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霍国遗址

霍国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3-16 00:55:16

1. 姓氏“霍”的来历

霍氏源自周代,出自姬姓。

文王封同母弟于霍,人称霍叔,这就是霍姓的始祖。周公旦时,武庚叛乱,霍叔受牵连被周公降为庶人,但他曾受封的霍国却依然存在,直到公元前661年为晋国所灭。霍国始封地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霍叔的子孙以封邑为姓,在此地繁衍生息。这便是霍姓最初的由来。

山西霍县是霍姓人的发源地。汉武帝时一代名将霍去病和名臣霍光皆出于此。这一对霍氏兄弟,一文一武,出将入相,相得益彰,使得山西霍氏的声名显扬天下。

(1)霍国遗址扩展阅读:

霍姓名人

一,霍去病:西汉河东郡平阳人 ,西汉大将,少时就以善于骑射而为人知晓,虚岁18因军功封冠军侯,19岁就带兵大破匈奴,使河西走廊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由于战功显赫,被汉武帝刘彻封为大司马。可惜英年早逝。

二,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

三,霍英东:生于香港四大原住民系中蜑家的水上人,原籍广东番禺练溪村,香港企业家,亦是著名的亲共人士,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成为首名跻身国家领导人级别的香港人,有“爱国商人”称号。

四,霍启刚,(1979年7月2日-),籍贯广东番禺南沙,霍英东家族之第三代长孙,香港青年联会主席、天津市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亦于2016年巴西奥运会任香港奥运代表团团长。妻子是跳水冠军郭晶晶。

2. 姓霍的古代帝王

没有这个姓的帝王。

霍姓名人有霍去病、霍光、霍元甲、霍英东、霍建华、霍思燕等。

还有过霍国。霍国是中国周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伯爵。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分封自己的七弟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州一带),是为霍叔处,此即霍国之始,一直到春秋时代,公元前661年被晋国所灭。

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求为霍伯,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变伯爵为公爵。晋献公得知求自称霍公后,心中不平,于是出兵灭霍。霍国被灭后,求逃至齐国。是年,晋国大旱,晋献公使人占卜,说是因灭了霍国,霍山神降罪于晋国,有此大旱之灾。于是晋献公即命人将求从齐国找回来,让他负责霍山神祭礼事宜。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子孙。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应为定论。

3. 百家姓霍

霍姓,出自西周王族支系,是霍国君室后裔,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姓氏源流
源于姬姓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个儿子霍叔处,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处,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也就是历史上的“管蔡之乱”,失败后霍叔受到牵连,被废为庶民,但霍国依然存在,并由霍叔之子继任国君。直到春秋时期的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为公爵。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后裔子孙。霍国之地在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为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为定论。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发源地,也是霍氏开宗立姓、繁衍、槽迁的地方,史称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源于地名
出自春秋时期霍阳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霍阳山,是春秋时期非子后裔的嬴姓封国梁国的一个地方。梁国与秦国源出一祖,故址位于今陕西省韩原市附近,霍阳山周围地区在当时皆称“霍”,即今岘山地区,俗称铁顶山。在史籍《左传·哀公四年》中记载:“袭梁及霍。梁南有霍阳山,蛮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记载“会于霍。”当初在晋献公姬诡诸执政时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国,得到梁国的保护,梁侯还把女儿嫁给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后来的晋怀公。春秋时期的周襄王姬郑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袭击霍阳山,吞灭了梁国,把势力扩张到了黄河岸边,因此,秦国吞灭梁国,自然引起晋惠公的不满,引发了晋惠公姬夷吾与秦国的反目。于是,秦穆公防患于未然,不愿意树立晋国这样一个大敌,便扶持与秦国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
梁国被灭后,其国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霍氏。
源于官位
出自春秋时期霍山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汉朝时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个古老而传袭很久的官职。霍山,就是南岳衡山,亦即古称的天柱山。史书记载:“衡之与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已来衡霍别矣。”南岳衡山至所以称作“霍山”,是因为古代以南方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释:“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在史籍《风俗通义》中也解释:“衡山,一名霍山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令,古代在五岳之上皆设有令尹,以敬畏神灵,维护帝势,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即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
五代时期骁将霍彦威,属于冒姓为氏。彦威,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名孤儿,被后梁将领霍存收养,因此称霍彦威。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彦威病逝,当时正在青州打猎的后唐明宗闻讯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举衷一月之久。赠彦威为太师,官至极品,谥曰“忠武”。在霍彦威的后裔子孙中,皆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太平寰宇记》记载,唐朝贞观时期,武都郡蛮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汉姓为霍氏。另外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赐归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齐汉姓名为霍邱。他们的后裔子孙,皆以帝王赐姓为姓氏,世代称霍氏至今。
源于蒙古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霍岳罗氏,亦称和岳啰氏、瑚岳罗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eyolo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霍罗氏皆冠汉姓为霍氏。
源于满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噶尔噶斯氏,满语为Gargas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沈阳),所冠汉姓即为霍氏。
⑵.满族霍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洪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罗氏,亦称辉图氏,满语为Huotolo Hala,后多冠汉姓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满族同胞称女婿为“Huohehui”,汉字即“霍和辉”,因此有入赘姑爷干脆就称霍和辉氏,满语为Huohehui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其后裔有改汉姓为霍氏者。
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4. 壶关有古代遗址或战役吗具体点

故址在今长治市东南壶口村,为壶关县之西口,又名壶关山、壶口山、壶山、崞口。以两峰夹峙而中虚,壮如壶口,故名,是一处天然的军事要地,汉代在此置关。历代史籍对壶关口多有记载。《汉书》:“上党郡有壶口山。”《通典·州郡典》:“壶关县,有壶山。”胡三省《通鉴注》:“潞州上党有壶口山,因其险而置关焉。”《文献通考》:“壶关,以山形似壶,尝置关。”《读史方舆纪要》:“壶关山,在长治县东南十三里,延袤数百里,东接相州,崖径仄险,形如壶口。……亦谓之崞口。”乾隆《潞安府志》:“壶关山,在壶关县西北五里长治界,高三里,周二十二里,山形似壶。”《清一统志》:“壶关山,在长治县东南,跨壶关县界。又名壶关山,一名壶山。”金代诗人李晏在《潞州形胜》一诗中说: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
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
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口月间。
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形势十分险要,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02年,魏、赵、韩三家分晋,上党归韩。但强大起来的秦,对上党早就觊觎。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曾深入上党,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营村)。此时,秦吞食上党之口已经张开,只是由于当时正值秦楚战事紧张,才撤军缓和下来。之后,秦对楚作战获胜,于是又在公元前262年,重逼上党。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攻上党,韩国之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主动将上党史献于赵国,被封为华阳君。赵国名将廉颇屯兵于上党史南界,抵抗秦军。赵军曾在今长治县八义乡东坪、西坪驻兵,并在石后堡建立堡垒,扼守三关要道,与秦军相持3年之久。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范雎用反间计诱使赵孝成王换了根本不知怎样打仗的赵括为将。趾高气扬的赵括改变廉颇战术,率大军盲目出击,强令东、西营和石后堡驻军挺进长平(今长治县、高平市交界处)。此时,秦昭王特地起用了军功显赫、威震敌国的武安君白起为主将。白起针对赵括鲁莽轻敌、缺乏作战经验的弱点,采取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决战之初故意改退。赵括愈加轻狂,倾巢而出,乘“胜”追击。追至秦垒,秦军主力一面坚守城垒,一面乘其不意,出两支奇兵:一支2.5万轻骑速进赵军背后,占据秦岭(又名宝山,在今高平市、陵川、长治县交界处),切断了赵的后路,“遮绝赵救兵及刍饷”;一支5000人的精兵穿插赵军中间斩赵军为两截,使其失去统一指挥,首尾不能相顾。赵军顿成釜中之鱼。这时白起以静制动。从7月中旬到9月,赵军被困整整46天,粮尽水竭,互相杀食,不战自乱。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结果自己中箭身亡。赵军失去的主帅,立刻陷入混乱。秦军趁机猛烈进攻,赵军丢下兵器,卸下铠甲,全军投降,被白起坑杀于现在高平市的王赧(杀谷,又名脊冤谷)、箭头、围城、谷口、金门山一带。赵括空言清谈,万余将士的性命被坑杀。野蛮残酷的大屠杀使成千上万的将士血流成河,赵括自己也一命呜呼!
壶关口为古代东入郡治之门户,历代在此发生的战事很多。东汉建安十年(2O5)十月,并州高干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关。曹操派大将乐进、李典率兵前往上党征讨,未能拿下。第二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出邺城,过羊肠坂进攻壶关。高干守住壶关口,戒备森严,曹操几攻不克。三月,曹操用诈降计,里应外合,夺下壶关口,大破高干。高干败走匈奴,单于不受,又行至陕西商洛,被汉将王琰捕而杀之。晋惠帝永兴元年(305)十一月,并州刺史刘琨命上党(今长治市)太守刘敦攻壶关,刘渊将綦母达败走。晋永嘉三年(309)正月,刘渊迁都平阳。五月,刘渊以王弥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石勒为前锋都督,与楚王刘聪共同进攻壶关,晋将韩述、黄肃战死,上党太守以壶关降刘聪。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国琦自松山遁归,由林县夜逾壶关口。十一月,掠长治北董镇、苏店、秦家庄,从容入秦去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皇帝。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四月,李隆基以临淄王的封爵和卫尉少卿的四品官职,兼任潞州别驾,第一次来到潞州(今长治市)。景龙三年(709年)十月卸任回长安。延和元年(712年),即帝位。在潞州治政近三年。
李在潞州时,多方延揽人才,收取民心,显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有德政、善僚属、礼士大夫、爱百姓”。理政之余,还修造了一所宏丽的府第,后面建有“德风亭”(旧址在今长治市府上街)。亭西有辇道接“盾花梳洗楼”(旧名游岭,即今牛岭)。他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这里赏景赋诗、评论国事。谈到唐太宗的赫赫功绩,他往往仰天长叹,似有无限感慨;谈到当时秉政的中宗、韦后,他不过微微一笑,似乎不屑一顾。而当大家谈到各自的抱负时,他却静静地听着,不置一辞。大家问他,他又笑而不答。酒到酣处,他离席起舞,吟唱起汉高祖的《大风歌》,大家才知道他的志趣不凡。由于他风雅博学,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有识之士都乐于归附。李隆基选拔人才,能够不拘一格。如后来封为霍国公的王抟仲,“本高丽人”,父亲犯罪,没入官奴,只因“性识明悟”,他就引为心腹,让毛仲“伏事左右”。又如后来封为成纪侯的李宜德,为人家奴而“矫捷善骑射”,他就“以钱五万买之”。同时暗中蓄积武力,伺图展露身手。景龙三年(709年)十月,李隆基带着精锐将士卸任回长安,就让毛仲、宜德二人“挟弓矢为翼”,后来,李隆基以皇侄身份起事,诛韦后及其党羽,拥立他的父亲睿宗,为他不皇帝打通了道路。李宜德参加了诛除韦后的行动。王毛仲则参加了陈镇压太平主谋乱的行动,为李隆基当皇帝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三年后,李隆基即帝位,开创了与“贞观之治”齐名的“开元盛世”。
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李以皇帝身份再次来到潞州。侍驾而来的,还有张嘉贞、张说、张九龄、苗晋卿等名臣。他初九日进入潞州后,大摆筵席“宴父老”。并把当年故居改为“飞龙宫”,让张说写了一篇《上党旧宫述圣颂》,树碑勒石;还让张九龄写了一篇《圣应图赞》。而且免除了潞州五年的租税,赦免了“大辟”以下的所有罪犯。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东游泰山,回程途中又绕道潞州,体察民情,慰问疾苦,再次赏赐“父老”。
开元二十年(732年),李第四次来到潞州,对老年人普遍“赐粟帛”,让已经征募、即将开拔的士兵归里;另从别处征集,并再次免除潞州三年租税。
李隆基之所以对潞州情有独钟,因为潞州是其发迹之地。

5. 霍性氏的由来霍性的历史由来与发展过程

出自周文王姬昌第六个儿子霍叔处,属于以国名为氏。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处,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到周成王时,管叔、蔡叔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也就是历史上的"管蔡之乱",失败后霍叔受到牵连,被废为庶民,但霍国依然存在,并由霍叔之子继任国君。直到春秋时期的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自行更改伯爵为公爵。此后,姬求的后人指国为姓,遂有百家姓中的霍氏。因此中国之姓霍者皆为霍叔处之后裔子孙。霍国之地在金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改为霍州,是霍氏的发源地,古霍国遗址今白龙镇陈村为霍氏祖庭。天下霍姓出霍州,已为定论。
霍州是霍氏族人最初的发源地,也是霍氏开宗立姓、繁衍、槽迁的地方,史称姬姓霍氏或霍氏正宗。
霍字多种写法出自春秋时期霍阳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霍阳山,是春秋时期非子后裔的嬴姓封国梁国的一个地方。梁国与秦国源出一祖,故址位于今陕西省韩原市附近,霍阳山周围地区在当时皆称"霍",即今岘山地区,俗称铁顶山。在史籍《左传·哀公四年》中记载:"袭梁及霍。梁南有霍阳山,蛮子之邑也。"在史籍《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中也有记载"会于霍。"当初在晋献公姬诡诸执政时期,公子夷吾曾逃到了梁国,得到梁国的保护,梁侯还把女儿嫁给了公子夷吾,生下了姬圉,就是后来的晋怀公。春秋时期的周襄王姬郑十一年(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嬴任好出兵袭击霍阳山,吞灭了梁国,把势力扩张到了黄河岸边,因此,秦国吞灭梁国,自然引起晋惠公的不满,引发了晋惠公姬夷吾与秦国的反目。于是,秦穆公防患于未然,不愿意树立晋国这样一个大敌,便扶持与秦国友好的公子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
梁国被灭后,其国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霍氏。
出自春秋时期霍山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霍山令,就是春秋乃至汉朝时期管理霍山的令尹,是个古老而传袭很久的官职。霍山,就是南岳衡山,亦即古称的天柱山。史书记载:"衡之与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已来衡霍别矣。"南岳衡山至所以称作"霍山",是因为古代以南方为"霍"。在典籍《白虎通》中注释:"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在史籍《风俗通义》中也解释:"衡山,一名霍山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霍山令,就是五岳之一的南岳令,古代在五岳之上皆设有令尹,以敬畏神灵,维护帝势,皆由中央王朝政府派遣。
在霍山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即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代时期骁将霍彦威,属于冒姓为氏。彦威,是五代后梁时期的一名孤儿,被后梁将领霍存收养,因此称霍彦威。后唐天成三年(公元925年),霍彦威病逝,当时正在青州打猎的后唐明宗闻讯急忙回朝,泣涕不止,停止歌舞,举衷一月之久。赠彦威为太师,官至极品,谥曰"忠武"。在霍彦威的后裔子孙中,皆称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太平寰宇记》记载,唐朝贞观时期,武都郡蛮七姓之一即被唐太宗李世民改汉姓为霍氏。另外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赐归附的元朝官吏和尼齐汉姓名为霍邱。他们的后裔子孙,皆以帝王赐姓为姓氏,世代称霍氏至今。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霍岳罗氏,亦称和岳啰氏、瑚岳罗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eyolo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霍罗氏皆冠汉姓为霍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噶尔噶斯氏,满语为Gargas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沈阳),所冠汉姓即为霍氏。
⑵.满族霍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洪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霍氏、何氏、石氏等。
⑶.霍托罗氏,亦称辉图氏,满语为Huotolo Hala,后多冠汉姓为霍氏、包氏等。
另外,满族同胞称女婿为"Huohehui",汉字即"霍和辉",因此有入赘姑爷干脆就称霍和辉氏,满语为Huohehui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其后裔有改汉姓为霍氏者。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霍氏,世代相传至今。

6. 周朝历史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来成康两王于民修养发展农耕,后来昭穆二王多战事多冲突,我记不得是昭王还是穆王回军途中还淹死了。后来的厉王上台不得了,可是继桀纣之后第三任暴君后来还被赶跑了,接着就是召公和周公执政的共和时期,后来宣王回来替自己老子赎罪重新做人。有出现了短暂的宣王中兴,之后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啦,不过真正令他亡国的是不顾外戚势力强行废太子而立褒姒的儿子这才让犬戎干掉。之后就进入东周时代,东周我就不清楚了,因为基本上大事都轮不着周天子,我就记得周平王动迁还有周威烈王册封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国的合法性,周威烈王也正是春秋和战国的转折点。这些是我个人手工。忘采纳

7. 胶澳总督府旧址的建造过程

德国侵占青岛初期,其主要财力、物力都用在军事要塞和港口、铁路、矿L建设上,其政权机关和军营主要驻扎在清军所留下的营房、官衙内。最早的霍国胶澳总督府就设置在今人民会堂一带的原清军章高元建筑的总兵衙门内。1903年,青岛军事要塞、港口、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接近完成,德国殖民地兰局开始对青岛城市街区进行重点建设,相继建成了总督府、总督官邸、警察厅、基督教堂、帝国法院等重要建筑,其中尤以胶澳总督府大楼最为显要,成为德国在中国的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为了体现德国殖民统治者在青岛的殖民地位和统治权力,殖民当局选择了欧洲人居住区中心位置的观海山(原名小北岭山)南坡建乌德国在青岛的最高权力机关——胶澳总督府。
胶澳总督府始建于1902年,由德国建筑设计师马立克设计。整个工程归时三年,于1906年1月方告完成。大楼建筑总面积7132.3平方米,共耗资85万马克,是德国在青岛诸建筑物中体积最大、造价最高的一处房屋。
大楼属欧洲公共建筑风格,石砖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平面呈“凹"字形,立面为横三纵]段对称处理,蒙莎式红瓦楼顶,整座大楼主墙体全部用巨大的花岗岩石块徊成。石料均采自青岛出产的优质花岗岩,牢固坚实。楼房内墙是砖钢木混毛结构,而以砖钢为主。所用砖瓦系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原料烧制而成,今中山路北端就是当年烧制砖瓦的地方,因此得名“大窑沟’’。整座大楼所用的花岗岩石料,全部由中国劳工从远处石场用传统手段采制搬运,大楼工程亦由中国工人用传统工艺承建,其工艺水平之高,建筑技术之娴熟,深为德国建筑师所称道。而中国工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曾有十多人在繁重危险的工程中死亡。可以说,总督府的大楼也是中国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产物。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