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栏山遗址
① 请问四川在历史上产生过几个古文明
四川古文化序列概述
赵殿增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盆地是巴蜀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探讨四川古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序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并涌现出一批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里在吸收前辈和今人学者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看法,作为引玉之砖。本文主要是概述一下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汉代以前古文化的地域分布、年代序列、发展过程的简况,略谈各期各区文化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历史发展的简要历程。
长江上游的古文化最早产生于一二百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两处早期人类化石——“巫山猿人”和“元谋猿人”。 “巫山猿人”出土在四川省巫山县大庙镇龙骨坡村,发现有四颗猿人牙齿和一段下颌骨,距今年代约204万年前⑴,同出的有石器和兽骨,称为“龙骨坡文化” ⑵。“元谋猿人”出土在云南省元谋县上蚌那村,发现有两颗猿人的上门齿,距今年代约170万年前,同出的有石器和用火遗迹⑶。这些发现对探索人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也证明长江上游有悠久的古文化历史,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阶段,长江上游发现有多处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在四川盆地就有“资阳人”⑷、“铜梁人” ⑸、鲤鱼桥文化⑹、富林文化⑺、回龙湾洞穴遗址⑻等众多文化遗存,表明数万年前长江上游己是古人类的一处重要聚居地。
进入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古文化遗存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各地区文化面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开始形成一些区系文化类型。它们之间文化因素和面貌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又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上产生过各种形式的联系。各地区性文化本身特色都非常明显,它们之间横向的区别远大于纵向的联系,因此还未能形成清晰的年代谱系。对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是分区来进行介绍的,各区的年代先后参差不一。不过从总的时代来看,大约存在着一种从盆地外缘向内部发展的趋势,其中可能主要是从北面、东面和西北面向盆地中心区域发展。但它又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文化交流。要理清其中的关系,尚需做大量的工作。
从现有资料分析,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初步分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中期、晚期三个发展时期,可以划分成六个地区文化类型,各自又有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里大体按年代早晚分区作一简述,并对其文化关系和发展序列进行初步的分析。
汉水上游的新石器在长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最早。距今7000年左右的“前仰韶文化”时期,在汉中西乡发现了“李家村文化”, 它与陕西老官台文化、河北裴李岗文化时代相当,以圈足碗、平底钵、小乳突状三足器为特色⑼。在仰韶文化阶段,汉水上游出现了龙岗寺等一批典型遗址和墓地,主要遗存属于半坡类型,距今年代为6000-6000年左右⑽。此外还发现几处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龙山文化阶段的遗址,距今年代在4、5千年前,说明汉水上游地区也存在着以磨光黑陶和红胎黑皮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⑾。
川北山丘区,是四川盆地内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较早的地区。其中广元中子铺遗址下层文化发现有类似李家村文化的小乳突状三足器,距今年代为6、7千年前,可能与李家村文化有一些关系。但中子铺遗址的典型器物是细石器和夹砂绳纹陶罐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⑿。中子铺遗址上层文化则以夹砂红褐陶、饰绳纹、口沿呈花边状的陶罐等为特色,与广元张家坡、邓家坪,巴中月亮岩、通江擂鼓寨、绵阳边堆山等遗址共同构成了川北山丘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地方文化类型,距今年代为5500年左右至4000年前⒀。它们与川西平原和川东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川东三峡区是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又一个发展较早的地区,主要遗存分为两个阶段。在仰韶文化阶段,三峡以东出现了发达的彩陶文化——大溪文化,典型器物有彩陶瓶、碗,红陶豆、罐,黑陶杯等,距今年代为6300-5000年左右。不过大溪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在江汉平原的西部,最西只到达巫山大溪遗址,并未在四川盆地内发展起来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川东三峡地区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古文化,近几年在三峡库区发掘和初步命名的有哨棚嘴一期文化⒂(或称中坝文化)、魏家梁子文化⒃、老关庙文化⒄等,典型器物有宽平沿盆(罐)、花边口绳纹深腹罐、钵、碗等,时代距今约在5000-4000年间。这些文化与三峡以东的湖北龙山文化、川西平原区的宝墩文化、以及川北、川西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都有一些关系,构成了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文化群体。
从川西北高原峡谷区,沿横断山脉向南,到川西南高山河谷区,是一个文化和民族走廊地带,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川西北高原峡谷区的岷江上游河谷中,曾发现有类似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文化遗存,时代可能早到距今5000年前,但并未深入到四川盆地之内⒅。另有一些地方特色突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出现,如中路文化等,在5000-3000年前形成自身的发展序列⒆。川西南高山河谷区的安宁河、雅砻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典型遗址有横栏山遗址⒇、礼州遗址(21)、轿顶山遗址(22)等,地方特色明显,有些年代可延续到距今3000多年,并与商周秦汉时期西南夷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遗存有某种联系。
四川盆地中心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较晚,大约到4500-4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才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宝墩文化” (23),很快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史前城址群(24),并与继后出现的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化有直接的关系,成为四川考古学文化和文明起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四川盆地大约在距今4000年以后逐步进入青铜时代。四川正式形式成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是在距今4000-3200年左右青铜时代前期的“三星堆文化”阶段。三星堆文化是在本地“宝墩文化”(又曾称为“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基础之上,广泛吸收了夏、商等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特独面貌的一种考古学文化(25)。它以三星堆遗址的第二、第三期为典型代表,以小平底罐、高柄豆、三瘦袋足器、鸟头形器把等为典型陶器群(26)。其分布范围主要是在从成都平原到三峡内外的一条带状地区,至少可分为典型遗址除了三星堆遗址之外,还有新都桂林村遗址、成都十二桥遗址的早期阶段,三峡以西的中子铺遗址、哨棚嘴遗址的中期阶段(27),万县中坝子遗址(28),以及三峡以东的中堡岛遗址上层、朝天嘴遗址、红花套遗址(29)等数十个遗址,成为当时四川盆地当时一种主要的考古学文化。
三星堆文化阶段在三星堆遗址形成面积达360万平方米的宏伟的古城,出现了密集的房屋遗址和相关聚落群体,发现了众多祭祀坑和灰坑、作坊、墓葬,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金器和象牙等珍贵文物,表明三星堆遗址己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方国(30)。它以其独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信仰、神奇优美的造型艺术、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等为显著特征,成为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在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31)。
在三星堆文化兴起之后,宝墩等到史前城址群迅速废弃,被三星堆古城所取代。三星堆文化本身尚可分为两期和若干段。不同地区的三星堆文化又可以分为几个区系类型。大约在距今3200年前后,三星堆文化逐步被新兴的“十二桥文化”所取代。三星堆遗址也于距今3000年左右被彻底废弃,四川盆地的古文化中心转移到成都地区,古蜀文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二桥文化”是四川盆地青铜时代中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距今年代约在3200-2600年前。它介于“三星堆文化”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晚期巴蜀文化”,构成了四川盆地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十二桥文化以1985-1989年发掘 的成都十二桥遗址为典型代表(32),近几年来在成都市西部先后发掘了抚琴小区(33)、指挥亍(34)、新一村等十多个文化面貌相似的古遗址,构成了“十二桥遗址群”。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也发现有的许多接近于十二桥文化的古文化遗存,如雅安沙溪遗址(35)、汉源麻家山遗址、阆中坪是遗址(36)、三峡以西的中坝遗址、哨棚嘴遗址的晚期阶段,以及三峡以东的中堡岛遗址、朝天嘴遗址、红花套遗址等数十个遗址的上层遗存,乃至于汉水上游的部分遗址和宝鸡茹家庄遗址(37)等。其分布范围大大超过了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分布广泛的一种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特别是近两年发现发掘的成都金沙遗址(38)和黄忠遗址,大大丰富了十二桥文化的内涵。
十二桥文化以尖底器物为重要的器形特征,包括尖底杯、尖底盏、尖底罐,还有高直领壶、侈口罐、浅圜底釜等。以十二桥遗址下层和新一村遗址为代表,十二桥文化可分为商周、西周到春秋两期,各自又可分若干段(39)。十二桥文化早期包含有某些三星堆文化因素,三星堆遗址的第四期也应归属于十二桥文化的范畴。十二桥文化晚期除了尖底器形制变化之外,还较多 地出现矮圈足豆、侈口罐、浅圜底釜等器物。十二桥遗址木建筑群、羊子山遗址大型土台(40)、彭县竹瓦亍多组列垒(41)、特别是金沙遗址大批金、铜、玉、石礼器的发现,包括金带、玉琮、铜人、石虎等,证明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春秋时期十二桥文化类型的遗址大多曾被洪水冲毁,从而留下了某种文化缺环。
四川盆地青铜时代晚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古蜀文明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这就是以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铜兵器”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上称之为“巴蜀文化” (42),近几年来为了将它们与三星堆、十二桥等早中欺期巴蜀文化区别开来,改称为“晚期巴蜀文化” (43)。“巴蜀式铜兵器”的典型器物有柳叶形剑、长校矛、烟荷包式钺、三角形戈等。铜容器以釜、鍪、甑为典型器物组合。铜礼器以垒 、壶、鼎、豆等,而且常常以五件为一套。还出土有许多巴蜀式印章。晚期巴蜀文化的遗址发掘的比较少,仅有成都市青羊宫遗址(44)、上汪家拐(45)等几处。但战国时期巴蜀文化的墓葬群和铜兵器己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全境和附近一些省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群体。成都市商业亍大型船棺葬(46)、新都战国木椁墓(47)、涪陵小田溪土坑墓群(48),可能是巴蜀王族或国王的陵墓。表明晚期巴蜀文化阶段形成了古蜀文明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
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巴蜀文化在较宽松的管辖之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一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这就形成了秦汉初期四川地区本土文化与汉文化的一个相互融合的阶段。从考古学文化来看,战国时期高度发达的船棺葬、土坑墓群和“巴蜀式铜兵器群”,在秦并巴蜀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得到保持和发展,巴县冬笋坝、昭化宝轮院(49)、什邡城关镇(50)等一批大型船棺葬、土坑墓群,一直沿用到战国末年至西汉时期,典型器物则在与外来文化因素结合中不断变化。涪陵小田溪巴王族陵墓也有的晚至战国晚期(如3号墓年代在公元前278年以后)。与此同时秦汉文化因素迅速传入,出现了羊子山172号墓(51)等以秦汉典型器物为主的墓葬。都江堰水利工程也在这时兴建起来,巴蜀地区成为了“天府之国”。
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汉武帝以后,四川地区的古文化面貌与新兴的多元一统的汉文化基本融为一体,长江上游古文化的发展到此告一段落。
这里再适当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探索一下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和古蜀历史的发展历程。
考古资料是古文化发展的某种反映,但它不等同于历史,更不可能全面解释历史。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分区,主要依据的是物质文化实物资料的划分,各阶段的界限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象历史学那样以某个事件或具体年代明确划分开。也就是说,考古学文化地划分并不等同于历史的分期,两者不应进行简单的类比。另一方面,重大的社会变化和历史发展阶段,又会在物质文化上反映出来。所以某地有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也必然与当地的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进入青铜时代的历史时期更是如此。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主要介绍考古学文化资料的基础上,适度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对长江上游重要考古文化所表现的古代文明发展和古蜀历史的历程,进行了一些宏观的探索。
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古蜀国曾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氏等几代首领是大体可信的。从四川盆地历史沿革和考古学资料所反映的古文化序列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几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己对两者的联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半个世纪来,研究者己基本认同以船棺葬和“巴蜀式铜兵器”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 “晚期巴蜀文化” 或“巴蜀文化”,是“开明氏蜀国”的物质文化遗存,表现了巴蜀文化在秦并巴蜀之前最后一个历史阶段的面貌。三星堆遗址深入发掘之后,多数学者己倾向于三星堆文化的繁荣阶段是“鱼凫氏蜀国”时期的看法。近十几年来十二桥文化遗址群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填补了三星堆文化与晚期巴蜀文化之间的缺环,从而提出了“十二桥文化”有可能是“杜宇氏蜀国”时期物质文化遗存的观点。至于“三星堆文化一期文化”即“宝墩文化”阶段,则可能与蚕丛氏或柏灌氏蜀王有关。这就初步确认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氏蜀国的物质文化遗存。这就为深入研究古蜀王国的历史提供了有利条件(52)。
从文明进程的角度看,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晚期巴蜀文化、秦汉初期的古文化分别处于古蜀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与秦汉文化的不同阶段,经历了从古国、方国到帝国这样一个完整过程,成为中华文明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也集中代表了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的描述和归纳,可以具体地概括以四川盆地为重点的长江上游古文化序列。李学勤先生最近强调指出:“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考虑到巴蜀文化本身的特色,以及其与中原、西部、南方各各古代文化间具有的种种关系,中国文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求得解决”(53)。希望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会更好地展示四川盆地以巴蜀文化为中心的古文化发展进程和具体面貌,探讨其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 中山市的历史
中山市广东省辖地级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介于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之间,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古称香山县,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152年设立香山县,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
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素有华侨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的美誉。
中山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中山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称为广东四小虎。[1]
中文名称中山
外文名称Chungshan City、Zhongshan
别 名香山(旧称)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24个镇街(即18个镇、6个街道)
政府驻地东区街道松苑路1号
电话区号0760
邮政区码528400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面 积1783.67平方公里
人 口312.09万(六普常住)
方 言以粤语-广府片为主,有中山闽语/客家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孙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园、孙中山故居、中山城
机 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珠海机场
火车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
车牌代码粤T
历史名人孙中山、唐绍仪、阮玲玉、杨仙逸
市 花菊花
友好城市美国檀香山市、日本守口市等
GDP2638.93亿元 (2013年)
现任领导书记:薛晓峰 市长:陈良贤
古代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近十
广东中山城市风光(78张)
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2]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东莞县辖地。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2]
近现代
广东中山(15张)
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1925年(民国14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1955年8月,全县各区均以区(镇)所在地命名。1957年2月,撤区改设乡,15个区改划为34个大乡。
1958年8月,各大乡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县34个公社合并为7个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辖34个耕作区。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其中张家边区辖榄边、南蓢、翠亨等7个公社。1963年初,撤销区建制。
1976年12月,全县设3个区级镇、25个公社。1983年11月,撤销公社,改称区公所,下辖乡(乡级镇)。1984年2月,撤销石岐镇,设立中山市石岐中区、石岐烟墩区、石岐岐江区、石岐莲峰区、石岐西区,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该5个区称作城区。1986年7月,从南蓢区划出4村成立翠亨村镇;12月,撤区改镇建制,并扩大市区范围,郊区和环城、张家边划入市区。[3]
2011年中山市官方宣传片
2行政区划
编辑
沿革
1995年,辖9街道24镇:中山港街道、中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郊区街道、环城区街道、岐江区街道、莲峰区街道、烟墩区街道、三乡镇、三角镇、大涌镇、小榄镇、五桂山镇、古镇镇、东凤镇、东升镇、民众镇、沙朗镇、沙溪镇、坦洲镇、坦背镇、板芙镇、阜沙镇、南头镇、南朗镇、神湾镇、浪网镇、黄圃镇、港口镇、翠亨村镇、横门镇、横栏镇。市政府驻东区。
1996年9月,将中区、烟墩区、莲峰区、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1998年1月1日,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1998年,撤销翠亨村镇、横门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蓢镇。1998年8月,撤销管理区。1999年,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撤销坦背镇并入东升镇。
2000年5月,撤销中区街道办事处和北区街道办事处,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撤销浪网镇,将其并入民众镇;6月8日正式实施。至2000年底,全市设置19个镇、4个街道、1个开发区,辖94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
2002年,中山市辖5个街道(东区、西区、石岐、环城、中山港)、19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蓢、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五桂山),400个村委会、124个居委会。
2003年9月1日,南蓢镇更名为南朗镇。2005年11月10日,撤销五桂山镇,设立五桂山街道办事处。至此,中山市辖6个街道、18个镇。
2008年末,中山市户籍总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615人。辖6个街道(石岐、东区、西区、环城、中山港、五桂山)、18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朗、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市政府驻东区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积1770.42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18个镇,120个社区、15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区街道。
区划
中山市是中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辖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街道、18个镇;镇(街道)下辖若干个行政村和社区;行政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行
中山行政区划图
政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6个街道
18个镇
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即:中山港街道)
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东升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3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地理坐标: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积1800平方公里,东与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澳门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与江门市、新会市和斗门县相邻;北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马鞍和大茅等海岛分布在市境东西的珠江口沿岸。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平原基底是花岗岩,属淤积浮生平源。
中山市平原面积约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范围东起张家边,西至古镇,北达黄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积约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广阔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称金斗湾平原,南及东南与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门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积约11O平方公里,是市内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于磨刀门水道中游东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地势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内低层土壤分布地区。滩涂主要分布在市境东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过横门外侧,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大部分属淤泥质海岸,由于冲积物不断下冲沉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为新的冲积平原。
中山市低山丘陵台地位于市境中部偏南,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为主脉,与周围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体,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间,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脉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长腰龙山、大尖山、南台山、周东坑山、白云迳山、五桂山、飞云洞山等9条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较连续,地势雄伟,东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区位于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门水道,面积较五桂山区小,基底以花岗岩为主,抗风化力较强,山势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达473米。五桂山区和竹篙山区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盖;在溪流发育的沟谷,乔木和灌木丛较多。山区丘陵外围,高度渐降,是广阔的丘陵和等高明显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张家边等镇。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间,风化层厚,多已开发成为果园、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地区。乡村聚落设置、公路取道,也多与台地有关。
③ 想知道: 中山市 横栏镇附近哪有山林
你对「山林」的定义为何?
中山市一带都属平原环境,难找「山」更枉说「林」
④ 香港古迹的资料
香港古迹
香港拥有很多有价值的古物及古迹。政府机构古物古迹办事处就是为保存这些文物而成立的。其中政府将部份极具保存价值的石刻及建筑物列为法定古迹。
黄竹坑石刻:南区
位于南风道,石刻图案为三组明显的回旋纹,状似动物的眼睛。这组石刻为本港已发现石刻中唯一位于内陆,位置深入内陆一公里。
大浪湾石刻:南区
石刻在一九七零年被发现,位于大浪湾以北。面积九十厘米乘八十厘米,图形为抽象的猛兽图案,估计石刻刻凿年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相信和先民对航海及天文祟拜有关。现在政府已在石刻上加建封罩,以作保护。
旧赤柱警署:南区
警署建于一八五九年,为全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警署。这所位于赤柱村道的警署是用作取代建于一八四四年的旧警署。一九七四年警署搬迁至新建大楼,建筑物改为政府其它部门办事处。直至一九九一年改建为私人餐厅。
香港大学大学堂外部:薄扶林
大学堂位于薄扶林,是一座都铎式加上哥德式建筑物。大学堂建于一八六一年,拥有者为苏格兰商人杜格拉斯林柏,因名杜格拉斯堡。建筑物用作公司总部及其寓所。法国传道会于一八九四年购入并易名拿撒勒楼,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场。香港大学于一九五四年将之购入,一九五六年正式用作大学宿舍及命名为大学堂。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外部:半山
本部大楼建一九一二年,为香港大学最古老建筑物,由摩地爵士捐建。大楼采用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以红砖及麻石建成。本部大楼内礼堂名为陆佑堂,以纪念陆佑对香港大学的捐献,现在大楼为文学院使用。
香港大学孔庆荧楼外部:半山
位于本部大楼出口对面,建于一九一九年,为遮打爵士、佐敦教授及其它人士捐款。二次大战后曾用作行政用途,在一九八六年为感谢孔庆荧的捐献而命名作孔庆荧楼。现在为音乐纟办公至及课室。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外部:半山
邓志昂楼是在一九二九年建成,由邓肇坚爵士父亲邓志昂先生捐款成建成,因而得名。邓志昂楼为一座楼高三层之平顶建筑,外墙铺以洗水批荡。大楼曾用作中文学院,现在为亚洲研究中心办事处。
旧病理学院:半山
位于坚巷,建于一九零六年,为本港第一所细菌学院。学院为一幢两层红砖建筑物,设有地下室,除了现有主楼,还有另外两幢已拆的建筑物,分别为宿舍及动物饲养所。现在大楼用作医学博物馆。
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主楼:半山
位于半山列提顿道,主楼以何东先生命名,为一幢四层斜顶建筑物。一九二四年落成,在一九四零年校舍曾改作临时医院之用。
梅夫人妇女会主楼外部:半山
建于一九一六年,位于花园道缆车站旁边 。梅夫人妇女会主楼为一幢三层白色建筑物。妇女会初期为单身的欧籍职业女性提 供宿舍,时至今日已变成为所有职业妇女提供住宿地方。
香港礼宾府:半山
建于一八五五年,为英治时期总督官邸,属英国乔治亚时代建筑。由第四任港督宝灵开始,直接最尾一任港督彭定康也居住在这官邸内。一八九一年加建侧翼,而在日治期间更全面改建,在主楼及侧翼间加建一座使用了日式瓦片的高塔大楼。现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举行重要官式宴会的场所。
圣若瑟书院北座及西座:半山
位于坚尼地道,书院现存北座及西座两幢战前楼宇,原为德国会所,圣约翰书院于一九一八年迁入。北座为四层高建筑物,两侧建有钟楼,而西座亦是四层大楼,顶部建有塔楼。
旧总督山顶别墅守卫室:山顶
位于山顶公园入口,为旧总督山顶别墅一部份。守卫室建于一九零二年,为一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物,以砖块砌成。二次大战山顶别墅遭受破坏,但守卫室仍然得以保存。现在守卫室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职员办公室。
旧上环街市:上环
旧上环街市原有南北两座大楼。南座位于皇后大道中,一九一三年建成,一九八二年拆卸。现存的北座大楼建于一八五八年,而在一九零六年改建成现在模样。北座面积比南座小,建筑风格属爱德华式,角楼外墙有带状砖饰。大楼于一九八九年空置。直至一九九一年由土地发展公司修葺改建成传统行业及手工艺中心,改名为西港城。
都爹利街石阶及煤气街灯:中环
都爹利街石阶建于一八七五年至一八八九年年间,而石阶两端设有四座双灯泡罗车士打式煤气街灯,为全港仅存用煤气运作的街灯。现在该街灯仍然为香港市民服务。
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中环
位于炮台里,大楼建于一八四零年,由英国商务监督庄士敦兴建,因名庄士敦楼。首任及第二任港督也曾入住,及后第二任港督戴维斯才搬往坚道。及后大楼分别给贺特公司、金融家庇利罗士、汇丰银行饭堂及俄罗斯领事使用,至一八九零年改名为比更士菲楼。一九一五年法国外方传道会购入大楼,用作行政总部。至一九五三年,政府购入大楼,并用作教育署总部,及后改作最高法院,现在为香港终审法院所在地。
中区警署:中环
位于荷李活道,毗连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建于一八六四年,并在一九零五年及一九一九年加建。警署又名中央警署,又称「大馆」,一直是战前香港警察的总部。直至战后,警察总部才搬往军器厂街。现在仍然设有警署。
前中央裁判司署:中环
中央裁判司署,位于亚毕诺道,建于一八四七年。及后在一九一三年拆卸重建成现有建筑物。裁判司署毗连中区警署及域多利监狱。建筑采用希腊古典设计,建有石柱及,花岗岩护土墙。裁判司署于一九七九年迁出,并先后成为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及警官协会办事处。
域多利监狱:中环
位于奥卑利街,毗邻中区警署及域多利监,建于一八四一年,以耐久物料建造。现在仍然为一所监狱。
圣约翰座堂:中环
一八四七年奠基,一八四九年落成,为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座堂以哥德式设计,日治期间曾经为日本军队总部。
旧最高法院外部:中环
位于中环昃臣道,建于一九一二年。建筑物为两层高的花岗石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楼宇山墙顶部矗立着一座希腊特弥斯女神蒙眼雕像,用以代表公义。现在大楼用作立法会大楼之用。
旧三军司令官邸:金钟
位于香港公园之内,建于一八四六年,为全港现存最旧的一幢西式建筑物。建成后用作驻港英军三军司令官邸,又名旗杆屋。日治期间为日本海军上将官邸。至一九 七九年政府收回建筑物,并于一九八四年改为茶具博物馆。
铜锣湾天后庙:铜锣湾
铜锣湾天后庙约于十八世纪初由广东客家戴氏家族所建。庙内有一口钟,铸于一七四四年,戴氏原在前九龙启德机场附近一条今已湮没的村落定居。戴氏家族常到铜锣湾岸边割草。相传其中一些成员在岸边石丛中拾得一具天后塑像,并为其立祀供奉。由于到来上香的渔民日渐众多,戴氏家族遂筹募经费兴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庙。
旧湾仔邮政局:湾仔
湾仔邮政局位于皇后大道东,在一九一五 年三月一日正式启用,拥有瓦顶而楼高一层,为香港最古老的一间邮政局。
罗屋:柴湾
位于柴湾的罗屋,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屋。罗屋是一户罗姓客家所有,建屋已逾二百年。
「罗屋」是一间典型的客家村屋,以厅堂为中心,左右两边的建筑,对称工整。屋内中央为厅堂,两侧为建有阁楼的卧房和工作间。大门石刻门联:「远别柴门暂为客,垦田湾畔长作客。」新门联:「罗屋传今日,新馆继皕秆。」厅堂的正前方是天井,两侧分别是厨房及杂物房。屋内放有民俗藏品如家俬、农具、日用品等,以复原村屋的面貌,充分反映出客家人俭朴刻苦的生活方式。「罗屋」外的空地现设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图片分别介绍柴湾的历史、罗屋的历史和建筑特色,以及客家人的习俗。
罗屋民俗馆是一座法定古迹,距柴湾地铁站5分钟路程。「罗屋」建于十八世纪,是柴湾目前硕果仅存的一座古村屋。其原来的户主是一家姓罗的客家人,故名「罗屋」。
柴湾原有多条客家村,但随着市区的拓展,村落相继荒废,现只剩下硕果仅存的「罗屋」。「罗屋」原属于一罗姓客家人所拥有,因此得名。罗氏族人的先祖在乾隆年间(1736-1795)兴建这间村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989年香港政府将「罗屋」列作法定古迹,永久保留,见证柴湾的历史发展。
天文台:尖沙咀
香港天文台建于一八三三年,坐落于九龙一小山丘上,为一殖民地式建筑一九一二年正式命名为皇家香港天文台。天文台楼高两层,呈长方形,拱形窗和长廊别具特色,随着附近之新大楼落成,天文台各技术及职务部门已迁往新厦。不过旧大楼仍为台长办公室及行政中心。
前九广铁路钟楼:尖沙咀
九广铁路全线在一九一一年正式贯通,不过尖沙咀总站大楼,要到一九一三年方动工兴建,一九一六年落成,而安装电动大钟的工程在一九二一年全部完工。
前九龙英童学校:尖沙咀
前九龙英童学校是本港现存最古旧的英童学校建筑,何东先生一九零零年捐赠港府于九龙半岛兴建新校,学校于一九零二年四月十九日正式开幕校舍为典型维多利亚时代建筑,但亦因应本港气候环境,建有宽阔游廊,高楼面及金字瓦顶等。
前水警总部:尖沙咀
九龙半岛尖端小山岗上的水警总部大楼,在一八八四年建成。由那时开始,水警便和尖沙咀警区共同占用这座大楼。大楼南面的报时塔,也差不多同时落成,为泊碇在港口中的船只服务;报时塔一直沿用至一九零七年讯号山讯号塔建成启用之后,自此便用来存放杂物。
九龙寨城南门遗迹:九龙城
一八四七年,清廷修建九龙寨城,驻兵数百,以加强海防。城墙用花岗石条构筑,有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门,南门为正门。日治期间,城墙被用作扩建启德机场的建筑材料。至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清拆寨城,于原址兴建公园。在清拆期间在南门原址发现两块石额,上刻「南门」和「九龙寨城」等字。于是把南门遗迹原地保留,供市民参观。
前九龙寨城衙门:九龙城
寨城衙门,原为九龙司巡检办公地方,为三进式建筑物,其中二进为公堂,后进为官邸。自清朝官兵撤离寨城后,衙门曾作老人院、孤儿寡妇所、学校、医务所等用途。政府宣布清拆寨城,于原址兴建公园,衙门得以保留并全面复修。
雷生春:深水埔
位于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是九龙巴士其中一位创办人雷亮及雷瑞德物业。雷生春为一幢三层高的塘楼,设有宽阔的走廊及石牌匾,雷瑞德先生曾在雷生春开办跌打医馆,唐楼以医馆得名。
李郑屋汉墓:深水埔
一九五五年平整地盘兴建李郑屋时,建筑工人发现这座砖室古墓出土明器共五十八件,包括陶制器皿及青铜器物。墓室形制及出土明器式样显示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应在东汉期间(公元廿五年至二百二十年)。
麟峰文公祠:元朗
麟峰文公祠是为纪念文氏第八世祖文麟峰而建。故老相传,祠堂约建于十七世纪末。建筑物采用传统的三进两院式结构,石柱雄伟而斗拱雕刻细致,别具特色。第一进称「吐书堂」。因为经多年风雨侵蚀,很多精美的雕刻都已朽坏。一九八七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工程。
大夫第:元朗
大夫第位于元朗新田永平村,为文颂銮于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所建。文氏乐善好施,深得乡党推重,因此得清朝皇帝赐封大夫衔,大夫第则为文氏府第。府第前后都有广阔的庭园,而四周则有青砖墙环绕。府第中轴在线分别是前厅,天井和正厅,两边是厢房。左翼是花厅和内院,右翼则以长廊相隔,有厨房、偏厅及厕所 。
杨侯宫:元朗
位于元朗厦村的杨侯宫相传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则于一八一一年改建而成。庙宇为两进式建筑,由庭院分隔,庭院早年已改建成香亭。
二帝书院:元朗
道光年间,锦田十六位声名显赫的士绅筹组的邓二帝会于水头村兴筑二帝书院,以供奉文武二帝及作研习学术的书室。二帝书院后来成为一所重要学府,不少著名的学者曾在此书院讲学。书院前院以白石铺砌,称为「白石巷」,入读的学子,亦被尊称为「白石巷子弟」。
二圣官:元朗
二圣宫坐落于元朗横洲,大约于一七一八年由村民合资建成,以供奉洪圣和车公及发挥守望相助之精神。建筑物为一所两进式青砖建筑,内有一天井。
张氏宗祠:元朗
位于屏山山厦村的张氏宗祠是由张炳南、张志广、张耀晃及张瑞一于一八一五年兴建。张氏宗祠是村民聚会及祭祖之所。宗祠曾作乡村小学用,供村中子弟入读。族人及后在榄口村附近建成小学后,祠内前厅的左边厢房便由校长室一改而成村公所。
邓氏宗祠:元朗
邓氏宗祠是屏山邓族的祖祠,由屏山三围六村兴建,相信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宗祠是三进两院式建筑物,内柱为麻石而外柱则为红砂岩。
愈乔二公祠:元朗
愈乔二公祠座落于邓氏宗祠旁边,为三进两院式建筑,结构和规模与邓氏宗祠相若。祠堂于十六世纪初兴建,除了用作祠堂外,亦是达德学校校址。
聚星楼:元朗
聚星楼位于元朗上璋围,为香港现存唯一一座古塔,历史超过六百年。聚星楼以青砖砌成,呈六角形,约十三公尺高。塔分三层,最上层供奉着魁星。聚星楼位置原是河口,面对后海湾,兴建聚星楼是用以挡北煞,镇水灾,亦可护佑族中子弟在科举中考取功名。
镜蓉书屋:沙头角
镜蓉书位于沙头角上禾坑,为一间在清初由李姓客家人兴建的私塾。至一七三六年进行改建,并改名为镜蓉书屋。书屋有两个厅堂和阁楼,分别用作课室和宿舍。书屋外形呈长方形,墙身用青砖砌筑。
长山古寺:坪輋
长山古寺建于一七八九年,位于坪輋禾径山,由莱洞、万屋边和坪源合乡约六条村落共同兴建。庙内供奉佛祖、观音及地藏王。
廖万石堂:上水
廖万石堂位于上水围,建于一七五一年,为上水廖族的太祖祠。石堂属三进两院建筑,曾分别于一八九一年及一九八五年重修。石堂的得名,与北宋末年廖刚父子五人有关,他们皆曾任官,共享俸禄达一万石,族人为纪念,遂将祖祠命名为廖万石堂。
麻笏围门楼:粉岭
位于龙跃头的麻笏围,建村于清朝乾隆年间。麻笏围原本四周都建有砖墙,四角更有更楼,但大份砖墙及全部更楼已经拆除,只剩下门楼。门楼刻有「郁荵」二字。
老围门楼及围墙:粉岭
老围为粉岭邓氏龙跃头五围六村中最早建村的一条村落,于元朝末年(约一三六零年)由锦田迁至龙跃头,并同年建成老围。老围四面皆建有砖墙。原先门楼则建在北面,及后因为风水问题,门楼改建在东面。
松岭邓公祠:粉岭
位于祠堂村的松岭邓公祠,建于一五二五年,为粉岭龙跃头邓氏祠堂,为本港最具规模的祠堂之一。祠堂兴建是为了纪念龙跃头邓氏开基始祖邓季琇(外号松岭)。祠堂为三进式建筑,挡中设于中进,后进分为三殿。建筑物内外均饰有以吉祥图案为题材的精致木刻、彩塑、陶塑及壁画。
觐龙围门楼:粉岭
亦是龙跃头五围六村之一的觐龙围,又称新围,建有门楼、围墙及更楼。门楼建于一七四四年,门楼位于围的北面,门楼上的石额刻有「觐龙乾隆甲子岁」字样。
觐龙围围墙及更楼:粉岭
觐龙围门楼列为古迹后,有关当局随后更将觐龙围围墙及更楼列为古迹。围墙同样建于一七四四年,而四角更建有更楼,用以监视围外境之用。围墙外原有护城河,但现在已填平为停车场。
龙跃头天后宫:粉岭
龙跃头天后宫位于龙跃头老围,建造年份相信比建于一五二五年的松岭邓公祠更早。天后宫为传统两进式建筑,内以天井分隔。庙宇正面饰有精致的灰塑及壁画,寓意吉祥,正殿则供奉天后及其侍神千里眼和顺风耳。
旧大埔理民府:大埔
理民府建于一九零七年,位于大埔运头角小山上。理民府为一幢两层红砖英式建筑物,为早期新界行政中心。负责新界东部的大埔、沙田及上粉沙打地区的土地注册及其它行政工作。
旧政务司官邸:大埔
旧政务司官邸建于一九零五年,位于吐露港元洲仔小岛上,小岛和大埔墟有一基堤相连。官邸楼高两层,用石灰和红砖砌成,是一座典型的英国殖民地式建筑。建筑物初期为大埔理民官宿舍,及后改为政务司官邸。近年元洲仔已和陆地完全连接,而官邸亦改作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碗窑村古遗址:大埔
碗窑村位于大埔南部大帽山山下,建村于明代。曾经为新界的陶瓷工业中心,及后因为生产成本上升,难与入口陶瓷制品竞争,因此停产。现在多座陶瓷炉及陶瓷碎片遗址已经建有围网保护,方便日后发掘及修补工作。
樊仙宫:大埔
樊仙宫位于下碗村碗公立学校侧,建于一七九零年,正厅悬挂的木牌匾为清朝乾隆庚戍年间的雕刻。宫内供奉陶瓷业祖师樊仙大师,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大吉。
文武二帝庙:大埔
文武二帝庙一八九一年落成,是由当时的七约乡民集资建成,纪念太和市(大埔新墟)初成。文武二帝庙初期为七约乡公所办事处,直至一九五四年乡公所新办事处落成,现址改为祀奉文昌帝和关圣帝。
旧大埔墟火车站:大埔
九广铁路英段在一九一零年正式通车,当时沿线五个车站都是英式设计,唯独是大埔墟火车站采用中国式传统设计,由外墙、屋顶以及站内装饰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车站沿用至一九八三年位于运头塘的大埔墟车站落成为址。及后车站改装成为香港铁路博物馆,由康乐文化事务署管理。
敬罗家塾:大埔
敬罗家塾位于大埔头村,该建筑物据说建于是清朝。百多年来一直为大埔头邓氏宗族的家祠,曾作书室之用,现仍是族人聚会和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地方。
王屋:沙田
王屋位于圆洲角东南,约二百多年前由来自广东兴宁的王姓夫妇所建。十九世纪时,王屋村为商旅的贸易站,直至十九世纪末叶才开始式微。随着沙田海不断填土以发展沙田新市镇,王屋村很多古老建筑已荒废及拆卸。这间百年古屋楼高两层,以青砖砌成,内有精美的壁画和传统装饰。
海霸村古屋:荃湾
海霸村姓邱,整条村落已经清拆,只余下九一七地段的古屋。古屋由邱元璋兴建,有两个大厅以及一个小天井,屋旁则为厨房及睡房。
三栋屋:荃湾
三栋屋是一七八六年由陈姓族人所兴建的围村,位于荃湾绿杨新村附近。陈氏家族在中八世纪中期由广东移居香港,选择在荃湾兴建居所。最初建成时只有三列房舍,因名三栋屋。自一九八七年起成为三栋屋博物馆。
上窑村:西贡
上窑位于北潭涌河口,由黄姓客家人仕兴建。从前村落建窑烧造石灰砖瓦,及后竞争激烈,生意大不如前,村落亦慢慢荒废。村中只有八户民居,而围村建在五米高的平台,以便防卫。现在已改作上窑民俗文化馆之用。
龙虾湾石刻:西贡
位于清水湾半岛岸边,由一批远走人仕发现。石刻由飘忽的线条及兽形图案组成,纹饰中可以看到眼睛图案。
滘西洲石刻:西贡
石刻在一九七六年发现,位于滘西洲北岸,石刻刻在垂直石块上,图案同样为兽形图案。
滘西洲洪圣古庙:西贡
位于西贡滘西洲的洪圣古庙建于一八八九年或以前,为岛上唯一庙宇。庙宇为两进三开间式建筑物,门厅置有挡中。庙宇以青砖筑砌,正门两旁有花岗石对联,正门上方有「洪圣古庙」石额。
蚝涌车公古庙:西贡
濠涌车公古庙,比起沙田车公庙更长历史,沙田的车公也是由濠涌「请」过去的。古庙据说是建在明代末年,而门口更保留在一八七八年制成的石刻对联。
大庙湾刻石:清水湾
此刻石于南宋咸淳甲戌年间(一二七四年),为香港最早有纪年的刻石,记载有关盐官等到南北佛堂门游览,及此处两间庙堂的历史。
佛堂洲税关遗址:清水湾
一九六四年朱维德先生在佛头洲发现一残缺石碑,碑文显示该岛可能是一个古代税关遗址。至一九七九年古物古迹办事处人员巡视佛头洲,寻回那残碑并发现其它缺去的部份。石碑上书「德怀交趾国贡赋遥通」,明确证明当处曾为税关。
东龙岛炮台:东龙岛
东龙洲炮台是两广总督杨琳为了防御海盗任内建造的,炮台内有营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门。炮台建成后,一直驻有守军,及至十九世纪初,海盗日益猖獗,而炮台位于孤岛上,补给和支持困难,终于一八一零年被九龙新建炮台取代。
东龙岛石刻:东龙岛
是为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石刻。于一八一九年编制的新安县志有「石壁画龙,在佛堂门,有龙形刻于石侧」的记载。此石刻高约一千八百毫米,长约二千四百毫米,为境内所知最大的石刻。
灯笼洲灯塔:灯笼洲
灯笼洲为马湾以南的一个小岛,地处汲水门水域,所以灯塔又称为汲水门灯塔。灯塔是香港现存五座战前灯塔的其中一座。灯塔高十一点八米,由钢铸骨架建成,塔顶髹上白色,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启用。以往灯塔管理员居于灯塔旁的砖构筑,由于岛上并没有井水或食水供应,因此只能从屋顶收集雨水,再将雨水引入地下储水箱备用,灯塔现时已改为自动操作。
东涌炮台:东涌
十九世纪初,大屿山附近海面为外国商船前往广洲必经之路,清廷为了控制海面交通,故在东涌修建了两座炮台,东涌炮台为其中一个。东涌炮台遗址位于下岭皮村,以故东涌所城内。炮台相信建于一八三二年,炮台上装有六尊大炮,但相信大炮未必是清朝时东涌炮台所拥有的大炮。现在炮台已成为东涌公立学校的校舍。
东涌小炮台:东涌
小炮台建于一八一七年,和东涌炮台同期兴建。小炮台位于旧东涌码头侧的一个山坡上。现在遗址剩下一道围墙及平台,相信遗址曾摆放大炮。
石壁石刻:石壁
石刻是由陈公哲先生在一九三八年由村民 带领发现,位于石壁水塘堤坝下方。石刻纹饰是以同心四方形及员组成。
分流炮台:分流
又名鸡翼角炮台的分流炮台,位于大屿山一角的一个小山上。炮台长四十六米阔廿一米,墙身以花岗石及青砖迭砌而成。炮台曾遭海盗所据,至一八一零年间,海盗向清廷投降后才再回到清廷手上。而估计至一八四一年左右,炮台已变成废垒。
分流石圆环:分流
这圈未经琢磨的石块,似是刻意堆栈,形成一组长二点七米、宽一点七米的椭圆形结构。用大块石头堆栈成形形式式的结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特征之一,分流的石圆环,很可能也属这类结构。堆栈石圆环的目的已无法稽考,但相信是和祭祀仪式有关。
长洲石刻:长洲
一九七零年,地质学家彭琪瑞先生发现了长洲石刻。石刻在长洲的东南部华威酒店对下。石刻上的两组纹饰均由数条曲线环绕着小凹槽构成。
蒲台岛石刻:蒲台岛
在六十年代,在蒲台岛的南端发现了一组石刻。石刻分左右两部分,由一条阔七百毫米的石缝分隔。纹饰各异,左边的一组状似动物和鱼,而右边的一组则由螺旋纹连结组成。
横栏灯塔:横栏岛
横栏岛位于香港东南面,邻近蒲台岛。南岛上建有横栏灯塔。横栏灯塔为五座战前灯塔其中一座,建于一八九三年。横栏灯塔由中国海关兴建,最初由上海中国海关管理,及后横栏岛跟随新界在一八九八年租借给英国后,在一九零一年交由香港政府管理。灯塔上设有一座先进讯号灯,以石油为燃料,其旋转的照明仪器则浮于水银上,当时横栏灯塔是亚洲水域内最先进的灯塔之一。
⑤ 中山市好高中排名
1、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也是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2006年,通过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评审验收。中山纪念中学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于1934年,初名“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1949年,学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
2、中山市华侨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华文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1954年,归侨陈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牵头鼎力复校;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先生接任校董会董事长。
⑥ 广东中山横栏镇有恐怖探险地方么有茅山道士吗怎么能用最简单的日常方法开启阴阳眼,六个人想一起见鬼
你们到荒山野岭喊鬼你要见它,重复个几十遍就差不多了
⑦ 颐和园长廊横栏上画了哪些人物和风景
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