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㈠ 陵墓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古代墓葬的起源和演化
“葬”是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墓”则指埋棺之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并不掩埋同类的尸体,而是弃之于荒野。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开始对死者遗体进行埋葬,一方面是出于对集体成员的关怀和对死去亲人的眷恋;另一方面是由于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生和原始宗教的出现。在对灵魂的敬畏和对阴间生活幻想的基础上,人们渐渐形成了对死人的崇拜。于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以讨好死者灵魂,由此产生了各种葬法。据考古挖掘证明,距今约18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就已经按一定方式埋葬死者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进一步深化,对死者的安葬日趋重视,墓葬开始有了明确的制度,即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墓地发展为户外氏族公共墓地。位于黄河流域的2000多座仰韶文化墓葬遗址多数是土坑葬,其布局类似于当时人们居住的村落。而且许多公共墓地的尸骨头部都朝着一个方向。
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中原地区,以土坑竖穴墓为主要的墓葬形制,但一直到西周初年,墓地地面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文、武之兆,与地平齐”,兆指是墓地的地域,西周王陵与地面平齐,上面无任何标志,也就是《易·系辞》提到的“不封不树”方式,即墓地不起坟、不种树。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坟丘式墓葬。土丘坟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墓地由“不封不树”变为“又封又树”、“大封大树”,坟头的高低大小、坟地树木多少,成为表明死者身份的一种标志。坟丘出现后,相应有了坟和墓的字义区别:“墓(茔)”是地下埋棺之处,“坟”则是墓上的封土。
二、墓葬的地面建筑
1.陵墓封土
自春秋出现墓上封土以后,坟不仅是墓的标志,而且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帝王陵墓的封土规模宏大,称为“陵”或“山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方上封土形
战国时陵墓封土以方形为贵为上,所以至秦汉时帝王陵墓封土多采用“方上”形,即帝陵封土位于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夯筑到一定高度,顶端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顶,称为“方上”。整个坟丘像被截去顶部的方锥体,犹如倒置的斗,所以又称“覆斗形”。
(2)因山为陵形
汉文帝霸陵是历史上第一座因山为陵的帝王陵墓,但形成定制始于唐代。利用山的峰峦作为帝王陵墓的坟头,与“方上”封土陵丘相比,更加高大壮观,更加坚固持久,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威严尊贵。自唐太宗李世民以九峻山为陵建造昭陵开始,因山为陵成为唐代帝陵的既定制度,也是我国重要的帝陵形制。
(3)宝城宝顶形
五代开始,南方的一些偏远小国统治者陵墓封土为圆丘形,如前蜀王建的永陵。这主要是因为南方潮湿多雨,方上形较难保持封土原形,为防止坟丘被雨水冲蚀,人们修建圆丘状坟并以石块围护。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修建孝陵时,正式采用这一模式,陵墓封土演变为“宝城宝顶”形。在地宫上修筑圆形砖城,称为“宝城”,砖城内填土,形成高出城墙的圆顶称为“宝顶”。宝城前设突出的方形城台,上面建明楼,就是“方城明楼”。明清两代帝陵基本都是如此形制。
2.陵园布局和祭祀建筑
“陵”是帝王的坟墓,“寝”是帝王灵魂的起居场所,“庙”是祭祀和朝拜的地方,三位一体共同形成了陵寝。
(1)先秦时期
陵园可能出现于东周。初期的陵园,有的利用天然沟崖作为屏障,多数则在陵的四周挖掘壕沟或夯筑围墙。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丘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至殷商时,王室已有自己的陵墓区,墓前有台基式建筑,可能属于“寝”的性质,另外还有祭祀祖先的庙坛建筑。说明作为陵寝组成要素的“陵”、“寝”、“庙”,在殷商时就开始孕育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陵寝”出现在战国中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显示,陵园布局为长方形,四周有内外两道墙,王陵位于陵园中部,在坟丘顶以及外两侧和后翼分别建五座享堂,也就是寝。
(2)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进一步完善了陵寝制度。陵园布局继承秦国陵寝制度的同时,还吸收了其他六国的陵寝做法。陵园总体上是模仿都城宫殿规划布局,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陵园坐西朝东。内外两重墙垣,高大的方上形封土位于内城中部。封土北是寝殿和便殿。
西汉继承了秦代的陵寝制度并有所发展。陵园都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只有一道园墙。陵墓居于陵园中央。陪葬墓区在陵园以东,司马神道两侧。东汉开始,陵园不建围墙,并且陵寝改为坐北朝南,不在陵内设庙,而是在陵墓前建“石殿”,专供定时朝拜和祭祀用。同时在陵墓前建神道,神道两旁列成对的石像、石马。东汉开创的陵墓前建祭殿和神道两侧置石像的做法,为后代历朝陵寝沿用并发展。
(3)唐宋时期
唐代陵寝规模不仅超过前代,而且布局更加周密。陵园布局模仿长安城规制,均坐北朝南,分三重城垣。整个陵园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陵墓和祭祀性建筑,北为封土,前为献殿(又称上宫),是朝拜、祭祀的地方。供灵魂起居的寝殿和宫人、官吏居住的下宫在陵园外。第二部分为阙和神道,神道两侧有石人和石马等石刻。第三部分为陵园前方两侧的陪葬墓。整个陵园布局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面南而立、面北而朝的设计思想。
北宋帝王陵墓恢复方上形封土,陵园布局基本沿用唐代的制度。但与历代截然不同的是陵园都面山背水。因为北宋当时风水堪舆思想盛行,“赵”姓在五音属角缺水,“吉方则要山高水来”,所以陵址要选在“东南地穹,西北地重”的地方,一改历代帝陵居高临下、倚山面河、置陵于高阜的制度,而是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面山背水,诸陵均面向嵩山的主峰少室。南宋诸帝死后希望能归葬中原,所有陵墓就没有陵台和石刻群,称其为攒宫。到了元代,沿用蒙古族潜埋的葬俗,不起坟冢,葬后乱马踏平,不布设陵园。位于内蒙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是在供奉成吉思汗灵寝“八白室’’的基础上形成的纪念性陵墓。
(4)明清时期
明清陵园布局受到当时宫殿建筑的影响,虽然继承唐宋形制,但废弃了上、下宫分离的格局,将各类建筑集结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平面。陵墓和献殿用墙分隔。前部由碑亭、神厨、神库组成一进院落,以献殿为主体组成二进院落。并取消了下宫建筑,废止了前面各朝宫人居留、侍奉的旧制,以突出陵寝朝拜和祭祀的功能。陵园的后部为陵墓,封土为宝城宝顶形。整个陵园充分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模式。
三、墓室与葬具
1.墓室
(1)竖穴墓和横穴墓
墓穴也叫墓圹,按照挖掘的方式可以分为竖穴墓与横穴墓。竖穴墓是从地面一直往下挖掘而成的土坑,横穴墓是先挖掘到一定的深度然后再横向掏挖而成的土质洞室。汉文帝的霸陵就是典型代表。
(2)砖石墓
战国时期,出现了空心砖砌筑的墓室,在西汉晚期十分盛行,其中以卷顶砖室墓最为常见。在西汉时也出现了石结构的墓室,以砖石混合构造而成。汉画像砖与画像石上雕刻与彩绘的内容主要以表现墓主生前生活为主,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3)庭院式墓
唐代统治阶级更加追求“墓如真宅”,地下墓穴成轴线延伸,依次为斜坡墓道、过洞和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及小龛。多重过洞、天井的布局,犹如现实生活中的多进庭院。前后墓室则表现前为堂、后为室的思想,也反映死者的等级地位。该类墓葬在墓道、天井等处,均彩绘有大量的壁画。
(4)仿木结构墓
宋代在继承前朝砖石墓以及庭院式墓的基础上,开始朝仿木结构墓室发展,利用砖石材料,在墓室的四壁、顶部,仿木构建筑形式,做出倚柱、阑额、斗拱、柱头枋、藻井等构件,门窗逼真,斗拱齐全,雕梁画栋,纹饰彩绘,把宋代《营造法式》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2.棺椁制度
棺椁是盛放死者遗体的葬具。“棺”是敛尸用具;“椁”是套在棺外面或绕棺四周的匣子。《说文》段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地之有郭也”。棺椁的发展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1)棺
目前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棺多是瓦制或石制,距今5000~6000多年前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的瓮棺葬就是用陶罐做儿童的葬具,在辽宁红山文化墓葬中则多发现石棺。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木棺,但在商以后才普遍使用。
(2)椁
椁是在棺或套棺之外,隔较大空间再加的一层,用于在土穴之中保护棺木,棺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来放置随葬品。曾侯乙墓的椁室高为3.1~3.5m,用了3171根长木条,380m3的木料。椁室的制作考究,最典型的就是“黄肠题凑”,所谓“黄肠”就是制椁的木料全部采用柏木的姜黄木心,“题凑”则是指将柏木层层平铺垒筑在四周,而且木头都朝内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这种椁室制度在西汉中期以前为帝王广泛采用。汉以后用空心砖垒筑的墓室,起到了保护棺木的作用,从而取代了以前椁的作用,原来的棺椁制度迅速消亡。因此后代通常把套棺的最外一层叫做椁。
3.随葬品
(1)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生产的普及,使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包括各种生活用品、生产用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多为死者生前所用。在夏商周时期,随葬品中还出现了陶制礼器。
(2)青铜器
商周时代,青铜器生产技术发达,为社会上层广泛采用。并且青铜礼器成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贵族墓葬多采用青铜礼器随葬。青铜礼器主要包括酒器、饮食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并且成套配备。在安阳殷墟的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就有210多件。曾侯乙墓的全套青铜礼器重达10to秦铜车马制作精致,结构复杂,技艺精湛,比例准确,被称为“青铜器之冠”。
(3)丝织品
我国是丝织业发达的大国,随葬品中丝织品占重要地位,但因其保存困难所以很少能保存至今。考古发现的商周时期已经有丝麻织品随葬。汉代墓出土丝织品中包括绢、纱、绮、罗、锦等。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重不足50g。
(4)玉器
古人认为“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因此葬玉成为重要的礼器用玉,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墓葬中就已出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认为玉器施覆于尸体可防止腐朽。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块就成为死者佩带的精美耳饰,晚期的良渚文化几乎每个墓葬都出土大量玉器,玉琮环绕,玉璧、玉璇玑居中,形成“玉殓葬”。殷商的妇好墓出土玉器达755件,有琮、璧、环、璜、琥等礼器以及玉制兵器、用具、饰品等。战国时期是玉器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曾侯乙墓、中山王陵等皆出土大量随葬玉器。
(5)明器
所谓明器,又称冥器、鬼器,就是专门为随葬死者而制作的各种器物。所用原料多为陶、瓷、竹、木、石,所模仿的有礼器、兵器、工具以及车、船、仓、井、房屋、庭院、栏圈等模型以及人、兽等,大凡世之所见皆做之。俑就是明器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了,它们大小和真人真马相同,排列成军阵,规模庞大,制作达到了已发现的历代陶俑中的顶峰。唐代墓葬陪葬大量使用低温釉陶器“唐三彩”,出现了分工齐全的各类三彩俑,包括镇墓兽俑、仪仗俑、乐舞俑等,成为盛唐文化的典型代表。北宋以后逐渐流行纸扎明器,但不随死者下葬而是在下葬之时或之后焚烧。
四、墓葬石刻
1.石像生
古代陵墓,特别是帝王、诸侯、官僚的墓前,排列整齐的石刻人、走兽以及传说中的怪兽,称为“石像生”。功能是陵墓标记和驱邪,昭示墓主身份等级、墓前仪卫和表彰墓主功勋。以西汉武帝大将霍去病墓前石像生为最早的陵墓石刻,共有石像生44件,用巨石雕成,造型浑厚生动,最具代表性的是马踏匈奴。帝王陵墓石像生从唐乾陵形成定制。
2.墓碑
“碑”的称谓先秦时就已出现,但当时碑的作用与后世墓碑不同。它为一块上端中间穿圆孔的大石板,圆孔叫作“穿”,立在墓穴旁,用来穿系绳索,把棺木缓缓放人墓穴中;或者立在公卿大夫门口,用来拴系牲畜;或立在宫庙里,用以测看日影作记时之用,石板上没有文字。
大约在西汉晚期,人们开始在原先立于墓旁用以引棺的石板上刻写文字,记述墓主的姓氏、家世、生卒年月、生平事迹,还有颂扬和悼念的诗铭。形状从一般的石头渐渐规整,形成碑首、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的定制,成为真正意义的墓碑。早期墓碑仍有穿,顶端作方尖形称圭首,作圆弧形刻上云气图案称晕首。由此,墓碑成为丧葬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死者身份等级的象征,又体现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汉以后墓碑在此基础上趋向完美。唐乾陵前的《述圣记碑》是墓碑的杰出代表。
3.墓志
墓志同样是记载和歌颂死者的石刻,不同之处墓志埋藏在墓中。它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为碑形,南北朝后期墓志形成方形定制,由志盖和志石组成,称为一合墓志。志盖多为盈顶形,也有个别是龟形,刻有篆体标题。志石刻志文、志铭。志文以散文体,追述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履历、谱系,叙述和称颂死者的生平事迹、才能、品行。志铭则用韵文体,用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称颂。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不少是书法珍品,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第二节 古代墓葬的旅游开发
一、古代墓葬的旅游吸引因素
1.规模宏大的双重建筑
2.丰富多样的墓葬文物
3.优越秀美的自然环境
如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乾陵,山势兀起,巍峨耸立,登高远望,关中平原景色美不胜收。
4.墓主的名人效应
如名扬天下的岳飞墓早已是杭州西湖畔的著名游览处。
5.综合多样的文化价值
二、墓葬旅游资源的开发
1.墓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墓葬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墓葬地面遗存物和地下建筑、文物,吸引游客,开展游览观光活动。在一些地面遗存比较丰富、进行了一定考古挖掘、历史文物数量较大的墓葬区,由于能够向游客展示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进行了考古挖掘,展示了从地上到地下明代皇陵的完整结构和形制,文物数量和种类都十分丰富,成为游客北京之旅的必选景区。陕西的秦始皇陵虽没有被开挖,但发掘了大型陪葬俑坑——兵马俑坑,出土了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文物,其中,铜车马号称“青铜器之冠”,陶俑陶马规格之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赢得“世界第八奇迹”的美誉,自从开放以来旅游吸引力经久不衰。但绝大部分墓葬型景区,近年来旅游吸引力都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文物遗存有限,文化内涵不足,开发展示方式单一。
2.墓葬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择优开发的原则
(2)文化展示的原则
(3)活动设计的原则
(4)适当修复、文物保护的原则
第三节 中外帝王陵墓
一、中国帝陵的设计理念
1.“生死如一”的基本思想
2.“仿照国都”的建筑理念
3.“帝王独尊”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主要帝陵
1.秦始皇陵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也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寝制度。
2.西汉帝陵
西汉11座帝陵中除汉文帝的霸陵和汉宣帝的杜陵外,其余9座都分布在陕西咸阳原上,一字排列,形成“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恢弘景象。除汉文帝霸陵“凿山为陵”外,皆“穿土为圹”,地面夯筑高大的“方上”形坟丘,底部长宽约为150~170m,高约为20—30m。汉代盛行厚葬,墓中随葬品极其丰富,葬具是“黄肠题凑”,葬服是“金缕玉衣”,华丽无比。西汉帝陵多设置陵邑,一方面为了供奉陵园,另一方面是迁徙关东大族、达官巨宦,以便强本抑末,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汉武帝茂陵是规模最大的西汉帝陵,陵园周长1688m,封土高46.5m,远超过西汉帝陵30m的定制。陵园东侧有大面积的建筑遗迹和陪葬墓群。依汉代之法,每年天下贡赋的1/3陪葬入陵,汉武帝在位54年,茂陵的陪葬品数量十分巨大。
3.唐代帝陵
唐自公元618年建朝至907年灭亡,共历21帝,其中19帝陵墓在陕西关中平原,又因为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于乾陵,所以又称关中唐十八陵。唐帝陵区西起高宗乾陵,东至玄宗泰陵,沿关中北山分布于6县境内,绵延长达lOOkm。唐代实行皇戚功臣陪葬皇陵制度,其中以唐太宗昭陵最多,为167座。
4.宋代帝陵
北宋帝陵分布在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之间,陵区范围东西约lOkm,南北约15kin。陵区旁有皇后陵21座,陪葬宗室子孙和名将勋臣数百人,形成庞大的陵墓群。陵区南对嵩山少室,北据黄河天险,东边群山绵亘,西为伊洛平原,水深土厚,被认为是“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5.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的贺兰山麓,东西5km,南北lOkm,有帝陵9座,陪葬墓193座,营建于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陵园的地面建筑早在蒙古人亡国时全部被毁。西夏王陵的营建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但自身特点仍十分明显,如出土石像屈膝而坐似负重状,造型奇特。
6.明代帝陵
明代帝陵共15座,除分布于南京的明太祖孝陵和北京金山的景泰帝陵外,其中13座集中在北京昌平县的天寿山南麓,通称“明十三陵”。基本布局是以明成祖长陵为中心,各陵分列左右,共用一条神道和陵墓石刻,是中国皇陵史上的创新。
7,清代帝陵
清代先后共12个皇帝,除了溥仪没有帝陵外,其他11个皇帝的帝陵分布在3个陵区,即沈阳的“盛京陵”、河北的遵化县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三、国外著名王陵
1.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我国对古埃及方锥形法老陵墓的称呼。埃及金字塔分布在尼罗河西岸,从开罗附近的吉萨至上埃及的希拉康坡里斯一带,有近100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胡夫金字塔,又称大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约建于公元前27世纪。它由230万块石材砌成。在大金字塔周围分布着其他王室成员金字塔,构成胡夫金字塔群。其中有著名的斯芬克斯像,即狮身人面像,它用一整块巨石雕塑而成,再加上匍伏在前的两条前腿,总共73.5m长,象征人的智慧和狮子勇猛力量的结合。
2.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以东195km的古都亚格拉城的西边,亚穆尔河南岸。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第5代皇帝沙吉汗为其爱妃泰姬·玛哈尔所修的陵墓,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园呈长方形,周围红沙石围墙。整个陵墓用白色大理石修筑,其底层是7m高、95m长的正方形坛座,寝宫居中,高74m,下为八角形,上为穹顶,内分5间,中央宫室内大理石围栏中置放大理石棺。坛座四角有4座高40m的白色大理石3层圆形尖塔,在塔顶可以俯瞰全城。整个陵墓呈现典型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第四节 历史名人陵墓和独特墓葬形式
一、历史名人陵墓
1.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山东曲阜城北1.5km处,是孔子的家庭墓地。据史书记载,孔子殒后葬在此处,经历代帝王不断赐田,至清代已达200hm2,孔林墙周长7km,古木参天,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经万古长春坊,即至孔林大门至圣林坊,在洙水河北建有享殿、楷亭、驻跸亭等主要建筑,享殿后为孔子墓,东为孔鲤墓,南为孔仅墓,成携子抱孙布局。孔墓墙外为孔氏后裔墓地。
2.岳飞墓
岳飞墓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岳飞庙的西侧,墓前建有墓门,前有“尽忠报国”照壁,墓周古柏森森,石栏围护,正面望柱刻“正邪自古同冰碳,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在墓门下跪着铁铸的秦桧、秦王氏、张俊、万俟高4人像,墓门刻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警世楹联。南北两厢为历代碑石长廊。
3.中山陵
坐落在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南麓中山陵,1926~1929年修建。整个陵园平面呈警钟形,建筑群依山坡而建,层层递升,依次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祭堂中为孙中山坐像,周围刻有《建国大纲》和事迹浮雕。墓室球形结构,中为大理石墓圹,置放镌有孙中山卧像的石棺。陵园总面积3000hm2,林木面积2133hm2,蓝天白云之下,苍松翠柏之中,白色的大理石和蔚蓝色的琉璃顶建筑,构成十分和谐典雅、庄严雄伟的画面。附属建筑还有音乐台、光华亭、水榭等。
二、独特的墓葬形式
1.天葬
天葬也称鸟葬、露天葬等,盛行于藏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中,藏语称之“吐垂杰哇”。通常在人死后将四肢捆成一团,用白氆氇蒙起来,停尸数日,置于空房祭奠。由死者后代背到家门口,再请天葬师将尸体背到天葬场。家人和亲友随天葬师送至十字路口后,一两位亲友跟随天葬师去天葬场照看。到了天葬场后,喇嘛诵经击鼓、煨桑供神,吸引鹰鹫,天葬师在天葬台上肢解尸体,切肉砸骨,掺上糌粑供鹰鹫啄食,以吃光为吉利。
2.悬棺葬
悬棺葬又称崖葬、崖洞葬,是一种将尸体置人棺内,凌空悬挂或放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的葬法。这种葬俗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已经流行,历代都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四川、重庆等地区,其中四川珙县、广西左右江、福建武夷山最为集中。福建武夷山的悬棺葬一号、二号船棺葬,距今约3400~3800年。悬棺葬大都选择在临江面海的悬崖峭壁上,棺木距水面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甚至高达几百米。悬棺葬神秘而奇特,有些悬棺是如何放置悬崖之上的,至今还是个谜,因而吸引了众多游人的关注。
3.塔葬
塔葬是指佛门高僧圆寂后,将遗骨放入佛塔中的一种佛教独有的墓葬形式。知名的佛教寺院均有墓塔,但以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最为有名。塔林位于寺西少溪河北岸,现存自唐以来的砖石墓塔230多座,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佛教文化和古代砖石建筑、雕刻艺术的具体表现。山东长清县的灵岩寺塔林,安葬有唐代至清代的高僧,也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大型塔林之一。
㈡ 火山遗迹类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火山遗迹是由火山喷发留下的各种遗迹,如火口湖、堰塞湖、火山锥、温泉、熔岩洞穴等,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资源。东北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非常活跃,历史上火山爆发频繁,留下了众多火山遗迹。小兴安岭的张广才岭多为第四纪以来火山活动地区,近代曾有过火山喷发,形成我国著名的火山群区。其中黑龙江省德都县北部火山群中的火烧山和老黑山,曾在1719—1721年爆发,熔岩流堵拦河道,形成湖泊,成为著名的火山堰塞湖群——五大连池。这里不仅火山湖、火山锥成群分布,而且有形如蟒蛇、海龟、波浪、隧洞、石塔等的熔岩景物,堪称“火山天然博物馆”。
长白山也是历史上活火山活动激烈的地区。据历史文献记载,近300多年中就有过3次大的火山喷发,使这一带成为一个风光绮丽的休眠火山区。主峰白头峰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式盾状火山锥体,顶部天池为一典型火口湖。湖面海拔2194m,面积达9.8km²,池水从北侧缺口外流至1250m处坠入深谷,形成高达68m的天然瀑布,蔚为奇观。黑龙江东部的镜泊湖也是牡丹江下游河道因火山熔岩堰塞而形成的大型火山堰塞湖,湖面达90km²,湖长45km,湖水从北面的“熔岩坝”越过注入下游河道,形成了著名的吊水楼瀑布。湖区火山地貌发育,地下岩熔隧道和火山口森林都是罕见的世界奇观。火山活动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相伴分布。五大连池地热洞、长白山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本溪温泉、兴城温泉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温泉。
㈢ 浙江遗址遗迹类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长兴煤山金钉子石头遗迹公园!
㈣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故事
㈤ 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遗址 遗迹又可以分为什么活动场所
我们在旅游当中遇到的这些遗址和遗迹可以分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还有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古代的人们也是有娱乐活动的。
㈥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属性分类 对于旅游资源的类型,人们有多重划分方法,但根据各国普遍的做法,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一类是社会旅游资源。[2]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2、内容分类 游览鉴赏型: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古代建筑、遗址及园林、现代城镇景观、山水田园、以揽胜祈福为目的的宗教寺庙等为主。 知识型:以文物古迹、博物展览、科学技术、自然奇观、精湛的文学艺木作品等为主。 体验型:以民风民俗、社会时尚、节庆活动、风味饮食、宗教仪式等为主。 康乐型:以文体活动、度假疗养、康复保健、人造乐园等为主。 3、性质分类 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 4、其他分类 ◎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 ◎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魏向东版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划分为三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资源质量和级别分类
㈦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意义是什么
不仅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也教育着人们记住历史,热爱祖国 当然不要忘了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共同财富,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从中受益
㈧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包含哪些内容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
(1)历史遗址类资源开发的原则
①依法保护的原则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利用首先应该是建立在遗址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不利于保护而损害遗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许的。在开发过程中,应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文物保护法规,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方针。切实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完善各项保护措施,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②系统规划、科学开发的原则
总揽全局,统筹兼顾,适度超前,服从于省、市、区的总体规划,与邻近地区相呼应,兼顾社会效益与民生工程。实行遗址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全面保护与局部开发相结合、遗址开发管理措施与旅游景观建设技术措施相结合、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组合与遗址区整体经济发展相结合、近期开发与远期开发相结合。重点突出近期实施项目,合理规划中远期项目。搞好重点景区景点的配套,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对历史遗址的系统开发、科学开发和动态连续性开发,促进区域旅游开发建设的滚动发展。
③恢复原有人文环境的原则
依据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遗址本体保护、历史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在不干涉遗址遗迹本体的前提下,保证原真性及完整性,要尽可能减少对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本体的干预,保护文物本体的真实性,保护文物及其环境的完整性。营建改善与遗址类旅游资源相协调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保存和恢复遗址原有的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风貌,充分发掘历史遗址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示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所蕴藏着的历史人文价值,为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④区别对待,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类型各异,既有居住遗址、工业遗址、军事商贸遗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遗址。从发展来看也很不平衡,有的发展得比较早,有的仍处于起步甚至完全的保护阶段。类型不一样,开发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外在表现就不尽相同;所处的阶段不同,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也不同。开发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各类遗址及遗迹的分布、保存现状及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对于起步阶段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是吸引更多的游人来观光消费;对发展较早的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传及管理措施。
⑤体验旅游开发原则
体验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人们学识层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应仅仅停留在建博物馆、导游解说的层次上,而应通过发掘遗址文化内涵,使游客融入遗址,增加游客参与的程度,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战遗址,在新的保护规划方案中,将建成以展示地道战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综合参观、体验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综合活动区。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展览,了解地道战的历史;钻地道,参观抗战民居,吃抗战饭,看抗战电影,甚至可以亲自打一场“地道战”,真实体验抗战时期的战斗生活。而在工业遗址或作坊遗址开发中,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产品的过程。
(2)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观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观是当前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遵从的主要观念之一。其含义不仅仅是要在利用时保护历史遗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动态的保护模式。其动态保护就是将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纳入当地的生态保护系统、文化旅游开发系统以及文物保护系统;把历史、现实、自然、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整合,从全局的观念去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遗产。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遗址本体及其载体的可持续性保护;一是历史遗址所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实体的可持续保护,也包括价值观的再认识。
②“生态博物馆”理论
生态博物馆是指在原来的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下保存人类群体遗存及生存状态的博物馆。即历史遗址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环境中,某种意义上讲,遗产环境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换言之,在生态博物馆中,人们将不再从博物架上看结果,而是在房前屋后观过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生态博物馆的观念是法国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观念,他主张将一个完整地域以博物馆的观念来思考,将自然生态与历史古迹统合在现代人的生活整体环境中,整体的展现出来达到自然环境、历史古迹保存与增进现代人生活整体环境的目的。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和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反映。在生态博物馆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区域保护的原则,以及将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在同一环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对于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我们可以通过采用“生态博物馆”的模式对其加以开发利用。将遗址所处的环境、自然景观、遗存等动态的保护与展示给公众,用全局的观念去开发和保护[1]。
(3)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目前,国内关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
①遗址公园
就是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这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保护,也通过公园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我国现阶段的遗址公园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类在公园内是有所保留的遗址,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园的雷锋塔、成都望江公园的崇丽阁等;第二类是遗址本身可以成为公园,如圆明园遗址公园;第三类是考古型的遗址公园,它强调的是对文物遗存有所展示,并强调文物的真实性展示,如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
②旅游景区
许多遗址处在风景名胜区之中,在风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展示性开发。如乐山大佛旅游区内的苏轼故居,张良庙-紫柏山旅游区内的张良庙、青岛的琅琊台遗址,重庆的合川钓鱼城等,拥有丰富的古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综合开发旅游产品,形成集历史文化、山水风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③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指在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原因形成的遗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包括具有博物馆功能的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源远流长,无论地上或地下都保存着大量的遗址、遗迹和遗物。为了在保护历史遗址的同时传播历史文化我国对历史遗址采取通过兴建博物馆的模式来保护展示宣传其文化内涵。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建立在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形成的原址上,它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通过展示遗址本身的形成和变迁遗址博物馆使公众了解过去,成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环节。如1925年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发掘原址上的遗址博物馆——陕西半坡博物馆。再到今天遍布全国各地数百家遗址博物馆,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我国遗址博物馆经历了一个迅猛的发展过程,并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现成为重要的参观游览地。
④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中国有许多遗址面积大,遗址区内居民众多,国家目前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拨出大量资金,清空区内人口,对遗址资源实施保护。因此在遗址区建设历史文化农业园区是一种比较现实的做法。比如汉长安城面积巨大,居民5万多人,主要以农业经营为主,为了有效保护遗址,可在遗址区内发展都市农业,建设观光农园、市民休闲体验农园、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等。
㈨ 对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应如何开发与利用
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刮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名为保护,实为破坏。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四、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4、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5、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㈩ 青岛山炮台遗址的旅游资源
青岛山炮台是日德之战仅存的战争遗址,同时也是青岛市优秀建筑。青岛的百年都浓缩在这里版,炮台背后承载的权这段历史对于教育公民有很大作用。炮台作为反映日德战争与青岛殖民统治的宝贵历史遗址,也在发挥着旅游资源的作用。除炮台遗址和展览馆,青岛山公园内还建有知春、翠波、览趣、梅友等春夏秋冬四景,还有“福”字照壁、伦克忠烈士纪念碑等景点,成为一处集教育、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新的人文景观。目前,青岛山炮台已挂牌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并已与50多家旅行社签定协议,客流量有了不小的提升。在这里,人们可以登高望海,游山踏青,也可以追思历史,感受青岛百年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