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耿国遗址
❶ 耿姓的简介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牗音yi牍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牗音ku牍,将他的儿子契牗音xie牍封于商,契当是商人的祖先,自契始经过14代传至成汤,成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从汤到纣经历了17代30个君王,祖乙是商朝的第7代第13个君王。
关于商君祖乙的定都,《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中丁迁于嗷牗音ao牍。河亶(音dan)甲居相。祖乙迁于邢牗音geng牍。”古代邢与耿同音,是否指一个地方,史学界仍有争议。但据耿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说法,邢与耿不是一个地方。相传祖乙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当地方言柿饼近似于“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柿饼中的上品又叫做耿饼,源于此。那么耿地在哪里呢?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另据《国家地名词典、河津词目专辑》中记,距河津城关镇东南10公里的山王村,即是耿国国都所在地,古代俗名称帝王村,村北洞门楼所书“古耿名都”四字,数代不易。清初时因村中几近王姓,遂易名三王村,嘉庆年间为昭彰古迹,正名王村,民国年间称帝王村,解放后因此名有封建色彩,改名山王村。据说该村中宫、金库、暗地、城前、城后等古耿国遗址犹存。
关于古耿国的灭亡,古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写道:“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这一段明确记载了古耿国灭亡的时间是在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从殷商时期的祖丙立国到春秋时期耿国末代国君太乙的弃国归隐,古耿国共经历了商、周、春秋三个时期,先后共25代32位君侯,时间长达700余年。这与耿氏族人保存的《先祖君侯谱》中“君侯三十二,国运七百长”的记载是相符的。一个古代的诸侯小国,能够衍延生息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证明其先祖建立和治理耿国的业绩,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耿氏先民的品格和智慧。
中国汉族人的姓氏很多来自古代的诸侯国名,诸侯国消亡后国名作为地名和姓氏则长期保留下来,古耿国也不例外,当它消亡以后,耿就作为姓氏延续下来,凡如今的耿姓汉人,不论远近都应该是古耿国的传人,而河津则是耿氏后裔的根祖之地,我(指的是“耿秉强”)的临猗农村老家就是一个耿氏后裔的集聚地,整个村子里几乎全姓耿,据老辈人讲,我们村过去就有续修家谱的习惯,每隔几年就要续一次家谱,到文革前家谱资料摞起来足有半人高,人称“文献世家”,只可惜这些家谱资料在文革中作为宗族势力的典型,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反面教材在全省范围内参观展览,至今下落不明,实感可悲可叹。
❷ 云南水下古城之谜,是怎么回事
云南一个叫耿卫的潜水爱好者在我国名列第二的深水湖泊抚仙湖,发现水下有类似石板的东西,水底下面那种幽静的感觉立即触动他想象的神经。 在耿卫的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叫吴学艺的人,此人是个渔夫,对水中石头的情况也比较了解。2000年11月23日一早,记者找到了吴学艺。吴现年28岁,从12岁起就开始在抚仙湖上捕鱼。当记者问到他知不知道有“水下古建筑”这回事时,他答“不知道”,只知道那一带有暗礁,当地叫“石龙”。1998年,他经常看到耿卫及其朋友在湖中潜水。有一次,他对耿卫说,这样潜来潜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潜到石堆中看看到底是什么。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才知道“水下古建筑”这回事。 现场目击 去年11月23日,在了解了耿卫“水下发现”的前后过程后,记者要求看看耿卫在水中拍摄的录像。经过多次商量,耿卫才拿出了未向外界公开的另外几盒带子,说他从发现到如今只向外界公开过其中的一盘带子。 录像中显示的时间为2000年10月26日15时至16时左右,记者看到不但有耿卫以前所说的东西,而且还有三角形的石体、陶片。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明显感觉到台阶的大体轮廓和斜坡的规模,而耿卫说这堆水下建筑群有七八百平方米。为进一步探究真情,记者提议耿卫当着记者的面再进行一次水下实录。 11月24日10时30分,临时组成的“探险小组”从耿卫家出发。在快艇上,记者感觉抚仙湖深不可测,蓝不见底。 12时20分,在找到确切的位置后,耿卫提着防水摄像机,对着湖面上的快艇晃了晃,和助手吴正兵瞬间便沉入水下。 约20分钟后,冷得有些发抖的耿卫浮出水面,在艇上即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此次下水我发现了一根石柱,呈比较规则的方形,还有一些红砂石。原来只发现有青石,而且被挂着的鱼网也没有以前多,遗憾的是仍没有找到1998年那次下水发现的石墙。” 众说纷纭 为全面了解抚仙湖的情况,去年11月25日,记者采访了当地对抚仙湖比较熟悉的老人及居民。 张墅(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史料上最早记载的俞元县是在公元前106年。从历史的考证来看,现在的水位与原来差不多,汉朝时有过灾害,元朝时有过地震,但一直未予记载。我没看到录像,如果真是建筑物,那至少是1000多年前的了。 杨应康(原澄江县文化局局长):抚仙湖现在的位置是由于原来地层的挤压造成的,湖内很可能有个槽,有陡有平。现在湖边有几个村落早在康熙年代就有,当时建在目前的水面下二三米,说明此水位上升不大、下降也不大,最多相差三四米。耿卫的发现可能是一古建筑,发生地震时使附近村落陷进去了。我自己觉得像个码头,那斜坡上石孔内的石钉很可能是拴船用的。 张庆贵(当地老人):湖水曾经把几块石头推上岸来。有一块的一面特别平整光滑,至今仍在湖边,看上去有明显的人工痕迹。站在附近的山上,能看到宽约20米、长有几百米的“石龙”。 吴学艺(当地渔民):我常在抚仙湖打鱼,别人说“石龙”一带常挂网,但为了打到大鱼,我常在那一带下网,有一次我觉得这些石头怪怪的,于是就顺手捞了一块石头上来,放在金银山脚下。那一带没有小石头,原来当地人也捞起来一些做成捕鱼的沟帮,看上去是人工雕琢成的,在水位下降时,能隐约看到四五百平方米的石堆。 专家分析 在耿卫的“水下发现”消息经媒体报道以后,各路相关专家也纷纷出马,为这一发现作考证。 据耿卫讲,对他在水中捡到的惟一一块陶片,有关专家看看录像就惊呼:“是东汉的!”同时,类似的专题研讨会、座谈会也开过几个。严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猜想和马虎,学术界保持了冷静,专家们仍在深思与考究之中。 2000年11月27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志龙。他分析,从石块的水下堆积结构、石面情况而言,再加上有关石槽上的迹象来看,应该是人工建筑。原任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的邱先充则指出那些石块的堆砌决不是原始的堆垒,从纹理上、组合上、搭配上都说不过去,应该定为“有人工痕迹的水下堆积物”。
❸ 耿国在哪里最好有地域图
古耿国遗址,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区东南10公里的王村。由商祖乙建立于公元前1525年,是当时商的诸侯国,次年由于河患,迁至刑,后封弟弟祖丙于耿地,建立耿国。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族人于耿(今山西.河津东南一带),再次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
❹ 商周时期耿国是怎么行成的
商代末年有耿国,是商朝的附庸国。古耿国是商代建立的一个侯国,是商王朝的一支,规模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县。这个诸侯国经历了32位国君,延续了700多年,在历史上曾创造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周朝建立后灭掉了耿国,后来周王室封王族中人于耿,建立耿国,春秋时它又被晋国灭掉。
❺ 黄河边古国家的首都
夏:封父国都城(现在河南开封)
周代:商丘 (现在河南)
秦代:咸阳(现在西安)
汉朝:长安(现在西安)
隋朝:长安(现在西安)
唐朝:长安(现在西安)
宋朝:汴梁(现在河南开封)
❻ 耿国的古城遗址
古耿国遗址,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区东南10公里的王村。由商祖乙建立于回公元前1525年,是当时商的诸侯答国,次年由于河患,迁至刑,后封弟弟祖丙于耿地,建立耿国。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族人于耿(今山西.河津东南一带),再次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
❼ 西方建筑遗址(图片 文字)
吉萨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王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萨金字塔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大多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一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及尼河上游西岸吉等地。吉萨金字塔左边属于卡夫拉王,右边属于库夫王,附近连著一座狮身人面像。主要建材是石灰岩,部分为花岩。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所以被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埃及共有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局宛如迷,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建造它呢?
罗马大斗兽场
罗马大斗兽场位于古罗马广场较低的一头,占地六英亩,像一座由石灰石垒成的顶部凹陷的小山。外墙高约一百五十七英尺,布满大得令人生畏的拱门,黑森森的拔地而起,直插浅蓝色的天穹;内部周长一千七百九十英尺,为一裂痕累累的巨大椭圆型砖石建筑,场上纵横交错着一条条像敞开的伤口般暴露在外的坑道。
这座庞大的斗兽场在血腥味最浓的鼎盛时期是始终座无虚席,最狂热的场面比比皆是,但却从未能像今日作为一座废墟那样打动人心。
罗马大斗兽场由皇帝韦斯巴芗在公元72年下令修建于公元80年建成。角斗活动一直持续到403年,斗兽场直到公元八世纪还几乎完整无损。此后五百年在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争中,它主要被用做堡垒。
在文艺复兴初期,斗兽场里曾举行过斗牛活动;它也曾被用做一所昔日的医院。在红衣主教发内尔塞拆取斗兽场的石块去兴建自己的宫殿时,它才急剧衰败下来。红衣主教这样做是得到了他的叔父教皇保罗三世的许可。教皇钦准他在十二小时内可以随意拆运那些石块。法尔内塞征派了四千民工,掠走了难以计数的石料。其他建造者也争相效尤,除了法尔内塞宫外,巴尔贝里尼宫、威尼斯宫、坎切莱里亚宫都是用斗兽场的石灰石建造的。
教皇西科斯图五世在劫后的遗迹里办起了一座纺织厂。克来莱门特十一世又把它改成了火药厂。最后他将这座斗兽场用来纪念殉难的基督徒,在它的一条拱廊里建立了一座附属教堂。由于管理这座教堂的教士遇刺身亡,1742年本尼狄特十四世让人给斗兽场安上大门,装上铁栅,直至今日。
大斗兽场是连接的拱券支撑的,在它的表面,罗马人巧妙地“贴”上了一层古希腊柱式,它在表面虽然只起装饰作用,却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着实际支撑的作用。如果你用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支辨认,就可以看出原来罗马人是如此精通希腊柱式的语言内涵。他们氢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让人感到它们在有力地支撑着上面巨大的重量。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显然是一种过渡,它们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被罗马人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了。
在大斗兽场的外部造型上,罗马人为了实际的需要把希腊柱式进行了重新拼装,檐部变成了圆开斗兽场的装饰带。我们很容易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希腊柱式的装饰,大斗兽场将会多么单调和乏味,——罗马的工程师借助希腊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和文化素养的愿望。在罗马建筑中,希胼柱式一直被当作“形容词”来使用,因为安排得恰到好处,它们往往又好像具有“动词”的意义。更重要的,随阒在大斗兽场形体上的希腊柱式组成的网格,展示了罗马建筑的“语法”。罗马建筑借助希腊的语言,表达了它的思想。
亚历山大地下陵墓
地下墓穴坐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西南的马里尤特沙漠中,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3世纪,埃及的殉教者美纳斯葬在这里,其墓地成为埃及最初的基督教徒朝拜圣地之一。在亚历山大主教和拜占庭王室的支持下,崇拜美纳斯的浪潮不仅席卷拜占庭帝国,而且波及罗马、高卢和日耳曼等地。为满足日益增多的信徒的需要,阿卡丢(公元395-408年)和耿奥多斯二世(公元408-450年)在位期间,敕令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新教堂阿布米那。阿拉伯人夺取埃及后,朝拜阿布米那之风随之中断。到了法特米时代,圣地已无人问津。今日所见仅是一些残垣断壁。挖掘工作始于1905年,现在圣城轮廓已为世人所知。建筑布局为:大教堂居中,其前部为覆盖陵墓和前祭台遗址的中庭;与大教堂相互对应的是一座八角形圣洗堂;在南面即主体建筑的后部,建有修道院、信徒居室、浴室和工场;在北面和东面,各有一座教堂,其中称为“东方”的教堂恰好位于修道院的中央。
圣城占地辽阔,建筑用料豪侈,建筑物主体用小石块砌垒,大理石石柱、柱头和柱头下楣雕凿考究精细,大理石可能取自著名的亚历山大采石场。祭台间内壁装饰有大理石雕刻和镏金镶嵌图案。
埃及古都亚历山大城曾是伟大的文化艺术中心,而阿布米那则是这一时代的唯一遗存,它巧妙地融汇了拜占庭艺术和埃及法老时代的传统文化。阿布米那遗址同时还显示了东方基督教在最初几个世纪里的蓬勃生机。自此之后,第一批修道院便诞生了。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278年—15世纪),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建于1017或1037年(时间有争议,一般说是建于1037年),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在雅罗斯拉夫城的中心,建立了这个时期主要的,中世纪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索菲亚大教堂,教堂长37米,宽55米,高29米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索菲亚”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该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罗斯的大主教住持于此,大公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签订国际条约。现在这里还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基辅10世纪的全景模型展出了被蒙古侵略者破坏前的基辅市貌。这里还建立了斯拉夫民族的第一个图书馆。
乌克兰国家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区《索非亚博物馆》位于首都基辅的中心,占地5公顷,这里坐落着建于11-18世纪的美丽的古建筑群。在文化保护区内,最著名、最宝贵的建筑当属—索非亚大教堂,该建筑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莫卧儿帝国著名建筑。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莫卧儿帝国国王沙杰汗为他死去的皇妃蒙太姬修建的陵墓。公元1630年始建,年建成。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 (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7届会议报告。是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迹”之一。
从数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为饭店的标志、酸辣酱和调味品的商标,实际上它被用在随便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尽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泰姬陵是用从322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却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种纯白色建筑。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从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艺。阳光照射在围栏上时,它投下变化纷呈的影子。从前曾有银制的门,里面有金制栏杆和一大块用珍珠穿成的布盖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实际埋葬地之上)。窃贼们偷去了这些珍贵的东西,许多人曾企图挖取镶嵌在大理石栏上的宝石,但泰姬陵的雄伟壮丽仍使人为之倾倒。
❽ 耿姓我是耿姓,我为此姓而骄傲,但不知姓氏来源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牗音yi牍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
耿姓
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牗音ku牍,将他的儿子契牗音xie牍封于商,契当是商人的祖先,自契始经过14代传至成汤,成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从汤到纣经历了17代30个君王,祖乙是商朝的第7代第13个君王。
关于商君祖乙的定都,《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中丁迁于嗷牗音ao牍。河亶(音dan)甲居相。祖乙迁于邢牗音geng牍。”古代邢与耿同音,是否指一个地方,史学界仍有争议。但据耿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说法,邢与耿不是一个地方。相传祖乙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当地方言柿饼近似于“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柿饼中的上品又叫做耿饼,源于此。那么耿地在哪里呢?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另据《国家地名词典、河津词目专辑》中记,距河津城关镇东南10公里的山王村,即是耿国国都所在地,古代俗名称帝王村,村北洞门楼所书“古耿名都”四字,数代不易。清初时因村中几近王姓,遂易名三王村,嘉庆年间为昭彰古迹,正名王村,民国年间称帝王村,解放后因此名有封建色彩,改名山王村。据说该村中宫、金库、暗地、城前、城后等古耿国遗址犹存。
关于古耿国的灭亡,古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写道:“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这一段明确记载了古耿国灭亡的时间是在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从殷商时期的祖丙立国到春秋时期耿国末代国君太乙的弃国归隐,古耿国共经历了商、周、春秋三个时期,先后共25代32位君侯,时间长达700余年。这与耿氏族人保存的《先祖君侯谱》中“君侯三十二,国运七
耿姓
百长”的记载是相符的。一个古代的诸侯小国,能够衍延生息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证明其先祖建立和治理耿国的业绩,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耿氏先民的品格和智慧。
中国汉族人的姓氏很多来自古代的诸侯国名,诸侯国消亡后国名作为地名和姓氏则长期保留下来,古耿国也不例外,当它消亡以后,耿就作为姓氏延续下来,凡如今的耿姓汉人,不论远近都应该是古耿国的传人,而河津则是耿氏后裔的根祖之地,我(指的是“耿秉强”)的临猗农村老家就是一个耿氏后裔的集聚地,整个村子里几乎全姓耿,据老辈人讲,我们村过去就有续修家谱的习惯,每隔几年就要续一次家谱,到文革前家谱资料摞起来足有半人高,人称“文献世家”,只可惜这些家谱资料在文革中作为宗族势力的典型,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反面教材在全省范围内参观展览,至今下落不明,实感可悲可叹。[1]
2起源
起源一
以地名为姓。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继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设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
耿姓
内黄县境。因内黄县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商王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王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了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朕出谋定夺。”巫贤大臣坦然应曰“闻说西有耿地,位汾阴,那儿一 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 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了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地迁到耿地。即山西河津市东南二十里的山王村。
而后,次年,由于河患,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耿地,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耿国后人便以地名为姓 ,后来祖丙被尊奉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为纪念这位氏祖,摆设柿饼(“柿饼”一词在晋南发音:SI BING,有思念祖丙的意思 )
起源二
以国为姓。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起源三
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 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 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 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证据
(补注):以下是证明耿姓来自山王的史书证据
①《山西通志》(卷八) 、《 河津县志》(光绪版)云:“河津古耿地,‘禹贡’冀州之域。历唐虞
耿姓
夏皆为甸服。商祖乙(公元前1525~前1507 年)自相迁此,为王都,凡七世。”
②《索隐》:“刑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
③《集韵》 三十九耿部,有“刑”字,云:“地名,通耿。”
④《路史.国名记》亦说“耿”即“刑”。这说明“祖乙迁于耿”一作“祖乙迁于刑”。二者为一地,即之:今河津山王一带。
⑤《河津县志·古篇》载:“耿都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汾水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
⑥《通志?二六?以国为氏》记载:“耿氏,姬姓。商时侯国,鲁闵元年(公元前661年)为晋所灭。今河中龙门县南十二里耿城是。”
⑦《古今姓氏书辨证?三十九耿》记载:“耿氏,出自姬姓。侯伯之国,其地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
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王室同姓贵族的封地,又为诸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耿地原为商王朝耿国,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耿国,之后有周朝王室贵族被封于其地,为姬姓小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耿氏,成为耿氏家族的另一支。
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赓音氏,满语为Gengyin Hala,汉义“昭、明”,世居黑龙江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其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冠汉姓为耿氏、赓氏等。
起源六
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记载:
朝鲜族耿氏,世居博川郡(今朝鲜平安北道西南部大宁江左岸的博川平原),后为满洲正蓝旗包衣,代表人物就是耿世尼,他的孙子耿赫森曾出任正蓝旗参领。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e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朝鲜族、满族耿氏所冠汉姓即为耿氏。
起源七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耿氏,源出裕固族的各尔格兹氏族,本源出自西突厥阿史那部。[1]
起源八
明永乐初,侍御柴文以戆直得罪,子孙俱祸,易姓耿。后由贡士历官江南庐江知县耿光祖,即柴文侍御九世孙,今门祚衰微。[2]
3得姓始祖
耿姓的得姓始祖非祖乙,而是祖丙,公元前1525年,商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只是将商都迁到了一个叫耿的地方,并没有建国,次年,由于河患,重新迁都,而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将姓改做耿。
❾ 耿姓氏的由来
耿姓在古代多以高阳(今属河北)为郡望,当代则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为主要居住区。历代名人,主要有汉太守耿夔、大司农耿寿昌、唐诗人耿湋、宋名将耿京、清蕃王耿精忠、当代外交家耿飚等。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牗音yi牍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
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牗音ku牍,将他的儿子契牗音xie牍封于商,契当是商人的祖先,自契始经过14代传至成汤,成汤推翻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从汤到纣经历了17代30个君王,祖乙是商朝的第7代第13个君王。
关于商君祖乙的定都,《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中丁迁于嗷牗音ao牍。河亶(音dan)甲居相。祖乙迁于邢牗音geng牍。”古代邢与耿同音,是否指一个地方,史学界仍有争议。但据耿氏家族流传下来的说法,邢与耿不是一个地方。相传祖乙迁至邢以后,就将国都定在那里,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当地方言柿饼近似于“思丙”,有追思祖丙的意思。柿饼中的上品又叫做耿饼,源于此。那么耿地在哪里呢?据《括地志》中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另据《国家地名词典、河津词目专辑》中记,距河津城关镇东南10公里的山王村,即是耿国国都所在地,古代俗名称帝王村,村北洞门楼所书“古耿名都”四字,数代不易。清初时因村中几近王姓,遂易名三王村,嘉庆年间为昭彰古迹,正名王村,民国年间称帝王村,解放后因此名有封建色彩,改名山王村。据说该村中宫、金库、暗地、城前、城后等古耿国遗址犹存。
关于古耿国的灭亡,古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这样写道:“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这一段明确记载了古耿国灭亡的时间是在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从殷商时期的祖丙立国到春秋时期耿国末代国君太乙的弃国归隐,古耿国共经历了商、周、春秋三个时期,先后共25代32位君侯,时间长达700余年。这与耿氏族人保存的《先祖君侯谱》中“君侯三十二,国运七
百长”的记载是相符的。一个古代的诸侯小国,能够衍延生息如此长的时间,足以证明其先祖建立和治理耿国的业绩,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耿氏先民的品格和智慧。
我国汉族人的姓氏很多来自古代的诸侯国名,诸侯国消亡后国名作为地名和姓氏则长期保留下来,古耿国也不例外,当它消亡以后,耿就作为姓氏延续下来,凡现在的耿姓汉人,不论远近都应该是古耿国的传人,而河津则是耿氏后裔的根祖之地,我(指的是“耿秉强”)的临猗农村老家就是一个耿氏后裔的集聚地,整个村子里几乎全姓耿,据老辈人讲,我们村过去就有续修家谱的习惯,每隔几年就要续一次家谱,到文革前家谱资料摞起来足有半人高,人称“文献世家”,只可惜这些家谱资料在文革中作为宗族势力的典型,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反面教材在全省范围内参观展览,至今下落不明,实感可悲可叹。
起源一
以地名为姓
商代有君王名祖乙,祖乙继父河亶(DAN)甲,起初都城设在相地,即今河南省的
内黄县境。因内黄县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商王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王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了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朕出谋定夺。”巫贤大臣坦然应曰“闻说西有耿地,位汾阴,那儿一 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 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了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地迁到耿地。即现在的山西河津市东南二十里的山王村。
而后,次年,由于河患,祖乙由耿迁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耿地,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天的山西.河津.山王村一带),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耿国后人便以地名为姓 ,后来祖丙被尊奉为耿氏之祖,每年的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为纪念这位氏祖,摆设柿饼(“柿饼”一词在晋南发音:SI BING,有思念祖丙的意思 ).
起源二
以国为姓
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起源三
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
① 清高丽人有耿姓,世居博川郡。
② 清满洲人有耿姓,世居沈阳。
③ 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汉姓为耿。
④ 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姓耿。
⑤ 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证据
(补注):以下是证明耿姓来自山王的史书证据
①《山西通志》(卷八) 、《 河津县志》(光绪版)云:“河津古耿地,‘禹贡’冀州之域。历唐虞
夏皆为甸服。商祖乙(公元前1525~前1507 年)自相迁此,为王都,凡七世。”
②《索隐》:“刑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
③《集韵》 三十九耿部,有“刑”字,云:“地名,通耿。”
④《路史.国名记》亦说“耿”即“刑”。这说明“祖乙迁于耿”一作“祖乙迁于刑”。二者为一地,即之:今河津山王一带。
⑤《河津县志·古篇》载:“耿都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汾水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
⑥《通志?二六?以国为氏》记载:“耿氏,姬姓。商时侯国,鲁闵元年(公元前661年)为晋所灭。今河中龙门县南十二里耿城是。”
⑦《古今姓氏书辨证?三十九耿》记载:“耿氏,出自姬姓。侯伯之国,其地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
耿姓的得姓始祖非祖乙,而是祖丙,公元前1525年,商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只是将商都迁到了一个叫耿的地方,并没有建国,次年,由于河患,重新迁都,而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来的耿氏族人,尊祖丙为耿氏之祖,为纪念这位氏祖,每年的腊月初五祖丙诞辰,供祭祖丙时摆设柿饼,将姓改做耿。
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西汉时,耿姓人始崭露头角,其中以耿寿昌最为著名,他被赐爵关内侯,子孙遂留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另有耿育、耿丰、耿昌、频阳(今陕西
省富平)人耿定见诸史册。
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时巨鹿(今属河北省)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该地。此支耿姓下传至东汉耿况时,耿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诞生了,其膝下六子:耿弇、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在中兴汉室的战争中,个个军功显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孙后代,亦不遑多让,竞现于史。自光武中兴迄于汉末建安,此支家族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列侯十九人,娶皇家公主三人,嫁于皇家并贵为皇后一人,中郎将、抚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此支耿姓光芒四射,压倒了同时期的巨鹿宋子(今河北省赵州)人耿纯家族(其封东光侯,堂兄弟三人及子皆封侯,可谓一门五侯)。东汉末期,此支耿姓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耿国曾孙耿纪,被曹操诛灭三族,耿霸玄孙耿援亦被灭族,只存耿援孙耿弘一支。另耿纯起事时,率有宗族宾客两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今河北省灵寿西南)。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东、高阳、扶风等地繁衍得颇为兴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际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苏、安徽等江南之地者。宋元之际,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广,但族小势微。明初,山西耿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明末,耿仲明由山东迁居辽东盖州马兰峪(今辽宁省盖县境内)。清康乾年间及以后,冀、鲁、豫等地的耿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如今,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八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耿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