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县遗址
① 我在江西省泰和县,有三天假期想要出去玩,请问可以玩到江西哪些景点
泰和自古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明礼仪之乡,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绿色”方面,自然景区达2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白鹭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万亩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锦屏,高紫山、紫瑶山是佛教胜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古塔25座、古桥35座、古祠518栋、牌坊37座、古庙17座。有古文化遗址10余处、古墓7处。白口城遗址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为庐陵县治;快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被录入《中国名胜词典》,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杨万里等文人骚客都曾亲临游览题咏;建于后唐的槎滩陂,为当时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效益。“红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区之一,革命胜迹遍布全县各地,白云山战斗指挥所、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家洲集中营、三十都秋收暴动动员大会旧址等,让人心驰神往。
快阁:座落在县城东隅泰和中学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旧名慈氏阁,北宋初知县沈遵更名快阁。快阁历经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阁被龙卷风摧毁,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占地约1225平方米(比原扩大2倍),通高约24米(比原加高4米)。为我县西昌八景之一。它为研究古建艺术及泰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仙桥:又名迎仙桥,座落在县城东门快阁东面“望仙门”下。据传晋代王子瑶、唐代匡智叔侄在东面王山成仙,站在桥上可望见此山而得名。桥东西向,横跨护城河,为隋唐至清代东达吉州,西至龙泉(万安、遂川)的必经桥。北宋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本县萧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间修。桥单孔单拱,粉红石并列错缝砌成,长8.30米,宽3.33米,高3米,桥面铺青条石。它的保存有助于古建技艺和桥梁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头山塔:俗名苟子脑塔。座落在澄江镇横田村西南的龙头山上,东靠京九铁路,北连丘陵。始建于明代万历25年(公元1597年),明万历45年知县王元瑞修,清同治8年塔顶坠。九级八面,塔基周长24米,高约34.5米,呈锥形,塔中空,墙厚2.87米,内径4.26米。第一层朝南偏东开有券门,二至九层各面开有数量不等的券门、神龛和菱形窗,墙心有夹道,循级盘旋可登塔顶,现楼板已毁。明代列为西昌八景之一,今塔已逾400余年乃耸立山巅。它为研讨古建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无桥:座落在沿溪镇潋溪村委江畔村西南侧。为江畔村公建,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桥三孔单拱,拱与拱之间建有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面铺石,两边立有青石栏杆,栏杆上阴刻“光绪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无阿弥佗佛”。桥长38米,宽3.35米,高3.5米。它的保存有助于考察清代石拱桥的建筑技艺。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931年7月,蒋介石拼凑3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敌蒋鼎文师败退后企图经老营盘逃往吉安。8月26日,当蒋鼎文师进入老营盘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时,早已埋伏在山头的红军和游击队立即围歼,40分钟结束战斗,歼敌一个旅,缴枪炮3千余,获全胜。为表彰烈士和纪念此次战斗,1964年泰和县人民政府在老营盘镇敬老院南侧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基方形,二层平台,边长23.15米,碑身方塔式,高12.5米,该碑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建筑。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都秋收暴动大会旧址:座落在我县冠朝镇下坑村委新西坑村。1927年9月底,康纯等赴广州与党中央领导成员张太雷取得联系。10月初回文塘小学(区委机关)后,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当晚打了刘训年的土豪,第二天在新西坑(属三十都)“善庆堂”召开了一千多人的暴动动员大会,成立了农民自卫队,掀起了暴动高潮,开展了“三杀”、“五抗”斗争。与万安农民军组成赣西农民军,11月26日至27日攻下泰和县城。旧址为撰写泰和革命斗争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座落在小龙镇白云山村。1931年3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同志力排“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与朱德、朱云卿、黄公略等领导同志,在白云山下桥头岗布下“口袋”阵,围歼敌军。5月14日,毛泽东同志以白云山顶西崖下的古庙为战斗指挥所。16日拂晓,敌28师师长公秉藩率军进入伯佐坑,钻进“口袋”。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飞将军自重霄入”,五个小时结束战斗,毙敌2千余,伤2千余,俘4千余,缴枪炮3千余,敌全师覆灭,公秉藩被浮后潜逃,首战告捷。毛泽东同志为白云山战斗写下了千秋传颂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指挥所(古庙)残存,1977年,县人民政府在庙侧建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旧址为第二次反“围剿”的重要史迹。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万合镇梅冈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于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该祠堂座北向南,虽经760多年风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对研究明清的历史、民俗及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200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委县苏旧址:为座落在县城北门的天主堂。1930年7月24日,红军和游击队攻下泰和县城。25日,县委、县苏机关由农村迁入北门天主堂办公。在此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当时,全县除三峰、桥头外,都建立革命政权,有6个区,102个乡。旧址教堂形式,面积约1500平方米。它为考证我县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贞节坊:座落在桥头镇龙洲村。此石牌坊为严略三之妻温氏守节而立。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红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撑而成。全坊四柱三间三檐,平面呈长方形,长4.9米,宽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龙凤、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稳重壮观之感。其制作工艺和装璜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和雕刻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洲集中营:因抗日形势所迫,1939年,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南迁泰和,为反共溶共,于1940年6月在马家洲松山村设秘密监狱,叫马家洲集中营,又称江西青年留训所。先后关押我革命党人、群众近500人。南方工委领导人张文彬、廖承志等领导人也被关在内。在狱中,革命先烈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集中营由一栋祠堂和三栋民房组成。祠堂内关一般政治犯,第一栋民房关重要犯,第二栋民房关女犯,第三栋民房为办公室和宿舍。它的保存对研究中共党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岭遗址:座落在螺溪镇黄洲村委槎源村南约200米的丘陵中,南临禾水河。因烧窑取土,地下的古代遗物都暴露在地面上,采集有残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纹、米字纹陶片。经考古鉴定,属战国遗址。它为证史、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调禅师墓塔:座落在水槎乡西阳山黄龙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馒头形堆,封土高约10米,直径20米。在唐后期调公自桐城(安徽)来水槎西阳山,三年后募捐建“宝藏寺”,辖脚庵108座。甲申调公殁,戊子兵乱,寺尽焚,“黄龙坪”调公墓塔仍在,后人为纪念他,山下二村取名为黄龙村和宝藏寺。其墓于1982年被挖开三层,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几层不祥。它为考证我县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证。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飞锡桥:座落在碧溪镇江边村西北约1公里处的泰井公路旁。因桥西北建有飞锡阁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江边村李氏建,历代重修。桥跨六七河,三孔单拱,用岩石并列砌置,互相扣锁而成。桥面铺条石,桥拱之间附砌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长28米,宽3.4米,高5米。它的存在有助于古建艺术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直墓:座落在沙村镇尹家村北面约200米处,北邻319国道。尹直(1431-1511),字正言,沙村镇尹家人。明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初,任经筵讲官,升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礼部左侍郎。弘治间入内阁(副宰相),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尹直殁于正德六年,归葬乡里,谥文和。墓座北朝南,全墓约200平方米。尹直墓的存在为研究我县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座落在县城西南郊赣江大桥南岸,东靠赣江大桥引桥和319国道,北临赣江,城址分内城和外城,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经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文化堆积最厚的一座汉~晋时期的城址,说明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已成为江南的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槎滩陂:座落在禾市镇桥丰村委张家村西50米。后唐天成二年进士、西台监察御史周矩(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人)在南唐时创筑。北宋皇佑四年、元代至正间、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清代乾隆间。民国4年和27年、解放后1952年和1983年,都有较大的整修。宋、明、清修陂的碑铭尚存。今陂坝长407米(含沙洲105米)坝顶宽7米,平均坝高9米。槎滩陂为主体建筑,其附属建筑有碉石减水小陂、南干渠、北干渠和石山干渠及螺溪镇南罔倒虹管,另还有渡槽249座,分水闸17座,隧洞一个,总长约35公里。灌溉范围达二县(泰和、吉安),三镇(禾市、螺溪、永阳),一乡(石山),另还有水电站二座,全年供电量为70多万度。槎滩陂是江西省创筑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建水利工程。它为考察历代水陂建筑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6年1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矩墓:座落在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北约500米的坡地上,座东北朝西南,高2米,宽8.7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周矩(895—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南京),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官至金陵监察御史。为避唐末之乱,于天成末年(930)随子婿吉州刺史杨大中徙居螺溪爵誉。约在公元937年经过实地考察,自筹资金创筑我县最早最大也是我省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槎滩陂。该墓于2006年11月与槎滩陂一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山城遗址:座落在沙村镇学士里山上。东连319国道和丘陵,西、南临云亭河,土城,为南朝(陈)筑,“陈置隋废”(县志载)。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遗物有石铲(残)和回字纹、云雷纹等陶片。经考古鉴定,属西周遗址,其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它证实泰和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1984年公布为到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士奇墓:座落在澄江镇桔园村委杏岭村北山上。墓座西向东,面积约7亩,省政府先后二次拨专款维修。杨士奇(1365~1444)名寓,号东里,清溪(城东)人,一岁而孤,四岁时随母改嫁东门罗性(字子理),七岁回杨家,“十五岁为童子师”,“贫甚力学,授徒自给”。明建文初修《太祖实录》时,被荐入翰林院任编篡官。永乐四年入内阁。洪熙元年任少保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宣德间任职如故,并赐“杨贞一银印”,下圣旨褒功,颂其“与国咸休”。正统间,又升为少师。他为官45年来,为四朝元老,明代名臣,廉吏清官,“三杨辅政”之一。他白身拜相,又成为泰和“三奇”之一。享年80,归丧营葬,,立御祭文碑,赠太师,谥文贞,英宗先后七次遣官谕祭。其墓和其生前著作与手迹的存在,为充实明史,考察明朝名人墓都具有较高价值。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肖彦祥墓:座落在冠朝镇文塘村委耙塘村东300米的山坡上。肖彦祥(1431~1501),名桢,号寅庵,冠朝龙陂村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湖广青史司署员外郎,湖广按察司佥事、副史、按察史,河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陕西巡抚,南京工部右侍郎,刑部和工部尚书。为官40年,以廉干著称。肖彦祥殁于宏治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谕祭治葬。墓呈长方形,面积约100平方米,坟高2.5米,龙陂村东立有神道碑。其墓和神道碑铭,为考察其高风亮节及佐证、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钦顺墓:座落在上模乡油居村委桃岗村南150米的山上。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上模乡西岗村人,明宏治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哲学之中的气学。著《困知记》四卷和存、续二稿,《中国哲学史》对其唯物思想作了论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钦顺殁于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岁。谕祭,谥文庄,赠太子太保,葬桃岗,墓朝东北,面积约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子章墓:座落在上模乡讴里村委林川村后井坑山上。郭子章(1542~1618)名相奎,号青螺,冠朝镇冠朝村人,明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善理学,尤精易学,同时工文学、史学,足迹所至,必有著述,著书百余种,是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今《白下记》、《郭子章遗书》(目录)尚存。郭子章殁于万历四十六年,享年76岁,谕祭,赠太子少保,谥文定。墓朝西南,占地约3400平方米。其墓和其著作的存在,是研究地方史和明人文学的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循墓:位于澄江镇龙门村委康家组陈家??山上。墓高2米,为合葬墓,墓整排一字型,横面11米,坟后立有望碑,墓前有御祭文碑。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泰和县城东人,他5岁丧母,10岁丧父,生活艰苦,但少年即以聪慧闻名。永乐甲午年(1414年)乡试第一(解元),乙未(1415)会试第二(按会试考官拆卷应第一名,因主考官梁潜是泰和人,同乡避嫌,改以洪英第一),廷试时终以实力获得一甲第一名(状元)。他是我县第一位状元,深受成祖器重,是重要侍臣之一。遗著有《芳洲集》、《东行百咏集句》。官至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他是明代文学家,富有才学的台阁重臣,在朝廷恭事43年,辅弼五代皇帝,后因土木难兴蒙冤受屈,削职为民。成化六年(1470)宪宗赐祭复官。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彦墓:位于泰和县沙村镇新华村委三山里村山垇里。该墓座北向南,高3米,宽12.3米。曾彦(1425~1501年),名雅彦,字士美,号南洲,今泰和沙村南坑人。曾彦早年即入县学,亦发奋苦读,才思敏捷,答辨应对,随口而出,然而屡试不第,直到明成化三年(1467)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我县三状元之一,时年五十四岁。初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满,本当升迁,被人谮毁,出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弘治初(1488年),修《成化实录》,弘治四年八月,进为左春坊左谕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弘治十年(1497年)十月讫归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年)六月十四日殁,享年七十七岁。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的乡土文化有哪些
1、曲艺:黄骅渔鼓、前韩传统鼓乐。
黄骅渔鼓是一种河北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属于板腔体曲艺形式,发祥于河北黄骅渤海湾畔的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
2、杂技与竞技:黄骅五虎棍、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迷踪拳(高氏迷踪拳)、柔式八极拳
《黄骅五虎棍》是流行于黄骅市城区北部后街村一种武术技艺。
3、民间音乐:桃园同乐会吹歌、高家口古乐。
(2)乾符县遗址扩展阅读:
黄骅的一些历史遗迹:
大马庄城址:位于羊二庄乡大马庄村南2000米,为汉代遗存。仅残存一段480余米的东西向城垣,城址形制及面积不详。城垣夯土筑成,基宽7米、残高1米左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罐等残片。该遗址可能与西汉柳国城有关。
旧城城址:位于旧城镇旧城村,为北齐至宋元时期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00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1—3米。城内散布大量的砖瓦残片,出土北齐石造像50多件。采集遗物有青釉、白釉、黑釉的瓷碗、盘、罐、瓶等瓷器残片。该遗址应是北齐移治后的盐山县故城址。
乾符古城遗址:位于齐家务乡乾符村南1000米,隋唐时期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000米。城垣夯土筑成,基宽9—15米、残高1一3米。城内采集遗物有青瓷碗、罐等瓷器和瓷器残片。该遗址可能为隋唐乾符城址。
③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化遗址
亿多年前,四川隐居在海水下面,后因地壳运动,改变了东高西低的地势,海水流走,从此四川盆地变干。大约200多万年以前,这里有了人类活动。在秦统一之前,四川有巴、蜀两个独立的小国,故四川又称"巴蜀之地"。秦王朝统治四川后,为加强对原住民的统治,往巴蜀地区大批移民,到东汉时,四川人口达470万。公元初年,成都已是人口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诸葛亮为丞相,四川经济得到发展。至唐代后期,四川盐业鼎盛,经济繁荣,成为唐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宋朝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明朝时期,由于刀兵人祸和天灾,四川人口大量减少,以至"千里无人烟"。清朝统治后,由于四川自然条件好,粮食丰产,大批移民进入,四川成了"五方杂处"的移民省份。
原始社会
根据古人类学的发现和研究,四川的史前时代发轫于200万年以前,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地质学年代上的更新世早期。1986年十月,在长江南岸的巫山县庙宇镇本坪村尤骨坡发现一批包括上内侧门齿和下颌骨在内的古人类骨骼化石,经中国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纪早期,距今200万年~204万年。人类学家命名为"巫山人"。
在发现"巫山人",之前, 1951年,在长江支流沱江西岸的资阳县(今资阳市)黄鳝溪,曾经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头骨化石,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古人类学家认为属于新人(晚期智人)类型,其绝对年代距今1万年~5万年,并将其命名为"资阳人"。
四川境内迄今已被命名或被提议命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有三处:铜梁旧石器地点,位于铜梁县西北的张二塘村附近,据放射性碳索断代,年代距今约25150土310年或21450+/-850年;鲤鱼桥旧石器地点,在资阳市孙家坝,距今约25100+/-400年;富林文化,在汉源县宫林镇,遗址位于大渡河与流沙河汇合处的第二阶地上,距今约2万年。上述五处古人类化石及遗址的发现, 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在今四川地区从东到西的广阔地带就有人类生存与活动。 到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的原始先民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其遗址分布很广,至20世纪90年代,发现已经达200 多处,东起长江三峡,西至雅砻江、大渡河,北达广元、阆中,南及西昌、长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元营盘梁。巫山大溪、广汉三星堆、西昌礼州等遗址。
广元首盘梁遗址位于广元市东北川陕交界区的中子铺附近,其年代距今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是迄今中国长江流域首次发掘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原始文化遗址。巫山大溪遗址、位于夔峡东口大溪与长江交汇处的三级台地上。同类文化遗址在长江中游及其支流的沿岸也有发现。考古学界命名为"大溪文化"。大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5300年~6000年。其早期为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期,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萌芽阶段。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经济,已经有了产品交换关系。广汉三星堆遗址布于广汉市南兴镇的月亮湾。三星堆一带。其第一期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距今4000 年~5000年。发现有原始的木骨泥墙式房屋。居民己进入定居的农业经济阶段西昌礼州 址位于西昌安宁河东岸第三阶地上,相对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也是以农耕为主,器物特征与四川盆地及周边各地都不相同,属于金沙江流域的一种典型文化。
上述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遗存,具有各不相同的文化面貌,说明居住于四川地区的原始先民,在来上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人类群体。他们共同创造了四川地区的人类原始文明,并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区的原始文明交相辉映,构成中华文明起源的曙光。
传说时期
四川的古史传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上古巴、蜀先王世系传说,围绕黄帝系统而展开,包括螺祖传说、禹生石纽传说等。二是巴、蜀先王活动传说。这一类传说最为丰富、生动和感人,如禹娶涂山、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鳖灵治水、凛君化虎等,说明了上古时代居住于四川广大地区的先民们与大自然英勇斗争的历史。在这种斗争中,他们既得以在四川地区生存、繁衍和发展,又创造了灿烂的四川上古文明。这一时期,大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而三星堆青铜文明则可视为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的代表。
广汉三星堆遗址在第一期文化遗存之上,分布着长约100米、宽40余米、高3米~6米的"土埂",这是商代早期古蜀人修筑的城墙,在南城墙之外的两个器物坑里,埋藏着数以千计的大型青铜像、青铜器物、黄金制品、玉石器。象牙、海贝和陶器等,它们的时代相当于殷墟一期和殷墟晚期,即盘庚迁殷后的公元前13世纪和商末周初的公元前11世纪。
成都十二桥遗址的发掘也证明,几乎与三星堆文明同时,在今成都城西也拥有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成都城北羊子山还拥有一座高达10米以上、每边长103.6米的三级四方礼仪土台。此外,在三星堆遗址的不少陶器上、成都十二桥商代地层出土的陶轮上,都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说明,至迟在商代,在成都平原上,四川先民已经进入奴隶制文明时代。前面提到的关于四川的古史传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与三星堆、十二桥等遗址一道,从口碑传说与考古发掘两个方面对这个奴隶制文明时代的存在作出确凿无误的印证,尽管史籍无征。
在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鬼有关。他们当是地处在岷山与岷江河谷的蜀人部落或部族的首领。在夏商之际,他们从今茂县叠溪一带经都江堰市灌口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不少学者认为,广汉三星堆遗址可能就是鱼冕王族建立的早蜀王国的都城。
"三代蜀王"之后,便是杜宇王朝。杜宇是从朱提(今云南昭通)进入成都平原的。他同江源(今祟州中西南)的女酋长梁利结合,取得当地土著的支持,因而逐渐取代鱼冕王族,改朝换代,成为蜀国的统治者。这时杜宇氏大约将蜀国的都城迁至汶山下的郸邑(故址在今郸县城北,即民间传说中的杜鹃城),又在翟上(今双流县牧马山一带)建立陪都,杜宇氏教民务农,致力于发展稻作农耕,是最早开发成都平原的主要功臣,因而深得人心,后世因之将杜宇奉为农神。
杜宇王朝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采用中原的王位世袭制和职官制,成为当时西南地区的一个强大国家,其势力范围北达今汉中,南抵今凉山州、宜宾与云南、贵州,西及岷山山地和芦山,天全,东至嘉陵江。商周时期,在今鄂西地区夷水(今清江)流域分布有凛君族的巴国,在汉水中游分布有姬姓的巴国,势力都很强大。其时在今川东地区虽有巴人活动,却是多个分散的部落国家,没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统一的巴国,所以在杜宇王朝时代,巴地便很容易地成为杜宇王朝的势力范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到蜀王升明氏时,竞会出现"蜀王据有巴蜀之地"的局面。在杜宇氏统治后期,以"荆人"身份在蜀国为相的鳖灵因治水有功,得到蜀人拥戴,使杜宇氏'禅位,于他,由此建立开明王朝。这时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初,相当于春秋早期。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
开明王朝建立后,定都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境)。从开明二世卢帝开始,蜀王室致力于开疆拓土,征伐激烈,一度攻至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进入战国以后,又与秦国反复争夺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地区,终于得手,成为威震西南的霸主。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九世开明帝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而立宗庙,又把都城从广都樊乡迁到今天的成都。
春秋战国之交,活动于夷水流域的廪君巴人开始进川东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巴国,曾先后或同时以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市)、平都(今丰都县)、阆中以及枳(今涪陵市)为国都和陪都。其君主实行世袭制度,太子称巴王子,省称巴子。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获取巴蜀地区富足的物质、人力资源,继而东向伐楚与统一天下,遂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结束战争,又乘胜攻占巴国的国都江州。
秦统一巴蜀后,先后设巴、蜀,汉中3郡利县。郡设郡守,掌郡治;设郡尉,辅佐郡守并典武职甲卒。县万户以上设令,不足万户设长,下设丞、尉,辅佐令、长。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则改称'道'巴蜀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政令,由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三十年至秦庄襄王三年(前227年~前247年)之间,李冰担任秦国蜀郡第二任(一说为第三任)太守,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采取一系列开发蜀地经济的重大措施,如修建都江堰,开凿广都盐井,疏通成都二江(即检、郸二江,今南河、府河),使川西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尔后统一天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秦还将关中地区及关东六国大批怀有异心的;旧贵族等陆续迁人蜀地,以加强控制。其结果给地广人稀的蜀地手工业、商业带来了繁荣。如赵国卓氏、山东程郑在临邛等地冶铁铸铜,煮盐经商,大力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营手段。大量移民还使已蜀"民始能秦言"民的同时,从张若起的历任巴蜀地郡守、县令,辽仿照咸阳建制兴建成都城。郸城、临邛城、江州城、阆中城,设置城防、粮仓以及盐官、铁官、市官等,又修通道路(如:'五尺道')上述措施,促进了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入汉以后,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土"。直至今天,人们还用"天府"或"天府之国"来指代四川。
汉初,封建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并继续向蜀地移民。蜀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但文化事业相对落后。汉景帝(前156年~前141年在位)末,文翁出任蜀郡太守,首创官学,将兴办教育列为治蜀首要目标。从此蜀郡学风大盛,可与文化发达的齐鲁地区媲美。文翁兴学的验传到巴郡和汉中郡,"巴,汉亦立文学"。汉武帝时,更'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
汉武帝时期(前140年~前87年),在巴蜀地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发西南夷,最终将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归人汉朝版图并设益州以统辖,治成都县(在今成都市)。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不仅促进了西南各族人民、各地区问的相互交流与共同进步,而且还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今四川),自立蜀王,国号"成家",建都成都这是自秦并巴蜀后今四川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东汉时四川复归汉有。东汉末又为刘焉、刘漳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尔后,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四川、云南的大部分,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流域的一部分。魏、蜀、吴三国鼎立,但蜀国地域最小、国力最弱。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严肃法纪:广 揽人才'下限其方";劝督农桑,推行屯田;平定南中,稳定后方;联吴抗曹,积极北伐,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诚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袁准。诸葛公论》所说:“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凛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两晋隋唐时期
诸葛亮死后30年,即后主炎兴元年(263年)冬,蜀国被曹魏所灭。不久,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西晋后期,四川爆发震撼全国的流民起义。永兴三年(306年),起义领袖之一、巴氏族首领李雄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改元晏平。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这是秦以后西南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也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之一,历5代、43年其全盛时疆土东守三峡,南至南中,西尽岷邛,北据汉中,相当于今四川盆地及陕、滇、黔等省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桓温征蜀,四川地区重归晋朝版图。自此至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遣第四子杨秀镇蜀,在长达23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四川地区先后历经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当时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隋唐时期,四川地区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征伐,社会局面相对比较安定,从而使封建经济进入一个极盛时期。当时四川 (主要指剑南道,后分为东。西两川 )经济和江南经济同为唐王朝财赋的两大支柱。诚如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序》中写到:'时号扬、益,俱为重藩,左右皇都。从安史之乱唐玄宗奔蜀起,唐朝君主在关中不能立足时,多南避人蜀,利用四川财力、物力再作恢复,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唐王朝多以重臣、贵戚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节度使等以镇蜀,如肿书侍良、同平章事陆象先,礼部尚书苏颁,宰相杨国忠、杜鸿渐、武元衡等。与此相应。在唐后期,朝廷的宰相也主要从剑南三川节度使及淮南节度使中挑选。据统计,自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至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在担任三川节度使的93人中,先后有40人入朝为相。剑南三川因此被认作是"宰相回翔之地"。
唐天佑四年(907年春,朱温取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后,王建、孟知祥便先后凭仗四川财力、人力,建立起前。后蜀政权,分另历时18年、31年,前期都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农桑,肇兴文教,,没有战乱,遂使四川经济继续发展,战略地位更显重要,所以,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即制定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将南方各国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后蜀列为进取的首选目标,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军从剑门及三峡两路人川,于翌年正月灭后蜀,然后将府库财货以舟运车载,径送京师"号为'日进,一直搬运数年才将"盂氏所储之诸物悉归于内府矣"。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时期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斗争最为激烈、民族矛盾最为尖锐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四川先后发生以王小波、李顺起义为代表的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士兵起义;发生以吴蚧、吴兄弟为代表的抗金战争和以余蚧为代表的抗蒙战争;发生明玉珍据蜀,建立以重庆为国都的大夏政权割据事件。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与全国其他地区(北方)相比,四川地区仍然维持一个大体安定的社会局面,加之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和一些地方官员对发展生产的重视,使得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并且超过唐代,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一个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充裕的战略大后方。但蒙古攻蜀,使四川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以致在整个元代都没有恢复元气。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发兵攻蜀,平定大夏政权,将四川地区统一到明朝的版图。明代,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以正德(1506年~1521 年)农民大起义和明末张献忠入川最具典型意义。正德农民起义前后延续五六年之久,纵横川南、川北,川东及川中数十府、州、县。起义的参加者,除广大破产农民外,也有很多盐工。这标志着四川工业工人开始登上阶级斗争的政治舞台。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全盛时领有今四川的大部分。
清代,官制方面的督,抚制逐步规范化。乾隆13年(1748年),规定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驻成都,使行省制更趋完善。清代,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社会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才算步人一个持续稳定时期。到嘉庆元年(1796年),又爆发以四川为中心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长达八九年,先后有数十万农民参加。清廷以耗费2亿两军晌,损失1 名总督以及提督、副将以下军官400 余员的代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从此,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开始走下坡路。
宋末元初、元末明初及明末清初,四川在空前的战乱打击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封建统治者相应采取的重大对策便是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的结果,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性耕地不足的矛盾。又使人口缺乏、田地荒芜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明嘉靖(1522年~1566年)以后,特别是清康熙(1662年~1722年)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四川经济里己孕育并萌生出资本主义的因素,如农业商品化过程的出现(表现蚕丝、棉花、麻、烟,茶等经济作物的经营上),各类手工业生产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工场手工业特别是井盐业里的出现,多层次区域性市场的逐渐。形成等。但是,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和清王朝政治上的极端专制主义,加之所采取。抑商、闭关和重税政策,致使四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其力量在自给自足的。然经济的汪洋大海里显得十分弱小。
近现代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是与沿海沿江地区相比四川资本原始积累仍晚近半个世纪。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重庆开埠(1891年),外国资本主义打开四川市场大门,四川资本原始积累和与之相应的四川社会近代化过程才算真正开始。而这一过程,则是以对四川自然经济的破坏,以对四川人民,特别是对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的掠夺,以对四川地区的中国主权如土地使用权、矿山开采权、铁路修筑权的攫取和四川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为代价的。这一方面,加深了四川社会的基本矛盾,如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激化了四川人民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四川各族、各阶层人民由此而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同时又需要发展四川 民族资本主义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四川历史上发生许许多多;引人注目的大事件,19世纪60年代初的李、蓝起义与石达开入川, 60年代~90年代的两次重庆教案和成都教案,特另是以余栋臣起义为代表的反洋教斗争;20世纪初以"反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起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四川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崛起和与此相关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前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20世纪初地方官推行的包括近代教育、近代实业在内的各项"新政",川省商会的广泛设立(至1911年达9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与联合及资产阶级立宪运动,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领导的四川保路运动与保路同志军大起义……一波又一波的近代历史大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向封建主义压迫与外国资本主义一帝国主义压迫发起冲击,最后虽然没有使四川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却结束了清朝在四川的专制统治,教育并锻炼了包括近代知识分子在内的各族、各阶层人民。
与此同时,四川工人阶级也逐渐形成和走向成熟。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四川促成了以先进知识分子为桥梁的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四川历史也随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26年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使这个革命阶段从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昌,则将这个革命阶段推向辉煌的最点。
1919年至1950年的31年间。四川社会发生了许多独具特点、对自身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或关键性作用而又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事件,如川陕革命根据地(时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与重庆谈判,四川军阀混战与"防区制",蒋介石势力人川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沿江工矿企业及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的内迁,西康建省等。
数千年的历史进程表明,四川不仅对祖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对以汉民族力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近现代国家的统一与进步、繁荣,都做出了无私贡献。四川社会在做出这种贡献的同时。也获得全国慷慨的支援并持续发展自己,终于迎来四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四川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春天
④ 山西省 忻州市 代县古建筑 古墓遗址主要分部情况 历代出过名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 长城第一楼——边靖楼(楼悬“声闻四达”巨匾为亚洲第一匾), 与鹳雀楼齐名的南楼遗址; 中国名塔——阿育王藏式塔, 中国长城文化瑰宝——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 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祠堂——杨忠武祠及北宋爱国名将杨延兴之墓葬——杨七郎墓; 净土祖庭东晋佛学大师释慧远说法之第一道场——白仁岩禅寺; 山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代州文庙; 晋王李克用墓; 明侍郎吴嘉会所筑南园遗址、代州冯氏家庭所建知园、东园、西园遗址、明兵部尚书孙传庭别墅映碧园遗址、明通政使张崇礼所建考盘园遗址、周玳建元宝池花园遗址 代县历史名人 1:昙鸾:代县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净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静帝为“神鸾”,梁武帝为“肉身菩萨”。 14岁出家于五台山,终年诵读经书,因研究注解《大乘经》积劳成疾,便停笔周游名山,拜访名师。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结识名士陶弘景;后至魏,入洛阳,逢印度大法师菩提流支,受教《观经》,法道大进,从此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魏王对他十分敬重,尊为神鸾大师,并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因常去介山之阴聚徒讲经,此地后称鸾公岩。著有《往生论注释》2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疗百病杂丸方》3卷等。昙鸾发展了净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续之(376~423),南朝隐士。字道祀。祖籍代县。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时,晋室南迁,周续之先人南渡长江,定居豫章建昌县(今江西省建昌县)。12岁时,在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教,苦学数年,通五经,名冠同门。后到庐山,拜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为师,与当时的刘遗民、陶渊明皆隐居不仕,被称为“当阳三隐”。刘毅、刘裕数次以高官厚禄请他下山,皆不受职。刘裕称帝(南朝宋武帝)后,敬重其才,在东郭外设馆招徒,请其讲学,并数次亲临学馆问礼。后患风痹,移居钟山。著有《丧服注》1卷、《毛诗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传注》、《公羊传注》等。 3:杨义臣(?-617),隋末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 4:马三宝,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将,柴绍家童,帮平阳公主收服数支义军,后为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被称为唐朝的卫青。 性敏慧,少年时被柴绍收为家童。柴绍娶李渊女儿为妻。隋大业十四年(618),李渊起兵太原反隋,柴绍随之,马三宝护柴绍之妻避乱。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马三宝收抚群雄,兵至数万,自为总管。后随秦王李世民入长安,击败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刘拔真,又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山(今甘肃境内),斩其首领,俘虏数千,以功封新兴县男。贞观初,授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卒谥“忠”,葬代州南校场横冲桥。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时期代北(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于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将门,自幼习骑射,事唐末强藩李克用,曾跟从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 6:田琦,〔唐〕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德平之孙。官汝南太守。工书,篆楷八分,无不精诣。尝书唐魏文候庙碑,善画人物,有洪崖子橘术图。兼善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 《历代名画记》、《唐书艺文志》、《图绘宝鉴》、《墨池编》、《述书赋注》。 7:史建瑭,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一带)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 代县白人岩 8:李承嗣,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河东镇的著名骁将。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为唐朝戍边,出生于神武川新城(今应县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战功,赐姓李。黄巢起义时李克用在代州组织“鸦儿军”勤王,立得首功,先后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晋王,逐渐成为唐末乱世的一个霸主。 因他于代州起兵,死后被葬于代州,墓在现在代县七里铺村。后其子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奉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旧小说演义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个养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间传说、戏曲关于他的非常多,演义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敌的人物,有诸如存孝打虎,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夺取长安等传说,关汉卿也写过《哭存孝》。 这个是代县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韬,代州人,五代后唐大将,曾为李氏父子立下汗马功劳,被庄宗李存勖任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阉宦被庄宗冤杀。 11:张敬达,代州人,五代后唐将领,唐末帝时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围攻太原,石敬瑭勾结契丹,张敬达兵败被杀。 12:史俨,生年不详,卒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先后事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两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县人,五代时后唐大将,被赐名为李绍琛,在灭前蜀之战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于唐景福二年(893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字继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县)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赵匡胤讳,宋人薛居正修史时,改为史懿,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15:史匡翰,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卒于后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 史匡翰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是后唐的猛将,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将。 16:萨都剌(1272~1355)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代县人。本答失蛮氏人,因其祖父、父亲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定居雁门。自幼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工诗能画,擅长书法,年轻时已负盛名,但因元初废除科举,无法步入仕途。后家道中衰,处于“家无田、囊无储”的窘境,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萨都剌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吴楚等地经商,因不谙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弃商归家,遍结诗友,创作技巧日益提高。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进士及第。先后任京口(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史、闽海福建省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使经历等职。任职其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廉声能绩,父老称道。 一生作诗甚多,“诗才清丽,名冠一时”,雄踞元代诗坛。他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寄予无限深情,创作出了许多抒写江南美景、水上风光的写景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他勇于写出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鬻女谣》、《大同驿》、《早发黄河即事》等许多诗篇,皆以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笔调嘲讽各级官吏及公侯,寄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萨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诗作自辑为《雁门集》,礼部尚书于文传作序,以多种刻本传世,其族孙萨龙光的嘉庆年间刻本较为详备,收诗798首。 17:杨继美,字汝孝,别号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卫(在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嘉靖九年(1530),万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边以军功升旗牌官,遂隶籍振武卫。 18:林春,字孟阳,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领乡荐,授应天通制。工古文词,且精书翰。性酷好书,字体清劲遒丽。《分省人物考》。 19:孙传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书,陕甘总督,长期与起义军作战,曾俘虏闯王高迎祥,在潼关与李自成作战阵亡,墓在代县。这人在老家名气也很大。 因为雁门关历来是边关要冲,曾经历大小四千余战,所以有关军事的名人也显得格外的多,下面说说代县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张凤翼,生卒年待考,代县人,明末将领。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广宁兵备道副使右参政、右佥都御使、辽东巡抚、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祯三年(1630)总督蓟辽保宁军务,会同马世龙等将领与清兵作战,收复四城,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兴起后,他多次谋划,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将义军逼近三河(黄河、长江、运河)地带加以围剿的计划。义军受挫进入湖北北部山区后,又谏崇祯令各明军加紧围困,断绝粮源,以困死起义军。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赐尚方剑督师迎敌,贻误战机,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论前功恢复官职。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枢政录》10卷。 21:冯如京,冯云骧、冯云肃父子:都是清初学者,冯云骧、冯云肃曾在顺治朝同中进士。 冯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员。字隐修,号秋水。代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由拔贡授滦州知州,三年迁永平同知。清顺治初任永平知府,后迁陕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陕甘浙任内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后辞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后母殁,居丧未满即入京,终年67岁。工诗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圣贤正帝》10卷。 代县博物馆 22:冯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鲁川。代县人。1836年,道光丙申进士,年仅二十一岁,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仅21岁。后升郎中。性耿直,笃志于学。当时古文家梅曾亮、汉学家张穆各树旗鼓,互相争鸣。他往来于梅张之间,各取其长,尽得两家之学。尤工于诗,与京都名士董文灿、邹懿辰等日夜诗酒酬唱,名噪一时,后官庐州知府、调署庐风兵备道,驻寿州(今安徽寿县)。一生清苦,衣履朴素,但遇古书佳帖,不惜高价购买。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宁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后唯留俸金四两、书数十箱。赖友朋捐资,方得归葬祖茔。所遗诗文,由董文灿收集,刊刻《徽尚斋诗集》6卷,《适适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牍若干未刻。 23:冯光裕,字叔益,号损庵,代州人。康熙辛卯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有《柴门老树村稿》。 24:冯廷丞,冯光裕之孙,乾隆朝人,曾任台湾道按察使。 25:孙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县人。少年天资聪颖,下笔千言,名噪同辈。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应举落第。长辈亲朋劝他俯就规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载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悦试官。”后矢志不参加科考,以教职为生。 性格刚烈,好打抱不平。当时,代州东路营守备罗某,肆虐乡里,民怨沸腾,孙演早欲给以惩治,一年祭孔毕,罗某出文庙即径自上马,孙演猝然将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顿,并指着庙门两侧所树牌坊责问:“此系何处,小小守备,不遵上谕,骄横如此!”原来文庙两侧牌坊刻有皇帝圣谕“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以示尊孔之意,孙演乃以此为由教训了罗某。州官道台以殴打上官罪缉捕孙演;孙演得悉后出城躲避。不久,学政来代巡察,当官吏出巡时,孙演登上鼓楼,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将他带到学政轿前,他从领中取出状呈,学政阅后笑道:“孙生有胆,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备,有犯上嫌。”随即将罗某撤职,又命代州教官轻打孙演一手板了案。从此孙演名震代州。孙演工书法,用笔刚健浑厚,遗墨至今尚存。 26:张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县五里村人。清末赋税繁重,农民无力交纳,凡过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这些差役趁机敲诈勒索,捕人夺物,乡民只好行贿送礼,以解燃眉之急。张文明对此深恶痛绝,一年,他故意拖欠粮款,当差役登门时,卑词逊礼,央求宽限,并写与付条据一张,让衙役到商号支取,作为贿金,事后上告州官,并以商号支付账目为凭,上官不得不惩处役吏了案,州人大快。当时地方官员也巧立名目,额外加征,中饱私囊。 光绪十五年(1889),张文明不顾个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与州官李光斗据理力争。李光斗以势压人,诬指张文明蛊惑人心,反对朝廷,欲置张于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愤慨,支持张文明到山西巡抚衙门告状。开始,巡抚袒护属下,拖延推诿。张文明不畏权贵,多次呈状控告,在社会上大造舆论,巡抚恐激起变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处此案,革除积弊,并立简明税赋章程,镌石在堂。此后,苛捐杂税略有减轻。 27:曹权,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师。代县峪口村人。咸丰年间生。 贫寒农家出身,14岁到县城,跟随教伦武师学习武术,尽得教伦技艺,后又四出拜访名师,博采各家所长,武艺日精,被任为镖师,护送行旅。一次,曹权领车队前往宁夏运粮,夜宿旅栈,被匪围困。匪首声称要与曹权决一胜负,曹权使人传话,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车队上路,群匪来回盘查,却不见曹权踪影。车队驱驰40余里,仍不见其赶来,正疑虑洌 忽见曹权翻身坐于车上。众人问其由来,曹权笑道:“我贴在车底板,随大伙一路到此。”曹权所学武术有花拳、六合枪、春秋刀、羊角刀、盘龙棍、鞭杆等。 28:庞玺,生卒年待考。清代书法家。字次符。代县赤土沟人。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编修。多次到各省主持乡试,衡文公允。任平凉知府期间,减轻税赋,并招安了河州回民起义军。工书法,其字遒劲圆润,功力深厚,书作广为流传。 29:冯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诗人,曾有诗:“慷慨歌风怀猛士,白登一困少韩彭”。 近代(民国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县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军区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1员、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贾久民(1921- ),山西代县人,历任中共南平地委书记,福建省交通厅厅长、省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大学校长、福建省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纪委第三书记、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3.冯苓植,山西代县人。195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教师、演员、编辑,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张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县)人。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设计院院长、副部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县人。,财政部工业交通财务司司长、副部长。 6.张国民,男,汉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县人,大学文化程度。;2005.0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7.张文斌,山西代县人。大庆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胜利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石油工业部顾问 8.张里,山西代县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县人。1939年参加代县妇女救国运动委员会,曾任县妇救会组织委员。积极组织、动员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1月被日军逮捕,始终不为敌软硬兼施所动。同年2月13日被杀害。时年23岁。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罗钢。代县人。1939年后任代县公安局长、基干游击队政委、敌工部长等职。1943年7月,高凡只身进入日伪据点,在内线配合下,活捉了伪军队长李子适,使伪军100余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队。为使寨里据点伪军反正,高凡于9月23日再次进入据点,不料伪军班长刘俊背信弃义,向日军告密,日军素闻高凡足智多谋且枪法高明,不敢闯入高凡住房,便一面包围,一面从屋顶上挖窟窿,当屋顶挖塌时,高凡连打数枪,趁敌慌乱之际由后窗跳出,迅速冲到村边寨墙,越墙时被敌机枪射中牺牲,时年35岁。后人为纪念高凡烈士,将寨里村改名高凡村。
⑤ 山东莘县有哪些遗址
名胜古迹【莘亭伊尹耕处】 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东侧有伊尹庙。伊尹生活在夏殷之间,他协助成汤打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荒淫暴虐的国君夏桀,废夏立商,后又辅佐外丙、中壬为王,曾放逐太甲,“摄行政当国”,直至太甲悔过。大文豪苏轼称赞他是“行之天下不以为惊”和“临大事而不乱”的古之君子。据《孟子》记载,伊尹相商前曾躬耕于有莘之野,后来莘县城北之地一度被称为“伊田”。【马陵道古战场】 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2005年5月,由大张家镇出资,修建了马陵之战纪念馆。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上将题写了馆名。【太子冢】 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旁,是春秋时卫国太子伋和他弟弟寿的合葬墓。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亩多大,远远望去象一座小山。据载,卫宣公纳太子伋妻宣姜为妾,生二子寿、朔。伋生性宽厚,宣姜多次陷害他,想让己子继位。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并与朔合谋,派人在莘野杀伋。寿救兄长,设法将伋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结果被伏兵杀死。伋醒后赶往莘野说明真相,也被杀。当地百姓感怀两人义烈,自动凑钱出工,将其收敛合葬,名曰太子冢。一张姓人家自愿守墓,后此处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名太子冢张庄。伋之同母妹妹闻兄死讯,私自逃出,奔向莘野,行之当时的杜婆村,患病身亡。后人便把杜婆改称“妹冢”,即现在的妹冢镇驻地。【文庙】 清代祠庙建筑。位于莘县东街路北。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50年。原有大门、大殿、奎文阁等建筑,今仅存大殿3间。大殿建于高出平地0.5米的平台之上,东西长16.5米,南北宽9.4米,高9.1米,砖墙,歇山,青砖灰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建国后曾辟为“烈士祠”。每年清明节,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此开展纪念活动。80年代,因大殿破损严重,烈士遗物被移往丈八烈士陵园。文庙内现仅存大殿和几株古柏、古藤。2002年对文庙进行重修。1999年4月被聊城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洼遗址】 古遗址。位于莘县朝城镇西孟庄村北。遗址占地约180公顷,低于四周0.7-1米。表面有大量汉代灰陶片、灰坑及宋、元时瓷片。1974、1978、1979年曾先后出土5件汉代灰色陶罐,1985年出土1件唐三彩道士。遗址东北部为东汉东郡太守臧洪之堌堆,制高点9.5米,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合土筑成,夯土痕迹层次甚清,清代《朝城县志》称此台乃春秋时齐桓公会诸侯之处。1978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干故城】 汉代城址。位于莘县城东北20公里的马桥村。北长570米,东西宽450米。遗址中心高出四周3.5米。地表暴露有汉代灰陶片和唐、宋、元时期的瓷片。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击败匈奴右贤王,俘获匈奴裨王10余人、将士1.5万人,汉武帝晋升卫青为大将军,卫青的3个儿子皆被封为侯。其中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始成为侯国所在地。遗址东1公里处曾有一碑,记载大名府发干县的沿革情况,1958年毁掉。1974年冬,遗址东挖出一眼古井和木制车轮以及陶缸、盆等。1983年,遗址内出土了12个明代瓷盆。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氏墓群】 唐宋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韩允中墓碑和韩国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碑身与碑额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宽2.13米、厚0.77米。额上浮雕6条龙,曲折盘绕,层次分明,龙首饰在碑首侧,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额。碑文多有残缺,可辨者有2500字,书体工整秀劲,波折险峻,有褚体韵致。墓表,位于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圆形,饰仰莲,座方形。八棱柱体刻有宋绍圣二年的简短文字,记叙了宋代补添神道石刻的经过。石豕,首残,残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于方形基座上,隐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样子。石羊,高0.96米,俯卧在长方形基座上,双角大而弯曲,安祥地注视前方。石马,首尾长2.36米,高1.60米,着鞍辔,雕琢浑朴。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带牵马石俑,头部已残,高1.40米,形象威严,神态逼真。武士俑,头戴冠,双手持剑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颈,双目圆睁,威武庄严。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为显官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伟有异于常。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武阳故城遗址】 隋代古城遗址。
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段屯村西北150米处。遗址高出四周耕地1.5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200米,地表暴露出宋、元时期的瓷片,多为碗盘。1978年被莘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铁钟】 金代铸铁器。铁钟体高2.41米,钮高0.49米,通高2.90米,唇部直径1.77米,围径5.56米;顶部钮由两条气度凶悍的蠕龙交织而成。钟重约10吨。钟体上的纹、字大部清晰可见。下部为一周阳线植物形花纹;上面是较小的方各,其中一格内有“承包四年六月初六日铸造”字样及铸造者姓名;下为大方格,与小方格以八卦文作界,格内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安”等铸字,顶部为气象雄浑的云雷纹。现存于莘县古城镇,2002年建有钟亭。【三槐堂】 宋朝一代名相王旦家族的宗祠,坐落在莘县套庙王庄村。苏东坡在《三槐堂铭》中写道:“魏公之业,与槐俱荫。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史载王旦的父亲王佑官至兵部侍郎,虽有经世之才,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在院中亲手植槐三棵,祝愿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其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王旦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不受贿,不置田产,不蓄声妓,忠奸分明,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创王家世代家风。其后辈子侄多经科举入仕途,仅在宋史有传的就有11人之多,且均为官清正,各有建树。三槐王氏自王佑起,至今已有48世,其后裔散居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断有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的名人来莘县“三槐堂”寻根访祖,延续家谱,追思先人之高风亮节,宏扬中华之传统美德。正如古诗云:“三槐始植兆三公,不与陶门五柳同;朝代更替星斗转,至今堂下播清风。” 【燕塔】 亦名宝塔、雁塔、燕塔。位于城中西北隅今文化馆院内。建于金天眷二年(1139年),一说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拆于1968年春。据旧志载。塔东西阔十四步,南北长十三步,高十三级,顶上有铜笼容二十余人,可望七十里,曾为“拒寇护城”起过重要作用。“望气者谓宜发科名”。明清代曾数次维修,邑人亦“迭赋鹿鸣”,将塔视为莘县的骄傲和莘城的象征。1944年解放莘城时,塔作为全城的最高点被我军首先占领。据老教师赵仙如测记,塔底面积533平方米,高48.6米,每级有四门,至顶可望数十里,并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塔下有古庙,庙内有石雕女神像,传为南海大士,俗称“石奶奶”。莘城一带百姓旧有正月十六登塔,十月十八日赶庙会之俗。1958年破除迷信,拆庙拉神,古庙不复存在。1968年塔被以“不安全”之由拆毁,拆出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座小银塔和一具石函。函内有舍利子,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银塔属板金工艺,玲珑剔透、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经书、银塔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石函存县文物馆。1981、1982年《文物》杂志对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评价。八十年代以后,历届县领导及文化部门曾起议重建,后因资金问题终止。至今人民仍热切期盼着记忆中的宝塔重现,改变古州郡无古迹的缺憾。2005年8月由县政协组织成立莘县燕塔研究会,筹备重修燕塔事宜,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现燕塔正在修复之中。【野猪林】 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相传是《水浒传》中好汉林冲由汴京发配至沧州途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之处。北宋时期,野猪林经常有野兽出没,很多人在此丧生。《水浒传》第八回写道:“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据《观城县志》载,野猪林村东是徒骇河,村西是马颊河。这两条河都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通治理的较大河流,村北有三沟(于沟、王沟、马沟),村南有三庙(红庙、朱庙、双庙),地形较为复杂。【十字坡】位于莘县和河南省范县交界处,相传是《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开店、结交江湖好汉的地方。据说,孙二娘娘家在樱桃园,婆家住在现在的张青营。十字坡、樱桃园、张青园三足鼎立,相距不远。几百年来,民间艺人在这一带串乡演出,都忌讳说唱《武松打店》以及《水浒》中有关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故事。十字坡有一大桥,站在桥头,可以饱览金堤河上的秀丽景色。【琉璃井】 位于莘县观城镇东南7华里古井村,井筒上半截全是青砖砌成,水面上下部分为硬如石滑如镜的琉璃疙瘩。每有物体击水,便发出铜钟般的嗡嗡声。大旱之年,其他水井皆干涸见底,唯有此井水量不减,而且特别甘冽清爽。相传古时候有一张姓人家,为躲避官府豪绅的盘剥,携妻子儿女来此定居,每逢大旱,吃水就发生困难。为此张家女儿翠玉,经常跪求嫦娥仙子帮助,经仙子指点从云峰山上采下10条紫荆,放入井中燃烧,井中流沙很快被烧的坚如石亮如镜,井底也有泉水涌出。紫荆尚未烧完,云峰山守山老人赶来,把火熄灭,拿走紫荆,于是这口井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公里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当地政府和群众立碑、筑亭、植树,修建了“马本斋烈士陵园”。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
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0亩。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回族埋葬习俗用的坟丘和烈士纪念祠堂。纪念祠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写的挽联。“马本斋烈士陵园”门额系烈士之子马国超所书。这些主建筑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甬道贯穿其中。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庄严肃穆,朴素典雅。每逢清明节,张鲁镇人民都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来莘时都曾来此凭吊。马本斋是河北献县人,曾在旧军队中闯荡20年,由士兵升为团长。后因对旧军队不满而回乡闲居。“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寇,屡屡重创日军。1942年秋转战到鲁西北,一直活跃在莘县、观城、朝城、濮县一带,给盘踞在这里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当时的冀鲁豫边区主任黄敬称他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丈八烈士陵园】 又名鲁西北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西北隅,建于1945年,占地约百亩,是聊城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0米。陵园坐北朝南,由门楼、纪念碑、纪念室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纪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二层塔壁镶嵌着八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亲书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其中师级干部3名,团级干部10名,营级干部6名,连级干部9名,排级干部102名,班长和战士643名。纪念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亲笔书写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陵23座,园内苍松翠柏,冬夏常青,白杨参天,果树成方,鲜花盛开。整个陵园庄严肃穆,生机勃勃,是聊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⑥ 江西省泰和县螺溪镇有好玩的地方吗
泰和自古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明礼仪之乡,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绿色”方面,自然景区达2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白鹭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万亩高山草甸天湖山形若锦屏,高紫山、紫瑶山是佛教胜地。“古色”方面,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古塔25座、古桥35座、古祠518栋、牌坊37座、古庙17座。有古文化遗址10余处、古墓7处。白口城遗址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为庐陵县治;快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被录入《中国名胜词典》,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杨万里等文人骚客都曾亲临游览题咏;建于后唐的槎滩陂,为当时江西水利之冠,至今仍在发挥灌溉效益。“红色”方面,泰和是革命老区之一,革命胜迹遍布全县各地,白云山战斗指挥所、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家洲集中营、三十都秋收暴动动员大会旧址等,让人心驰神往。
快阁:座落在县城东隅泰和中学内。始建于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旧名慈氏阁,北宋初知县沈遵更名快阁。快阁历经四次兵火六次重修五次重建。1973年,快阁被龙卷风摧毁,1984年重建,但未能竣工。占地约1225平方米(比原扩大2倍),通高约24米(比原加高4米)。为我县西昌八景之一。它为研究古建艺术及泰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仙桥:又名迎仙桥,座落在县城东门快阁东面“望仙门”下。据传晋代王子瑶、唐代匡智叔侄在东面王山成仙,站在桥上可望见此山而得名。桥东西向,横跨护城河,为隋唐至清代东达吉州,西至龙泉(万安、遂川)的必经桥。北宋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本县萧平野重建,清康熙、乾隆间修。桥单孔单拱,粉红石并列错缝砌成,长8.30米,宽3.33米,高3米,桥面铺青条石。它的保存有助于古建技艺和桥梁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头山塔:俗名苟子脑塔。座落在澄江镇横田村西南的龙头山上,东靠京九铁路,北连丘陵。始建于明代万历25年(公元1597年),明万历45年知县王元瑞修,清同治8年塔顶坠。九级八面,塔基周长24米,高约34.5米,呈锥形,塔中空,墙厚2.87米,内径4.26米。第一层朝南偏东开有券门,二至九层各面开有数量不等的券门、神龛和菱形窗,墙心有夹道,循级盘旋可登塔顶,现楼板已毁。明代列为西昌八景之一,今塔已逾400余年乃耸立山巅。它为研讨古建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无桥:座落在沿溪镇潋溪村委江畔村西南侧。为江畔村公建,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桥三孔单拱,拱与拱之间建有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面铺石,两边立有青石栏杆,栏杆上阴刻“光绪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无阿弥佗佛”。桥长38米,宽3.35米,高3.5米。它的保存有助于考察清代石拱桥的建筑技艺。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931年7月,蒋介石拼凑3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敌蒋鼎文师败退后企图经老营盘逃往吉安。8月26日,当蒋鼎文师进入老营盘附近的王朝山和石灰山时,早已埋伏在山头的红军和游击队立即围歼,40分钟结束战斗,歼敌一个旅,缴枪炮3千余,获全胜。为表彰烈士和纪念此次战斗,1964年泰和县人民政府在老营盘镇敬老院南侧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基方形,二层平台,边长23.15米,碑身方塔式,高12.5米,该碑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建筑。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都秋收暴动大会旧址:座落在我县冠朝镇下坑村委新西坑村。1927年9月底,康纯等赴广州与党中央领导成员张太雷取得联系。10月初回文塘小学(区委机关)后,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贯彻“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当晚打了刘训年的土豪,第二天在新西坑(属三十都)“善庆堂”召开了一千多人的暴动动员大会,成立了农民自卫队,掀起了暴动高潮,开展了“三杀”、“五抗”斗争。与万安农民军组成赣西农民军,11月26日至27日攻下泰和县城。旧址为撰写泰和革命斗争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座落在小龙镇白云山村。1931年3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同志力排“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与朱德、朱云卿、黄公略等领导同志,在白云山下桥头岗布下“口袋”阵,围歼敌军。5月14日,毛泽东同志以白云山顶西崖下的古庙为战斗指挥所。16日拂晓,敌28师师长公秉藩率军进入伯佐坑,钻进“口袋”。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飞将军自重霄入”,五个小时结束战斗,毙敌2千余,伤2千余,俘4千余,缴枪炮3千余,敌全师覆灭,公秉藩被浮后潜逃,首战告捷。毛泽东同志为白云山战斗写下了千秋传颂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指挥所(古庙)残存,1977年,县人民政府在庙侧建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旧址为第二次反“围剿”的重要史迹。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科甲第(明德堂):座落在万合镇梅冈村,是一座具有明清典型特色的古祠堂,于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始建。该祠堂座北向南,虽经760多年风雨仍保存良好,它的存在对研究明清的历史、民俗及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200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委县苏旧址:为座落在县城北门的天主堂。1930年7月24日,红军和游击队攻下泰和县城。25日,县委、县苏机关由农村迁入北门天主堂办公。在此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当时,全县除三峰、桥头外,都建立革命政权,有6个区,102个乡。旧址教堂形式,面积约1500平方米。它为考证我县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贞节坊:座落在桥头镇龙洲村。此石牌坊为严略三之妻温氏守节而立。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粉红石石榫串固,四柱支撑而成。全坊四柱三间三檐,平面呈长方形,长4.9米,宽1.4米,高5.5米。坊柱和石匾均浮雕有龙凤、花卉和人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稳重壮观之感。其制作工艺和装璜艺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老的民族建筑技艺和雕刻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洲集中营:因抗日形势所迫,1939年,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南迁泰和,为反共溶共,于1940年6月在马家洲松山村设秘密监狱,叫马家洲集中营,又称江西青年留训所。先后关押我革命党人、群众近500人。南方工委领导人张文彬、廖承志等领导人也被关在内。在狱中,革命先烈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集中营由一栋祠堂和三栋民房组成。祠堂内关一般政治犯,第一栋民房关重要犯,第二栋民房关女犯,第三栋民房为办公室和宿舍。它的保存对研究中共党史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岭遗址:座落在螺溪镇黄洲村委槎源村南约200米的丘陵中,南临禾水河。因烧窑取土,地下的古代遗物都暴露在地面上,采集有残石刀、陶鼎(鬲)足及方格纹、米字纹陶片。经考古鉴定,属战国遗址。它为证史、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调禅师墓塔:座落在水槎乡西阳山黄龙坪上,座北朝南,外呈馒头形堆,封土高约10米,直径20米。在唐后期调公自桐城(安徽)来水槎西阳山,三年后募捐建“宝藏寺”,辖脚庵108座。甲申调公殁,戊子兵乱,寺尽焚,“黄龙坪”调公墓塔仍在,后人为纪念他,山下二村取名为黄龙村和宝藏寺。其墓于1982年被挖开三层,地下墓塔呈八角形,下存几层不祥。它为考证我县的佛教史提供了佐证。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飞锡桥:座落在碧溪镇江边村西北约1公里处的泰井公路旁。因桥西北建有飞锡阁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江边村李氏建,历代重修。桥跨六七河,三孔单拱,用岩石并列砌置,互相扣锁而成。桥面铺条石,桥拱之间附砌三角形的护桥墩。桥长28米,宽3.4米,高5米。它的存在有助于古建艺术的研究。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直墓:座落在沙村镇尹家村北面约200米处,北邻319国道。尹直(1431-1511),字正言,沙村镇尹家人。明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成化初,任经筵讲官,升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礼部左侍郎。弘治间入内阁(副宰相),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尹直殁于正德六年,归葬乡里,谥文和。墓座北朝南,全墓约200平方米。尹直墓的存在为研究我县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座落在县城西南郊赣江大桥南岸,东靠赣江大桥引桥和319国道,北临赣江,城址分内城和外城,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经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它是我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文化堆积最厚的一座汉~晋时期的城址,说明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已成为江南的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槎滩陂:座落在禾市镇桥丰村委张家村西50米。后唐天成二年进士、西台监察御史周矩(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人)在南唐时创筑。北宋皇佑四年、元代至正间、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清代乾隆间。民国4年和27年、解放后1952年和1983年,都有较大的整修。宋、明、清修陂的碑铭尚存。今陂坝长407米(含沙洲105米)坝顶宽7米,平均坝高9米。槎滩陂为主体建筑,其附属建筑有碉石减水小陂、南干渠、北干渠和石山干渠及螺溪镇南罔倒虹管,另还有渡槽249座,分水闸17座,隧洞一个,总长约35公里。灌溉范围达二县(泰和、吉安),三镇(禾市、螺溪、永阳),一乡(石山),另还有水电站二座,全年供电量为70多万度。槎滩陂是江西省创筑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建水利工程。它为考察历代水陂建筑工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6年1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矩墓:座落在泰和县螺溪镇爵誉村委周家村北约500米的坡地上,座东北朝西南,高2米,宽8.7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周矩(895—976)字必至,号云峰,原籍金陵(南京),后唐天成二年(927)进士,官至金陵监察御史。为避唐末之乱,于天成末年(930)随子婿吉州刺史杨大中徙居螺溪爵誉。约在公元937年经过实地考察,自筹资金创筑我县最早最大也是我省最早水利工程之一的槎滩陂。该墓于2006年11月与槎滩陂一起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山城遗址:座落在沙村镇学士里山上。东连319国道和丘陵,西、南临云亭河,土城,为南朝(陈)筑,“陈置隋废”(县志载)。土城中暴露的古代遗物有石铲(残)和回字纹、云雷纹等陶片。经考古鉴定,属西周遗址,其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它证实泰和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1984年公布为到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士奇墓:座落在澄江镇桔园村委杏岭村北山上。墓座西向东,面积约7亩,省政府先后二次拨专款维修。杨士奇(1365~1444)名寓,号东里,清溪(城东)人,一岁而孤,四岁时随母改嫁东门罗性(字子理),七岁回杨家,“十五岁为童子师”,“贫甚力学,授徒自给”。明建文初修《太祖实录》时,被荐入翰林院任编篡官。永乐四年入内阁。洪熙元年任少保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宣德间任职如故,并赐“杨贞一银印”,下圣旨褒功,颂其“与国咸休”。正统间,又升为少师。他为官45年来,为四朝元老,明代名臣,廉吏清官,“三杨辅政”之一。他白身拜相,又成为泰和“三奇”之一。享年80,归丧营葬,,立御祭文碑,赠太师,谥文贞,英宗先后七次遣官谕祭。其墓和其生前著作与手迹的存在,为充实明史,考察明朝名人墓都具有较高价值。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肖彦祥墓:座落在冠朝镇文塘村委耙塘村东300米的山坡上。肖彦祥(1431~1501),名桢,号寅庵,冠朝龙陂村人。明天顺八年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湖广青史司署员外郎,湖广按察司佥事、副史、按察史,河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陕西巡抚,南京工部右侍郎,刑部和工部尚书。为官40年,以廉干著称。肖彦祥殁于宏治十四年三月十六日,谕祭治葬。墓呈长方形,面积约100平方米,坟高2.5米,龙陂村东立有神道碑。其墓和神道碑铭,为考察其高风亮节及佐证、补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钦顺墓:座落在上模乡油居村委桃岗村南150米的山上。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上模乡西岗村人,明宏治六年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哲学之中的气学。著《困知记》四卷和存、续二稿,《中国哲学史》对其唯物思想作了论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罗钦顺殁于嘉靖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享年83岁。谕祭,谥文庄,赠太子太保,葬桃岗,墓朝东北,面积约3400平方米。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子章墓:座落在上模乡讴里村委林川村后井坑山上。郭子章(1542~1618)名相奎,号青螺,冠朝镇冠朝村人,明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善理学,尤精易学,同时工文学、史学,足迹所至,必有著述,著书百余种,是闻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今《白下记》、《郭子章遗书》(目录)尚存。郭子章殁于万历四十六年,享年76岁,谕祭,赠太子少保,谥文定。墓朝西南,占地约3400平方米。其墓和其著作的存在,是研究地方史和明人文学的珍贵资料。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循墓:位于澄江镇龙门村委康家组陈家??山上。墓高2米,为合葬墓,墓整排一字型,横面11米,坟后立有望碑,墓前有御祭文碑。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泰和县城东人,他5岁丧母,10岁丧父,生活艰苦,但少年即以聪慧闻名。永乐甲午年(1414年)乡试第一(解元),乙未(1415)会试第二(按会试考官拆卷应第一名,因主考官梁潜是泰和人,同乡避嫌,改以洪英第一),廷试时终以实力获得一甲第一名(状元)。他是我县第一位状元,深受成祖器重,是重要侍臣之一。遗著有《芳洲集》、《东行百咏集句》。官至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华盖殿大学士(宰相)。他是明代文学家,富有才学的台阁重臣,在朝廷恭事43年,辅弼五代皇帝,后因土木难兴蒙冤受屈,削职为民。成化六年(1470)宪宗赐祭复官。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彦墓:位于泰和县沙村镇新华村委三山里村山垇里。该墓座北向南,高3米,宽12.3米。曾彦(1425~1501年),名雅彦,字士美,号南洲,今泰和沙村南坑人。曾彦早年即入县学,亦发奋苦读,才思敏捷,答辨应对,随口而出,然而屡试不第,直到明成化三年(1467)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我县三状元之一,时年五十四岁。初授翰林院修撰,九年任满,本当升迁,被人谮毁,出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弘治初(1488年),修《成化实录》,弘治四年八月,进为左春坊左谕德,弘治六年十月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弘治十年(1497年)十月讫归致仕,弘治十四年(1501年)六月十四日殁,享年七十七岁。该墓于2005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⑦ 龙海有什么战争遗址吗最好有相关介绍拜托了各位 谢谢
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兵进占龙溪、海澄县城。顺治九年,郑军与清军在龙溪、海澄一带进行拉锯战。顺治十八年,清廷为断绝民众对郑军的接济,强制实行东南沿海“迁界”,龙溪弃地三万八千多亩,海澄弃地八万零四百多亩,内迁之民饥寒、颠沛,死者不可胜数。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军攻海澄,“赤血波流,僵尸相枕”。至康熙二十年复界,迁界二十年,龙溪、海澄两县元气尽失,繁华闹市化为荒芜废墟,一望凄凉,伤心惨目。复界后,招集逃亡,抚绥难民,使复故业。松弛海禁,使穷民采捕为业,出洋谋生者日多,并采取一系列调整税赋的措施。从复界后到鸦片战争的一个半世纪中,两县一带没有发生过战乱,社会安靖,城乡经济比以前有所发展。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丧权辱国,残民以逞,为人民大众所痛恨。道光三十年(1850年)江源、江发在海澄珠浦创立闽南小刀会,咸丰三年(1853年)黄位、黄得美领导闽南小刀会起义,反抗清王朝封建统治。起义军连克海澄、石码、漳州、长泰、平和、同安、安溪、厦门等地。半年后,在清军围攻厦门一役时,与其抗争73天,打过48仗,使清廷大受震动。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十四日,太平军李世贤攻入龙溪县城,次年四月二十一日为清军所破,县境又遭战争蹂躏。清末,许多龙溪、海澄籍的海内外人士追随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作出积极贡献。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各省纷纷响应。11月11日龙溪县城光复,12日石码光复,13日海澄县城光复。龙溪、海澄县结束封建帝制,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专政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北洋军阀便篡夺了中央政权,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龙溪、海澄地处闽南重镇,军阀部队此去彼来,驻境军阀委派县长,把持县政,截留赋税,派夫派款,搅得鸡犬不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在闽南广泛传播。1926年,龙溪、海澄县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从此,龙溪、海澄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解放事业进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进驻龙溪县城,第四军进驻石码、角美一带,极大地推动了龙溪、海澄人民的革命斗争形势。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对日抗战。次年5月厦门沦陷,6月,日军占领浯屿,屠杀、残害渔民,出动飞机到龙溪、海澄狂轰滥炸,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危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厦门最高司令部于28~29日派员到石码向政府洽降。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龙溪、海澄人民积极投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斗争,迎接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9月19日,龙溪县城解放。9月20日石码镇解放。9月21日,海澄县城解放。龙溪、海澄两县人民从此走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阶段。 1950年,龙溪、海澄开展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巩固新生政权。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1951~1956年,两县从农业互助组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1958年出现高指标、浮夸风的“大跃进”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又遭三年特大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造成困难局面。1966年,“左”的思潮泛滥,全国掀起“文化大革命”运动,龙海人民深受其害。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拨乱反正,重见生机。1979年,龙海县委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沿海开放县,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迎接月港兴起以来五百余年罕有的机遇而奋斗。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衰败,是与社会发展的安定与动乱息息相关的。 龙海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发展生产,先民在旧石器时代已能制造石片、石核、刮削器等简陋工具,新石器时代已能生产几何纹双耳彩陶罐,商周时代已能生产戈、锛、镞石器工具及绳纹陶罐。至龙溪置县的南北朝,生产的桥型四系罐、青釉盅、三足鐎斗,已有较高的工艺技术。唐代,农业有较大的发展,“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宋朝,在八九都筑海成田,疏九十九坑之水灌溉。官港、郑公渠、广济陂、章公渠等水利工程相继兴办,建筑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建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富丽堂皇的白礁慈济宫,整座宫殿建筑集宋以来建筑艺术之大成,有“闽南故宫”美称。号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的江东桥,嘉熙四年(1240年)建成,是中国古代八大名桥之一,充分体现龙海人民桥梁建造的高超技术。我国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说:“每块石梁重二百来吨,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吸引中外学者前来考察和研究,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上也说是“—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其时九龙江全线通航,交通日益便利。地方经济颇有发展,滨海渔业、盐业兴旺。纺织业、陶业、矿业、造船业进一步繁荣。 明朝,经济有长足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景泰年间,月港民间海外贸易兴起;弘治元年(1488年)锦江建埠,成为月港的姊妹港。隆庆元年,海禁开放,准与东西洋贸易,“县既以舶殷,舶亦以县繁”,市场繁荣,有“小苏杭”之称。盛期通商47个国家与地区,贸易额巨,饷税额大,成为明朝“天子之南库”。龙溪“城闉之内,百工鳞集,机杼炉锤,手心俱应”,成为颇见规模的手工业城市。葛布、土潞绸、天鹅绒、漆器、铁器、陶瓷成批出口。制作的自鸣钟,能按时自鸣,银美人能走席敬酒,飞鸾狮象能旋飞旋走,技艺精湛,为“闽中五绝”之一。明末,月港衰落后,遂被新兴厦门港所取代。石码港仍长盛不衰。 清初,从战乱、迁界直到复界,长达三十五年,龙溪、海澄两县沿海经济陷入绝境。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社会转入安定,龙溪、海澄内陆土地基本垦复,沿海一带埭田有所扩大。同时兴建和修复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早晚稻收成有所保障,虽粮食生产仍未能自给,但经济作物生产继续发展,落花生已广泛种植。沿海养殖蛏、蚝,稻田养虾。手工业逐渐复苏,原有的纺织业,蓬勃兴起,所出绒缎,富贵华丽。制糖业仍很发展。石码的木作、竹器、纸箔、神香、烟丝、蜜饯、陶瓷、砖瓦等作坊俱发达兴旺。烟丝已运销内地各省和海外各埠,商业兴盛繁荣。海澄县城南门外,刚复界时是“凄草寒烟”,至乾隆中叶就成为“商旅云集”。石码自康熙二十三年设立钱粮小口岸以后,扩大市镇建设,商业日臻懋盛,至道光前后,出口贸易岁岁增加,成为闽西南与海内外交通贸易的中转站。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外国殖民主义经济侵略,两县航运、纺织、手工、制糖各业都走下坡。
⑧ 山西省 忻州市 代县古建筑 古墓遗址主要分部情况 历代出过名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
长城第一楼——边靖楼(楼悬“声闻四达”巨匾为亚洲第一匾),
与鹳雀楼齐名的南楼遗址;
中国名塔——阿育王藏式塔,
中国长城文化瑰宝——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
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祠堂——杨忠武祠及北宋爱国名将杨延兴之墓葬——杨七郎墓;
净土祖庭东晋佛学大师释慧远说法之第一道场——白仁岩禅寺;
山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代州文庙;
晋王李克用墓;
明侍郎吴嘉会所筑南园遗址、代州冯氏家庭所建知园、东园、西园遗址、明兵部尚书孙传庭别墅映碧园遗址、明通政使张崇礼所建考盘园遗址、周玳建元宝池花园遗址
代县历史名人
1:昙鸾:代县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净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静帝为“神鸾”,梁武帝为“肉身菩萨”。 14岁出家于五台山,终年诵读经书,因研究注解《大乘经》积劳成疾,便停笔周游名山,拜访名师。南抵梁,受梁武帝盛情款待,结识名士陶弘景;后至魏,入洛阳,逢印度大法师菩提流支,受教《观经》,法道大进,从此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魏王对他十分敬重,尊为神鸾大师,并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因常去介山之阴聚徒讲经,此地后称鸾公岩。著有《往生论注释》2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疗百病杂丸方》3卷等。昙鸾发展了净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2:周续之(376~423),南朝隐士。字道祀。祖籍代县。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时,晋室南迁,周续之先人南渡长江,定居豫章建昌县(今江西省建昌县)。12岁时,在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教,苦学数年,通五经,名冠同门。后到庐山,拜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为师,与当时的刘遗民、陶渊明皆隐居不仕,被称为“当阳三隐”。刘毅、刘裕数次以高官厚禄请他下山,皆不受职。刘裕称帝(南朝宋武帝)后,敬重其才,在东郭外设馆招徒,请其讲学,并数次亲临学馆问礼。后患风痹,移居钟山。著有《丧服注》1卷、《毛诗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传注》、《公羊传注》等。 3:杨义臣(?-617),隋末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 4:马三宝,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将,柴绍家童,帮平阳公主收服数支义军,后为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被称为唐朝的卫青。 性敏慧,少年时被柴绍收为家童。柴绍娶李渊女儿为妻。隋大业十四年(618),李渊起兵太原反隋,柴绍随之,马三宝护柴绍之妻避乱。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马三宝收抚群雄,兵至数万,自为总管。后随秦王李世民入长安,击败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刘拔真,又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山(今甘肃境内),斩其首领,俘虏数千,以功封新兴县男。贞观初,授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卒谥“忠”,葬代州南校场横冲桥。 5: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时期代北(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于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将门,自幼习骑射,事唐末强藩李克用,曾跟从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 6:田琦,〔唐〕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德平之孙。官汝南太守。工书,篆楷八分,无不精诣。尝书唐魏文候庙碑,善画人物,有洪崖子橘术图。兼善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 《历代名画记》、《唐书艺文志》、《图绘宝鉴》、《墨池编》、《述书赋注》。 7:史建瑭,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一带)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 代县白人岩
8:李承嗣,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河东镇的著名骁将。 9: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为唐朝戍边,出生于神武川新城(今应县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战功,赐姓李。黄巢起义时李克用在代州组织“鸦儿军”勤王,立得首功,先后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晋王,逐渐成为唐末乱世的一个霸主。 因他于代州起兵,死后被葬于代州,墓在现在代县七里铺村。后其子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奉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旧小说演义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最初指的就是李存孝的十三个养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间传说、戏曲关于他的非常多,演义中是能和李元霸匹敌的人物,有诸如存孝打虎,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夺取长安等传说,关汉卿也写过《哭存孝》。 这个是代县唯一的帝王之家。 10:郭崇韬,代州人,五代后唐大将,曾为李氏父子立下汗马功劳,被庄宗李存勖任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阉宦被庄宗冤杀。 11:张敬达,代州人,五代后唐将领,唐末帝时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围攻太原,石敬瑭勾结契丹,张敬达兵败被杀。 12:史俨,生年不详,卒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先后事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两主。 13:康延孝(?-926),山西代县人,五代时后唐大将,被赐名为李绍琛,在灭前蜀之战中立有功。 14:史匡懿,生于唐景福二年(893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字继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县)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赵匡胤讳,宋人薛居正修史时,改为史懿,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15:史匡翰,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卒于后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 史匡翰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是后唐的猛将,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将。 16:萨都剌(1272~1355)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代县人。本答失蛮氏人,因其祖父、父亲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定居雁门。自幼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工诗能画,擅长书法,年轻时已负盛名,但因元初废除科举,无法步入仕途。后家道中衰,处于“家无田、囊无储”的窘境,不得不为生计奔波。 萨都剌
大德六年(1302)奔走吴楚等地经商,因不谙此道,生意折本。大德十年(1306)弃商归家,遍结诗友,创作技巧日益提高。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进士及第。先后任京口(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史、闽海福建省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使经历等职。任职其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廉声能绩,父老称道。 一生作诗甚多,“诗才清丽,名冠一时”,雄踞元代诗坛。他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寄予无限深情,创作出了许多抒写江南美景、水上风光的写景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他勇于写出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鬻女谣》、《大同驿》、《早发黄河即事》等许多诗篇,皆以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笔调嘲讽各级官吏及公侯,寄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萨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诗作自辑为《雁门集》,礼部尚书于文传作序,以多种刻本传世,其族孙萨龙光的嘉庆年间刻本较为详备,收诗798首。 17:杨继美,字汝孝,别号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卫(在今山西代县)人。生于嘉靖九年(1530),万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边以军功升旗牌官,遂隶籍振武卫。 18:林春,字孟阳,代州(今山西代县)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领乡荐,授应天通制。工古文词,且精书翰。性酷好书,字体清劲遒丽。《分省人物考》。 19:孙传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书,陕甘总督,长期与起义军作战,曾俘虏闯王高迎祥,在潼关与李自成作战阵亡,墓在代县。这人在老家名气也很大。 因为雁门关历来是边关要冲,曾经历大小四千余战,所以有关军事的名人也显得格外的多,下面说说代县文化方面的名人。 20:张凤翼,生卒年待考,代县人,明末将领。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广宁兵备道副使右参政、右佥都御使、辽东巡抚、兵部侍郎、右都御史。 崇祯三年(1630)总督蓟辽保宁军务,会同马世龙等将领与清兵作战,收复四城,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兴起后,他多次谋划,为明廷制定了由西北将义军逼近三河(黄河、长江、运河)地带加以围剿的计划。义军受挫进入湖北北部山区后,又谏崇祯令各明军加紧围困,断绝粮源,以困死起义军。九年(1636)清兵入昌平,明思宗赐尚方剑督师迎敌,贻误战机,削官,九月病卒。十一年(1638)七月,论前功恢复官职。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枢政录》10卷。 21:冯如京,冯云骧、冯云肃父子:都是清初学者,冯云骧、冯云肃曾在顺治朝同中进士。 冯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员。字隐修,号秋水。代县人。明崇祯元年(1628)由拔贡授滦州知州,三年迁永平同知。清顺治初任永平知府,后迁陕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陕甘浙任内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后辞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后母殁,居丧未满即入京,终年67岁。工诗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圣贤正帝》10卷。 代县博物馆
22:冯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鲁川。代县人。1836年,道光丙申进士,年仅二十一岁,是当时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仅21岁。后升郎中。性耿直,笃志于学。当时古文家梅曾亮、汉学家张穆各树旗鼓,互相争鸣。他往来于梅张之间,各取其长,尽得两家之学。尤工于诗,与京都名士董文灿、邹懿辰等日夜诗酒酬唱,名噪一时,后官庐州知府、调署庐风兵备道,驻寿州(今安徽寿县)。一生清苦,衣履朴素,但遇古书佳帖,不惜高价购买。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宁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后唯留俸金四两、书数十箱。赖友朋捐资,方得归葬祖茔。所遗诗文,由董文灿收集,刊刻《徽尚斋诗集》6卷,《适适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牍若干未刻。 23:冯光裕,字叔益,号损庵,代州人。康熙辛卯举人,官至湖南巡抚。有《柴门老树村稿》。 24:冯廷丞,冯光裕之孙,乾隆朝人,曾任台湾道按察使。 25:孙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县人。少年天资聪颖,下笔千言,名噪同辈。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应举落第。长辈亲朋劝他俯就规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载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悦试官。”后矢志不参加科考,以教职为生。 性格刚烈,好打抱不平。当时,代州东路营守备罗某,肆虐乡里,民怨沸腾,孙演早欲给以惩治,一年祭孔毕,罗某出文庙即径自上马,孙演猝然将其拉下,使木棒痛打一顿,并指着庙门两侧所树牌坊责问:“此系何处,小小守备,不遵上谕,骄横如此!”原来文庙两侧牌坊刻有皇帝圣谕“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以示尊孔之意,孙演乃以此为由教训了罗某。州官道台以殴打上官罪缉捕孙演;孙演得悉后出城躲避。不久,学政来代巡察,当官吏出巡时,孙演登上鼓楼,即擂更鼓,州官派差役将他带到学政轿前,他从领中取出状呈,学政阅后笑道:“孙生有胆,打得甚好,但以秀才打守备,有犯上嫌。”随即将罗某撤职,又命代州教官轻打孙演一手板了案。从此孙演名震代州。孙演工书法,用笔刚健浑厚,遗墨至今尚存。 26:张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县五里村人。清末赋税繁重,农民无力交纳,凡过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这些差役趁机敲诈勒索,捕人夺物,乡民只好行贿送礼,以解燃眉之急。张文明对此深恶痛绝,一年,他故意拖欠粮款,当差役登门时,卑词逊礼,央求宽限,并写与付条据一张,让衙役到商号支取,作为贿金,事后上告州官,并以商号支付账目为凭,上官不得不惩处役吏了案,州人大快。当时地方官员也巧立名目,额外加征,中饱私囊。 光绪十五年(1889),张文明不顾个人安危,曾多次在公堂与州官李光斗据理力争。李光斗以势压人,诬指张文明蛊惑人心,反对朝廷,欲置张于死地,此事激起各界人士愤慨,支持张文明到山西巡抚衙门告状。开始,巡抚袒护属下,拖延推诿。张文明不畏权贵,多次呈状控告,在社会上大造舆论,巡抚恐激起变故,遂令雁平道道台查处此案,革除积弊,并立简明税赋章程,镌石在堂。此后,苛捐杂税略有减轻。 27:曹权,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师。代县峪口村人。咸丰年间生。 贫寒农家出身,14岁到县城,跟随教伦武师学习武术,尽得教伦技艺,后又四出拜访名师,博采各家所长,武艺日精,被任为镖师,护送行旅。一次,曹权领车队前往宁夏运粮,夜宿旅栈,被匪围困。匪首声称要与曹权决一胜负,曹权使人传话,今晚不便交手,明天一定奉陪,次晨,车队上路,群匪来回盘查,却不见曹权踪影。车队驱驰40余里,仍不见其赶来,正疑虑洌 忽见曹权翻身坐于车上。众人问其由来,曹权笑道:“我贴在车底板,随大伙一路到此。”曹权所学武术有花拳、六合枪、春秋刀、羊角刀、盘龙棍、鞭杆等。 28:庞玺,生卒年待考。清代书法家。字次符。代县赤土沟人。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编修。多次到各省主持乡试,衡文公允。任平凉知府期间,减轻税赋,并招安了河州回民起义军。工书法,其字遒劲圆润,功力深厚,书作广为流传。 29:冯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诗人,曾有诗:“慷慨歌风怀猛士,白登一困少韩彭”。 近代(民国至今): 1.李成春,山西代县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军区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1员、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2.贾久民(1921- ),山西代县人,历任中共南平地委书记,福建省交通厅厅长、省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大学校长、福建省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纪委第三书记、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3.冯苓植,山西代县人。195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教师、演员、编辑,内蒙古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张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县)人。石油工业部北京石油设计院院长、副部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 5.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县人。,财政部工业交通财务司司长、副部长。 6.张国民,男,汉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县人,大学文化程度。;2005.01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7.张文斌,山西代县人。大庆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胜利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石油工业部顾问 8.张里,山西代县人。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办公室主任,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黑龙江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9.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县人。1939年参加代县妇女救国运动委员会,曾任县妇救会组织委员。积极组织、动员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1月被日军逮捕,始终不为敌软硬兼施所动。同年2月13日被杀害。时年23岁。 10.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罗钢。代县人。1939年后任代县公安局长、基干游击队政委、敌工部长等职。1943年7月,高凡只身进入日伪据点,在内线配合下,活捉了伪军队长李子适,使伪军100余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队。为使寨里据点伪军反正,高凡于9月23日再次进入据点,不料伪军班长刘俊背信弃义,向日军告密,日军素闻高凡足智多谋且枪法高明,不敢闯入高凡住房,便一面包围,一面从屋顶上挖窟窿,当屋顶挖塌时,高凡连打数枪,趁敌慌乱之际由后窗跳出,迅速冲到村边寨墙,越墙时被敌机枪射中牺牲,时年35岁。后人为纪念高凡烈士,将寨里村改名高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