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青莲寺遗址发掘报告

青莲寺遗址发掘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13 05:36:49

① 1978年前后的河姆渡遗址变迁情况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经1973、1977年两次发掘,揭露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发现了四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①。在第二次发掘中,又将第四层分为上、下两层。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层以新的文化面貌区别于这一地区以往发现的所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十几个碳14数据表明,这一层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 河姆渡遗址第四层的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炭黑陶。烧制时缺氧及羼和料的特殊性质是陶器呈黑色的根本原因。陶胎疏松粗厚,硬度低,吸水性强,形制不规整。主要器形有釜、钵、盆、盂、支座等。釜最多,均圜底,深腹,器身多有一周突脊,依口部的变化可分成敛口、敞口、折沿等几种。陶器除表面磨光的以外,釜、罐的下半部往往拍印绳纹,刻划花纹也很常见,多数是由植物纹演变而来的圆点和线条组成的各种图案,也有一些器物上刻划出动、植物形象(图2—10)。堆塑的动物形象在这层极少发现。 除陶质容器外,第四层还出土了一些木碗、盆等器皿。 河姆渡的居民当时都住在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内。在第四层中,发现了十余排由木桩、圆木、木板组成的建筑群。根据桩木的分布及走向,初步推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至少有三栋大体平行的建筑。其中保存较好的一栋建筑,有平行的四排桩木,长度在23米以上,宽约7米。从桩木的分布看,这是一冻长图2-10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骨器1.器座;2.盂形器;3.盘;4.器盖;5.盘口釜;6.敛口釜;7.敞口釜;8.支座;9.梭形器;10.双耳罐。 20余米,进深约7米,并附带一个宽约1.3米的前廊的长屋。在建筑群内,未发现经过加工或由于人们长期踩踏而形成的居住面、墙基和灶址,却发现了大量的有机物堆积、苇席残片等。这种建筑应是一种高干栏式的长屋,上面住人,下面堆放杂物。它的建筑方法是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横梁,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在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木构件之间图2-11河姆渡遗址建筑构件的榫卯类型采用垂直相交的榫卯及绑扎等方法连接(图2-11)。河姆渡的这种木建筑,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出现的,这里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干栏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性能,是当时人们的理想居址。 第四层的生产工具有石、木、骨质三大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在同时代的遗址中别具一格。骨器是这里生产工具的主体,数量、种类都居同时代遗址之冠,农耕、渔猎、手工工具一应俱全。最有特色的是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以偶蹄类哺乳动物肩胛骨、髋骨为材料制作的耕具,共出土了170余件。这种骨质耕具长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为便于缚柄,肩臼处多凿一方孔,骨板正中部还有磨出的坚槽及小方孔。发掘时见到了与骨器绑扎在一起的竖直木柄。刃部形状有两齿、四齿、平刃、弧刃、斜刃等,从这些不同形式的刃部推测,知这些骨器具有耒、耜、锄、臿等农具的不同功能。 与骨器相比,石器颇显逊色,数量少,种类单纯,只有斧、凿、砺石等。基本为木作工具,一般只磨刃部,器身尚保留打制、琢制痕迹。 河姆渡遗址地势低洼,保留了不少完好的木器,从中不难看出这里的先民掌握了较先进的木器制造工艺。木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工具,有铲、矛、匕、槌、浆、器柄等,这些器物表面都打磨光滑,有的上面还刻有精美的花纹( 这里出土的以木、骨、石为原料制作的蝶形器,外形似蝴蝶,两翼展开,上端较平,下端圆弧,正页微微弧凸,错磨平整光滑,背面中部有一道或两道平行的纵向突脊,两脊之间形成一道不通上端的凹槽,脊上都往往有钻孔,两翼上端亦常有横脊或钻孔。一般长十几公分,宽二十几公分。这种器物的用途,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意见认为是安在标枪头或矛头尾端的定向器,在其飞行过程中起定向和平衡的作用①。 河姆渡的屠民,使用玉、莹石制作璜、玦、管、珠和饼形及丸形装饰品,同时喜欢在器物上刻划花纹,除在陶器表面见到的植物、动物刻划纹外,在骨、木器上都发现了不少刻划的纹饰。有的纹饰是利用长、短不等的线段组成的图案,也有动物形纹样。在一件骨质的器柄上,正面雕刻两组双头凤纹,图案生动,完全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第四层的居住区内,发现大量炭化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的堆积,厚约0.2—0.5米,最厚的地方超过1米,有的地方还发现了米粒。很多稻谷还保持原来的外形,颖壳上稃毛清晰可辨。稻谷经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晚稻型水稻,这是迄今我国发现较早的人工栽培稻②。大量的稻谷堆积及成套农具的存在,反映这里的农业比较进步。除水稻外,遗址中还发现了成堆的橡子、茭白、酸枣及桃子、薏米仁、菌类、藻类、葫芦等,除个别品种可能为人工栽培的以外,绝大部分应来自采集。 发达的稻作农业,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遗址中普遍发现猪、狗、水牛的骨骼,从猪的死亡年龄及陶塑小猪助形态看已经是人工饲养的产物了,水牛此时也可能已被驯养。

② 关于请求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请示

长沙马王堆二号三号墓发掘报告(网上有)秦始皇一号陵考古发掘报告(网上有)明陵地下宫殿发掘报告(1989才整理出来)殷墟考古的有关报告(一系列)

③ 求关于古墓发掘的纪实资料

一,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古墓、珠宝、古尸、陪葬 ,神秘的面纱背后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个兵马俑发现,发
掘的详细经过。。。。。。

2、《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中国北京猿人”轰动了当时的世界,被誉为“整个地球人类的震撼!”然而。。。。。。

3、《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

4、《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率部,以剿匪及军事演习为名,荷枪实弹进入东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打开乾隆、慈禧两座地宫,劈棺抛尸,将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明史上惊天动地的大案。 。。。。。。

5、《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这是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新中国以科学考古手段发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长篇纪实文学。

6、《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修订本)》
位于陕西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宝塔,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员无意间在塔下发现了秘密玄宫,这便是埋葬着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国无数珍宝并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本书从不同侧面,披露这座迷宫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佛祖真身舍利东来中国的秘密过程,为中国历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

二,《天国的灵光:佛像》

本书是走进珍宝世界系列图中的一册,全书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绍了汉、十六国时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间的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对读者的欣赏。全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识性及鉴欣赏性,是文物爱好者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三,《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精)》
本书是关于李宪夫妇葬墓的发掘报告。本书记录了该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内装饰壁画以及种类繁多的随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铜、银、玉、玻璃料器等妈妈,这些都为唐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四,《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序 我们的心愿引子壹 汉兵马俑坑的发现贰 发掘清理兵马俑叁 寻找兵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试掘到正式批准发掘伍 内外墓道发掘告捷陆 会战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贵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两个问题后记

五,《中国(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世界)考古未解之谜》

六,《帝国的辉煌》
本书是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图书。秦始皇陵与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了秦国历史以及秦所创造的

七,《定格历史(隐藏于古墓中的奥秘)》

八,《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九,《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继发现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书纪之初,在成都平原又传来了令人再次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国邑遗址,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骇然现世……考古工作者将此遗址命名为“金沙村遗址”。
本书作者亲自参与了金沙村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以如花的妙笔,将田野考古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书。 作者将带你一起穿越数千年时光隧道,走进古蜀都金沙村,去体会古蜀人的社会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本书集中展示了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问世3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与艺术》
找寻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时期重要考古遗迹调查报告(1992-2002)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丁冬:西藏西部一处前佛教时期居住遗址的发?? 西藏西部陶器制作工艺的观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会盟寺的比定图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松赞干布塑像的再观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人”)遗址发掘与研究,是世界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重大事件之一。此遗址被列入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眼前的这本小册子,作者尽力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这一段牵涉众多学科和专业性很强的历史,融会了国内外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写成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十三,《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

这是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随笔集,收录其80及90年代所写书序、讲演稿、报刊文字及访谈记录。内容涉及考古人类学研究理论与发展,学者介绍,学界轶闻掌故、考古时事及对学术的前瞻。以随笔的形式,读者不仅可了解张光直学术上的直知灼见,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诙谐、宽容、乐观、热富有社会使命感的尊长。这是“张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专著。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充足、完备、翔实的一手资料,详细介绍了秦陵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的陵墓、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情况。特别是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其规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属罕见。秦始皇皇陵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书包括趣探事源,趣谈考古,趣觅古迹,趣话文物几个篇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考古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探究了考古中的来龙去脉之谜。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国卷·彩图版》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考古。编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者、考古过程、考古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过程中难以言表的身心体验。

十七,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系列报导

1:众神的宫殿

作者:理查德·艾尔曼

1999年3月3日,人类考古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发现正通过卫星向全球现场直播……著名预言家凯西在上个世纪曾说,20世纪末,人们将开启狮身人面像隐藏了数千年的“档案馆”,以揭开人类起源与智慧之谜。而埃及古老的谚语则告知我们:每当世纪交替之时,神秘的金字塔或通往远古的墓道就会被发现,从而找到一段人类失去的历史。

2:废墟的真相

作者:吕贝克·斯特夫

你即将看到: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篇章——14个失落的城市在百余年间相继被发现,它们无疑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胚胎,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黎明时期。14个城市,14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每一次发现都是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一章,它们共同奏响了史前文明的挽歌。本书几乎囊括了自考古学诞生以来所有伟大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是一把打开远古、通向未来的钥匙……

3:水晶头骨之迷

作者:凯瑞·路易斯·托马斯
克利斯·马顿

美洲土著人世代流传着一个故事: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当地球文明达到极致时,它们会重新出现,并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九十年代,英国的两个电视制片人果然在中美丛林的古庙废墟中,找到了一个精美绝伦的水晶头骨,他们追踪调查,终于发现十三个水晶头骨已全部现世,每一个头骨都来历不凡且具有不可理喻的一些灵异表现。 这一发现和金字塔上的狮身人面像一样神秘莫测,引起全球考古学界的一场激烈论战……

本书是关于这一发现探索过程的真实全纪录,作者摄制的同名电视纪录片已在英国BBC及欧美各大电视网播映,引起举世瞩目。

4:破译圣经

作者:苏拉米·莫莱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笼罩着令人炫目的神秘光环,上帝从天国来到人间,又从人间回到天国,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将天国的幻象多次投印到人间的大地上,而且还将其深深地投印在地球先民的脑海里,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从“大西洲”到“太平洲”;从《神秘埃及》到巴比伦泥版;从漫天烈火的所多玛到惊天动地的通古斯;从密咒遍布的帕姆帕沙漠到丛林深处的卓尔金星……

在这本书中,穿过历史的迷瘴,我们将通过《圣经》与那些上帝的羔羊进行对话,从亚当到基督,从但丁到诺查丹玛斯……他们将讲述天国的神圣,他们还将述说天国的神秘。

5: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作者:葛瑞姆·汉卡克

人类的起源的说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葛瑞姆·汉卡克以他自己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并写了人是太空人的后代此书, 从中以他自己的带有一些超意识的眼光去探讨了这个问题, 您不妨在读了此书之后, 与作者一起去回味这份独特的滋味!

④ 一份考古发掘报告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一个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铜像,

c 我觉得是,题目只是说了判然有别,并没有说铜像的年代,所以不是A。只是有别,不是水平高,和宗教仪式什么时候开始也没有关西。

⑤ 定陵地下宫殿发掘记

关于古墓发掘的纪实资料
一,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古墓、珠宝、古尸、陪葬 ,神秘的面纱背后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个兵马俑发现,发
掘的详细经过。。。。。。

2、《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中国北京猿人”轰动了当时的世界,被誉为“整个地球人类的震撼!”然而。。。。。。

3、《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

4、《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率部,以剿匪及军事演习为名,荷枪实弹进入东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打开乾隆、慈禧两座地宫,劈棺抛尸,将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明史上惊天动地的大案。 。。。。。。

5、《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这是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新中国以科学考古手段发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长篇纪实文学。

6、《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修订本)》
位于陕西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宝塔,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员无意间在塔下发现了秘密玄宫,这便是埋葬着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国无数珍宝并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本书从不同侧面,披露这座迷宫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佛祖真身舍利东来中国的秘密过程,为中国历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

二,《天国的灵光:佛像》

本书是走进珍宝世界系列图中的一册,全书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绍了汉、十六国时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间的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对读者的欣赏。全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识性及鉴欣赏性,是文物爱好者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三,《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精)》
本书是关于李宪夫妇葬墓的发掘报告。本书记录了该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内装饰壁画以及种类繁多的随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铜、银、玉、玻璃料器等妈妈,这些都为唐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四,《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序 我们的心愿引子壹 汉兵马俑坑的发现贰 发掘清理兵马俑叁 寻找兵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试掘到正式批准发掘伍 内外墓道发掘告捷陆 会战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贵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两个问题后记

五,《中国(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世界)考古未解之谜》

六,《帝国的辉煌》
本书是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图书。秦始皇陵与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了秦国历史以及秦所创造的

七,《定格历史(隐藏于古墓中的奥秘)》

八,《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九,《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继发现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书纪之初,在成都平原又传来了令人再次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国邑遗址,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骇然现世……考古工作者将此遗址命名为“金沙村遗址”。
本书作者亲自参与了金沙村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以如花的妙笔,将田野考古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书。 作者将带你一起穿越数千年时光隧道,走进古蜀都金沙村,去体会古蜀人的社会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本书集中展示了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问世3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与艺术》
找寻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时期重要考古遗迹调查报告(1992-2002)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丁冬:西藏西部一处前佛教时期居住遗址的发?? 西藏西部陶器制作工艺的观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会盟寺的比定图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松赞干布塑像的再观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人”)遗址发掘与研究,是世界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重大事件之一。此遗址被列入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眼前的这本小册子,作者尽力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这一段牵涉众多学科和专业性很强的历史,融会了国内外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写成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十三,《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

这是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随笔集,收录其80及90年代所写书序、讲演稿、报刊文字及访谈记录。内容涉及考古人类学研究理论与发展,学者介绍,学界轶闻掌故、考古时事及对学术的前瞻。以随笔的形式,读者不仅可了解张光直学术上的直知灼见,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诙谐、宽容、乐观、热富有社会使命感的尊长。这是“张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专著。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充足、完备、翔实的一手资料,详细介绍了秦陵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的陵墓、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情况。特别是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其规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属罕见。秦始皇皇陵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书包括趣探事源,趣谈考古,趣觅古迹,趣话文物几个篇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考古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探究了考古中的来龙去脉之谜。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国卷·彩图版》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考古。编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者、考古过程、考古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过程中难以言表的身心体验。

十七,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系列报导

1:众神的宫殿

作者:理查德·艾尔曼

1999年3月3日,人类考古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发现正通过卫星向全球现场直播……著名预言家凯西在上个世纪曾说,20世纪末,人们将开启狮身人面像隐藏了数千年的“档案馆”,以揭开人类起源与智慧之谜。而埃及古老的谚语则告知我们:每当世纪交替之时,神秘的金字塔或通往远古的墓道就会被发现,从而找到一段人类失去的历史。

2:废墟的真相

作者:吕贝克·斯特夫

你即将看到: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篇章——14个失落的城市在百余年间相继被发现,它们无疑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胚胎,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黎明时期。14个城市,14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每一次发现都是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一章,它们共同奏响了史前文明的挽歌。本书几乎囊括了自考古学诞生以来所有伟大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是一把打开远古、通向未来的钥匙……

3:水晶头骨之迷

作者:凯瑞·路易斯·托马斯
克利斯·马顿

美洲土著人世代流传着一个故事: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当地球文明达到极致时,它们会重新出现,并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九十年代,英国的两个电视制片人果然在中美丛林的古庙废墟中,找到了一个精美绝伦的水晶头骨,他们追踪调查,终于发现十三个水晶头骨已全部现世,每一个头骨都来历不凡且具有不可理喻的一些灵异表现。 这一发现和金字塔上的狮身人面像一样神秘莫测,引起全球考古学界的一场激烈论战……

本书是关于这一发现探索过程的真实全纪录,作者摄制的同名电视纪录片已在英国BBC及欧美各大电视网播映,引起举世瞩目。

4:破译圣经

作者:苏拉米·莫莱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笼罩着令人炫目的神秘光环,上帝从天国来到人间,又从人间回到天国,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将天国的幻象多次投印到人间的大地上,而且还将其深深地投印在地球先民的脑海里,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从“大西洲”到“太平洲”;从《神秘埃及》到巴比伦泥版;从漫天烈火的所多玛到惊天动地的通古斯;从密咒遍布的帕姆帕沙漠到丛林深处的卓尔金星……

在这本书中,穿过历史的迷瘴,我们将通过《圣经》与那些上帝的羔羊进行对话,从亚当到基督,从但丁到诺查丹玛斯……他们将讲述天国的神圣,他们还将述说天国的神秘。

5: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作者:葛瑞姆·汉卡克

人类的起源的说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葛瑞姆·汉卡克以他自己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并写了人是太空人的后代此书, 从中以他自己的带有一些超意识的眼光去探讨了这个问题, 您不妨在读了此书之后, 与作者一起去回味这份独特的滋味!
定陵地下宫殿发掘记http://video.zhulong.com/shipin/detail.asp?id=238491#
请看央视10套探索发现节目的《考古中国》系列片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BF%BC%B9%C5%D6%D0%B9%FA&id=28416
爱莫能助呀
给你找了没找到.

⑥ 新中国重要的几个考古发掘报告

长沙马王堆二号三号墓发掘报告(网上有)
秦始皇一号陵考古发掘报告(网上有)
明陵地下宫殿发掘报告(1989才整理出来)
殷墟考古的有关报告(一系列)

⑦ 哪位高人有山东邹城荒王墓的详细发掘报告捏

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邹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陵区规模宏伟、庄严,建筑典雅富丽,主要建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和明楼等。
鲁王朱檀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结果仅活了19岁,朱元璋视其行为荒唐,谥封“荒王”。
地宫依山建造,开石凿穴,距地表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分前后两室,为拱券式砖结构,磨光方砖铺地,石门金钉。出土文物大致分为:冠服、仪仗、家具、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彩雕俑群共1300余件。
这座数百年前的古代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的灿烂瑰宝。
荒王陵旅游区坐落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北的九龙山南麓,九龙山有连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其状婉延曲折,逶迤如龙,故名九龙山,南面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对;东有卧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园前面为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整个陵区居高临下,向阳濒水,藏风聚气,庄严肃穆,四望山川拱卫,碧色参天,一派王家气派。
一、朱檀其人
据明史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曰荒。”②朱檀本来博学多识、礼贤下士,甚为朱元璋所喜爱,初封为鲁王时,太祖就遣使祭告山川,文曰:“朕以一身渡江,始立太平郡,次驻金陵,于今十有六年。枝叶茂盛,子孙十有一人,已命长子为皇太子,其余幼者于今年四月初七日,皆封王爵,为第十子檀建国于鲁国,内山川之祀,王实主之。因其年幼未能往祭,欲令作词以奉神,其词非必已出,然久不告神,朕心甚歉,今朕以词实告,遣使赍香帛,陈牲醴,申祭告,惟神鉴之。”③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不仅遣使往祭,还亲撰祭文,真是疼爱有加,不但如此,还在朱檀就藩兖州后,即将兖州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
但就是这个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后,信奉了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仅活到19岁,就中毒身亡,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气,认为他的行为荒唐,谥曰“荒王”,鲁荒王陵由此而来。
鲁王世系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到南明永历七年(年)取消鲁监国,前后283年,传十代十三王,这在全国藩王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陵区概况
鲁荒王朱檀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当时正值明王朝百废待兴时期,许多典章条文尚未定制,故朱檀死后陵墓的营建时间及其费用,未见记载。查阅明史,朱檀之死及其墓葬的营建,在明代亲王中属于首例,推测朱檀死后,先将尸体临时厝葬,然后相地脉,找风水,另择陵地。据说在选陵时煞费苦心,踏遍了鲁藩的山山水水,最后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陵区完全按照风水学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选址建造。陵址选定后,整整花了四年的时间进行修建,而后才将尸体迁葬于此。
陵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其中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648万平方米。陵区共有3个墓冢,中为朱檀墓,西侧60余米处为次妃戈妃墓(现两处已发掘并对外开放);正妃汤氏墓,目前位置不祥。
三、地面建筑
陵区地面建筑以牌坊为起点,依次往北修神道、列石像生、建棂星门、筑内外城墙,棂星门往北150米处东西两侧分别为宰牲亭、具服殿。由于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其形状规格无考。但棂星门遗址外,现有一条东西河沟,当地群众仍呼之为“午门沟”,当为外御桥遗址;且口碑相传,仍能指出宰牲亭及具服殿位置。
从棂星门往北200米处有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中间架单拱石桥。名曰“御桥”。桥上以青石铺面,桥两侧精雕石莲柱栏杆,柱头为24节气雕刻,栏板上饰有透雕宝瓶图案。桥宽8.5米,南北长16.2米。
过御桥40米便进入内城,修复前尚存原址的残垣断壁。南墙有三门,称陵门、中门道宽约3.6米,左、右侧门道宽约3.2米,中门独高,侧门较矮,翼然并列,系门洞式斗拱建筑。四周建有高 3.7米,宽0.7米,基厚1.4米的围墙,为冰盘檐式砖石结构,墙体均用40厘米长的青砖砌成,异常坚固。早年内城墙的四角建有角楼,为守陵人员护陵之用,布局严谨,各具格局。内城中间设一隔墙,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稍大于后院,呈后高前低状。
第二道门,亦称祾恩门,与南门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为四楹三门式木结构歇山飞檐建筑,墙壁外侧为青砖建成。后院中部的享殿,又称祾恩殿。台基东西宽33米,南北长20.4米,殿前有长10米,宽15米的月台,周围镶有玉石栏杆。享殿为陵区主体建筑,清代倾倒后,改为三间关帝庙,“文革”期间损坏,1987年按原规格恢复基础,现有26根柱础尚为明代遗物。从台基的高大宽广和柱础的规模,可以推知当年享殿的巍峨宏大。
沿陵园三门而出,到达陵区的第三部分,迎面而立的是方城明楼,通高13米,方城高7.5米,砖石结构,下为线条雕刻粗犷有力的须弥座,顶部是正方形平台,东、南、西三面建有女儿墙,北面则修建矮垣一道,东、西、北三面设石阶以通上下。明楼为歇山飞檐斗拱建筑,建在方城之上,四面辟门,原明楼中立石碑一座,碑额前后刻有二龙戏珠,正面篆刻“大明”二字,碑身正面刻楷书“鲁藩荒王之陵”,字体端庄有力。登明楼四望,陵区风光一览无余。
四、地宫格局
地宫距地表深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全长20.6米,分前后两室,平面呈“T”字形,封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前保存完整。这座工程浩大的陵墓,系在山上凿石开圹,然后用砖砌垒,动用土石方约20万立方米。据专家估计,按当时情况,以二百个劳动力计算,需二、三年时间才能建成。
墓道正直向南,外口宽,向里渐窄,呈外高里低斜坡状,里口宽3.9米,北距金刚墙1.5米。墓道内筑有用石灰、糯米汁、豆汁混合浇铸的三道挡土墙,其中第三道墙亦称封门墙,高8.86米,上部厚1.6米,向下渐宽作砥墙状,墙基向外伸入墓道中。墙用大砖砌成,封堵牢固,至今痕迹可见。
封门墙后为红色金刚墙,通高8.2米,宽5.35米,上部是用绿色琉璃砖、瓦筑起的门楼,墙面敷一层坚硬的红灰泥。门楼的上部、左、右、后三面附有砖砌的档土墙,与前面的挡士墙接齐。在门楼上又筑起一道东西长条形的护槽,顶上覆盖两层石条,用以负担上面的夯层封土,防止损坏门楼建筑。墓门在金刚墙下部的正中,门洞高2.4米,宽2.25米。上部用一米厚的石条横担,已有裂痕,洞口以砖封门。墓室通长20.6米,共有两重门,分前后两室,两室之间有甬道相连,除门部为石料制成外,余为砖砌券顶,方砖铺地,四壁及顶部敷以白灰,壁上饰双条墨线。两道门形制相同,第一道门缩入洞口1.5米处,双扉枢轴式。墓门以整块巨石做成,高2.4米,宽1.3米,厚0.2米,每扇重约1500公斤。正面雕有纵横九排乳状门钉,门涂朱漆,门钉贴金,镶有铁质涂金铺首衔环,色泽鲜艳。门环以长57厘米的插簧式铁锁锁住。
地宫的前室,南北长8.05米,东西宽5.25米,高4米,顶部为东西起券。甬道的券顶较矮,高1.9米,长1.95米。后室为棺室。南北长5.45米,东西宽8.2米,较前室高大宽敞。前室正中部置一大缸,直径1.1米,高1.5米,缸内有铁芯灯座,即万年灯。中部随葬品有庞大的木雕彩绘俑群,共432个,分别为仪仗俑、车、马等。比例相称,刀法简练,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有手持金瓜、钺斧、朝天镫、刀、枪、剑、戟的武俑;有手持各种乐器的乐俑;有拱手而立的文官和身材魁梧的侍卫。后部中央设御案一张,案上放盝顶宝匣3只,内置木制贴金的“鲁王之宝”印。
后室中部砌有南北长3.85米,东西宽3.1米,高0.5米的砖质须弥座,朱漆金丝楠木棺椁,置于棺床之上。棺床两边有桌8张,其中4张为镶砾石桌心。东侧放有两个戗金漆箱,内装冠、冕、袍、靴和玉圭、玉带等,两边桌上放文房四宝和琴棋书画等物。其他随葬品为木、竹、铜、锡做的小冥器。随葬品的摆放,体现了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厚葬以明孝”的思想。
朱檀墓西60余米处,有王妃戈氏墓,地面有何建筑,史无记载,墓室较鲁王墓浅,距地表约8米,墓室为砖砌券顶,分前后两室,通长15.2米,宽4.3米,高4.13米,前后室两侧及后壁各有一龛室,当为放置随葬品之用。墓门高2.3米,宽1.3米,厚0.2米,为双扉枢轴式,共两道石门,以自来石支顶。从建筑工艺上看,做工远不如朱檀墓精细。
据《鲁王妃圹志》载:“妃戈氏乃良家子入侍亲藩,洪武二十三年封为鲁王妃。子一人肇辉,嗣封鲁王。正统五年十月初九日以疾薨,享年72岁,以薨之次年4月19日葬于九龙山之原。”
据史料可知,戈妃死时朱檀早已下葬,因鲁王是第一个薨逝,未定合葬丧制,所以衬葬于此。戈妃墓于1975年被当地农民耕地时发现,墓中文物被盗窃一空。
朱檀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300余件,是山东省建国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明代亲王墓葬。它充分显示明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明代王族生活的缩影,为我们研究明代亲王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五、当前状况
明鲁荒王陵,地面建筑历经500多个春秋,毁于清代战乱。“1969年冬,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下,当地群众在九龙山开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墓道,立即报告了文物部门,山东省文物工作者,在省、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配合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于1970年春至1971年初,对朱檀墓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使埋藏在地下600多年的文物重见天日。”
1985年冬,邹城市市委、市政府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在省文物、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组成专门班子,重新挖掘、加固墓道,实施陵区村民搬迁,恢复陵园地面建筑,历时两年多时间,基本恢复了原貌,作为文物旅游景点,于1988年3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199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该所又对戈妃墓恢复修建,使之与朱檀墓成为一个整体,作为人们了解历史、娱乐休闲的一处景观。自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级领导,中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六、比较分析
鲁荒王陵与各亲王陵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鲁荒王朱檀为明代第一个去世的亲王,其陵墓的营建为亲王当中第一座,陵墓建制和诸多礼制为朝廷制定亲王陵墓建制作为依据,据《明史》载:“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樉薨,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王及靖江王宫眷服制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从之。定制亲王丧辍朝三日,礼部遣官掌行丧葬礼,翰林院撰祭文,谥册文、圹志文,工部造铭旗,遣官造坟,钦天监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④由此可见,洪武二十八年秦愍王死时,原考宋制宜辍朝五日,后定服制与鲁王葬礼同,上辍朝三日及其他礼制,均按鲁王葬礼定制。因此可以说鲁王丧葬诸仪为朝廷制定亲王礼制所参考沿用。这是其他王陵所无法相比的。
二、陵区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据当地群众传说及有关专家实际考证,陵区原建有内、外城墙(现外城墙遗址处尚存琉璃砖瓦),外城墙周长4000米,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这在亲王当中规模最大。以后各代亲王,虽从帝王的亲疏、王府所在地的贫富、国势的盛衰而大小不一,但以开国皇帝朱元璋尚健在就如此之规模,一是表明了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二是证明国力雄厚。再者地宫距地表26米,仅次于帝陵(定陵距地表27米),而其他亲王陵仅距地表6米左右。
三、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
鲁荒王陵出土文物1300多件,这些文物为研究亲王礼制,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首先是冕服方面:一是九旒冕,为亲王谒见皇帝或有重大仪式时所戴。据山东省博物馆王琇同志研究,目前,作为文物藏品的垂旒全国只有两件,另一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袁世凯搞复壁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式冕服中冕冠,这件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是唯一一件仅存于世的古代冕服实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是填补史阙,研究古代冕服制度的珍贵实物。
二是九缝皮弁,又名九缝朝冠,为鲁王巡视、朝宾、诸侯上朝时穿用,是现今唯一一件披露于世的明初亲王制皮弁实物,与洪武年间诏定亲王皮弁制相符。
三是织绵缎盘袍,图案、工艺都极其精美,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较完整的明初亲王等级的常服袍。
其次是金镶玉带,扣体为双层透花金片,一颗大宝石镶在中间,周围由红、蓝宝石、绿松石、祖母绿、珍珠和猫眼宝石簇拥,通体总计镶嵌各色宝石33颗。据省博物馆腾卫同志研究,定陵出土14件镶宝石金带饰都不如这件收藏品体积大;宝石多、装饰精美,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
其他如大唐雷威亲斫“天风海涛”琴、元刊书籍、元钱选题签,也都是稀世珍品;特别是432个木俑仪仗,更是当时亲王“甲兵卫士之盛”的真实写照。限于篇幅,不在一一详述。
鲁王朱檀墓中出土的这些文物,很多都是孤品或珍品,为研究明代亲王礼制政治经济,科学工艺提供了珍贵的物证,这也是全国其他亲王陵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鲁王朱檀在亲王中第一个薨逝,陵寝为第一个建造,其建制和礼制为其他王陵所沿用;陵园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出土文物最完整,价值最高;鲁王中贤王较多,传位时间最长。因此可以说鲁荒王陵称为明代亲王第一陵,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⑧ 挖坟的第五章 发掘资料整理与发掘报告编写

第十五条 发掘资料整理 1. 全面校核田野发掘的记录资料。如原始记录有误,须另纸勘误,严禁改动原始记录。 2. 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3. 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考察全部资料,确认遗存的相对关系。(1)选择层位关系明确、出土器物有代表性的若干组遗迹为典型单位。(2)由早及晚考察器物(主要是陶器)的变化,分型定式,确定标准器。(3)确定的遗存的年代序列,并反复加以验证。 4. 运用多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遗存进行综合考察,如:碳十四年代测定、热释光年代测定、人骨(尸体)鉴定、植物动、标本鉴定、土壤植物孢粉分析、陶(瓷)器成份结构分析、金属成份、结构分析等。 5. 参考有关资料,对遗存进行综合分析。 6. 绘制遗迹、遗物图。编制器物卡片和各种登记表。 7. 写出整理工作总结。对田野工作和资料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十六条 发掘报告编写 1. 考古报告必须实是求事地、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 2. 考古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遗址(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历史;发掘工作经过情况;文化堆积(墓葬布局)与分期;遗迹与遗物;作者认识;有关专业技术报告等。 3. 考古报告中文字、插图、表格、图版必须吻合,确保全部资料准确无误。 4. 考古报告如短时间内不能发表,应先发表简报。多年发掘的大规模遗址、墓地,应按阶段分期整理,分期发表简报。

⑨ 例举5部近年出版的考古学专题报告,并评述其中一部主要内容,谢谢

专题报告最近了解的不是很多,给你提供五个最新发表在《考古学报》上的发掘报告,简介真是不知道怎么写,把摘要给你复制来了。
《春秋钟离君柏墓发掘报告》、
《湖北郧西庹家湾遗址发掘报告》、
《湖北云梦楚王城遗址1988与1989年发掘报告》、
《广西合浦寮尾东汉三国墓发掘报告》、
《汉长安城泬水古桥遗址发掘报告》西安市的西三环北段道路是沿汉长安城西城墙外的渑河(古称演水)故道修建的,在跨越陇海铁路时,其主干道为高架桥,东西两侧的辅道则以涵洞形式从铁道下方穿过,在辅道涵洞施工中,发现了两处古桥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发掘。

⑩ 一个省的所有遗址发掘报告怎么查

  1. 可以去省级文物研究所

  2. 可以去省级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调查报告

  3. 国家地质局和国家文化局可能有内部相关资料

  4. 省内的大型博物馆内一般会保存有相关的调查报告,可与内部人员沟通好后借阅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