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墙遗址
『壹』 永宁古城墙遗址怎么样
之所以了解这里还是源于参加朋友的婚礼,第一次到这里就被这特色的古城墙给吸引了。惊叹于在延庆还有保留的这么好的城墙。是我孤陋寡闻了,不了解这滴历史噻。
『贰』 宁波鼓楼好玩吗有没有什么特殊,推荐一下谢谢
鼓楼,是宁波抄市唯一仅存的袭古城楼遗址,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位于中山路中段,这里历来是一个商贸和文化融合一体的热闹街市,是一块商贸繁荣、文化气息深厚的热土。这里特色小吃、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宁波特色各类店铺约有一百余家。
古时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瞭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现在,宁波鼓楼及附近的公园路一带已成为宁波主要文化活动的聚散地,整个地区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宁波江南水乡的特色。 两旁是仿宁波传统建筑风格的商店,小青瓦双坡屋面,风火马头墙,还有各种精细的外墙木装饰,既具有宁波传统商业街的风貌,又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质感。 现修复了浙江督学行署、在东西两端入口处的两座古石牌坊,以及城墙遗址,子城历史变迁的石碑等。新修建的两组石牌坊是明清两代举人光宗耀祖的标志。代表着文化气息和历史内涵。 鼓楼步行街熔文化商贸于一炉,集购物休闲于一体,已成为宁波市内的游乐胜地之一。而且现在地铁已经修好了,可以直接坐地铁过来,非常的方便,后面和中山公园也是连在一起的,是休闲娱乐一体的地方。
『叁』 晚清宁波府老照片:小桥流水、城墙瓦房,你愿意生活其中吗
站在宁波城墙向城内拍摄。照片中的拱形桥为水月桥,水月桥后是余相国祠,向着画面深处延伸的河道叫日湖支河。老宁波古朴的城市面貌定格在这张照片中。
俯瞰余姚城区。余姚城被姚江一分为二,南北两岸房屋鳞次栉比,人烟繁盛,百姓仅仅靠照片中可见的通济桥来往。此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有“浙东第一桥”之称,现在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在训练的宁郡卫安勇。卫安勇是军警合一的地方武装,以守城治安为基本职责,装备洋枪洋炮,聘请外国人担任教练和指挥官。兵勇以绿布缠头,又统称“绿头勇”。这个训练场的位置在宁波和义门附近。
镇海沙氏宗祠。沙氏宗祠位于镇海县城内,梓荫山脚下。门前的那个洋人疑为宁郡卫安勇的统带、英国人库克上校。
镇海东城门——镇远门。镇海镇远门外是甬江的入海口,水面浩渺,为防守要隘。城门内有月城,上置城楼。镇海是宁波的海上门户,其军事意义可概括为“内蔽全郡、外控各岛”,因濒临海岸,城墙与海塘合一。
『肆』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遗迹保留
明城墙只保留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内城的南城垣和西城垣残段。明代北京内城垣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垣。元大都城垣周长60里,设城门ll座,城垣全部是板筑夯土墙,高12米,宽31米。明洪武元年(1368),徐达在修整元北城垣的同时,在距北城垣以南3公里的地方,加修了一道新的城垣,新建北城垣的西端正值长河的河床,故将城垣改道,自德胜门以西起,城垣即向南偏斜。造成北京内城西北缺一角。
新建的北城墙较内城其他三面的城垣高且宽,高4丈多,顶宽5丈,而其他三面则高3丈余,顶阔2丈。南城垣是在东、西长安街一线上,永乐十七年(1419),因修皇城营建大内,为把五府六部都摆在皇城前面,便将南城垣向南拓展约O.8公里,即今天的南二环路。明正统元年(1436)修筑了九门的城楼。经过修整过的城门,不仅建筑了城楼,门外还设立了箭楼、瓮城,并在城垣的四角设立了角楼。除正阳门箭楼设门外,其余均不设门。除正阳门瓮城辟门两座外,均于瓮城内侧辟门一座。此外,又把护城壕加深,有些地方还用砖石垒砌。九门的外面,原来是木桥通渡,全部改成石桥,并设立了水闸。为加固城垣,从洪武年间起就在城垣的外壁加一层城砖。这项工程,一直延续到正统年间,才将城垣的内外壁全部用砖包砌。
新建的内城垣周长约25公里,平面呈东西略长的长方形。整个城墙内外壁均下石上砖,内为土心,墙体高约11.36米,雉堞高约1.8米,通高约13.2米余,墙底层宽约19.84米,城垣顶部宽约16米。城垣外侧周筑马面,城垣上内侧筑宇墙。嘉靖三十二年(1553),兵部尚书聂豹等联名提出修筑外城。先修城的南侧,用半年时间即告竣工,从而使北京城垣的形状变成凸字形。外城以内城南端东西两侧为起点,宽于内城一里余围起内城的南端。外城的北端为凸字形的两肩,两肩各设有一门,东为东便门,西为西便门,均北向。共设城门7座,除2座便门外,其余5座皆为皇帝命名。每座楼门各设单檐门楼1座,各门皆筑瓮城,其门辟于正中,与城门相对。城垣四角各设角楼1座,东西便门各设水关1座,皆为三孔洞,内外护以铁栅。外城垣周长约28里,内外壁均为下石上砖,墙内为土心,墙体高约6.4米,雉堞高约1.28米,城墙通高约7.68米,城垣下宽约6.4米,上宽约4.48米。明代修筑的城垣,内城东、西城垣大部分是在元故城垣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其他部分都是重新修筑的。前者一般是在夯土上进行包砖灌浆而成。
新建城垣墙体夯土层的下面、在深达5米左右的流沙层中,横竖排列着l5层原木料,每层约达60-70根不等,每根长约6-8米左右,直径在20-30厘米之间,绝大部分是红松和黄花松,木料之间都用大扒钉钉死,连接成一牢固整体。夯土层上面还铺有三合土。在墙体外壁包砌大城砖的里面还砌一层小城砖,城砖的下面均垫砌三层衬基石,外部基石露出地表一层,内部基石露出地表二层。城墙顶部海墁一层大城砖。明代北京内外城共有城门16座,内城9座、外城7座,内城的城门大多是根据元代古城门改建而成的。门楼均朱楹丹壁、封檐列脊、灰筒瓦绿剪边,三层檐歇山重楼式建筑。除正阳门楼为面阔七间外,其余八门皆面阔五间。通高在30-40米之间。外城的城门楼稍低一等,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且面阔3间,通高ll米左右,瓮城位于城门以外,将城门、城垣、箭楼、瓮城门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坚固的防御整体。其上建有雉堞、宇墙。内城瓮城与城门相对之垣墙正中皆筑箭楼一座,为重檐歇山顶,高30余米,楼左右3面墙体各辟箭孔,角楼位于城墙转角的结合部。北京城的内外城楼垣四角都建有角楼。角楼全称应为城垣角箭楼,为重檐山顶,平面呈曲尺形,两阔面与两窄面墙体上分别辟有4层箭孔,阔面每面56个窄面16个,每座角楼有箭孔144个。外城角楼形体较内城要小,共有箭孔20个。马面是宋代的叫法,明清称之为城垛,是凸出城垣外侧的墩台。其高度与城垣相同。马面的尺寸一般在14-15米长、宽为13米左右。又有一种称为大马面的墩台,其尺寸为长20米、宽35米左右。马面间的距离不等。马面的后面城垣上都建有硬山顶铺房,面阔3间,进深l间,是供守城士兵休息或堆放武器等物之用。另外在城垣的内侧还建有可供上下的马道,内城计有9对城门马道、4对角城马道、14对城垣马道,总计27对马道共54条。城垣外侧建有齿状雉堞,起盾牌作用。城垣内侧建有字墙,清代城垣没有变动。1949年后城墙逐段拆除,并在原址基础上建为二环路,路下为环线地铁。
『伍』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地理位置
明城墙遗址公园属于古建筑遗址类型的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域,崇文门东大街至东便门。东起东便门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历史上明城墙全长25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
『陆』 考古成果再现甬城千年发展脉络,古代宁波城啥样子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历史名城,这些城市中都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许许多多的考古研究中,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也像世人展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近年来,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发掘,古代宁波的样子就在大家的眼前展现出来。那么,古代宁波城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宁波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其实宁波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
可见,宁波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相当丰厚的,从7000多年前到今天,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也给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财富和宝藏。如今的宁波城,依然时时刻刻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彩,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道道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印记。
『柒』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景区特点
公园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展现城墙的残缺之美。漫步公园内,古树掩映,绿草茵茵,绵延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民族的沧桑。公园内“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现崇文深厚之文化积淀,令人平添无限的遐思。
『捌』 宁波名胜古迹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西北25公里处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发现。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由相互叠压的4个文化层组成。经两期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7000余件,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6900多年的历史。遗址的第四文化层里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和生产工具骨耜,证明长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遗址出土的成排的木桩、板、柱等木构建筑残件,分布井然有序,部分凿有榫卯,为干栏式建筑遗存,是人类建筑技术上的奇迹。出土的工艺品有小猪、小狗、木碗、骨匕、象牙饰件等,用彩绘、刻画、捏塑、编结等手法制成。遗址出土了6支木桨,说明宁波的先民们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了水上活动。遗址还出土大量骨器、木器、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以及亚洲象、犀牛、四不像、猕猴、梅花鹿等动物的遗骨。继河姆渡遗址之后,市域内又发现了八字桥、辰蛟、董家跳、淄山、童家岙、茗山、塔山等属河姆渡文化的遗址30余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
『玖』 请问在宁波市三区有哪些古建筑
天封塔
天封塔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大沙泥街。 天封塔因“唐武后天册万岁及万岁登封纪元时建,故得是名。”塔高60米,共14层。七明七暗,呈六角形,玲珑精巧。传说入地下还有四层,宁波人有“天封塔,十八格”的谚语。据传,建造时用泥沙堆高代之。造一层、堆高一层,一直到塔顶。塔成后,再把泥沙扒掉。由于留下的泥沙很多。所以塔旁的两条街道,至今仍叫“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
鼓楼
鼓楼,是宁波市唯一仅存的古城楼遗址,也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楼,便可一览宁波城之全貌。
“谯楼鼓角晓连营”,元代诗人陈孚的诗句,体现了鼓楼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时鼓楼设有报时的刻漏和更鼓,日常击鼓报时;战时侦察了望,还负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当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宁波“三江口”,以现在的中山广场到鼓楼这一带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栅为城,后来又以大城砖石筑成城墙,历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门就是现在的鼓楼。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置明州望海军,鼓楼称为望海军门(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又改为明州奉国军,鼓楼也随之改称为奉国军门(楼),由太守潘良贵书“奉国军楼”额。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县县令王安石,特为奉国军楼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铭》。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勿棘勿迟,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宁不勤,得罪于时。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这位十一世纪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在铭中表示要以楼中的刻漏那样“勿棘勿迟”的速度来改革处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样勤于报时的精神来管理政治。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为刻漏作铭,实际是一篇决心革弊维新的誓言书。
宋高宗时又改称鼓楼为“奉国军楼神祠”。宋高宗南渡,曾到过明州。传说宋高宗赵构被重兵追逐,逃到了鼓楼。当逃进鼓楼时,忽见唐“安史之乱”时坚守商邱而殉难的五位将军——张巡、许远、南霁云、姚訚、雷万春、打着旗帜,穿着戎装,列队前来迎接。在高宗躲进鼓楼后不久,金兵追至楼下,只见蛛网密布,一片荒凉,以为必无人进入,遂往他途搜寻。由此脱逃的赵构后下诏追封鼓楼为“奉国军楼神祠”。祠内置这五位将军像以奉供仰。
元初,蒙古贵族统治者害怕汉人起来反抗,下令拆除全国重要城池,宁波鼓楼也遭拆毁。后社会平定,才又允许重建鼓楼,取名“明远楼”,含义为高瞻远瞩的意思。至元末,方国珍起义大军打到宁波,明远楼又遭大火烧毁。
明宣德九年(1434年),太守黄永鼎在唐、宋旧址上重建鼓楼,楼上正南面题名为“四明伟观”;北面悬额“声闻于天”。 万历十三年(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修时,采用了唐代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改“四明伟观”为“海曙楼”。意取波宁海定沧海为曙。
清代,鼓楼又经数次修建。鼓楼现存楼阁建筑为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巡道段光清所督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经当地人士提议,在鼓楼三层楼木结构建筑中间,建造了水泥钢骨正方形了望台及警钟台,并置标准钟一座,四面如一,既能报时,亦可报火警。到80年代末,鼓楼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楼”。1989年4月,宁波市拨资约35万元,对鼓楼进行落架大修,至次年6月完工。大修后的鼓楼面貌焕然一新。整座城楼占地七百多平方米,总高约二十八米,共分七层,城高八米多,门道深十六米,门宽六米,为石砌拱形门;其东北依城墙设有踏道,可拾级登上城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气势雄伟。城楼两旁还新建了一些附属建筑物,可谓交相辉映。
『拾』 金中都城墙遗址公园的简介
金中都城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至完颜珣贞祐二年(1214)迁都汴梁(开封)。其间中都城做内为金朝的国都共历60余年,也容是北京城在历史上作为王朝都城的开始。1215年,金中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攻破,遭到严重破坏。金中都城墙只留下三处土堆,其中2处在丽泽路南侧,分别在凤凰嘴村旁的万泉公园和万泉寺水产冷冻厂院内,均属当年的南城墙西段。第3处就在高楼村,属当年的西城墙南段。
1984年,金中都城遗迹作为“古遗址”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城遗迹主要位于丰台区,是中都城残存的城墙南垣与西垣遗迹。现存城墙残垣主要位于丰台区的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与马连道,是研究北京城市与历史变迁的重要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