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上林湖越窑遗址的作文
❶ 描写诺贝尔湖的景色作文
上林湖清澈见底、碧波涛涛,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使人流连忘返。微风吹过,湖水泛起了层层波纹。湖水是那样清,可见湖底鱼虾嬉戏;又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他的“好伙伴”——栲栳山上的花草树木沾染过似的。有上林湖就绝对不能少越窑遗址,这里出产的瓷器不仅受到了国人的青睐,还远销菲律宾、朝鲜等亚洲地区。越窑遗址旁有一块由陶瓷片覆盖着的土地,这原本是放置废次品的地方,可这些次品也十分精美,如果把一个真品和次品混在一起,还真得用专家来分辨呢!每到夏日,装载着杨梅的船只和乘着游客的快艇像比赛似的在宁静而又美丽的上林湖面上飞驰。
一到秋末冬初,上林湖就增添了几分沉静,不动声色地为自己披上美丽的白纱装,这时整个上林湖都若隐若现,像一个羞涩的可爱小姑娘。
环绕在上林湖四周的几座青山,好像一位位绿衣天使守护着青翠秀美的上林湖。
调皮的她们还把上林湖当做镜子,来晃其他人的眼。过了一会儿,她们又手拉手跳起舞来,蒙蒙细雨也来为她们伴奏。
如果把整个慈溪比做一幅大画家笔下的画,那上林湖无疑是最亮丽的一笔。
❷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介绍
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在今浙江慈溪县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县),为内越窑青瓷主要容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到南宋时停烧。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❸ 我的家乡慈溪演讲稿
我的家乡慈溪
慈溪市位于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东南紧靠宁波,西南与余姚接邻,北与上海隔海相望,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之一。面积115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6万人,辖17个镇、3个街道,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 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慈溪历史上名人荟萃,文化底蕴丰高士严光、唐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唐书法家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 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慈溪历史上名人荟萃,文化底蕴丰高士严光、唐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清代文人高士奇、近代革命家马宗汉、教育家杨贤江、画家陈之佛、爱 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慈溪历史上名人荟萃,文化底蕴丰高士严光、唐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清代文人高士奇、近代革命家马宗汉、教育家杨贤江、画家陈之佛、爱
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慈溪历史上名人荟萃,文化底蕴丰厚。汉高士严光、唐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清代文人高士奇、近代革命家马宗汉、教育家杨贤江、画家陈之佛、爱国华侨吴锦堂等蜚声中外。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上林湖越窑遗址和虞洽卿故居,以及浙东名刹五磊讲寺、秦代徐福东渡启航地达蓬山遗址等,慈溪“围垦文化”、“青瓷文化”、“移民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勤劳智慧的慈溪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四千精神”更被广为传诵。
❹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窑址简介
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故宫博物院、丝路营行网多
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古上岙湖、白羊湖、杜湖(里杜湖)及古银锭湖(今彭东)四周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沿湖木杓湾、鳌裙山、茭白湾、黄鳝山、燕子坤、荷花心、狗头颈山、大埠头、陈子山、吴家溪、周家岙等,窑场密布。烧制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
余姚上林湖越窑址东汉至宋代瓷窑址 。 在今浙江慈溪县上林湖一带。古代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吞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共发现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唐、五代时得到蓬勃发展,在中国陶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可分为早、中、晚3个发展时期。 唐至五代,上林湖瓷窑激增,制瓷工艺显著提高,在胎、釉配方、造型装饰、窑具和烧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代晚期,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件装在匣钵内烧成,不再相互叠压和受烟火、灰砂的熏染,因而釉面光洁,色泽一致。瓷器胎质细腻,并且把各种生活用瓷做成花、叶、瓜果的形式,出现了敞口碗、莲花碗、海棠式碗、荷叶形碗、盘,以及瓜形注子、粉盒、油盒、瓷塑、瓷枕和各式水盂等,器形新颖活泼,轻盈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淡稚,达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纹饰除划纹、印花外,还在婴、钵、香炉等大件瓷器上,采用釉下彩绘工艺,绘以褐色的云纹和莲瓣纹等,使器物更加庄重华丽,同时在一部
分宫廷用瓷和贡瓷中镶嵌金边、银边和铜边,即“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上林湖自唐代开始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1980年在调查上林湖张家棣窑址时,发现1件碗底残片,其上划“官样”2字,当是官窑的产品。 宋初,上林湖的瓷业仍处在兴旺发达阶段。瓷器制作精细,品种丰富,碗、盘、盏托、注子、盖盒、罐、钵、香熏等等胎骨细薄,式样优美,并运用刻、划、镂、雕和堆塑等各种装饰方法来美化瓷器,如在粉盆上刻划相对飞舞的蝴蝶,首尾相随的鹦鹉或鸳鸯,或者刻饰婴儿图;在碗、盘等饮食器皿中,刻划神龙或游鱼等。到北宋中晚期,品种逐渐减少,装饰简朴,制作逐渐粗糙,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到南宋时终于停烧。
❺ 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的相关历史
东汉至隋代,前一段瓷器简朴。东汉常见器物罍、罐、壶、洗、钵、碗等,釉呈青灰、青绿或褐色。后一段主产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因装烧采用叠放,胎骨粗厚,故器皿笨重。
唐代,瓷业繁荣。徐寅《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赞颂贡窑青瓷。
以上林湖为中心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使瓷器同丝织品一样成为明州港输出的主要商品。在唐代,开辟了从明州通向海外的陶瓷之路,北达高丽(朝鲜),东至日本。南经广州,通向两条路线,一是向东南,通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诸国;另一是向西南,沿海岸至越南达泰国、缅甸,经孟加拉湾,到印度、巴基斯坦,以至直抵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伊朗、埃及等。现代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古港口、古越堡遗址,均发现有上林湖所产青瓷遗物。1942年考古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中叹称:古名窑如越州秘色,今已不可得见,只空存此一名词,令后人羡煞耳。如今上林湖畔,遍地青瓷遗片,成为室外的越窑青瓷博物馆。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湖是中国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位于慈溪浒山街道东南10公里处。
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悠久,可溯东汉晚期,经两晋、隋唐直至北宋,有千余年之久,从未间断。
上林湖越窑青瓷深受世界各国的钟爱,唐宋以来,通过明州(宁波)港,远销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国,都有越窑上林湖生产的青瓷遗物出土,成为古代宁波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信使。
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荡漾,湖的四周山势峻峭、果木丰盛。湖南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传曾有仙人居住。山中极其幽静,小径蜿蜒,溪流淙淙,鸟声啁啾,宛转从容。丰水时节,瀑布飞泻,犹如白练腾舞。
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思。尤其是入夏,杨梅沉甸甸地压枝头,满山红艳艳,诱得游人垂涎欲滴。
潋滟的湖光山色与飞禽走兽相映成趣、谐为佳景时,曾使无数游客融入其中,成为画中之人。
❻ 我为慈溪而骄傲作文
我的家乡在慈溪,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有山清水秀的上林湖,上林湖的越窑遗址是中国古代青瓷的文化象征;有高高的栲栳山和达蓬山;还有闻名中外的要杨梅,每当杨梅节来临时便会吸引很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到时候还会评选杨梅仙子呢! 慈溪杭州湾跨海大桥我想应该是中国仍至是世界最长的桥了吧,我为我是慈溪人而骄傲!通过跨海大桥,慈溪把上海和宁波连接起来,我们只需乘坐二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就可以到达上海了。 慈溪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有金仙寺、徐福庙等等。瑞我们慈溪人民正用辛勤的双手指导慈溪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昌盛。我爱我的家乡——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