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解读分析从政治

西游记解读分析从政治

发布时间: 2021-03-14 09:14:00

Ⅰ 记得以前在天涯经济论坛看到一篇《西游记背后的含义》,主要里面是写政治思想。西游记和现在政府的内容。

说你行,你念经,肉眼凡胎也成神;
纵你恶,你霸道,妖魔鬼怪原有主;
教你善,你向佛,香火纸钱贡阎罗;
悔你过,你圆滑,炼睛变奴去咒锁。

Ⅱ 当下,存在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的全新解读.结合实例分析这种文化

简要说说吧,你可以扩展一下。
随着时代发展,对于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会有新的认识,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行业不同,解读不同,比如文人看到的是孙悟空的文学形象,语言、动作、人物是否生动等等,搞政治的看到的是什么?孙悟空不畏强权,敢说真话,代表的是正义和善良;那商人呢?孙悟空的头脑,碰到什么怪物,就要想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碰到什么问题,怎么借助外力去解决等等。
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年龄都会有各自的见解,这是好事对不对?你小的时候看猪八戒,就觉得很好玩,很可爱,傻乎乎的;那等你长大了,或许会觉得这人虽然懒,但是对师兄言听计从,对师傅忠心耿耿,是有优点的,那公司就需要这样的人,我们要发扬他的优点,去其糟粕对不对?
那现阶段处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我们就要看到尽管孙悟空形象有很强的批判能力、颠覆能力,进步意义明显,但是他严重缺乏英雄本色。他的批判模式是:玩世不恭、讽刺调侃、自污污人。这是一种批判别人也伤害自己的双刃剑模式。孙悟空的主要精神气质,来自玩世不恭的狂放派文人,已经承传发展两千余年。孙悟空的战斗锋芒和阿Q式精神胜利法,都与此有关。
现代社会压力很大,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孙悟空的精神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望采纳

Ⅲ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但在神幻的外衣之下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

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面貌。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

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表达了人战胜自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3)西游记解读分析从政治扩展阅读:

艺术特色: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

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作者介绍:

吴承恩(1500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吴玉搢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

“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政府决定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Ⅳ 《西游记》揭示了哪些政治现实

《西游记》是神怪小说,很多人便以为它纯属虚构,不过是作者想象、编造的能力特别强,故成名著。《西游记》的写实性描写往往点到即止,但小说家想象的现实基础与小说描写必不可少的社会意识,使它具有可读性。《封神榜》之所以未深入人心,即因为它缺乏现实基础与社会意识。
小说所写的仙佛魔怪,概况了历史上政治及人生之成败,皆取决于力之大小。他们各有神通,玉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故能享尽仙界荣华富贵。孙行者法身具有七十二般变化,法宝为如意金箍棒,两相结合就具备了无边法力。但法力再大,一败于显圣真君(二郎),二败于佛祖如来,被压在五行山下,称为“妖猴”,历时五百年。
孙悟空为何要闹腾,因为有俩下。无论是神仙社会,还是人类社会,法力大者位尊,小者位低,没一下的没脾气。瑶池有蟠桃,蟠桃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甚至与天地齐寿,但孙行者没份儿。五庄观的人参果,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行者吃不上就干脆将它毁了。
以人来说,活这么大,谁都知道不可能。但人可以争世袭,争祖祖辈辈出相入将,囤积财富,窖藏金条,也是一种长生不老。秦汉以前为贵族统治,采取世官之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秦汉以后为官僚政治,“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科举制度使豪英贤才取得适当地位。“黄巢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孙行者一身本事,却给了个弼马温,闹腾了一回,封了齐天大圣,却参加不上蟠桃会,故大闹天宫。
政治不过“力”而已。孙行者有力,打败天将,所以说“玉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古来统治者庸庸碌碌者众,却能享受。尧舜无为于上,却博得“巍巍乎大哉”之名,何故?他们懂得治术。何谓治术,就是会用人,用好人。隋炀帝处处表现自己的才智,甚至与文人争名。一旦管理了文化,就以为自己有文化,极力铲除文化。
《西游记》中卷帘大将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盏,打了八百,贬下仙界,又教七日一回,用飞剑穿他胸胁百余下。而猪八戒戏弄嫦娥,玉帝只把他打了二千钟,贬下凡尘,这是明显的刑赏无度。凡是统治者往往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而百姓的权利,生命、财产、自由之权利都是百姓通过斗争才能获得的,任何的社会进步都是人民流血牺牲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能为了个人的生命、财产、自由而进行坚决的斗争,怎么能指望他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而献身呢?
孙行者戴上“紧箍咒”很受唐僧使唤,凡人有力,皆要控制使用。另一方面,对有权的、有钱的、使奸的、耍滑的、蛮横的、无义的都要时时念“紧箍咒”,而不是只把“紧箍咒”戴在人才的头上,念个不休,往死里整。社会如果老是给孙行者念“紧箍咒”,则西天取经无人,妖魔鬼怪便要横行。
孙行者与唐僧取经,一路上屡屡叮咛师傅:“师傅,今日且把这慈悲心收起,等过了此岛再发慈悲吧!”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上尽是妖魔鬼怪。我们人要做事、成事,自己的懒惰、无志、旁骛、贪恋就是妖魔鬼怪,对己不能慈悲。人要成才,嫉贤妒能、落井下石,乃至将你压在五行山下的人不止如来,还有更多。因此,“且把这慈悲心收起”,该出手时要出手。势莫大于皇帝,但皇帝之势常有人觊觎,才能常有人灭绝。为政,小善误国;为人,善必人欺。
《西游记》中孙行者念动咒语,唤出山神、土地,这些神“少香没纸,血食全无”,妖精欺凌,天庭不顾,是典型的无能之辈,地位极其低下。但他们比起老百姓,还是神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来百姓的的真实处境。
天蓬元师和卷帘大将被贬下天界之后都曾食人肉生存,天上地下的妖精俱要吃唐僧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鱼肉百姓范围之广,历史之久,也可以读出天下贪欲的深长。

Ⅳ 论述 西游记 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

《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此外,书中还刻画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作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作者正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戒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政治:对时局黑暗、社会腐朽的不满,要想拜托压迫、剥削,就要反抗。或者基本倾向是忠和奸
的斗争,虽然是宗教小说,但表现政治倾向。还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认为像这样的小说不是表现封建阶级的思想,而是表现新兴的市民阶级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 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思想格格不入的,代表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意识形态的是市民阶级的思想。

经济:在取经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师徒这样一个非常完美的团队,对取经这个项目
过程的执行力,对项目干系人的控制力,以及对于项目风险的把握和及时变更的能力等。从各方面来说,唐僧是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他的学识、冷静、自信和坚定,以及对于取经这个目标的坚定决心,使得他获得了他人的信赖。而他也利用这样的信任和依赖,巧妙地周旋于各个干系人之间。最终以他出色的资源协调能力,成功地完成取经计划。(呵呵)

思想: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
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同时反映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这个时候他真正是一个大写的人,是最完美的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这是人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没有任何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束缚,没有衣食之求

Ⅵ 西游记读后感,800-1000字,最好扯上些政治讽刺

猪八戒的需求是生理,
沙僧的需求是安全,
白龙的需求是归属,
唐僧的需求是荣誉,
孙悟空的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取经目的不同,价值观不同,所以一路行为就很好理解:
八戒偷懒、
沙僧撮合、
白龙无闻、
唐僧哭啼、
悟空拼命。
《西游记》的五人团队分别代表了五个层次需求。

1.八戒的需求是生理,激励八戒向前的因素主要有:食物、性……
2.沙僧的需求是安全,激励沙僧向前的因素主要有:安全、秩序、自由;
3.白龙的需求是归属,激励白龙向前的因素主要有:友情、归属;
4.唐僧的需求是荣誉,激励唐僧向前的因素主要有:成就、尊重、欣赏(当然还有自我欣赏)
5.悟空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激励悟空向前的因素主要有:实现自我价值,包括学习、发展、创造力和自觉性
分析:西游记的5人团队取得成功的要素,在于针对每个人的需求给予满足,从而激励大家一路向西。

各种需要的简要解释:
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基本特点:
(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唐三藏因为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侯,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孙悟空所以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孙悟空」。孙悟空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悟空仍有猴性,他精明顽皮,爱作弄。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作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八戒。可见他心思细密和不减顽皮的本性。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他敢一闹海龙王,二闹地狱府,三闹天宫,并且还和佛祖打赌。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他这一种冒险犯难的精神,充份显现了英雄的特质。但是争强好胜,心高气傲以及性急如火却是他的弱点。猪八戒而另外代表逸乐角色-猪八戒,虽然也有法力,但是只能够三十六变,和悟空相比较就显得憨蠢笨重,所以他常常被悟空来取笑。因此他常在唐僧的耳边挑拨悟空的不是,使得悟空受苦。八戒的特色就是贪吃懒惰,又重视物质享受,遇到困难他就喊散夥,无法坚持到底.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银的诱惑,几乎抛下其他人而中断修行之路。没想到那却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这些出乖露丑的行为,在吴承恩笔下写来不批判,只是幽默的嘲讽。而猪八戒也就在一次次的出丑笑料当中,给予读者对人性贪欲的省思。沙悟净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净,他则著墨较少,但是呈现的是刚毅木讷,沈默踏实的性格。个人认为沙僧比较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虽然个性不鲜明的他戏份不多,但我觉得《西游记》里不能缺少这个人物。因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没有他的取经之路,互不服气的孙、猪二人的争吵会把那个死板的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没等妖怪来袭,唐帅就先被两个徒弟气吐血了!尽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广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们的心里会产生一种平和(类似女孩子在平淡如水的爱情里找到的安全感)、发出一声赞叹:憨厚的人是最可爱的!

Ⅶ 试分析西游记的象征意义

神话思维和权力意识
从文本的基本性质和艺术总体上判断,《西游记》是一部宗教与神话、迷信与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汉族民间文学文本,是一个经历漫长历史时间的集体创作和最后的个体加工的文本形式。它折射出先秦轴心文化式微后华夏哲思的递减式没落和价值大厦坍塌后生活世界的混沌画面和世俗化的享乐图景。对于儒道释三种价值体系的喜剧化的嘲笑和反讽,凸显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晚期,随着商品经济萌芽和渐次,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和精神信仰的溃灭。《西游记》建构的神话世界,宗教隐喻着对于精神和心理的极权统治,被演绎成为皇权的象征。于是皇权意识和神话思维在宗教化的艺术文本里合乎逻辑地结盟,诞生出一种宗教政治和政治化的宗教模式。
《西游记》呈现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极权——皇权和神权,生存主体无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于政权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结构上集体无意识匍匐于皇帝和佛祖的脚下。显然,《西游记》的文本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国民奴性气味。即使是作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终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征最高统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自我异化和游戏主体
黑格尔在《美学》中表达他一贯的美学主张:理想的艺术应该以人为中心。他又强调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显然,《西游记》是神魔妖怪为感性符号而建构的人类形象。然而,由于宗教和迷信意识对于创作主体的宰制,文本所书写的形象呈现主体沉沦和自我异化的审美状态。换言之,《西游记》尽管不乏生动传神的各类形象或意象,然而,显露着一个无法掩饰的艺术事实:人物形象的主体性丧失,人性由于被宗教的压抑而处于沉沦的境域。
在总体上,孙悟空是一个“伪英雄”。既是一个充满游戏精神的可爱英雄,又是一个最终在宗教法力之下表现为怯弱的英雄,成为宗教意识的牺牲品和工具。显然,在被如来佛的魔法镇压之后,孙悟空显明为一个不彻底的英雄和投降的英雄,身体和精神双重地向“佛法”投降。从具体细节考察,孙悟空是一个神话的虚幻英雄,而且是一个不断求援的英雄,是必须借助法术和宝物的英雄,在大闹天宫之后,他的英雄形象不断地褪色。和司马迁《刺客列传》中的英雄相比,后者则是充满历史理性的英雄,呈现悲剧色彩的英雄,也是道德和伦理意义的英雄,洋溢实践理性的斑斓光辉,因而是真实的和可敬的英雄。比较之下,孙悟空只能是可爱而不可敬的虚假英雄。

混合的母题结构和循环的叙事策略
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西游记》包含的母题丰富而宽泛,诸如反抗母题、取经母题、游历母题、冒险母题、受难母题、性禁忌母题、修成正果的母题等。新批评的代表人物韦勒克、沃伦认为:“从文学理论看,神话中的重要母题可能是社会的或自然的(或非自然的,或非理性的)意象或画面、原型的或关于宇宙的叙述或故事、对我们永恒的理想中某一时期的事件的一种再现,这种再现是纲领性的,或者是带着末世情调的,或是神秘的。”《西游记》的母题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政治、神话、宗教多种领域和对象,它展现一幅生动多姿的历史风俗画,一定程度上呈现人类的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理性倾向。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是不完整、不纯粹和不彻底的,甚至是破碎的和含混的,有时表现出内在的困惑和矛盾,严重地削弱了小说文本的哲学意义和思想魅力。

Ⅷ 解读古典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混混孙悟空一开始混的不错,连官场也要给面子。后来为了给自己捞点政治资本,开始对付其他的混混,但是不在自己的地盘却屡屡受挫。在打黑过程中屡屡遭遇的都是有政治背景的黑帮。因此黑白两道得罪了不少人。虽然混上了官场,但是痞气不改。后来幕后黑手如来觉得该清除的也清除的差不多了,终于不愿再忍受他,就设计找来六耳猕猴借机除掉孙悟空。 后来我们知道经过真假孙悟空之后 悟空对三藏唯命是从,不是因为他变了 而是因为已经不是他了。

Ⅸ <<西游记>>的赏析

《西游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至今仍广为流传,其中的精彩故事都还记忆犹新。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玄奘怒逐美猴王;孙大圣四海求仙方,观世音甘露活宝树;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智取芭蕉扇。可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书中有一些看不大懂的地方,但却并没有减弱我对《西游记》的喜爱之情:调皮机灵,诡计多端的老孙;大腹便便,视食如命的老猪;老实忠厚,谦虚谨慎的老沙;有时心软,有时固执的唐僧。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