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荥镇遗址
㈠ 古荥镇韩洞村历史
乡镇概况
古荥镇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距市中心15公里,向东8公里接107国道,向南2公里即到开洛高速公路郑州西站,境内有江山路、大河路、古须路三条省级道路。辖区面积53.18平方公里,有古荥村、程庄村、马村村、纪公庙村、张定邦村、曹村坡村、南王村村、孙庄村、黄河桥村、岭军峪村10个行政村,74个村民组,2.68万人。全镇共有企业25家。
2 历史文化
古荥镇历史上是著名的荥阳故城,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六、七世纪,郑国在此建设古城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决战于此,是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有古荥阳城遗址,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纪公庙、周苛庙、城隍庙、孔氏家庙及风景优美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大河庄园等。
3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古荥镇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由高产向高效优质和生态型转变,按照“一般不种粮食、不种一般粮食”的思路,古荥镇逐步成为郑州市重要的禽、蛋、奶、肉、蔬菜等供应基地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第二产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彩印、车辆改装、房地产为龙头的支柱企业;第三产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36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0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28元。 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经济强镇为奋斗目标,按照区委提出的“立足现实、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确保稳定”二十字工作方针,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突出一个中心,确保一个重点,打好两个基础,做好四项工作”为主题,即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确保解决“三农”问题这个重点,打好干部作风建设和村委换届两个基础,扎实做好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廉政建设四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完成财政收入1396万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880万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581万元,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税收647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
㈡ 郑州市内有哪些好玩儿的景点
你好。推荐比较有意义值得一游的——
石窟寺:座落在巩义市东北九公里的大力山下,现存洞窟五座,千佛龛一个,小型佛龛二百五十五个,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题记二百余块。这里保存的十五幅帝后礼佛图
黄帝故里:始建于汉魏,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其中有7个中华之最:中华第一古枣树、银杏树、国槐、松柏苍郁参天。
古荥冶铁遗址: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荥镇,面积12万平方米,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中最大的一处。
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北郊15公里处,宋时曾经在此建闸治水,后来渐渐形成村落。随着黄河河道南移,村落被河水淹没,成为黄河渡口,取名为花园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以图阻止日军,却毫不顾及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的百姓会流离失所。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此外还有黄河游览区,汉霸二王城,永昭陵,杜甫陵园,商城遗址等都很值得一看。
郑州市内免费的旅游景点:
1、河南博物院
位于郑州市北部农业路8号,可乘坐32路、69路、72路、42路公交车。带上自己的身份证,目前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开放时间:每日上午9:00──下午17:00, 常年开放,节假日不休息。
2、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上。从郑州火车站步行10分钟即到,如坐公交车可乘2路、26路、9路、603路、6路等均可到。
公交车:郑州市内公交车基本实行无人售票,车价1元,不设找兑,提醒游客多准备1元的零钱以备投币。 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夏利、富康、捷达3公里后每公里1元,桑塔纳3公里后每公里1.2元。
3、郑州博物馆
郑州市博物馆位于中原路以南、嵩山路以西的绿城广场,博物馆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在98年对全市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内交通:乘44、46、49、58、79、84路公交车可到达。
4、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从火车站坐2路、33路、87路、40路均可到。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
5、郑州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郑州东北郊,占地面积3500亩。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丘,郁郁葱葱的林木,波光涟漪的水塘,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环境幽静,树木参天。火车站乘39路、21路公交车到森林公园门口站下车即到。
6、黄庄黄河大堤
环境清静、秀美、游人少,此处有郑州黄河第二大桥。从紫荆山乘305路公交车到终点站黄庄,向北上黄河大堤,左转1公里即到。下车后步行30分钟。
7、常庄水库
位于郑州西南郊须水镇常庄村,距西环道2公里,水库周长8公里,环境清静、别有情趣。从医学院乘302路公交车到常庄水库。
8、洞林湖(原泗河水库)
位于郑州市西南15公里,因始建于汉唐的洞林寺而得名,湖的面积很大,湖水清清,波光粼粼,寺内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气势雄伟。古刹虽然破败,却依然透出世外桃园的清净。河医乘301路公交车,终点站即到,40分钟一班,车票2元。
9、黄河鲤鱼场
紫荆山乘308路直达,鲜黄河鲤鱼,吃起来鱼肥肉嫩。
10、岗里水库
原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0年大水时被迫炸开,仅余十八孔闸桥、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残留至今的残坝。水域面积为461亩,水质清澈透明,可垂钓岸边,可泛波湖中,尽享大自然的情趣。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花园口,沿河堤西行约1.5公里即到。
11、老观寨水库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距郑35公里,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12、毕河水库
即小魏庄水库,在紫荆山路乘323路到终点站下车。
13、始祖山
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的千户寨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然后转车至始祖山(车票4元)。
14、黄帝故里
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下车后步行1000米即到。
15、帝湖(即金海水库)
帝湖位于郑州市区西南部后河芦村,是金水河上游的一个天然湖,平时湖水面积有18万平方米,是市内最大水面。绕湖垂柳依依,湖岸全部被包上石块,湖水很深。在市区乘公交车63、212、87路,车票1元,到终点站下车后,步行500米即到。
16、北宋皇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1个小时后到车站下车,乘3路、6路、1路公交车永昭陵园下车即到。
17、河洛文化发源处
是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神秘的河图洛书传说,大王庙。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到巩义收费站下车,往北步行10分钟即到。寺庙收费2元(人多可以搞价)
18、邙山古树苑
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数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在市内乘坐78、90、91路车到惠济区政府下车即到
19、老观寨水库(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20、老观寨河(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岗时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车票3.5元,或五里口下车坐三轮(2元)到老观寨河。
21、毕河水库(即小魏庄水库,钓鱼5元/人天)
在紫荆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终点站下车。
22、五虎赵水库(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车到新郑(4元),在新郑乘4路车即到。
23、五星水库(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到新郑的车,芦沟下车(4元),乘机动三轮(5公里)到达。
24、渠梁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4元)直达。
25、河西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下牛站下车,乘机动三轮向北4公里就是。
26、张湾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终点站下车乘三轮即到。
27、李湾水库(60公里)
在总站乘郑州至登封的长途车,到李湾水库,车票6元。
28、新郑杨庄水库(58公里)
在南站坐往平顶山、叶县、禹州方向的长途车,杨庄下车即到,车票6元。
29、荥阳王村孤柏垛景区
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还有渔家船只,可以边吃边坐船游览黄河景色,黄河柴鱼作熟每斤25元,还有柴鸡,柴鸭,凉菜每盘5元。滩地上可尽情烧烤。
㈢ 古代的荥阳是哪里(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是现在的荥阳市还是郑州古荥镇
就是现在的荥阳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战国时期,韩国在荥水北岸筑城,名曰荥阳,从此得名。
荥阳是历史上的政治要地,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曾是郡治要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
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今荥阳汜水镇)、故市(今郑州西北)、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由河南郡分置荥阳郡,郡治在荥阳。
北魏时,在武牢(即虎牢关)设北豫州部,置荥阳郡。
北周灭北齐后,将荥阳及其附近地区组成的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所设在成皋(即武牢关、虎牢关)。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郑州府治所仍设在成皋(即虎牢)。
唐朝时,郑州的行政建置有所变化,其辖区变为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等县,直到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郑州州府治所才从成皋移至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
(3)古荥镇遗址扩展阅读:
荥阳的历史地位:
荥阳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在有记载以来的历史上,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晋楚争霸,曾大战于此;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在荥阳广武山麓建敖仓,储积大量粮食并派驻重兵,使荥阳一跃成为著名的军事重镇;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亲率大军围攻荥阳,在这里与秦军大战,后吴广战死于荥阳;楚汉战争时,荥阳更是争夺的中心,刘邦与项羽在这里长期对峙、反复争夺,最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荥阳的虎牢关(今荥阳市汜水镇)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英战吕布”。
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荥阳虎牢关、牛口峪一带与窦建德割据势力决战,以三千铁骑败敌十万大军,迫使盘据洛阳的王世充投降唐朝,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根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虎牢之战”;
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起义军集合荥阳大海寺,根据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的主张,各路义军四面出击,开创农民起义走向辉煌、明王朝统治开始崩溃的新时期。
㈣ 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单位怎么样
抄古荥镇历史上是著名的荥阳袭故城,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六、七世纪,郑国在此建设古城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决战于此,是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有古荥阳城遗址,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纪公庙、周苛庙、城隍庙、孔氏家庙及风景优美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大河庄园等。
㈤ 荥阳旅游景点有哪些
荥阳市十大旅游景点
1.古柏渡飞黄旅游区 AAAA
2015年7月正式更名为古柏渡飞黄旅游区,河南南水北调孤柏渡飞黄旅游区是经荥阳市委市政府批准,省发改委重点立项,由荥阳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知名流放企业丰乐园集团联合开发投资,按国家旅游AAAAA级标准打造的沿黄旅游带景区之一。景区位于省会郑州十五分钟经济……
2.郑州奥帕拉拉水上乐园
奥帕拉拉冒险岛水公园(以下简称奥帕拉拉)位于郑州市的后花园——荥阳市豫龙镇,奥帕拉拉总占地面积12万平米,毗邻郑州绕城高速豫龙出口,距郑州市区仅10余分钟车程,交通极为便利。奥帕拉拉是以荥阳市得天独厚的绿色自然空间为依托的,以3600亩欧陆风情游闲人居为特色的……
3.环翠峪
环翠峪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的荥阳市境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郑州市十大优秀景区;景区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古城堡为特色,人文资源为依托,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其位于浮戏山中部,是嵩山余……
4.古荥冶铁遗址
古荥冶铁遗址位于郑州西北27公里的汉代荥阳城西墙外,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河南郡铁官的一号作坊,简称“河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冶铁遗址。在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的两次发掘中(1965年、1975年),发掘……
5.虎牢关
汜水镇位于荥阳市西北部,在其境内有虎牢关及玉门古渡两大景区。三国群英塑像虎牢关景区南连嵩岳,北濒黄河,东接汜河,西连巩义,山岭交错,沟壑纵横,险自天成,有“锁天中枢,控地四鄙”之称,是我国著中的古战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之争”、“三英战吕布”、“关羽温……
6.洞林寺
洞林寺位于郑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村内。据《荥阳土地志》记载:“洞林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约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内做佛事,故名洞林寺。与印度早期佛教寺院极为相似。旧殿洞林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宝……
7.三皇山桃花峪
三皇山旅游区位于荥阳市东北30公里的广武山上,面积10平方公里。三皇山为伏羲、神农、燧人氏等人类始祖活动的地方。这里山河秀丽,历史名胜较多,有唐代的桃花峪庄园、黄河渡口石门、伏羲墓、武公陵等遗址。还有近期新建的15米高三皇巨像及仙台陵园的亭台楼阁等。郑州三皇山……
8.古荥阳城
古荥阳城在郑州西北27公里处,最早建于战国时期。城垣略呈长方形,大部尚存。自古荥镇西北隅南伸至纪公庙村以东,临索须河折向东至古城村又北折百米左右。北城墙东到钓鱼台村拐向南与古城村城墙相接。东墙已被济水泛滥冲没,仅存东北、东南两个拐角。故城南北长约2000米,东……
9.豫龙兴国寺
荥阳市东10公里豫龙镇有个兴国寺,寺边有个村,村以寺定名。据《荥阳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据传,当时佛教盛行,洛阳白马寺的慧悟禅师到各地云游,来到豫龙镇,见此处北枕檀山,南临须水源,且有五条河汊蜿蜒伸向这里,状似五条巨龙,当地有“五龙朝……
10.大师姑城址
大师姑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和杨寨村南,是一处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城址由城垣和城壕两部分组成。城垣距现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发现的部分为南墙西段、南墙东段的部分地段、东墙部分地段、西墙北段和北墙西段,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全部集
㈥ 谁能介绍下郑州市古荥汉文化遗址,我想了解下。谢谢
古荥汉文化遗址保护管理所成立于1983年,1986年10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主要职责:遗址保护、征集文物、文物修复、文物展览及文物保管。
地 址: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邮 编:450043
电 话:0371—63591024
开放时间:8:30——17:30
门 票:基本陈列免费开放。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车322路即到
邮 箱:[email protected]
㈦ 古荥冶铁遗址的历史沿革
古荥冶铁复遗址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制处。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300米,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为河南郡铁官的一号作坊,简称“河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冶铁遗址。目前发现炼铁大高炉两座,炉缸呈椭圆形,炉壁、炉基均用黑褐色耐火土夯筑而成,炉前、炉侧有冶炼的架木遗迹。
1965年被发现,在1965年、1975年,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发掘出两座规模较大的汉代冶铁高炉残迹和水井、水池、船形坑、四角柱坑、陶窖等,还出土有陶制鼓风管、耐火砖和铸造铁范用的陶模,以及318件铁器、380多件陶器、8件石器,还发现10余件大铁块,最重者达23吨。
㈧ 汉武帝时期在冶铁业中推行了什么技术
西汉冶铁业的发展表现在作坊数量增多,铁器分布广泛,冶铁业规模扩大.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聚集大批有冶铁技术的工匠及大批劳动力(刑徒)到官营冶铁作坊进行劳作,使西汉冶铁技术和铁器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获得长足发展.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绝大部分在此时已达到成熟程度。 汉武帝出于政治、经济双重目的,实行“盐铁”的政策后,西汉冶铁业更是朝着规模大、人员多、设备齐全的方向发展。如在郑州、巩县、南阳等冶铁遗址中都发现有铁官标志的铭文,说明作为冶铁业基地的大型作坊,已在内地相继建立起来。《汉书·成帝记》载:阳朔三年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永始三年十二月,“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用库兵,自称将军。”这两例中,起义、反抗人数动不动就是二三百人,可见冶铁作坊中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何况起义的徒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西汉中期以后冶铁业规模之盛大还可以从考古中得以证实,山东滕县宏道院出土的汉代冶铁和锻铁石刻画像,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推测,每一铁官有鼓风炉50座,每座以13人计,每一作坊应有工人一千多人。山东齐临淄故城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约有40万平方米的范围,比战国时期齐国的冶铁遗址大八至十倍。再以河南的考古发现为例,已知的15处官营冶铁作坊,遗址面积多在一万平方米以上,有的达12万平方米,尤以郑州古荥镇及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的规模最宏大。在古荥出土了重达二十余吨大铁块及高达六米、容积有50立方米、日产铁达一吨左右的大铁炉。巩县铁生沟遗址设施齐全,发现炼铁炉18座,熔炉一座、藏铁坑17处、配料池、矿石坑各一处,房基四座,出土了大量的铁器、泥范、陶器、耐火坑等物品。形成了从采矿、选矿、冶炼、铸造到铁器的热加工处理等整套生产工序,可以说是从开采矿石到制出成品的典型。上述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西汉冶铁规模比战国时期要大得多。 西汉时期的冶铁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了冶铸质量的不断提高。汉武帝实行“盐铁”后,在各郡出铁之县设置铁官进行开采、冶炼及铸造。《汉书·地理志》记载设铁官的郡和县有48处。“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用以收购废旧铁器进行铸造。另外,汉时有啬夫、护、长、般长、令、丞、佐、掾、守令史及守啬夫等主管官府手工业,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手工业管理体系。据考古勘察表明,凡设在矿区或矿区附近城镇的作坊,一般兼管冶炼、铸造和铁器处理加工;位于远离矿区的大城市作坊,一般从事铸造、热处理加工、炒钢和锻造。这种比较合理的布局和分工,是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的反映。“盐铁”政策实施后,对私铸者实行“钛其左足”,并“没收其私铸物”的政策。特别是“告缗”政策的实行,对个体手工业者的打击更大,工匠们私营赢利与到官府作坊的报酬之间差额缩小,且后者更安全。从经济收入上,也使工师趋于后者,于是在官营作坊中就聚集了大量的有技术的工师。《汉书·五行志》载:“汉成帝和平二年七月,沛郡铁官铸铁,铁不下,隆隆如雷声,又如鼓音,工十三人惊走。”一个炉旁就有13名有技术的工匠,可见整个冶铁作坊工师之多。大量工师在官营冶铁作坊劳作,对提高冶铁质量,促进冶铁技术进步无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官营手工业作坊中除了实行严格的“三级监造”责任制度以外,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的措施,如实施了“文理制度”、“计件付酬制度”等,提高了工师、刑徒等手工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这就刺激了官营冶铸手工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了西汉冶铸手工业的发展。《居延汉简》100载:“□予阁谨以文理遇工卒,毋令怨失赋稍禄,令意且遗都吏循廉察,不如护大守府书移,幸毋忽如律令。”禁止官吏用粗暴态度对待工卒以及用不正当手段侵夺工卒的工酬。从考古发掘出的汉代器物上,我们经常发现其铜器铭文记录了产品累计数字和顺序数字。1961年西安三桥镇高窑村出土的一批汉代铜鉴、铜鼎,其铭文上有工匠李骏造240枚,周博造240枚,左谭造240枚的记载。从每件物品上所刻序数看,应当为计件计酬。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笼络工匠为封建国家服务,生产出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各种生产工具,推动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炼炉容积的扩大,形状的改进及炉型品种的增多,使西汉冶铁产量提高,铁器品种增加。”《汉书》载“征和二年”与“河平四年”的高炉事故等都说明了我国古代用炉炼铜铁的情况。随着冶铁规模的扩大,高炉容积增大。随着炼炉的增大,就会有因鼓风条件的限制,产生冶铁质量不高的弊端。但在郑州古荥镇发现了椭圆形竖炼炉,在鹤壁鹿楼村也发现了13座。这种椭圆形的高炉有效地扩大了炉缸容积,克服了炼炉中心温度达不到要求的弊端,体现了汉代冶铁技术的新水平,它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炉缸工作与送风机械的关系。在欧美近代炼铁炉型发展史上,公元19世纪中叶才出现椭圆形高炉,而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造出日产近一吨的椭圆形大炼炉,这是我国冶金史上的奇迹。另外,西汉中后期,从发掘材料看,炼炉种类增多,不但有熔铁炉、炼铁炉,还有反射炉、炒钢炉等,使冶炼出的钢铁品种增多,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汉冶铁业的发展还表现在开始用煤作燃料,以石灰石作溶剂和对矿石的严格挑选上。据考古发现,在古荥遗址中窑5火池内有很多模制的饼形燃料,内里有未烧透的黑色似煤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煤饼。在巩县铁生沟也发现了用煤的情况,证明西汉时期已经用煤作为工业燃料。西汉劳动人民为达到快速冶铁的目的,还知道以石灰石作为溶剂。通过对古荥镇遗址中的炼渣分析,证实了当时冶炼过程中已用石灰石作为炼铁溶剂。经对样品所作化验表明,不同时地的炼渣成分差别不大,推测当时已知道按比例配料。在巩县铁生沟和郑州古荥遗址都有专门的矿石加工场,块状矿石一般粒度在2-5cm,最大块有12cm。这样大小的矿石比较适宜于入炉冶炼,可见当时冶炼的原料准备工作已具有一定经验。发掘中还发现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已与矿石分开堆积,表明当时对入炉的矿石已进行细致的加工。这种费事费工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期的摸索,积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才有可能形成这样合乎冶炼要求的准备工序。严格的科学的原料准备工序,仍是今天冶炼的基础,汉代炼铁之前能够建立这样一道工序,已是很可贵的。铁范、叠铸、韧性铸铁的进一步推广使用,炒钢等新技术的发明,也是西汉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铸铁技术方面,西汉在战国、秦的基础上又有很大提高。高炉熔炼技术的进步,使西汉早期已能炼出高碳低硅灰口铸铁。例如,莱芜出土的铁范,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犁铧、钅矍,渑池出土的范和锸等都属于此种类型的铸铁。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证明,生铁中含硅量如降低1%,则每吨生铁消耗的焦炭相应减少约50公斤。这对节约冶金焦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故弄清古代低硅铁的工艺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汉代的叠铸技术直接从战国、秦继承和发展而来,温县洪范窑出土了各类叠铸范500余套,南阳瓦房庄冶铸作坊发现了汉代的多堆式叠铸軎范,范块采用对开式垂直分型面。西堆铸范共用一个直浇道,使得浇注时间短,金属实收率高,这是叠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汉代,在金属范的铸造上,冶铸工匠已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提高。用金属范代替泥、石范作为铸形材料,是铸造工艺的一个重大进展。在偃师二里头早商遗址及新郑春秋战国铸铜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用以铸造生产工具的泥范。到了汉代,泥范已很少用来浇铸产品,而是用来大批地铸造金属范。古荥汉代冶铁作坊出土的大型犁铧泥范,边分背料和面料,其浇口和气眼已明确分开,其制法又有所进步。战国时虽已用铁范铸造生产工具,但其种类较少,而到了汉代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比战国时期多了一倍,且出土地点增多。而欧洲一些国家在公元16世纪才开始用金属型范制造生铁炮弹。将生铁炒炼成钢是汉代钢铁冶炼技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铁生沟遗址发现有炒钢残炉一座,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也发现有几座类似炒钢炉。由于生铁易生产,成本低,使钢铁成品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的发明,开辟了以生铁为原料炼钢的新时期。中国炒钢的出现比欧洲早1600多年,它对汉代的社会发展以及我国封建社会农业、手工业、水利交通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西汉冶铁业的发展,还表现在铸铁柔化、脱炭成钢技术及钢铁产品的初步规格化和系列化等方面。 西汉时期,冶铁业在战国、秦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高超的冶炼技术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已得到了极大提高,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㈨ 郑州周边自驾游玩推荐景点
郑州周边的景点有:
1、杜甫故里: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乡的水土怡养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了诗人宽广的文学情怀。
2、关帝庙:
关帝庙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豫龙镇关帝庙村南300米。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111′东径113°28.233′,海拔130米。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8年6月25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3、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外城墙始筑于商代时期的二里冈期下层一期,使用到二里冈期上层二期,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
最新数据显示,郑州商城外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前1500年左右,可以推算内城和宫城的时间年代要不晚于前1500年,有学者认为此是“汤始居亳”的亳都。
4、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
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
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是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发现距今5300~4800年,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
5、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西北约8公里的裴李岗村西,遗址年代距今约8000年,绝对年代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该遗址出土的器物有独具一格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学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已开始在中原地区定居,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氏族经济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