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国遗址
A. ,江西省九江县神墩古遗址位置
九江县神墩古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新合镇。
通过网络地图新合镇,狮子镇和罗家畈三地位置与1987年神墩遗址位置图的对比可以看出,神墩遗址现在位于九江县新合镇镇政府所在地以北约一公里处。
B. 九江所有名胜古迹资料
大胜塔】
在江西九江市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始建于东晋,后毁。
唐大历年间白云端禅师重建,殿、塔并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虽经兵祸,殿堂遭毁,但塔存完好。清咸丰年间,遭兵火破坏,塔毁三级。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关督白景福劝募修复。塔为砖石结构,通体呈六角锥状,共七层,高42.26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门朝西南。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块,系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
【天花宫】
又名娘娘庙。在江西九江市南门湖与甘棠湖之间的长堤南端。据《德化县志》记载,宫系清同治九年(1870年)所建。为砖木结构。宫内有娘娘殿、娘娘亭、左右禅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该宫东临南门湖,西滨甘棠湖,南傍甘棠公园,北与烟水亭相望,风景佳胜。尤以娘娘亭最著,通体木质结构,高12米,六角三层,飞槽画栋,亭内有梯可上,六面均有窗栏,可凭栏远眺湖光山色。
【甘棠湖】
在江西九江市中心。面积约270亩。由庐山泉水注入而成。
清风徐来,碧波涟漪,景色优美。湖中筑有长堤,长50米,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贤桥。湖中烟水亭为唐代建筑。是九江市著名风景名胜。
【烟水亭】
原名浸月亭。在九江市甘棠湖中。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部督周瑜点将台旧址。唐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治今九江市)司马时,建亭于其上。后人因其《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遂命名为浸月亭。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而名烟水亭。两亭俱在明嘉靖前废毁,明末于浸月亭废址重建,将已废烟水亭之名移此,称以至今。明清多次复修增建,咸丰三年(1853年)又毁,清末重修。亭前有石剑匣两座,亭内有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亦亭、宴会厅、境波楼等。1972年全面修复,并建曲桥一座,自湖衅蜿蜒接于亭上,以便游人参观。
【浪井】
又名灌婴井、瑞井。在江西九江市北部长江边。为西汉名将灌婴在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带兵驻扎九江时所凿,人称灌婴井。后堙塞。东汉建安年间,孙权常住此城,立标命人挖井,适得故处,发现井壁有铭云:“汉高祖六年颖阴侯开此井”。权见铭欣悦,以为祥兆,故名瑞井。因井紧靠长江边,每当大风吹起,江涛汹涌,井中有浪,故又名浪井。唐诗人李白曾在《下浔阳泛彭蠡寄王判官》诗中写道:“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此井在大旱之年,江水下落,井水不枯。
【能仁寺】
旧名承天院。在江西九江市东部。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后废。唐大历年间由白云端禅师重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又建,弘治二年(1489年)改名能仁寺,后多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系九江三大丛林之一(另二为龙池寺、舍利寺,已废)。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单层重檐、周体回廊、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及金刚殿,铁佛殿、左右禅房、藏经楼等古建筑。寺内还有大胜塔、双阳桥、飞来石船、雨穿石,冰山、雪洞、诲尔泉等七景,是九江市现有最大的古建筑群。
【锁江楼宝塔】
在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边一小山坡上。据同治《德化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县城东北三里处建楼三层,塔一座,并铸铁牛四头。后地震,江水冲起数丈,岸矶崩溃,楼废,铁牛沉入江中,仅存宝塔。塔为砖石结构,通体为六画锥状。共七层,高约35米。塔内底层东面墙上嵌有明代碑记一块。距今近四百年,虽经风雨剥蚀,地震摇撼,特别是1938年遭日军兵船炮击,中弹三处,但仍屹立长江边。舟船上下,数十里可见塔影。在美术设计中,往往以此塔为九江的象征。
【岳飞母姚氏墓】
在江西九江县株岭山东北端。面朝西北,长9.1米,宽3.2米,高1.7米,外壳为圆形拱顶,石灰石结构。墓碑直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另有石雕马两具,高与长各约1.5米,重约一吨,一具完好,一具断首。还有秦桧夫妇跪势石俑一残块。据墓侧重修碑刻记载,岳母原籍河南汤阴,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始由飞迎来江州(今九江),随军奉养。六年春(1136年)病逝鄂州(今湖北武昌),四月由飞扶柩归葬株岭,并在墓山建叠翠亭。明正德间又建祠,后毁于兵,其子孙又建茅屋三间奉祀。现墓保存完好。
【岳飞夫人李氏墓】
在江西九江县株岭西端太阳山。坐北朝南,长3.75米,宽1.5米,高1.7米。外壳为圆形拱顶石灰石结构。墓碑上刻“宋岳忠武王夫人李氏之墓”。墓前有状如坛壝拜台,两侧分立“声叙”、“封禁”二碑,已残缺。墓旁原有岳王祠,现不存。
【狮子洞】
在江西九江县狮子山山中,系岩溶洞穴。约有4万平方米,分七个景厅四十多个景点,有洞府钥匙、紫竹林、南海神柱,蓬台观音等。厅厅贯通,景景相连,洞内钟乳石晶莹玉润,步移景换。有的若珍珠玛瑙,璀灿夺目;有的如琼树银花,争妍斗丽;有的似珍禽异兽,栩栩如生;有的如宝塔高台,气派非凡:有的如游仙神女,神形兼备:各种景物,千姿百态,交相辉映,维妙维肖,美不胜收。
【涌泉洞】
在江西省九江县庐山西麓涌泉乡,距县城20公里。为大型石灰岩溶洞。因一股清澈的泉水流经整个洞窟而得名,全洞游程1.5公里,面积约一万三千多平方米。洞中有仙女迎宾、女蜗补天、清泉映月、群仙聚会等三十二个景点。
【陶渊明祠】
又名陶靖节祠。原在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面阳山,1982年迁建于县城沙河街东北隅之蔡家洼。坐西北向东南,为一进两幢砖木结构古祠建筑,面积246.9平方米。明嘉靖年间重修。祠内上堂檐首及中堂原有匾额两块,各书“羲皇上人”、“望古遥集”,大门首直书匾“陶靖节祠”,耳门首横刻匾”菊圃”、“柳巷”。祠外柳树成行,风景优美。现存历史文物,对于研究陶渊明生平事迹颇有参考价值。
【陶渊明墓】
在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面阳山,坐北朝南。长7.9米,宽4.1米,高1.62米。外壳为长形拱顶砖石结构。墓碑首横刻“清风高节”,中直刻“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为墓志,右为《归去来辞》。墓碑左右,各列碑刻一块,左为《五柳先生传》,右为修墓人姓氏、年月。墓前有“凵”形石栏。四周苍松环绕,层林迭翠,自山下至墓,有石阶沿山坡而上。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人,晋代杰出诗人,早年曾做过参军、县令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退隐归田,安居浔阳柴桑(今九江马回岭境内)。该墓重修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现原貌基本保持完好。 </FONT>
C. 江西九江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九江,简称 “浔”,古称 “浔阳、柴桑、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商业次中心城市,江西省双核城市,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两大经济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皆位其境内。
D. 九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说到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不提青阳腔、金星砚和全丰花灯这“吉祥三宝”,他们是九江市成功申报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E. 九江有哪些名胜古迹
九江之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东陵”等记载。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九江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后九江又有江洲、柴桑、浔阳、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称,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浔阳、江洲著称于世。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人口460万,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1万人。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古称浔阳、柴桑。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现为江西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唯一的对外航运港口,昌九工业走廊中的重点开放开发区。
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杨二洲之城,春秋时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九江为36郡之一。二千多年来,自秦朝始,曾使用过九江、柴桑、江洲、浔阳、汝南、湓域、德化共七个名称。明朝以后至今沿用九江地名。
九江旅游景区景点分为六区、二点、一线,共计三百余处,其品位之高雅,内涵之丰富,门类之全,密度之绸,实属国内唯一,世界稀有。 六大景区:庐山牯岭景区、庐山山南景区,庐山山西景区,永修县景区、浔阳景区、共青城景区; 二点:湖口县的石钟山和彭泽县的龙宫洞; 一线:长江、鄱阳湖水上游。
九江交通得天独厚,既扼渝、汉、宁、沪的水上交通要冲,又是赣、鄂、皖、湘水陆联运的换港码头;京九铁路贯通南北,一桥飞架南北,长江天堑在此变为通途。
九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现在对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各景区,景点建设日臻完善,服务设施逐步改善,接待能力初具规模,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九派浔阳郡,分明是画图”。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九江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美壮观的山水胜景。在纵横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400多个景点景观,呈现出一幅千崖竞秀、万壑争流、梵宇巍峨、胜迹如林的山水画卷,形成了一个以庐山为“龙头”,包括“六区”(牯岭、山南、沙河、永修、浔阳、共青)、“两点”(石钟山、龙宫洞)、“一线”(鄱阳湖水上旅游线)的大型旅游区。
九江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有400多个景点景观,已开发景点120处,旅游线路30多条。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2001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山景点80余处,各类中外别墅1500余幢。山南景区有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望庐山瀑布”千古名句的秀峰,晋代诗人陶渊明故里和桃源胜境等。
市区主要景点有九江长江大桥、长江大堤外广场、周瑜点将台--烟水亭、因白居易《琵琶行》而得名的琵琶亭和当年宋江醉题反诗的浔阳楼等景点,市中心的甘棠、南门两湖,面积120万平方米,两湖间的李公堤系唐代江洲刺史李勃所建。
分布在县区的景点主要有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陶靖节祠、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之母墓、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江湖锁钥石钟山、全国重点寺庙之一的云居山真如禅寺、全长2700余米的地下溶洞龙宫洞以及有“万岛之湖”之称的柘林水库等。
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流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发源,一路发展壮大,浩浩荡荡而来,至九江一带,江面开阔,史称浔阳江。浔阳江畔,风光旖旎,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历史上,演绎过多少动人的故事:禹疏九江登庐山,灌婴筑城鉴浪井,公瑾甘棠点水军,董奉杏林救黎民,渊明种豆南山下,乐天江头感琵琶,太白五老揽秀色,东坡月夜探石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九江与南昌之间。它北萦长江,西屏庐山,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唐代王勃在《滕王阁诗序》中所写“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绘的正是鄱阳湖的景色。
F. 江西九江有什么悠久的历史文化
九江,简称 “浔”,古称 “浔阳、柴桑、江州”,是中国江西省下辖地级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商业次中心城市,江西省双核城市,长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著名优秀旅游城市,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地处长江与京九两大经济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皆位其境内。
先秦
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春秋时分别属吴国、楚国,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时多有变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败越,属楚。[1]
商代设艾侯国,建都于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武王克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在分封诸侯国之外,出现了县邑,江西境内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辖区范围大致与艾侯国、艾监相等。
秦汉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以其地设3郡,其中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汉高帝六年(前201),设豫章郡,治南昌;领县十八,九江境内有五,依次为:第三彭泽(治今彭泽西南,包括湖口、彭泽、都昌及安徽东流一部);第五历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区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铜鼓2县);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第十六鄡阳(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县和波阳县各一部)。同时,设立寻阳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设建昌县。中平年间(184~189),分艾县置西平县;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今奉新)2县。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设西安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属孙吴,柴桑隶武昌郡,寻阳隶庐江郡。各县分属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吴、西安、彭泽)、鄱阳(鄡阳、历陵)、庐江(寻阳)4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西安县为豫章县。元康元年(291),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废海昏,并入建昌县。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泽置太原侨郡,辖晋阳、和城、天水3侨县及彭泽;分柴桑置汝南侨县;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太平二年(557),分江州为二,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太原、高唐、齐昌、新蔡4侨郡。陈永定三年(559),置豫宁郡,治豫宁县,辖艾、建昌、永修、新吴、豫宁5县。天嘉六年(565),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隋唐五代十国
隋开皇三年(583),彭泽易名龙城县。九年(589),废除梁、陈二代所设的侨郡、侨县:废太原郡,并晋阳、和城、天水、彭泽4县为龙城县;废豫宁郡,并永修、豫宁、新吴、艾4县入建昌;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2县立寻阳县;十八年(598),改寻阳县为彭蠡县;龙城复名彭泽县。大业二年(606),废州设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建制;废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为彭城县,随后又改为湓城县。三年(607),江州郡改为九江郡;复设豫宁县。九江
唐初,江西地区属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浔阳县;废郡复州,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3县。五年(622),分湓城县置楚城县;割鄱阳县雁子桥之南境置都昌县;复置西平县,与豫宁县并存;设置浩州,辖彭泽、都昌、乐城、广晋4县;复置永修县;析建昌设龙安县(今安义境内);八年(625),废浩州,省乐城并入彭泽县;废湓城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废楚城并浔阳县。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复设新吴县。长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宁县。景云元年(710),改武宁为豫宁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西道,辖洪、饶、虔、吉、江、袁、信、信、抚8州、37县,其中江州辖浔阳、彭泽、都昌3县。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宝应元年(762),豫宁复名武宁县。贞元十六年(800)分武宁建分宁县。
五代南唐顺义七年(927)升蒲塘场为德安县。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宁、奉新置靖安县;二年(938),升湖口戍为湖口县。三年(939),江州设奉化军;升赤乌场为瑞昌县;改浔阳县为德化县。
宋元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七年(982),设南康军,治星子,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江州属江南东路,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改分宁县为宁县。开宝八年(975),江州降为军事;宁县复称分宁县。大观三年(1109),江州升为望郡。
南宋绍兴二年(1132),江州改属江南西路;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属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属南康军;分宁、武宁属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饶,信4州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宁县为义宁军。隆兴元年(1163),废义宁军,复为分宁县。
元代行省下设路、州、县。至元十二年(1275),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十三年(1276),改为江西大都督府,隶扬州行省;十四年(1277),罢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军为南康路,辖县未变;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隶黄蕲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复隶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于武宁县置宁州,辖分宁、武宁2县。元贞元年(1295),升建昌为州,属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宁县为宁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改称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宁州为县;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辖九江、南康、饶州3府;九江府辖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5县;南康府辖星子、都昌、建昌3县;宁县、武宁则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宁县为宁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义县,隶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内各县隶属仍承明制。嘉庆六年(1801),改宁州为义宁州。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改湖口为九江郡,以九江府为江西省;太平天国失利后,清复原制。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制。1912年改义宁州为义宁县。1914年,全省设4道,辖81县,其中浔阳道辖20县。同年,为避免道、县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义宁为修水县、建昌为永修县。1926年废道,各县均直属省政府。1927年设九江市政厅,次年改称市政府,1930年撤销,并入九江县。
1932年以后,江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其区划变更频繁,数量时有增减。以1935年全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今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关系为:武宁、修水、永修属第一行政督察区;都昌、彭泽、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庐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为九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九江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市辖浔阳、庐山、郊区三区,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并,同时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浔阳、庐山两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代管县级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设有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九江是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东晋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浔阳人。同时代的周访、周楚、周抚一家两代,为保卫晋室屡建功勋。北宋将领王韶(德安人),南宋将领余玠(修水人),曾率部与吐蕃部落和蒙古军作战有功,分别官至枢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运动中,九江涌现了维新志士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武宁人李烈钧湖口起兵,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还有余庆鳌、蔡公时、蒋彝、许德珩、吴征镒、袁隆平、潘际銮、杨叔子、杜宣、毕必成 、黄远生、陈邦柱、徐宝璜、陶博吾、蔡若虹、万昊、沈德咏、樊友山等。
G. 三国时期九江是现在什么地方出过什么名人
安徽寿县
传说蒋干是九江人,不过历史上对蒋干记载极少。
H. 九江有什么人文古迹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是江西省三大城市之一。境内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线贯通。她左邻鄱阳湖,右连洞庭水,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构成了中国南北、东西交流的轴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旅游城市。长江边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齐全。市区非农人口(浔阳区、庐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65万。
风景名胜
九江雄蟠赣北,濒江扼湖,山水得天独厚。匡庐奇秀,天下闻名,佳境美景奇诡瑰丽。其襟江带湖之势、悬泉云瀑之胜、登临旅居之便、中西合璧之风情集于一身,观光旅游与休养避暑的总体优势雄冠诸山。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而注长江,浩浩荡荡,烟波万顷,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向以鱼米之利、舟楫之便、风光之秀而著称于世。千里湖山之观,美不胜收;或淼淼然横无际涯,或欣欣然归帆渔歌。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军山、印山、扁担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态;冬季,吴城沙岸湖洲,万只候鸟云集,白鹤天鹅群蔚为稀世奇观,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曾被海外客人誉为“中国第二座万里长城”。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彭泽的龙宫洞、沙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置身其中,如梦似幻,扑朔迷离,恍如隔世而仙游。九江城北面长江,南屏匡庐,东临湖口而西望幕阜,得尽山傍水抱之宠;城内甘棠湖水光潋滟,岸柳成荫;薄暮、轻烟漫笼,画舫涟漪,可谓优雅之至。烟水亭、琵琶亭、浔阳楼、能仁寺、天花宫、九江长江大桥、浪井等景点可发思古之幽情,可观今日之成就。诚如古人诗云: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
九江主要旅游景点:庐山天合谷、庐山、剪刀峡、三叠泉、庐山瀑布群、花径公园 含鄱口 石门涧 乌龙潭 白鹿洞书院 芦林湖 美庐别墅 龙宫洞 石钟山 柘林湖 仙人洞 能仁寺 九江长江大桥 五老峰 秀峰 锦绣谷 黄龙潭 会址 植物园 浔阳楼 锁江楼 九江学院 观音桥 落星墩 点将台 东林寺 爱莲池 上汤温泉 桃花源景区 庐山莲花洞森林公园 龙湾温泉度假村 龙首崖 三宝树 铜岭矿冶遗址 太乙村景区 天沐温泉 九岭山森林公园 甘棠湖 云居山 云居山真如禅寺 岳母墓 栖贤寺 归宗景区 黄岩国家森林公园 水晶宫 天花宫 琵琶亭 武宁县弥陀寺 狮子洞 九江大孤山 大汉阳峰 铁船峰 江西青山 庐山海会寺 姑塘 碧龙潭 青山旅游度假区 长岭 神雾山 中正行宫 庐山别墅园林 庐山别墅区 牯岭
I. 江西九江的开篇始于哪个遗址
江西九江的开篇始于九江县神墩遗址。
九江县神墩遗址坐落在九江新合乡境内。为配合大沙铁路的修建,经江西省文化厅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队于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节,组织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共计900平方米,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和可复原器物400余件。
据两次发掘资料,神墩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商、周等三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而周代层堆积较厚,出土文化遗物的早晚演变序列也比较清楚,因而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该遗址文化堆积,前后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
神墩遗址两次发掘出土的遗迹和遗物之中,以下列各项尤为珍贵:
一、在神墩墓葬中,第一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的人骨架,而且棺或椁灰痕迹清晰。这对研究江西葬俗史等课题,是颇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二、出土商代和西周水井各一口。在商代井内填土中,除出土了一批陶器外,还出土了一件木质农具~“耜”。该木耜长近“一米,是目前全国商文化遗址中所仅见的一件木质农具实物资料。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在西周井底方形坑上,还架有木棍和竹席、竹篮之类,并以石块压之,以免飘浮,估计其当为滤水设置。而此种考究的滤水设置,是全国各西周遗址中,目前尚无报导的。
三、神墩遗址,由于地处大江南北,上下游的交叉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而文化堆积中所包含文化遗物十分丰富,既有大量出土的中原殷式鬲,又有江西万年类型商代文化遗物共出;既出土本地青铜文化中所固有的器物,又大量共出楚式早期陶器,还同时包含有长江下游吴越青铜文化的一些因素,并且在堆积中混进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某些器物或碎片。因此,在江西这个门户地区--赣北一带,商周时期,中原商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等四支青铜文化,先后交汇融合之情景,反映得尤为强烈。这种现象,是江西其它地方商周遗址中很难见到的。从神墩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还得知,赣江--鄱阳湖水系的樊城堆文化面貌,与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原始文化关系密切,而与江汉地区,则显得少有联系,它是沟通岭南、湘江中上游的桥梁。
影响
故此,通过九江神墩遗址的发掘,可以窥知江西古代文化之与周围地区原始文化、青铜文化间错综复杂关系和交往融合,形象地说,它好比是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