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南门遗址
⑴ 关于扬州南门遗址那边的南门码头对面的居民拆迁,搬迁的建议。
好建议 不过对那些住户也得想好了补偿方案
⑵ 扬州的名胜古迹及介绍
1,扬州汉陵苑
扬州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于1979年发掘于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
2,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泰安镇,是江淮平原上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最完好的一块平原—湖泊类型的湿地景观,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级森林公园。
3,茱萸湾风景区
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首湾头镇,面积约50公顷,北接邵伯湖,西濒京杭大运河,东连仙女镇。茱萸湾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年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4,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
5,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⑶ 关于古代的扬州有哪些风景名胜呢
扬州名胜古迹
龙虬庄遗址
【龙虬庄遗址】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高邮市一沟乡一沟镇北龙虬庄。遗址湮没在地下和水下,目前已暴露面积约2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1970年3月,经南京博物院考古鉴定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出土文物主要有夹砂红陶釜、画彩陶钵、红衣陶豆、陶壶等器物残片,与淮安青莲岗、邳县大墩子文化遗址下层出土陶器相同。
⑷ 扬州南门遗址怎么走
南通西路,苏北医院与育才小学的之间。
⑸ 买了扬州古运河水上观光的单程船票,可以从南门遗址码头坐回便益门码
可以啊
你从哪边坐都行,反正就是单程的。不过只能坐一次就是了。
30分钟左右一班,不过人多的时候坐满就发船。
⑹ 扬州唐子城南门遗址何时恢复开发
扬州市,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内城之一、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容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诗词之市、中国温泉名城。扬州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江苏中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三角洲北翼,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也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所辖的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与仪征市位于通扬运河以南,高邮市、宝应县则位于通扬运河以北。扬州市景色秀美,城市建筑多古风,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1]扬州被誉为“扬一益二”,有“月亮城”的美誉。2015年9月14日,米尔肯研究所首次发表了“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2016年3月5日,标准排名发布“2016年中国大陆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扬州以336.75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第49位。
⑺ 南门遗址介绍
今日扬州网消息:昨天,市考古工作者在南门遗址广场挖掘清理出20米唐南门瓮城东城墙,在进一步清理、保护后,这处珍贵的遗址将在“4·18”开放。这段20多年前被掩埋于地下保护起来的城墙又重见天日。据考古队印队长介绍,被中国考古界称作“中国的城门通史”的扬州城南门遗址,23年前,考古人员发现并初步发掘南门遗址,在将其掩埋于地下之前,做了很多“护理”,除对已经揭示的城墙重新包砖,还在遗址上铺撒了厚达2米的沙土。时隔23年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这段古城墙已基本清理完毕,考古队下一步工作将逐步向西发掘。
据悉,南门遗址广场考古清理工作将于3月底前结束,届时,南门遗址广场,将和东门遗址广场、宋大城西门遗址博物馆,以及正在着手建设的宋大城北门遗址公园,构成扬州城四大城门景观。另外,南门南侧还发掘出罕见的宋元时期挡军楼遗址。从遗址清理出的南宋至元朝的碎瓷片推断,这处挡军楼存在了上千年,为扬州城南门重要的防御工事。据考古人员介绍,现场还多处发现古代战争时用的石弹,反映了宋元时期扬州城战事频繁。(陈跃 高松元)
⑻ 扬州古城遗址
· 扬州古城遗址 ·
扬州有城,始于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末期。历经秦、汉、魏、晋、宋、齐、梁、陈直至隋、唐,城垣虽有兴废,但城址未变。《梦溪补笔谈》载:“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五代时,在牙城东南隅筑小城;宋时又筑大城,南宋末年筑宝佑城以抗元兵。宋亡,宝佑城夷为平地,仅剩残破的宋古城。明代和清代,分别在宋大城西南和东南筑旧城和新城。
解放初,城墙全部拆除。今在蜀冈之上,南北观望,仍可清楚地看到狭长高地上有断续的古城版筑城垣的旧迹。1978年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博物馆对唐牙城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发现了城墙、城门遗迹,初步查清了唐城遗址规模,这对研究唐代扬州是一大贡献,引起了中外考古学者的极大兴趣。
扬州隋一宋城遗址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游览景点。
唐代扬州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京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其时手工业发达,商业繁华,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荟萃,是全国最大的贸易市场和货物集散地,又是中外交通的著名港口和国际大都会.扬州唐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指定公布扬州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是1979年建立的从事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保护、唐代文物征集、收藏和保管、唐代扬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唐衙城遗址的西南角、隋炀帝行官的旧址上,馆内藏有陶瓷器、铜器、金银器等唐代扬州各类出土文物三百余件。现有唐代扬州出土文物展、崔致远史料陈列等基本陈列。唐城古遗址与唐式平桥、仿唐城墙厥楼、唐式宫廷建筑延和阁等交相辉映,再现了盛唐文化风采。古朴典雅、山水相连、景色优美,是蜀冈风景区著名的遗址园林式博物馆,也是扬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观赏唐文化、领略唐风古韵、观光的好地方。
唐城遗址博物馆自1979年开放以来,接待了许多国家、省的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团体,游客参观人数达几百万人次,为专家学者研究扬州唐城、大中小学生学习扬州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馆内风景优美,观四季景色,秀丽优美,典雅别致;名木花卉,争芳斗艳;碧荷劲竹,桃红柳绿,假山池塘,石桥流水相映成趣。领略历史遗迹,珍贵遗物,欣赏唐代乐曲,悦耳动听;感受古文化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唐城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科研:唐代扬州城以蜀冈上下分为子城和罗城,蜀冈上为子城,亦称“衙城”或“牙城”,为官衙府署所在地;蜀冈下为罗城,是居民和工商业区。唐子城遗址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保较为完整,城墙四至明确,夯土城墙长约6850多米,高出地面5-10米。子城的四周土城、城河、角楼、城门、城内道路等,至今历历在目保存完好。唐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考古价值和研究价值,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唐城考古科研被列为国家重要科研课题,1986年起,对扬州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其成果分别被评为一九九三年和“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
分别从城池与行政区域、手工业与商业、文化艺术、对外往来等方面,详尽直观的介绍了唐代扬州城的城市规模、范围、布局、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展示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景象。展出了唐纪年题名八角石柱、唐三绝碑、唐咸通十四年经幢、唐独木舟、唐代金银器、铜器、陶瓷器等数百件出土文物,反映了唐代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扬州唐城子城遗址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老城区西北郊,是中国东南地区著名的唐代城市遗址。唐建中四年(783)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深沟高垒修筑广陵城,乾符六年(879)淮南节度使高骈“缮完城垒”。唐城包括子城和罗城两个部分,城周长20公里。子城筑在蜀冈之上,在吴王濞城、东晋刘宋广陵城、隋江都宫城基础上修建,为官府衙署集中区,也称牙城或衙城。城周长6850米,面积约26平方公里。城墙为土筑,仅城门及拐角附近包砖砌,夯土城垣遗迹迄今保存完好,有的地段高出地面10米左右。城外有濠。子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内设十字街贯通四门。南北大街长1400米,东西大街长1860米,街宽10米左右。南门是子城主要城门,为“一门三道”结构,中间门道宽7米,两侧均宽5米,是与罗城通联的唯一通道。罗城筑在蜀冈之下,为居民区和工商业区,今市区位于罗城内东南部,唐代罗城内的古迹及城墙已毁坏,地面仅存一段高出地表约2米的北城墙夯土残垣。罗城呈长方形,南北长4300米,东西宽3120米。
扬州唐城遗址——成象苑,蜀冈风景区著名遗址园林,重要的旅游景点,地处名胜平山堂、观音山的东部。古朴典雅、山水相连,风光优美,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它文化底蕴丰厚,唐代风貌,唐式建筑,唐代扬州古城垣,唐代出土珍贵文物,历史文化遗迹与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巧妙结合,让你感受唐文化的风采,领略盛唐扬州的繁华景象。
扬州唐城古遗址: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唐代扬州城衙城的四周城垣、夯土城墙、城门、角楼高出地面5-10米,至今保存完好,历历在目,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唐代扬州城址以蜀冈为分:“上下两重城”。蜀冈上为子城(亦称衙城),蜀冈下为罗城,子城罗城上下相联,形成了周长约四十华里的唐代扬州城。
仿唐城墙:仿唐式建筑。参照唐代壁画并结合考古资料设计,建造在蜀冈南沿唐衙城南垣之上。
城墙高六米,城门为八字门楣,双阙并立,中夹门道,上书“天星门”字样。城墙上大唐彩旗迎风飘扬,玲声阵阵,悦耳动听,气势雄伟壮观。南眺,扬州成十里色尽收眼底,江南吴楚青山隐隐在目;北望,蜀冈古城遗垣,杏花芦荻,弥漫着唐诗怀古之意。
延和阁:仿唐式建筑。唐代扬州最后一任节度使高骈曾建著名的“延和阁”,高八丈。尚用高骈所建“延和阁”之名,并按照庑殿重檐的唐代宫殿建筑形式建造而成,再现了盛唐建筑风格。
唐清纪年题名八角石柱:唐代珍贵文物,领先角形状。石柱上刻有唐代杜佑、清代阮元两位大学者的题字,十分难得。八角石柱刻有杜佑题名,原设立在扬州唐衙城淮南节度使衙门内。后官署改为兴教寺该石不见,清阮元寻访得之并题字记述了寻访过程。之后石柱又历经多次失而复得,至今能够得以保存,更加难得。
经幢:为扬州迄今发现最早的重要佛教文物。1976年6 月,出土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唐代扬州城西部)唐代寺庙遗址,幢身高114厘米,对径约30 厘米,分八面飧刻全部《佛教尊胜陀罗尼经序》,系王勘为超度其妻彭氏七娘子所造,建于唐咸通十四年(873 )六月廿一日。扬州是佛教传入最早的城市之一。
全国“八五”扬州考古重大成果展:展示了扬州隋唐宋城遗址考古科研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
该成果被两次评为一九九三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一九九五年全国“领先五”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隋唐宋扬州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唐代扬州出土文物精品展:唐代扬州是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唐代扬州城内堆积丰富,考古发掘出多种文物极多。展览共展出唐代各种出土文物三百余件,分别从几方面详尽而直观地展示了唐代扬州的繁华景象和当代扬州唐城的考古成就。
——城池与行政区域部份:介绍唐代扬州城池范围、规模、布局、形制、建成年代、历史遗址演变关系等,展示了唐砖、唐瓦文物。
——手工业与商业部份:展示了手工业作坊遗址和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三彩器、玻璃器、进口玻斯陶等出土文物,充分说明了唐代扬州的商业繁荣。其中唐代青花瓷片,在全国尚是唯一发现。
——文化艺术部份:唐代扬州文化艺术繁荣,人文荟萃,产生了、汇集了李白、骆宾王、白居易、孟浩然、张若虚等大文人,留下了《春江花月夜》等千古流芳的不朽之作。
——对外往为部份:唐代扬州是国际交往的港口,与日本、韩国、朝鲜、印度、伊朗、阿拉伯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交往频繁。唐代扬州设有"胡店",鉴真和尚由此东渡日本。
唐城风光:扬州唐城遗址——城象苑座落蜀冈,冈峦起伏,山水相连,风光优美。登仿唐城墙,眺望蜀冈,俯视扬州,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观四季景色,秀丽优美,典雅别致;名木花卉争芳斗艳;碧荷劲竹,桃红柳绿,假山池塘,石桥流水相映成趣。领略历史遗迹、珍贵文物,欣赏唐代乐曲,悦耳动听,感受古文化的风采,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⑼ 扬州有哪些文物古迹
扬州 仙鹤寺 市区汶河中路西侧
简介:又名礼拜寺,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伊斯兰教四大名寺之一。此寺是扬州现存最早的清真寺,乃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所建。后在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又经阿拉伯传教士哈三重建,以后曾多次重修。今扬州伊斯兰教协会设在这里。仙鹤寺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与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
扬州 文游台 高邮市人民路507号 0514-4614320
简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现存建筑大部为嘉庆十九年重建)。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宋代诗人曾几在《文游台》诗中写道“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怀酌,彩笔银钩人唱酬”。
扬州 石塔 市区石塔路街心绿地内
简介:建于唐代,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塔身石龛有浮雕佛像26尊,具有唐代风格。此处流传着王播与木兰院饭后钟的故事。塔侧的一棵银杏为扬州的著名古树,也有千年历史了。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石塔、唐代银杏、明楠木楼以及后面现代化的石塔宾馆,古今相间,错落有致,成为古城扬州又一个景点,吸引着中外宾客。
扬州 盂城驿 高邮市南门外馆驿巷13、15、17号
简介: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驿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
扬州 东岳庙 仪征市前进路 0514-3465509
简介:地区现存惟一的道教庙宇,建于宋代,现占地20多亩。已建成的东岳宝殿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气势壮观,堪称苏北第一。
扬州 开元寺 江都市大桥镇河西三丰村(邮编:225200) 0514-6438054
简介:因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故得名。寺名由大书法家李邕题写。寺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南楼等组成,高大宏伟、凝重端庄。大诗人刘长卿、卢纶、罗隐等曾登临赋诗抒怀:“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卢纶);“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刘长卿);“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罗隐)。这些绝妙诗句,勾勒出长江岸边古寺的优美景色。开元寺于清顺治十八年迁移至镇西三丰村,寺貌依旧。1958年寺废圮。1994年开始......
扬州 观音山禅寺 平山堂路(邮编:225007) 0514-7340946
简介:是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现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这里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扬州 法海寺 扬州市瘦西湖 0514-7321237
简介:有藕香桥、五亭桥及小拱桥通南、北两岸。该寺始建于元朝元至年间(1264-1294)。康熙帝赐名“莲性寺”,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数次临幸并赐诗赞美,后毁于咸丰兵火,光绪间(1875-1908)重建。现存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云山阁、白塔等建筑。其中白塔作喇嘛塔式,高30多米,筑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民间传说为取悦皇帝,有盐商一夜造塔的故事。白塔塔基为一方行高台,四周围以栏板、望柱、塔庄为折角式须弥座......
扬州 慈云寺 江都市宜陵镇 0514-6569004
简介:宜陵是一个古镇,相传因某个朝代的皇妃名宜妃,去世后安葬于此而得名。历史上的慈云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客堂、寮房、斋堂等殿宇九十九间半,还有康熙皇帝御笔石匾丹青“敕赐慈云寺”石匾一块。慈云寺于咸丰年间(1851年左右)遭受过一次毁坏。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4年)进行过一次重修,宣统初年(1909年)寺僧明心和尚又增建部分殿宇,并购置了斋田。抗日战争期间(1938—1945年)慈云寺被毁......
扬州 汪氏小苑 地管第14号(邮编:225001) 0514-7328869
价格:10元
简介:汪氏小苑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主人汪竹铭,祖籍安徽旌德。小苑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主房屋三纵三进,宅第的四个角落分布有四个花园,打破了传统的前宅后园的格局,形成了汪氏小苑鲜明的特色。
扬州 文昌阁 文昌路和汶河路交叉处
简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阁高24.25米,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相似。阁的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阁的第二三两层四周虚窗,皆可输转。登楼四眺,远近街景,尽收眼底。每于节庆之夜,阁上彩灯辉耀街衢,为扬州闹市的一处佳景
扬州 大明寺 蜀冈中峰平山堂路1号 0514-7340720
简介: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扬州 真如寺 江都市小纪镇真武路(邮编:225200) 0514-6593765
简介:真如寺又叫真武庙,座落于小纪镇,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初名地藏庵,始为道场,建于唐,后荒废。明弘治八年重建,有前殿、大殿、藏经楼(两层),采用宋代的建筑风格。历尽沧桑,至1949年,真如寺仅存一大殿。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省、市两级人民政府的文化部门曾数次对真如寺进行修葺,使古庙焕然一新。
扬州 圆通禅寺 宝应县水门桥46号(邮编:225000) 0514-8283082
扬州 天山神居山悟空寺 高邮市天山镇林场沈庄组(邮编:225600) 0514-4225278
扬州 吉祥寺 高邮市汤庄镇人民路(邮编:225600) 0514-47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