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龙首山
❶ 龙首山作文600字
我登过优美的冰砬山,我也攀过远近闻名的千山,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龙首山是最美丽的。
春天,春姑娘带着五彩的颜料,来到龙首山。她把绿色给了柳树,把黄色给了迎春花,把红色给了串红,把粉色给了桃花,把白色给了梨花。阳光灿烂的春天,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色,真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啊!
夏天,太阳像大红球一样照着大地。但龙首山好像一个大凉亭,一点都不显热,格外凉爽。密密层层的枝叶把太阳遮住了,自然不热了。偶尔,太阳也会射来几束金光在草地上。孩子们在树荫下的草坪上打滚、讲笑话,玩得可高兴了!
秋天,秋姑娘提着装满山货的篮子,来到了龙首山,假如,你这时候去了龙首山,你就会品尝到酸甜可口的山里红,又香又脆的大榛子,又嫩又大的肥蘑,一簇簇黑木耳仿佛猪八戒的大耳朵在那吊着。还有一支“迎宾队”,那就是成群的花鼠也来热情地欢迎你。金色的秋天同春天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样迷人。龙首山上,枫树叶子红了,像燃烧的圣火,像红绸在飘舞。杨树柳树叶子黄了,落在地上,好像一朵朵金色的小花,落在水洼里,仿佛一只只金色的小船,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
冬天,冬爷爷领着雪娃娃来到了龙首山。雪娃娃淘气地打个滚,龙首山立刻空上了一身银装。树上结满了冰花,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打雪杖、堆雪人、滑雪,他们的笑声响彻了龙首山,给龙首山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我爱美丽又富饶的龙首山,更爱我美丽的家乡。
❷ 一片游记,要赤峰的
赤峰,地处内蒙东部,以市内的红山得名。地处偏远,属下11个旗县,到处都有风光盛景,特别是克什克腾旗集中了阿斯哈图示林、乌兰布统草原、达里诺尔湖、青山岩臼、玉龙、喀喇沁秦王府等景区,而博物馆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赤峰市博物馆,坐落在赤峰市区中心的文化广场北端,始建于1987年,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东方古典建筑庄重典雅和现代建筑流畅简洁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由主楼和塔楼两部分构成,建筑面积6880平方米,总高48米,七层。主楼呈长方形,下托以古典式台座,台座周围有勾云纹仿汉白玉栏杆,几十根通台柱拔地而起,直冲楼顶。主楼体雄伟庄严,在洁白的楼面上端,饰以剪边琉璃檐,白墙金瓦相互辉映。塔楼为四角三层攒尖顶亭台式建筑,重重飞檐凌空飞翘,祟楼巍阁直入云天。赤峰地区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博物馆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珍贵藏品。
馆内现存一部金字《甘珠尔经》,无论装潢、书法都堪称佛教经典之珍品。它是清光绪年间巴林左旗昭慈寺四世葛根吉光梅特来嘉木措(古格木德扎木苏)从青海塔尔寺带回的。《甘珠尔经》内容相当于汉译佛经“经、律、论”三藏中的“经”和“律”,涉及天文、地理、医学、农学、哲学等宗教教义。这套经卷共111册。每册上下各用紫檀色上等木料做成规格一致的护封。每册150—300页不等。护封两头阳刻涂有金粉的藏文经句。经页为上好的磁青纸,这种纸坚韧,厚实,翻阅方便。经文是用纯金粉手写在深蓝色的写经纸上,笔力刚健流畅,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瑰宝。
馆内还有一件用近十万颗海珠串织的团龙袍。身长150厘米,通肩宽190厘米,深黄色,里层衬白地暗花,圆领,马蹄形袖,袖头和领口都是用黑蓝色丝绸垫边,并用金丝线织出花图案,图案正中刺锈一“寿”字,庄重大方。周身用金丝线穿珍珠粒织成八条形态各异的龙,两肩各一条,龙角竖起,四足腾空,龙首下用珍珠织出一银光闪烁的“寿”字,并点缀山水、彩云,前胸、后背各有一盘龙,神态威严。前后下缘各有一条龙,四爪腾空,追逐火珠,周缀彩云,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龙下以五彩线织出祥云,绚彩壮丽,世所罕见。这件珍珠龙团袍系下嫁给巴林郡王乌尔衮的康熙皇帝三女儿荣宪公主的朝服。
2002和2003年,赤峰市博物馆先后又以赤峰历史文化的四次高峰为主题,对原有的展厅和文物进行了重新调整、布局与展示,调整后的博物馆展区为三大部分,即文明之光、青铜时代、草原帝国。文明之光展区主要介绍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的文物和遗存。青铜时代展区主要介绍创造和发展了青铜文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草原帝国主要介绍辽文化,蒙元文化在这里也有专题展示。
走进赤峰市博物馆,你会看到赤峰八千年来的上万件历代珍贵文物。如红山文化彩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青铜礼器和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车马具等带动物纹饰的器物、牌饰,还有辽三彩鸳鸯壶等一大批各朝各代国宝。
❸ 国庆游记作文500字
度过了漫长的几星期终于放长假了,我回家的路上我连蹦带跳的。没有想到专一回家我就听到了一个好属消息,原来爸爸说我考得好要带我去著名的风景区武夷山玩,这一下子我就一蹦三尺高了。 晚上8点的时候我与一家人便踏上了去武夷山的火车。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武夷山的火车站。从远处就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山,突然一阵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这便与那繁华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爸爸开始发言了: “我们先去坐竹排吧,做那个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悬棺。”呵呵!这可就吸引了我,还有棺材吊在半空中的,我在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久我们就上了所谓的竹排,在清澈的河水中游荡,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吗?导游给我们解说了许许多多的山和名字的由来,过了大约1小时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所谓放悬棺之处的下面,哇!我大叫了一声,好壮观啊,没一艘竹排经过了这里总是要停下来看几分钟,为此我又在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水里的鱼欢快地游着摆出了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呵呵!看我怎么整你,我用手不停地划水让鱼儿不可以安宁,看它怎么办,它似乎在向我求饶。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岸上了,我跳下了竹排,心中想这次可没有白来,还懂得了那么多的知识!!
❹ 我想出去旅游,想要风景好又要好玩的地方,但是不知道去哪里,大家能给个提议吗
长春市的伪满皇宫是伪满皇帝溥仪的宫殿,现已辟为“皇宫”陈列馆,对外开放。整个宫廷可分为内外两部分, 主要建筑有缉熙楼、同德殿、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此外还有花园、假山、防空洞、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去净月潭森林公园可在长春汽车站坐郊县直达。 伪满皇宫可在长春火车站乘18路公交车到达。 其它旅游景点: 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市乘54路电车可到达。 吉林市博物馆 吉林市乘3路公交车可到达。 北大湖滑雪场 吉林市乘专线车可到达。 吉林省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有中俄、中朝边境风光,巍峨壮丽的长白山,浩瀚的长白林海,绿草无垠的大草原,童话般的冰雪世界,众多的文物古迹,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以及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民俗。 吉林省的自然风光大多保持了原始自然风貌,少有人工雕琢,构成北国吉林特有的神奇、粗犷、古朴的旅游资源特色。 雄浑壮丽的长白山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吉林雾淞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和电影的摇蓝;古城集安是高句丽民族的历史博物馆;四平叶赫古城是慈禧太后的祖籍地;长春伪皇宫及伪满遗迹,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农安古塔是辽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三角龙湾是风光秀丽的火山湖。 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即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向海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处,即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净月潭风景名胜区。 著名度假区三处,即净月潭旅游度假区、卡伦湖旅游度假区、松花湖旅游度假区。 吉林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即集安高句丽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敦化六顶山唐朝渤海国古墓群、和龙龙首山唐朝渤海古墓群、长白县灵光塔、扶余大金得胜陀颂碑。 旅游部门开发了冰雪风光、向海观鸟、少数民族风情、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漂流探险、草原风光、蒸汽机车观赏、登山、人参之路、鹿乡行、长春伪满殖民遗迹等数十条旅游专线,还开发了对俄、对朝跨国旅游
❺ 作文写景的 晋祠公园 500字,
目录 啊春风 春 夏天真好 秋天美 我爱秋天 体味秋天 我爱家乡秋天美 家乡冬季美如画 夕阳西下 看日出 明月初升 夜晚的星空 看云彩 火烧云 晚霞的风姿 晚霞 风 春雨 冬雨 雨 我爱家乡的雾凇 雪冬天的小使者 雪 冰花 雾 我爱大自然 万眼泉 我爱黄鳝溪 我爱家乡的小河 迷人的白水河 我爱黄河 漫游西湖 我心中的湖 明珠——千岛湖 我爱你——大海 家乡的大海 迷人的海 我的家乡大兴安岭 春游铁刹山 美丽的龙首山 登泰山 春游吴山 迷人的风景区——二郎山庄 游庐山 巨人,韶山 我爱故乡的山 游四川名胜——峨嵋山 雪中游青城 游黄山 秋游双洲 游天龙山 我爱家乡的狮山 登武当山 壮丽的天山 美丽的清原——我的故乡 美丽的惠州 家乡的草原 美丽的海上花园——鼓浪屿 蜀南名乡 美丽的小三峡 我的家乡桂林 美丽的公园 游成吉思汗陵园 酉溪园览胜 最爱西子湖畔那条路 美啊,龟山公园 游“沙坡头” 游怪楼奇园 游上海动物园 黄河古渡游记 游西禅寺 晋祠 我登上了台州古城 参观王羲之故居 游故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记 我登上了长城 蓬莱游记 文峰塔 家乡敦煌的莫高窟 灵隐游记 美丽的果园,迷人的西河 我看见了朱鹮 荷花赞 观灯展 请你来游篦箕巷 看冰雕 看冰灯 参观紫金山天文台 参观格林兰大酒店 看灯 观菊展 美丽的斯大林大街 我登上了天塔 我们的学校 我的小天地 暑假一日游 家乡的桥 校园春色 美丽的音乐喷泉 参观学校画廊 我的家 国庆前夕游广场 我们的教室 我家的小院 校园之晨 学校的小花园 看夜景 国庆之夜 编辑说明: 编者的话 为培养小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全 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和辽宁少年儿 童出版社《小学生优秀作文》编辑部联合举办了首届“小信 鸽”全国儿童文学作品电视大赛。这次大赛在全国小学生中产 生了强烈的反响。经过本次大赛评委会的精心筛选,有56篇作 品拍成电视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中播出,一部分 优秀作品发表在《小学生优秀作文》杂志上。为了更全面地反 映本次大赛的成果,《小学生优秀作文》编辑部的同志又在近十 万份稿件里优中选优,精编了这套“小信鸽”征文作品丛书。 本套丛书有四个分册:《小学生写人好文章》、《小学生写 事好文章》、《小学生写景好文章》、《小学生写物好文章》。所 选作品题材新颖、内容丰富。写人分册写的是小学生身边的 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写事分册写的是作者亲身感受 的趣事、傻事、憾事、心事、喜事、羞事和难忘的事、有意 义的事。写景分册写的是天文气象、季节时辰、山川原野、湖 海江河、名胜古迹等。写物分册写的是动物、植物、静物等。 所选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童心、童趣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本套丛书对提 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❻ 胭脂山游记作文
源跋
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河名子母河;
丝绸之路,道途胭脂山。池名神涝池。
国与山,河与山,源池里竟有这般厚重的女性味。
张掖与敦煌,自西汉武帝北击匈奴建郡之后,犹如西北边陲上的两颗奇葩,闪烁着人文与自然、宗教与女性之光。美,在这里,耀动了两千年,七十二万个日日夜夜。
鸣沙山,素以其瑰色幻彩的沙砾闻名,这座山上的沙子在风动吹下可以发出沙沙的声响,因而称以鸣沙山。在鸣沙山以东,有一座三危山,三山危峙。而莫高窟,便纵伸在这两座山之间的腹地。《敦煌录》中有记:“…东入瓜州界,州南有莫高窟,去州二十五里,中过石碛,带山坡至坡斗下谷中:其东即三危山,西即鸣沙山,中自南流水,名之宕泉;古寺僧舍绝多…”所谓日饮宕泉水,夜观两岸山,听闻佛法录,善自谷中来。莫高,真是一个绝妙无穷的宝藏。
胭脂山,曾于汉时被匈奴所据。又名焉支山,焉耆山。山丹县城南四十公里。屈原汩罗引:“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神话传说中便被朝为圣山,日挂山头而不落。有人曾这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东连永昌,南望祁连,西接张掖,北眺龙首,“尽扼甘凉之首”。
同为丝绸之路的甘厄之地,想必那摇响了近千年的骆驼叮当声里,必也可以从这沙山的款款足迹里,嗅闻出千年的沧桑吧!
王维曾有诗,这样描述漠北的荒凉。“劝君更进一杯酒,春风不度玉门关。”这种拟人手法,添合故土与北上漠途的巨大反差,是素有的王维写实抒情手法。须看关外大漠黄荒,戈壁与落日,沙丘与无际的死亡。虽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气魄,但毕竟是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绝地。——弱书生诗意里的大气,是绝然无法与现实相提并论的!
君啊!快些饮干这杯酒。恐关外路远,竟再也没有这甘甜可口的女儿红贴心的吧!长安城南的桥头下,春风怎么会吹到这玉门关外的大漠呢?以此,便在内心油然瞥见这大漠纵展的无际寒凉!
然而就是这绝水干枯的漠北,宗教与文化悉尽湮埋在祁连山脚下的皇皇沙丘里,怎会有一个女儿山,秀然挺立在西北边陲近千百年,意欲问事间传奇呢?
女儿山
大二上学期选了一门课--敦煌学。教课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因为感兴趣的缘故,便坚持去听了。虽然上课的地方比较远,秋冬的夜里,天气寒凉,一行路着实让人受罪。
课上的比较乏味,耳畔传过来的都是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地名,丝毫调不起人兴趣。不过因为经常看史书的缘故,便在图书馆翻阅了一些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史料。感觉其中的深奥之处,远非所预料的多。就这样坚持地上了几个月。
敦煌,一个陌生而且遥远的名词。据我所知,它位于一个漠北的山麓(现今甘肃敦煌市)以莫高窟闻名于世。其曾在北魏时,云游和尚乐樽路过当地三危山。黄昏时,见山背金光闪耀,便以为佛祖降临,大为感动。于是宿留不走,发下宏愿,终身化缘,募得资金要在这皇皇大漠建造一个佛教圣地--莫高窟。当然后人经分析研究,当日和尚所见到的金光,不过是沙矿经阳光反射出来所形成的幻影。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一个佛门僧侣的单纯心愿所做的:化缘,凿壁,开窟,建塔,塑佛……然而毕竟人力之功,竟成了一个文化宝库。——女儿
出奇于人力移山易水的本领,而宗教的美亦深深感染着自己。这也便是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听的原因吧!
一次课上,偶然听到一个地名,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座山,而且是脂粉味特别浓的一座山。想来,中国古代女性为妆扮自己,除了在周身装着艳丽之外,脸上也涂抹些粉饰的东西,俗为“涂脂抹粉”。可它,坐落于西北荒漠,终年饱受风沙袭扰,外表竟使人无法与女人的化妆盒所联系到的。一道它的表字,更觉古人想象力的超俗--胭脂山。
也竟是这三个字--胭脂山--吸引了自己好长时间。也因了这座山,让自己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整理收集,才在今天动笔来写它。初一听时,更是惊讶更是愕然,心想这甘肃的敦煌市出现了一个佛家圣地都足以让人愕栗不已了。怎还会有一个女儿山在边陲外饱受风霜呢?金陵淮水边的春花秋月,风细柳斜的柔媚圈不住他的心,难道塞北的荒凉竟可容下一个弱女子的肩臂?实在不喜欢那低俗的纸醉金迷,倒学了巫山神女,俯首仰首都是别样的绿波与江鸣,何必要去试一下那涸尽的塞外作一伸手呢?
古人真是如此的自私,竟然为了附和自己的一首妙词艳赋,把一个柔弱女子咏在边塞而自己却在江岸逍遥自在。大漠孤烟,止不尽的沧桑,终于,风沙絮雨将她搠成了一座山。
而她的那沱艳骨,也只能在漠北尽掩一世风流了。
远远南望,烟柳花坞与衰草胡杨,数不尽的凄凉。
终于,女子成了那座山,而那座山的背影里,女子的窈窕渐行渐远,脱离了众人的视线。此山名叫胭脂山。
北风吹沙卷白草
而这方焰体之山,就在那里,兀自站在漠北的凄凉里,接受着世人的朝觐。
山体呈赤赭色,一经日光照射,通体便可浑然成其艳彩。想来此处赭褐色岩体,在漠北处处可见,而距今千百年前的一个黄昏,和尚乐樽所见的万丈金辉,必也绝非偶然。
山之南,护体山为著名祁连雪山,合抱而着。此时的胭脂山脱胎于母体,自灼于中华山体一脉,竟像是华夏大地向西北延伸的一朵赤色金莲,可怜可爱可光明。
山麓为大草原,春季芳草鲜绿,野花遍地,远处牛羊在低头觅食,牧羊人纵马奔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意欲以其安谧之美庇佑着这方世外仙境。
在这方广袤的大草原上,世世代代居住着善骑射的牧人,纵马挥鞭,只识弯弓射大雕,顿然想见其粗犷与骠悍。一股异域奔流的血脉在胭脂山周围血染,犹然可叹当年居住在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一股力量。李白曾于《幽州胡马歌》中这样写到:
“虽居胭脂山,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颜色如玉盘。
翻身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的先祖,刀枪铁骑,铁下的城池趋亦趋,竟在西汉时吃下败仗,从此便一撅不振,悉数归附中原王朝。这场战役的打响是民族斗争与融合的最好见证,因而它辉煌的多,也激烈的多。
战争的双方一面是远居塞北的一支游牧族,秦汉时期时称匈奴。另一方则是卧主中原腹地,以一脉黄河一迹长江而雄起的西汉王朝。南北两方以多次易主的长跨度时间里把战事拉大,从西周末犬戎入镐导致西周灭顶,东周被迫迁都,到春秋战国秦赵韩燕等国大费民力财力北筑长城,再至秦帝国征役数百万民夫建造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中原王朝在东争西讨而建立的帝国下隐隐然遭受一个西北方面的蛮野劲敌,它便是所提到的匈奴。
而此次北征,西汉王朝倾全国之兵力出击匈奴,势必要冒着很大风险的。幸而于西汉方面而言,刘彻是一个非常有魄力与领导才能的人。在他组织的几次出击匈奴的军事行动中,虽有些失败,但整体上还是遏制了匈奴的嚣张气焰。特别是在大胆起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之后,北击匈奴并获得胜利,对于巩固汉王朝统治地位和取得全盛的辉煌产生了积极而有力的效果。
为备战匈奴,汉中央政府大胆起用庶民卫青为大将。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卫青不辱使命取得大捷。后又提拔少将霍去病,在公元前121年,汉任命其为骠骑将军,以强势兵力出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捕获单于王妃阏氏,并将匈奴的势力赶向更北的地方。《资治通鉴》对此有过这样的记载:“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二年,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馀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八千九百馀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诏益封去病二千户。”
少年郎霍去病在这次战役中发挥了超凡的军事才能和惊人的胆识。一场战役便封侯万户,辉煌战功的被后,顺便地让我们知道了这座山,以及它的美丽传说。
这段文字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胭脂山,但那时它的名字还只是一串生涩的文言拼凑成的字符--焉支山,崦嵫山……它还仅只是一个未知名的被匈奴控制的小山,并没有如今这般玲珑剔透,娇小可人。这不禁让我想起高中曾学过的一篇文章,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这样记载:“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只是如今我到要感叹于古人的谬传,竟把一个莫不知名的山,书意写怀,传出了万里春光,一倾碧波,可揉亮了古今多少诗人的眼瞳呢!
边塞诗人岑参在过此山时写道:“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过燕支寄杜位》)曾经的那个笔意生花,书行狂草,书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岑参,能在如此寒迫凄紧的大漠雪地里,将这万里雪景浓在这寥寥十四个字上,用笔传神,忽如春风拂过,提履漫步,却见万树千数梨花开,桃飘李飞,宛然仙境。真不知如此奇想超妙的句子传到他先辈--王维耳朵里,竟会作何感想。
春风不度玉门关,可今日风向变了,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一并涌来,且看关外一片秀丽,千树万树梨花开。漠北的冷掩不住诗人对美的渴望,他欲揽春风,柳带飘。而胭脂山,此刻一诗道尽四面风貌。
只不用,这诗是岑参惯有的写实作品,多让人更添几分凄凉罢了。所谓北风吹沙卷白草,扬沙万里,白草蓬杂,俨然一幅肃索的大漠风景。
只是不知那时的凌厉秋风吹走了柔媚几何,又带去多少的凛冽多少的荒凉,忆君不见令人老的悲苦,是否只是江南柳巷里才有的思念。
然而胭脂山,是否又仅只是诗人笔下的荒草萋萋,白草无际呢?
道之惑者,醉其意哉!
蓝色雏菊盛放的时刻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亲封大将卫青麾下少将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万骑北征匈奴,逐之于胭脂山北,获单于王妃阏氏,并在旗干顶设坛祭天。
匈奴被迫远走,漠北牧民向更深的大漠迁徙。途中流传着一首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这段北征事件,似乎是第一次在史书上提到胭脂山,并且从那起,汉设郡,胭脂山归属张掖郡管辖,与酒泉,敦煌,威武一同隶属于中原王朝,而发挥其在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地位。而胭脂山的传说,从那以后,便如蓝色雏菊,盛开在那个山谷里,足足一千年。
对于神话,胭脂山从来不缺少传说。屈原曾在汩罗江畔便写下诗,言说他曾在胭脂山麓,远望天空,看见火神羲和驾车西去,远去的方向正好就是胭脂山。经后人极力渲染摩绘,胭脂山顶日不落的千古传说,便也愈然生动传神,溢于眉目了。
然而究竟那日屈夫子看见了什么,至今已漫漶不可知。可是这胭脂山头日不落的传说,倒也确然有几分可信。奇特的地貌与七彩的沙砾,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足以产生幻彩的仙境。晚霞烧红了西天,夕阳的余辉染得周际愈然梦幻,胭脂山头的梦瑰色更映染其几分妖娆。此时的胭脂山,名副其实的成妙丽的仙境,留下心底,难以抚平的眷念。
只是那晚,月黑雁飞高,阏氏夜遁逃。
年轻貌美的公主乘夜逃往胭脂山。
此时,沉醉于胜利的喜悦里的少年霍去病,虽风华正茂,然竟车马顿疲,合该在这时稍作歇息一会儿的。估且让我们纵容他的大意。历史的暗角处,稍微透进一条缝,单于王妃阏氏,在这个自己的国家面临战败的关头,展现出一个小女子的铿然无畏。
黑夜漆漆,胭脂山麓隐隐显现一时的皎洁。
距今约两千一百三十一年前的一个夜里,西汉王朝寂寂安恬于三更的泠然,奔波戎马了三四天的队伍终于可以安然入睡。梦里有那条小巷,翠柳,父母亲的关慰,还有妻子的依偎的温柔。街巷里的犬吠了几声,静,仍然是一片静谧。这份贴心的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让人产生一种踏实与幸福的感觉,能够有所挂念有所贴心的,那便是这个世上最美的谶言了吧!
战士们似乎并不感兴趣于这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恐惶与残暴的表情。军营里四处燃起的篝火,让这漆黑的夜多添些深邃的静。
夜已深了,阏氏女悄悄来到胭脂山脚下,国已破,单于也不知去向。身为王妃的她,当褪去那身尊贵,也仅只是与平常百姓家的女子没有什么两样。手无缚鸡之力,她又以怎样的颜面去面对这个世界呢?
似乎注定要选择以死来了却自己的生命,注定了,那些亡国女子的命运只能是以死来还给这个世间一股清流。后蜀贵妃花蕊夫人,素时以“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为世所惊。然而就是这样的女子,最后也逃脱不了国亡香殒的命运。
胭脂山下有一个神涝池,而这池清水,便也成了阏氏最后的归宿。长裙上的环佩还依然在作响,似乎要伴和这股皎然升起的那轮满月,留给这世间最后的绝响。
据传那夜,胭脂山下芳草盛开,万花齐绽,整个神涝池宛若一个百花池。王妃阏氏纵身所跳的那池水,却然成了花神的垂青之所。不一会儿,一樽蓝色的月亮从池面浮出,像蔓陀螺花一样盛开在峡谷。
从此以后,蓝色雏菊自绽在每一个月圆之夜,幽幽的馨香弥漫了整个山谷。而胭脂山,便成了这朵雏菊的护体。
春天的胭脂山,像是有了神韵一般,万芳盛开,蜂蝶萦绕。
谁览胭脂照红妆
胭脂山地盛产胭脂类的花草,而这种草,一经研磨加工之后,可以用作染料。用其来制作被现代人称作是化妆品的这种红色腻脂,便称为胭脂。
不知道这竟是谁发明的东西,一时间,竟然风靡了整个大街小巷,烟粉风流,闺阁钗黛。“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当世的女子个个面若桃花,唇施朱赤,忽如一夜春风,吹进小巷的时候,或许不知有多少男子,倾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呢!
谈起石榴裙,亦是由来已久。盛唐转衰,玄宗将女子的地位提上更高的地位。杨贵妃貌美,玄宗日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贵妃素来喜欢赏石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石榴裙。玄宗迷醉,朝臣怨之,私下对贵妃不行君臣礼。一日设宴,玄宗让贵妃起舞助兴。贵妃借机到皇帝唇边,耳语:“这些臣子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节,不恭敬,妾不愿跳舞。”玄宗立即下令,命所有朝臣,见到贵妃一律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于是,所有朝臣凡是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红裙走来,无不纷纷跪下行礼。拜倒在石榴裙下,从此成了崇拜女性的象征。
白居易作诗曰:“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拟人拟物,拟出石榴裙的妖艳动人。色如石榴之红,不染其他颜色,石榴裙的纯色,不仅向征着其独有的魅力,更给身着它的女子们一种超越外表的人格化象征。素妆重彩,楚楚可怜。红妆之上,环佩映照女子的喜悦;明堂之外,红烛一双照洞房。胭脂,究竟是如何成了女子的专有代名词,如何成为山花的粲丽与女子的姣好的线索,想来,这世间的一切,只要是有关乎于美的,必也在其根由处藕断丝连着。
所谓红线的牵系,必也是出乎其外隐乎其中的。否则,造物主怎会一手造就出这大好河山,另一只手却点点图画,活跃着雌雄与男女,在这片山河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呢?必也是受了它的启发吧!中国画素来与西方写实主义不同,写意与胸臆翻浮于画家的心中,点顿于浓蘸的墨迹之中,稍纵片刻,竟然将一城山色轻易便容纳进三尺素缟中。其中的画意美,全然在于黑白的搭配与布局的协调。是否这山水根本也与人在深远处边连着,否则怎么会从这幅山水画中奔洒出异地乡音?
那么,胭脂山的出现,必也算是我们的本质上的回归了。这遥远的呼唤,这浸一池的红裙,本在生命诞生之初,便就已然是一番绝然的定数吧!
胭脂这种染料,据传应始自于西汉时期,其时正值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中原与西北边塞的贸易通道。中原与西北劲敌匈奴进行了多次的军事行动,随后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丝绸之路慢慢形成的过程中逐渐频繁起来。胭脂,被作为这一文化经济融合下的产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女性的日常生活。它最初被称为“阏氏”,它应该是匈奴单于王妃阏氏发现并且率先使用传播开来的。《五代诗话*稗史汇编》中记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染绯,取其英鲜著胭脂。”
但是,这种化妆品并没有叫作胭脂,而是燕支或焉支。显然这是根据这座山的名称的改变而改变的。最初胭脂的组成有两种:一种名叫作“绵燕支”,即以丝绵蘸红花汁制成;另一种名作“金花燕支”,即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后来,在被传入中原之后,经改造加工,阴干处理,另加入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这应该是燕支被写作胭脂的真正缘由吧!《红楼梦》中写贾宝玉的阴柔面,极力刻画了他喜欢吃女子嘴角的那点胭脂的形象。
而古人素以“胭脂”比作女子,称其相貌脱俗,美丽可人。“北地胭脂”即代指北方的美女。由此再看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对贾宝玉的有关胭脂的描写,极尽地展现了贾宝玉的非凡的一面。特别是那一句惊世骇俗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一心只愿厮混于闺帏之中的贾宝玉,有着与生俱来的“劣性”--喜欢吃胭脂,喜欢用诗词来作春帏诗……而这些正是古代仕子所轻视与贬低的所在,这也注定了贾宝玉最终的命运。
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胭脂,作为古代女子爱惜容颜、珍视青春的象征,成为文人墨客落笔频繁的一处落脚点。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题咏爱情,胭脂,或多或少地成为一个美的共同支点。
正是因为他们,点亮了人的眼瞳,世界变得多彩起来。红妆红盖头下面,不知潜藏着怎样的一颗心。
青春,美丽,岁月远去的不是光时间,还有人们对于美的寄予和追求。
回归
胭脂山下,胭脂花开。
红蓝黄绿,分外妖娆。
曾经有过怎样的一个女子,提篮采花。风在吹拂,花在风丛里微微笑。
五月的春风,吹来六月的暖阳。
蜂蝶在飞,在丛中,在花的世界里,兀自横流。
曾经有过怎样虔诚的一颗心,碎花胭脂,研妍为鲜色汁水,淘而成胭脂。
从此女性世界有了色彩;
从此红盖头下青蛾红妆悦君相;
从此胭脂山的传说流传在了中原大地。
随着一盒盒胭脂的印迹,印在女子的额前。
印在青春,
印在时间,
印在爱情,
印在美……
胭脂山,真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❼ 游花洲书院的作文600字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第一次到邓州的伯伯家过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游览了邓州的千年学府——花洲书院。花洲书院最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为培养人才而创建,现在的花洲书院是邓州市2002年后重新修复的,由百花洲园林、书院和范文正公祠等三部分组成。
园林·引人入胜
走过范公桥,穿过高大的牌楼,沿古城墙东行百余米,我们先来到了花洲书院的最高点——春风阁脚下,只见她高耸于百花洲畔,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阁内四壁悬挂着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当登上她的三层顶楼时,深切地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惊喜啊!仿佛瞬间从中原大地来到了江南,只见眼前亭台楼阁、湖水碧绿,芳草萋萋,苏州园林的风景神奇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我立刻陶醉在这美妙的意境里了!
迫不及待地下了春风阁,置身于灵动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声从太湖石之间喷薄而出,给冬日的湖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湖水中调皮的鱼儿随着大人小孩撒下的鱼食忽左忽右的游动,还有曲径通幽的石洞,翘首矗立的龙首山,都令我们这些小孩子流连忘返!。
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一路观赏闲吟亭、琴韵书声、学海行舟及听雨轩、百花堂等景点,只见层层叠叠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时有清香扑面而来,原来是岁寒三友之一——腊梅!她小小的花瓣骄傲地绽放着,仿佛一粒粒有着无穷能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人的目光,又为这座千年书院增添了暗香一抹。
书院·古朴幽深
在百花洲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走进古色古香,幽静雅致的书院去体会一番吧!
书院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据说古时候学子入学,过了棂星门,就可除去顽皮,变得聪颖可爱(我听了就特意多过了几遍棂星门,以后我若聪颖无敌,大家一定也要多去哪里走走哈),再往前就是精致非凡的“状元桥”了,短短的桥面两步就能跨过去,怪不得这里出了那么多的状元郎呢!桥下的千年清泉,柔柔媚媚,清澈见底,只见水流,不闻水声,大概是怕惊扰了大家的状元梦吧!
再往前走,就到了“春风堂”。春风堂原是范仲淹讲学的地方,著名的《岳阳楼记》就诞生于此。只见堂前两棵范先生亲手植种的桂花树,虽已落叶,却依然蕴藏生机。驻足春风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北宋年间,坐在这间教室里,聆听范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味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放情怀……
拜过了先圣殿,瞻仰了咏梅园、万卷阁,我们又参观了范文正公祠、邓州名人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古碑廊、中国书法大观廊。真没想到,这千年书院,装载着这么多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在这兔年的第一天品尝到这么多的文化大餐,太值了!
文人·层出不穷
爷爷告诉我,花洲书院书香不断,文人辈出,一直是邓州的教育圣地,风景胜迹。邓州的众多名人才俊大都曾学于花洲书院。古有范仲淹和他的儿子范纯仁,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宋元祜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今有河南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抗日英雄梁雷、儿童教育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和二月河等都是花洲书院培养起来的精英。现在的邓州一高中,也是在花洲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我的表哥去年刚从这里毕业考上了全国一流的大学……
夕阳西下,我又一次站在范仲淹铜像前,和妈妈一起吟诵着《岳阳楼记》,仿佛范先生就站在旁边,和我们一起看这千年书院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