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唐宋遗址
『壹』 成都遗迹考察报告
建议平时多去图书馆和博物馆转转,不只是为了写这篇报告而已。关注金沙遗址的人也太多,看用不用写进去。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是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该遗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青羊宫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兴寺遗址
龙兴寺遗址位于成都邛崃县。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
龙兴寺遗址首次现身
1947年,邛崃西河洪水暴涨,河岸土层因洪流冲刷而剥落,数尊唐代石刻佛像因此现身。得知消息,四川大学博物馆(原华西博物馆)成恩元等考古专家多次前往收集,并对出土佛像的河边地带进行了清理,先后在西河边发掘和收集到碑碣、经幢、佛像等残件170余件。在出土文字材料中,“龙兴寺”之名频频出现,研究者便称之为“龙兴寺造像”。由于最早出土造像是因洪水冲刷,没有地层,龙兴寺的具体位置无法确定,给学术研究留下了一个遗憾。
史载,公元705年,武则天还政于唐中宗,中宗时为太子,下令天下各州修建中兴寺、观一所,寓意大唐中兴。公元707年,武则天死,中宗正式即位,为避中宗之讳,天下中兴寺、观均更名龙兴寺、观。因“级别”较高,故各地龙兴寺均是当年香火最盛的宗教场所,内中也多藏有奇珍。
遗址地点得到确认
龙兴寺石刻造像出土地点原为一片农田,几十年岁月流逝,如今这里已逐渐被住宅和厂区包围。2000年,寻找确认邛崃龙兴寺准确位置的课题再次提上工作日程。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邛崃市文管所对传说中的造像出土地点及其周围进行了考古调查。一场间隔50余年的发现之旅再次启动。在邛崃市老西河与西环线之间,考古人员发现有房屋基址多处,始建于唐代的砖塔基址一处。十分重要的是,发现了塔基底部填土中出土的石刻经版残片上有填金,还使用有官制琉璃构件,这是当年级别很高的寺院才能使用的遗物。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房屋、墓葬、水井、塔等多种遗迹现象被发现,专家确认,该地点应是曾经出土大量唐代石刻造像的龙兴寺遗址。
紧靠遗址即龙兴寺边上,发现一面积400余平方米(已发现部分)的宋代民居建筑。这是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格局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古民居。其天井、水井、排水沟等清晰可见,从其规模和紧邻龙兴寺的位置分析,屋主应是权贵之人。
进一步发掘惊喜不断
为了弄清邛崃龙兴寺遗址各不同位置遗存性质及保存状况,龙兴寺遗址考古队于2005年9月17日进驻发掘现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文物勘探工作。龙兴寺的发掘从一开始便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张雪芳说:“惊喜天天都有!太多珍贵的文物遗存了!”发掘之初,修建环抱遗址围墙时,发现一个大型佛像坑,出土30多件大型佛像。这些佛像雕刻技艺相当成熟精美,“任何一件拿出来单独陈列,都绝对可以和代表唐代最精美造像的龙门石窟相媲美。很明确,它们来自盛唐时期。”更重要的是,细观造像,考古人员发现它们属于密教,“当时我们就很希望,出现更多密教的文物,这样就可以弥补唐代后期川西密宗的发展资料至今不足的遗憾。”果不其然,随着发掘工作的层层深入,令大家惊叹的遗迹竞相出土了。
密教是最早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其形态最接近印度本土。在传入中国的几千年时间里,与中国南北宋时期的玄学思想结合,逐步汉化,演变为延续至今的中国化佛教“显教”。密教最兴盛时期即在唐代,当时的兴盛区域又在四川。
砖塔遗迹——飞出过金鸡的“大佛院”
在位于遗址东南部,一个小土包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是砖塔!”经发掘,砖塔建筑以条石为基,塔体为夯土实心,外砌包砖,基础外有红砂石砌散水。砖塔略呈方形,残高1.8米,四边长不均等,其中东边11.29米、南边13.25米、西边12.3米、北边11.64米。砖砌步梯门道在砖塔西北面,使塔基略呈“凸”字形。从地层情况看,砖塔的始建年代不应早于唐代晚期,大部分塔体应为北宋以后重建。在使用过程中,砖塔曾多次出现垮塌,各不同时期维修痕迹十分清晰,由于塔心填土最晚填土层中出土较多南宋瓷器残片,遗址第三层(南宋时期堆积)叠压在残塔上,因此,推测塔的废弃年代不晚于南宋。按照常规,寺庙砖塔下都应建有地宫,以做收藏珍贵物品之用。但至目前,考古人员没能从这片塔砖遗迹下发现地宫的痕迹。专家称,当地老百姓中一直流传,明清朝之后,此地名为“大佛院”,“大佛院”下有一大洞,其中曾飞出过金鸡。这一谜底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解答。
罗汉殿遗迹——高级别寺院的佐证
罗汉殿位于砖塔西侧约120米,坐东南向西北,长27.75米、宽22.85米、应为北宋至南宋时期使用的建筑。这是国内迄今发现的年代较早的始建于北宋的罗汉殿遗址。这里出土的一尊唐代天王像上,有很清晰的座前铭文:“大中九年三月三日弟子×× 敬造××”。专家说:“大中九年就是855年,这证实了一个历史疑问,即在唐武宗于会昌年间(公元841—845年)席卷全国的灭佛运动的风波中,当时除大州各留一所佛寺以外,其余佛寺悉尽拆毁。从邛崃西河边出土的这些有纪年的遗物中得知,拥有这些造像的这座寺院在会昌年间及其前后仍然有造像刻经活动,证明其为一处级别较高的寺院,不在会昌拆毁之列,在唐武宗毁佛事件中没有受到多少影响。邛崃龙兴寺并没有被波及遭受毁灭,足可以说明当年的龙兴寺与官方的关系密切,地位也尤其重要。”专家说,邛崃当年称“邛州”,是当时唐朝的军事重镇,西南地区的门户,龙兴寺正是这一重要地域最大的宗教寺庙。
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
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龙兴寺遗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就唐宋时期寺庙遗址发掘而言,龙兴寺遗址的发掘是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目前,出土的总重数以吨计的珍贵文物正在逐一整理中,运用国际最新三维成像技术对遗址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据了解,关于这一遗址考古发现的专家论证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有结果后就将开展保护工作。
此文来源:
http://ke..com/view/1157083.html?tp=8_01
=======================================
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
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商业街,是成都博物院管理的正县级事业单位。船棺遗址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船棺遗址博物馆建设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已开始规划。
船棺遗址是古蜀国开明蜀王或王族家属墓地,在此陆续出土了17具千年上等桢楠木的船棺、独木棺,其体积和数量堪称全国之最;墓坑上的“前朝后寝”古代宗庙陵寝制度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出土的数百件精美漆器将成都作为我国著名漆器生产中心的历史提前了三四百年。
===================================
推荐阅读书籍
《成都考古发现(2005)》
『贰』 成都必去的十大景点推荐
九寨沟,黄龙溪,西岭雪山,宽窄巷子,青城山,峨眉山,都江堰,人民公园,毕棚沟,牛背山,达瓦更扎,
『叁』 “成都”的历史
西周时期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成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2月8日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先后吞并蜀国(首府成都)、巴国(首都重庆)。公元前 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
宋元时期
谣朝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 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朝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元军攻占成都。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后简称“四川省”。
明清时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攻灭明玉珍所建的大夏国政权,在成都设四川承宣布政司,其中成都为首府。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设在成都,今人称其为“皇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军攻入成都,自立为帝,国号大西,称成都为西京。康熙年间,朝廷实施“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省会也又迁回成都。清沿明制,设四川布政使司于成都。皇帝另简派四川总督、成都将军驻成都。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率兵入川,攻成都失败,清军诱俘之,在成都城内科甲巷将其凌迟处死。
『肆』 成都的历史文化
成都历史文化
从四川省博物馆陈
列的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看见最早成都人的生活足迹:青羊宫附近出土的陶纺锤、骨针等和钻法、灼法及龟甲,足以推测蜀
人的祖先可能于3700多年
前在成都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开始了他们的劳动生活。
2300多年前,古蜀王开明九世从今郫县、双流方向迁都到此,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这里才定名为“成都”,其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成都在中国西南所处的特殊经济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要地。从西汉未年(公元8-25年),蜀郡太守公孙述据成都称帝算起,历史上至少出现过7个地方割据政权。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700年前刘备、刘禅建立的蜀汉政权。这些历代割据四川的封建政权,都无一例外地以成都为都城,进而控制全川,雄视西南,问鼎中原。
成都作为一座城市,其城址千古不徙,历劫不衰,在世界城市史上,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古老的成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获得过不少美称。东汉(公元25-220年)时因织锦发达,曾设专门机构“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简称“锦城”)美誉。西汉末年(公元8年)成都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为“五均(均是市场管理的意思)”,成为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五代后蜀皇帝(公元933-965年),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故又有“芙蓉城”(简称“蓉城”)之称。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因综合经济水平列全国前茅,时人又有“扬一益二”的评价,与有水运商港之利的扬州齐名。自2000多年前秦蜀太守李冰主持兴修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成都地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誉为天府之国。
『伍』 成都又现街坊遗址是哪个朝代的
前店后坊、街道纵横、排水沟高低起伏……近日,在春熙路旁成都又现街坊遗址,城守街一处建筑工地的地面“揭开”后,星罗棋布的城市建筑“浮出”地面,这些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了南宋早中期的街坊,不难让人联想到唐宋时期,春熙路上“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景象。
1.45米宽道路保存完好
城市巷战发挥作用
遗址中,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道路,砖块竖立铺设呈现出W形状,坚固耐用,至今难见断纹。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江涛介绍,这段道路修建于南宋早中期,宽只有1.45米,目前揭露的长度有49米左右。在现在的人看来,一个城市的商业区,这么窄的路有些不合常理,但对于现场考古人员来说,这些道路宽度在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
江涛说,文献中记载,元蒙大军攻入成都后,当地老百姓奋起反抗,家家户户将桌子、椅子扔到了街道上,阻塞了城市交通道路,展开了一场巷战。而要将1.45米宽的道路阻断,显然是比较轻松的。不过,这些狭窄的街道也与当时的规划有关系,以及春熙路在当时或许已经寸土寸金,用地还是比较紧张的。
排水沟串联春熙路
与江南馆街街坊遗址连成一片
发掘区内,排水沟随处可见,这些排水设施从晚唐五代开始修建,反反复复修了4次。沿着这些排水沟的脉络,两百多米外的江南馆遗址显然近在咫尺,根据这些排水设施的性质,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和江南馆街坊遗址性质相仿,与旁边一医院当年挖掘的排水沟一起,能够连成一片。
这里同样属于当年富春坊一带的商业中心,也就是传说中唐玄宗梦中买酒的地方。考古专家介绍,唐末名将高骈建罗城之后,成都的城市中心开始从天府广场一带发展到了春熙路一带,这里发掘的遗址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为了解春熙路片区城市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这些基础设施纵横交错,属于富春坊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复原古代成都城市面貌、了解它的建筑方式、分析城市功能分区都有重要的意义。
前店后坊、街道纵横、排水沟高低起伏……近日,在春熙路旁,城守街一处建筑工地的地面“揭开”后,星罗棋布的城市建筑“浮出”地面,这些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了南宋早中期的街坊,不难让人联想到唐宋时期,春熙路上“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景象。
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记载了唐明皇开元年间至唐穆宗长庆年间“剑南道地方土贡为宫廷御用美酒”。《旧记》载:唐明皇时,著名道士叶法善曾“引帝至成都,市酒于富春坊”。
街边商铺鳞次栉比排水沟纵贯西东
群光广场旁的城守街,两边是高楼林立,一处工地被围了起来,里面大大小小的探方已经被清理出来。从上个月开始,这里就开始进行紧张的考古发掘,经过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鉴定,这里主要是街坊遗址,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了南宋。
在考古发掘之前,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就在施工过程中,已经对部分遗址造成了破坏,所幸及时的发掘,让这些城市脉络渐渐清晰。
进入考古工地,6间房址的遗址清晰暴露在地面上,这种12平米左右的房屋,采用前店后坊的功能分区,不难让人想象,临街一侧商人叫卖吆喝,后面工人紧张加工商品。泥土中,夹杂着一些当时人们生活器具,其中以碗为主,还有一些瓶、香炉、盏等,以及一些钱币。不过,这些都是琉璃厂等本地窑厂烧制的。
1.45米宽道路保存完好城市巷战发挥作用
遗址中,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道路,砖块竖立铺设呈现出W形状,坚固耐用,至今难见断纹。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江涛介绍,这段道路修建于南宋早中期,宽只有1.45米,目前揭露的长度有49米左右。在现在的人看来,一个城市的商业区,这么窄的路有些不合常理,但对于现场考古人员来说,这些道路宽度在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
江涛说,文献中记载,元蒙大军攻入成都后,当地老百姓奋起反抗,家家户户将桌子、椅子扔到了街道上,阻塞了城市交通道路,展开了一场巷战。而要将1.45米宽的道路阻断,显然是比较轻松的。不过,这些狭窄的街道也与当时的规划有关系,以及春熙路在当时或许已经寸土寸金,用地还是比较紧张的。
排水沟串联春熙路与江南馆街街坊遗址连成一片
发掘区内,排水沟随处可见,这些排水设施从晚唐五代开始修建,反反复复修了4次。沿着这些排水沟的脉络,两百多米外的江南馆遗址显然近在咫尺,根据这些排水设施的性质,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和江南馆街坊遗址性质相仿,与旁边一医院当年挖掘的排水沟一起,能够连成一片。
这里同样属于当年富春坊一带的商业中心,也就是传说中唐玄宗梦中买酒的地方。考古专家介绍,唐末名将高骈建罗城之后,成都的城市中心开始从天府广场一带发展到了春熙路一带,这里发掘的遗址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为了解春熙路片区城市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这些基础设施纵横交错,属于富春坊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复原古代成都城市面貌、了解它的建筑方式、分析城市功能分区都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来中华网
『陆』 成都春熙路现唐宋街坊遗址了吗
继发现江南馆街遗址之后,近日在成都春熙路的一工地上又现一处唐宋街坊遗址。有专家推测,该遗址可能是唐代的酒肆富春坊,唐玄宗曾在梦中在此地买酒。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成都市的古代遗迹处理问题曾有类似案例,经过合理改造,地产开发可与遗迹保护并举。
或为“唐玄宗的梦中买酒地”
据考古发掘领队江滔所称,该遗址有排水沟3条、道路3条、房屋遗迹2个。排水沟有干渠和支渠两种,修筑于唐末五代,宋末元初时废弃,应属于当时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在排水沟旁边,有保存完好的砖铺道路,道路两侧旁则是房屋。在遗址内,还发现了丰富的瓷器,有本地的琉璃厂窑、磁峰窑,还有外地的景德镇窑、定窑等。
此地距之前发现的江南馆街遗址仅约200米,两个遗址的道路几乎相同。有专家根据地理位置及历史文献推测,此处可能属于唐代的酒肆——富春坊。据《旧记》载,唐玄宗曾做梦,梦见自己受道士叶法善所引,至成都富春坊买酒喝。
据江滔介绍,从发现的唐宋街坊遗址,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成都有科学的城市规划及管理水平,反映唐宋时期成都的社会状况,对研究唐宋时期成都的城市布局、功能分区具有重大意义。
闹市区古迹将会开发保护并举
有网友认为,该遗迹的发掘,将该地块的开发商置于两难境地。有网友甚至对该地的处置问题表示担忧,认为遗迹的保护或开发,仍是未知。随后,北青报记者联系该地块的开发商,暂未收到答复。
据悉,在此前,成都古代遗迹的“开发与保护”已有类似案例,经过合理改造,地产开发可与遗迹保护并举。
2007年,成都发掘了江南馆街遗址,目前位于IFS商业的古迹广场。经成都市政府与香港九龙仓集团协商,保留下来了约1200平方米的遗址。在遗址上方,加上了玻璃地板,市民可从玻璃处参观遗址。
2013年,在成都体育中心篮球场的建设工地,考古人员发掘了明代蜀王府遗址。目前,成都市计划在保持体育中心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建筑外观风貌进行改造,新建39亩的地下博物馆。
『柒』 蜀都府衙 在哪
可能在天府广场
参考
http://news.cd.soufun.com/2004-10-09/329405.htm
[提要]昨日记者获悉,在天府广场东端发现了一个宽在百米以上的唐宋时期的建筑物夯土层。据考古专家分析,如此大规模的建筑遗址很可能是唐宋时期的衙府遗址。如果推断最终成立,将为天府广场从唐代开始就是成都的政治中心提
昨日记者获悉,在天府广场东端发现了一个宽在百米以上的唐宋时期的建筑物夯土层。据考古专家分析,如此大规模的建筑遗址很可能是唐宋时期的衙府遗址。如果推断最终成立,将为天府广场从唐代开始就是成都的政治中心提供有力实物证据!
发现 黄色夯土是唐宋建筑物台面
昨日记者在天府广场看到,市考古队对“地宫”的文物勘探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近20个工人正在百米范围内的5个巨大的探坑周围小心翼翼地挥动锄头和铲子。探坑壁上每个土层都被考古专家一一注上标记,唐宋时期土层为黄色夯土,相当坚硬,这与其他时期松软的黑色炭灰泥土完全不同,而且5个探坑的情况都一样!这是否蕴藏着一个重大考古发现?
考古专家马继贤说,该唐宋时期土层是经过了人工夯筑的建筑物台面,5个探坑都一样,就证明这个建筑物十分庞大,而唐宋时期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物不是聚会场所,就是官府衙门,它处于天府广场,是衙府遗址的可能性最大!
考证 天府广场唐宋就是政治中心?
文史专家袁庭栋说,天府广场一带从隋唐开始就是成都的政治中心的说法被许多史学家认可。可现在一直没有实物来印证这一事实,一来唐宋时期没有地图,二来唐宋时期的史料对天府广场一带的记载很少。如果证实此次考古发现的建筑台就是唐宋衙府遗址这将对成都考古有重要价值。据悉,目前考古工作者正在对该土层进行细致分析与勘探,希望找到如筑洞等与衙府遗址相关的考古发现。
益州本来是汉武帝设置的刺史监察区。东汉演化为行政区。
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州治在雒县,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http://ke..com/view/4201.html?wtp=tt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汉代设置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捌』 成都都有哪些名胜古迹
1、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网络-武侯祠
网络-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网络-永陵
网络-望江楼
网络-文殊院
『玖』 成都有什么历史名胜古迹
1、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
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2、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3、芙蓉古镇
芙蓉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距成都市区5公里,紧靠成都市区绕城高速公路,芙蓉古镇是温江依托成都发展的第一门户,又是成都面向川西扩张的第一站。
经过河堤整治、屋面造型、城墙围砌等共3期的主体工程实施,一条宽12米、长1200米的仿古一条街终于横空出世,一个崭新的川西“芙蓉古镇”崛起在蓉城近郊,成为成都市民闲暇时近郊游玩的好去处。
4、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最著名的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奘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
5、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 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朱柱碧瓦,宝顶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