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地抗日战场遗址
Ⅰ 如今,大量抗战遗址已渐渐消失,这段不改被忘记的历史何时不再被人所熟知
1938年武汉沦陷,原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部和湖北省临时省政府西迁恩施,直至抗战结束。作为抗战陪都重庆的门户,恩施成为华中地区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地。因此,恩施留下了大量抗战遗址。如今,这些遗址已渐渐消失,这段不该被忘记的历史何时再被人所熟知?
地处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境内的饶应祺故居。
建在五峰山上的原湖北省教育学院(国立师范学院)已不复存在。
烽火岁月,战时恩施
3月2日,恩施市土桥坝沙湾路怡馨园小区内,“裕璧亭”里坐着休憩的居民。他们并不知道,这座亭子的故事。
这里,曾是湖北省立医学院的旧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湖北省省会迁至恩施,大批军政机关和学校随迁。1940年6月,宜昌沦陷。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以陈诚为代表的军政要员迁到恩施,战区管辖4省81县,拥有5个集团军,驻扎兵力30多万人。
1943年,留德博士朱裕璧受陈诚邀请,在恩施带领专家建立湖北省立医学院(现在的武汉大学医学部前身)。2013年9月26日,为纪念武大医学部成立70周年暨创始人朱裕璧先生诞辰110周年,“裕璧亭”建成揭牌。
朱裕璧长女朱宜莲回忆:“父亲1942年到恩施,我才8岁。记得当时母亲带我们从宜都步行到恩施去与父亲团聚时,我和大弟背靠背坐在一辆滑竿上,妹妹和二弟则雇一个挑夫一头一个箩筐挑着走。我看着系箩筐的绳颤巍巍的,心里也颤巍巍的……”“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要创办一所学校,物质上可以说一穷二白:缺校舍,缺经费,缺仪器,缺师资。但那时候的中国人就是有那么一股精神,父亲把他从德国带回来的显微镜、打字机和其他教学设备都捐给了学校。他是当时教育部任命的院长,亲自上讲台,既教德语,又教人体解剖学……一开始医学院的师生只能和周围的居民一起喝堰塘里的黄泥巴水,很多人拉肚子,后来我父亲带着大家挖了两口水井,改善了水源。这两口水井现在还在呢。”
著名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当时也还是少年。她搭上小火轮,到巴东,再搭汽车到恩施,又坐滑竿翻山越岭,终于到达恩施市屯堡乡的湖北省联合女子中学。在她的回忆录《三生影像》中,这段岁月艰苦又难忘:“清江的水永远是清亮的,绕着一条石板小路,两旁原有一溜小铺,正好作为教室。小街和清江之间有个河坝,学生集会、上体育课都在那里……不想家的时候,还是挺快活的。一天三餐,加上粗布连衣裙,全是政府贷金供给。读书重要,耍也重要,吃也重要。每桌一小桶八宝饭,糙米、稗子、石子、沙子的八宝饭。八人一桌,每桌选一个桌长管饭,一匙也不能多。”
那时,小小的恩施山城汇聚精英,既是湖北省首府,又是第六战区大本营,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逐次迁离,至1946年9月迁毕,长达7年之久,恩施一度成为湖北省抗战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由于大批军政机关、学校等集中于此,湖北省政府征用不少民房作省府机关办公之用,当时恩施最大的几家宅院(如赖家大院、艾家祠堂等),成为湖北省建设厅、民政厅、教育厅、财政厅的办公用房。因此,恩施留下了大量抗战遗址。
遗址消失,记忆何存
去年,省政府发布了第6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恩施抗战遗址被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恩施抗战遗址,包括保护现状较好的后山湾风吹垭“抗日伤亡将士公墓题刻”、三义宫巷“饶应祺故居”、五峰山州卫校内的“窑湾医院旧址”和洗爵溪“宝莲洞题刻”4处遗址。
据统计,在恩施市,至今尚保存有50余处抗战文化遗址。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其中许多遗址在历史的烟云中湮灭。而这些遗址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
大部分作为私人财产的抗战遗址,已被基本拆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窑湾居委会将军山组湖北省建设厅遗址遭遇的情况,是它们消失原因的代表:这所老宅原本青瓦白墙,雕花木窗,此后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年久失修,在几年前的一次暴雨时出现垮塌险情,居民连夜转移。老宅拆掉后,重建成水泥楼房。此前保存较完好的位于恩施市五峰山的湖北省教育学院遗址也被私人买下,在2013年底拆除。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处境也不尽如人意。
位于恩施市龙洞河源头,抗战时意义重大的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官邸如今已破烂不堪,掩映在荒草中。
位于六角亭街道办事处的饶应祺故居门窗破损,内部杂物遍地。饶应祺故居是叶挺将军第一次来恩施时住的地方。“皖南事变”后,陈诚把叶挺从重庆接到恩施,软禁于饶应祺故居。这幢楼房原为清光绪年间新疆巡抚饶应祺的遗业。由于在保定军校时,叶挺与陈诚曾有同窗袍泽之谊,加上国民党想对叶挺进行劝降,因此,为了迎接叶挺,房屋进行了全面装修,叶挺在二楼的住房更是布置得富丽堂皇。可叶挺认为新四军还在前线打仗,将士或阵亡或是被关在监狱,自己不该接受优待,在他的坚决要求下,才换到恩施西城外后山湾的一幢农舍里。1942年6月29日,蒋介石来恩施视察,期间召见叶挺。此后,时任远东军远征军司令长官兼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请叶挺出任代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尔后,又请叶挺到远在缅甸的远东军任职,均遭叶挺拒绝。
如今,这座记录了当年历史风云的大屋早已人去楼空,内部破败不堪。由于产权尚属州公路局,钥匙保存在对面一个修理铺铺主手中,一般人不得进去。
饶应祺故居已属抗战遗址中保存较完整的。文物部门专家介绍,只有公布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保护的遗址才能得以保留,而在没被立为保护单位的情况下,保护难度很大。如今,50余处抗战遗址,只有7处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一点一滴,记录历史
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历史,恩施市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和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
由于一直作为教师办公室使用,位于恩施市五峰山州卫校内的“窑湾医院旧址”,保存最为完好。日前,这栋老屋进行了电线线路改造,防止火灾隐患。
对于饶应祺故居也开展了清理工作,几十车多年积累的垃圾拖出后,宅子里的水井又涌出了清泉。
按照规划,陈诚故居所在的恩施市龙洞河,将对片区约3平方公里的山体进行集中保护,按照城市森林公园的要求进行保护,适当发展农、林、牧相关产业,配置少量的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将以修复后的陈诚故居为中心景区,沿龙洞河沿线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适当开发,功能定位为集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片区。
3月4日,恩施市六角亭的老市委院内,工人正紧张施工。原恩施县委办公楼一号楼已翻修一新,灰白红三色相间。原本的毛主席语录等历史元素都得到了保留。这里,将建设成为恩施抗战文化陈列馆。
2013年11月5日,恩施市政府通过专题研究,拟建恩施抗战文化陈列馆,并同意将原恩施县委办公楼的部分资产提供给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用于建设陈列馆。
据恩施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刘清华介绍,目前正在进行抗战文物征集工作。得知情况后,不少市民十分支持,主动打电话联系,询问具体情况,并捐献或借出了抗战文物用于展出。
曾在湖北省农学院就读的王炎森老人捐出了当时的校友录,市民周学聪则捐出了一直收藏的日本仁丹包装盒……这些物件看似小,却无声地记录了那段中国人最不应该忘却的记忆。刘清华说:“现在我们正在筹备恩施抗战文化陈列馆的陈列方案,希望到时候立体地呈现出一个战时恩施。”
Ⅱ 抗日战争大雪山遗址在哪
五座雪山都在四复川阿坝制州 ,夹金山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2师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从夹金山南麓的硗碛乡成功翻越夹金山,与正在执行任务的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部,在山下的达维乡的木城沟沟口地带相遇。意外的相逢,为实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两大红军主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梦笔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亚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Ⅲ 漯河的战争遗址
苏进(1907年~1992年),郾城县裴城镇人。1923年,他在西北军学兵团当学兵, 1925年参加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他在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职,同年被调到洛阳军官教导团当队长,不久报考留日学生,被录取去日本,入东亚预备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1930年,苏进结束在日本的学习,回到中国,随同冯玉祥到前沿视察部队,指挥作战。不久,他到14师即原手枪旅任参谋长。1931年,中共在第26路军发展了不少党员,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也加入中共。赵博生开始联络苏进、季振同和黄中岳等决定在宁都起义。宁都起义时,苏进指挥部队控制了总指挥部电台。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5军127团团长、44师师长。 同年,苏进从战斗部队调到红1军团随军学校,担任总队长;8月,调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军事主任教员。
1933年秋,红军学校的高级班和干部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进被调到红大,任参谋科科长兼教员,负责训练团、师、军的参谋长。 长征时,苏进任干部队政治科科长兼教员。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撤消了干部团,成立红军大学和特科团,他任特科团骑兵科科长。红军抗日大学成立时,苏进任骑兵科科长。抗日战争时,苏进离开军校,任陕甘宁边区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20师359旅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苏进到东北。1948年7月,随着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的成立,苏进任铁路修复工程局第一副局长, 同年8月调到炮兵纵队担任司令员。建国后,苏进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苏进于1992年去世。
梁冠英
他早年跟冯玉祥当兵,内战时期是鄂豫皖剿"匪"副总指挥,49年反正.好象在文革其间去世了,他当年在问十创办"冠英学校"
王拱璧,
1886年9月17日出生于河南西华县孝武营村(今为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他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时期,他是中华留日学生总会的领袖人物之。他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东游挥汗录》、《河南人民当头大祸》等专著,至今仍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王拱壁先生,1886年9月17日出生于河南西华县孝武营村(今为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他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时期,他是中华留日学生总会的领袖人物之。他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东游挥汗录》、《河南人民当头大祸》等专著,至今仍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时,王拱璧正在河南大学任教授。他当时所作的《东征曲》八章,曾在许多学校流传;《为自由而战》四章,曾在中国军队的好几个师里流传。他还在各学校、团体和公众集会上发表宣传抗日救亡的讲演二十余次,给流亡开封的东北大学学生讲日本侵华史,他撰写的《抵制日货之理论与实践》一文,刊登在了海《大公报》上。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以后,又在华北制造事端,企图侵占华北。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主义,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义愤。当时,王拱璧任河南省淮阳县契税局局长。他先后在各学校、团体的集会和太昊陵庙会上发表抗日救国讲演四十余次,听众达数万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当时,年已半百的王拱璧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他很快就写了《抗日必胜》提纲,到各处进行演讲,使听众深受感动,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当时,王拱璧还经常邀请亲友同事到家里座淡抗战局势。他从军事、政治、经济及国际围内等方而进行分析,断定七年半后日本必败。实践证明,他的这判断与事实是十分接近的。
抗战爆发不久,王拱璧就把女儿王俊岚(后改名程迈)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女儿到延安后给父亲写信,表示“不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决不回河南”。王拱璧题诗一苗赠给女儿:“岚儿抗日在陕北,不胜倭寇誓不回。喜汝坚信持久战,莫负英明总指挥。”同时,他还介绍爱国青年邵慧敏、杨文曼等七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后来,程迈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优秀的干部,直到1952年才回家乡探亲。
王拱璧的儿子王膺民抗战前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即参加留学生集训,后被友人推荐到驻洛阳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任司令长官卫立煌的外文秘书,并协助编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出版的《抗战月刊》和《北战场半月刊》。应范长江之约请,他兼任了远东通讯社驻第一、第五战区的特派员。他还在西北陆军大学任教官,培训抗日军官。当时,他用王一民的笔名,在国内许多家大报纸上发表了100多万字抗日论文和专著,受到军界要员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1938年春,王拱璧携眷属迁移到镇平县。不久,他组织了镇平自治研讨会,被推选为副会长。他向镇平县政府递交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以利抗战的建议书;还组织了抗战十人工作团,深人农村,发动农民支援抗战。不久,抗战十人团发展到六个团,当时在镇平颇有影响。
这其问,他编印了《抗战三字经》小册子,印刷了数百册,在当地散发。他还给抗日前线的将士写了三十多封慰问信,捐赠棉背心十件,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
1938年l0月,王拱壁携眷属迁往四川成都。不久,他受国民党政府川康禁烟督察处处长张静愚的委派,任西昌禁烟所所长。1939年4月初,他率领六七名工作人员和一百四十多名士兵前往西昌。他们翻雪山,越大岭,过大渡河,艰苦备尝,于月底到达。
在西昌工作期间,王拱璧阅读了许多有关我国边疆的文献资料.游览了许多地方,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他撰写了《川康一斑及宁属问题(提纲)》、《研究彝献(提纲)》等文章。其中,歌颂祖国山河风物民情,抒发抗战豪情的旅宁七篇(《西川歌》、《西昌怀念战役》、《宁远河上》、《欧战又起》、《两昌风物》、《西昌思乡》、《山歌》),分别刊登在《西昌报》、《建宁报》上。
1940年4月,西吕禁烟所被撤销。对于所结余的二千多元经费,有人主张分掉.但王拱壁将其全部上交。离开西昌时,有人劝他带些鸦片、麝香和名贵药材回四川,以便赚钱,遭到了他的坚决反对。由于他在禁烟所工作时廉洁奉公.上级曾拟委任他为豫、陕省税总局局长,但他以不愿发国难财为由,致函谢辞。
回到成都后,王拱璧在生活非常同难的情况下,撰写了长达五万多字的《川康一斑及宁属问题》文稿。该文由某学者推荐给边疆学会会长顾颉刚先生,被编为《边疆丛书》第1辑。该书在桂林出版时因日寇侵扰而未能问世。他撰写的《国难西行》六百句,记述了自己从淮阳出发.经开封、镇平、洛阳、潼关、西安、宝鸡,然后越秦岭、出剑门、小住蓉渝,再翻雪山、渡泸水,最后到达西昌的“八千里路四百日”的感受和艰难历程。
他把自己在川康收集的有关参考资料数捆和一些矿物、植物标本,分别赠送给四川省图书馆、博物馆。此举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成都期间,王拱璧被梁仲华主持的中国乡村建设学会聘任为总会干事,并主办《会讯》刊物。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有关边疆问题的论文十五六篇(共十二三万字),分别在成都、重庆、西吕等地的报刊上发表。他还被聘任为华西大学的特约客座教授,讲授乡村建设课程。
1942年春,青年中学师生和家人多次给工拱壁写信,请求他回家乡主持青年中学的工作。回到家乡后,他以青年中学为阵地,积极协助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斗争。他首先整顿青年中学,将国民党、三青团的势力赶了出去,使该校成为“共产党活动的大本营”。
1942年,河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王拱璧撰写了《河南灾况目睹记》一文,寄至重庆《大公报》。这篇文章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不关心人民疾苦和当时河南省惨绝人寰的灾况,因而受到《大公报》的重视。该报派记者到河南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发表了题为《看重庆忆中原》的评论。此举对于国民党政府向河南拨发救济款起了推动作用,但该报却受到了“停刊三天”的处分。
1944年中原会战后,豫中、豫西大片国土沦入敌手。此后,日军曾对该校进行过骚扰。郾城伪政权的县长李子芬曾向王拱璧封官许愿,但遭到王的严词拒绝。
1945年春夏之交,新四军第一二八团团长王定烈与当地的中共地下党员冯明高等,在硝华、西平、上蔡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当时,王拱壁在青年中学为第一二八团提供办公地点,还动员部分师生参加新四军。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庆祝大会上,王拱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陈星聚,字耀堂,河南临颍县陈台乡陈村人,清朝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御法国侵略者,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
台北知府陈星聚
陈星聚,公元1817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先后中过秀才,举人。47岁被任命为福建省顺昌县知县。
在他出任县令期间,忧国忧民,办事认真,是老百姓衷心拥戴的父母官。调任闽县县令后,为政清廉,政绩斐然,博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光绪初年,陈星聚被调往台湾,任鹿港、淡水同知,不久又擢升为台北知府。
当时正是中华多难之秋,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者纷至沓来,蹂觎我国东南沿海。宝岛台湾物产丰富,自然也成了侵略者垂涎、觊觎的对象。陈星聚上任伊始,便召集民工,修筑加固台北城池。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购置武器,扩充军队,随时准备迎战入侵之敌。1884年8月,法帝国主义出兵进犯基隆。9月,基隆被攻陷,法军旋即兵分两路,进攻淡水、台北,并封锁了台湾与大陆的交通。陈星聚,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下决心与台北共存亡。他命令妻子带领阖家老小10余口,团团围坐在府衙后花园的水井旁边,一旦城池陷落,即举家殉国,决不受辱。台北军民在他的激励之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击退了法军的进攻,取得了台北保卫战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响亮的正气歌。
曹刚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男,汉族,1935年12月生,河南舞钢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7月入伍,苏联炮兵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
许慎
(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许慎曾担任太尉府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他历经21年著成的《说文解字》,归纳出了汉字540个部首。
Ⅳ 中国抗日遗址,
国务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山东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山西忻口战役遗址、湖南常德会战阵亡战士纪念公墓等一批国民党军队抗日遗址和纪念设施入选。 除上述4处外,与国民党方面抗战历史相关的纪念设施、遗址还包括: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庐山抗战纪念馆、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南岳忠烈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昆仑关战役旧址、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等。
答题者:雨速
Ⅳ 离阅马场最近的抗日遗址有哪些
四明银行汉口分行旧址7.1公里
Ⅵ 福建有什么抗日战争的遗址
地处福建东南山城的永安,和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西南边陲桂林齐名,成为抗战文化名回城,是答福建抗战中的“第二战场”,抗战时期,永安曾作为福建省的战时省会达7年之久。1938年5月,随着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和地下党的团结影响下,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进步青年,相继从祖国各地云集到永安,形成了一支以永安为中心、广泛的抗战文化统一战线队伍。他们以笔作武器,以刊物为阵地,忘我工作,追求进步,把自己的全部智慧乃至宝贵的生命,毫不吝啬地献给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促成了永安抗日文化的高涨与繁荣。
Ⅶ 抗日战争遗址的诗句
今日,我怀着冲激的心情早早的等待在电视机前等待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接触。阅兵是中国向世界声明我们坚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这一天让我期待了多久,因为对阅兵有极大的兴趣,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我也记不清看了多少遍,这次终于有机会在屏幕前近距离接替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战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诚心,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民族牺牲。
看着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顾70年前,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一种社会情况,内忧外患,贫困落后,如今可谓是截然不同了。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设备,巨舰横行海洋,坦克碾压陆地,战机翱翔长空,核武器威慑世界。现在的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便是社会建设者立下的赫赫战功。二十一世纪,判断了祖国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别人的成果中,我们应建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向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示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今天,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自豪!
察看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认为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成就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Ⅷ 湖南等地有那些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
现存的湖南境内抗日战争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沙、常德、衡阳、芷江等地。遗址主要以长期的革命活动的发生地、革命事件的直接发生地和革命人物纪念地或纪念物为主, 至少有100 余处, 零散的分布在以上区域范围内, 其中有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些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单就衡阳而言,有衡阳城区的五马归槽、陆家祖屋、江西会馆、五桂岭抗战前线指挥所、岳屏山“抗战纪念城”碑、张家山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墓等一批抗战时期重要的遗址遗迹;到衡阳县樟木乡樟木市实地察看了写有“抗战到底是救国家救同胞救自己”的抗战标语墙;到南岳拜谒了忠烈祠、察看了游干班旧址;高岭圆形坑道据点工事遗址等。而且该市现至少有4 处抗战遗址遗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第1 处是“衡阳抗战纪念城”碑和牌坊。但当年蒋中正题写的碑名字迹后来被毁,现碑名是1984 由湖南省政协主席程星龄补题。第2 处是张家山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墓。第3 处是南岳忠烈祠。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当时由中央政府决定兴建纪念并安葬抗日阵亡将士的地方。“忠烈祠”三字由蒋中正亲笔题写。第4 处是南岳游干班旧址──南岳圣经学校及礼堂。南岳游干班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曾在这里办班共为三期,为中国军队培养了3000 多名游击战骨干。
1.3遗址分类情况
通过对湖南的抗战遗址、遗迹的资料搜集整理, 根据现存遗迹的特点可分为以下6 大类。
1) 抗战文化运动及文化名人影响。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批著名的外省籍文化人,如郭沫若、茅盾、沈钧儒、邹韬奋、闻一多、朱自清、曹禺等纷纷随文化教育机关内迁或因其他原因来到长沙。他们通过演讲、写文章等对长沙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湘籍文化名人吕振羽、翦伯赞、田汉、张天翼、廖沫沙等人也先后从外地回到了长沙;一批原来在大学里初露头角的湘籍大学生黎澍、李锐等也回到了长沙。他们因人熟地熟,或办报刊,或在抗日团体和学校任职,对长沙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所起作用更大。这些文化人士与原来在长沙的文教界人士李仲融、杨荣国等人相汇合,形成了以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为骨干,广泛团结爱国人士的文化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初期,先后来长沙的学生和文化界人士达1500多人,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人士约700多人。此外,长沙的抗战文化运动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关切和支持,史沫特莱、鹿地亘、世界学联代表团等先后访问长沙。大批文化人荟萃长沙,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抗日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 原国民党的党、政、军各部委办事处及其负责人的旧址活动地, 如陆家祖屋、五桂岭抗战前线指挥所,衡阳机场、芷江机场等;
3) 国共合作遗址纪念地,如南岳游干班旧址──南岳圣经学校及礼堂
4) 抗战胜利阶段,中国正面战场反攻的起点和国民政府的洽降地,如各大战役战场及芷江
5) 战时迁长沙各厂矿、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旧址, 如西南联大旧址、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会刊《抗战文化》创办地等;
6) 战时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建筑物的旧址, 如芷江抗战签字受降纪念坊、忠烈祠、抗战胜利纪功碑遗址等。
1.4保护与利用情况
目前, 由于对大多数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不足, 不少的遗址面临着自然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遗迹中保存较好的是以抗战重要机构旧址以及抗战名人旧居为主,而消失损毁的却很多,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如西南联大旧址、天心阁原貌不复存在了。从目前的情况看, 由于缺乏对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的总体规划, 在现存的抗战遗址中被真正利用起来的不足1/ 6, 而利用的较好的只有1/ 10。如建成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仅有长沙烈士公园、南岳忠烈祠、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几处。因此,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坚持加紧抗战文物的修复、修缮, 抢救性保护现存的抗战遗址和利用好现存的抗战遗址已刻不容缓。
Ⅸ 关于扬州抗日的遗址
6日上午10时,抵达扬州已经三天的日本僧人岩田隆造来到扬州“万福闸惨案纪念碑”前谢罪,这是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
1937年12月14日,侵华日军占领扬州后将抓来的四百多名当地老百姓集中在扬州东郊的万福闸桥上,随后两端架起机枪进行扫射,最后仅一人跳河生还,由此酿成了惨绝人寰的“万福闸惨案”。
今天的“万福闸惨案纪念碑”前,虽然天气炎热,岩田隆造依旧焚香、脱鞋、下脆、叩首,足足念了半小时经文忏悔罪过,谢罪仪式完毕后,记者提醒岩田隆造身旁的万福闸就是日军当年屠杀中国百姓的地点,他立刻又拿起经板面对万福闸诵经超度亡灵。
岩田隆造是4日早晨从北京抵达扬州的,在此之前他已在我国多个城市进行了谢罪仪式,在北京卢沟桥边,他曾用绝食三天的方式进行谢罪,在重庆大轰炸的遗址前,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中,在天津万人坑纪念碑前都留下了他谢罪的身影。
三天前,岩田隆造抵达扬州后,当地82岁老市民张南先生家成为了他行程的首站,张老先生拿出了他撰写的《目击日军轰炸十二圩》、《扬州沦陷见闻录》、《扬州外侨集中营》等反映日军侵华的材料,以及多年收集的画册、申报报道的《扬州屠城记》等珍贵历史资料赠送给岩田隆造,岩田隆造鞠躬低头,双手平展,极其诚恳地接过了这些日本侵华罪证资料。
次日,岩田隆造又拜访了扬州大明寺,中日友谊的使者,著名的鉴真大和尚在东渡日本前就是在这座寺庙中修行,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中,岩田隆造轻轻取下写着“谢罪”的布包,摆放在正前方,赤足跪坐在鉴真像前,叩首三次;然后敲打太鼓,诵经祷告、忏悔……最后岩田隆造在此以绝食、诵经的方式向中国人民谢罪,并祈求中日友好,祝愿世界和平。
岩田隆造告诉记者,他通过谢罪之旅最大的体会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也认识到了日本反省的重要性,岩田隆造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行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他是作为一个日本人,带着一颗自责、虔诚的心来中国谢罪的。
一位陪同岩田隆造前来谢罪的自愿者说,长期以来,正因为日本当权者对侵华历史的拒不承认,才让个别有良知的日本人的谢罪行为显得难能可贵,其实,只要日本人尤其是日本政府,能够在内心与行动上正视历史,承认错误,才能真正得到中国乃至亚洲人民的原谅。
Ⅹ 有哪些抗战遗址所在的省份
北京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
宛平城、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韩郝庄村
天津市
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位于天津市北辰区铁东北路
盘山烈士陵园位于天津市蓟县官庄镇北盘山南麓
河北省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西路343号
苏蒙联军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油篓沟乡狼窝沟村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
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小莲花峰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陵园路60号
山西省
平型关大捷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韩北乡王家峪村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高城乡忻口村
左权将军殉难处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北艾铺村十字岭
内蒙古自治区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沟乡蘑菇窑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山
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
辽宁省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
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新园街1号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宁远街43号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吉林省
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
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靖宇山
黑龙江省
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
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城东
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三岔口镇
“八女投江”殉难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
上海市
上海监狱陈列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
江苏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山北麓
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军区大院内
拉贝故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小粉桥1号
抗日山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班庄镇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建军东路
浙江省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长生路53—55号
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罗汉井5号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暨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酒坊巷84号
安徽省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矿南社区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
江西省
庐山抗战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河西路506号
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镜山
山东省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桃村镇英灵山
地雷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文山街11号
马石山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诸往镇上石硼村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陵园前街4号
费县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城西南郊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路
滕州市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大坞镇仁山
河南省
彭雪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建设东路378号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鸿昌大道
湖北省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号
湖南省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青年路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和纪念馆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厂窖镇
衡阳抗战纪念城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屏公园
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香炉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
镇七里桥村
飞虎队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机场东
广东省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景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昆仑关战役旧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
海南省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龙墟
重庆市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
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磁器街
库里申科烈士墓园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西山公园
四川省
赵一曼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翠屏山
贵州省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晴隆山
云南省
腾冲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路
陕西省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69号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王家坪村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
洛川会议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冯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