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新郪遗址
A. 安徽省太和县到底是属于阜阳市还是界首市
安徽省太和县属于阜阳市。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桔梗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集散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市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省郸城接壤。县境介于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之间,总面积1822平方千米。
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千米,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千米。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千米,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千米。太和县境南北长52千米、东西宽60千米。
(1)太和县新郪遗址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6月,太和县辖31个镇,分别是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宫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胡总镇、郭庙镇、二郎镇、阮桥镇、双庙镇、马集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旧县镇位于太和县北部,向南紧邻县城,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地处东经115°14′21″至115°19′06″,北纬33°11′20″至33°17′27″。东邻关集镇,北靠双浮镇,东北隔谷河与郭庙乡,西与高庙镇,税镇接壤,南与城关镇为邻,西南隔颍河与大新镇相连。
2、关集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位于太和县城东1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165亩。
3、清浅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地处豫皖交界处,距太和县城45公里,西部和北部与河南省郸城县接壤,东部与洪山镇毗邻,南部与李兴镇隔黑茨河相望,双清路穿境而过,面积45平方公里。
B. 太和县历史故事
太和,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截至2011年,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C. 安徽太和县的介绍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太和又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地下蕴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地矿部、卫生部鉴定,均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D. 太和属于哪个朝代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现存苍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多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北段城墙高出地面约3米,厚约5米。太和城西依苍山,东临洱海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北城墙相距约500米。
太和城曾经是古代南诏国的都城,公元739年迁都于此,经过南诏几个朝代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城池,直到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才逐渐荒废下来。作为当时南诏国都,它是南诏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和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立于大历元年(766)。碑文作者相传是南诏汉族清平官(宰相)郑回,由唐朝流寓在南诏的御书杜光庭书写。此碑两面共刻5000多字,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唐友好的愿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云南各族的分布、融合情况。这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此碑与太和城遗址均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E. 太和县怎么样啊!隶属哪里啊/
应该说不错的县城了,因为有华源医药带动下,以前是仁济医药,所以发展的还可以,就是里阜阳太近了,
属: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河南。山东。江苏。三省交界处
F. 太和县是在清朝哪一年建立的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G. 安徽太和县境内有宋代古城吗
安徽太和县境内没有宋代古城。
太和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文庙大成殿 , 古建筑类,位于县城黉学街,大殿占地面积356平方米,附属建筑占地面积4624平方米,合计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砖木结构(民国十四年县志有述)。
2、清真北寺 , 古建筑类,位于县城人民北路西侧,始建于明洪武十年,汇集南北寺院的建筑特点,颇具特色。建筑面积3074平方米,该寺已有600年的历史,据史载,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为答谢回族人民的大力帮助,于洪武二年下旨在安徽境内建二十坊清真寺,太和清真寺便属其中一坊。(前志有述)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徐氏宗祠 , 古建筑类,位于县城西大街,西临太和第一小学。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徐广缙的祖父徐锡智建造,建有祠门、腰楼、大殿、前后东西配房,占地1600平方米。拱形大门两旁立有汉白玉石鼓。进里三间腰楼,为两层木架结构。腰楼檩下、檐下木工制作精细,镂空雕刻,腰楼后有东西厢房各4间。整个建筑具有典型的淮北建筑风格,硬山顶框架式建筑,木雕粗犷流畅,雕刻有莲花、曲方,卷首等纹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殿1945年被日本 炸弹炸毁,现存有腰楼和东西配殿,2004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倪邱孤堆遗址, 古遗址类,位于倪邱镇集上,系新石器时代遗址。安徽省人民政府(1992)49号文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灰角寺遗址 古遗址类,位于苗老集镇北,系新石器时代中晚遗址。安徽省人民政府(1998)16号文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经锄楼 ,古建筑类,位于县城北30千米倪邱镇集上倪宽公园内。阜阳市人民政府(2012)98号文件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清代建筑,明嘉靖间为纪念御史大夫倪宽(?—公元前103年)而建,整体为方形两层小楼,取名经锄楼以纪念倪宽,墙壁上所题“经锄楼”三字是清代书法家梁献手笔。清乾隆 年间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解放前,楼临茨水,掩映清绝,为县八景之一,名曰“锄楼映月”。于2007—2009年整体修缮。
2、胡氏古墓葬群 古墓葬类,阜阳市人民政府【2012】98号文件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明清时期墓葬。位于三塔镇胡坟村胡坟自然村,主墓为圆形明代古墓葬,主墓高约3米,周长125米。胡氏古墓葬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占地133亩,并广植松柏。祖茔先后安葬有卢氏太君、处士胡太公、县丞胡琏、胡慎言,京城兵马司胡拥基、主薄胡会基、县丞胡一抡、胡彝松,御史胡巨振、岁进士胡巨起等阜阳胡仪支系名人。祖茔近百年来多次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墓葬群基本被毁。加之墓室多次被盗,到了20世纪80年代,祖茔墓葬群仅存卢氏太君墓及墓碑,岁进士胡巨起墓碑(清嘉庆10年立碑,即1805年),兵马司胡拥基墓葬遗址,其余墓葬大都被毁。胡氏族人2011-2012年清明节期间复重修了卢氏太君墓及其他墓葬。 1955年第一、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胡氏祖茔拍摄有照片,上报省文物局。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县人民政府【2011】43号文件公布臧庄遗址等20处文物点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臧庄遗址 古遗址类,系西周、东周、汉代时期遗址,占地面积61956平方米。
殿顶子遗址 古遗址类,系战国、汉代时期遗址,占地面积178942平方米。
细阳古城遗址 古遗址类,系汉代时期遗址,占地面积421350平方米。
黄门孤堆汉墓 古墓葬类,系汉代时期墓葬,占地面积1236平方米。
唐孤堆 古墓葬类,系汉代时期墓葬,占地面积2785平方米。
原墙西街石雕 石窟及石刻类,系清代时期石雕,占地面积0.5平方米。
金佛寺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5平方米。
老陈关庙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80平方米。
宫寨古井 古建筑类,系明、清时期建筑,占地面积2.0平方米。
旧县清真寺 古建筑类,系清代、民国时期建筑,占地面积962平方米。
旧县清真居委会古井 古建筑类,系清代、民国时期建筑,占地面积1.0平方米。
赵寺西古井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6平方米。
玄武人祖庙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黑虎庙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刘祠堂 古建筑类,系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四·九”起义烈士陵园 近现代类文物点,系近代建筑,陵园规划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实际占地面积1199平方米。该陵园位于县城东南8千米的赵集乡草寺集西。
革命烈士纪念碑 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占地面积970平方米。位于县城镜湖西路10号。1990年,由县委党史办牵头统筹,社会各界捐资近30万元,于1992年4月19日奠基开工,1993年7月19日落成。碑身高21.4米,碑座高2米,正面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由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光宇题。2004年,被安徽省委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欧阳泰烈士墓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系近代文物 ,占地面积9平方米。
H. 安徽省太和县介绍
太和概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历史沿革
沿 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区 划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胡总、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自然地理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3万人。
I. 安徽省太阜阳市太和县的历史故事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J. 安徽太和详细资料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