执杯,上身前倾作劝酒状 刘邦居左,上身亦前倾,注视着项羽举止 项羽右侧二人庖厨,背后悬钩上挂有大块牛肉和牛头 刘邦左侧 两腿分跨 目视项庄者,就是项伯,他有意在掩护刘邦 画面左边手握利剑 张牙舞爪者,便是项庄,他在依照范增的授意,以席前舞剑助兴为名,伺机刺杀刘邦 这便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幅壁画在有限的空间中,将这一富有传奇故事性的复杂情节集中表现出来,并且充满了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一个个人物不同的心理状况跃然而出 这座墓是夫妇合葬墓 墓顶是用空心砖连接成的一条长方形平顶 墓前室顶脊由12块长方砖构成,彩绘日 月 星象图 这是古墓葬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的实例
2 西汉卜千秋壁画墓:是1976年发现的一座西汉壁画墓 因为在该墓的随葬物中由一枚铜制印章,上面阴刻有 卜千秋印 四字,故知墓主人叫卜千秋 该墓除墓道外由主室和左右耳室组成 从其建筑深邃坚固 结构工巧 随葬物品以及壁画内容来看,当为一个郡级官吏的墓穴 整个墓葬全部采用空心砖结构所筑,主室则由特制的空心砖装配而成 壁画分别绘制在墓室门额 主室顶部和主室后山墙上 从内容看,该墓壁画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打鬼图 在主室后山墙正中画一个猪头大耳 熊面的怪兽,赤膊裸足,身穿紫衣红裙,二目圆睁注视墓门,正张牙舞爪作驱赶捉拿状,奋力将墓圹冥府的鬼怪全部从里向外赶出,怪兽之下左绘青龙,右绘白虎 据考证此图所画为 方相氏 ,即古代举行傩戏仪式时打鬼的首领 在举行大丧时, 方相氏 先在灵柩前驱疫,然后进入墓室 以戈击四隅 ,逐除地下恶鬼 这与壁画内容相吻合 方相氏下边所绘的青龙 白虎则是为了避邪,同时也是为打鬼助威 第二部分是墓主人卜千秋夫妇升仙图 升仙图从前至后依次为女娲 月亮 持节方士 二青龙 二枭羊 朱雀 白虎 仙女 奔兔 猎犬 蟾蜍 卜千秋夫妇 伏羲 太阳 黄蛇等人神鸟兽的形象 在整个画面的近两端处画有日月,而且日中有飞鸟,月中有蟾蜍 桂树 这两个内容,充分说明了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广泛流传着嫦娥奔月这个神奇而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在图中日月的两侧分别画有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二者的面容绘制较为逼真清秀,与古书所记载的 伏羲鳞身 女娲蛇躯 基本符合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伏羲原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方夷族部落的酋长,后与女娲结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 这种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夷夏两大部落之间融合的历史进程,因此在以后的石刻 绘画艺术中,人们往往将二者有意无意地绘制成交尾形象,用其来代表人类的繁衍生息 卜千秋夫妇绘制在伏羲的一侧,女在上,男在下 妇骑赤色三头凤,手捧三足鸟,双目紧闭,凌空飞行,夫乘一龙,状如一舟,手持弓,闭目,前有一兔,后随奔狗,旁有一蟾蜍,均为云中飞奔状 显而易见,这里反映的是卜千秋夫妇乘龙凤飞往仙境的场面 另外在主室的内门额上还绘有一幅人首鸟身像 此像中人首长发髻,两缕黑发下垂髻角,两长耳平伸,舞动双翅立于山岳之上 这里画的就是仙人王子乔 从此图的位置和室顶平脊上的升仙图相互联系起来看,恰好达到了 千里乘龙,至此结穴 的效果,说明墓主人最终也成了神仙
3 曹魏正始八年墓:该墓于1956年被发掘清理 全墓由前室 后室 耳室 甬道和墓道等部分组成 因该墓曾被盗扰,墓内器物已乱,只有两耳室内器物保存较完好 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器形有罐 盘 灯 俑 井 磨 灶 碗 鸡 猪 猪圈等48件,铜器有锅 博山炉等5件,铁器有帷帐架 灯等共10件,另外还有玉杯1个 玉杯高13厘米,口径5厘米,白色,制作精致,表面十分光滑,是罕见的古代艺术品 帷帐架是以圆铁棒制成三柱和四柱的拐角形状,三柱形的有四个,各柱成90度直角,另外四个有四柱,其间以木柱连接,即成为长方形的架子,四周以布维之,就成一个完整的帷帐 这为考证汉魏时的帷帐形制和制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一件管状组件上刻有 正始八年八月 等铭文,又为该墓的绝对年代提供了依据
4 唐安菩夫妇墓:1981年发掘清理 墓葬由墓道 墓门 甬道 墓室四部分组成 墓中出土器物非常多,依质料可分为三彩器 单釉器 陶 瓷器 金 铜 玛瑙器及石刻等类 三彩器形制较大,造型优美 主要器形有文武吏 天王俑 镇墓兽 马 骆驼 牵马俑 牵驼俑 骑马俑等 这批三彩器不仅胎质坚硬,施釉均匀,色彩鲜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量多类聚,堪称洛阳 唐三彩 的代表作品 它表明洛阳的唐三彩艺术,早在初唐阶段已达到十分成熟的程度 这为洛阳唐三彩的断代分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墓中出土金币一枚,直径2.2厘米,重4.3克,正面为一戴王冠的男像,背面为带有翅膀的胜利女神像,两面均有铭文 据鉴定,这是东罗马皇帝福克斯的铸币 这枚金币是洛阳出土的第一枚外国金币,它与1955年洛阳发现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无疑都是丝绸之路的遗物 特别是安菩墓志,不但提供了墓葬的确切年代 唐中宗景龙3年,即公元709年 和墓主的国属 家世及其身世等情况,而且对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此我们重点讲一下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 这一名称古书中缺乏记载,考其由来,则同旧时挖墓取宝之风有关 洛阳是声誉中外的历史名城和文物渊薮之地 城北的邙山,古冢累累,帝王陵墓星罗棋布,有很多唐朝显贵也埋葬这里 旧时这里的一些穷苦人,为了糊口常常掘墓挖宝变卖,其中得到一些釉色光亮的所谓 瓦器 ,多为红 绿 白三色,因其出自唐墓,人们便起名叫它 唐三彩 1928年,陇海铁路工程修筑到洛阳时,从东向西沿邙山脚下掘开许多古墓,在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中,器皿和人物 动物数量颇多 古玩商们将其运到北京,引起了著名学者王国维 罗振玉等的赞赏和重视 外国人也视为至宝,出重金购买,唐三彩顿时声蜚中外 之后,虽又曾发现褐 蓝 黑等多种釉色的俑类 动物和器皿,但 唐三彩 已成惯称,这一名称便沿袭下来 在我国美术陶瓷史上,唐三彩开创了一代新风 它不光在造型 装饰 釉色 烧制技术等方面树立了惊人的风格,而且它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像一束怒放的繁花,与唐代的诗歌 散文 乐舞 绘画 书法 雕塑 建筑等艺术形式相互辉映,和谐地构成了一座宏丽的百花园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 文化都达到了历史空前的高峰 唐朝国威的强盛 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融合 社会的安定,都大大促成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使当时的中国处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同时对外施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也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 因而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就呈现出姹紫嫣红 欣欣向荣的局面 唐三彩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与其它艺术并存的一朵华贵的奇葩 唐三彩的出现,同唐代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 追求名贵宝物也是分不开的 那些官僚贵族活着穷奢极欲,死后连妻妾奴婢 马牛骆驼 飞禽走兽以及瓶 盘 碗 罐等,都做成三彩釉陶用来陪葬 厚葬风俗的盛行,也是唐三彩大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三彩的胎料是一种上等白色粘土,素称高岭土 这种土颜色皎洁,颗粒细微,具有坚柔粘韧的特性,洛阳附近的巩县 孟津 新安 龙门均有出产 制作三彩的矿土,要经过挑选 舂捣 淘洗 过滤 沉淀 浸润 陈腐 揉搓 捏练方可使用 这样精选加工把一切杂质排除干净,才能保证胎色洁白,使制品有良好的稳定性 否则,器物的表面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斑丘,甚至会起泡或使胎体爆裂 入窑焙烧是一道关键工序 炉窑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直烟窑,其结构有火道 窑箪 炉堂,窑顶有烟道,烟火直接从窑顶喷出 二是倒烟窑,这种窑烟火流动的路径是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经过火道 炉堂 烟道,最后从烟囱中喷出 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成型坯胎晾干后,入窑用氧化火焰经过1100 或接近1100 的高温素烧,即成白色胎体 冷却后,挂上配好的彩料釉汁,再入窑作第二次焙烧,烧至900 ,使彩釉熔融开化,胎体表面就会呈现出各种鲜艳的光泽 从出土的唐三彩观察,唐代焙烧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火候适度,升降温掌握得恰如其分,窑内火焰辐射均衡,坯体破裂现象很少 在挂釉焙烧过程中,由于火候控制得当,釉汁与胎体地膨胀系数均衡,冷却时收缩一致,釉质与胎体密合非常贴切,很少有脱釉剥落现象 这充分证明了唐代工匠们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烧制技术 唐三彩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釉色的独到风格 经过化验分析,可知三彩釉色的主要元素为硅酸铅 唐代工匠,经过千百次地实践,成功地配制出白色 浅黄 棕红 褐红 淡青 翠绿 深绿 天蓝 茄紫 赭黑等色彩,而且还配出一种罕见的银白色釉,烧制后器物表面仿佛镶上一层锃亮的银片 熟练的工艺技巧和化学知识的增长,使工匠们掌握了矿物 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和呈色机理 他们认识到褐红为铁 浅黄为铁或锑 赭黄为铁 各种青绿色为铜或铬 蓝色为铜和钴 紫黑为锰等 釉药的主要成分是石英 铅粉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用以辅助釉质的熔解和增加色泽的光亮程度 然而,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呈色的特别效果,就将各种釉料及色剂的比例灵活增减 适度调配,这样把各种釉汁同时交错施于胎体表面,入窑焙烧,使之溶解流化,产生混合或化合 窑变 现象,就会出现变幻无穷的色彩 这里需要说明, 窑变 原来是釉色在窑内加热偶然产生的一种自然色变,但三彩工匠们加以总结 摸索出规律,能动地控制和利用了 窑变 的效果 这不能不说是三彩工匠们的杰出贡献 釉质的色变与施釉厚薄及火候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增强塑造人物形象的质感,还要增加一道对人俑的 开相 工艺 三彩人物的头部不施釉,仅涂以白粉,在唇和面颊上加朱红,在眼眸 眉睫 髭须和巾帽等处都用墨描画 足部也多不施釉,同样用墨涂画,以示为黑色皮靴 这样增强了写实效果,但并不使人感到有特别的与釉色失调的做作 三彩器物的装饰,主要采用雕塑与釉色相结合的方法,用刻花 印花 贴花 塑花等技巧,可以做出宝相花 蔓草纹 荷叶 莲花 杏叶 灵芝 流苏 鱼子 铺首 人物 动物等装饰 而用釉汁点描 斑描 涂绘 泼洒 绞胎的方法,可以做出各种生动活泼的动物 禽鸟及织锦 珍珠地 斑点纹 条带纹 木纹等,这种用釉药和色剂混合绘制焙烧而成的图案花纹,称为釉花 这种釉花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飞跃 它不同于瓷器的釉上彩和釉下彩,但却是釉上彩或釉下彩的前躯 釉花中的蓝彩,又是后来青花瓷的前身 自商周出现青釉瓷以来,直至隋朝,其间数千年都不曾用釉色组成纹样,唯唐代开始使用 唐三彩上的印花,多饰于模印制成的器型 而贴花多饰于轮制的圆形器物上,因为采用印花就会被快轮的削刀刮掉 贴花是先将纹样雕塑成型,然后贴在器壁的适当部位,有的是泥胎未干前贴上的,有的是在釉烧以后才贴上,再上釉重新焙烧的 划花多与釉色相结合,并多饰于器物的平面上,即先以线条划出动植物的轮廓,然后用各种色釉分色平涂后烧制 所以要施在器物的平面上,是为了控制釉汁流淌,避免画面模糊 绞胎釉,是一层胎泥,一层釉色,迭次相压,卷成圆柱,然后取其断面,制成器型焙烧而成的,呈现出树木年轮似的纹样,富有天然之美 另一种为贴面绞胎 这两种绞胎釉均需在器物表面加施一层铅玻璃透明釉,并一次烧成 斑点纹除用釉汁斑描而外,还可以在坯体内嵌进晶体矿石,烧成后器壁上就呈现出晶莹的白斑 这些都是唐代三彩匠人们独辟蹊径的创造 工艺美术作品一向分作日用品和陈设品两大类 唐三彩的品种之多,内容的丰富程度却是当时任何一种工艺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就生活用器而言,有各种形状的壶 尊 瓶 罐 盅等水器和酒器 饮食用具有盘 豆 碗 盂 钵 盆 杯等 化妆用具有装油或盛药膏的各种盒子 文房用具有水盂 砚滴 寝室用具有唾盂 香炉 油灯 枕头等 各种模型有庭院 房屋 家室 仓库 假山 水池 唐三彩中的生活器皿很受人珍视,因它既实用,又可供观赏 它与一般生活器皿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色彩绚烂,花纹美观 第二,唐三彩继承了我国古器物奇特别致 制作精巧的造型特点 第三,仿效其它工艺品的造型,是三彩生活用具的又一特点 唐三彩吸收融合了唐代的陶器 不施釉的瓦器 瓷器 金银器 铜器 木漆器 藤编和少数民族 甚至外国生活用具的优秀造型及装饰艺术,创造了自己别开生面的风格,也为它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唐三彩中的人物 动物 禽鸟数量最多,工匠们对这些形象的塑造,的确达到了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高峰 唐三彩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特征,它反映了唐代国家的统一和在艺术上熔铸北方浑厚雄健与南方清新柔润的特点 首先从三彩俑来看,工匠们不仅能表现出不同形象 不同性格 不同姿态 不同装束 不同民族的特征,还能塑造出不同等级 不同地位和他们特定的思想情感 洛阳出土的三彩女俑颇多,有的悠闲雅坐,若有所思 有的亭亭玉立,裙带生风 有的虔恭典娴,广袖扬逸 有的头束丫髻,窈窕多娇 1965年洛阳北窑出土的女坐俑,红唇粉面,丰颊腴腮,头梳环头,身穿袒胸绛色窄袖襦衫,胸束长裙,双手置于胸前,端坐在墩座上,神气十足,显然是达官贵妇的形象 属于这种身份的还有1970年洛阳谷水出土的女立俑,她面庞俊俏,眉目清秀,发髻梳成鹦鹉欲飞之形,上穿浅绿圆领襦襟,胸部袒露,身系黄裙,长袖飘飘如溪泉倾流,很有点超然不群的样子 这种形象恰似 新唐书 五行志 记载的那样: 天宝初年,杨贵妃常以假发为首饰,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 义发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这件女俑的装扮就是工匠们特地为她设计的 与贵妇身份不同的女俑,还有头梳丫髻 上罩短袄 腰束长裙的金雀丫环,她体态婀娜,年仅十五六岁,望去很有俏皮 灵俐 活泼之感 可以看出,三彩工匠们对女俑的塑造,从生活到艺术确实都下了一番苦功的 三彩俑中那些文臣官宦的形象,多是峨冠博带,长袍阔袂,端严直立,神情拘谨,温顺虔诚 有的双目迷离,抿嘴微笑 有的两手捧物,举在胸前 还有两手相交,置于腹下 他们或在深思熟虑,准备为上司献策,或在唯命是从地聆听吩咐 工匠们虽然用简约的手法着意塑造这类人物的道貌岸然,但把他们矜持尊严的内心世界也刻画得淋漓尽致 对于那些天王俑 武士俑和镇墓兽的塑造,工匠们是采取夸张手法,着重从外形上突出表现 天王俑头戴盔冠,身穿铠甲,背生双翼,脚踏卧牛或鬼魔 武士俑或持剑抚盾 或拉弓射箭,无一不是肌肉发达,蹙眉怒目,剑拔弩张,看去颇有一种凶神恶煞 气势逼人之感 镇墓兽是工匠们巧妙地综合多种动物形象想象出来的一种怪兽,放在墓门内作为辟邪用 形象多为人面兽身或兽面兽身,更有的头长独角,身生双翼,背披火焰,竖耳怒目,异常凶猛,好像准备随时跃起捉拿妖魔 有人说它是 周礼 中记载的 黄金四目 头戴铜制面具 持戈扬盾 率众打鬼的方相氏形象的演变,看来颇有道理 另外那些深目高鼻 头戴尖帽 身穿翻领袍 脚登高筒靴的男俑,多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或外域人的形象,一般称为 胡俑 或 昆仑俑 洛阳谷水唐墓中出土的几件胡俑,多是眉发苍郁 络腮胡须 颧骨高隆 体格彪悍 有人认为他们是中亚西亚人的形象 另一件传世的牵驼男俑,极像维吾尔族的相貌 他头戴小帽,身穿褐绿长袍,袒胸伫立,侧头嘻笑,连浓重的眉须也带着耐人寻味的乐观性格 他牵着一头腿短头小 身躯庞大的骆驼,据说是波斯或大秦国的品种 驼背上满载着各种货物,大概因为买卖兴隆才使他那样神采飞扬吧 洛阳出土的乐舞俑也很有风采,其中骑马乐舞俑有八件一套的,分别为四男四女 男的击鼓或手举仪仗器 女的发髻奇异,长袖飘举 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有五个伎乐人在欢快地歌舞 他们无不姿态姗姗,感情奔放,简直是唐代一幕幕坐 立二部乐舞的再现 唐三彩中的动物也很引人入胜,各种动物的个性特征都塑的比较典型,如骆驼 牛 驴 猪 羊等,都塑造得生动逼真 活泼轻健,观之不禁使人有惊奇之感 骆驼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它适宜长途跋涉,被人们喻为 沙漠之舟 当时往来在长安和洛阳的商旅驼群纷至沓来 这两地出土的三彩骆驼,多是形体高大 茸毛蓬松 两峰间驮着巨大的虎头纹行囊及丝卷 绸布 水壶 鱼 兔 肉食等物,它们或在稳步行进,或在昂首嘶鸣 洛阳关林唐墓中出土的一件,驼背上还骑一人,完全是汉人的装束 他一手控制缰绳,另一手扬鞭催驼,俨然是中国商旅冉冉西行的逼真写照 马匹劲健有力,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 农业 交通 礼仪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唐朝官府和民间很重视养马 唐玄宗曾选择西域 大宛献来的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临摹 他还让人在他的御厩里畜养良马多达四十三万匹 他赴泰山祭祀,布置数万匹牧马跟从, 色别为群,望之如云锦 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 尚马之风可见一斑 所以马也成为唐代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 人们对塑造描绘马的形象要求甚高 韩干是当时善于画马的名家,然而杜甫却给以 画肉不画骨 的讥评 不过,从出土的唐三彩马来看,倒是会使诗人满意的 三彩艺人们,以熟练的技术,灵巧的刀法,流畅的线型,生动地塑造出比例匀称 彪健有力 神气完备的各种骏马形象 洛阳关林出土两件形体高大的三彩马,可以说是唐三彩中的代表作 一件通体施白釉,昂首挺立,两耳竖起,高达76厘米,与黑马相配,显得明快清新 另一匹黑釉马,膘肥雄浑,剪鬃挽尾,双耳后抿,颈若弯弓,四蹄抓地,依稀倔犟地将要飞奔启程 这种黑釉马除近来在洛阳龙门又幸得一件而外,在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还藏一件,并且均为一黑一白,与上述的两件作风一致,宛如出自一人之手 这都是我国艺术史上难以寻觅的珍品 如前所讲,唐三彩以鲜艳夺目的釉色和形象生动的雕塑为特点,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情趣 它同洛阳龙门石窟的唐人雕刻以及敦煌石窟的唐代彩塑异曲同工,都是盛唐时期丰富社会生活的美丽画卷,与唐代绘画互相辉映,都闪烁着灿烂的光彩 现在大家再来看墓中的唐三彩作品,加深一下对唐三彩的认识和了解
5 宋四郎墓:该墓于1983年被发现 这座北宋晚期的墓葬,墓室平面呈八角形,八角各砌有砖柱,柱顶系砖雕斗拱,八角之间除一面为砖砌仿木结构门楼外,七面墙壁皆有壁画和假窗 迎门的一面,彩绘墓主夫妇宴乐图 在下垂启开的红色帷幕下,夫妇二人左右拱手端坐 男墓主宋四郎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乳白色长袍 女墓主梳高发髻,身穿红色衣裙,夫妇二人脸形圆胖,相对微笑 中间桌上放满了壶杯碗盘和菜肴食品,另外还有一名男仆和两名女仆,三侍者身躯矮小,以示身份低微 这种主要人物大而居中,次要人物小而偏侧,是突出 夸张主题的艺术手法,世界各地都经常采用 而在我国汉魏至宋代的壁画上也突出主题,使主大奴小 但大小比例和位置安排,在视觉上更和谐 舒服,并且主大奴小 主尊奴卑,也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墓门甬道两壁,各有两幅砖雕孝子故事 进门左侧靠内一幅,画面为一孝子在竹林跪哭,新笋破土而出,当为孟宗 哭竹成笋 其它画面简单,难以确认
6 二号宋墓:该墓墓葬形制与宋四郎墓基本一样 但其墓门外墓道右侧有一侧室 该墓平面作八角形,顶部用叠涩构成八角形藻井 壁间有壁画七幅 迎墓门第一幅绘门扉半掩,每扇门上有乳钉四行,每行四枚,还有衔环铺首 一侍女似欲开门而出,尤半遮面 第二幅为一老者倚坐在靠背椅上,后站女侍,背置屏风,前侧立二人,年长者躬身作禀告状 年轻者肩扛扁担,扁担上系绳索 此画面颇似父子二人交租后向地主告辞 第四 五 七幅皆为砖雕假窗,第六幅砖雕圆茶几一件,几乎进一半凸出于墙面,成为镂空透雕 该墓还有许多砖雕牡丹图案作为装饰 在洛阳古墓博物馆中一共复原了五座北宋墓葬,都是采用砖砌仿木结构,雕梁画栋 不过,墓室无前后之分,都是前堂后寝合成一体 墓室周壁或雕饰孝子故事 奇花异草,或彩绘墓主夫妇宴乐的风俗壁画,是宋代西京洛阳一般商人与官吏 地主生前生活的再现 这些砖雕画面的突出特点是背景简单,而人物形象皆为高浮雕,有些近乎圆雕 洛阳宋代仿木结构砖雕墓葬,是洛阳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墓室内的角柱 斗拱和藻井,基本上采用 彻上露明造 ,加之雕饰的门窗隔扇,将墓室建筑绚丽多彩的姿容全部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仿木结构砖雕的建筑形式和 朝着柔和绚丽的方向发展 的建筑风格,是宋朝这一时代十分明显的特征 这是因为宋代建筑已开简化之端,斗拱负荷的机能与汉唐时期相比已开始减弱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梁架结构的变更,斗拱比例更为减小,补间铺作的朵数大为增多,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装饰品
结束语:以上说讲的六个墓葬,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从今天所参观的墓葬陈列中,我们对洛阳乃至中原地区的古墓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其中所反映出古墓文化特色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归纳起来简单的说就是:
1 不同时期的墓葬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强烈的宗法伦理观念
2 事死如事生 的法则经久不衰
3 堪舆学说 影响巨大 这几点可以从墓室的大小 结构 葬具 随葬品清楚的表现出来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面对生离死别,古人是无奈和幼稚的,但他们对丧葬活动的热情和重视,使短暂的生命在 死 后获得永生 而千百年风雨过后,丧葬制度的体现及其产物 陵与墓,使祖先们生时的荣耀和辉煌不再仅仅存在于卷帖浩繁而描写枯燥的文献里,更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中的高冢深穴里 这些陵墓 坟丘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墓葬文化,更成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了,对古墓博物馆的讲解到此结束 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
7. 2020年洛阳北窑开斋节几月几号
2020年洛阳北郊开斋节几月几号这个行业来说,我们都不确定的,你可以查找的。
8. 谁知道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派出所还存在吗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北窑派出所现在还有他的地址就在东花坛。万洛阳东站走的方向第一个路口我不知道叫什么路就到啦。我前天还去那里头办事。
9. 洛阳湹河区北窑坐几路公交车
公交线路:10路/k10路,全程约7.1公里
1、从洛阳站步行约440米,到达道南路丹城路口(洛阳站东)站
2、乘坐10路/k10路,经过13站, 到达东花坛西站(也可乘坐k10路)
3、步行约180米,到达中行湹河支行
10. 洛阳北窑的中信小区是小产权吗知道的说下···他们的合同上说了给房产证啊···
村里自己盖的,你说有房产证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